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的南美民族解放事业,无情地抨击了殖民压迫与奴役,歌颂了那些为维护
人类尊严,为争取平等、自由和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人们。此剧情节简洁,
但安排非常巧妙。作者没有正面描绘血腥的战场、短兵相接的搏斗或是塑造
可歌可泣的人民英雄形象,而是匠心独运地选择了一个新颖、特定的角度
把殖民者营垒中的一个叛逆者蒙塞拉作为剧作的主人翁,形象生动他说明
殖民者的暴行残忍到他自己行列里的人也感到愤慨、厌恶和无法忍受。这样
的构思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意愿,深化此剧的主题。此剧主要人物的个性鲜
明突出,刽子手伊斯基那多、神父科罗尼尔及6个人质的语言、行动无不和
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相吻合。剧作者注重刻画出蒙塞拉复杂的矛
盾心理。蒙塞拉是个富有正义感的正直军人,在他看来,在自己祖国的土地
上为自由、生存而斗争,是每一个人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他又
是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天主教徒,人间的一切不平与邪恶都强烈地刺痛他的
心,因此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同胞在拉丁美洲烧杀抢夺的横暴行为。他同情、
支持南美人民的解放斗争,才会毫不犹豫地救走西班牙国王不共戴天的敌人
西蒙博利瓦。他明知为此将付出昂贵的生命的比价,但他毫不畏俱,
义无反顾。然而,当他面临必须牺牲6条无辜主命才得以保守秘密的恶劣情
况时,理智与情感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心头遭受了极为痛苦的折磨。每个人
质的理想、幸福扣生命,是蒙塞拉尽力要捍卫的人类生存的尊严和权利,他
不愿目睹这些无辜者的牺牲,但如果为保全这些生命而交出博利瓦,那么就
等于毁灭了这场南美人民正义斗争获胜的唯一希望,因为这场斗争的胜利离
不开博利瓦,博利瓦是整个进步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历了一次次剧烈
的思想斗争,蒙塞拉终于以极大的勇气忍受住了牺牲6条人质生命带给他的
心灵的伤痛,他明白正如西蒙博利瓦说的:“现在少量的牺牲可以防止将
来付出更大的牺牲、为了拉丁美洲人民美好的明天,蒙塞拉只能这样做,最
后他自己也泰然自若地为他所同情的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罗
布莱斯在此剧的启幕辞中说:“人们仍不应该认为环绕本剧主题的所有情节
都符合历史的真实。作者并不那么拘泥于史实,而是更虑及让他的论题能给
人以普遍的启示。”蒙塞拉一剧的情节取自于历史,但在此基础上,作
者又虚构了一些情节,史实不过是作者展示主题的“一个假托、一幅背景、
一种色彩”。这出戏剧洋溢着人道主义的激情。剧作者站在人性的高度思考
人类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蒙塞拉是作者理想的比身,是人性
的升华,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人们为尊严、平等。自由向蒙味主义和迫害势
力斗争的勇气和力量。而伊斯基那多则是恶的代表,冷酷、残忍、灭绝人性。
他是殖民统治必备的工具,茶毒生灵的系人武器。但他色厉内荏,外表的刚
愎自用,掩饰不了灵魂的虚弱,他为之效命的殖民统治是不得人心的。残暴、
野蛮终成为众矢之的,失败是一切殖民者不可逃脱的命运。蒙塞拉告诫
人们:只要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敢于揭露伊斯基那多类人的血
腥罪恶,戳穿科罗尼尔们的伪善面目,勇敢斗争,坚持斗争,那么正义必将
战胜邪恶,光明必将取代黑暗,人民必将取得胜利,世界将会更加和平、美
丽
徐玲
阿瑟阿达莫夫侵犯1950
作者介绍阿瑟阿达莫夫arthuradav19081970法国剧作家,
荒诞派戏剧奠基人之一。他主于俄国高加索的基斯洛沃德斯克市一个石油企
业主的家庭,在巴库度过童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全家先后流亡于瑞
士和德国,1924年起定居法国,此后,他开始他的政治和文学活动。20年代
后期,他与超现实主义者艾吕雅等人交往甚密,他的自传性作品自白1938
1913,反映了他在超现实主义集团瓦解后精神崩溃的状态,也为他以后
的荒诞派戏剧预示了特有的感受和艺术表现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他精神
上留下了不可医治的创伤,近一年的集中营的苦难生活使他得了严重的优郁
症,精神上的优郁一直影响着他后来的创作。1947年他创作第一个剧本拙
劣的模仿。50年代是他创作
………………………………
第90节
的旺盛期,重要的荒诞派戏剧有侵犯1950、
大小演习、塔拉纳教授1953、弹子球武器1955、波
罗波里1957等,这类戏剧的结构情节几乎全是支离破碎的,人物之
间彼此侮辱和损害,戏剧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荒诞派戏剧的一般特点。60年
代,在布菜希特戏剧理论影响下,他否定了自己以前的创作道路,他宣布:
“我以为先锋派即荒诞派戏剧是面对现实问题的一种轻巧的逃避,
一种转移视听的做法生活并不荒诞,只不过是艰难而已。”从此他走上
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研究巴黎公社史料后写成一八七一年春天1963
又联系社会政治生活写了神圣的欧洲1966、如果夏天重新来临
1970等作品。尽管他后来认识到生活并不荒诞,只不过“艰难而已、可
他还是被“艰难”压倒,忍受不了疾病的折磨,1970年自杀子巴黎。
内容概要侵犯1950是阿达莫夫早期的荒涎派代表剧作之一,
全剧共四幕,登场人物有八个。剧幕拉开舞台上是一间乱糟糟的房子,许多
单页稿纸散乱地摆在书架、床头柜和五斗橱上。高身材、面容消瘦、精神焦
的不安的主人公皮埃尔正煞费苦心地整理亡友若望的手稿,手稿句意含混,
字迹慎糊无法辨认,皮埃尔时常痛苦他说:“最简单的句子,我也要苦苦琢
磨几个小时。为什么说他到了这个他是谁他要我做什么为什么
说就地,而不说在地或席地呢我思索这种事费的时间大多了”
皮埃尔置双目失明的危险而不顾,通宵达旦地整理手稿。他的妻子阿涅丝,
是一个体态优美,看去有点病态的年轻妇女,是若望的妹妹,她尽心竭力地
帮助丈夫整理哥哥的手稿,认真打字,努力辨认模糊不堪的笔迹,她想通过
自己的努力来唤起丈夫的家庭意识,不料丈夫工作时心情烦躁,对妻子很苛
刻,还时常莫名其妙地抱怨妻子把稿纸弄乱了,阿涅丝不仅没有得到丈夫的
温情、体贴和理解,相反受到责备,她感到委曲而失望,便放弃了这种劳而
无益的工作。皮埃尔的母亲50岁光景,身材魁梧,举止果断。她疼爱儿子,
敌视美丽贤良的儿媳,认为儿媳打乱了她家的正常生活秩序。她时常含沙射
影地侮辱阿涅丝:懒惰够了,就该发疯了。睡了几年,眼面前的东西都不再
看一看她指使阿涅丝不停地干这于那。皮埃尔把稿纸胡乱地堆满了整个
房间还不许阿涅丝动,母亲不说儿子,反过来责备儿媳不打扫和整理房子,
不关心她儿子的生活,不支持她儿子的工作。阿涅丝对婆婆的无端挑剔并不
怎么在乎,她最伤心的是丈夫对家庭的冷漠,她说:“人家欺负你,还是你
欺负人家,这倒没多大关系,让人受不了的,是谁也不负责任彼埃尔的助
手特拉代尔,也是若望主前的一个好朋友,他很寒酸,时常要卖些妻子缝制
好的桌布,来补贴家庭生活。他帮皮埃尔整理手稿时总是马马虎虎,想当然
地增减删改。皮埃尔不让他用“差不多”“也许”等不确定的词语,他却认
为没有人能够拿出证据来找他们的碴,读者只关心表达方式美不美,他还拿
了手稿的部分章节去偷偷地发表,挣些稿费。不知何故皮埃尔坚决禁止手稿
出版发行,他警告助手:“只要我负责这工作,手稿既不能毁掉,也不能发
表。”大家还听到一个消息,若望父母家的人莫名其妙地要同皮埃尔打官司,
想夺回手稿的所有权。阿涅丝对自己的父母既一无所知又无可奈何,因为不
知是什么原因她早已不和自己的父母说话。皮埃尔对一切都置若罔闻,他只
抱怨这么多人打断了他的工作,浪费了他的时间。还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相
貌有点象富裕的商人、体育教员或舞蹈家,他是来租皮埃尔家对面韦森豪尔
先生的那套房子的,他象企业的大经理似地询问那套房子是否可摆上几张写
字台,可惜房子已被一个女护士占用了。不速之客本该走的,可是他的一双
眼睛却牢牢地抓住了美貌的阿涅丝,双腿便也迈不出这个家门了。他向阿涅
丝大放赞词,说什么象您这样漂亮的人,“生来就不是干体力活的”,他还
气派十足地嫌弃皮埃尔家连张桌子也没有,简直不象在过日子,他许诺将来
一定让阿涅丝过最舒适的生活。助手蔑视不速之客的卑鄙行为,很为皮埃尔
抱不平。可母亲却一反常态,极力怂恿不速之客去放肆地勾引阿涅丝,阿涅
丝对不速之客很冷淡,她始终寄希望于丈夫回心转意。皮埃尔此时对手稿的
内容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仿佛被手稿榨干了精神和**,颓然叹道:
“我以前从阴暗的疑团中整理和发现到的一切,至今还是非常的不清楚,平
板。你们是不是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平板是被压扁了还是披突然抛向空
间我什么也找不到了,我再也没法继续工作了,我要独自一个人静养一段
时间,在静默中一动不动地等待。”他听不进妻子和助手的百般劝阻,还拒
绝妻子去看他。母亲为拆散儿子和儿媳,迫不及待他说:“你放心去吧,我
会给你把房子弄暖和些,按时给你送饭。”皮埃尔到那间又黑又脏又小的储
藏室去静养了,阿涅丝伤感而绝望地投向了不速之客的怀抱。逼走了阿涅丝,
母亲拍着大腿爆发出粗野的狂笑。不速之客又带给阿涅丝什么样的生活呢
他生病了,得靠阿涅丝打字维持生计,家里连打字机也没有,阿涅丝走投无
路之下,硬着头皮再一次迈进那曾经令她不寒而栗的婆婆的家,她想借她从
前使用过的那台打字机,可怜的阿涅丝不仅受到母亲的冷落和讥讽,而且还
被母亲抓住胳膊凶狠地推出门去。皮埃尔在储藏室呆了两个星期终于醒悟
了,他撕碎了所有稿纸,决定和妻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当他得知妻已出走时,
他后悔自己以前的所做所为,在万念俱灰之下他又走进了储藏室。皮埃尔还
有一位爱嚼舌头的女友,说话声调矫揉造作,总试图介入别人的谈话,结果
是自讨没趣。阿涅丝被迫出走以后,她更是百般地讨好母亲,还厚颜无耻地
向皮埃皮献媚,遭到母亲和皮埃尔的冷落。最后助手携同衣衫槛楼的妻子和
儿子到皮埃尔家探望,助手惋惜地捡起皮埃尔撕碎的稿纸还预备整理发表,
他去看皮埃尔时发现:皮埃尔已经死在了那间储藏室。母亲听后呆呆地坐着,
女友却用比以前更假声假气的语调说:“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怎么
回事她却没说出来,全剧到此结束。
作品鉴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现实为荒诞派戏剧的产生和
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存在主义哲学又成为这种戏剧的思想渊源。越来越
多的西方知识分子感到美好的日子和希望已经从现实中消失,世界是荒诞、
丑恶、不合理的;命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毫无价
值。阿达莫夫就是这类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之一。侵犯是作家早期的荒
诞戏剧,较之其他荒诞派戏剧,它的情节更完整,主题也更明确。“侵犯”
一词有两个含义,1用武力侵入别国领域。2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作家用这一词命题,含有影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精神上留下深重创伤的
意图。而作品所具体展现的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这一层意思,因此
在作品中作者展示了多种侵犯关系来表达他的这一主题。一夫妻间的侵
犯:皮埃尔无视家庭和妻子,侵犯了妻子的利益;妻子受到丈夫的冷落、婆
婆的侮辱后离家出走,在精神上给丈夫一个沉重的打击;二母亲对儿子
婚姻的侵犯:母亲侮辱并挑唆不速之客勾引贤良的儿媳,把儿子从儿媳手里
夺回来,恢复她从前习惯了的家庭秩序,这个狠毒而又心理变态的母亲貌似
心疼儿子,实则破坏了儿子的婚姻,而儿子的自戕对这位年迈的母亲无疑又
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三皮埃尔与助手之间的侵犯:皮埃尔不能给生活窘
迫的助手以经济上的援助,还武断地禁止手稿出版发表,无疑减少了助手的
收入,而助手工作马虎,还偷偷出版手稿部分章节,他又侵犯了皮埃尔的权
利;四工作对人的侵犯:皮埃尔为整理手稿而失去了妻子和家庭,工作
时遇到的重重障碍导致皮埃尔精神处于崩溃状态,助手工作也很辛苦但生活
依然困顿,所以工作侵犯了人的正常生活。除上述外,作品还展示了一系列
的侵犯关系:女友向皮埃尔献媚打断了他的工作;不速之客既妨碍了皮埃尔
的工作又破坏了他的家庭,也没给阿涅丝带来幸福;若望父母家同皮埃尔打
官司也干扰了他的工作,等等。作者就是想通过这一系列说不清、道不明的
侵犯关系来说明社会的丑恶、荒诞及不合理,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伤害、彼
此侮辱;作者意在说明,人生没有作为,没有意义,只有象作品中的主人公
皮埃尔那样,以死才能摆脱无穷的孤独、痛苦和灾难。从作品中塑造的若望
和皮埃尔身上,我们很容易看到作家自己的影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作家得
了严重的优郁症,这一直影响到他后来的创作。我们可以说若望、皮埃尔及
作者都属于那类苦苦探索后悲观失望的知识分子。其实以上各种侵犯关系,
无非都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矛盾,由于作家对生活完全绝望,不屑去寻找解
决矛盾的办法,于是作品中的人物都陷入深深的悲哀和苦闷。侵犯在艺
术上也体现了荒诞派戏剧的特征。它没有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情节和结
构,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舞台形象,如若望父母家的人为手稿所有权同皮埃尔
打官司的前因后果始终也没支持,作品中提到的所有人物都是通过间断的对
话来表现他们具有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却不是一个完整的、栩栩如生的典
型性格。而且人物的语言也十分荒诞,或前言不搭后语,或所问非所吝,如
皮埃尔整理手稿时说的许多话,就有令人莫名其妙之感。此外,作者还喜欢
通过夸张的或象征的方式,或配以各种舞台手段道具、灯光来强化主题。
如母亲的安乐椅在前三幕一直摆在舞台的右方,当逼走阿涅丝后,安乐椅摆
在了舞台正中的顶前面,通过椅子摆放的不同位置来说明母亲在家庭中地位
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说侵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算得上是荒诞派戏剧中
的一篇佳作。
王鸿雁
让日奈女仆1951
作者简介让日奈19101986。法国诗人、小说家,也是荒诞派
戏剧的著名代表作家之一。他原是一个弃儿,由育婴堂收养。10岁那年开始
了盗窃史。30年代在欧洲各国流浪,靠盗窃、走私、当男妓为生。日奈曾多
次被捕入狱。在狱中决心从事文艺创作。1948年,日奈因第十次盗窃被判无
期徒刑。法国著名作家萨特等人十分欣赏他的文采、同情他的身世,他们发
起了一次签名运动要求释放他。日奈被保释出狱后,萨特和法国当代著名诗
人科克托帮助、提携他成为作家、戏剧家。日奈在19401948年间,陆续发
表4部长篇叙事散文:百花圣母、玫瑰花的奇迹、殡仪队和勃
来斯特的争吵。1949年发表自传盗窃犯日记,抒发了作为弃儿的辛酸
与怨愤心情。后来,日奈转入戏剧创作。他的著名剧本有高度监视1949、
女仆1951、阳台1956、黑人1958、屏风1961
等。日奈赞赏东方戏剧。他心目中的戏剧模式是象征性的弥撒祭。由于他的
特殊生活经历,他这些戏剧的主人公都是“被摈弃在生活之外的人”、“在
人类社会的边缘地带”生活的人,如罪犯、流氓等。他认为人在现实中远不
如在表象中来得真实,因此通过折射表明人世间的一切皆为幻象和恶梦,全
是谎言和骗局。日奈的剧作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化罪恶,使邪恶成为美德,歌
颂黑暗,把地狱变为天堂。他的戏剧没有具体的情节与完整的人物形象。戏
剧对于他是强烈控诉社会的一种手段,他的作品语言简炼清晰,有古典主义
风格。
内容概要一天晚上,女主人准备外出,临行前,在满是鲜花、布置豪
华的房间里精心打扮,女仆克莱尔低声下气地为她忙碌。在服待她的同时,
还要不时对她的容貌、衣着恭维几句。可是女主人还是百般挑剔,边打扮边
辱骂克莱尔,克莱尔忍无可忍,就以嘲弄的口吻回击女主人,并怒不可遏地
打了她一个耳光。她一面诉说着自己与女主人之间的不公平,一面紧紧逼近
她。正当克莱尔准备掐死女主人时,突然闹钟响了原来这是两个女仆做
的一场游戏。她们总喜欢在女主人外出的时间里轮流扮演主仆进行游戏。这
次扮演女主人的女仆叫克莱尔,扮演女仆克莱尔的叫索朗日。事先她们把闹
钟往前拨一段时间,以便在女主人回来以前有时间收拾东西。现在两个人停
止游戏,开始手忙脚乱地把所有的东西归放原处。索朗日帮助克莱尔换掉女
主人的连衣裙,嘴里不停地指责她总是准备得太慢,以至于每次都来不及结
果她。一切收拾停当后,两个人精疲力竭地倒在椅子上议论着女主人,议论
着她们几天前的恶作剧。她们羡慕主人,羡慕她有豪华的住宅、昂贵的手饰、
娇美的容颜和爱她的情人,她们又嫉妒主人,觉得人们所以说她心眼儿好、
笑容满面、温柔和气,都是因为她的有钱和漂亮。而身为女仆,她们永远也
不会拥有这一切。渐渐地,她们的羡慕和嫉妒转化成了强烈的仇恨。她们知
道主人深爱着她的情人,平时这位先生又经常嘲笑她们。于是两个女仆想出
了一个既能向这位先生复仇又能使女主人痛苦的恶作剧。趁女主人外出时,
她们撬开文件柜,搜查她的文件,找到很多信件和材料,然后用这些材料编
出可怕的故事寄给警察局,致使主人的情人锒铛入狱。当主人听到她情人被
捕的消息而眼泪汪汪时,两个女仆看到主人脸上那副伤心的表情内心暗暗地
幸灾乐祸。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嫉妒和仇恨。因为她们认为女主人伤
心的样子看起来也是漂亮的,痛苦使她变得非常优雅、更加美丽,她反而成
了一个令人倾倒的弃妇,而她们自己伤心的时候,一定是一副寒酸相。对这
些事情议论的越多,她们那种世间太不公平的感受就越强烈。最后,索朗日
决定以一把火来毁灭这一切。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电话是主人的情人打
来的,他已被法官假释出狱,现在想约太太出去见面。通完话后,克莱尔紧
张得手在发抖,以致于不能挂上电话,只好把电话搁在桌子上。两个人陷入
极度恐惧中,她们深感自己的处境非常严重,先生出狱后肯定要对匿名信的
事做一次调查,那么告密信中克莱尔的笔迹将被认出,她们的行为也将暴露
无逸。她们感到一切都完了。为了不让太太亲眼看到她们的惊慌失措,也为
了不给太太笑得前仰后合的机会,两个人最后商定等女主人回来时杀害她。
索朗日想到了“苯巴比妥”,而克莱尔决定由她来当下毒者。她们刚刚制定
完这次谋杀计划,套房门口的电铃响了。索朗日走向门口去开门,同时嘱咐
克莱尔把10片“苯巴比妥”放在给太太煮的椴花茶里。克莱尔赶快收拾完屋
子,到厨房煮茶去了。是太太回来了。她大声笑着走进屋里。先生的被捕入
狱使她自认为被牵连到最卑污、最愚蠢的事情里去了,这件事给她的打击很
大,使她的言行看起来有些神经质。每当想到先生正在忍受最残酷的折磨,
多愁善感、有丰富想象力的太太就要悲痛欲绝,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她
放弃了一直很喜欢的服装、皮货、首饰和社交生活,坐在那里独自回味自己
的伤心事。这种回味使她意识到自己对先生的深情,同时她肯定先生是冤枉
的。所以她开始出入于法官家中,为先生的案子日夜奔波。她要求分析写信
人的笔迹,查清是谁在那里捣鬼,而且她深信这个秘密终究会被拆穿。这时
克莱尔走进来告诉太太椴花茶煮好了。可太太仍然沉浸在她的想象中,好象
没有听到。当克莱尔再次提醒她椴花茶凉了时,太太猛然看见了那个被克莱
尔放到桌子上的电话筒。她追问是谁打来电话,克莱尔失口说出了“先生”。
索朗日知道已瞒不过太太,只好如实交待是先生打来电话,约太太出去见面。
听说先生被保释出狱,太太立刻叫索朗日去楼下租车,她要尽快见到先生。
克莱尔再度劝太太喝下极花茶,哪怕只喝一口,语气近平哀求。太太兴奋不
已地说,她今天要喝的不是椴花茶而是香槟酒。然后她急匆匆地赴约去了。
索朗日回来后生气地责备克莱尔没能使太太喝下茶水反而使她溜走。克莱尔
则埋怨索朗日不该把先生被释的消息告诉太太。她们为自己的计划没能成功
大失所望。索朗日提出两个人必须逃跑才有主路。她觉得一切都会告发她们,
那些有她们肩膀印记的窗帘,曾印有她们面孔的镜子、看惯了她们疯疯癫癫
举动的光线。它们会供出一切。克莱尔则认为逃跑也无济于事,一切都是命
中注定。现在,各种东西都在抛弃她们。首先是那个电话筒,然后是她们的
嘴唇,还有曾被动过的文件柜、忘了放回厨房的闹钟、她们用过的梳妆台上
的香粉、没擦干净的脸上的胭脂总之,所有东西部在出卖她们,都在向
太太揭露一切。而太太正稳稳当当地走向真相大白的时刻。她们感到这次她
们输了。太太即将成为胜利者,她又将变得兴高彩烈、极度幸福,而这些将
以她们两人的羞耻为代价。两个人不免为自己未知的前途黯然神伤。不知不
觉地两个人又继续着开始时的游戏。克莱尔再次扮演女主人。她们预演着事
情败露后的情景,这使克莱尔感到非常绝望。最后,她命令索朗日服侍她,
并机械地同时又是悲苦无望地让索朗日倒椴花茶给她喝。索朗日虽竭力阻
止,但在克莱尔的坚持
………………………………
第91节
下,终于把下了毒的椴花茶端给她。克莱尔把已经凉
了的茶水从华丽、贵重的茶盘里端出来,喝了下去。此时,索朗日纹丝不动
站在那里,两手交叉象是戴着手铐。
作品鉴赏女仆是日奈1951年创作的剧本,在他的荒诞派戏剧中
有一定的代表性,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英国著名荒诞派戏剧理论家马
丁埃林斯说过:“每位荒诞派戏剧家都有自己的根基、源泉和背景,所以
他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对待主题和形式的独特的态度。”作为荒诞派戏剧
的代表作家,日奈也有他独特的对待主题和形式的方法。女仆中,他通过
两个女仆轮流扮演女主人进行游戏这种怪诞离奇的表现形式,反映了西方世
界里一部分人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抗议,表达了当代人面对人的生存条
件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和没落颓废情绪。女仆这部戏在表现这些的
过程中,侧重表现了人是失落者这样一个主题。如果说,在某种意义上荒诞
派就是表现“失去自我”、“寻找自我”的文学,那么,女仆则是这一
创作原则的具体实践。如同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家尤奈斯库在秃头歌女中
刻画的那对同床多年竟当面不相识、最后连他们各自的“自己”到底是谁也
弄不清的夫妇,女仆中,克菜尔为了扮演女主人更逼真,竟将毒茶喝了
下去。这样的结局是想告诉人们,不合理的现实使人失去了“自我”,丧失
了各自的人格,人们想要寻找“自我”,但只会演出一些荒唐的把戏。人生
中常常是真戏假做、假戏真做,谁也分不清到底谁是别人,谁是真正的“自
我”了。“自我”找不到,人格也无法恢复,到头来只能是悲剧一场,荒诞
派戏剧家还对“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主题进行了探讨,并用自己的
作品敝了回答。那就是:没有目的,没育理想,毫无意义,荒诞不经。日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