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仲举向老人指向人群,“老丈,带我去那边看看,我对乡亲们说几句话。”
李仲举在老人的带领下和周铁柱的保护下,来到人群中。
李仲举先是对着众人深深的鞠躬三个,然后声情并茂呢说,“父老乡亲们,你们今天走到这一步,是我李仲举的过错,是我没有带领你们走上富强昌盛的道路,我向大家道歉,同时向你们保证,一定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一个壮年男子哭泣着,“大人,我们错了,我们这就回家。”
“大人,我们回家……”
“李大人,您是好官,我们相信李大人。”
一时间,有不少人跪下来,他们都相信李仲举会带领他们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李仲举拿出两千两银子送给这些人,同时拿出上百石粮食,交给他们,让他们先用着,以后李仲举还会再送他们粮食。
李仲举看着跪下地上的剑河县令,叹了一口气,“本州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若是再犯,非死不赎。”
那个县令战战兢兢地,松了口气,同时心中勃勃决定以后办事一定会更加努力。
李仲举大军没有进城,继续向西方前进,一路上凡是遇到小股乱民,李仲举都会想办法安抚他们。
这些乱民非常感动,他们全都发誓,一定在知州大人的治下安定生活。
两天后,李仲举大军来到施秉县,看着施秉县城已经被攻破,李仲举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李仲举下令大军进城,发现城中有很多地方都已经乱做一团,李仲举立刻下令让大军阻止这些“乱民”,同时把他们集中到一起。
一会后,宋鸣人告诉李仲举县令和衙役全跑了。
李仲举只是点了点头,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没有人知道,这一刻李仲举想什么。
李仲举看着眼前这两千多农民,他们有的战战兢兢,很是害怕的样子。
李仲举淡淡的道,“父老乡亲们,本州李仲举不会怪你们,你们无罪,都回家去吧,稍后,本州会派人送你们一些粮食。”
“苍天有眼啊,谢谢大人。”众人全都跪拜道。
李仲举扶起几个老人,就让他们回家去,后续的事情,州府一定会帮着他们解决。
李仲举坐下有些破落的县衙中,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有些沉重。但是李仲举不会低迷,他是一个坚强而奋进的人。
李仲举对着周铁柱道,“铁柱,你安排人手,找出这个县令,同时知会镇武商会各处的负责人,让他们注意这个县令。”
周铁柱恭敬道,“是司令。”
周铁柱也知道司令有些发怒,毕竟一个县令不抵抗而逃跑,司令感觉到这个官员有些不堪大用。
李仲举让人收拾县衙,毕竟作为一县最尊贵的地方,还是需要些颜面的。
李仲举任命烈山营一个识字的连长为施秉县县令,给他一排的人,让他组建县衙的官员系统。
李仲举率领大军转向清溪县,这个县是镇远县南面的一个县,是镇远府内面积最大的县,但却是最穷的县。
一路上,李仲举发现这次“乱民”事件,对清溪县是影响最大的。路上尽然有饿死的人,这一点李仲举绝对没有想到。
李仲举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懊悔,他当时要是多关注一些,也许可以让这几十个人免于灾难。
同时李仲举第一次明确,要推翻清廷的目标。他看着这些人的尸体,默默的发誓,我一定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清廷不管华夏民族安危,那就让我李仲举来为华夏民族尽力、拼搏、奋斗!
李仲举对着全军大声吼道,“你们都看见了吗?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员,就这样活活饿死,我们在做什么,难道我们就不能尽力吗?”
众人都默默的低下头。
………………………………
第二十七章 清溪县
清溪县作为镇远府最穷的县,人们的生活水平当然也是最低的。很多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不用说,这次大灾发生后,全县几乎成了乱民的聚集地。
县令张宠此时在县衙,忙得团团转,他很烦躁。张宠看着手下送来的消息,感觉很是棘手。
目前,清溪县除了县城外,其余地方几乎被乱民攻占。这正是张宠心烦意乱的原因。
张宠作为一方县令,他明白自己的责任,说白了其实就是当好一方父母官,造福清溪县。
李仲举率领大军直奔清溪县城,他心急如焚,很是担心清溪县城。
所幸的是,李仲举赶到清溪县城,发现县城还完好无损,心中稍微轻松了些。
李仲举大军的到来,县令张宠马上得到消息,并亲自出城迎接,这一刻,张宠着实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
张宠很恭敬的拜道,“下官清溪县令拜见知州大人。”
李仲举淡淡的道,“起来吧。”
张宠只能说声谢大人,站起来带着李仲举大军进城。
烈山营驻扎下城中校场,镇军营的二百士兵和李仲举一样进入县衙中。
张宠向李仲举介绍事态的严重,他时不时看着李仲举,发现知州大人脸色并没有明显变化,张宠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李仲举明白这个县令是一个比较有担当的人,这样的官员在这个年代但也比较少见,也许是这里贫穷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清溪县发生这等乱民事件,张宠还是要负一定责任。
李仲举看着张宠道,“张宠,你现在立刻以州府的名义起草一份申明。内容是所有清溪县民众或者其他县的民众,只要他们返回家乡,继续耕田田地,州衙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粮食以及耕作工具,同时免税一年。”
张宠有些意外的看着知州大人,接着就是狂喜,这样清溪还有救,“大人放心,下官马上去办。”
两天后,一份州衙府文传遍整个清溪县。
所有乱民都开始思考,不识字的请教别人,总之所有都弄清了府文的内容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赶到县城向官府请罪。
李仲举看着这些瘦骨嶙峋的农民,大声说道,“你们都无罪,你们被逼无奈,你们迫不得已,现在你们来到县城,本州相信你们是真心悔过。”
李仲举继续道,“你们也都看到了,县衙旁边已经立起二十口大锅,大家排队,每人准备领取一碗稀粥和两个馒头。”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谢谢大人……”众人全都跪下来含着泪水道。
李仲举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他明白贫苦人就这样,只要你让他们看到哪怕一丝希望,他们都会奋不顾身的支持你。
李仲举扶起一些人,让他们去排队喝粥吃馒头。
张宠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激动,这一刻他决定一直跟着李仲举,无论如何,他都会始终站在知州大人的身边。
张宠冲到一口大锅前,从一个士兵手中接过勺子,亲自给饥民盛粥,他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不过马上他就熟练起来。
李仲举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突然他发现县令张宠亲自盛粥,他点点头,心中对这个县令高看一层,记住了张宠这个名字。
一个小时后,众多饥民全都领到稀粥和馒头,李仲举吩咐县令张宠给每人送上五斤粮食。
李仲举知道这不是清溪县所有的饥民,还有一部分还在乡村间,或者聚集起来抢劫地主富户。
李仲举决定亲自带军处理,他要还整个清溪县安定宁和。
清溪县城南面十五里处,有一座屯子叫齐家庄,算得上整个清溪县很富裕的庄子。齐家庄有一地主富户更是建立一座堡垒,被人称为齐家堡。
但是现在却有七八百饥民正在攻打齐家堡,他们为了活命,全都憋着一口劲。这些饥民的战力是很可怕的,要不是屯子有四米多高的围墙,此时一定已经攻破屯子了。
不过即使这样,当李仲举率大军赶到时,屯子已经岌岌可危了。
不管是齐家堡的人,还是这些饥民,他们看到上千的大军,尤其是这是一支铁血大军,一股死亡气息迎面而来,他们都不自觉的后退一步,深吸了一口气。
双方之间的战斗立刻停止,他们全都戒备的看着李仲举大军。
李仲举让大军停止前进,他带着一百镇军营士兵来到齐家堡前,后面就是饥民。大军则在李仲举左面五百米。
李仲举看到堡内一个年过花甲的倔强老头,一身丝绸罗缎,拄着拐杖,长长的辫子拖在身后,双眼迸发着怒火。
李仲举大声喊道,“鄙人李仲举见过齐老太爷。”
齐家老爷子也拱手道,“草民见过知州大人。”齐家老头对于李仲举可不敢怠慢,他明白要是今天不能让李仲举满意,也许齐家堡就完了。
李仲举转过身来,“你们为什么要攻打齐家堡?”
饥民中有一个胆大的壮年汉子大声吼道,“我们没吃的,齐家堡有粮。”
“对。”
“是这样。”
“齐家堡有粮。”
李仲举挥手示意大家停止,转身看向齐家老太爷。
齐家老太爷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知道知州大人已经盯上他们齐家堡,这次也许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李仲举对着饥民道,“不管怎么说,你们攻打别人庄子是不对的,但是本州鉴于你们是无奈之举,本州就不追究。”
李仲举看着齐家老太爷道,“你们齐家拿出二百石粮食给这些饥民,可以吗?”
齐家老太爷一听,这是要大出血,不过他也只能答应下来,“知州大人有令,草民敢不从命。”
李仲举接着道,“本州会在十天内,付给你齐家五百两银子。”
齐家老太爷和齐家其他人一听,心中马上乐开了花,虽然知州大人给出的价格和平时一样,但这也足够了。
“草民叩谢大人。”齐家老太爷和齐家人跪下拜谢道。齐家人知道,这位知州大人一言九鼎,从不反悔。
李仲举笑着道,“老爷子,还不安排人手,往出运粮吗?”
………………………………
第二十八章 剿灭山匪(上)
齐家老太爷立刻安排家人和家丁去仓库搬运粮食,齐家老太爷则让人打开堡门,在一个管家模样的仆人搀扶下来到李仲举面前。
齐家老太爷想要跪下,李仲举立刻扶住他,“齐老不用行此大礼。”
齐家老太爷感激涕零,“草民谢过大人。”
李仲举和齐家老太爷没有等多长时间,齐家人从堡中拉出十余车粮食。
李仲举目测绝对超过二百石,“老太爷,这超过二百石了吧。”
齐家老太爷捋着胡须,“多出的六十石,是我齐家无偿捐助给百姓的。”
李仲举大笑道,“齐家果然是慷慨之家,齐老放心,老百姓会记住齐家的。”
齐家老太爷笑而不语,其实他这样做,是向李仲举示好。李仲举当然明白,所幸也就接受了。
李仲举让烈山营的兄弟们把这些粮食全部分给饥民。饥民们分到粮食,全都对知州大人感激涕零。
李仲举劝说他们回家,他们都很乐意的接受。是想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生活几辈子家乡去流浪。
李仲举看着众多饥民带着粮食离开,心中明白老百姓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一些人。
李仲举辞别齐家老太爷,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同时李仲举派出斥候探路。
两个小时后,斥候回报。前方六里处,有一批饥民聚集在一起,大概有一千多人。
李仲举立刻下令大军加快步伐,必须要快速赶到目的地,以防对方撤离别处。
这些饥民三五成群,躺坐在地上,面黄肌瘦,似乎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他们都很累很俄,几乎没有力气走路,更不用说寻找食物。
当李仲举等人来到这里时,所有人全都目光火热的看着,他们渴望李仲举等人能给他们食物和水。
李仲举立刻吩咐众人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清水分给一半给他们,李仲举看着这些饥民狼吞虎咽的吃着,他走到一个壮年身边。
这个男子站起来,“草民参见大人。”
李仲举拉着这个男子坐下,给他一块干粮,“你们怎么会到这种田地?”
这个男子叹了一口气,“大人啊,我们沦落到这种地步,全赖狼头山那帮畜牲,他们平时就很猖獗。但是他们这次更是灭绝人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抢走我们的余粮。”
宋鸣人站起来,“可恶,这帮畜牲,司令,这帮强盗必须惩处,我们以前也没有做过这等事。”
李仲举点点头,“铁柱,你安排人手打听一下狼头山那帮强盗的作风。”
周铁柱恭敬道,“是司令。”
周铁柱马上安排下属分头查访,狼头山山匪的平日作为,一定要详细仔细。
李仲举让宋鸣人安排人手,在这些饥民中询问狼头山的作为。
一个小时后,镇军营几十号士兵回到这里,向周铁柱详细汇报。周铁柱听后,怒火冲天,他立刻向司令说明。
李仲举发现周铁柱得到的消息和这些饥民说法很相似,于是李仲举得出结论,狼头山的强盗都是些绿林败类,这些山匪死有余辜。
李仲举决定这次一定会杀死这帮狼头山的强盗,这帮山匪既然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杀害百姓,抢劫百姓的财务,那他们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李仲举向这些饥民保证,他一定会剿灭狼头山山匪,为众人夺回粮食,李仲举挑选出二百民众跟着军队一起前行。
李仲举在众多饥民的期待中,下令大军向着狼头山方向前进。
一路上,烈山营和镇军营的兄弟们全都充满愤恨,他们这两年,在李仲举的教导下,他们对于那些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官员和强盗特别的仇恨。
李仲举等人看着狼头山,心中深吸了一口气,这绝对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峰。
据探子汇报,有两条道路能够登上山顶,一条是正前方的大道,一条是左侧面的小道。其余都是悬崖峭壁。
李仲举眉头微皱,看向宋鸣人,“鸣人,你带烈山营从这条大道上攻击,我带镇军营的兄弟从左面那条小道攻击。”
宋鸣人道,“司令,进攻狼头山的事情,有我们烈山营就足够了,司令您还是等我们的消息吧。”
李仲举目光坚定,“鸣人,就这么说定了,四十分钟后,你们开始登山。”
宋鸣人只能听从司令的安排。
宋鸣人看着司令远去的背影,眼神变得坚毅起来,他开始计时。他明白司令的军令必须遵守,他只能默默的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李仲举只用了二十分钟,就绕到狼头山东面,李仲举看见这条小道。果然很小,最多只能两人并排而行。
李仲举带着三百镇军营士兵开始登山,李仲举吩咐众人不要弄出太大的响声。李仲举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情形,山匪的一切活动几乎暴露在李仲举面前。
李仲举用消声枪干掉十几个山匪,同时没有让更多的山匪得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消息。
终于二十分钟后,李仲举和镇军营的兄弟全部登上山顶。众人发现他们都高估山匪了,这帮山匪在这条小道上几乎没有设防,这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仲举率人摸索到北面,派出一个排的兵力下山迎接大军。李仲举则和众人潜伏着,这还多亏山匪没有纪律,他们估计除了烧杀抢劫,吃喝玩乐,就不知道其他的。
十五分钟,随着数十声枪响,山匪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在大当家的带领下,六百多人向着北面的大道扑来。
但是已经迟了,宋鸣人率领大军比山匪先到一步,和李仲举合兵一处。
狼头山大当家长着一脸落腮大胡子,看着对方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恼羞成怒,“你们是什么人,跑到我狼头山干什么?”
宋鸣人大声吼道,“我们是知州大人的部众,上狼头山,是要剿灭你们这帮畜牲。”
那个落腮大胡子道,“我们狼头山的兄弟们,不就是抢了那帮贱民一些粮食,那帮贱民尽然敢反抗,我们一气之下就烧了他们的房屋。”
李仲举淡淡的道,“果然是畜牲行径,你们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放下武器,接受州府的审查。对于没有杀过人的,本州会从轻处罚,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本州会从重惩处。怎么样?”
落腮大胡子脸色阴沉下来,紧紧盯着李仲举。
………………………………
第二十九章 剿灭山匪(下)
落腮大胡子脸色阴沉下来,目光凶狠的盯着李仲举,恨不得吞下李仲举。这么多年来,他还没有被人如此欺负过。
落腮大胡子大声吼道,“做梦,老子在狼头山吃香的喝辣的,挨你什么事。”
李仲举道,“你还真是恬不知耻,罪不容诛,就是杀了你也在情理之中。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欺辱良家妇女,在你这里就成了正确的。你妄为华夏子民。”
落腮大胡子大笑道,“哈哈哈,这个世界自古以来,就是弱肉强食,那帮贱民,我不杀他们,他们也会生老病死……”
李仲举用指向落腮大胡子,“你给我住口,上天有好生之德,赐予人人生命平等的权利,生老病死那是自然正常不过,但是你们这种行径与禽兽何异,你们都该死。”
落腮大胡子大声吼道,“想要吃下我们,你们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仲举淡淡的道,“你太好看你自己了,你以为就凭手下那六百多人,能造成多少杀伤力?”
李仲举直接下令道,“放下武器者免死,其余一概格杀勿论。”
“是。”千余人大声吼道。
对面的山匪在这声充满杀气的喊声中,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落腮大胡子意识到不好,立刻大声吼道,“杀一个赏十两白银,女人一个。”
众多山匪听后,立刻精神大震,口中喊着“为了狼头山”:“为了黄金”,“为了女人”等层出不穷。
但是实力的差距,不是满腔热血可以弥补的,再说山匪的士气能比上烈山营和镇军营的无敌无畏气势。
砰砰砰,砰砰砰……,枪声充斥着整个山顶,山匪在密集的枪雨中,几乎没有多大反抗的余地。
他们只能用弓箭射击还手,即使有冲到官军眼前,也不是烈山营刺刀的对手。
落腮大胡子拿着一杆步枪,向着李仲举瞄准,他想着只要击毙对方的头领,能让对方的攻势下降一个台阶。
不过落腮大胡子恐怕永远不会想到,李仲举玩了多少年的枪法,对于危险有种天生的嗅觉。
李仲举看着落腮大胡子向着自己瞄枪,瞬间从腰间拔下毛瑟手枪,直接给落腮大胡子的右手一枪。
嘭,落腮大胡子手中的步枪落在地上,他没有叫出声,但是他那表情显示出他非常痛。
落腮大胡子立刻用左右捂住伤口,向着山顶内部撤去。此时他只想着逃命。他对于战胜官军,已经不再抱有幻想。
落腮大胡子逃跑还不忘大喊,“只要挡住官军,所有的钱财女人,大家一起分,一起分。”
李仲举下令加快进攻速度,一时间惨叫连连,鲜血淋漓,众多山匪全都被这一幕吓得哆嗦起来。
渐渐地,开始有山匪投降,他们把武器一扔,跪下地上,不敢有丝毫的乱动。
李仲举马上让人把这些山匪看押起来,继续向着山匪的老巢进攻。
落腮大胡子回到自己平日里居住的地方,开始收拾自己的储蓄,黄金、珠宝等等,他整整装了好几个大包。
即使逃离,他也要带上足够的金银珠宝,他过惯了奢移的生活,他习惯了金银珠宝,所以他放不下这些宝物。
李仲举等人最后来到落腮大胡子的房屋时,看到落腮大胡子坐在一堆黄金上,数着珠宝。众人很是无语,都这个份上了,这人还有心思数钱财。
落腮大胡子看到李仲举等十几人,心中瞬间冰凉起来,知道自己彻底完了,自己那帮兄弟们尽然没有挡住对方二十分钟。
宋鸣人走上去,狠狠的踢了落腮大胡子几脚。落腮大胡子只能凶狠的看着宋鸣人,倒也不敢乱动,生怕引起更大的报复。
李仲举看着落腮大胡子,心中没有一丝怜悯之情,“鸣人,让人把他带走,带到那些饥民中,让那些饥民自己处置。”
落腮大胡子一听,立刻叫道,“这位大人,小人的狼头山有座秘密宝库,只要大人留下小人一条狗命,小人立刻说出宝库的秘密。”
李仲举理都没理,“带下去。”
之后,烈山营士兵不管落腮大胡子的叫喊,直接把他拉走。
宋鸣人欲言又止,李仲举拍着宋鸣人的肩膀,“鸣人,你说他一个山匪能把钱财藏到哪里,其实很容易找的。”
宋鸣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自己怎么就忘记司令的聪明才智,对于司令来说,没有办不成的事。
李仲举立刻联系小梅,小梅启动战舰系统的探测系统,不到两分钟,小梅就告诉李仲举宝藏的埋藏方位。
周铁柱非常气愤地跑进来,“司令,您快去那个山洞看看,好多女的,好惨好惨呐!”
李仲举和宋鸣人跟着周铁柱来到一个亮光闪闪的山洞,里面全是惨叫声。
“放我们出去。”
“救命啊!”
“当我们回家。”
………………
周铁柱对着李仲举说,“司令,我让属下仔细数过,一共有近三百二十左右女子,大多都在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
李仲举看着这些衣衫褴褛,被山匪圈养在山洞木栏的女子,对也周铁柱道,“你安排人手给她们每人五两银子,送她们返回家乡,要是没家的,就安排到商会中。”
“是,司令。”周铁柱立刻大声答道。
李仲举心事重重的退出山洞,马上安排镇军营士兵挖掘狼头山宝藏。
镇军营的士兵在李仲举的指导下,很快就找到了宝藏的地方。众人看着这么多金银珠宝,全都喜不自禁,要不是军队的纪律严明,估计他们都会扑上去抢夺一番。
李仲举立刻让人清点这些宝物,众人马上开始整理宝物,最终折合成白银为两万两。
李仲举宣布这次剿匪获得的财物,每个士兵都会奖励二两白银。众人听说后,全都感激不尽。
李仲举吩咐宋鸣人安排随着大军而来的那二百个壮丁,连同烈山营士兵把狼头山上一半的粮食,送回那个饥民聚集地。
当宋鸣人带人把三百多石粮食送到饥民聚居地时,饥民全部都兴奋地跳起来,几乎全部流着热泪。
李仲举看着这一切很是欣慰。
李仲举把其余的粮食分给周围的百姓,百姓对镇远府的官府更加的尊敬。
………………………………
第三十章 黎平府求援
李仲举叮嘱宋鸣人派出几股力量,说服清溪县其余地方的小股饥民,让他们返回家乡,同时承诺给他们补偿粮食。
李仲举留下宋鸣人率领烈山营驻扎在清溪县,他则带着镇军营返回镇远府城。
李仲举返回镇远府城知州府,发现刘江已经完成任务返回镇远府,李仲举立刻召集刘江。
刘江向李仲举汇报了这一路他遇到的饥民和他的处理方法。在台拱县境内刘江采用比较强势的手段,镇压了一家想要趁势作乱的地主。而在天柱县境内,刘江采用怀柔的手段,迫使所有“乱民”全都归顺官府。
李仲举高度赞扬了刘江,刘江也很兴奋,毕竟他是司令一手提拔上来,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身份,他知道一切皆是司令看得起他。
刘江对于李仲举的谆谆教导,一直铭记于心,他总想着报答司令。所幸的是,这次他终于有机会报恩,并且这次他真的做得很好。
李仲举吩咐刘江,“彭仁,你去李毅那里,领取两千里白银,发放给全体赤剑营的兄弟,功劳大的,可以考虑多奖励一点。”
刘江顿时感激道,“是司令,卑职替全营将士感谢司令。”
李仲举拍着刘江的肩膀,“彭仁去吧,对士兵要好些。”
刘江使劲的点点头。
黎平府黎平县城中,知州童明神色疲惫的坐在一张竹椅上,想着这一个月来黎平府发生的事情。童明的头发这些天也白了一些。更重要的是,全府尽然有三县被乱军占领。
童明也十分恼火,这帮乱民到底到哪门子疯,非要造反攻打县城。还有这该死的天气,发什么洪灾啊,整得人心惶惶。还有那几家地主,你们嫌命不够长吗,非要在这个节骨点上惹毛那帮贱民。
师爷走进来,看着知州童明的样子,心里其实很是难过,毕竟这是他跟随了半辈子的主公。他还从没见过大人这个样子。
童明看着跟随多年的师爷走进书房,顿时稍微显得有些精神,“老伙计,你来了啊!”
白袍人眼圈有些湿润,“老爷,我们快向周围请求支援吧。”
童明抬起头,“我们向镇远府还是都匀府请求支援。”
白袍师爷认真地说道,“老爷,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镇远府请求支援,都匀府跟我们差不多,应该腾不出援手。”
童明点点头,“老伙计,那你以我的名义,向镇远府知州李仲举请求支援吧。”
白袍师爷点点头,立刻坐到书桌前,奋笔疾书,写出一道公文,拿给知州童明看下。
童明满意极了,马上盖上黎平府的公章,脸上露出邪笑,很是丑恶。
白袍师爷立刻派出精骑把信件送往镇远府。
李仲举看着黎平府知州的来信,心中灵机一动,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只要自己率领大军进入黎平府,那黎平府自己能不掌握在手中?
李仲举立刻大笔一挥,书写一封信,让这个信使带回黎平府。
李仲举立刻召见刘江,把事情告诉刘江,吩咐刘江准备出征事宜。
半天后,李仲举带着数十亲卫和赤剑营向着清溪县而去。李仲举打算汇合宋鸣人的烈山营,一起去支援黎平府。
两天后,李仲举率领大军来到清溪县,汇合宋鸣人的烈山营后,二千大军继续向南推进。
大军进入黎平府,众人都感觉一种不同于镇远府的氛围。镇远府一直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即使这次发动乱,影响也不是最大。
但是黎平府给人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好像整个地方全都死气沉沉一般,没有活力。百姓、工人,或者其他人,给人一种行尸走肉的感觉。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众人的心情,幸好李仲举机智,提前给众人灌输一种无惧任何困难的精神。
李仲举大军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