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李仲举的命令传下,烈山营和赤剑营开始疯狂的抓绿营兵,那些绿营兵听说后,大都直接跪地投降,反抗的几乎没有。
两个小时后,这场战争真正的结束,空气中还残留着血腥味,随风飘向南方。
李仲举立刻向全城通报,镇武商会保卫天柱县获得胜利,并且是完胜。
天柱县城内的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他们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最终他们跑到西门,才确定了这一切的真实性。
李耀山得到消息后,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神情显得轻松很多。
镇武镖局总部,李仲举书房中。
李仲举面色沉重,盯着刘江道,“我们损失如何?”
刘江早有准备,听见司令问他,马上回答,“司令,我们赤剑营共有三十六人死亡,五十多人重伤,一百七十多人轻伤。宋鸣人的烈山营有五十二人死亡,重伤者六十多人,轻伤者一百三十多人。”
李仲举严肃的道,“对于死亡的士兵,每人给家里发放十两白银,重伤者必须全力救治,轻伤者也不可怠慢。”
“是司令。”刘江两人也知道事情严重,不敢有丝毫大意。
虽然这次镇武商会取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近百人的死亡,这是李仲举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李仲举的心情沉重也是在所难免。
镇武商会战胜刘宝山大军,像一阵风一样,飘出天柱县,飘向整个镇远府,像一场地震一般,震惊了所有人。
不管是镇远府的官员还是老百姓亦或者其他行类的人,全都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无法想象,镇武商会尽然能够战胜刘知州的五千大军。
消息传到镇武府的各处,人们震惊之余,就是狂喜。刘宝山作为镇武府知州,当了十多年的知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无恶不作,无利不起。
刘宝山把整个镇远府弄的一团瘴气,除了刘宝山的亲信,那个官员不恨他?那个老百姓不厌恶他?
刘宝山大军的溃败,刘宝山本人的死亡,不管产生什么后果,都是大快人心的。有些地方的人,全都开始庆祝起来。
消息传到镇远府城,城中更是一片欢腾,他们都觉得解放了,可以不用再过压迫的生活。
不过,此时的镇远知州府,却显得很是苍凉,刘夫人听说消息后,直接晕过去,府中一下子失去主心骨。
镇远知州府中的家丁集中起来,把府中的银两珠宝全部卷走,侍俾下人也都带着值钱的东西离开。
知州府中的家丁离开,府门打开。
半天后,周围的百姓摸索进入知州府,他们开始充当拆迁大队,把能拆的拆,能带走全带走。这一刻,他们就是一群疯子,什么都不会在乎,他们被压抑的太久了。
五天后,对于天柱县来说,一切都已经平静下来,人们茶饭之余,还是谈论着那一战,至今人们津津有味。
七天后,远在安顺府的王杰终于得到消息,这是王杰安插在镇远府中的一个密探汇报的消息。
王杰得到消息后,露出会心的笑容,那小子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接下来,就需要他来善后。
王杰立刻向巡抚潘霨拟写一道公文,他相信巡抚会给他这个面子,毕竟他王杰是贵州的二把手。
王杰看着他的爱子王瑞,严肃的说,“瑞儿,你去镇远府找李仲举,以后就在他手下效力吧,你只要记住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另外告诉他,镇远府的知州位置,我会竭力替他争取到手。”
王瑞也是早有准备,在半个月前,王杰就向王瑞提到过这事,所以王瑞丝毫不惊讶,“爹,我立刻启程,去帮助李仲举建立不朽功业。”
王杰拍着王瑞的肩膀,一本正经的道,“你的梦想爹知道,去吧,尽情的去追求吧。”
王瑞重重的给王杰磕了三个响头,就离开了,他要去投奔李仲举。
王瑞满怀期待期待,他相信李仲举是个雄主,一定可以带领华夏民族走向一条强盛之路。
已经好多天过去了,天柱县城已经焕然一新,血腥之味也消散的差不多了。人们看向城中心的那座镇武镖局总部,心中都充满敬畏和感激。
这天天柱县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王瑞,贵州提督王杰的爱子王瑞。
王瑞先在天柱县城中转了一圈,心中很是震惊。他发现城中的人脸上都带着微笑,这是安顺府城都没有的现象,同时城中有十几座工厂,这应该就是制造商品的工厂。
最终王瑞走向城中心的镇武镖局,王瑞送上名帖,自有人进去通报李仲举。
李仲举听到是提督大人的爱子前来,马上亲自出来迎接王瑞。
李仲举发现王瑞和他爹一样,虎背熊腰,很有力量的一个真汉子。李仲举看到王瑞的第一瞬间,就觉得他是一个真诚和善的人。
王瑞打量着李仲举,他觉得李仲举是一个很睿智、很神秘的人,李仲举给人一种和平温暖的感觉。
王瑞对着李仲举行一礼,“鄙人王瑞见过李会长。”
李仲举扶起王瑞,“王兄的到来,在下感激不尽,请,我们进去再谈。”
王瑞点点头,跟着李仲举走进镇武镖局。
周围的镖师都向着王瑞投来好奇的眼光,他们不明白老板为什么要亲自迎接这个年轻人。
ps:感谢牵挂伱的是俄,小王来读书丶打赏
………………………………
第二十三章 知州李仲举
书房中,李仲举和王瑞两人相对而坐。
李仲举笑着道,“令尊的来信,我已经收到,你的来意,我很清楚。我相信令尊,也相信你。”
王瑞点点头,“清廷已经腐朽了,无药可救,我们只有打碎它,我们华夏民族需要浴火重生,才能面对西方诸强。”
李仲举对于王瑞的见解很是震惊,在他看来,这个时代能有如此想法的人真不多,但是王瑞有这个思想,就足以表明王瑞是一个真正爱国爱民族的华夏人。
李仲举大笑道,“兴启(王瑞的字)真国士也。是啊,清廷没有希望,我们不该对清廷还抱有幻想。我们必须做出有利于民族的事,让我们华夏民族站到世界的巅峰。兴启可愿全力助我?”
王瑞一本正经地道,“我王瑞愿意全力辅佐你,共同为华夏民族的强大而努力。我王瑞发誓一定忠心于李仲举,竭尽全力为我们民族的强大复兴而奋斗。”
李仲举兴奋的道,“有兴启助我,何愁大事不成,让我们携手共建新世界。”
王瑞两人都会心相视而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王瑞一本正经的道,“我爹让我转告你,他一定会帮你争取到镇远府知州一职。”
李仲举点点头,“你写封信,替我感谢令尊,我也不会让他失望。”
王瑞使劲的点点头,他明白像李仲举这样的人,都是傲气冲天,但是他们懂得审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对于别人的帮助,这种人一定会牢记于心,将来一定会想方设法报答。
对于王瑞的到来,李仲举虽然意外,但是他明白,这是提督王杰的一种态度,一种对自己毫不犹豫的支持。
李仲举也不能让王杰失望,他不能让所有人失望,他有战舰系统在手,难道还不能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李仲举心里计划着,这次要是王杰真的能够推举自己当上镇远府知州,那么他就一定会掌握镇远府境内的各类资源,通过战舰制造系统建立一座兵工厂。
李仲举知道现在战舰一级系统,能帮助自己有限,二级战舰系统绝对是一个质的变化。
目前李仲举只要建立一座兵工厂和几座炼铁炼钢的共厂,就可以升级战舰系统。
1888年1月3日,贵州巡抚派出主簿来到天柱县,宣布李仲举成为镇远府代知州。李仲举和众人都很兴奋。
李仲举请那个主簿吃了一顿大餐,同时送给他十瓶好酒,外加百两白银。李仲举相信这个主簿得到重礼,心里应该会向着自己。
虽然李仲举不想这样做,但是为了大局考虑,李仲举还是在李耀山的建议上,做出了这种事。
使者走后,李仲举在镇武镖局总部中,召见刘江、宋鸣人、李毅、王瑞四人,把事情向四人说明,同时安排下一步的计划。
刘江和宋鸣人继续统兵,把烈山营和赤剑营各扩充到一千人,王瑞需要招收新兵一千。李毅帮助李仲举处理各种政务。
众人没有任何异议,全都同意李仲举的安排,他们都准备好好干一场,他们信心满怀,只要一直跟着李仲举,相信一定会实现梦想。
李仲举之后召见那三十六个曾经在镇远府被刘庆扣押的镖师。李仲举看着这三十六个铁铮铮的汉子,心中很是满意。
“参见老板。”众人躬身行礼,全都弯腰成九十度,没有一丝不诚。
李仲举严肃的道,“大家免礼,今天我叫你们来,是想问你们,我准备组建一支亲军,不知你们愿意成为第一批成员吗?”
李仲举明白枪杆子的道理,他要组建一支对自己无条件忠心的军队。他想到了这些人,他相信这些镖师,一定是对自己最忠心的士兵。
刘江早在二十多天前,就向李仲举讨要过这三十六人,但是李仲举一直没有同意,也是为这个考虑的。
众人听李仲举说完,有的更是泪流满面,他们全都哽咽着跪下来,“我等誓死追随老板,至死不渝,用不背叛。”
李仲举一一扶起众人,“众位看得起李某,我谢谢你们,以后我的性命你们就掌握了一半。”
众人都恭敬无比的看着他们的老板,原来老板真的没有抛弃他们,还对他们最信任,他们怎么可能不感激。
李仲举继续道,“我准备建立一支三百人的亲卫队,这支亲卫队的名字就叫镇军营,你们有有两天时间招收空缺的人员,一定要把关好。”
“是司令。”众人大声吼道。
李仲举从众人中选出一个大家都服气和有实力的一个强壮汉子周铁柱作为这支军队的首领,被众人称为营长。
1888年1月6日,李仲举和刘江等人带领烈山营、赤剑营和新建的镇军营离开他们的第一个起点。李仲举把天柱县的商会拥有的工厂一半安排给商会的旧人去做,另一半转让给李家。
终于,五天后,大队人马来到镇远府城。
这次来到镇远府城,李仲举明显感觉到城中萧条了不少,不过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比上次好了许多。
李仲举下令众军安营扎寨,同时让李毅负责联系镇远县县令,让县令发出公文,招收民工准备新建知州府。
十天后,在众军和民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崭新的不同于清廷的知州府建立在镇远府的中心。
这座建筑是李仲举按照后世的城堡建立起来的,无论是防守还是工作都是非常使用。
李仲举坐在主位上,下方站着镇远府六个县的县令和李毅,这些县令虽然有人贪污,有人不办实事,但是除了镇远县令,其他县令,李仲举都会给他们机会。
李仲举直接罢免镇远县令,让李毅担任,虽然这样做不符合规制,但是李仲举却敢这样做。李仲举明白现在的清廷已经没精力,来管理这些小事。
李仲举看着那个镇远县令不服气的眼光,心中有些怒火,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心软,“张峰,你不服是不,好啊,本州决定亲自查查你,看看这些年,你都做过那些缺德、损民的事。”
镇远县令瞬间瘫坐到地上。
………………………………
第二十四章 平稳发展
张峰瞬间瘫坐到地上,浑身发抖,冷汗直流,几乎哭泣着道,“大人,下官知错,求求大人放过小的……”
李仲举立刻打断,“晚了,本来你还有一线生机,但是现在只能等调查结果出来,本州会依法行事。来人,拖出去暂时羁押到牢房。”
门外的镇军营士兵立刻走进来,直接把张峰拖出去。
其他县令全都低下头,不敢抬头看李仲举,他们觉得这是新任知州大人在杀鸡儆猴。
李仲举接着笑着道,“本州会推行新治,尔等需要谨记,必须全力配合新政,否则严惩不贷。”
“诺。”李毅和其他五个县令立刻回答,那五个县令同时松了一口气。
李仲举在那五个县令身上都扫了一遍,很平静的说,“至于本州要推行的新令,会以州府牒文的形式发给你们。”
六人全都恭敬的回答,“诺。”
李仲举留下李毅,“李毅,你的担子很重,我希望你能多做事,但也不要太辛苦。”
李毅笑着道,“司令放心,我会做好。”
李仲举点点头,李毅明白司令的意思。
李毅走后,小梅跳着小步开心的跑进来,“哥哥,你吩咐的事情,我都办好了。”
李仲举不会感到意外,对于小梅的机智,他是深有体会,“小梅,你办事我放心。”
小梅严肃的说,“哥哥,我在城东发现一个好地方,哥哥可以考虑把兵工厂建立在那里。”
李仲举点点头,“好啊,小梅真棒,带哥哥去看看。”
李仲举随着小梅来到城东的一条巷子,这是一条很深的巷子。
小梅眨着眼睛道,“哥哥,这几天小梅在刘江的帮助下,共花费两千两白银才买下这个巷子,哥哥你觉得怎么样?”
李仲举深吸了一口气,“小梅的眼光很好,这里寂静,远离闹市,很适合建立兵工厂。”
小梅马上开心的笑起来,看到自己的努力被李仲举认可,小梅着实很高兴。
接下来,李仲举和小梅就住在这条被李仲举命名为一号坊区的巷子中,李仲举让镇军营亲自把守,他和小梅两人利用战舰制造系统制造一个炼铁厂。
李仲举看着炼铁厂,知道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之后就是生产钢铁。
李仲举从天柱县城调过来五百技术比较熟练的工人,让他们负责生产。起先这些工人大多都不是很懂,不过在李仲举和小梅的指导下,他们终于完全学会了。
同时李仲举在整个镇远府推行新政,对于是否留辫子第一次提出质疑,呼吁人们剪辫子,但是也没有出台硬性规定。因为李仲举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李仲举下令各县的县令组织开采煤矿、铁矿等,全部运到镇远府城。同时李仲举拨下银两共开采矿物使用,严令各县不得贪脏枉法,否则严惩不贷,另外李仲举也派人监督。
李仲举下令废除满清十大酷刑,在镇远府境内绝不允许动用这些酷刑。
李仲举下令在每个县城建立一座小学,镇远府城建立中学,要狠抓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远府慢慢的平静下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升。
1888年2月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烈山营五百官兵守卫着一号坊区,镇军营官兵把守着内部各个道口。
李仲举和小梅站在一座装满最近炼制的钢铁的院子。李仲举心中满是激动,毕竟李仲举的第一个兵工厂能否成功建立,就看这次了。
小梅收起以往笑嘻嘻的模样,一本正经的表情,显得无比严肃。
李仲举拍着小梅的肩膀,“小梅,你别紧张,别有压力,即便是这次失败,也没事。哥哥有的是资源。”
小梅纤手一挥,所有的钢铁全部进入战舰系统,之后小梅也进入战舰系统中。
李仲举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好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他很担心小梅,上次战舰系统升级一级系统时,小梅最后太虚弱,他不想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终于,一个小时后,小梅出现在李仲举面前,看着李仲举发呆的样子,小梅轻轻的碰了下李仲举。
李仲举这才回过神来,他看着小梅除了脸色有点微白外,其他一切都好。李仲举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小梅,谢谢你。”
小梅纤手一挥,一座兵工厂瞬间出现在整个院子,“哥哥,这是一座小型兵工厂,一天可以制造十支步枪和五十发子弹。”
李仲举笑着堆小梅说,“小梅,这次很轻松是啊,只要你没事,一切都好。”
小梅傻笑起来。
李仲举初步估算一下,这个兵工厂一天制造十支步枪,一个月就是三百支步枪。这是一个不错的速度,虽然这个速度相对于后世来说太难。
李仲举和小梅在这个兵工厂中,转了一圈,觉得一切都很好。现在就缺工人,只要有五六十号工人,兵工厂一定可以运转起来。
两天后,李仲举从一号坊区中,选出六十个工人,给他们每月一两五百文的工钱。同时李仲举派出一个排的兵力严格保卫这个兵工厂。
众人对于这个神秘的地方,都很好奇,李仲举只是告诉众人这是我们镇武商会强大的根本。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距离李仲举建立第一座兵工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在这期间,李仲举在镇远府城又建立不少新式工厂,极大的提升了镇远府的工业化进程。兵工厂也生产出二百多支步枪和相应的子弹。
镇武商会在提督王杰的特别照顾下,商业产品销售整个贵州省。
王杰看着镇武商会发展迅速,带动力强大,让贵州省很多地方,都愿意使用镇武商会出产的物品,心中很是满意和震惊。
不知不觉中,李仲举和镇武商会正在改变着整个贵州省人们生活的方式。
不过贵州省的人们,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镇武商会所改变。他们有些人,思想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是镇武商会故意做的。
李仲举明白要让一个民族重新站起来,群众的力量是最强的助手。
………………………………
第二十五章 二级战舰系统
1888年3月9日早晨,李仲举在小梅的强烈要求,骑马带着小梅来到石平山。
小梅告诉李仲举,战舰系统从一级升到二级,会有异变产生,百分之五十的机率会有神秘奖励。
李仲举也很期待这件神秘奖励,李仲举一直深信系统出品,必是精品。
李仲举叮嘱小梅,要是不成功就不要强求,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和资源。
小梅点点头,“哥哥放心,小梅不会有事的。”再做个鬼脸,就进入战舰系统中。
李仲举只能默默的等待着,纵使石平山景色宜人,但是李仲举此时却无心赏景,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担忧。
李仲举期待战舰系统能够升至二级,他担忧的是小梅,上次战舰系统从零级升到一级。小梅当时那虚弱的样子,李仲举还记在心中,挥之不去。
太阳逐渐偏西,傍晚来临,李仲举还是早晨那个样子,一动不动,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集中力。这就是李仲举的强大之处。
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怒吼。
一个青年男子出现在李仲举面前,李仲举向后退了两步,戒备的看着对方。
那个黑子男子没有理李仲举,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自己的前面。一分钟后,小梅出现在李仲举面前,高兴的叫道,“哥哥,我成功了。”
李仲举搂着小梅道,“哥哥一直都相信你会成功升级战舰系统,小梅那个男子是怎么回事?”
小梅立刻开心的说道,“哥哥,这就是系统给你的奖励,一个顶尖机器人,拥有各类知识储备,特别擅长统兵,指挥大规模军团大战。”
小梅转身对那个男子道,“一号,从此我哥哥就是你的主人。”
那个男子立刻单膝跪地,“一号见过主人。”
李仲举思考一会道,“你以后就叫李然,叫我司令就可以了。”
李仲举知道系统出品,必定对自己百分百忠心,永远不会背叛自己。
一号大声道,“谢主人赐名,李然参见司令。”
作为最顶尖的机器人,一号的一切都是最强的,最好的。
李仲举看着李然很是满意,自己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帮手,“小梅,一号和正常人相比,有什么缺陷吗?”
小梅笑道,“哥哥,你觉得呢,哥哥,一号和正常人无任何不同,同样需要吃饭睡觉休息,但是他的精力却比正常强很多。”
李仲举点点头,知道自己这次人品大爆发,捡到宝物了,自己最缺的就是人才。
小梅看着李仲举道,“哥哥想知道二级战舰系统的功能吗?”
李仲举也迫切的想知道,“小梅快告诉哥哥,哥哥知道小梅是最漂亮的,最善良的第一智脑。”
小梅一副本来就是的模样,“哥哥,战舰系统升至二级,探测系统范围达到三百里,储藏系统也增加了十倍,制造系统更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另外新增加一个洞察系统。”
小梅接着道,“哥哥,所谓洞察系统,就是哥哥你付出一定的资源可以查看一个人对你的忠心,或者一个人内心的想法等等。”
李仲举想到有这个洞察系统在,自己只要好生利用,一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小梅继续说道,“哥哥,二级制造系统可以制造出火炮,可以批量制造军事望远镜……”
小梅滔滔不绝说得很是起劲。
李仲举算是明白二级系统胜过一级系统太多,李仲举觉得有战舰二级系统在,给自己十年时间,绝对可以打造出一个很强很强的帝国。
再说十年内,说不准李仲举可以把战舰系统升到三级,那个时候,李仲举还会惧怕什么。
李仲举和小梅赶在天黑之前,回到知州府。
李仲举立刻把李然安排到知州府的一座豪华客房中。
李仲举今天很是开心,一是战舰系统升至二级,二是自己得到一个顶尖人才,这使得李仲举特别有满足感。
第二天,王瑞来到知州府中,向李仲举禀报,他新招的一千人,已经完成第一次训练,和烈山营和赤剑营差不多的水平。
李仲举马上明白王瑞这次来的意思,无非想要讨要一个番号而已。
李仲举拍着王瑞的肩膀,“你统领的那支军队就叫赤刀营吧,刀芒一露天下惊,你们赤刀营将士无敌的士兵。”
“是司令,我们赤刀营一定不会让司令失望。”王瑞大声吼道。
李仲举又交代了王瑞一些事情,他相信王瑞一定能够做好。
………………………
1888年3月中旬,云贵不少地方爆发民乱,涉及地方之广,前所未有。
贵州巡抚潘霨立刻发下牒文,要求各州各府尽快肃清辖区内的乱民,还贵州省朗朗乾坤。
消息传到镇远府,李仲举立刻召集众人前来商量,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
李仲举让李毅先把事情向众人介绍一番,众人心中都有种莫名其妙的的沉重。这些贫苦人或者绿林人士,绝不会毫无缘故的发生暴乱。
刘江是个直肠子,“司令,我觉得我们应该立刻出兵,保证镇远府内的太平。”
李毅也赞成刘江的意见,“司令,我们目前首先要摸清楚镇远府到底有哪些地方发生暴乱,再派兵镇压。”
李仲举摇摇头,“不是镇压,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回归田地,或者加入工厂,毕竟他们都是被逼无奈啊。”
“李毅,你先负责摸清镇远府境内的乱民底细,刘江和鸣人,你们两人准备出军。”李仲举又道。
众人立刻站起来,躬身答道,“是司令。”
李仲举点点头,“你们下去准备吧,绝不可懈怠。”
刘江几人立刻大声应道,“是司令。”
李仲举召来李然。
李然一副冷冰冰的样子道,“司令有何吩咐,卑职一定办好。”
李仲举紧紧盯着李然道,“我交给你一件事,你立刻带上千两白银,在带上十个卫士,前往黎平府。在黎平府境内,帮助那个绿林和贫民,你可以阻止他们向着镇远府投靠,当然你有其他意见也可以自作主张。”
李然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请司令放心,卑职竭尽全力也会办好此事。”
李仲举看着李然走出书房,心中很是满意,他相信一个拥有后世顶尖军事人才的顶尖机器人办事绝对是事倍功半。
………………………………
第二十六章 李仲举的手段
李毅很快安排人手,调查镇远府境内的各个地方不稳定的因素,同时时不时向李仲举汇报情况。
李仲举分析着李毅送来的消息,他决定这次采取怀柔的措施,不能让这些所谓的“乱民”横死街头,而要给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李仲举立刻让刘江率领赤剑营去镇远府城东方,去平叛东方的叛乱。李仲举特别告诉刘江,要他一定注意不要伤及无辜,尽量俘虏,别造成太多的杀戮。
刘江再三向李仲举保证,一定会按照司令的意思去做。
李仲举留王瑞和赤刀营守卫镇远府城。他带着烈山营和部分镇军营,出镇远府向北方前行。他要亲自出马解救这些别逼无奈的“乱民”。
镇远县北面就是剑河县,剑河县是镇远府除了镇远县最大的县,目前剑河县的状况不是很好,由于敌军势大,县令只能据城而守,要不是刘宝山几月前把县城的军队调去的话,倒也不至于这样。
李仲举率领大军来到剑河县城,看着数千农民拿着各种农具在攻城。
李仲举立刻驱马来到距离这些民众几十米的地方,大声吼道,“全都给我住手,住手。”
随着李仲举奋力一声大喊,所有人全都停下,他们都看向李仲举,有人认出李仲举是新任镇远府知州。
“乱民”中站出一个六七十的老人,制止部众继续攻城,而向着李仲举走过来。
李仲举立刻下马,迎上去,笑着道,“老丈,你们这是做什么?”
那个老人目光紧紧盯着李仲举,跪下哭泣着,“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呜呜……半个月前发生洪灾,很多粮食被大水冲走,官府尽然还强迫我们交税,我们哪来的粮食啊!我们这不是有头无路吗。”
李仲举也知道那场大水,确实让不少民众损失惨重,李仲举当时也下令各县必须全力帮助民众重建家园。由此可见,很多地方还是做得不是很好。
李仲举眉头微皱,“老丈,你先请起,你们的事情,本州会竭尽全力解决,只要我有一口吃的,你们就不会饿死。”
老人立刻跪下来,磕头跪拜,立刻保证道,“请大人放心,小老儿一定说服乡亲们回家,重建家园。”
李仲举向老人指向人群,“老丈,带我去那边看看,我对乡亲们说几句话。”
李仲举在老人的带领下和周铁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