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很兴奋的指挥着众多炮手开始准备射击,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让他们失望的是,只有六十四门火炮装进炮弹,更可气的是,只有三十门成功发射出去。
两人也比较乐意的接受了这个事实。ps:感谢最佳笑客打赏
………………………………
第四十四章 完胜
大胡子将军和左营将军两人并没有因为近百门火炮只射出去三十枚炮弹,而感到羞耻,相反他们还很满意。
这种现状对于绿营官兵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这就是绿营的一种风气。
绿营兵几乎是拿着俸禄不办事的那种士兵,不过有一大半军饷会被将军之类的军官扣除。这让士兵更是有些不能接受,士兵当然不愿意好好训练,军官也就应付下上面的差事,却并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训练士卒,毕竟训练士兵需要大量钱粮。
半个小时中,镇武军向着潘霨大营投进数百炮弹,绝对造成一定的杀伤力,最重要的是严重打击了敌方的气势。
但是,大胡子将军和左营将军两人却目瞪口呆,十分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斥候。
大胡子怒道,“你再说一遍,到底怎么回事?”
那个斥候战战兢兢地道,“将军,我们的炮弹落到对方阵型中,有很多根本没有爆炸,即使爆炸开的也没有什么杀伤力。”
大胡子将军瞬间瘫坐在地上,“完了,全完了,怎么办怎么办?”显得非常慌张。
斥候看着将军这个样子,心中更是感到无比的悲凉,面如死灰。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你想让士兵怎么信任你。斥候默默地退出营帐,心中却不想再看到这个大胡子将军。
在这个斥候眼中,这简直就是一个废物将军,军中有这样的将军,能不打败仗才怪。斥候长叹一声,快步离开大营。
潘霨得到准确消息后,长叹了一口气,终于知道自己不适合统兵打仗,但是他又不会服输,他还有一万多士兵。
潘霨马上下令,集合大军,准备殊死一战,做最后的搏斗。
潘霨站在大军面前,大声吼道,“你们都是大清朝的勇士,而今反贼李仲举就在眼前,我们应该拿出勇往直前的勇气,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杀尽敌军。”
“诺”众军的喊声震天动地。
李仲举看着敌方大军,列阵出来,有些惊讶,难道潘霨真的不懂军事,在这个时间,潘霨应该做的是避开镇武军的锋芒才对。
敌军尽然没有选择坚守不出,而是准备拼死一搏,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
李仲举马上开始布置,火炮停止射击,刘江、宋鸣人两人分别率领镇武第一团和烈山营开始迎接敌军的攻击。
绿营数千骑兵怒气冲冲地向着镇武军冲去,但是他们往往在冲到半路,就被镇武军射下马来,狼狈无比。
但是绿营骑兵还是一无既往的向前冲,毫不畏惧,虽然这只是毫无意义的牺牲,但是他们却别无选择。
绿营骑兵后方的两千多火枪手,也慢慢地向前压境,速度慢是相对于骑兵来说。不过他们的推进速度还是挺快的,转眼间,就和镇武军交上火。
李仲举看着对方火枪手已经攻上来,立刻让周铁柱率领镇军营的一千精锐前往支援刘江和宋鸣人,虽然两人都不需要支援,但是李仲举考虑到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伤亡。
血肉横飞,硝烟弥漫,残臂断腿,各种惨状数不胜数,让人看后保证呕吐三天三夜不成问题。
但是对于沙场的战士来说,却是司空见惯,他们还挺享受这种血腥味,军人以马革裹尸为荣,战死沙场为傲。
嘭嘭嘭,啊!哎吆,疼死我了……
各种声音充斥着整个战场,使人不忍直视,但是战斗还是一如既往的进行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镇武军完全占据上风,绿营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溃败,李仲举看着这一切,知道潘霨大军已经完了。
潘霨惊鸿动魄的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无限的悲凉,陛下,老臣有辱陛下圣托。
最终潘霨被消瘦将军和几个将军扶上马背,和数百残兵逃走,李仲举也没有选择追击,而是下令迅速结束战斗。
4月26日下午,这场经历数天的战争终于结束,镇武军完胜潘霨大军,这一幕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数千大军战胜数万大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奇迹自古以来更是数不胜数。
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仅凭两万精锐大军就战胜袁绍的十多大军。巨鹿之战,项羽用两万战胜四十万秦军。
赤壁之战,周瑜用五万大军战胜一代奸雄曹操的二十万大军。淝水之战,谢玄仅仅用了八万大军就战胜苻坚的九十七万大军。
和这些经典战役相比,李仲举的这场战争倒不至于让人无法接受。
李仲举率领大军押解着数千俘虏回到丹江县城,心中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自己又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李仲举着手开始处理战后的事宜,看着伤亡的数字,李仲举一阵心痛。不过所有的抚慰金还需要回到镇远府再发放给他们的家人。
再说潘霨在消瘦将军等人带走,一天后,到达都匀府中部,潘霨醒过来大哭一场后,马上开始思索怎么报仇。
潘霨知道贵州省自己暂时待不住了,只能从都匀府进入广西省。潘霨雷厉风行,立刻率领数百残军洗劫一个村庄,为大军补充粮草,马上向着广西省奔去。
早在三天前,也就是4月23日,贵州提督王杰自安顺府起兵五千,攻打贵阳。
由于贵州巡抚潘霨几乎带走所有可战之兵,贵阳的守兵太少太弱。并且留下的守城将领还是王杰的老部下,知道无力守城,马上下令众军投降。
王杰兵不血刃拿下贵阳后,马上发信给李仲举。
4月28日,李仲举在镇远府得到王杰的消息,马上大笑道,“王老将军办事就是这么老道。”
李仲举马上回信,让王杰先稳住城中各个官员、地主和百姓,自己将于十日内赶到贵阳。
李仲举马上开始着手安排镇远府的事宜,升李毅为镇远府知州,同时让刘江连同镇武第一军留在镇远府镇守镇远府。
李仲举则带领赤剑营、赤刀营以及镇军营和李然的一千新兵向着新的目的地贵阳府行进。
ps:感谢小王来读书丶的打赏
………………………………
第四十五章 山水先生郭聪瑞
1888年5月6日,李仲举大军进入贵州府,大军这次出发携带很多粮食。
一路上,李仲举下令把大多数粮食分散发给百姓,李仲举也获得了很高的名望。
王杰接到快马来报,早以在贵阳城外等着李仲举大军的到来,王杰早在几个月以前,就决定一切都听李仲举的。这也许听起来有些意外,但是这是他的选择,为了整个民族,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李仲举和大军终于出现在贵州这些官员眼前,他们开始忐忑不安,不知道新的上司会怎么对待他们,虽然这个上司不是朝廷指派,但却有着比潘霨更大的权力。
王杰马上大声喊道,“贵州提督王杰率贵州众官迎接李公子的到来。”
李仲举马上开启战舰系统的洞察系统,瞬间一股神奇之光,笼罩着整个王杰,当然这一切只有李仲举能够看见。
战舰系统的洞察系统立即全速运转起来,读取王杰的记忆。
李仲举心中响起一个声音。
“报告主人,贵州提督王杰对主人的忠心度为76%,王杰看好主人,相信主人能够带领华夏民族走上一条复兴之路。”
这一切都在电火闪石之间,非要说个时间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三秒钟。
李仲举很正经的道,“王老辛苦了,我们华夏民族要是多些您这样的人,我们华夏何愁不强。”
王杰笑道,“李公子,随我进城吧。”
李仲举立刻下令大军进城。
四千大军尽然有序,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的嘈杂声,这一幕看得众人心惊肉跳,世上尽然有纪律如此好的军队。
李仲举等人在王杰的陪同下来到巡抚衙门,看着有些落败的巡抚衙门,李仲举叹了一口气。
一间书房中,李仲举和王杰两人相对而坐。
王杰大笑道,“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的果断睿智年轻等等,注定你将来成就非凡。但愿老夫能够看到我们华夏民族强盛的那一天。”
李仲举正色的道,“王老,你会看到的,最迟十年后,你会我们华夏会是最强的国家。”
王杰眼前一亮,“难道李公子有什么计划吗?”
李仲举微微一笑,“时机成熟,王老自会得知。”
王杰点点头,没有再追问,“对了李公子,贵阳城南方三十里有一座翠玉山,山中有一位高人,李公子改天可以去拜访一下,相信李公子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李仲举有些惊奇,“既然如此,那明天我就去一趟翠玉山,见识一下王老所说的神人。”
李仲举先让王杰暂时处理贵阳府几起周围各府的情况。李仲举第二天率领李然和数十卫士向着翠玉山而去。
王杰所说的这位神人,便是翠玉山隐士,一般人还真没听说过这位神人。
郭聪瑞,字子明,号山水先生,喜好游山玩水,因此人送外号山水先生。但是郭聪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师,尤其擅长风水。
郭聪瑞今年三十有余,可以算得上隐士中的传奇人物,风流倜傥,完全没有一个隐士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韵。
郭聪瑞招惹无数女子为他倾心,有美貌如仙的景惠,有亦正亦邪的任雪芹,有一代武林女宗师王琳,有偶遇一次的高官之女张霞等等。
虽然有这么多漂亮漂亮的女子喜欢郭聪瑞,但是郭聪瑞却不爱理睬众女。
郭聪瑞对一个叫韩佳惠的女子,却情有独钟,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韩佳惠竟然对山水先生郭聪瑞没有一丝好感。
但是郭聪瑞没有死心,一直以来疯狂的追求着。无论严寒酷署还是狂风暴雨,郭聪瑞都会找准时机,写出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韩佳惠。
目前,郭聪瑞就做这样的事。
李仲举和李然等人来到王杰所说的翠玉山,看到这座坐落在山间的小院。李仲举猜测这十有**就是山水先生郭聪瑞的住处。
郭聪瑞一袭白袍,出淤泥而不染,显得很是端庄高雅,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正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欣赏山水。
李仲举站在院前喊道,“敢问阁下可是人称山水先生的郭聪瑞大师?”
郭聪瑞微微皱眉,猛地看向李仲举,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是在下失礼了,贵宾里面请。”
李仲举和李然进入院中,其余卫士留在院外。
李仲举打量着院子,给人一种清溪凉爽却有轻松的感觉,李仲举有些喜欢这座院子。
郭聪瑞微微一笑,“鄙处就好能迎来贵宾,我很高兴。不知两位贵客所为何来?”
李然当下道,“听说先生前知五千年,后知五百年,先生不妨猜猜?”
郭聪瑞捋着自己的少的可怜的胡须,“我明白了,你们二人估计是听别人说起我这个山野村夫,特此赶来,是想证实一下你们友人说的是否准确,我是否像传说中那么神?”
李然心中很是震惊,李仲举倒是不怎么震惊,毕竟华夏民族数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莫测高深都是后世科学无法解释的。
李仲举于是道,“却是让先生见笑了。”
郭聪瑞站起来,对着李仲举深深地鞠了三躬。
李仲举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郭聪瑞大师为什么行此大礼。
郭聪瑞开口道,“公子不必大惊小怪,刚才老夫用望气之术,观察公子,发现公子惊为天人。我们华夏民族的希望将来,全把握在公子手中。这三恭是我替天下所有华夏人感谢公子的,希望公子不要介怀。”
李仲举一本正经的道,“大师,您严重了,晚辈怎么可能会介意,只是大师的礼却是太重了。”
郭聪瑞深吸了一口气,“公子,老夫希望你记住,做有些事情必须下定决心,该狠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
李仲举知道这也许是自己的一个缺点吧,走上富强华夏的道路,自己真的需要改变下作风。
同时李仲举对这个山水先生郭聪瑞的评价,却是上了几个台阶,山水先生看人真的很毒很毒。
郭聪瑞又看向李然,“公子身边这人绝对是古往今来,极其少见的悍将之一,即便是项羽吕布再生,也不过如此。”
李然只是轻轻的点点头。
李仲举临走时,山水先生郭聪瑞送给李仲举一部上古奇书《奇门遁甲》,李仲举如获珍宝。
李仲举看着山水先生,“大师,我们还会再见面吗?”
郭聪瑞抬头看向远方,“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不相识。”
李仲举两人带着数十卫士恋恋不舍的下山去了。
山水先生郭聪瑞又开始追逐仙子韩佳惠。
ps:感谢紫云丶星空小王来读书丶的打赏
………………………………
第四十六章 贵州总督李仲举
李仲举和李然带人返回贵阳城,李仲举看着王杰把一切处理的井然有序,感到轻松无比。李仲举对于王杰很是感激和认可,懂得贵州有这样的老人坐镇,真是稳若泰山。
李仲举自领贵州总督,以总督的身份统领整个贵州,倒也有几个州府不服。但是经过李仲举的血腥镇压和老百姓的帮助,贵州终于全部团结在李仲举的周围。
李仲举用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才完全掌握整个贵州省。同时在这两个月内,李仲举下令大力改革贵州省。
李仲举利用战舰系统制造了很多工厂,使得贵州省的工业提升了数个档次,贵州的百姓也对李仲举更加认可。
同时李仲举兴办教育,建立近百所小学,十几所中学,在贵阳城建立第一所高级学府,同时把镇远府的军校搬到贵阳府。
宋鸣人的烈山营改为镇武军第二团,王瑞的赤刀营改为镇武军第三团,李然的新兵为镇武军第四团,王杰的五千军队留下最精锐的三千人为镇武军第五团。
各个州府设立一个护卫营,担任该州府的防御工作,直接向李仲举负责。
李仲举看着刘江、宋鸣人、李然、王杰、王瑞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些天众人虽然辛苦,但却过得很充实。
李仲举看着众人,“众位,最近西方列强在国内的活动越来越猖獗,贵州省已经有很多教堂出现。作为一个华夏人,这种事情,我们不该坐视不管。”
众人点点头,他们都觉得在华夏的土地上,不应该允许外国列强传教。
李仲举继续道,“我决定从明天开始严厉打击贵州全境的教堂,限定时间他们必须离开贵州,否则必须严惩。同时教堂也全部砸掉,这件事由宋鸣人和他的第二团否则。”
宋鸣人马上站起来,“请司令放心,我一定会严格执行。”
6月开始,贵州省境内,爆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那就是官员和百姓联合起来狂打传教士和教堂等列强的活动。
一时间,各国的传教士在贵州如过街老鼠,人人人打。他们只能潜入广西、云南、四川、湖南。
北京城作为大清朝的都城,是清朝最大的城池。
潘霨再一次来到北京城,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伤。不过这两个月,他已经从最初的那种打击中重新站起来。
潘霨几人走进北京城,潘霨决定先去拜访吏部尚书徐桐。说起来潘霨还是徐桐举荐当上贵州巡抚,潘霨找徐桐倒也说的过去。
潘霨马上前往徐府,递上自己的名帖,不一会儿,就得到徐桐的召见。
潘霨立刻走进徐府,看着托着长长辫子的徐桐,潘霨马上跪下来,“学生潘霨拜见老师。”
徐桐很欣慰“快快起来,你怎么来京师,也不给老师我提前说一声。”
潘霨哭泣着道,“老师,您可要替学生做主啊,老师,学生被反贼李仲举赶出贵州了,呜呜呜……”
徐桐差点晕倒,吞吞吐吐的问,“什……什么?你……你被人赶出贵州了?”
潘霨解释道,“老师,学生对您实话实说,镇远府知州李仲举不知从何处得到数千支步枪,学生觉得这种兵器要由官府掌控。于是明升暗降李仲举,可是人家根本就不领情。所以学生出兵攻打李仲举,没想到却一败涂地,连贵阳府都不敢回。所幸的是,学生的家眷都在京师。”
徐桐坐到椅子上,叹了一口气,“你先起来,明天早朝时,我向老佛爷禀明,看看老佛爷和众位大臣的意思吧。”
潘霨站起来,恭敬的道,“谢老师。”
徐桐苦笑着道,“子丰,你先回家去陪陪妻子。”
“是老师。”潘霨恭敬的退出书房,和消瘦将军领着几个下人返回家中。
至于那些士卒,早在月前,潘霨就把他们交给两广总督张之洞手中,并且在广州休息了近一个月才继续进京。
潘霨返回家中,抛弃一切杂念,开始过着这难得的平静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
1888年6月9日,紫禁城太和殿中。
光绪皇帝一本正经的坐在龙椅上,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众多大臣恭敬无比的站在台阶下方。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总管和往常一样的道。
“皇上,臣有本奏。”吏部尚书徐桐立刻站出来,朗朗道。
光绪皇帝转过头,看向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点点头。
光绪皇帝这才开口道,“徐爱卿请讲。”
众多大臣对于这一幕,早以习以为常,倒也不会说什么。
徐桐把自己昨晚写好的奏章交给太监,太监呈给慈禧太后。
徐桐同时说道,“太后,皇上,臣昨天接到消息,贵州已经被反贼李仲举全部拿下,臣建议朝廷应该派出大军镇压这等反贼。……”
李鸿章眉头一皱,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消息,事先怎么就没有一点点征兆呢?为什么自己以前从没有听说过李仲举?
众人也被吏部尚书徐桐的一番言语,说得懵懵的,他们全都感觉无比震惊,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徐桐不给他们提前通通风声。
光绪看向慈禧太后,发现慈禧太后的脸色已经完全变成绿色,怕得吓人。
“嘭”慈禧太后瞬间把手中茶杯摔倒地上,“贵州巡抚是做什么吃的?他是废物吗?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早报,难道又要学二十年前,让反贼打到京都不成?”
众臣马上跪下来,“请太后息怒,保重凤体。”
光绪皇帝这会也感觉很是担心,好像数十年前的那副场景就在自己眼前。
“好一句保重凤体,哀家坐在这紫禁城中,你们这帮大臣呢,难道没有出去过,不知道外面发生的这等大事。贵州巡抚现在何在?”慈禧太后恼羞成怒。
“回……回老佛爷,贵……贵州巡抚潘霨在家……”徐桐结结巴巴的说。
“好了,立刻传旨,让他进殿。”慈禧太后立刻摆手制止徐桐继续说。
ps:感谢小王来读书丶和飞翔天空369的打赏
………………………………
第四十七章 朝廷出兵(上)求推荐
潘霨正在家里陪着妻子,接到宫廷的旨意后,不敢有丝毫大意,马上穿上官服,跟在太监身后立刻赶往太和殿。
潘霨从怀中掏出一锭二十两白银,快速的递给太监,“公公,不知道老佛爷召见我,是为什么事?”
太监怒道,“你做了什么事,你不知道,唉,你这次却是大祸临头了,而今老佛爷已经震怒,希望你能挺过这一关。”太监还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好心说了几句。
潘霨一个激灵,原来当事情真正到自己头上时,自己心中还是很担心。唉,潘霨叹了一口气,但愿自己吉人吉相,这次能躲过这一劫。
时间对于潘霨来说,简直就是折磨,以前这点路程自己倒是走得很轻松,而今天他却感到无比的烦躁。
终于来到紫禁城下,大内侍卫验明潘霨的身份,立刻放潘霨进入紫荆城,潘霨浑身发抖的站在太和殿门口,等待着慈禧太后的召见。
这时候,所有大臣已经都已经站起来,不过却是没有人说话,所有人如坐针毡,心中却是对徐桐和潘霨有些不满。
慈禧太后现在的状态比刚才强多了,她想到贵州那种穷山恶水之地,就算落入反贼手中,那也打不到京城来。这样的话,又关自己什么事呢,不过镇压还是需要的,不然的话,以后不知有多少地方会学贵州。
一个声音打断了慈禧太后和众人的思虑。
“老佛爷,贵州巡抚潘霨现在太和殿门外。”太监恭敬的道。
慈禧太后马上坐正,“让那个废物给哀家滚进来。”
太监同样恭敬的答道,“是老佛爷。”
“宣贵州巡抚潘霨觐见。”
“宣贵州巡抚潘霨觐见。”
“宣贵州巡抚潘霨觐见。”
潘霨得到消息后,马上连滚带爬,进入太和殿中。
“奴才贵州巡抚潘霨拜见老佛爷,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慈禧太后睁开双眼,圆瞪着跪在下面,战战兢兢的潘霨,“来人,拉出去砍了!”
李鸿章马上站出来,“老佛爷暂息雷霆之怒,我们且听潘霨巡抚大人有何话说。”
要是其他大臣说话,估计慈禧太后都不会改变主意,但是李鸿章就不一样了。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被后世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更是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这样一个大臣的言语,慈禧太后当然要慎重考虑。
慈禧太后皱眉道,“既然李中堂都替你说话了,那你就给哀家和众位大臣,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潘霨向着李鸿章投去感激的眼神,同时看向他的老师吏部尚书徐桐,得到徐桐的眼神会意后,潘霨知道自己该怎么说。
潘霨明白现在最重要努力辩解,为自己洗脱罪责。好在贵州提督王杰投靠李仲举,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这点大做文章。
潘霨哭泣着道,“老佛爷,陛下,奴才也不想丢掉贵州啊,可是令奴才万分不解的是贵州提督王杰竟然勾结反贼李仲举攻陷贵阳。臣为了保全朝廷的颜面,率领数百精锐杀出重围,转走两广,躲开反贼的疯狂追击。”
“什么,原来是这样!”
“贵州提督王杰怎么做出这等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贵州提督王杰该死啊。”
“提督向着外人,你让巡抚怎么办?”
……………………
听着下面低声的议论声,慈禧太后心软了,或者说杀潘霨有些不合适,“李中堂,你怎么看?”
李鸿章朗声道,“回老佛爷,而今贵州已然落到反贼手中,朝廷必须派出大军,前往贵州镇压。但是朝廷却无多少可调之兵,依臣之间,可以下旨给两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曾国荃,让他们二人收复贵州。”
慈禧太后点点头,“李中堂,接下来的事情你看着办。潘霨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令你前往两江总督曾国荃那里待罪立功。”
李鸿章马上接旨,“臣遵旨。”
潘霨马上叩头,“奴才谢恩,老佛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慈禧太后摆手道,“哀家累了,退朝吧。”
众臣走出大殿,全都聚集到李鸿章身边,问东问西。
李鸿章淡淡地道,“本堂现在只希望这个李仲举不要太逆天才好,难道这是乱世真正来临的征召。”
李鸿章看了一眼潘霨,叹了一口气,他可不相信好端端的,贵州提督会和反贼走到一起。
李鸿章马上依照太后旨意,拟写两道圣旨分别传往南京和广州,同时给自己好友两广总督张之洞书写一封长信,叮嘱他一定不要大意,估计贵州李仲举不好对付。
李鸿章马上叫来自己的儿子李经述,“经述啊,你立刻带领亲随前往贵州,打探贵州的消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送到为父这里。”
李经述一直以来都是为父亲大人命令是从,所以马上回答,“爹,孩儿马上去准备出发。”
李鸿章点点头,“唉,爹觉得那个李仲举绝不简单,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李经述点点头,“爹,你就放心吧,孩儿不会让你失望。”
李鸿章拍着儿子的肩膀,叮嘱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让他也暗中观察李仲举的为人做事风格等。
李鸿章注视着儿子离开,心中却沉甸甸的。
1888年6月14日,两江总督曾国荃收到朝廷的八百里加急,打开一看就知道和自己猜的一样。
曾国荃是在一月前得到贵州事变,从那时起,曾国荃就开始秘调大军,向着湖南方向集结。今天收到正式旨意,曾国荃马上出发前往湖南。
1888年6月17号,张之洞终于看到圣旨,张之洞叹了一口气,朝廷还是把李仲举想的太简单了。这次贵州事变绝对超过数十年前的那场大变。
不过他看到李鸿章的一封信,却是明白慈禧太后想的还是自己,不太会在乎其他的人,其他地方再怎么乱也没事,只要京师不乱就好,还可以接着享受。
看来只能自己扛起这份担子,在张之洞眼中,李仲举很年轻,应该没法和自己这种滚打了数十年的老人相比。
………………………………
第四十八章 朝廷出兵(下)
张之洞开始整军备战,同时自己也准备去广西省,指挥大战。
无比同时,全国范围内,全都掀起滔天巨浪,众人都没想到贵州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发生这么大的事变。
不过众人却对那个穷山恶水的贵州,没有一点信心,他们都觉得贵州李仲举绝对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李仲举也得到消息。这段时间内,李仲举动用铁血手段和利益捆绑的方式,终于把贵州打造成铁板一块。
李仲举马上召集众人前来总督府,李仲举看着众人,直接命令道,“王杰你和王瑞、李然,你们三人率领各自的军队,以王杰为主,前往贵州和湖南的边界,抵挡两江总督曾国荃的大军。”
“诺。”三人立刻大声吼道。
李仲举又道,“刘江、宋鸣人和我一起去贵州和广西的边界,会战两广总督张之洞。”
“诺。”刘江两人也立刻回答道。
李仲举又道“你们其他人,必须镇守住贵州,本督不希望内部发生意外,同时定时向前线运往足够的钱粮弹药。”
“诺。”十几个总督府的官员立刻躬身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