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1902-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都沉浸在美好的时光中。心灵上的依恋、**带来的快感,美妙不可言喻。

    不知何时两人已除去衣物一起缩在一个被子里,青子枕着半个枕头依偎在刘继业怀里,眼睛一眨一眨地手指抚摸着对方的小臂。

    “我们……算恋人了吗?”她抬起头来问道。

    “嗯。”

    “原来恋人是这样的啊……”青子将头缩回去回味悠长道。

    “嗯……”刘继业亲了亲她的头发。

    “呐……”

    “嗯?”

    “你以前有过很多恋人吗?”

    “嗯……啊?”刘继业措手不及下意识嗯了一声才发现不对,这个问题真是不好回答啊……从生理上说,自己还属于处男一只,但是心理上嘛……

    没有等刘继业回答,青子脸红红地轻声自语道:“无所谓的,青子喜欢和你在一起就好了。”

    说罢,紧紧把他搂住。身体紧贴着身体。

    在黑暗中彼此都在享受短暂却美好的时光。

    至于在房间角落里呼呼大睡的蔡锷,被两人都自动无视了。

    “继业,我想好了。”良久,青子小声却坚定地说道。

    “我不愿意再逃避了,我会和你一起回东京的。我不会再害怕了。”

    “…………”

    想了一会儿,刘继业还是决定开口问道:“青子,这次来绑架你的人,是不是东京派来的?”

    “……是。”

    “这样啊……”

    长叹一口气,看来在火车上将松木家那个公子骗过后,对方并未死心暗中派人来秋田调查,还是让他们找出了青子的下落。这次侥幸逃过一劫,根本不知道何时下次袭击会再发生。

    该如何应对呢?

    刘继业低头看向青子,沉稳道:“青子……令尊之所以希望你回去,是因为想让你与其他大族联姻是吗?”

    “……是的。”

    “既然如此,”顿了顿,他干脆利落地做出了决断:“那如果你结婚了的话,令尊应该就再也无法利用你了吧?”

    “你的意思是……”青子瞪大了眼睛看过来,小脸上带着不可置信的眼神。

    “嗯。”

    将脸靠在对方胸膛上,青子小声道:“但是……不会给你添麻烦吗?”

    刘继业哈哈一笑道:“不会,你的夫君可是中国的大土豪,家里有的是银子,你放心地花吧!”

    虽然青子不明白土豪是什么,但想来与‘大豪’、‘豪杰’之类的相差不远,应该是很有势力的意思。一时间无法置信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敲定了终生大事,虽然突兀,但其实心中却觉得很浪漫。

    在寒风中持刀逼退匪徒英雄救美,青子偷偷打量着身旁之人,心中暗想:‘这样的男人,才能做我夫君呢。’

    “喝酒、喝酒!!”

    一旁的蔡锷在说梦话,惹得两人一阵窃笑。

    “喂,我告诉你啊,文鹿啊……啊啊,啊你啊,千万要听我的,啊,找几个人把那小妞绑架了,再英雄救美一番啊,保证你三天内就能把她追到手啊……呼呼……”

    “…………”

    有点尴尬了。

    感受到青子狐疑的眼神,刘继业一阵苦笑,心中暗骂蔡锷把自己害苦了!

    那边罪魁祸首自是不知道刘继业暗地里已经将他祖宗三代诅咒了个边,说完梦话擦了擦嘴巴,翻身继续睡去。

    “继业……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质问的语气,刘继业只能恬着脸耐心解释。

    心中悲叹,婚后的生活那么快就开始了啊!
………………………………

第51章 组建革命之组织

    第五十一章组建革命之组织

    1903年十二月十五日,东京郊区,陆军士官学校。

    刘继业身着军装有些紧张地走上楼梯,来到一侧站满了人群的走廊处停下,找到一处无人的地方坐下开始闭目养神。周围有日本军人也有中国留学生。

    十天前他结束了队付,与青子一起踏上了返回东京的火车。两人虽然迫于形势无法登记结婚,但是彼此之间已如夫妻般互称,只差名分了。抵达东京出站后刘继业在陆军士官学校附近的郊区租下了一处虽然破旧但占地颇大的两层楼私宅,还由青子负责聘用了一名下女。陆军士官学校与相比成城学校更为严格,在校生一律必须住校,随意不可外出,只有每周周日一天方可自然离开学校,但晚间必须返回。因此带着妻子回到东京的刘继业自然不可能让她与自己住校,便在靠近军营的地方租下给青子居住的房子,提前支付了一年的租金七十块日元。

    “文鹿。”

    睁开眼睛,看到冠冕堂皇的蔡锷与领子上沾着瓜子壳的蒋方震站在身旁,便与两人点头示意。

    “有把握吗?”蒋方震脱下军帽摸了摸头发,神情紧张地看着刘继业。

    “应该吧。”看着好友大冬天却满头大汗,刘继业笑了笑。

    这蒋方震天资横溢,才华出众,是少有的天才般人物,平日里也是潇洒非凡很有种智谋远虑的样子。但是一到大事或者考试的时候,就容易紧张,甚至出错。按照后世的话,就是不善于临场发挥。这次三人报考士官学校,在通过笔试后此刻一同准备最后的面试。

    气氛有些凝重,三人都沉默不语。

    走廊房间门口一名陆军中尉探出头来,喊了声:“清国留学生蒋方震!”

    蒋方震一跳站了起来,紧握双全一言不发地走进了房间。

    “百里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紧张了。”望着他的身影,蔡锷摸着胡子叹了口气。这几天准备考试并未干扰到蔡锷打理自己,那胡子修得极是有西洋范儿。

    “嗯……”

    过了一阵子,蒋方震面露喜色地出来了,如释重负道:“过了。”

    “恭喜啊!”

    “我说以百里之才区区士官生的身份还不是信手摘来!?”两名好友上前笑着祝贺,当然为了避免打扰他人还是降低了音量。

    此后又有几人被叫了进去,有通过的也有低头丧气出来的。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后,刘继业也被传了进去。

    应声步入房间,里面坐着一名少校考官,等刘继业鞠躬并汇报完毕后,双眼盯着对方的眼睛,忽然大声,语速极快道:“如果前方发现敌军,怎么办!?”

    刘继业毫不犹豫,同样大声回答:“正面强攻、迂回包抄消灭敌军!!”

    “如果敌军火力猛烈,进攻受阻怎么办?”

    “就算再幸苦,也要想办法进攻消灭敌人!”

    “敌军援军将至,你部伤亡惨重,怎么办!?”

    “就算伤亡再大也要怀着必胜的信念进攻!”

    “哟西……”面对自己极快的问题,对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回答考官满意地点了点头。

    “难得清国人也有这么富有攻击意识的军人,真是难得。你过了!”说完他在一份纸张上盖了章,写下‘极富进攻意识’的评语,交给刘继业后还拍了拍对方的肩。

    哪怕刘继业早已将这些台词背的滚瓜烂熟,也对自己能够顺利通过抱有信心,但如此快速的面试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如此硬是愣了片刻才机械地接过纸张,有些僵硬地说了声“多谢长官!”后边推门离开。

    一出门,发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一时有些错愕。来到好友身边,蒋方震颇为意外道:“一分钟,绝对只有一分钟啊!文鹿你是怎么办到的?”

    “等到了外面再说。”刘继业笑着卖了个关子。

    接下来不出意外蔡锷也顺利通过了。三人结伴离开士官学校的考场,一起前往附近刘继业新租下的房子。自从他搬来后,由于地方大,又有不少好酒,便成了一众朋友时常聚集的地方。之前由于备考时间不多,大家虽然半年为未见但也只聚了那么几次。这次三人也是提前就约好面试结束后在那里聚一聚,好好联络联络感情。

    一路有说有笑,步行十分钟后便来到了一处旧式木头日本房前,刘继业拉开房门喊了声:“我回来了!”

    “您回来了!”青子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同时传出剁菜和炒菜的声音。

    “有妻子就是不一样了啊!”一向不拘小节,屋子里一团糟的蒋方震见刘继业家里一尘不染,不由得如此感叹。

    三人除去鞋子,由于陆士位处郊区,他们走在乡村小道上也沾了不少泥。穿着袜子拉开纸门来到客厅坐下,刘继业找出三个杯具然后再从桌底下笑着拿出一瓶老酒,开封后倒入杯中,举起来大声笑道:“庆祝我等三人志同道合者圆满通过考试,成为陆士第十六期生员!”

    “好!”

    一干而尽,完了蒋方震推了刘继业一把,嬉笑道:“现在总可以说了吧!你施了什么妖法让考官那么快就让你过了?莫不是阿堵之物?”

    “胡说八道!”拍开蒋方震的手,笑道:“日人最重进攻,把它什么武士精神、大和魂看得如神兵利器一般。我早在队付时就问过那些毕业的军官们他们的考题是什么,回东京更是搜集打听经历过面试的军官生,所以知道那些战术啊、见解啊、军事知识什么的,早在笔试时就已经考过了,这类面试实际上便是在考校考员之精神状态,看你有无进攻意识。”

    随即刘继业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样子:“不过,这么快的速度还是超乎我想象……”

    “罢了罢了,我说考官怎么尽问些没有水平的话,原来是在找什么进攻意识啊。”蒋方震恍然大悟般拍了拍脑袋,站起身仿佛自家一样到橱柜处找出自己留下的瓜子,抱着回到自己座位上道:“不过我到现在还是难以置信文鹿你队付居然顺带娶了个大美女回来,还是日本华族松平家的女儿!”

    话音刚落,已从未婚女子所穿的红领紧袖外服变成了已婚女子的素领宽袖外服,并且将头发梳成‘岛田’式发型,仔细打扮过的青子便出现在房间里,问候一番送上小事然后再轻声退下,言行举止都极富大家闺秀的气质,把刚打开包装的蒋方震几乎看呆了,一只手抓着一把瓜子停在半空中。

    “……我队付的时候怎么就没有遇到离家出走的美女啊!?”

    蒋方震的抱怨让在座二人都捧腹大笑。

    接着菜一一端了上来,三人一通畅谈好不愉快。

    期间刘继业问及这半年来东京的情况和军国民教育会的现状,被告知在他队付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多次改组,期间还有清廷间谍事件最终被迫解散。然而暗地里在青年会等革命党的鼓动下,大部分参加军国民教育会的学生们也都暗地里加入了革命党。虽然此刻依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但各个以省籍组成的小会也开始纷纷行动起来,有留在日本宣传革命的,也有毅然返身回国准备在中国本土建立革命的土壤。

    和刘继业相熟的黄轸也在一个月前离开了东京返回长沙,临行前还给他留了封信,除了一些关心鼓励的话语,也谈到自己将改名‘黄兴’,取振兴中华之意。

    原来那个胖乎乎的家伙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兴啊……至此才恍然大悟的刘继业却并无太多感受。已经渐渐融入这个社会了,与那些历史名人接触也不会再对他造成多大的影响,最多是觉得好笑罢了。

    青年会也被勒令解散,钮永建等骨干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派系。此时少年们的热血尚未冷却,大家也多是怀有同志之情,互相时常也会彼此联络、合作。但总而言之当前革命的热情和气势是高涨的,但是却如一盘散沙一般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组织。

    “既然大家都建党立会了,不如我们三人也弄一个什么会来?”刘继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议。

    蒋方震听后一拍手笑道:“我早有此意!就在我们军校生之间宣传爱国革命……铁血青年军如何?”

    倒是蔡锷颇为沉着,手放在胡须上,看着蠢蠢欲动的二人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须知我等乃官费军事留学生,乃是清廷最为看重,但监视也最为紧密之人。你们若在同学中宣扬革命,保不准就被哪个清廷走狗给上报上去,到时候失去官身者陆士就别想再读了!”

    “况且,我等之优势在于未来有掌兵之可能!待手握十万精兵之时,再举旗兴义,岂不比此刻白白冒极大风险要好得多!?”

    这番话让两人都冷静了下来,细细想来确实保密问题极难控制。

    蒋方震沮丧地摇了摇头道:“那就等着吧!”

    刘继业也沉思着。蔡锷所言极有道理,作为未来能够打入敌人腹心的人,不应该在这时冒不必要的风险。

    然而,他却也同时知道建立自己班底的重要性!与蒋蔡……乃至所有革命者不同,他深知革命后的中国不会是革命者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反而会快速陷入军阀内战之中。想要在未来的军阀乱世存活下来,并过得更好,只有借鉴1949年最终胜利者的经验……

    “松坡有之有理!但是我认为保密困难不是放弃我们自己组织的理由!你想,哪怕是清廷重用我等,委以重权,然等革命之火燃起时你我最多到什么职务?标统?协统?手握重兵需要多长时间?革命又能等我们多长时间?我们这些中级军官又能起到什么大作用?”

    “但是有组织就不一样了!一个协统无法改变大局,但十个呢?就是一个镇!三十个呢?就是三个镇四万人!!全国也不过预备建立二十个镇,我等革命党轻而易举便能拿下其中三个!”

    蔡锷点了点头:“虽然过于理想,但有一定道理……只是其中之风险文鹿你考虑过吗?”

    “有。”刘继业自信地笑道:“保密!”

    “哦?”蒋方震全神贯注地想听听这个屡屡有奇谋的刘继业会想出什么好方法。蔡锷也有些好奇。

    “我等所建立之革命组织,暂且称之为我党……以保密为第一目标。彼此之间仅以同志与代号相称、每人都有一名负责人,一级一级向上禀报。比如,即新入党员只知道百里,只从百里处接受命令,只向百里负责。百里则只汇报与我,与我联系,我则与松坡联系……”

    “如此方法,可保证哪怕出现叛徒,也无法抓出我们组织的核心。”

    蔡锷皱眉,手指正好摸到了胡尖,手指一挑,毫不客气地反对道:“如此行径则与洪门、会党无任何区别!这不过是地下组织的惯用手法。若是这样便能保密,则天地会早就反清复明成功了!可记得军国民教育会?那不就是叛徒出卖,使得清廷最终将之查封了吗?况且,如此复杂的手段,文鹿你打算如何在管理严密的陆士中实现?”

    刘继业只是临时来的灵感,面对蔡锷的质问说不出话来,尴尬地坐下,好好反思一遍后发现自己似乎有些迷信所谓地下党的手法,一时也想不出能够反驳的观点,三人便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中。

    良久,刘继业方才开口道:“既然松坡将军国民教育会拿出来作比较……我也说上一说;军国民教育会,不,乃至所有反清组织之共病就是人数过多,良贱不分、参差不齐。”

    “军国民教育会里面七百会员都算多吗?”蔡锷质问道。

    “太多了!创始者不过青年会等君,加起来不过三十余人,却短短时间需要招募十几倍之众!当中难免会出现鱼目混珠,滑入一两个奸诈之徒。”

    “相比之下,小组织如青年会……其成员不过三十余人,并且时常在留学生中大肆宣扬革命,却也没遭到清廷注意、更无一叛徒……可见泄密问题多出在大组织、人数众多不好管理。因此如果我们吸取青年会的做法;只吸收确实一心革命的精英,宁遗勿滥,将人数保持在很小的圈子里,同时严格审核不让任何可疑之人加入,当能确保组织中不出现任何告密者。”

    蒋方震听得认真,一时忘了瓜子,细细想来确有一番道理,人数越少,告密的可能性就越低。

    蔡锷却皱眉,站起身子在屋子里来回走动思考,一时下不了决断。

    转了两圈,见蒋方震已经被说服,蔡锷终于一拍手道:“好!我蔡锷蔡松坡就与你文鹿好好干上一把!”

    刘继业猛地站了起来,举起二人的手大笑道:“有我等三人齐心协力,必能亲眼看到大好河山重回汉家的伟大时刻!!”

    三名革命青年此刻情绪高涨,满脸通红,激昂澎湃,浑身都有仿佛使不完的力气。

    趁着兴起,三人便找来纸笔,也不顾时间已是九点多,连夜开始商讨组织的纲领、发展对象、规划、名称、与其他革命团队的关系等等等等。

    期间青子几次进来加水又收拾盘子,见到三人如此兴奋虽然听不懂,但也知道是在商量大事,很懂事的不来打扰一个人开始在厨房刷起盘子来。

    冰冷刺骨的水不停地刺激皮肤,青子想起方才客厅里自家夫君专注地神情,一抹淡淡的微笑很自然地出现在了脸颊上。

    一直聊到深夜,最后实在是困了便倒头就睡,三人东倒西歪地躺在榻榻米上一一打起了呼噜……
………………………………

第52章 青军会

    第五十二章青军会

    青年军人会,简称青军会。

    这就是最终想出的名称。

    第二天上午刘继业推开被子起来揉着眼睛看到满桌的草稿,起身稍微整理一番后发现一个晚上三人足足写了五六十页的材料,厚度可媲美后世毕业论文了。

    刘继业穿越了一年多下来,接触到了这么多世间天才,早已不敢小瞧这批清末的精英;一开始的时候在知道那些精英如蔡锷、蒋方震居然已经在看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在讨论恩格斯的第二次国际之时,刘继业是屡实有些惊讶。

    基本上二十世纪的绝大部分政治主义都已为学生们所知晓;虽谈不上精通,但是也能说的头头是道。而此时在革命青年中最受欢迎的政治学说,还属梁启超提出、蔡锷引申的军国民主义。这种颇似后世法西斯主义,提倡全国尚武、国民成军,以铁血为名的主义让许许多多的青年都为之亢奋。

    除了军国民主义之外,对革命者影响第二深的便是目前冠名为‘社会主义’的无政府主义了。

    此时此刻,无政府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上时常与社会主义相混合;并且在整个西方都甚为普遍,尤其是在俄国非常流!刺杀沙皇和谋求革命的激进分子有一半以上是无政府主义者,而前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便是被无政府主义者所刺杀。由于此主义在俄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受欢迎,加上极端的思想和力求实行与年轻人的热血所相吻合,造成相当多的革命青年奉行恐怖主义和刺杀主义;听蔡锷讲,那些在上海加入了军国民主义的青年们,大多已倒向无政府主义,还成立了一个名为‘光复会’的组织,欲图以暗杀和破坏来推动革命的进程。

    除了这两种主义之外,孙文所鼓吹的共和主义;就是效仿美国在中国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自治的学说,也受到不少留学生的青睐。

    而刘继业所提倡的国家社会主义,至少在目前还仅仅是留学生口中偶尔讨论的话题,并没有成为主流观点、也没有得到多少支持,只有蒋方震、黄轸等人觉得想法新颖,但是却摆脱不了神似军国民主义的影子。大部分革命青年对于如何建设国家、如何发展工业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多追求的是非理性的暴力革命!追求的是如无政府主义这般行侠仗义,幻想凭借一己之身、一发子弹、一枚炸弹来改变中国命运。

    清末革命青年中,几乎没有对中国未来有如刘继业这般远视者。

    因此刘继业只能选择潜移默化地拉拢着身边的人,同时成熟自己的政治主义,从小部分人中发展其支持自己的团体来……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看到蒋方震和蔡锷依然呼呼大睡,已经习惯了早起的刘继业便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客厅,上楼来到主卧,看到被子中依然沉睡的青子。脸是如此美丽动人,忍不住轻轻蹲下,低头吻了吻她的嘴唇。

    起来时身上的被子想必是她给自己盖的吧。

    自己睡时天已蒙蒙亮,估计得有四五点钟的样子……这么说她一直等到我睡着了,给自己盖好被子后才入睡?

    霎那间刘继业颇为感动,躺下来小心将青子抱住,感受她的芬香。

    时钟滴答滴答地轻响,过了一会儿楼下传来一阵动静,应该是那两个人起床了。看了看静静呼吸的青子,吻上她的额头后小心抽开手臂盖好被子重新下楼去。就在他关门后,青子悄悄睁开了一只眼睛,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和甜蜜。

    接下来几天三人废寝忘食地赶着开学前努力搭建青军会的结构和骨架,并讨论同学当中那些是可以被吸收入会的。

    “蓝天蔚前辈一直是革命之拥簇,而且在学生当中也颇有威望。若他能入会,则我们青军会必然能扩大威望!”

    蔡锷提醒了一下蒋方震:“我们青军会并不需要扩大威望。如文鹿说言,首要还是隐蔽。若是大张旗鼓宣传蓝前辈入会,反而会使清廷注意到我们。”

    “是我孟浪了。”蒋方震笑着承认错误,抓起一把瓜子,然后接着提出几个平日有些交集,也心向革命的青年留学生。

    “许崇智如何?”蔡锷提议道。

    “嗯,应该是预备人选。”

    于是一份琳琳满满三十多人的名单上,许崇智的名字被用红笔画了一个圈。

    “丁鸿飞与我乃江宁同乡,也曾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或可争取之。”

    “陈慰也曾抱怨过满清之**与不作为……”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便是十二月二十日,陆士开学了。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日本中下级军官的摇篮,也是必经之路。创办于1874年,其前身为京都军校,生员主要是各地的幼年陆军学校学生,民间自愿报考的高中学历拥有者,以及在军队内部受推荐进来深造的各级下士官。每年入学人数在五百人左右,学制一年十个月。

    自1900年起中国便派出军事留学生前往日本,后世闻名的吴禄贞、陈其采、张绍曾等便是第一期中国留学生,进入陆士第十二期学习。当然,中国局势动荡不安急需新式陆军人才,学子们也没有时间在日本耗费三年。因此从一开始中国留学生便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所学内容更多是速成班形式,学期也只有一年而已。此次1904年一月的入学是日本第十四期、中国第三期。

    学生们通过笔试和面试后,再各自被分配进不同科系,有骑兵科、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

    刘继业与蒋方震被分到步科,而蔡锷则被分到骑科去了。这一期中国留学生尤其多,足足96名学生。

    入学那天刘继业一大早就起来,在青子服侍下穿上军服,两人共进早餐后互相拥抱,青子说了些祝福关心的话语后便告别了。出了大门遇上站在门口等他的蔡锷与蒋方震,三人便同行前往不远处的陆士。

    进入校园后,来到由德国人兴建,连砖瓦都是进口自欧洲的完全欧式建筑的主教学楼,按照指示与日本学员们一样来到已经搭起讲台,上书‘开学大礼’的大礼堂中。刘继业个字高眼尖,找到不少前成城学校的同学。一群中国留学生单独站在角落闲聊,随便问一些‘队付去了哪里啊’之类的话。

    随着人越来越多,噪音也越来越大。这时礼堂的大门缓缓关闭,两名站在讲台旁的士官异口同声地大喝了一声:“立正!!”

    条件反射般,所有人停下话语,挺直了身子看向讲台,就见一名带着眼睛的40岁大叔出现,他便是现任的学校校长,高木作藏大校。上台后对着下面黑压压满满的学生发表了一通入学讲话;内容无非军人责任保卫祖国,效忠天皇,战死沙场才是男儿归宿云云,惹得一群日本学员兴吼吼地拼命鼓掌。

    这么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让不少中国留学生们都刮目相看,刘继业却对这些未来日本军国主义的鼻祖们相当反感。

    不过为了未来的大业,还是将心中的不快暂时搁置一旁吧。

    入学仪式一直从上午八点弄到中午十一点。等结束后他们这些中国留学生们被集中到一起,在一名精通中文的教官带领下来到了距离主校区不远的一处新建平房中,等大家都聚齐了才用字正腔圆的中文发言道:“在下是清国留学生中队中队长山下龟寿少尉,幸会!同学诸君们欢迎来到陆士,此处便是诸君的宿舍所在,四人一室。今日先带大家熟悉校园,去食堂用过饭后,下午发放棉被、洗漱、军服等日用品。”

    接下来他们便在山下龟寿的带领下将陆军士官学校校区参观了一番,中午一点左右在食堂简单用过餐,下午重要的地方如教室、食堂、体育场、军训地等也一一进入。最后重新来到主教楼每个人获得一个学号。一切都结束后,他们便原路返回宿舍准备去接收下发的日用品。

    就在回去的路上,迎面也来了一群一摸一样打扮的学生,领头的少尉率先敬礼,他身后的小队也齐刷刷斜举右手。

    山下龟寿这边也自然回礼,双方侧身而过,彼此都在打量对方。

    路过这群日本学员,能够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傲气。走在中间的一个鹰鼻,满脸桀骜不驯的年轻人更是低声骂了一句。虽然很小声但结合他的态度,说了什么不言而喻。

    周围的中国学生顿时怒目而视,甚至有经过了还有人回头瞪过去。

    “这人是东条英机,他爸是参谋本部的东条英教少将。此人有名的不安分,听说在幼年学校就整天与人打架,被称为打架王东条。”走在刘继业一旁的少年操着一口广东官话滔滔不绝地向旁人介绍刚刚那个日本学生的来历,刘继业知道此人名叫许崇智,是广东人,与自己同年出生,彼此只是认识,其族兄是上一届士官毕业生。此人素来有小聪明,喜欢四处打听小道消息,很灵活。

    他就是东条英机啊。

    这个人物刘继业是知道的,二战后期日本军阀头子,甲级战犯。原来是个官二代,而且从小就看出凶残来了。

    日本学生与中国留学生乃分别授课、分别住宿,平日很少有接触,所以对东条英机的嚣张气焰当时愤怒过后也就过去了。

    下午一天都在收拾房间中度过;刘继业的室友分别是26岁的四川重庆人胡景伊、24岁的安徽泸州人贾德耀和22岁的浙江蒋尊簋。彼此之前便是成城学校的同学,互相都认识此刻住在一起气氛颇为融洽。蒋尊簋与蒋方震由于都是浙江人彼此也很熟,对刘继业自然也不陌生,也曾一起喝过酒,两人一开始就走的近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