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应对之策有这么容易想到的话,又怎能把秦始皇逼到修长城的狼狈地步呢?

    纵观历史,哪怕就是汉武帝时代,倾尽大汉举国之力,也只是将匈奴赶出了漠北,并不能真的灭尽匈奴。

    所以,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非常的清楚,就算秦军再厉害,灭尽游牧民族是永远也做不到的。

    除此之外,就只剩两种选择,要么赶跑,要么同化。

    想到这里,于是李阳回道:“回陛下,灭匈奴,不一定是杀光他们,亦可同化他们。”

    “同化?”

    嬴政一听这话,眉头一皱,甚是不解。

    众人也十分好奇,李阳所谓的同化,是为何意?

    “没错,同化!”

    李阳胸有成竹的点点头,见大家似有不解,接着便解释道:“所谓同化,就是将他们融入到我们华夏民族中来,在我华夏巨大的文化优势和人口优势下,让边疆游牧民族的原始特征,无论是文化还是血缘,逐步淡化,让他们在这个华夏民族的大熔炉里逐步和我们融合,使其民族界线渐渐模糊。如此一来,草原上便没有了匈奴,有的只是大秦子民。”

    “融合?同化?”

    顿时,所有人都被李阳的这种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新奇策论给惊愣住了。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纷纷陷入了沉思当中,久久不语。

    嬴政也是紧锁着眉头,深思着李阳的这个所谓的同化融合之策论。

    麒麟殿上,一片苦思冥想。

    一些人,一会儿若有所悟,一会儿又再次陷入不解,一会儿似乎觉得精妙,一会儿又面露难色。总之,麒麟殿上的群臣,表情那是相当的复杂。

    过了一会儿,嬴政似乎依旧多有不解,质疑道:“此策论,虽然极妙,若是真的能把匈奴游牧民族,与我大秦华夏民族融合为一体,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是……能够同化融合的了吗?”

    众人也是为此感到担忧,并不看好,于是皆朝李阳望来。

    李阳信心满满的点点头:“陛下,我华夏民族是何等的存在?我华夏民族的文化又是何等的存在?说我们是代表着这天下最高等的文明,都一点也不为过。只要将外族放到华夏民族这口大融炉中,要想将他们同化、融合,简直轻而易举。不信,你看那百越,亦是夷族,如今方才五年间,便已是和我们华夏民族融合为一体了。”

    “何况,匈奴这些‘游牧民族’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血缘,是由草原上大大小小各种部落组成的,所谓的匈奴,并不是一个民族的称呼,只不过是部落老大的名字而已。而且,他们为何不惜性命对我大秦入侵掠夺?还不是为了生存。只要我大秦可以给他们安生的日子,能让他们不受饥寒之苦,他们又怎会不愿意融入我华夏民族乎?”

    说着这话的同时,李阳想到了后世的草原同胞,虽然他们的祖先也是游牧民族,可是李阳却视他们为华夏一家。

    说到底,李阳要灭的,并不是游牧民族,灭的是匈奴这个部落。这就好比,秦国灭六国一样的道理。

    要灭的,并非是六国的人,而是要灭六国的政权组织。

    只不过,匈奴这个部落组织,它不同中原的六国,只要攻城就能灭之。匈奴这个部落组织,它是会走的,会移动的,所以很难像灭六国那样去攻灭。

    既然灭不了匈奴部落这个政权组织,那就直接同化、融合他们的人。

    连草原上的人,都被同化、融合成华夏一体了,试问,这草原上还会有匈奴部落吗?

    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可是非常的清楚。

    自春秋战国开始,中原就一直与游牧民族攻战不断。

    秦汉亦是如此。

    可以说,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一直延续了两千年左右,从未停过。

    期间,不管是秦朝,还是汉朝,亦或盛唐,不管你国力多么的强盛,几乎都未能彻底解决游牧民族这个心头大患。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最后……清朝却是将持续了上千年的游牧民族大患,彻底的根除了。自那以后,民国、新中国,游牧民族就和中原民族成了一体,成为了一家人。

    清朝是怎么做到的?

    就是四个字:同化、融合。

    说句难听的,就连建立清朝的女真族自己都被汉民族给同化、融合了。

    经历了无数个朝代,一切武力,或是倾尽举国之力都没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却是不费一兵一卒的就彻底解决了。这或许是清朝以前的所有历朝历代的皇帝,做梦都不会想得到的。

    说实话,这也确实是清朝的一大功绩。

    也正是因为知道中国上下两千年的历史,所以李阳非常肯定,要想彻底解决游牧民族,唯有靠同化和民族大融合。

    因为草原那么大,总会有人的。今天会有匈奴,明天会有东胡,后天会有其它地方过来的其他游牧民族,你永远也杀不光,杀不尽。只有同化和融合才能做到,来一个,融合一个,来一群,我就融合一群,我让你们成为华夏民族一体。

    你们不是爱打仗吗,不是爱骑射吗?那就参军,加入秦军,建功立业,替“咱们”的秦国一起去远征欧洲,一起去统治全球!

    …………………………

    PS:为月票增加一千票(破2000票)加更!晚上还有更新。

    顶点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论计

    “陛下,臣觉得中丞相此策,或许可为。”

    听完李阳的那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李斯首先出列表示了对同化、融合之策的赞同意见。

    “臣等也觉得此策可为,且不战而屈人之兵,中丞相此策可称之为上策也。”萧何和曹参亦是附议。

    嬴政见有人赞成李阳的策论,不由也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真的没有想到,长久以来,对匈奴等游牧民族束手无策的问题,居然李阳都能想出应对的办法,这着实让嬴政感到不小的意外。

    要知道,游牧民族的问题,可是逼得自己为此倾举国之力修筑长城来解决啊。而如今,李阳居然就在一个早朝的时间里,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妙策。

    虽然,这个妙策是否真的管用,暂时大家也还不敢肯定。

    但是,最起码这个策论听上去还是颇有道理的。

    李阳说的没错,南边的百越南夷,也不过就是四五年的时间,就已是和华夏民族融合成了一体,而同样是外夷之族,北夷匈奴,若是也看成是百越南夷一样,岂不是也照样可以将他们融入到华夏民族当中来?

    所以,李阳的计策,初听有些让人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有些荒谬,不杀匈奴,却想着可以灭掉匈奴,这多少都会给人一种近乎荒唐的感觉。

    可是,若是拿百越南夷来看的话,就会发现,李阳讲的这个策论其实又极有道理,而且越想越是耐人寻味。

    在这一刻,嬴政是真的很想赞一下李阳,这家伙还真是一个奇才,什么新奇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比如,这同化、融合的策论,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出来的。

    当下,嬴政便点点头,道:“若是如李阳所说的那样,把北方的匈奴,比作南边的百越,这同化、融合之策,确实可行。冯相、蒙恬,你们觉得呢?”

    冯去疾赶紧出列,回道:“中丞相此策,极为新颖,颠覆了臣等以往对待匈奴的方针和思路,所以臣一时不敢妄下定论。不过,臣觉得就算要行此策的话,亦是要先想个周详的实施方案,否则光有一个策论是无用的。”

    蒙恬也点了点头:“冯相所言极是!中丞相此策,亦是让本将眼前一亮,只不过要如何才能让匈奴愿意融入到我华夏民族,末将觉得这才是最难的一点,所以还需好好想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来才行啊。”

    众人也纷纷点头,赞同蒙恬的看法。

    匈奴好歹也是北方草原上的一方势力,总不可能乖乖的投怀送抱,归降于大秦,安心的做个华夏子民吧?

    若真是这样乖巧听话,又怎会让我大秦举国修建长城呢?

    所以,这时大家倒有些觉得,李阳的同化、融合之策,似乎有些难以达成了。

    “蒙恬,你之所言确实是个问题啊。”

    嬴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眉头立刻就紧锁了起来,转头望向了李阳,道:“李阳,关于蒙恬所提及的问题,你如何看?”

    李阳轻轻一笑,不以为然的道:“陛下,若是我大秦积弱,要想同化、融合匈奴,确实较难。可是,如今的大秦,是何等的强大,要融合匈奴,绝非难事。”

    “哦?你口气不小啊,难不成你心中已有对策?”

    嬴政大感好奇。

    当然,大家听到李阳如此信心满满的语气,也是饶有兴致的望向了李阳,很想再听听他能讲出什么“高论”来。

    李阳不足为奇的笑了笑,道:“回陛下,臣确实心中早有对策,要不然臣也不敢随口就把办不成的民族融合策论讲出来嘛。”

    看到李阳又露出一副装逼脸,嬴政心里也甚是无语,要是李阳是自己的儿子,比如是扶苏的话,他真的会一巴掌呼上去,没事卖什么关子?

    不过,李阳就这个尿性,嬴政拿他也是毫无办法,只好道:“既有对策,那便快讲吧!”

    李阳把关子卖足了,这才点点头:“要融合四夷,正如我之前所说,前提条件在于一个字,强!”

    “只要华夏民族够强大,便能轻而易举同化四夷,将四夷融合为华夏一体。而如今,我华夏民族,在大秦的引领下,便是自春秋战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强盛时期。所以,同化、融合四夷的前提条件,已经有了,南夷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如何让匈奴愿意接受我华夏民族的融合,其实很简单,那便是学东胡王。”

    说到这里,李阳笑了笑:“东胡王不是直接派使者去匈奴找冒顿,逼他要千里马,逼他要最心爱的女人么?那我们也派使前往匈奴部落,直接找冒顿,逼他归顺我大秦。”

    “什么?派使过去逼人归顺大秦!”

    这一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以为李阳卖足了关子,能说出一个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好计策,结果……这家伙居然说出这么一个荒唐的主意来。

    逼匈奴归顺大秦?

    你确定自己不是在异想天开?

    匈奴要是愿意归顺大秦,那也不必你李阳想什么计策了,更不用修长城了,早在蒙恬打得匈奴当初落慌而逃时,他们就会归顺大秦了,何须逃跑至河套以北的苦寒之地去?

    这不就是恰恰说明,匈奴不可能有归顺之意么?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在怀疑,李阳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要不然,怎么会说出如此无脑的话来。

    嬴政也是眉头一挑,显然李阳的答话,出乎了他的意料。或者说,这种蠢话,根本就不像会是李阳这种聪明人说出来的。

    嬴政不悦道:“李阳,这就是你的好计策?”

    李阳却是志得意满的点点头:“没错啊。”

    嬴政真的怒了,道:“你难不成真的傻到认为匈奴会愿意归顺大秦?”

    这时,李斯也看不懂了,一脸发懵道:“中丞相,之前可是你自己说的,冒顿此人忍辱负重,他之所以答应给东胡王千里马和女人,并非是惧怕他东胡王,而是为了养精蓄锐,以图大业。如今……你怎也会认为他冒顿是胆小如鼠之人,居然会因为我大秦一使者过去,便会答应归顺大秦?你这……岂不自相矛盾吗?”

    李阳笑了笑,摆了摆手,示意李斯不用着急,然后道:“陛下,臣当然是不相信冒顿会归顺大秦。”

    这一下,大家就更是听不懂了。

    蒙恬道:“中丞相,既然你不相信冒顿会愿意归顺大秦,为何还说要派使过去逼他顺归?”

    嬴政也对此感到好奇。

    李阳道:“实不相瞒,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用意只有一个,便是让他明白,我大秦并无要歼灭他们之意,相反,我大秦愿意接纳他们,给他们划分草场,甚至把河套以内的草场都可以划分给他们。当然,这个话,不仅是为了告诉冒顿,更是为了告诉他们匈奴部落的所有人。”

    “哦?”

    听到这里,大家已经隐隐觉察到事情不似之前自己想的那般简单了。

    果然,李阳话峰一转,接着道:“冒顿不答应,使者即归,而蒙恬将军便率大军袭卷草原,也不须杀敌,只须四处寻找他们的畜产,见之掠尽。他们主力若敢来抵抗,那便迎战,他们若是逃跑,也不须追击,他们逃跑时总不可能带着畜产一块逃吧?呵呵,我们只须夺光他们的畜产就行。”

    “总之一句话,此战不靠杀敌之多少,只为抢尽草原上的畜产。如此往复,匈奴畜产尽失,加上他们本就不事耕种,不须多久,他们便失去了生存的根本。那么留给他们的只有三条路可选,一条是饿死,一条是与秦军决战,一条是归顺,他们必会选择后者。”

    听到这话,蒙恬一愣:“中丞相如此笃定?”

    李阳一笑:“他们若是打得过我大秦铁骑,又怎会落得如此境地?所以,与秦军决战,他们必不会选。另外,难道蒙将军忘了,匈奴可是由许许多多小部落组成的啊,加上我们先前派使者去传达过我们的宗旨,我们本无意歼灭他们,要的只是他们的归顺,归顺了就蓄产返还,还分派草场,所以就算冒顿想继续抵抗,其他人也不会追随,介时匈奴部落便会四分五裂,必是纷纷前来归顺。”

    “妙啊!不以杀敌多少论胜,只以掠夺畜产多少论胜,此计断其根本,果真是精妙无比啊!”

    听完李阳的计策,蒙恬顿是便拍手叫绝。

    以往,攻打匈奴,都是以杀敌为重。可是,敌人皆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打不赢,他们就会跑,所以总是难以一举将他们拿下。

    可是如今李阳这个计策就不同,不以杀敌为重,只为了抢尽他们的畜产。

    如此一来,就是断了他们的生存之根本。

    当然,如果没有事先派使者传达归顺的好处,这样把匈奴逼到绝境,势必会让匈奴拼死相抗,甚至绕开秦军主力,直接杀入中原抢掠粮食。可是,有了使者事先传达了归顺的好处,他们就不会拼死相抗了,而是会像李阳说的那样,选择归顺。

    因为,留条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换句话说,就算他们自己不要命,但是他们的家人、小孩的命,他们能不顾吗?难道就让家人活活饿死?

    嬴政也是双眼一亮,对李阳赞道:“软硬兼施,逼其就范,此计果然甚妙!”

    众人也纷纷服气了。

    这时,嬴政似乎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若是他们归顺大秦,该如何同化他们?又该如何保证他们不会再次发难?”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所有人再次纷纷望向了李阳,因为这个同化、融合策论是他提出来的,所以大家都想听听他的同化、融合办法。

    ………………

    PS:昨晚没睡觉,现在真的受不了了,必须得睡觉了,要不然真的担心死掉。

    顶点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策

    经过这近一年的认识,满朝文武其实对李阳这个人早已是刮目相看了。只要他说的不是太过荒唐,哪怕就是初听有些离谱,大家也不敢随便轻视。

    如今,他更是在灭匈奴的事情上,想出了一条策论,更是让人心底佩服。

    要知道,灭匈奴至今可是从未有人想到过好的计策啊,而如今李阳所说的民族融合之策,就似乎大有所为。

    也许,这真的可以像解决南边的南夷一样,彻底的解决北方的匈奴。

    只不过,要想让匈奴彻底的融入到华夏民族,却绝非易事。

    正如皇帝所担忧的那样,就算他们因为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暂时归顺了,可是却难保他们不会再次发难。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等着李阳的高谈阔论。

    提及匈奴的融合之计,李阳也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沉思了起来。

    他记得历史中的清朝,之所以能将游牧民族融合,女真族自己是游牧民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其实,女真只不过是众多游牧民族当中的其中之一,原本游牧民族之间也是战争不斗的,所以清朝能融合游牧民族,更重要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推行的一系列政策。

    其一就是怀柔政策,满清选择拉拢游牧族,给予了实际的好处。

    其二就是血缘融合,实行满蒙通婚。

    其三是建立盟旗制度,这也是最重要的,把游牧的各族进行块状分割,并且还不允许越界,这样一来就让各部落之间变得松散,难以聚集力量。

    其四则是利用宗教,在草原上推动喇嘛教,鼓励信仰蒙古喇嘛教,大幅度的削减人数。

    大致就是通过以上四种策略,直接就将上千年以来的游牧民族给彻底解决了。

    对于李阳来说,他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历史经验。

    所以,想明白清朝是如何解决游牧民族的,于是他便开口道:“陛下,若是匈奴人愿归顺大秦,只需五个策略,便可彻底将他们融合到华夏民族。”

    “哦?快讲!”嬴政有点等不及了,催促道。

    李阳点点头:“其一,在草原设郡县,建城池,将匈奴各小部落通通拆散,小部族首领封县令。”

    “什么?让匈奴人自己管理草原?”

    此话一出,顿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嬴政不解道:“让他们自己管理草原,岂不是等于依旧在朕的大秦统治之外乎?”

    “非也!请陛下听臣解释。”

    李阳摇了摇头,然后道:“设郡县,是为了将草原进行块状分割,让各个小部族头领任县令,掌管一地,是为了让匈奴人互相制衡。陛下您想,之所以匈奴会成势,不就是因为他们各个草原小部落都听命于冒顿单于吗?而一但设郡县,各个小部族皆封县令,他们此后就是平起平座的身份和地位了,以后谁也不会听谁的了。介时,整个草原,一盘散沙,我大秦便可永无后顾之忧。”

    众人听到这里,都惊呆了。

    因为李阳所说的办法,经过他的详解,确实极为的精妙,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妙!太妙了!此策非常不错!”

    嬴政听完之后,也是高兴的大声赞叹了起来。

    李阳笑了笑:“陛下,介时可以由我大秦官员任郡守,统领这些大小部落,居中调和各部族之间的矛盾,必定让这些大小部落,唯我大秦马首是瞻。同时,严格下令,各县放牧不允许越界,如此一来,他们更是变得松散,难以聚集力量。而且,我们可以把河套地区丰沃草场也给他们,这样一来,各部草场有贫有沃,他们人心更是不齐。就算是靠近苦寒北方的部落想反,得到了丰沃草场的部落也不会追随,毕竟他们可是过得很丰足啊。”

    “好,很好!哈哈哈!”

    嬴政大笑了起来,双眼放光,李阳所说的制衡之计,的确是能很好的将匈奴势力彻底的瓦解。

    而文武大臣们也被李阳玩的这一手制衡之术,给惊住了。

    他们都没有想到,李阳竟然会如此的阴险狡猾。

    这时,他们方才明白,李阳能斗倒赵高,真的不是运气。眼下他所说的这条制衡计策,就足可以看出此人的心机和计谋,那真是比一些老谋深算的老臣都犹过不及。

    在这一刻,大家都不免有一些心惊。

    这家伙,果然是不简单啊!

    当然,冯去疾也是眉头微微一皱,深深地看了李阳一眼。

    李阳接着道:“而设城池,则更是大有用处,游牧民族之所以难以灭尽,就是因为他们居无定所,来去灵活,而设了郡县,他们就有了固定的区域,加上修建城池,他们便有了安居之所,男子可以外出在规定的草原游牧,但是他们的妻儿却会留在城中,如此一来,他们便有了寄托,再也不可能说走就走了。”

    众人纷纷点头,蒙恬更是大声赞叹了一句:“中丞相真是好计谋!”

    李阳笑了笑。

    “你刚才说有五策,这是其一,那还有呢?”嬴政兴趣高涨,立即问道。

    李阳道:“这第二嘛,便是通商。最终要让他们安于大秦的统治,还须能让他们过得能够生存,所以通商必不可少。我们可以用粮食和生活必须品,甚至是一些美酒等奢侈品,去换购他们的畜产,如此一来,不仅他们不会为了生存,被逼得再次侵袭中原,而且整个草原都将成为我大秦的牧场,可源源不断的向中原输送战马、皮毛、牛羊肉,此乃双赢。”

    嬴政再次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这第三嘛,就是文化的同化了。游牧民族没有什么自己的文化,所以华夏文化可以轻而易举的取代他们自己的文化。因此,这第三条计策,便是把义务教育放到草原全面推行,以此用文化同化、改造他们的思想,统一他们的意识,下一代便再也不足为虑了。”

    众人纷纷叫彩!

    “那这第四呢?”蒙恬问道。

    “其四,便是血缘融合!”

    李阳笑了笑:“鼓励华夏民族与游牧民族通婚,鼓励两族间的来往,只要血缘融合了,便真的不分彼此,融为一体了。”

    众人点点头,这一条确实也很重要。

    这时,不等别人催问,李阳接着道:“第五,就是给他们建功立业的升迁机会。他们不是崇尚武力吗,他们不是骑**湛吗?那就在草原征兵,让青壮男子尽皆入伍,给他们建功立业的平台,同时也消耗他们的青壮,减少他们的人口。当然,那些部落头领,也可以给他们升迁,让他们来中原任职当官,甚至有能力者,入咸阳权力中枢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他们就算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会让自己的部落规规矩矩的。”

    说到这里,李阳一笑:“有如此五策,臣想北方之患,或可永除!”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球?

    嘶!

    众人听完李阳的融合五策之后,所有人都被这融合五策给惊得目瞪口呆!

    绝,实在是太绝了!

    这同化、融合五策,不仅是绝情,而且还甚是绝妙!

    设郡县,分化匈奴。建城池,牵绊牧民。通商贸,安身立命。同文化,统一思想。互通婚,融合血缘。广征兵,削弱人口。给升迁,拢络其心……

    完美,实在是太完美的计策了!

    试问,谁还能想到比这更加完美的融合计策吗?

    经过细细消化、惴磨之后,大家无不对李阳的融合五策,纷纷拍手叫绝!

    李阳能想出这等完美的计策,着实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非常的震惊。

    要知道,这个话题是因地球仪而起,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是他临时想出来的。

    这在这短瞬之间,他便能想出一个如此美完的融合之策,这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大家扪心自问,就是给自己半个月的时间,估计都想不出如此全面周详的计策来。

    在这一点上,大家对他便已是佩服的心服口服了。

    而且,这五个计策,表面上看,它只是计策。可是,实际上它包含着太多东西了。阴谋、心计,治世、权谋,大到纵观全局,小到匈奴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包罗在内。

    甚至,你根本就再也找不到任何的不足之处,可以说是完美到无屑无击的地步了。

    更重要的是,这五个计策,对匈奴来说,那是招招致命,直击他们的根本。

    正如李阳所说的那样,匈奴之所以成势,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一个个的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聚集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大部落,然后听令于单于。

    而李阳的计策,首先就是直击他们的根本,将这些草原上的部落全部分化,使其变成一盘散沙,一个个小部落数千人,最多万余人,其势一去不返。

    还有,他们之所以会不惜拼命,侵袭中原,还不都是为了生存?要不然,谁不想好好的留在家里陪老婆、孩子啊?

    而李阳的通商之策,也是直接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他们养的畜产,直接卖给中原换取钱粮、生活用品。这样一来,不仅过冬无忧,就是平日的生活也是会大大的改善。

    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匈奴人的生活,比之以往那是绝对要幸福多了。

    再配合上文化、通婚、征兵、升迁等一系列策略的辅助,不难想像,匈奴从此就将灭亡,草原上将再无任何成势的部落,整个草原将完全变成大秦的牧场。

    甚至,这些以前的匈奴人还会替大秦世代守护这片草原,如果有其他游牧民族胆敢闯入大秦的这片草原,第一个不答应的就会是这些以前的匈奴人。

    为什么?

    因为如今的草原是有主的了,不再和以前一样了,有人跑到自己家的领地来放牧,那自然是不会答应的。

    “好!这五个计策,倒是着实让朕眼前一亮啊!”

    嬴政当先一个拍手叫好,十分欣赏的望向李阳,道:“李阳,有人说你独具通天之智,朕觉得你今天这些御匈奴之策,确实当得此评价!”

    嬴政是真的很欣赏李阳的才华,能想到如此完美的计策,纵观满朝文武,恐怕也难以找出第二个人来。

    “谢陛下夸奖,这五个计策只不过是臣临时草草想出来的,不值一提,何足道哉。”李阳笑了笑,只不过是装了个**而已。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都有一种深受打击的被虐感。

    他们发现,和李阳相比,自己简直就被秒成了渣渣!完全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这么多年来,大家没有一个人能想到灭匈奴的办法,唯有筑长城来抵御。

    而如今,李阳竟是随口就说出了一个灭匈奴的办法,而且还直接把详细的实施方案都一口气讲出来了。

    有详细的实施方案也就算了,可是……他这个可实施的方案还那么的完美,那么的无懈可击……

    好吧,实施方案很完美也就算了,可是……他竟然还说这一切只是临时想出来的,不值一提……

    这他妈的,这就太打击人了!

    这么牛逼,这还是人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苦笑,感觉在李阳面前,大家都尽失颜色。

    “诸位,你们觉得李阳这五个计策如何?”嬴政对众人问道。

    众人对视一眼,于是一齐赞道:“臣等觉得中丞相此策,甚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