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你们觉得李阳这五个计策如何?”嬴政对众人问道。
众人对视一眼,于是一齐赞道:“臣等觉得中丞相此策,甚妙!”
对于这么精妙的计策,大家还是很服气的。
特别是萧何他们几个,之前虽然也听说了李阳的聪明才智,可是那毕竟都是听来的,没有真正亲眼见过。而今天,他们几个算是彻底的被李阳的聪明才智给惊到了,李阳之才,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世上无人能及啊!
而对于李阳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自己的这五条计策,可是借鉴了后世满清的成功案例,改良而成的。如果这都不值得让他们赞叹一个妙字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李阳很清楚,古人缺少的并不是智慧,他们缺少的是眼界。
毕竟,聪明的人,历朝历代都不缺少,为什么封建社会还是经历了两千年呢?社会的发展,为什么依旧是那么缓慢呢?关键原因就是眼界!
眼界和对世界的认知,会局限人们的想法和思路。
而自己,作为一名穿越者,优点就是眼界。
自己有着纵观两千年历史的眼界,以及两千多年来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一切,都是这个时代的古人没有具备的。
所以,只要自己讲出来的观点能够让古人大开眼界,就算是再聪明的古人,也一样会被震惊到。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阳从来没有和古人比过聪明才智,他靠的一直都是历史经验。
没有什么,能比历史经验更能经受推敲的了。
“既然诸位对此没有异意,那便按李阳所说计策行事!”
嬴政当即做出了决定,然后道:“蒙恬、李阳,匈奴之事便由你们二人全权负责,一但做好准备,便立即派使前往匈奴,逼其归顺!”
“喏!”
李阳和蒙恬二人,立刻领命。
嬴政很高兴,多年来一直没办法解决的难题,今天竟然是有了化解之策,这可是让他做梦没有想到的。
而且,李阳的这个民族融和之策,如果真的成功将匈奴融合为华夏一体了,那么剩下的东胡、月氏,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实施,如此一来,四夷皆定!
想到这里,嬴政对统一天下,更加充满了信心。
看了一眼面前的地球仪,嬴政道:“这个世界不应该叫地球。”
“哦?”李阳一愣:“不叫地球叫什么?”
嬴政道:“就叫秦球吧!”
李阳直接晕倒!
顶点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球
说实话,李阳着实被秦始皇的王霸之气给惊的目瞪口呆了。
地球是什么?
这他妈可是一颗星球啊!
秦始皇竟然要把它改名为秦球,从古至今,敢这么嚣张的,这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吧!
这种事情,要是放到后世,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的节奏。
不过,这事出自秦始皇之口,李阳又觉得不足为奇。
因为在嬴政的眼里,地球只不过就是这个天下,而他的志向就是天下归一,七大洲在他眼里可能只不过是将来秦国疆域的七个州。
所以把这个星球命名为秦球,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李阳想到后世,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管地球叫秦球,介时不管秦国还在不在,只要一提起这个世界,世人就会知道,以前的这个世界,是属于华夏民族大秦帝国的天下。
这是何等的威风?
想到这里,李阳心里是热血澎湃,立即出列赞道:“陛下威武!此后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就叫秦球!”
众人也纷纷齐呼:“秦球!秦球!”
“哈哈哈!”
嬴政众群臣的呼声当中感受到了大家对统一天下的期盼,不由信心更盛,豪迈的仰头大笑了三声,然后道:“若是能统一这天下,诸卿与朕,皆将名垂青史,万世流传。”
“陛下万年,秦国万年!”
众人再次齐呼。
嬴政满意的点点头,随后指着地球仪道:“李阳,你做的这个秦球仪就放在这殿前,朕要在有生之年,把这秦球仪上的七个州,通通插上我大秦的黑旗!”
“喏!”
李阳立即领命。
这时,刘喜挥了挥手,立刻有一个小宫人,把地球仪移到了嬴政的案台上……
说实话,这个早朝发生的一切,可是连李阳都没有预料到的。
原本献个地球仪,只是想让嬴政知道这个世界其实还很大,试图能够成立外交署,让秦国的势力能早早的触及到美洲去,毕竟那里有秦国急需的农作物。
可是,谁曾想,嬴政居然会王霸之气大发,直接要统一全球,甚至连地球的名字都被他给改掉了,这着实是李阳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也是在这一刻,李阳似乎才真正认识嬴政这个人。
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其霸气果然不是后世历代君王可比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李阳也很想见到秦国一统世界,但是,如果为了称霸天下,而致使华夏儿女死伤无数,致使秦国变得民不聊生,这却是他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所以,对于李阳来说,称霸世界暂时只能是一个为之奋斗的理想,眼下最重要的,应该是想办法让秦国变得强大、富裕起来。
李阳有信心,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利用比别人多了两千多年的“智慧”,指引秦国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工业革命,介时枪炮皆有,便可以对他国进行降维打击,如此一来,完全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去横扫世界了。
只不过,秦始皇……他会愿意等吗?
想起嬴政刚才说的那句,要在有生之年,把这秦球仪上的七个州,通通插上大秦的黑旗!
很显然,嬴政不会愿意等。
他现在已经四十九岁了,他根本不可能愿意等到工业革命,而且他也等不起,就算李阳引导着秦国大跨步前行,要想迎来工业革命,也得二十年以后,而那时的秦始皇,就七十多岁了。
更要命的是,他能活到七十岁吗?
想到这里,李阳不由一阵担忧,他甚至有些后悔献上地球仪了。
如今的秦国,好不容易统一了六国,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这一年经过立新法、轻徭役,百姓们终于是即将迎来太平日子了。
然而……
一但秦始皇不愿意等下去,迫不及待的想着要去征战天下,那么对大秦的百姓来说,显然又将重蹈战国时代的战争岁月,为了争霸和统一大业付出无数生命。
“中丞相!”
心事重重的李阳,甚至都不知道早朝是何时结束的,自己又是如何走出麒麟殿的。直到身后有人唤他,这才从思绪当中回过神来。
李阳回眸,只见唤自己的人是蒙恬,不由皱着秀眉道:“太尉有事?”
蒙恬拱了拱手,道:“中丞相今日的融合五策,着实让蒙某大开眼界,让人有一种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之感。蒙某今日方才明白,原来不用甲士,也能解决匈奴。中丞相真是大才啊!”
蒙恬是真的很佩服李阳的聪明才智,多年来从未有人能够想出彻底解决游牧民族的办法,而如今,李阳竟是轻而易举就想出了对策,单凭这一点,就足可以证明他确实当得通天之智的评价。
李阳没想到蒙恬竟然会来夸自己,不由笑了笑:“本相的民族融合之策,其实也是须建立在大秦强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民族融合之策则将无法达成,所以此事还得仰仗太尉这边鼎力配合。”
“中丞相不必客气。既然陛下已将此事交由你我二人全权负责,军队这边必会全力而为。”蒙恬十分坚定的说道。
李阳点点头,有了蒙恬这句话,他也就放心了。
这时,蒙恬想了想,问道:“对了,不知道中丞相认为何时派使去匈奴为妥?”
李阳沉吟了一下,道:“越快越好,毕竟如今冒顿才刚刚杀父自立,整个匈奴部落人心不齐,正是我们可为之时。若是等得久了,一但冒顿聚齐了人心,那么难度就将大了许多。”
蒙恬点点头:“有道理,那么这派去的使者,中丞相可已有人选?”
李阳看了一眼蒙恬,笑道:“这个使者,最好是能让匈奴人看到就害怕的人,这样才能乱他们的人心。”
蒙恬一愣:“中丞相的意思是……让本将军去?”
李阳一笑:“若是可以的话,由太尉出马,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只不过,就是太过危险了……”
蒙恬轻笑了一声:“本将军岂会害怕危险!何况,本将军过去了,量他们也不敢动我一根汗毛。”
“这么说来,太尉愿意为此跑一趟?”李阳眉头一挑,倒是有些诧异。
蒙恬豪迈道:“既然中丞相说由本将军去最合适,那本将军去一趟也无妨。”
李阳赶紧拱手,深深一揖:“太尉为国不惜以身犯险,舍生忘死之举,让李阳敬佩!”
蒙恬笑了笑,这时好像想起了一事,问道:“中丞相,你是如何能做到事先知道,东胡王会找冒顿索要千里马和阏氏的?”
这话题转变的这么快,李阳都一时没反应过来,顿了一下,才打了个哈哈:“我随便瞎猜的。”
“……”蒙恬差点没吐血。
是随便瞎猜的吗?
蒙恬可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李阳这个家伙,绝不只是表面这样的简单,一个能想出对策彻底解决匈奴的人,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千古未有的旷世奇才了。
这样厉害的一个人,把东胡王会找冒顿索要千里马和阏氏的事情给说中,这显然不可能是靠运气瞎说给撞中的。
蒙恬忍不住深深地看了李阳一眼。
心里又想,看来此人果然是自傲啊,他是不屑于向我解释吧!
毕竟,但凡有大才的人,都会有些自傲,甚至对其他人完全不屑,而李阳就是这种有大才的人,而且他一惯的作风也确实就是这样。
如此一想,一向高傲的蒙恬顿时心里郁闷起来,一阵心塞!
此时,堂堂大秦的一国军事最高长官,蒙恬竟有些自卑起来。
瞎猜的?
哼,我信你个鬼哦!
………………
今天下班晚上聚会来,所以很晚才开始码字。今天欠一章,明天周末了,会补回来的。
顶点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实力不允许
李阳可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会让蒙恬的内心有这么多戏。
李阳之所以会说是自己瞎猜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总不可能告诉蒙恬,老子是穿越过来的,历史书上就写着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自立,东胡王派使索要千里马和阏氏吧?
就算真的这样说了,估计蒙恬也不会信,说不定还会认为李阳这是在戏弄他。
这时,李阳也想起一事,问道:“对了蒙将军,不知你对陛下争霸天下有何看法?”
蒙恬道:“陛下一统六国,已经功绩赫赫,直盖三皇五帝。如今,陛下欲要让天下归一,大扬我秦国军威,我等文武大臣亦是听得热血澎湃啊。陛下说的没错,若是能将我秦国的黑色玄旗插遍整个天下,不仅陛下之功绩,前无古人可比,就是我等这些文武臣子亦将跟着名垂千史。此,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啊!”
蒙恬说到这个话题,整个人都显得非常的兴奋和激动,就好像有一腔的热血,迫不及待的想带领千军万马,横扫地球。不,是秦球。
听到这番话,李阳更是担忧了。
想起早朝上,群臣们那热血沸腾的场面,李阳终于明白他们为何没一人反对争霸天下,因为如今大秦一统了六国,也就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靠着治国,能升爵位吗?能封侯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更不可能青史留名。
唯有开疆扩土,才能建立不世之功绩,才能封侯拜将,才能名传千古。人活一世,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而这次皇帝要争霸天下,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蒙恬这些武将们,这更是他们重回权力中心的大好机会,毕竟这些年不打仗了,在这朝堂上武人们都是靠边站的份,毫无话语权,因为他们不懂治世之学。
而一但皇帝要继续开疆扩土,介时,军中之人在朝堂上可重获话语权。
明白了群臣不可能反对争霸世界,李阳接着问:“那底层的将士们,也会支持吗?”
蒙恬笑了笑:“中丞相你有所不知,我秦军为何能所向无敌,横扫六国?皆是因为我秦国的军功爵禄制度。将士们都盼望着能够打仗建功立业,又岂会不支持?”
说到这里,蒙恬别有深意的道:“实不相瞒,上回南方平乱,被中丞相给抢功了,军中将士们可都是愤愤不平呢。”
听到这话,李阳不由苦笑,看来秦始皇要争霸世界,这事不仅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所渴望的,而且还是下面的将士之所愿。
不过想想也对,如今的秦国,并没有开启科举制,底层百姓要想摆脱底层的命运,改变人生,唯一的希望就是立军功。
因为秦国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文臣都是多出于军功之身,所以文臣不反对打仗,这也是一大原因。
这就好比,后面的科举制度下,天下才俊都拼命读书是一个道理,因为读书能通过科举考试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而在秦国,军功就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打仗自然受到底层百姓的追捧。
说难听一点,不打仗,底层百姓就等于失去了提升阶级的希望,只有打仗,人生才有盼头。
“中丞相,难道不支持陛下的争霸之志?”
蒙恬见到李阳苦笑的表情,好奇的问道。
李阳自然不敢说不支持,道:“本相只是担心陛下太心急,争霸天下还不到时机啊!”
蒙恬点点头:“的确,正如中丞相在朝堂上所言,要想远征,必走西域,所以眼下还需把匈奴、东胡、羌、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给扫除,方可安心谋划远征之事。”
“蒙将军认为几年可扫除西域诸国?”李阳好奇问道。
蒙恬沉思了一下,伸出一个手掌,道:“五年,今有中丞相你给出的民族融合之策,只需五年,应当可彻底扫清边疆四夷。”
“五年么?”
李阳嘀咕了一声,看来留给自己发展国力的时间不多了啊!
五年,能够造出枪炮来了吗?
五年,能够造出先进的战舰来了吗?
李阳对此可没有太多的信心,他只知道,事情越加的紧迫了,得赶紧抓紧时间,使秦国快速的全面发展起来,只有这样,在将来秦国争霸世界的时候,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
…………
和蒙恬又聊了几句出使匈奴的事情,接着李阳便和蒙恬作别,回到了丞相府。
刚回到府中,就见到萧何、曹参、张苍、李由、扶苏等人聚在相府等着自己。
“大人,今日在朝堂上所献的融合五策,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是中丞相早几年入朝,估计陛下都不用修长城了。大人的聪明才智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下官等人无不倾倒!”
萧何和曹参、张苍三人,一见到李阳,便开始拍起了马屁。
李由也不甘示落,捧道:“你们只是被大人的聪明才智给倾倒吗?我可是对中丞相早已充满了敬仰。”
萧何笑了笑:“我等也是如此啊,对大人的敬仰之前,已是连滔滔江水和黄河泛滥都无法用来形容之。”
李由和扶苏一听,二人不高兴了,因为滔滔江水和黄河泛滥,是他们二人经常挂在嘴边,用来形容对李阳的敬仰之情,如今萧何这么说,岂不等于是说他们比自己还更加敬仰李阳了?
当下,李由很不服,不过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可用来形容敬仰之意的话语来,于是道:“总之,我对中丞相的敬仰之情,比你们多一分。”
扶苏道:“俺也一样。”
萧何三人:“…………”
李阳:“…………”
这帮家伙,真是越来越贱了。
不过……
老子喜欢!
李阳满意的笑了笑,很高兴,对众人道:“低调,低调,做人要学会低调。”
众人点点头,李由无辜道:“我们也想低调呀,可是大人的实力不允许啊!”
要不是李由的见识没有脱离这个时代的层次,李阳都要怀疑这家伙会不会也是穿越过来的抖友了。
“你们二人有事吗?”
李阳翻了个白眼,对李由和扶苏问道。
扶苏道:“大人之前叫我搜罗咸阳城中的雕刻匠人,这事我已经办成了,如今两百多位匠人,正在将作少府。何章叫学生来问问太傅,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阳点点头,转头看向李由:“那你呢?”
李由:“听说大人又要搞新发明了,上回造纸下官就没能参与,这次……嘿嘿,下官也想一起跟着你们搞发明。”
好吧,这家伙是想来赚名声的。
李阳又问萧何三人:“那你们呢?有何事?”
萧何好像这会儿才想起自己的正事,不由急道:“大人,教科书早已经编著完成了,可是迟迟不见大人下令征发抄录之人,我等已是急地团团转了,所以便只好直接来找您了。”
“是啊,如今离推广义务教育只剩四个月时间了,时间紧迫,不能再有任何的耽搁了。”曹参和张苍也急道。
在他们三人看来,四个月时间,其实都很难完成教科书的抄录工作。
因为李斯那边送来了最新的孩童人口,六岁至十岁的孩童达十万余人,三门功课的教材加起来,就是三十万本。
虽然这已经比一开始预计的教材总数要少了几倍,但是三四十万本,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要完成抄录三四十万本教科书的繁重任务,这得需要征集多少抄录的人手?
一万人?五万人?十万人?
秦国并不缺武人,可是唯独缺懂识字写字的文人。
就拿咸阳城来看,能征集到一千文人就算不错了。这还是因为士族富商聚集在咸阳的原因,若是换成别的郡县,估计一百文人都难以找到。
而且,就算从全国能够征集到一万文人,那要花费多少时日,才能让这些人全部到位?
从下发征集令,到这些文人来到咸阳,最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也就是说,最后只剩三个月抄录的时间。
一万人,要抄出三四十万本教科书来,这根本无法完成。
想到这些情况,说实话,萧何他们都不太抱有希望,能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做到学子一人一份教科书了。
然而……
让三人更加无语的是,此时的李阳,听到这话却是一脸的淡然,就好像一个没事人似的。这就更让三人捉急了。
难道,中丞相是放弃了?
还是他根本就无所谓了?
“莫急,不就是一些教科书嘛,小事情。”李阳笑了笑,安慰道。
萧何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突然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三四十万本教科书的抄录工作啊,他居然说是小事情?
萧何生怕是李阳不知道要抄录书籍的数目有多么庞大,于是伸出四根手指道:“大人,要抄录近四十万本书啊,四十万本啊,只剩四个月时间了,大人难道真就一点也不着急?”
李阳一笑:“谁说过这些书一定需要抄录的了?”
“…………”萧何、曹参、张苍都蒙了。
几十万本书,不抄录,难道你会变?
吹一口气,就变出几十万本一模一样的书出来?
张苍道:“大人,此话何意啊?”
李阳笑了笑:“教科书如此重要,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本相一开始便没想过要用人工去抄录。”
“啊?不……不靠人工去抄录,那怎么办?”三个一脸懵逼。
就连李由和扶苏都不解了,满脸的问号。
李阳道:“书籍是可以印刷的!”
“印刷?”
众人完全听不懂了。
“是的,本相准备发明一种印刷术。”
李阳点点头,不过也懒得解释,直接道:“走吧,既然你们这么着急,那本相这就带你们去一趟将作少府,到了那里你们就明白本相所说的印刷术是什么了。”
“印刷术?”
众人对视一眼,心里都十分好奇,印刷术究意是一种什么神奇发明,中丞相竟然自信的认为四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几十万本教科书的抄录任务?
好奇,实在是太好奇了。
当下,大家赶紧跟上李阳,朝将作少府赶去……
………………………………
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术
“太傅,您让学生搜罗雕刻匠人,不会就是为了印刷术吧?”
听李阳说要发明印刷术,扶苏就兴奋了,得到过造纸术带来的甜头,扶苏早已迷恋上了发明之事。
李阳点点头:“正是。”
一听这话,扶苏大喜,这么说来,这次的印刷术,自己又有功劳了!
于是,赶紧问道:“太傅,印刷术的功绩,可否比得过造纸术?”
李阳还没回答,一旁的李由便道:“造纸术功在千秋,恐怕这世上难有比这更重要的发明了吧!”
萧何等人也点点头,深有同感:“陛下说过,造纸术乃是这世上当属第一的大发明,所以不可能再有别的发明超越它了。”
扶苏笑了笑,虽然心中有几分骄傲,但是却又有几分失落,这就代表这次的印刷术,自己的功劳就不会太大了。
可是,这时李阳却点点头:“其实,本相这次要发明的印刷术,它对人类文明的功绩不说超越造纸术,但是说它和造纸术有着同等的地位,那是一点了不为过的。”
“啊?和……和造纸术同等的地位!”
一听这话,众人可真是大吃了一惊。
大家都像见了鬼似的,看着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一个凡人。
要知道,造纸术可是至高的一种存在啊。
当初造纸术的发明,便震惊了整个秦国,彻底结束了人们用竹简书写的历史。
就拿如今教育署编著的语文教科书来说,如果换成竹简来书写的话,那么一本语文教科书,估计就要几车竹简才能装得下。
试问,几车竹简的内容,这如何能够去推行义务教育呀?完成就推行不了的,因为竹简的的制作就很难达到这个数目,一本书不要几车的竹简,那几十万本书,要多少车竹简?简直天文数字了。
而如今,就是因为李阳发明了纸张,所以才可以将诸多知识内容,浓缩到一个纸张装订的小册子上,李阳当初给它取名为:书籍。
由此可见,造纸术对于文化和知识传播带来的深远意义。
皇帝为此,下召,封造纸术是天下第一大发明,就可此一斑。
而如今,李阳竟然说他接下来的发明,将和造纸术一样的地位,这能不叫人震惊吗?
这得有着什么样的通天之才,才能连续发明出两种惊天的发明创造啊?
反正,萧何他们是不敢想像。
当下,萧何就惊道:“大人,您没骗我们?”
李阳翻了个白眼,不高兴了:“只不过是一个和造纸术一样的小发明,本相有何必要骗你们。”
嘎!
众人下巴都惊落了一地。
和造纸术一样的小……小发明?
造孽啊,天下第一大发明造纸术,居然在中丞相眼里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发明,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顿时,众人都像吃了苍蝇一样,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原本想说几句,最后愣是无言以对。
没办法,跟中丞相的差距太大了,完全搭不上话啊。
最后,只得齐声赞了一声:“大人牛逼!”
“…………”李阳一脸黑线。
看来,牛逼这个词,当初自己就不该发明出来,现在搞得把这些古代人都带坏了,一点都不像文明人了。更无语的是,这些人竟是把“牛逼”一词,当成了歌颂称赞之词,形容非常非常厉害、了不起的意思。
当然,这也幸亏是没有外人,要不然别人听到李阳说造纸术是小发明,肯定又该说李阳是在装逼了。
不过,对于李阳身边的这几个人来说,他们倒是对李阳的才能不太怀疑。
特别是李由、扶苏,甚至张苍,他们都坚信李阳有不世之才。
在他们看来,李阳说话语出惊人,听上去自傲轻狂,其实这并不是装逼,而是正如李由之前所说的那样,其实中丞相也想低调,只是他的实力不允许啊。
比如,你做了一件对你来说很容易的事情,别人夸你时,你为了谦虚,难道不会说一句小意思,不值一提吗?
而对于中丞相来说,他说造纸术是小意思,不值一提,其实也是谦虚。
嗯,看来中丞相这人就是因为太有实力了,再加上他做人又太谦虚了,所以反倒被世人误会成轻狂自大的。
想到这里,众人心里都有些替李阳感到委屈了。
而李阳,哪里会知道这些人内心居然会这么多戏呀?
在他看来,造纸术和印刷术,之所以是小发明,主要是它们太容易了,很轻易就以做出来。
不过,印刷术的地位,李阳却是毫不质疑的。
印刷术,可以说是给人类的发展献上的一份厚礼。说它是和造纸术一样地位,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的印刷术,它同样是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就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字的传播与文化的活跃,文化异彩纷呈,也促使了士阶层的壮大,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在印本的大量生产中,这才最终让知识和文化开始向底层社会大面积普及。
所以说,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
也正是因为深知印刷术的作用和意义之大,所以对于李阳来说,在当初发明造纸术的时候,就早已想过要尽快发明印刷术了。
而这次为了推行义务教育,正好带来了这个契机。
只要把印刷术发明出来,这不仅是可以加快义务教育的推行工作,更是日后推行科举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