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少昊之国,就是华夏子孙,伏羲后代则并不一定代表华夏子孙,它代表的面更广。

    这也就是,美洲人类都是从亚洲经白令海峡过去的,有的在五千年至一万年前过去的,有的是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过去的,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是同一族群。

    这时,李阳趁机道:“陛下,听徐福说,少昊之国,欲有归国认祖之意。”

    徐福也赶紧点点头。

    “哦?”

    嬴政大感惊喜,如果美洲的华夏国度,愿意归国认祖,这不仅对于嬴政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对大秦亦是一种无上荣耀,当下大喜:“若是少昊之国有认祖归顺我大秦之意,他们便是朕的大秦臣民,朕必护之!”

    李阳大喜,看来嬴政果然心在天下,期望的亦是四海臣服,于是赶紧谏道:“陛下圣明,臣建议增设外交署,可由徐福掌执,处外事邦交、开发海外之职,扬我大秦之威名于天下。”

    …………………………

    PS:月票早过千了,一直没有时间加更,等下会继续码字,为月票加更,估计要半夜才能码出来,大家明早可看。下章预告:嬴政志在天下。

    ()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国两制(为月票满一千加更)

    “准奏!”

    嬴政当即就答应了,非常的干脆,显然扬大秦威名,亦是他心之所愿。

    “谢陛下!臣必将我大秦威名,传扬海外各地,让天下尽知我大秦威名。”徐福大喜,忙出列谢恩。

    嬴政道:“先秦祖辈,以为天下便是华夏九州,百年理想,至朕统六国,得以实现。然,朕今日方才知道,天下之大,乃七大州是也,朕当秉承先秦祖辈着眼天下之雄心,放眼于今日之天下,许下理想愿景,必有一日,我大秦誓要一统七州,在这天下遍插黑旗。”

    满朝文武一听此言,纷纷齐呼:“大秦万年,陛下万年!一统七州,天下归一!”

    见到秦始皇许下如此大的宏愿理想,说实话,作为一名穿越者,在这一刻,李阳也是热血沸腾。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什么人才敢说出一统整个地球?

    敢如此雄心壮志,唯秦始皇不可啊!

    就连七大洲,在他的口中,也变成了七大州。

    他这一生的愿景就是一统天下,让天下归一。这个愿意,其实他早在十几年前就做到了,结果一个地球仪,让他发现,原来天下还有这么大。此时,若是换成别人,肯定就算了,天下太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秦始皇却是初心不改,依旧是要一统天下,让天下归一。

    什么叫霸气?

    这就是霸气!

    这时,李阳拍着马屁道:“陛下一统天下之雄心壮志,三皇五帝亦不可比,着实振奋人心,让臣等热血沸腾。如今,少昊之国有认祖之意,更是预示着天下归一之寓意,此乃吉兆啊!”

    “此话说的好,这正是预示朕之大秦当兴!”

    嬴政大悦,接着沉吟了一下,道:“既是要着眼天下,便是在布局于天下,少昊之国既有认祖之意,中丞相你看当如何应对?”

    李阳道:“回陛下,可让徐福率领百船,载满铁戟、秦弩、箭矢,运往少昊之国。只要他们愿归顺我大秦,于国中遍插我大秦黑旗,便将武器援助他们。”

    这时,蒙恬道:“虽说他们有认祖之意,然,国中遍插大秦黑旗,这与认祖相差甚远,他们会愿意吗?”

    众人纷纷点头。

    连嬴政都持怀疑态度了。

    李阳笑道:“谈判嘛,总得开口总得狠一点,行不行,再慢慢退让。不过,臣有一计,或许能让他们动心。”

    “哦?快讲!”嬴政心中激动,海外的美州可是很大一块疆土啊,若真的能够让那里的少昊之国归顺大秦,以此作为据点,统治整个美州大陆,那这种功绩可是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春秋战国,都从未有过的啊。

    李阳道:“臣之计策,名曰‘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众人纷纷惊疑,一脸问号。

    又是一个新名词,完全就听不懂。

    说实话,大家真的很好奇,这个李阳为什么总是喜欢自己造新词,越是想听听他的高见,他越是造些新词,让你听了也是一头雾水,总之大家都对他很无语。

    嬴政的脸也一下拉下来了,道:“一国两制,究竟何意!”

    李阳笑了笑,解释道:“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是指他们承认少昊之国,即是我大秦的疆土,他少昊之国的人民,亦是我大秦帝国的臣民。在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少昊之国可由他们自己治理,我大秦中央不插手他们的制度、行政和其它事务。如此,他们可得我大秦庇护,而我大秦,亦事实上将少昊之国划入了大秦的疆域版图当中。如此,乃为双赢。”

    “妙啊,此计甚妙啊!”众人一听,顿时无不拍叫称妙。

    “好一个一国两制,既让我大秦开疆扩土,又让少昊之国讨得了实利,果然是双赢之局。”嬴政也是赞叹不已,他发现,李阳着实是一个天才。

    当然,李阳之所以提出一国两制,除了是于大秦有利之外,这种方法,确实也是于殷商人有利。

    两国相隔遥遥大海,大秦要的是一个疆域版图,要得是一个归顺之意,眼下也并不可能去干预他们的治理。于少昊之国来说,其实并没有损失什么,相反,还能得到大秦帝国的庇护,要武器有武器,甚至要军队都可以派过去。

    介时,他们在美洲就是横扫各大城邦的存在了。

    而且,往长远去看,更是对殷商人有利了。因为在后世,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后,他们美洲的土著可是会死得很惨很惨……

    所以,让少昊之国的殷商人,接受一国两制,在大秦的实力下,不久的将来,黑旗就将遍插美洲大陆,再经过上千年的两地相互往来、移民,很快美洲也将成为华夏儿子遍布之地,介时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口得到发展,配合义务教育,思想统一,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介时,还有哪个异族敢挑战华夏民族?

    要知道,欧洲之所以会分裂,无法统一,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统一思想,罗马帝国再厉害,亚历山大再厉害,他们没有培养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他们就算在历史上疆域再大,也终归再次分裂。

    而华夏民族只要持续培养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统一思想,李阳毫无怀疑,就算美洲和亚洲两地有大海隔离,就算期间小有分裂,再次走向统一,也是必然的,因为分裂,华夏人民都不会答应。

    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知道,这也是中国在历史过程中,为何政权一次次倒塌,下一个政权却能再次做到统一,原因就是华夏儿女都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归属感,没有人会答应你四分五裂,这是人心的共识,这是统一的最大力量,它的力量甚至强过于武力。

    就在李阳想入非非的时候,冯去疾提道:“中丞相此计甚好,但暂时亦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若是少昊之国不答应呢?我们总得有其它应对方法才妥。”

    嬴政点点头,很赞同冯去疾的话。

    李阳道:“若是他们暂时不同意承认是大秦的疆域,那也无妨,武器照样给他们,先以附属国待之。同时带他们的使团到大秦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秦的强盛,他们自会知道,我们要是想统治他们,易入反掌,真到了我大秦打造战舰,载百万黑甲登上他们的美洲时,介时就不是一国两制了。利弊权衡,他们心中自会有数。”

    众人点了点头,觉得李阳给出的方略很是不错。

    嬴政点点头,立即下召:“徐福,与少昊之国的邦交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就算李阳的方针来办吧。”

    “喏!”徐福领命。

    议完了少昊之国的邦交之事,嬴政回过头来继续打量地球仪,接着道:“这些陆地上,不知是否还有其它帝国势力?”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世界势力

    在公元前,放眼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我们的大秦帝国和罗马帝国,如果两强相撞,一定是火星撞地球,能打个地覆天翻。

    可是,最强盛的罗马时代,此时还并没有来临,现在的罗马还是古罗马,秦始皇和凯撒大帝是碰不上面的,凯撒是公元前102年出生的,而他出生的时候,秦始皇已经驾崩108年了。

    退一万步说,把罗马帝国成立时间从公元前27年再往前倒二百年,那横扫欧洲的罗马军团也会被秦军秒杀团灭,且不说兵力对比是秦军五个打罗马一个,就是罗马军团最引以为傲的锁子甲,也会在秦军万弩齐发之下变成真正的筛子。

    罗马军团的远程攻击兵种也就是掷矛兵和弓箭兵,秦军的三石弩射程200米,四石弩射程250米,十石弩射程600米,也就是说,罗马军团连远程兵都没有出手的机会,更不用说近身肉搏了。

    何况,秦军根本就不会跟你摆开阵势对决,而是各种兵法,跟刻板地排开阵势才肯开战的罗马军团打架,那简直就是强盗闯进了已经熄灯的女子学校。

    虽然秦始皇时代,全球能跟大秦帝国相抗衡的,难以找出一个,但是既然秦始皇问起这事来了,李阳是凭后世记忆,找出了几个有能力让大秦正视的帝国势力。

    当下,李阳便指着印度道:“陛下,臣听说这里有一个帝国,名曰孔雀王朝。据说孔雀王朝最强大的时候,有3万骑兵、60万步兵、9000头战象。步兵中又分剑手、弓箭手、矛手,实力虽说不如我大秦,却也不容小觑。”

    虽然现在的印度不咋样,但是不得不承认,古印度的孔雀王朝还是很牛叉的。

    果然,嬴政听完之后,不由眉头一挑,惊讶道:“原来这天下还有如此强大的帝国,且就在我大秦旁边。”

    众人也都非常意外,因为在他们以往的认知里,大秦就是至强至高的存在,而大秦的四方皆为四夷,即不开化的少数民族。

    谁会想到,就在大秦的西面,会有着一个几十万大军的强大帝国啊?

    说实话,在秦始皇时代,古印度的孔雀王朝,是这个时代最拿得出手来的唯一一个能让大秦正眼相看的势力。

    李阳接着又将目光移向了阿拉伯地区,双眼微微放光,这里可是后世的石油储备最多的地区啊,要是能成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对于后世的中国来说,没有比拥有这个地区更富有的东西了。

    想到这里,李阳指着亚洲西部伊朗地区道:“在这里,也有一个帝国,名叫安息帝国,总人口大约七八百万,所以兵力并不会太多,能有十万就不错了。”

    嬴政点点头,显然这个安息帝国,他并没有放在眼里。

    李阳继续指着希腊地区,道:“这里有一个马其顿王国,亦是实力并不多,顶多四五万人,不足道哉。”

    李阳记得,历史上的马其顿国王叫腓力五世一辈子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跟罗马人打了一场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他的全部兵力是四万一,罗马人是四万人加二十头大象。

    结果腓力五世输了,马其顿王国也完了。

    所以,马其顿国的兵力可见也就是四五万数了,这对大秦动辄几十万大军来说,这点兵力,大秦一轮万弩齐发之下,估计就搞定了。说不定来个我军零伤亡,都极有可能。

    “还有吗?”嬴政显然对这些小势力不感兴趣。

    李阳点点头,又指着意大利地区道:“还有此处,有一古罗马帝国,他比马其顿王国强一些,据说此时应当正与马其顿王国陷于常年的征战。”

    前215年—前168年,古罗马发动了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所以,古罗马,在欧州还算是一个最强大的势力。

    最后,李阳指着古罗马对面的突尼斯道:“此处,还有一个王国,叫迦太基帝国,约摸十万兵力。”

    其实,迦太基帝国的领导人汉尼拔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这个汉尼拔正是跟秦始皇同一时代的人,这个人和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并称欧洲四大军事统帅,但是他一直在跟罗马人死磕,看看他们打架的阵仗,就知道他跟秦始皇不是一个档次的。最鼎盛时期,汉尼拔带着九万步兵、一万两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去打罗马,等走到了战场,就只剩下只剩下两万步兵,六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

    在扎马战役中,罗马人用一千五的损失干掉了迦太基三万六千人,从此迦太基一蹶不振。所以,就算称之为欧洲四大军事统帅,在李阳看来,也不过是一轮万弩齐发的事情。

    嬴政点点头,继续问:“还有呢?”

    李阳摊了摊手:“没有了,这五个已经是臣听到的,这世上最强大的帝国了。”

    嬴政一愣:“就这些?”

    李阳点点头,他还真的只记得这几个势力比较大,而另外的像塞琉西帝国、托勒密王朝,那就不值一提了,在大秦眼里完全就是渣渣的存在。

    嬴政顿时大笑:“朕还以为这天下有多大,不过数十万敌军而已,若非他们与大秦相隔大海,朕必是在十年前一统六国之时,便将此等国家一同横扫了。”

    嬴政这话倒真没有吹牛,想想当年白起光是杀的赵军就40万人,这样来看的话,就是当今天下几个国家的全部兵力。

    连六国都能横扫的秦军,嬴政又岂会没信心横扫这些“蛮夷之族”?

    不过,现实也确实如此,欧洲那边的国家,每场“决定命运的决战”,双方出动的人马,加起来也就几万人,顶天了也就十几万人,这样的小场面,还真不够资格能让秦始皇正视。

    蒙恬也是双眼放光,因为此时他也看到了横扫天下的希望,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率领秦军真的能将黑旗插遍整个天下,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当下便兴奋不已,道:“陛下,听中丞相所述,当今天下,唯孔雀王朝最强,只要我大秦灭了此国,放眼整个世界,我秦军便再无敌手了。”

    嬴政点点头:“蒙将军所言极是,只不过这天下被大海或高山相隔离,要想眼下横扫各国,也非易事。”

    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李阳道:“陛下有统一天下之志,天下一统只是早晚的事情,如今眼下,只需好好布局,等将来时机到来,秦军便能横扫天下。”

    “李阳,你看该如何布局?”嬴政笑道。

    李阳沉吟了一下,道:“天下被大海分为七大洲,我大秦若想一统天下,为今之计,必须着手打造战舰,以待将来满载秦军,渡洋远征之需。其次,便是着手准备,北上灭匈奴、东胡,控制草原,训牧军马,以待远征陆路之需。另外……”

    “陛下请看!”

    李阳在地球仪上,指出了后世汉朝的丝绸之路,道:“我大秦还需西击恙、月氏等夷族,如此秦军便能陆地西出,远征安息帝国,直达古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如此,海陆两路远征,必能快速统一天下。”

    嬴政听后,极为赞同的点点头,发现李阳指出来的陆路远征路线,是相当不错的进攻安息帝国,乃至直接挺进欧州。

    一旁的蒙恬出言道:“中丞相所指的西出远征之路线,确实可行,不过如今北方的河套皆入我秦境,再往北乃苦寒之地,有必要急着去打匈奴吗?”

    李阳不以为然道:“太尉,本相些前日便说过,匈奴乃大患,必除之,方可保证北方草原之太平,要不然北方藏有隐患,介时我大秦也无法全力西出远征。所以,匈奴必须灭之!”

    嬴政沉吟了一下,转头问刘喜:“近日边疆那边,王离可有消息送来?”

    其实,嬴政对已经被赶到极寒之地的匈奴,也是不再视之为敌患了,只不过前有李阳说的预感,今天又听到李阳再次提议灭匈奴,于是很想看看镇守边疆的王离,近日有什么消息传来。

    这时,刘喜赶紧道:“今早王离将军有一份奏章刚至,陛下现在要看?”

    皇帝点点头:“取来。”

    “喏!”刘喜赶紧转身,跑回了后殿,不久,便取来了一份奏章。

    嬴政接过奏章,拆封一看,眼着表情就变得怪异了起来……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开过光

    看到嬴政瞬间变得异样的表情,众人皆是一脸问号。

    难道……边疆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陛下,边疆……没事吧?”

    作为刚从边疆回来不久的蒙恬,见到皇帝看到王离的奏章,就变了表情,心里有些没底了,忍不住出声问道。

    其实按理说,如果边疆若有军情,王离第一时间是会将军情送至军政寺的。而王离呈送的是奏章,这就说明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让蒙恬心里发怵的是,如果不是边疆发生了什么大事,皇帝怎么会脸色大变呢?

    众人也都十分好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嬴政似乎看完了奏章,然而却什么话也没说,而是将奏章递给了一旁的刘喜,道:“念给大家听。”

    刘喜接过章奏,然后念道:“臣王离,谢陛下恩宠,升掌镇守边关之职,无法回咸阳当面谢恩,唯有递书一份……”

    大家听得出来,这是一份谢恩的折子。

    很显然,是因为王离升任上将军,接替蒙恬掌执边军重权,所以上书谢恩表忠心。

    不过,大家心里明白,皇帝脸色大变的肯定不是王离的谢恩一事,肯定是别的事情。于是耐心的听了下去……

    “如今之北方边疆,在蒙恬将军的赫赫功绩之下,匈奴已是退出河套千以里,边疆匈奴之患已退,加上有臣重兵镇守,无人敢犯我边关。另外,匈奴冒顿夺位自立以来,其人胆小如鼠,不足为惧。据草原探子回报,东胡王听说冒顿杀父自立,决计先礼后兵,月前谴使至匈奴部落,索要千里马。冒顿的群臣皆言,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不要给。然冒顿却说,对邻国怎能吝惜一匹马呢?于是就把千里马献给了东胡王。”

    “就在日前,东胡觉得冒顿怕他,又派使者向冒顿索要他的单于阏氏。冒顿的群臣皆怒,然冒顿亦说对领国怎能吝惜一个女人呢?于是就又把自己喜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由此可见,如今之匈奴,以是今非昔比,其单于冒顿更是胆小如斯,其人连东胡之威都不敢敌,怎敢犯我大秦之威乎?所以,请陛下不必忧心边疆之事……”

    “…………”

    寂静!

    听刘喜念完王离奏中的折子,所有人都惊傻了!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在这一刻,满朝文武都是面面相嘘,一脸的震惊。

    是的,这些事情,竟然和日前李阳所说的预感居然是一模一样!

    这一下,大家真是见了鬼似的,唰地一下纷纷看向了李阳。

    大家还记得十分清楚,李阳日前就说过,也许东胡王会觉得匈奴好欺,不足为惧,说不定会向匈奴索取财物,索取千里马,甚至索取冒顿的王后。

    当时,大家还觉得李阳说的太过荒唐,东胡王就是再嚣张,也不可能敢向匈奴索取阏氏。

    然而,如今这一切居然真的发生了……

    而且,那匈奴单于冒顿,居然真的如李阳当日所说的那样,乖乖的把自己的女人献给了东胡王……

    嘶……

    想到这里,众人着实狠狠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李阳,他难道是会神机妙算吗?

    还是……

    他的嘴巴开过光啊?

    当然,对此最为感到吃惊的当属蒙恬了。

    此时的他,已是完全被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瞪着一双眼睛,张大着嘴巴,简直开始怀疑人生!

    如此奇葩的事情,居然成真了?

    而且还跟李阳说的不差分毫……

    这一刻,蒙恬望向李阳的眼神已满是惊骇!

    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恐怖?竟是连这种事情都能猜中?这还是人吗?

    经过短暂的吃惊之后,接着便是一片哗然……

    …………

    说实话,李阳也是没有想到,历史上的事情,真的再次如常发生了。看来,自己的到来,只影响了跟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而自己没有插手的人和事,自己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原本的历史走向。

    同时,这也更让李阳心里担忧,因为这也就代表,如果不及早收拾匈奴的话,在冒顿的领导下,匈奴必将成长为雄踞北方的庞然大物。

    想到这里,李阳赶紧道:“陛下,王离将军所说之事,正如臣日前所猜测的一般无二,这也更加的应证了臣的预感。臣敢肯定,冒顿并非是怕东胡王,而是其人有雄心大志,能忍一时之辱,故意假装胆小惧怕东胡,以此蒙蔽东胡对他的戒心。若给他生息之时日,匈奴必成北方之大患。”

    这一次,则是再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来质疑他了。

    笑话,人家连东胡王会向冒顿单于索取女人,这种听上去极度荒唐奇葩的事情都能猜中,谁他妈还敢质疑他呀?

    万一,最后匈奴真的成了北方的大患,到时这个罪责,你去担吗?

    所以,此时所有人都不敢作声了,就连之前一直视匈奴不足为惧的蒙恬,都不敢再有半句反驳了。

    嬴政也是很吃惊,这一切,居然真的被李阳给说中了,这对于原本就迷信的他来说,这就代表李阳之前的预感,也将会成真。

    所以,当下便道:“李阳,如今看来,你所言有理啊。匈奴单于冒顿,连王后都能拱手献出,显然其人若不是忍辱偷心之辈,便是忍辱负重之雄主。为防养成大患,看来是该趁其势弱,一举将匈奴灭之。”

    “陛下英明!”李阳赶紧赞道。

    “蒙恬,灭匈奴你最是善长,可有出兵计策?”

    嬴政心中做了决定,接着便立即转头问向蒙恬。

    对于攻打匈奴,蒙恬可是立下过赫赫大功的,之前可是把匈奴打得落慌而逃,直接被匈奴逼出了河西走廊地区,一路赶到了最北边的苦寒之地去了。所以,论起匈奴之战,还真就得靠蒙恬不可了。

    蒙恬想了想,道:“回禀陛下,要打匈奴,于我大秦来说并非难事,只需给臣数万铁骑,臣便能将匈奴彻底赶出草原。可是,歼杀匈奴主力容易,难得是无法彻底灭掉匈奴,我军奔袭上千里,匈奴一但大势以去,便会逃跑。我军一退,他们便又会回到草原,根本无法彻底将其灭之。”

    ……………………

    ps:还有一章,正在码。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民族融合(为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

    蒙恬此话一出,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纷纷陷入了沉默。

    因为蒙恬所言,确实是现实当中的无奈。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城池,没有房屋,常年生活在马背上,游走于草原各地。

    你若派大军奔袭过去,能战,他们便战,不能战,他们便逃,你根本就拿他们毫无办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蒙恬之前将他们赶出了河套地区之后,并没有再继续攻打匈奴,因为继续奔袭追击,也是徒劳。

    难道,秦军能一直守在千里之远的最北边的苦寒之地?

    这不仅粮草无法运送过去,就算粮草能够保障,秦军也没人愿意去受这种苦。

    而且,草原茫茫,无边无际,秦军就算守在北边,你也难保前一刻逃去的匈奴军队,是不是又从其它地方进入了草原。

    所以,战无可战,守无可守,只有驱赶一途。

    对于这一点,其实嬴政也是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无奈,要不然,凭他的王霸之气,早就让蒙恬把匈奴、东胡、月氏、恙等游牧民族,通通一次性灭个干净了。

    之所以这些游牧民族至今还活跃于大秦边境,就是因为他们完全是机动性的,你没办法灭之。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始皇才会不惜劳民伤财,以举国之力修建万里长城。

    因为只有修建长城,才能阻挡这些游牧民族的骚扰侵袭。

    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知道在后世,有很多人觉得长城的作用并不大,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后世的现代科技作用下,造成不少后世的人低估了长城的作用。

    其实,长城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它不仅影响我国的格局,还影响了世界的格局,甚至很多欧洲人都很讨厌秦始皇。

    我们知道,游牧民族因为人口的增长,他们是无法自给自足的,所以必然的要去入侵抢夺。

    但是,由于长城的存在,使得很多游牧民族被隔绝,不能进入中国来掠夺耕种民族的粮食。但他们的生存还得继续,不得已,他们就只能走上西迁的道路,这样一来欧洲国家就迎来了很多外来人口。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匈奴、突厥、柔然、蒙古等大型草原帝国,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型部落,他们一波一波的进攻欧洲,让欧洲人民苦不堪言。因此,长城的存在可以说,间接的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乃至世界的格局。

    而长城,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虽然依旧经常会有游牧民族入侵骚拢,但是那并不能说明长城没用。

    其实,他成功阻挡了很大一部分的游牧民族了,要不然,中国受到的游牧民族入侵将多到难以想像。

    而有了长城之后,游牧民族要想入侵中原,就必须绕好大一圈,这让一些付不起代价的游牧民族就放弃了,加上当中原国力强盛之时,就更是断了游牧民族的念想了。

    因此,长城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它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农耕文明,这皆是秦始皇的功劳绩。

    匈奴无法灭尽,这事都把秦始皇逼到要修长城来防御的地步了,试问,满朝文武又有谁会有应对之策呀?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那是相对无言了。

    嬴政也叹了口气:“要想彻底灭尽匈奴,除去此北方之隐患,如今看来是无法做到了。”

    蒙恬点点头:“确实如此!”

    “李阳,别人时常夸赞于你,说你是智慧通天,足智多谋,平时也是鬼主意层出不穷,这次也想不出办法了么?”见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没有主意,这时嬴政转头看向了李阳。

    其实,这个问题对李阳来说,也是同样的非常难以想出合适的计策。

    要是应对之策有这么容易想到的话,又怎能把秦始皇逼到修长城的狼狈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