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纲知道,这种事还是北镇抚司的差,他是真不想去福建那边。
人少地广,而且各种山林沼泽。
大明朝时期还好,广东海外贸易的发展让福建也沾光不少,在大明之前,福广一带一直贬官的最佳去所之一。
朱棣沉默了一阵,“下去罢。”
纪纲告退。
朱棣陷入沉思。
一旁的狗儿太监深切关怀盟友的安危,忍不住轻声问道:“万岁爷,郑大监那边的人还在等你回复。”
太监不得干政。
所以狗儿不敢说,只能提醒朱棣:您的钦差还在失踪呢。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朕知晓。”
朱棣就真全信了纪纲的话?
没有。
天子皆多疑。
这件事各方面都合情合理,唯独少了一点:庞瑛既然公文知会了姚楚山配合黄昏侦缉兴化府的白莲社妖人,又怎么会变成姚楚山率兵,而黄昏只身冒险?
须知黄昏这货怕死。
他绝对不会冒险,明知有白莲社妖人,身边肯定会有大队锦衣卫跟随。
还有常山县扇面渡驿站的事情。
这件事还有猫腻!
不过朱棣稍稍宽心的是,黄昏还活着。
黄昏若是死了,徐妙锦也离不开泉州。
黄昏若是死了,别有用心的人杀了徐妙锦,往白莲社妖人或者邪教明教身上一推,谁也查不出来,现在徐妙锦在回应天的路上,意味着黄昏没死。
而是真的失踪了。
朱棣知道这事和北镇抚司脱不了干系,但面对纪纲他不动声色——需要确凿证据,只要证据确凿,纪纲不是不能动。
屠刀?
抹布?
天子最不差的就是这个,杀了一个纪纲,还有李纲王纲黄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想当我女婿
他失踪的消息终究还是在应天流传开来,不过仅仅是一位锦衣卫百户在任所辖境内,遭遇白莲社妖人的迫害而失踪。
黄昏钦差是秘密。
一个靠着神棍起家的束发青年的失踪,不会改变日升月落。
世界不是围绕着他黄昏转的。
一切如常。
只有一点。
家住莲花桥畔平康坊的内阁辅臣吴溥,请大假。
其后,这位读书人安置好吴与弼,毅然决然踏上了去福建之路。
端的是书生意气。
吴溥请假的理由很直接:臣有侄儿黄昏,失踪于兴化府、泉州交界,身为其亲倍受其恩,不敢忘,乃以白衣寻之。
这种假天子一般不给,要么你请辞致仕——臣子亲情,哪能至于国家利益之前。
但朱棣给了。
非但给了,在吴溥出发之时,还把赛哈智弄了去——朱棣很欣赏吴溥这种作风,患难之处有情义。
赛哈智怕死啊。
这货毫不犹豫毫不客气的点了一百多南镇抚司精锐缇骑,拱卫着吴溥,直接奔往福建兴化府——他也想救福星黄老弟。
可黄昏在那里?
黄昏还在张扬的庄园地牢里。
日子倒也不差。
有吃有喝,大多时候和于彦良聊天打屁打发时间,偶尔还能出地牢去放放风见见天日,等待着明教大佬唐青山的路见不平。
黄昏对此其实没多少把握。
这年头又不是坐个动车几个小时就到,若是唐青山一家子跑到蜀中那边去了,你让他跨越两三千里来福建,就为救黄昏?
一般人真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天黄昏和于彦良在五六个壮汉的看守下防风,有几个丫鬟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黄昏看了后,笑眯眯的说,“小于啊,目睹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有何感想?”
于彦良一脸懵逼,“哪来的战争?”
“喏!”
黄昏努努嘴,示意于彦良看那几个丫鬟晾晒的棉被。
于彦良看了一阵,“啥?”
黄昏叹道:“此时的战争极为科幻而且神奇,人族利用核聚变放出的粒子流通过天文单位级别的距离,用强大火力直接击杀了数以万计的虫族,壮观得无以复加。”
于彦良:“……”
难怪都说这位百户是神棍,说的事情根本不懂嘛。
黄昏哈哈一笑。
总不能说这个战争就是阳光晒死被子里的螨虫吧。
院门外忽然响起豪爽的声音,“黄兄弟真是临危不乱啊,都成阶下之囚了,还有闲心和人开玩笑,老哥我要是不来,你就真的哦豁了!”
唐青山在院门出现。
身后跟着老婆,颇有江湖侠气的张涟。
张涟手上牵着个美人胚子。
唐赛儿。
黄昏顿时气苦,“兄弟我天天啃着窝窝头,嘴里没有一滴油,唐大哥你倒是好,带着嫂子和小侄女游山玩水,晃晃悠悠的来,可苦了我呐。”
唐青山哈哈大笑。
进门抱拳为礼,“有人告诉我们时,说老弟你在福建这边出了事,老哥我当时就想,这不骗人嘛,老弟你可是朱棣的宠臣,怎么会在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受罪。”
张涟拉了拉他衣襟。
唐青山没好气的叹道:“唉,你嫂子心善,非得让我来看看。”
黄昏翻了个白眼。
他算是看出来了,唐青山这货原本不想来,毕竟跑这一大趟,又没有利益可言,估计还是张涟惦念着在应天的那段交情。
是个好女人啊。
于是笑着对张涟施礼:“嫂子是好人啊,善心且侠气,将来定然是个好丈母娘,可惜啊可惜,可惜我黄某人早生了十几年啊。”
张涟一脸黑线。
唐青山亦是如此,黄老弟你这就没意思了啊。
我当你是你兄弟。
你竟然想当我的女婿……
不过得益于黄昏的这句玩笑,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无形之中似乎又亲近了一点,这是黄昏的聪慧之处,对于这些江湖儿女,你就得不拘小节。
读书人的那一套千万不要拿出来。
唐青山看了一眼于彦良,也不介意,他,“他知道我的身份了罢?”
于彦良苦笑,当然猜到了。
彭和尚,明教,或者白莲社。
其中之一!
反正不可能是官府的人,只有上述三种势力之一的人,才能和陈友谅的残余势力走得到一起:彼此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唐青山呵呵冷笑了两声,这个锦衣卫运气不好,怎么就恰好撞进他来,又恰好这么聪明的猜到了他的身份,可惜了,聪明的人活不长久。
必须杀人灭口。
而且黄昏这一次要想从陈友谅残余势力手上脱身,只能假借明教的身份。
所以黄昏也肯定要杀于彦良灭口。
于彦良唯有苦笑。
他早就不认为自己还能活着离开这座庄园。
黄昏却笑眯眯的,“人生有很多条道路,有时候的选择不由自主,不过小于啊,你运气好,咱俩在地牢中这么久,也算狱友了,应该相互帮衬,咱俩之间以前的恩怨的就一笔勾销罢,你我同为咱明教的四大护教法王,一起离开还是可以的。”
于彦良还是只有苦笑。
唐青山一脸无语,“我明教啥时候冒出了个四大护教法王了?哎,别说,还挺威风的,到时候可以弄一个啊,我也可以当个法王嘛。”
张涟踹了他一脚,“正经点。”
张扬从院门外缓缓现身,看向唐青山,“他们真是你们明教的人?”
唐青山颔首,“要不然我从开封跑来干嘛?”
张扬显然并没有轻信,若有所思的看向黄昏和于彦良,“你们既然是一教之友,为何在我庄园前会拔刀相向?!”
黄昏心里一个咯噔,我擦,张扬不蠢。
还好山人早有准备。
笑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在南镇抚司,而小于在北镇抚司,我俩之间并没有联络,你大概也是知道的,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之间不对付,所以我和小于在兴化府的时候,多有摩擦,彼此看不顺眼,这个事情你可以找唐大哥求证。”
唐青山心里蛋疼的很,你妹啊黄老弟,我大老远的来救你,现在还得帮你送个人情出去?
得了,好人做到底。
谁叫你当初救了我家闺女,谁叫我老婆一直惦念着你的好呢。
颔首,“确实如此,他俩都是我明教安排在锦衣卫的谍子,为了安全起见,彼此并不相通,话说,你俩怎么回事,怎么跑泉州来了?”
实际在问黄昏怎么回事。
做戏做全套,黄昏立即苦笑着说,“咱们明教有内奸,兴化府总旗得到了一些消息,怀疑我了,所以我不得不逃到泉州府这边来。”
唐青山暗叫一声老弟好演技。
明教有屁的内奸。
黄昏这么说,不过是在交代他到泉州的合情合理性,打消张扬的怀疑而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于谦于少保!
张扬以手抚颔,微微点头示意相信,眼神却越发阴冷,“在下还有一个问题,根据前几日得到的线报,黄昏你是六首三元黄观的侄儿,出生书香世家,为何会是明教的人?”
这个问题犀利!
霎时,院子里的气氛便紧张了起来。
一个不慎,黄昏和于彦良都得死——唐青山一家人倒是无虞,张扬也知道分寸,他们蛰伏是为了等机会,明教也是这样。
所以他绝对不会动明教的高层。
但杀黄昏和于彦良绝不会手软。
实际上张扬心里迷惑着呐,黄昏这样的官场身份,如果不是明教的人,唐青山作为明教高层,会跑上千里地,从开封来泉州领人?
黄昏心里却笑了起来,脸色一副悲呛,“那么你是否知道,我叔父黄观尚在诏狱之中饱受酷刑?”
张扬点头。
黄昏又悲愤的道:“那你可否知道,当日应天城破,我叔母携家中女眷投河太平桥,我亦投河,不过机缘巧合,被人所救而已,但我叔母极其家中女眷,全数殇于河水之中。”
张扬摇头,“这个我确实不知。”
黄昏看向唐青山,一脸感激,“幸得唐大哥所救,这一生感激涕零啊。”
唐青山心里万分尴尬。
面上却是一副义薄云天,“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黄昏长叹一声,“我和朱棣有不共戴天之仇!”
至此,张扬终于相信了黄昏,脸上立即换了一副人畜无害的笑意,大笑道:“原来是误会一场,先前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黄昏也呵呵笑道:“都是我太冒昧,还差点将你们也暴露在兴化府总旗姚楚山的视线里,是我孟浪了,还望张兄不要介怀。”
“哪里哪里。”
彼此说了点面子话,张扬着人将黄昏和于彦良送到客房,他则和唐青山去进行一场秘密会谈,商量合作问题。
客房里,沐浴之后洗了个澡。
黄昏和于彦良喝着凉茶,惬意的看着热气腾腾的田野,如今已是盛夏,出了房子就能热成狗,由此越发感激唐青山。
于彦良叹道:“咱们完了。”
被打上了明教的印记,这辈子都别想在仕途上有前途了。
黄昏笑着纠正,“是你,不是咱们。”
于彦良:“你就不担心今后被陛下发现你和明教勾搭的事情么,也不担心以后官到高位后,被明教的人要挟拿捏?”
黄昏哈哈一笑,“如果说,我是说如果,我能把明教掌握到手上,让明教成为大明的利器呢?”
于彦良绝然摇头:“断无可能!”
黄昏呵呵一笑。
走着瞧呗。
他确实有点眼热明教,大明的未来是要开疆拓土的,文化入侵很重要,不巧,明教虽然不如佛道两家,但也是一个宗教教派嘛。
东西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在坏人还是好人手中。
又道:“有些事我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了,我一点也不担心陛下知道我和明教的人有接触,但你不一样,陛下一旦知道了,你必死无疑,而且会连累家人。”
于彦良叹气,“是啊,我倒是无惧一死,可惜我兄长读书等身,不该遭此磨难,更可惜我那侄儿,虽才四五岁,但也是天资卓著,将来必然悬名一甲,成为国之栋梁。”
黄昏不屑一顾,“才四五岁就能看出来了,我读书少,你别忽悠我。”
于彦良眼里涌起自豪,“我忽悠你作甚,我侄儿于谦,秉性纯直,天姿聪颖,虽才四五岁,已是闻名乡里的神童。”
黄昏哈哈一乐,“神童多了去了,方仲永你知道否——等等!”
黄昏汗毛炸了,“你侄儿叫什么来着?”
“于谦啊。”
“于谦?”
“有问题?”
这他妈当然有问题啊!
黄昏做梦也没想到,身边这个锦衣卫小旗,竟然是大明于谦的叔父,这特么也太巧合了罢,写小说的也不敢这么设置剧情啊。
看着黄昏震惊得说不出话的表现,于彦良觉得莫名其妙又觉得毛骨悚然。
讶然问道:“怎么了?”
黄昏惊醒,咳嗽了几声,道:“没事没事。”
既然是于谦的叔父,可以继续拉拢他,至于于谦么……有我黄某人在,北京保卫战是肯定不会出现的了,但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于谦依然会成长为大明的肱骨重臣。
不过话说,这个于谦真是那个于谦吗?
问道:“你兄长叫什么?”
于彦良答道:“怎么,要用我家人威胁我?倒也不惧,若有阴谋诡计但来便是,我兄长名于彦昭,我祖父名为于九思。”
我擦!
实锤了!
这个于谦就是北京保卫战的那个于谦于少保,妥妥的一本书的主角人物,不过因为我黄某人的存在……嗯,于少保,只能请你去当配角了。
多了个心思,对于彦良道:“你想多了,我只是随口一问,说点正经事罢,你来追杀我,是奉姚楚山的命,可你知道姚楚山为什么要杀我?”
于彦良摇头苦笑,“我们这些人怎么可能知道,不过是跟随命令走罢了。”
黄昏叹道:“因为庞瑛和纪纲。”
又道:“这且不提,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我就愿意救你吗?”
于彦良岂能不懂。
从两人被张扬俘虏之后,黄昏就一直对他比较友好,但确实不明白黄昏的意图,问道:“为什么?”
黄昏认真的道:“这一次的事不能就此罢休,我需要你出来做污点证人。”
“污点证人?”
黄昏点头,“只要你愿意站出来指证,姚楚山必死无疑,但要扳倒纪纲和庞瑛,还路途遥远,不过也不急在一时,这两人迟早是个死。”
于彦良沉吟许久,“我有选择吗?”
黄昏果断答道:“没有!”
如果唐青山没来,黄昏真没把握掌控于彦良,但唐青山来了,一番操作之下,于彦良也背上了明教的印记,他要想活下去,不累及家人,就只有配合自己。
于彦良苦笑,“那我基本上没法在北镇抚司呆下去了。”
叛徒历来是万夫所鄙。
黄昏呵呵一笑,“不用担心,我会把你调入南镇抚司,另外,兴化府百户所的锦衣卫,除了你、我,杜金明等九人,其他人中,姚楚山必死无疑,其余数十人,逃不掉被贬边疆的命。”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奥斯卡,你欠我一个小金人!
晚上一顿大鱼大肉。
第二天一大早,唐青山一家和黄昏、于彦良两人告辞,临走之前,张扬提醒了几句,说哪里哪里有姚楚山的人布控,又说从哪里哪里回兴化府比较安全。
走出老远,黄昏才伸手对唐青山道:“钱给我。”
唐青山一脸莫名其妙,“什么钱?”
黄昏也有点懵逼,“我被关进地牢之后,身上的所有钱都被他们搜了去,好几根金条呐,他们没有还给你?”
唐青山哈哈大笑,拍了拍黄昏肩头,“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不是?”
黄昏秒懂。
感情你们这是塑料联盟,涉及到利益的时候还是钱大爷第一。
问唐青山一家欲往何处。
唐青山犹豫了一下,说你被关在地牢中大概还不知道,泉州这边的锦衣卫百户所挑了白莲社一座分坛,我们明教在这边的势力有点慌,我得去主持工作,将核心成员撤出福建,待局势稳定后,再杀回来。
黄昏要去兴化府。
于是分道扬镳。
和于彦良骑马慢行,两个大男人本来无话可说——该说的早就说了。
黄昏觉得不稳妥,觉得有必要再提醒他一次,道:“回到兴化府后,千万不要提张扬和唐青山的事情,一旦被人发现咱俩和他们有关联,都得倒霉。”
于彦良嗯了一声,他懂。
黄昏的潜台词是在告诉他,如果他对黄昏不利,黄昏就会抖出这件事,也能让唐青山出来佐证,到时候整个于家都得被牵连。
而黄昏作为天子宠臣,根本不担心于彦良告发他和明教有关系。
黄昏大感欣慰。
于彦良这人还不错,作为一个小弟,智商合格。
一路前行,有张扬给的情报,躲过了姚楚山的人,进入兴化府辖境后,直奔府城,不曾想找人一打听,郑和已经去了泉州府。
黄昏不敢耽搁,不管锦衣卫那边有没有调令,穿过兴化府城,直接回应天——郑和都走了,就靠于彦良一个人保护他,非常没安全感。
返程更隐秘。
毕竟在锦衣卫系统内,包括应天那边,都以为黄昏在泉州府和兴化府交界处失踪了,没人会想到他已经从兴化府返回应天。
一路顺风。
回到熟悉的莲花桥平康坊,黄昏感触颇多。
再也不想离开应天了!
尤其是福建那种偏僻地方,毒蛇蚁鼠横行,还有各种沼泽,又面对锦衣卫的追剿,能活着回来,一定是黄家祖坟在冒青烟。
走入院门,便闻读书声。
笑眯眯的来到吴与弼书房外,呵呵乐道:“吴叔在文渊阁当值么?”
吴与弼唰的一下跳了起来,眼睛立即红了,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黄昏哈哈一乐,“以为我死了?”
吴与弼点头。
黄昏嘚瑟的笑,“放心放心,我都还没娶媳妇,可不想这么早死翘翘,与弼,你出来下,先去收拾个房间给小于暂住。”
把于彦良介绍给吴与弼,安顿好后,黄昏去厨房里找了辣椒,恍然发觉明初还没有辣椒,于是找生姜替代,把生姜水抹在手上,这才直奔紫禁城。
是时候反击了。
不管是庞瑛还是纪纲,这一次他们屠刀出鞘,差一点就把老子霍霍了,若是不让他们付出代价,那我黄某人作为穿越者的面子何在。
过正阳门、洪武门,穿过诸多部门所在的长街,直入奉天门。
朝会时间早就过了。
一路前行,因是老面孔,倒是没护卫阻拦,这些护卫也不知道国家大事,只是觉得有一段日子没见着这位炙手可热的天子宠臣,觉得有些奇怪而已。
来到乾清宫,对门外的小太监道:“请公公去禀报一下陛下,锦衣卫百户黄昏求见。”
小太监急忙进去。
片刻后,狗儿太监风一般踩着小碎步跑了出来,对着黄昏肩头就是一拳,“想不到你还活着呐,我都以为你死在那边了。”
关怀之情不似作假。
黄昏很是感动啊,人就是这样,你给别人交心,别人也对你交心。
不错不错。
和狗儿太监这关系已经到位了,就等自己进入内阁,就可以只手遮天。
笑着回道:“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啊,我先见陛下,稍后有空,狗公公若是能出宫,咱俩去喝几杯压压惊。”
狗儿立即道:“行啊,我给你接风洗尘。”
又侧身道:“进去吧,陛下宣你。”
黄昏进去之后,行礼。
朱棣坐在椅子上,默默的盯着黄昏,许久没有免礼,就这么看着跪在地上,额头放在手背上的黄昏,直到他觉得火候拿捏够了,才问道:“你可知官律?”
黄昏大道:“臣知一二。”
朱棣沉声道:“地方官吏,不经奏报,不经手续,不经朕之宣召,擅离职守,从任地进入京畿,该当何罪?”
黄昏心里一阵腹诽。
你妹的朱棣,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拿捏老子。
索性抬起头,“臣知,但就算是死,臣也要进京汇报陛下,待臣奏事之后,陛下但有发落,臣绝无丝毫怨言。”
朱棣愣住。
他讶然发现,黄昏已是泪流满面,眸子血红,情深不知何以言往。
脸色温和起来,“你哭什么?”
黄昏心里乐开了花。
生姜水起效了。
急声道:“臣置身于乾清宫中,目睹陛下之神武容姿,感受陛下之浩瀚天威,再想起之前的悲惨遭遇,才深深明白一件事,陛下就是臣的天!”
朱棣的神情越发温和。
黄昏的泪水和虔诚、恭谨,让他很是感触,内心甚至还有点小爽。
你看看,你看看。
别看你黄昏在京畿一阵操作猛如虎,到头来去了地方还不是七步一杀机,没有我朱棣,你黄昏就是个任人宰割的肥鱼。
问道:“这话怎么说?”
黄昏几近哽咽,“往日饱受陛下天恩而不自知,在京城之中肆意妄为而无险患,到得地方,虽有陛下天威笼罩,但天高地远,叫天不灵,微臣数次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陛下了,再也无法为陛下的永乐盛世献上绵薄之力,再也无法为大明的煌煌未来添砖加瓦,好在微臣每每面临绝境时,想到陛下的谆谆教导,想到陛下的厚望,臣自知不能辜负陛下的一番厚爱,又怎能轻易死去,好在天佑微臣,又有陛下的圣威加持,臣活着回来了,但方才一念及此,微臣便悲从中来,忍不住潸然泪下。”
奥斯卡,你欠老子一座小金人!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勾心斗角累不累
朱棣这人吧,正儿八经的钢铁直男,直男一般都有个特性,大多不适应突如其来的温情,黄昏这一通表演,让朱棣心中感触万千。
觉得自己真有黄昏说的那么好。
想来也是。
不论是史书还是黄昏经历的事实,朱棣对他已经宽容到了极限。
走神棍路线?
朱棣忍了,没有拉出去一把火烧了。
明目长大的撩徐妙锦?
朱棣还是忍了。
空手套白狼利用香皂赚徐皇后的钱?
朱棣掏钱时一点也不含糊。
当然,也就是黄昏。
换个人试试,分分钟让你明白何为永乐大帝。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
朱棣一声长叹,“起来罢。”又对一旁斥候的狗儿说:“黄卿一路奔波,身体困乏,赐座罢,狗儿你去看看文渊阁那边有没有本章过来。”
狗儿秒懂。
立即将御书房里所有人都带走,只留门口的护卫。
黄昏很是自觉地的将凳子搬到靠近冰块的地方——大夏天的,还是朱棣会享受啊,书房里到处都是冰块,先前有宫女用扇子扇冰,凉风习习,比空调房还要巴适。
朱棣问道:“你是怎么回事,怎的就失踪了,遇到事情为什么不去福建边境找张辅,为了配合你和三宝,我可是让张辅领了兵驻扎在福建靠近浙江的边境上。”
黄昏意外,“你没说啊。”
早知道就不去调平海卫的并,直接让郑和去找张辅了。
朱棣:“……”
好像是自己失误了,在黄昏出发前,没有让他和张辅之间形成联络网,一时间有些尴尬,但作为帝王,哪能说自己错了,于是道:“我也是担心打草惊蛇,若是大兵提前入境,早把我那侄儿吓跑了。”
说正事了。
黄昏也不敢马虎,认真的道:“尽管兴化府百户所有些毛病,但他们传回来关于建文帝消息这件事上,还是很尽职的。”
朱棣精神大振,双眼放光,“怎么说?”
黄昏道:“到了兴化府,微臣听过总旗姚楚山汇报后,没敢停留半刻,即日就乔装打扮带着姚楚山等人去往林墩的白云寺——得到的消息是建文帝在林墩白云寺礼佛。”
朱棣长叹,“出家了么,倒是躲得好。”
他当然不信朱允炆真出家了。
不过是隐藏身份而已。
又问道:“后来呢?”
黄昏道:“这是微臣的失误,本想着直奔主题,却没料到对方警惕的很,听我和锦姐姐是外地口音,立即说不接香客,微臣一眼看出有问题,着姚楚山去调遣兴化府境内的所有锦衣卫,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又请郑大监去调平海卫的驻防兵力。”
朱棣颔首,“这个动作是正确的,福建那边建文旧臣确实有些多,郑和已经给我说了这些事,说点我不知道的。”
黄昏点头,“郑大监说了什么?”
朱棣说了。
黄昏补充道:“郑大监调兵不成,又没能在白云寺搜到人,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刚把姚楚山和郑和调走后就出事了。”
朱棣,“什么事?”
黄昏叹道:“有人想杀微臣,为此甚至不惜影响陛下的大事,我和锦姐姐刚在白云寺附近找好住宿,姚楚山便率领锦衣卫前来剿杀微臣,好在有陛下天威保佑,臣躲过一劫之后,在兴化府总旗杜金明等人的拱卫保护下,和锦姐姐一起穿过兴化府进入泉州府……”
将事情详细过程说了一遍。
省去了在张扬庄园里发生的事,只说是让杜金明等人吸引姚楚山的注意力,他则潜伏在一猎户家中,直到姚楚山等人搜远之后,才从兴化府这边杀回应天。
朱棣沉吟半晌,神色奇怪,“你身边只有徐妙锦?你知道姚楚山为什么要追杀你么?”
黄昏摇头,“不知。”
朱棣叹道:“在你离开应天之后,北镇抚司总衙这边,发了文书,让姚楚山配合你侦缉、剿灭兴化府境内的白莲社妖人,姚楚山追杀你,是因为你身边有白莲社妖人。”
天子不偏听。
朱棣也不会完全相信黄昏,他只相信证据。
又道:“这件事有往来文书作证,有沿途驿站的驿丞、驿卒佐证,所以你说姚楚山是针对你,这件事站不住脚跟。”
黄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用说,什么文书、驿站都是纪纲后来布置的,却天衣无缝,连朱棣都挑不出刺来,纪纲的力量已经恐怖若斯了。
自己还是小看了他。
问道:“那扇面渡驿站的事情怎么解释,这件事郑大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