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

    都是体面人,死得体面更好。

    黄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张将军在灵源山可还好?”

    张扬的笑容僵滞,死死的盯着黄昏。

    杀意如织。

    黄昏视若不见,轻声道:“奇怪我为何知道张将军在灵源山,那么你就不奇怪,我怀揣大把金银,为何偏偏到了那么这里来买马么,我不能找一个市集买?”

    心里腹诽——老子也没办法啊。

    明朝时期,这边是真穷。

    就算找到市集了,也不一定有马,还是这种地主家比较容易买到。

    鬼知道撞进贼窝了。

    张扬舔了舔嘴唇,神色恢复正常,沉声道:“你究竟是谁?”

    黄昏没有直接回答,“知道为什么会有锦衣卫追我么,也许你认为我建文旧臣,是追随朱允炆的人,这么想也对,合情合理,但没想过我有可能是你们的盟友?”

    张扬,“哦?”

    鼻音很重,满满的都是不信。

    黄昏呵呵笑道:“我知道张将军在灵源山礼佛,我也知道这个地方是你们的据点,所以我身后的势力让我来查探,不过在途径兴化府的时候,被锦衣卫察觉到行踪,所以才会被锦衣卫倾巢而出追缉,我也是无奈,只能冒险,不得已暴露了你们。”

    队长别开枪,自己人。

    张扬蹙眉深思,他在思考黄昏这话的真实性。

    他身后的老学究管家咳嗽一声,问道:“你是彭和尚那边的人?”

    当今天下,能让锦衣卫如此大动干戈的,除了建文帝朱允炆,就只有像他们这样的人——陈友谅、彭和尚的残余势力,以及白莲社、明教之类的教派。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

    彭和尚就是彭莹玉,是南派红巾军的师祖。

    早就死了。

    但彭和尚有不少弟子活了下来,是以红巾军在大明天下还有不少残余势力,和明教一样,在中央统一政权的威慑下,都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黄昏眼咕噜一转,觉得冒充红巾军有风险。

    隐患太大。

    笑着摇头,“不是。”

    张扬不解,“那你究竟是哪边的人?”

    黄昏指着头顶。

    张扬和老学究管家抬头看了看,除了黑漆麻洞的房顶,啥也没有。

    黄昏无奈,脑子一热,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走道上的两人震撼莫名,有点懵逼。

    黄昏暗喜。

    有戏,没想到明教现在还有这么大影响力,连张定边的后人都不得不忌惮。

    哪知片刻后张扬深呼吸一口气,“说人话行不?”

    黄昏愣得不要不要的,“你们竟然不知道我们的口号?”

    张扬摇头。

    黄昏哭笑不得,尼玛,小说害我。

    好在无伤大雅,尴尬的干咳几声,道:“嗯,这个是我从教义中摘出来的口号,还没广泛教化,坦白说吧,我是明教的使者。”

    张扬眼睛瞪圆,“明教?!”

    这就有意思了。

    出于种种原因,明教对朱家统治的大明王朝一直不满,所以明教的人来联络他们,确实是说得过去的理由。

    对抗政府,可不得联合盟友。

    脸上露出玩味的笑意,“那倒是奇怪了,那名叫于彦良的北镇抚司缇骑,说你是南镇抚司百户,因和纪纲、庞瑛有仇怨被贬兴化府,又被兴化府的总旗姚楚山设计追杀,走投无路逃入的泉州府,怎的摇身一变,成了明教使者?”

    黄昏哈哈一乐,“他一个小旗,能知道什么。”

    又道:“我之所以和纪纲、庞瑛有恩怨,就是为了借朱棣的刀杀这两人,所以两人对我恨之入骨,而在兴化府,我为了联络建文帝暴露了身份,所以姚楚山才想将我捉回去,被逼无奈,我只能到泉州府寻求你们的庇护。”

    张扬指着他自己的鼻子,“你看我像傻子不?”

    黄昏认真的看了看,“不像。”

    张扬乐了,“那你还敢骗我?你既然是明教的人,以明教在兴化府的势力,要阻止锦衣卫区区一个百户所捉拿你,并不难,哪需要我等的庇护。”

    黄昏暗暗叫苦。

    尼玛,以前看的那些历史小说,里面的反派都是弱智,各种好忽悠。

    怎么老子遇见的都是高智商的?

    不科学啊。

    眼咕噜一转,想到了说辞,“确实不难,但这样一来,因为我一个人的安危,我们明教在兴化府的全部势力都会暴露在朱棣的鹰犬耳目之下,得不偿失,所以我只能逃。”

    张扬气极反笑,“先不提真假,你这番言辞和举动,是否说明你们明教不能暴露,而我们就可以暴露了,你们明教的人是人,我们就不是人了?”

    不厚道啊。

    黄昏:“……”

    无力反驳。

    张扬收敛笑意,冷声道:“看来你确实是朱棣的鹰犬,被姚楚山等人追击,也不过是你们朝堂之间的倾轧罢了。”

    黄昏暗叫不好。

    再不拿出着实有力的证据,怕是要跪在这里了。

    心一横,道:“你们既然是汉国遗臣,张将军又在泉州经营多年,想必势力不弱,耳目消息亦不差,可能联系到明教高层?”

    这种教派高层一般都是秘密。

    就怕政府枭首。

    张扬若有所思,“可以。”

    黄昏道:“这样,你暂时将我继续关在地牢里,着人去通知明教,找一个叫唐青山的人,就说我黄某人在你府邸做客,请他来接我回教。”

    黄昏是真的庆幸。

    还好当初在应天救了唐赛儿,只要唐青山这货还有一点良心,应该愿意跑这一趟……的吧?

    张扬显然知道唐青山。

    闻言很是吃惊,却面不动声色,“你在明教地位很高?”

    唐青山作为明教高层,迄今为止还没暴露在官方那边,否则早被锦衣卫围剿了,黄昏既然知道唐青山,就不得不认真思索他说的话的真实性。

    黄昏哈哈一笑,“有资格来联系你们,地位太低,岂非失礼。”

    张扬颔首。

    回首看了一眼,老学究管家对他暗暗点头。

    张扬便有了定夺,“那继续委屈你几日。”

    说完两人出了地牢。

    没过多久,于彦良被送了回来,这位老弟比较识时务,身上没有承受酷刑——估摸着也是张扬觉得他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消息。

    事实也是如此。

    黄昏继续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待着。

    张扬出了地牢后,和老学究管家商量了许久,最终还是派了个人出门,去通知泉州府辖境内的明教势力,让他们来领人。

    同时又派了人去灵源山通知老爷子张定边。

    ……

    ……

    永春城外一座小山顶上的破道观内,杜金明等七人拱卫着徐妙锦,面色忧愁。

    他们被追上了。

    有两名兄弟在姚楚山的追击上,不幸牺牲。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在躲入这处山顶的道观,依靠地形防守,然而也是危在旦夕,只要对面火攻,他们都得死。

    道观外全是泉州府的锦衣卫和姚楚山率领而来的锦衣卫,但一时间没有发难——因为姚楚山和泉州府的那位锦衣卫百户发现,黄昏不见了!

    这还搞个锤子。

    黄昏不见的话,他们也不敢对徐妙锦和杜金明等人再下手。

    他们若是杀了这一批人,黄昏回到应天,把实情给朱棣一说,再加上杜金明、徐妙锦等人的死讯,那么他们这一群人都得死。

    罪证确凿,纪纲也洗不白他们。

    反之,若是黄昏回到应天,徐妙锦和杜金明也没事的话,纪纲还有能力给他们洗白。

    前提是纪纲愿意。

    但无论怎样,黄昏不死,谁都不敢动杜金明和徐妙锦等人。

    这是一个困局。

    泉州那位叫周胜然的百户更是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和他的关系本来就不大,如果能一举杀死黄昏和徐妙锦等人,他倒是敢做。

    可现在黄昏跑了,让他再对徐妙锦动手,那纯粹是找死。

    他不傻。

    徐妙锦是谁?

    别看人徐家现在没落了,可徐家还有位女子是咱大明王朝的一国之母啊。
………………………………

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皆求活

    周胜然和姚楚山两人聚在道观外面的树荫下,神色凝重。

    他们甚至可以看见道观内绣春刀的寒光。

    周胜然压低声音,“老姚,你是怎么回事,带着几十个人追过来,竟然把罪魁祸首漏了,现在去哪里找黄昏?”

    姚楚山神色苦涩,“按理说不至于,我们一路追过来,痕迹始终是十一个人的。”

    周胜然摇头,“痕迹可以作假。”

    姚楚山恍然:“难怪这么快就追上了杜金明等人,他们要作假出一个人的痕迹来,所以逃跑的速度就慢了许多。”

    周胜然喟叹一声,“现在讨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找到黄昏,我觉得他肯定杀了个回马枪,重返兴化府了。”

    这是个妙计。

    没人会想到,黄昏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去兴化府。

    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姚楚山嗯了一声。

    周胜然沉吟半晌,“老姚,有些话我不好说,但确实不能不说,毕竟事关一百号兄弟的生死。这件事呢你办得不妥,现在咱们也不敢对杜金明等人下手,我不敢,而你也不敢,因为你还存在着一线生机,若是下手了,这一线生机也没了,也别怪兄弟我不厚道,这样罢,我着人将杜金明等人困在这里,你带着你的人杀回去,务必找到黄昏,我再派两个人跟着你去,若是击杀黄昏,这两人传回消息,我这边立马动手——”

    停了一下,“若是黄昏逃出了福建,那么兄弟我也只好恭送徐妙锦回应天。”

    世间没有那么多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

    更多的是为利益插兄弟两刀的人。

    姚楚山一声长叹,哪料到黄昏如此狡猾,又不按常理出牌,自己接连中计,事已至此,只能率人杀回去重新追查黄昏,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忽然想起一事,“我有个小旗叫于彦良,失去联系好几日了,恐怕和黄昏有关。”

    周胜然无语,“唉,老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都有麾下失去联系了,你还不警惕,在这样复杂形势下,你麾下的失联肯定和黄昏有关,否则泉州府这边谁敢去动锦衣卫?

    又道:“那你就从于彦良最后失去联系的地方开始查起,没准能有所斩获。”

    姚楚山起身,“这边就有劳您了。”

    周胜然嗯了声,“放心,庞镇抚使已经飞鸽传信交待了,只要黄昏没逃出福建,我这边肯定全力配合你,反之,真别怪哥哥见死不救。”

    姚楚山率人下山,绝尘而去。

    等姚楚山走后,周胜然想了许久,叫来两个手下,小声叮嘱了几句,叫他们准备一些吃食和水送入道观之内,另外叫人紧急送了两封文书出去,一封送往兴化府,一封送往应天锦衣亲军指挥司。

    这差事办得窝火。

    周胜然现在分外后悔,早知道这样,宁愿得罪庞瑛也不该出动人手堵截,现在好了,两边不讨好,关键这事一个不好,也得跟着掉脑袋。

    现在得好吃好喝供着徐妙锦等人,若是黄昏逃出福建,自己还得找借口将他们送回应天。

    最完美的结果,还是黄昏死在姚楚山手上。

    死光死净之后,发生了什么,还不是由着北镇抚司怎么说,陛下总不能为了一个黄昏和徐妙锦,亲自跑到泉州来调查吧。

    周胜然哪里知道,他在这小山顶的破道观一守就是一个月。

    兴化府那边,没有黄昏出现的消息。

    姚楚山率领数十锦衣卫缇骑追回去后,像个无头苍蝇,在泉州府和兴化府接壤的偏僻地界,黑灯瞎火的跑了一个月,没发现黄昏的踪迹。

    这位锦衣卫百户,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周胜然越来越坐不住了,他已经感觉到事情的不同寻常,黄昏有可能已经死了,但也有可能已经逃回了应天!

    他不敢冒险。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赤手空拳走入破道观,和杜金明来了场“开诚布公”的密谈,说我身为泉州锦衣卫卫所的百户,接到兴化府那边的消息,有建文余孽从兴化府逃窜至泉州,是以帅兵过来堵截,先前以为你们是假冒的锦衣卫,又或者是兴化府的锦衣卫中叛变了建文旧臣,所以在困住你们的同时,送了文书去应天和兴化府,应天和兴化府那边回复的文书确凿了你们的身份。

    又说原来是误会一场。

    不得不承认,周胜然这一着很妙:他送往应天和兴化府的那两封文书,表面上确实在求证杜金明等人的身份,将来朱棣着人调查,这就是他此次出兵的理由。

    合情合理。

    而且还隐然帮了姚楚山一把,从侧面印证姚楚山追的是建文余孽,而不是黄昏和徐妙锦等人,反正到时候御前对质,谁都没有绝对的证据,纪纲和黄昏大概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成为一笔糊涂账。

    这当然不足以让姚楚山全身而退。

    还得应天的纪纲和庞瑛出手才行——这两位必须出手救姚楚山。

    否则姚楚山抖出来,他俩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但周胜然把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唯独遗憾的是,大概在庞瑛那边要受冷落了,这辈子都别想从泉州这穷乡僻壤调到富饶地区去。

    不过总比死了好。

    周胜然一个泉州锦衣卫百户,哪敢真去承受天子宠臣的报复,纪纲和庞瑛会救姚楚山不假,但没有利害关系的周胜然死就死了,还指望他们做出什么义薄云天的事来?

    想的美!

    周胜然太了解这些朝堂大佬们的尿性了——谁不是踩着别人尸骨走向富贵?

    杜金明岂会不懂周胜然的小心思,可也没办法。

    周胜然这一招完美无瑕。

    于是在寒暄之后,杜金明等七人拱卫着徐妙锦离开永春,不敢有片刻怠慢,急忙去漳州府,然后直奔应天。

    周胜然回到泉州府百户所后,收到了姚楚山请求他派兵搜索黄昏的密信,他并没有出兵,反而去泉州某个小城里,收割了十几颗早就被他盯住的白莲社妖人的头颅,将之连带战报一并送往应天。

    这是他为姚楚山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为了他自己。

    希望这十几颗头颅能洗清天子对他们此次行动动机的怀疑,同时完善了这次行动的始末,至于黄昏的报复——只能自己想办法化解,实在不行,用钱买命罢。

    人,终究是有私心的。

    谁不想活呢。

    苦了白莲社,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他们无辜挨了揍。
………………………………

第一百四十章 纪纲的手腕

    锦衣亲军指挥司,北镇抚司衙门内。

    纪纲黑着脸坐在那里。

    庞瑛跪在地上。

    桌子上放着一封泉州百户所百户周胜然送来的战报,在北镇抚司外面的大厅里,从泉州那边送来了十多颗裹了石灰的头颅,恶臭难闻的很。

    气氛沉滞。

    庞瑛胆战心惊,想给自己争辩一下,可看着纪纲杀气腾腾的的脸,吓得不敢吱声,不断的吞着口水。

    纪纲接连深呼吸几口气。

    发展忍无可忍。

    起身,一脚将庞瑛踹翻在地,接连几脚。

    庞勇抱头不敢反抗。

    他是北镇抚司镇抚使没错,可在纪纲面前,他连屁都不是一个,没有纪纲就没有庞瑛的今天,而且庞瑛心里明白,纪纲这是恨铁不成钢。

    锦衣卫所有心腹之中,纪纲最青睐信重的就是庞瑛。

    纪纲出了气后,黑着脸重新坐下,冷道:“有没有觉得冤枉,有没有觉得我这样对你,是我的不对,由此对我产生怨恨?怨恨就对了,你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

    庞瑛坐起来,擦干了嘴角的血,道:“没有,我在不识好歹,也知道都指挥使是为我好。”

    纪纲满意的点头。

    这就是他愿意不断为庞瑛擦干净屁股的原因,庞瑛这人怎么说呢,有时候让人恨不得一刀将他的头颅砍下来,但大多时候是最得力的下属。

    问道:“你找了柳大从京中出发,在常山辖境内才对黄昏动手,这一着其实很不错,就算没有成功,也将自己屁股擦得很干净,但为何后面昏手频出?”

    庞瑛叹气,“我怎么知道姚楚山这人如此靠不住。”

    纪纲怒斥,“这不是姚楚山的问题,我从乾清宫回来就告诉过你,黄昏代天巡狩,是关于建文帝的事情,那是陛下的逆鳞,你竟然也敢去触,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庞瑛狡辩,“就算没有黄昏,我们也能查清那个建文帝的真伪。”

    纪纲无语,“陛下会不知道?但为何还是让黄昏去钦差了?你难道就没明白,这件事还有商量余地,若是锦衣卫查出建文帝的真伪,那么无论真假,朱允炆必死无疑,而让黄昏去,说明陛下心中还有其他谋划,有可能是要借机将朝堂上蛰伏的建文旧臣一网打尽啊!”

    庞瑛不语了。

    纪纲又道:“事情已经发生也便罢了,又不是不能收场,可你为了那二十斤黄金的旧怨,连泉州那边的锦衣卫也敢调动掺和进去,你知道陛下知道了会怎么想?陛下会说,哟,纪纲这人很有魄力嘛,为了区区一个黄昏,大肆调动锦衣卫,原来锦衣卫是你纪纲的锦衣卫,不是天子的锦衣卫啊。”

    纪纲顿了一下,“蠢货,老子都被你坑了。”

    庞瑛越发不敢说话。

    纪纲深呼吸一口气,“你就这点眼光,二十斤黄金就让你一直过不去了?头段时日,陛下让我去查南康长公主等人,我怎么帮的你,我让你去调查宁国公主和驸马梅殷,驸马梅殷为了不被牵连进去,给了你多少钱,足足五十两黄金,你还不知足?”

    庞瑛嘀咕了一句,“我只拿到十斤。”

    其中二十斤不是送给你了么,剩下的二十斤分给了其他兄弟。

    纪纲脸上略有尴尬。

    咳嗽了一声,“这事也不提了,现在想想如何擦干净屁股吧,姚楚山必须得救,我们若是不救他,他保不齐就把你供了出来,到时候北镇抚司从上到下,都得承受陛下的雷霆之怒。”

    庞瑛点头,“确实要救姚楚山,那么周胜然呢?”

    纪纲翻了个白眼,“你还没看明白外面那十几颗头颅的意思?周胜然已经把他摘得干干净净了,他这一次的行动,已经有了圆满的交代,别忘了,档案馆那边有他送来的文书,咱们北镇抚司也有回应文书,就靠这十几颗头颅和往来文书,周胜然不仅把他自己摘干净了,咱们北镇抚司还得嘉奖他!”

    沉吟半晌,“这是个人才!”

    庞瑛问道:“那么我们现在怎么办,郑和派回来的人肯定已经告诉了陛下姚楚山率领人追杀黄昏的事情。”

    纪纲沉吟半晌,“周胜然这一步棋走的好,万幸他没有杀了徐妙锦。”

    这事还有周旋余地。

    庞瑛略有不解,“为什么不杀徐妙锦反而是好事?徐妙锦回到应天,肯定会把事情告诉朱棣,到时候姚楚山必死无疑,他为了活命,很可能把我们供出来。”

    纪纲摇头,“你忘了一件事,徐妙锦一直是支持朱允炆的,她说的话,陛下不会全信,现在的问题是,黄昏这小子失踪了。”

    庞瑛笑道:“会不会是和那个叫于彦良的锦衣卫小旗同归于尽后,被山野荒兽把尸体给啃了?”

    纪纲想了片刻,“你自己信吗?”

    庞瑛不语,这确实有点过于美好。

    纪纲起身,“我去一趟乾清宫,你立即准备一下,给兴化府那边发一封文书,内容是让姚楚山配合黄昏追缉境内的白莲社妖人,日期方面不要落款近日,要落款在黄昏出应天后三天的样子。然后着人去告诉姚楚山,让他一口咬定,当初追杀黄昏,是因为黄昏身边有白莲社妖人,甚至可以说黄昏是被白莲社妖人劫掠,所以才会失踪。”

    庞瑛大喜,“都指挥使妙计!”旋即一脸为难,“文书的事不好操作啊。”

    纪纲哂笑,“不好操作?”

    整个锦衣卫除了南镇抚司都是老子的人,还不好操作?

    只要上下一心,作假一封文书出来并不是难事。

    ……

    ……

    朱棣有些烦躁。

    郑和着人传回来的消息说了两件事:兴化府辖境内林墩沿海的白云寺中,确实有贵人住过的迹象,黄昏让郑和去调兵,平海卫不听调动,待郑和赶回白云寺,寺中贵客已经离开。

    兴化府锦衣卫总旗姚楚山率领锦衣卫在追杀黄昏。

    对于第一件事,朱棣很是头疼,按照郑和的推论,不管白云寺中的那名贵客是不是朱允炆,都可能走海路离开了福建。

    去何处了?

    有可能出海,也有可能继续蛰伏在其他地方。

    朱棣又有些恼怒。

    郑和带着兵符,竟然调不动平海卫的兵,平海卫的守将有足够的理由,而且就算是朱棣也无法反驳——防备倭患!

    但朱棣知晓,真正的理由是福建依然掌控在建文旧臣的手中。

    这件事不解决,朱棣无法睡安稳。

    必须将福建那边的建文旧臣铲除,否则迟早酿成大患。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猫腻

    第二件事,朱棣半信半疑。

    他不相信区区一个锦衣卫总旗敢有胆量去追杀天子钦差,更不相信庞瑛和纪纲会如此昏聩,做出这种事来。

    尤其是纪纲,不是这样作死的人。

    正思索间,狗儿太监进来,说万岁爷,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求见。

    朱棣挥手,“宣。”

    纪纲进来行礼之后,直奔主题,“陛下,泉州府锦衣卫卫所百户周胜然根据兴化府总旗姚楚山的消息,在泉州府内侦缉到大批白莲社妖人,泉州百户所倾巢而出,斩获白莲社妖人头颅十余颗,已送递到锦衣亲军指挥司衙门。”

    朱棣唔了一声,“兴化府那边怎么回事?”

    纪纲见状,着实叹服。

    不得不承认,周胜然是个人才,仅用十几颗头颅,就彻底将他自己洗干净不说,还顺带帮了姚楚山一把。

    这个人得调入应天,没准以后比庞瑛更重要。

    道:“在黄昏钦差出应天后几日,北镇抚司接到兴化府那边的消息,说辖境内有白莲社妖人活动,意图蛊惑民众造反。镇抚使庞瑛发了文书到兴化府,让姚楚山配合黄昏,在为陛下办事的同事,解决掉白莲社妖人,避免掀起更大的动乱。”

    纪纲说话的艺术确实高。

    “造反”两字很是敏锐的击中了朱棣的心。

    造反历来是天子的忌讳。

    朱棣点头,“但我听说的,是姚楚山率领人在追杀黄昏,导致黄昏在兴化府和泉州的交界处失踪,这和白莲社妖人有什么关系?”

    纪纲早就有了说辞,道:“具体情况微臣也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推测一二,黄昏初到兴化府,人生地不熟,有可能被白莲社妖人利用,白莲社妖人潜伏在黄昏身侧,姚楚山无奈,为了保护黄昏,不得不做出一番出格的举动,恐怕他的一番苦心已经失败,所以才导致黄昏被白莲社妖人劫掠而失踪,如今他真在亡羊补牢,率领兴化府所有锦衣卫在搜索黄昏的踪迹。”

    顿了一下,又道:“这件事是微臣的失误,没料到福建那边的白莲社妖人如此猖狂,致使陛下的钦差出了差池,坏了陛下的大事,请陛下降罪。”

    朱棣话锋一转,“那为何徐妙锦等人去了漳州?”

    纪纲叹道:“泉州百户所周胜然为了将白莲社妖人的阴谋扼杀在摇篮中,不得不回兵清缴,顾不上徐妙锦姑娘,为了她的安全,所以才会有兴化府锦衣卫护送徐妙锦姑娘从漳州回应天,还请陛下谅解一下地方上的卫所,他们人力不足,实在是力所难及。”

    朱棣颔首。

    这符合常理推断,否则打死朱棣也不相信,明知黄昏身上的重任的情况下,纪纲还敢让人去动黄昏——这是找死。

    沉默了一阵:“黄昏真被白莲社妖人劫掠了?”

    纪纲含糊其辞,“不太好说,也许黄昏并不是被动被劫掠呢,这件事还是需要找到黄昏之后,再求证为稳妥,微臣是真不愿意把黄昏这位天子宠臣往坏了想。”

    朱棣暗暗好笑。

    他明白纪纲的意思。

    表面上似乎在说黄昏不会怎样怎样,实际上就是在捅刀子,说黄昏很可能不是被动消失,而是在暗示朱棣,黄昏有可能和白莲社勾结在一起。

    朱棣知道这事不可能。

    黄昏没有目的和动机,他本就是天子宠臣前程远大,不可能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想了想,“泉州那边的白莲社妖人作乱压下去了吧?”

    纪纲点头,“泉州锦衣卫卫所百户周胜然,能力卓绝,反应神速,麾下兄弟齐心同力,冒死清缴之下,已将白莲社妖人尽数斩杀,头颅在锦衣亲军指挥司,陛下可派人随微臣回衙门求证,并有泉州百户所往来文书为证,文书之中亦附有当地官吏之佐证,做不得假。”

    朱棣点头,“这个周胜然是个人才。”

    纪纲附和,“确实如此,此人可以重用,陛下若是有意,微臣将之调入应天。”

    朱棣摇头,“不急,先压一下他。”

    朱棣岂会那么蠢,什么人才都丢进你锦衣卫,这天下是你纪纲的还是我朱棣的,这种人才得丢进其他衙门。

    挥手,“你且回去罢,黄昏失踪之事,朕另有定夺。”

    纪纲急声道:“陛下,福建那边虽有建文旧臣,但锦衣卫卫所遍及各州府,且人手亦不算少,可以倾尽全力寻找黄昏。”

    朱棣摇头,“锦衣卫不可擅动,除了兴化府的锦衣卫,其余卫所给朕盯紧了,不仅是白莲社,连同其他叛党的残余势力亦得侦缉,钦差失踪的事情,朕不想出现第二次!”

    纪纲恍然,“陛下要动福建了?”

    朱棣嗯了一声。

    不动不行。

    福建那边确实有点乱,明明距离应天不远,却各种政令不通,鬼知道其中是否还潜伏着陈友谅、彭和尚等人的残余势力。

    纪纲知道,这种事还是北镇抚司的差,他是真不想去福建那边。

    人少地广,而且各种山林沼泽。

    大明朝时期还好,广东海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