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冠-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还是小看了他。

    问道:“那扇面渡驿站的事情怎么解释,这件事郑大监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朱棣也是头疼,颇有些恼怒,“这件事三宝也着人回来说了,我大明王旗招展之下,竟有人敢对驿站下手,不过话说回来,你如何证明那些人是纪纲的人?”

    黄昏沉默半晌,“有活口。”

    朱棣苦笑,“在你离开扇面渡之前,是有活口,但你失踪时,那个活口就没了。”

    黄昏有点懵,“什么意思?”

    朱棣道:“三宝在兴化府查无所获之后,你又失踪,他调不动兴化府的人,江浙这边的张辅不敢擅自进入福建,三宝只得回应天,你们之前将之关押在扇面渡驿站的那个叫柳大的人,死了。”

    黄昏暗道一声不好,“怎么死的?”

    朱棣叹道:“暴毙,仵作查了尸体,不是中毒,也没有伤口,更不是窒息,应该是他身体本就有疾病,在驿站被关押期间,发病而亡。”

    黄昏翻了个白眼,“陛下你信?”

    朱棣不语。

    黄昏懂了。

    朱棣现在还是不太愿意动纪纲,毕竟很多恶事还需要纪纲去做,而朱棣又不愿意背负那些恶名,所以纪纲还不能死。

    但这件事可不能就此罢休,要不然纪纲和庞瑛会觉得老子好欺负。

    朱棣也知道黄昏的忿然。

    笑着说:“你且先说说,白云寺中那个人,是否是我那侄儿。”

    黄昏一脸诚恳,“微臣不知。”

    朱棣:“……”

    老子怎么就这么不相信你呢,你会不知道?

    你肯定知道。

    黄昏这是对自己包庇纪纲和庞瑛表达不满,得了,纪纲和庞瑛这一次确实做得太过火,需要敲打一番,于是把兴化府周胜然那边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说,“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又没有确凿证据了,朕不好拉偏架,你总得给朕一个理由来处罚庞瑛。”

    黄昏大喜。

    就等你朱棣这句话。

    这次庞瑛不死,那也得掉一层皮!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见黄昏误终生

    朱棣不是一个会被威胁的人。

    但他是一个可以讲道理的人。

    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说明只要拿出确凿证据,庞瑛是要栽跟头的,可惜黄昏手上现在还没证据,得去取。

    柳大是被灭口了——这事有点奇怪。

    估计马三保的人中有奸细。

    在柳大死之前,黄昏和马三保单独审问过他,柳大为了活命,还是拿出了诚意——条件是换他妻女的命。

    证据暂时不在手,黄昏没有纠结这个事情,等两天再进宫便是,现在追着要不放的话,朱棣一旦直男特性发作,恼羞成怒下真可能六亲不认,于是道:“白云寺中的那人,应该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应该?”

    黄昏立即笃定:“就是朱允炆!”

    只有笃定朱允炆还活着,朱棣心中的那根刺才会一直在,才能刺激他做出更多盛举,比如郑和下西洋之事,假设朱棣知道朱允炆死了,他还会不会派郑和下西洋?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基本上每一次都在亏本,六下西洋把国库亏得铃儿响叮当,要不然内阁那些官员会上书请求废止出海?

    如果没了朱允炆这根刺,亏一两次之后,没准朱棣还真不让郑和去了。

    黄昏需要郑和下西洋。

    不仅是西洋,南洋北洋东洋有的没有的洋,都得去。

    有个词黄昏很喜欢:自古以来。

    黄昏的意图也很明显,等辅助朱棣将大明打造成日不落帝国后,未来的中国可以理直气壮的对世界说,某某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藩属,然后拿出各种证据……

    要比九段线还要九段线!

    仅是这么想想,就觉得很美。

    而且黄昏自信,有自己的指导,郑和再下西洋是绝然不可能亏本的。

    必须大赚!

    朱棣听到黄昏笃定的说辞后,沉默了很久才道:“他后来去了何处?”

    黄昏顺口答道:“应该出海了。”

    朱棣哦了一声。

    又沉默了许久,才说了句朕当年也读过书,《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中有一句朕很喜欢,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允炆出海又如何呢?

    黄昏暗乐。

    成了!

    朱棣有这个心思,那么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便不可阻挡。

    咦~

    等等。

    貌似自毕达哥拉斯提出地圆说后,现在西方那边还没有人证明这个学说,自己可以趁机搞一下啊,没准就取代麦哲伦了。

    咳嗽一声,假装不经意的说,陛下啊,臣代天巡狩之前,我记得好像是有点事没完成的,现在臣也归来了,差事也完美办妥,不知道那事陛下还记不记得啊。

    什么事?

    当然是升官,当初钦差之时,就说官不配位。

    朱棣眼睛一瞪,没好气的道:“朕不记得了,没事就下去吧。”

    黄昏:“……”

    好你个朱棣,翻脸就不认人啊。

    没事,我忍!

    出了紫禁城,黄昏直奔徐府,刚回城就听吴与弼说过,徐妙锦在七个锦衣卫拱卫下,已经先一步回到了应天。

    对老婆,没吃干抹净之前,还是得殷勤点的。

    走入徐府。

    恰好在照壁后遇见喝得醉醺醺的徐辉祖,这位被圈禁的徐家长子看见黄昏的刹那,浑噩眼神里倏然闪过一丝精光。

    一闪而逝,又醉意熏熏的去了。

    可惜黄昏没注意到。

    来到徐妙锦的院子外,迎面撞见端着饭碗出来的绯春,她和马三保一起回的应天,看见黄昏时像见鬼一样,旋即眸子里闪过一丝她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雀跃,“老天爷竟然没把你收了,真是苍天无眼啊!”

    黄昏没好气的伸出手捏了捏她脸颊,“说什么呢,这样说未来姑爷,可是要挨罚的哦,万一你姑爷我喜欢SM调教,那你就惨了。”

    绯春恼羞成怒,一巴掌拍掉黄昏的手,却差点打了手中的碗,急忙小碎步抛开,不忘低头啐了一句,“老天爷杀不死你,美死你!”

    黄昏哈哈笑着进门。

    绯春端着碗远去,脑海里却浮现黄昏说的话,暗暗想着,什么叫SM呢。

    走入院子,发现徐妙锦跑了出来。

    应是听见了黄昏的声音。

    黄昏眼睛一亮!

    徐妙锦没穿鞋子,就这么光着雪白的小脚丫踩在石板上,看见黄昏后,脸上的神色极其复杂,喜悦、释怀不一而足。

    眸子里更是泪光隐隐。

    哟,未来老婆不错。

    不枉我一片初心对你,对我还是牵挂的嘛,发现我回来了,连鞋子都顾不得穿,方才绯春端着饭碗出来,这个时候哪是饭点。

    意味着徐妙锦这几日牵挂着自己而茶饭不思?

    在一瞬间,黄昏觉得自己舔得再卑微都值得。

    笑眯眯的看着徐妙锦,“锦姐姐,你没事吧,泉州那边的锦衣卫没敢对你们怎么罢,倒是姚楚山,他有没有破釜沉舟赌一把?”

    目光放肆的打量着那具曼妙的酮体。

    夏天的衣衫很薄。

    可惜,明朝的襦裙不像唐宋的襦裙那般酥胸半露,所以只见曼妙风姿而不见妖娆风情。

    徐妙锦定定的看着黄昏。

    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轻柔,许久才温柔的说了句。

    回来就好。

    如盼郎归的女子终于守来了归人。

    仅仅是一句“回来就好”,已将所有心思放在了里面,女子柔情无处述说,藏匿在心间,又洋溢在话语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黄昏觉得身心飘逸,有种遁入仙境之感,只觉漫天都是鲜花盛开。

    笑吟吟的彼此对视。

    也不知许久,绯春出现在门口,说了句,小姐,要泡茶吗?

    徐妙锦惊觉,立即转身回屋,声音从房间里传来,“绯春,你泡壶凉茶,黄昏,你在院子里稍等片刻,关于杜金明杜总旗的事,我要给你说一下。”

    黄昏得嘞一声。

    目睹这一幕的绯春怏怏的去泡茶,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完了。

    小姐完了。

    一见黄昏误终生,绯春就不明白了,黄昏这人到底哪里好,油嘴滑舌投机倒把,还搞迷信那一套,一看就是钻空子的小人。

    偏生能撩动小姐。

    还有天理么。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夜暴富

    黄昏在京城现身的消息骤起掀然大波。

    谁也没料到,原本在福建失踪的黄昏,竟然神鬼莫测的出现在了应天,尤其是北镇抚司纪纲那一群人,整日里如履深渊。

    深恐黄昏有什么确凿证据,到时候庞瑛得死,其他人也得受牵连。

    然而黄昏归来后几日,应天极其安静。

    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接下来很可能是南北镇抚司的一场交锋。

    黄昏很忙。

    庞瑛肯定是要收拾的,告诉纪纲等人,我黄某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不过当下事务缠身,一时间还忙不到那里去。

    黄昏去见了杜金明七人。

    仔细询问了兵分两路之后的细情,知道有两位兄弟为了掩护徐妙锦撤退而牺牲后,众人黯然了一阵,黄昏定鼎发言,让杜金明派一个人悄悄去一趟林墩渔村,把那张写有大家家眷的名册带回来。

    杜金明主动请缨。

    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该负的责任——此去林墩,接近千里,还有可能遭受姚楚山的报复,他作为总旗,当身先士卒。

    黄昏允了。

    又安抚其余六人,让他们暂时在应天不要异动,等报复了庞瑛,就可以将他们调入南镇抚司总衙,顺便给了他们一笔钱,着人去各自的家乡将家眷带来应天。

    安排好这几个未来心腹,黄昏回莲花桥平康坊,在傍晚时分发现个状况。

    吴溥家和隔壁周婶儿家的院子,多了一扇圆拱门,暗想着吴溥和婶儿周李氏这样是不是太大胆了些,传出去的话,吴溥的仕途都要受影响。

    思忖着等吴溥归来了,得提醒他一下。

    哪知在书房呆到晚膳时,吴与弼笑眯眯的说吃饭吃饭啦。

    黄昏出去一看,冷锅冷灶的。

    吴与弼和于彦良却在拱门畔喊道:“发什么楞呢,现在在这边吃饭了,为了给你接风洗尘,我娘做了好大一桌饭菜呢。”

    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

    你娘?

    黄昏恍然大悟,我擦,吴溥和婶儿周李氏竟然在这段时间把人生大事解决了。

    也好。

    珍惜青春嘛,都不是年轻人了,藏拙掖着没意思,莫等青春小鸟迎风尿湿鞋,空悲切。

    不得不说,有个女主人的家就是好。

    饭好吃,晚上热水也有,各种方便,黄昏和吴与弼两人吃完之后两嘴一抹,在书房里呆到晚上,周李氏又过来让他俩去洗澡睡觉。

    嗯,现在不叫周李氏,叫吴李氏。

    休憩两日。

    黄昏带着于彦良去时代商行,仕途要做,钱要赚。

    带着于彦良是为了安全。

    来到总行。

    看着门庭若市排起长队撑着各色油纸伞像一条彩虹长龙的人流,史书中说的洛阳纸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黄昏有点意料之中又有点懵,沈熙礼竟然把商号搞得如此风生水起。

    偌大的店铺,比离开应天时多了四五个门面。

    十来个伙计来回奔跑。

    沈熙礼不见踪影。

    黄昏拉了个伙计问他,伙计不认识黄昏,上下打量了一圈,没好气的说,掌柜的不见客,你们这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也别老想走后门,咱家的香皂虽然面相平民百姓了,可沐浴露和润肤水是天家皇室用度,不卖不卖!

    有锦衣卫在后面保护,肯定是权贵人家。

    但伙计这些日子见多了去。

    沈熙礼掌柜对这些人就一句话,你们先去找徐皇后,皇后同意了,我们可以给,皇后不同意,那我们也无法。

    黄昏无语……

    也怪不得小伙计,大夏天的忙得满头大汗,要应付无数顾客,再好的耐心也磨没了,笑着说我叫黄昏。

    那伙计直直怼了一句,我还叫朝阳嘞!

    黄昏被噎得没有脾气。

    只得退开。

    走不出几步,有人从商号对面的酒楼里匆匆出来,一身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看见黄昏后行礼,“黄百户你竟然回来了?!”

    是南镇抚司锦衣将军赵芳生。

    这才见着沈熙礼。

    商号后面的院子里,黄昏、于彦良、赵芳生、沈熙礼四人坐在树荫下的石桌畔,黄昏开口问道:“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沈熙礼喝了口凉茶,“如你所见。”

    黄昏干笑两声,“回来之后,就直奔你这里了,其他两家店铺我还没去看,你给我详细说说情况,这一两个月商号的盈亏如何。”

    沈熙礼道:“东家的操作极为上佳,借徐皇后的影响力,京畿富贾、权贵人家早就知晓了香皂的大名,我们开张初期,便后无数富贵人家来购买,你知道的,他们不差钱,数日之后,便风靡了整个应天,到后来,寻常百姓家,亦以家中有香皂为荣,所以就有你当下所见的盛况,可惜,钟山工坊那边老李制造的香皂数量有限,所以每日还在限额出售。”

    又道:“我擅作主张,将三家店铺的铺面扩大,同时将盈利部分投入到钟山工坊那边,加班加点扩建工坊,再有几日大概就能投入生产,届时还能扩大售卖数额,不过我有个担忧,京中权贵富贾人家不愁钱,一般小康人家也买得起,但一些平民不行,而平民是最多的,所以东家,你看是否能降价?”

    黄昏微微颔首,“可以降价,但降不了太多。过先卖过这一波再说,等权贵、富贾人家这一波的市场饱和之后,再降价面对平民的市场。”

    猪油在明朝可不便宜,成本真没自己对朱棣说的那么低,不过市场客观,薄利多销的话,也是一笔无法想象的利润。

    沈熙礼笑道:“我也是作此想。”

    又说:“这几个月,迄止昨夜,商号共盈利一万六千八百余两,具体数额你得去问一下账房先生梁巍生,他做账确实有一手。”

    黄昏眼睛睁得很大,“一万六千多两?”

    盈利!

    不敢想象,不敢想象,就靠这么个香皂,我黄昏竟然成了千万富翁!

    沈熙礼颔首,“确实暴利,不过还有个问题,京畿周边的繁华城市,有不少商贾前来,说愿意和我们合作,高价购买香皂的配方和生产流程。”

    黄昏摇头,“配方和流程不考虑出售,不过可以给他们供应货品,但大明境内的重点城市,必须有我们自己的分号,这第一波的利润嘛,还是得我们收割。所以前期,就可以让其他富贾进场,但只能让他们去小城市开设店铺,最后面对所有平民市场了,才允许他们在大城市赠设。”

    加盟费赚起来也是很爽的啊。

    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不能靠总部的财力全国铺货,需要各渠道承销商。

    沈熙礼眼睛一亮,“好主意!”

    这个模式他都没想过。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高升

    沈熙礼又道:“钟山那边我去了了解,老李的工坊在生产香皂的同时,也生产了许多东家发明出来的沐浴露和润肤水,除了皇室用度之外,尚堆放在那里,没敢出售。”

    黄昏嗯了一声,问道:“我之前预制了一批精美瓷瓶,应该交货了罢?”

    沈熙礼点头,“都在钟山那边。”

    黄昏沉默半晌,“这样,继续找磁窑定制精美小瓷瓶,另外,我会让老钟批量生产小琉璃瓶,再找人开始灌装,精美包装后,作为奢侈品出售。”

    奢侈品?

    沈熙礼等人听得莫名其妙。

    黄昏笑道:“就是说,沐浴露和润肤水在经过皇室那边的宣传使用后,也会面对富贾、权贵人家,不过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属于奢侈用度。”

    沈熙礼愣了下,“这个民间购买的能力不足啊。”

    黄昏哈哈一乐,“暂时不考虑拼平民市场,主要是卖给有钱人,所以价格尽可能的贵,算是我们时代商行的代表作品,等以后市场饱和了,再降价出售。”

    靠日化堆一个大明首富?

    黄昏不这么想。

    如果自己的目光只有这么一点远,那还谈什么工业大明。

    起身,“我再说一下,这几个月伙计们的工资照发,我和你之前说定的伙计们的奖金也照发,但是剩下的盈利,全部用来扩大生产,增设铺面,现在正是扩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时候,不能半途而废。”

    沈熙礼笑道:“好。”

    黄昏叹道:“我真得去读书了,还有一年多一点就要秋闱了,所以接下来我不会有太多精力投入到商行这边,你就全权负责销售方面,生产那边我会给老李说,让他多和你接洽,一句话,和气生财,告诉商号的所有伙计,富贵会有的!”

    沈熙礼嗯了声,“工坊那边需要人手保护,老李之前想借张凤阳和苟布过去,说经常有可疑人去觊觎工坊,大概是有些人眼红,想要偷配方和生产流程。可惜商号这边每日进账实在不太,大量金银所在,不敢让他俩离开。”

    黄昏笑了起来,“这个不急,我有人手。”

    杜金明那几个手下可以派上用场了。

    离开商号,黄昏带着于彦良去找到杜金明那几个人手下,简单说了下状况,开门见山的说,现在我需要人手去保护工坊,你们的编制还在兴化府,在京畿呆着也没事,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去钟山那边暂住,负责安保事宜,我会给大家一笔辛苦费。

    又说,当然,你们也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做时代商行的专职护卫,每个月的俸禄不会比南镇抚司发给你们的少,今后商行扩大了,我还会给你涨工资,而且你们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的重要部门去,未来当个富贾是大有可能的。

    最后说你们好好考虑一下,不急着做决定。

    解决了商号的事情,黄昏带着于彦良出城。

    还有件事要办。

    柳大虽然死了,但他作为一个地下枭雄,在为庞瑛办事的时候也留了后手,避免被庞瑛灭口,而这个就是黄昏收拾庞瑛的底气!

    然而黄昏到郊外一看,有点懵。

    柳大那处隐秘的私人庄园已是一片灰烬,不知什么时候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找周围邻居一问,都说某天深夜,天上闷雷滚滚的时候,庄园着了天火。

    你妹的天火!

    黄昏不想用就知道,柳大自以为隐秘的这处私人庄园,其实也在庞瑛和纪纲的眼中,这两人弄死柳大后,立即派人来这里放了一把火。

    不得不承认,纪纲这个人着实可怕,步步缜密,几乎不会留下任何把柄。

    可黄昏也不会就此罢休。

    站在废墟里深思。

    能扳倒庞瑛的各条线都被他们掐断了,如今唯一剩下的途径只有一条:姚楚山!

    但姚楚山和庞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绝不会轻易叛变。

    不过人心难测,只要找到姚楚山的弱点,还是有可能攻破这座堡垒,但让谁去福建那边把姚楚山拿回来?

    黄昏眼睛一亮。

    赛哈智。

    这位老哥陪着吴溥去了福建,估计还不知道黄昏已经返回应天,可以着人快马加鞭去给他送信:南镇抚司出马拿一位地方上的北镇抚司总旗,这理由不要太光明正大!

    回城的时候,于彦良发现有尾巴。

    黄昏心知肚明。

    北镇抚司的人——纪纲和庞瑛提防着自己,也暗暗侥幸,万幸没拿到证据,要不然纪纲和庞瑛又要兵行险着,只有于彦良一个人保护,黄昏不一定能安全回城。

    出乎意料的是,那条尾巴竟然主动追上前行礼。

    黄昏知道事情有变,问道:“你究竟是谁的人?”

    那人笑道:“大监的。”

    如今应天,只有一个内官监大监——郑和。

    黄昏笑了,“下次能不能别搞得这么神秘,我差点以为你是锦衣卫的谍子,大监让你监视着这边,他是不是来过?”

    那人点头,“在你返回应天那天,大监吩咐小的来这里守着,如果你来,就让小的转达,东西他已经取走了,至于是否给你,大监说他还要考量。”

    动庞瑛,意味着也是针对纪纲。

    郑和得站在朱棣的角度多思考。

    他是朱棣的臣子。

    黄昏理解,对那人道:“这个地方没有什么了,你去找大监复命罢,顺便转达他一句话,就说我会去拿东西,不论他给不给,我都会要!”

    那人立即领命离去。

    黄昏沉吟半晌,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得早点肃清朝堂,如此朱棣才会真正的放弃纪纲和庞瑛,朝堂一日不清宁,纪纲和庞瑛对朱棣就很重要。

    大明盛世,也需要一个安稳的朝堂局势,君臣同心才能打造未来。

    于彦良在一旁问道:“你区区一个百户,凭什么和高高在上的都指挥使斗,就是庞瑛身为镇抚使,也不是你能轻易扳倒的。”

    黄昏笑着看向他,意味深长的说这句话你那个侄儿于谦可不会苟同。

    于彦良听的一头雾水。

    黄昏这话,搞的他好像很了解侄儿于谦一样。

    回城。

    发现吴与弼和婶儿两人眉开眼笑站在门口等他,一问才得知,方才官府来人,通知黄昏被擢升为南镇抚司副千户,且送来锦衣千户的衣服和腰牌。

    终于……高升了!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立储启端

    锦衣卫副千户,官职从六品。

    看起来很高。

    实际上……正儿八经的从六品朝臣都是渣渣,何况锦衣卫的从六品。

    在锦衣卫中被朝中大员重视的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

    锦衣卫的官职不少,都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就这么几个。

    另有还有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这些人一般在地方。

    至于小地方的百户所,亦是渣渣。

    黄昏这个副千户,更没有说服力。

    挂职而已。

    何况锦衣卫除了南镇抚司,都被纪纲一手遮天,黄昏做不到镇抚使,别想左右锦衣卫,朱棣给他这个升迁,安抚意味更大。

    黄昏可不管这些,官是一步一步升的,慢慢来就行。

    就怕原地不动。

    饭后,把于彦良喊到院子里,两人坐下之后扇着蒲扇,谁也没开口说话,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于彦良终于忍不住了,“你叫我有什么事?”

    黄昏恍然惊醒,干笑了两声,说不好意思,想到其他事情去了。

    他在想搞工业的事情。

    已经入夜,天色昏暗,黄昏不自觉的想起了电灯。

    要发电。

    要出海,只靠大明的无敌舰队,似乎差了点意思,得有蒸汽轮船。

    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已经萌芽,随着自己穿越而来,资本主义萌芽会更早,如果这时候自己研发出蒸汽机——那就代表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蒸汽机有点难,好在知道大方向。

    任重道远。

    收回心思,对于彦良说道:“有件事我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我就说说,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毕竟这件事你的身份有点敏感,而且刚长途跋涉来到应天。”

    于彦良叹了口气,“我去。”

    黄昏:“……”

    我都还没说。

    于彦良苦笑道:“你不就是让我去追上杜金明,通知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让他顺便去福建兴化府把姚楚山秘密捉回来么?”

    又道:“杜金明上午离开的应天,我最多三五日就能追上。”

    黄昏点头,“那行,明日你一早出门。”

    于彦良起身,走了几步,忽然回头问道:“如果我去告诉纪纲,你和明教有关系,你说他会不会将你捉入诏狱?”

    黄昏笑眯眯的,一句话彻底让于彦良放下心来,“你以为陛下让我去福建干什么?”

    言下之意,这是陛下的意思。

    于彦良长叹一口气。

    得了,认命吧,黄昏这样的人,有天子宠信,只要他自己不作死,不触及天子逆鳞,纪纲也扳不倒他,这人注定将耀于朝堂。

    黄昏陷入深思,于彦良刚才那句话并不是在威胁他,而是在提醒。

    这件事确实是个隐患。

    可以先下手为强,将那一日的事情隐晦的告诉朱棣。

    因为接下来,步步杀机。

    已经用了元年年中了,本该在永乐元年二月份开始的立储,因为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靖难余晖没玩没了,如今随着自己从福建归来,建文帝的再次消失,大概不会再有什么事,接下来,很可能是淇国公丘福引发的立储一事!

    ……

    ……

    黄昏归来后,应天城表面上歌舞升平宁静如昔,实际上暗涛汹涌。

    大内坤宁宫。

    徐皇后和朱棣两人坐在树下,旁边的檀香袅娜,驱赶蚊虫,又有宫女扇着蒲扇,微风习习,喝着冰镇的果汁,很是惬意。

    所以不是说封建时代的条件落后,只要有权有钱,还是很享受的。

    两人聊着家常。

    内宫里妃嫔之间的事,徐皇后说,朱棣听,间或指示几句,不知不觉又说到几个儿子,徐皇后就说,今儿个闲极无聊,我想着老大在北平……嗯,顺天府那边,大儿媳妇在家也是没事,于是把她喊进宫来说了会儿话,她倒是聪慧,把瞻基带来了,那小子也是个讨人欢喜,别看黑黢黢的,嘴可甜了,就是喜欢舞刀弄剑,老是去抢侍卫的刀。

    朱棣哈哈大乐,“这孩子和他爹这个书呆子不一样,像我。”

    这话……

    若是换个场合,其他人听到,会以为是一场宫闱乱伦,但徐皇后知道,夫君这是真心喜欢朱瞻基那孩子,一看就是会有英雄气的大男子汉。

    笑道:“那也没老二勇武罢。”

    朱棣不说话了。

    徐皇后也不害怕,继续道:“别怨我碎嘴,也别怪我说政事,最近宫里传得很厉害,都在说朝野之间的事,说有臣子在议论立储的事情了,说陛下登基也快一年了,怎么还没立储,无以安定臣心。我也不是站在老二那边的,只是觉得这件事还是早点立了的好,免得几兄弟彼此猜疑,伤了亲情。”

    朱棣叹气,“难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