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在仕途上能否有其他成就,看黄观自己。

    第二条路有点难。

    黄观的思想还被君为臣纲束缚着,让他承认朱棣这位新天子,一时间难以转变,不过黄昏有他的打算,也有这个自信能做到。

    黄观选择了前者。

    如果等几日,真的应了侄儿所说,他会坚定的活下去,寻找到建文帝,然后图谋东山再起,于是同意了黄昏的提议,让他先回应天。

    徐妙锦只听。

    密谈之后,借着难得的阴雨天气,黄昏和徐妙锦,以及年轻的佩剑车夫许吟回安庆。

    贵池县到安庆不远。

    徐妙锦的马车也留在安庆。

    于是步行。

    许吟有意无意和两人拉开了距离,他只是徐府的一名亲卫武夫,靖难之战时也跟着去了沙场,如今被派来保护小姐出游,一直恪守着自己下人身份。

    黄昏和徐妙锦撑伞而行。

    这点黄昏挺意外。

    古代女子裹小脚,着实是个恶习,徐妙锦竟然没有,是以能长途跋涉。

    一路畅谈。

    黄昏在尽量不透露“天机”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了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更是豪言,如果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打造一个天下无黑夜世间尽高楼的光明世界。

    发电、造房子而已……不难。

    一时间让徐妙锦惊为天人,对那个天下无黑夜世间尽高楼的世界有些向往。

    眼看安庆城郭在望。

    短暂沉默之后,徐妙锦小声问道:“黄昏,如果你真是说的那什么穿越者,可以全知,那你是否知道我未来如何?”

    黄昏心里一惊。

    难道告诉她真相,你未来要拒绝朱棣的求爱,青灯古佛一辈子?

    这对于二十二岁的黄花闺女而言,太过残忍。

    眼咕噜一转。

    下手!

    管他什么朱棣,老子先抢了再说,抢不抢得到再另说。

    于是笑眯眯的道:“锦姐姐今后啊,会嫁一个天下无双世间唯一的如意郎君,在某一天,他会身披金甲,脚踏七彩祥云来迎娶你。”

    徐妙锦遮面白纱下的眼眸骤然一亮,“真的?”

    女子么……

    谁不憧憬爱情。

    黄昏点头。

    徐妙锦有些羞涩了,低头脸微红,悄声轻问,“黄昏,告诉姐姐,他叫什么名字啊。”

    黄昏忍住笑意,“倒是巧了,他也姓黄。”

    徐妙锦,“啊?”

    黄昏笑眯眯的,说,“古有汉光武帝之语,娶妻当娶阴丽华,如今这大明天下的俊彦,也该有一句,娶妻当娶锦姐姐。”

    又笑道:“我觉得我也可以算俊彦,锦姐姐,你说呢?”

    徐妙锦,快到我碗里来!

    徐妙锦,“???”

    旋即恍然。

    黄昏这家伙在调戏自己,于是有些羞恼,啐道:“没个正经。”

    嘴角却莞尔。

    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小色胚一个。

    黄昏大乐。

    这个打情骂俏硬是要得,男人追女人嘛,就得不要脸,至少让徐妙锦明白,我黄昏这个穿越者,对你是有想法的。

    我不嫌你大,御姐风情很妖娆,我喜欢。

    萝莉吾所欲也,御姐吾亦所欲也。

    就怕你不够大。

    想到这目光贼眉鼠眼的落向某个地方。

    嗯,够大。

    徐妙锦何其聪慧,眼角余光看见黄昏在打量自己,知道他在看什么,于是越发羞恼,没甚好气的收了收小腹,微微猫腰。

    确实是小色胚!

    倒是不甚反感。

    多少有些得意。

    女子么,谁不喜欢自己的姿色能迷倒万千男人,成为世间最闪亮的那片彩虹。

    身后的许吟忽然惊道:“小姐小心。”

    锵!

    佩剑出鞘,一个跃步站在徐妙锦身前,按剑望着出城而来的十余骑,沉声道:“恐怕是朱棣的人追到安庆来了。”

    逃,肯定逃不掉的。

    人哪能跑赢马。

    打?

    许吟再强,步战面对十余骑兵,也是等死的命。

    徐妙锦一声轻叹。

    完了。

    朱棣的人追到安庆,意味着在应天的兄长徐辉祖下场不好。

    自己也完了。

    黄昏也有些懵逼,我擦,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老子创业还没起步,就要挂在未来老板朱棣手上了么。

    不甘心啊。

    身披银甲的武将一骑当先而来,骤然勒住缰绳,胯下战马踢踏前肢半仰而起,溅起阵阵泥泞,无视按剑而立的许吟,看着徐妙锦抱拳为礼,道:“陛下请徐小姐回应天。”

    又斜乜一眼黄昏。

    略有不可思议的神态,暗道你小子莫非想拐徐妙锦私奔?

    有想法。

    有胆量。

    可惜没前途。
………………………………

第九章 永乐大帝!

    黄昏担心会被顺藤摸瓜,把黄观也逮住。

    倒是多虑了。

    那位武将率领麾下骑兵拱卫着徐妙锦回应天。

    黄昏也没能幸免。

    被一位年长的骑兵押着,跟随数百精锐骑卒的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回京复命,可见朱棣对徐妙锦的重视。

    男人啊……

    都想着小姨子的善良。

    言辞之间,黄昏知道真相后哭笑不得。

    你妹!

    感情老子被逮个正着,是受了徐妙锦牵连,当初送徐妙锦出城的是徐辉祖和她的小妹,嗯,那个小妹今后会成为安王朱楹的王妃。

    这豪华阵容出城,朱棣能不知道?

    朱棣进城之后,就已经命令心腹士卒盯着徐家,迟早要清算让他吃尽苦头的徐辉祖,你倒好,大而化之的出城送别……

    不追你追谁。

    也就是徐辉祖没走,徐辉祖要走,只怕在折柳亭就会有刀兵现身。

    黄昏放下心来,如此黄观反而安全。

    回到应天。

    徐妙锦被直接送进紫禁城去见朱棣,黄昏和许吟两人,暂时看押在紫禁城内洪武门外,至于怎么处置,要看徐妙锦下场如何。

    士卒们对两人倒还是客气。

    以为皆是徐家扈从。

    虽然徐辉祖让燕王吃尽了苦头,可终究是开国功勋的徐家,徐增寿因为支持燕王殿下被建文帝所杀,所以徐辉祖才会从战线上调回应天。

    徐家出的这件事在燕王那边多少有些情分在,何况燕王王妃徐妙心也是徐家人,是今后的大明王妃,谁敢得罪她的家人。

    不见燕王发令时,同的“请”字么。

    大家都是男人。

    懂。

    咱们这位即将登基的陛下,惦记着徐妙锦呐,小姨子的善良,古往今来都是很有诱惑力的。

    所以徐家没准会继续辉煌。

    黄昏在归来途中,绞尽脑汁的思索,如何在朱老板的屠刀下逃过一命,办法倒是想出了很多,就怕朱棣这位钢铁直男不按套路出牌。

    见过徐妙锦后,问都不问就把自己喀嚓了。

    而且可能性很大。

    他一个坐拥江山的君王,哪去管你一个黄观侄儿的生死。

    时间过了很久。

    黄昏几乎以为朱棣已经带着徐妙锦和徐皇后去吃火锅了,直到快要日落西山时,徐妙锦才施施然从洪武门内出来。

    随同的还有一位太监。

    朱棣没带太监来应天,这是建文帝的内侍太监。

    徐妙锦出了洪武门,对许吟点点头,示意回家。

    许吟长出了口气。

    没事了。

    黄昏惴惴不安,望着徐妙锦,希望她能说点什么,徐妙锦却带着许吟直接走了,走了不远,又回头,掀起白纱,对黄昏莞尔一笑。

    很是狡黠和捉狭。

    让你调戏我。

    看你等下怎么应付朱棣。

    黄昏心里有一万只小鹿在冲撞,虽只惊鸿一瞥,却像是赵敏回头看张无忌,让人遐想非非,又确实证明了一件事:徐妙锦很美。

    很美的意思……

    是黄昏真的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那张脸。

    是黄昏见过最完美的一张脸蛋。

    后世那什么网红脸在她面前,就是个笑话,什么四千年一出的美女,在徐妙锦这张美到词穷的五官之下,只显得讽刺和无知。

    这样的美,根本不应属于人间。

    或者说,用美来形容徐妙锦的容颜,都算是对她的侮辱。

    黄昏沉沦了。

    他找到了久违的心跳感觉。

    我恋爱了。

    可惜,被耳畔尖锐的声音打断了幻想,肩头被人拍了一下,“别看了,你是活腻歪了么,她也是你能看的?”

    黄昏回头,略有不服气。

    老子凭什么不能看。

    不仅要看。

    还要抱。

    还要睡!

    我说的,这老婆我和朱棣抢定了。

    那太监转身对看护黄昏的士卒尖锐着嗓音喊道:“陛下有旨,宣,黄昏觐见。”

    黄昏心中一跳。

    来了!

    跨越六百多年的时空,这时代最伟大的两个人即将在大明王朝见面,注定会是一场名垂青史的会晤,也是自己创业的契机。

    紧张之余,黄昏有些飘。

    深呼吸一口,跟随在太监身后走入洪武门。

    一路前行。

    路过奉天殿时,一片狼藉废墟,被建文帝一把火烧掉,大概要过些时日才能重建。

    直奔谨身殿。

    谨身殿是明朝皇帝上朝更换朝服以及册立皇后、皇太子之处,皇帝亦在此殿受贺,殿名为帝王提醒加强自身修养之意。

    坐落于三台之上华盖殿之后,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左为后左门,殿右为后右门。

    朱棣刚进紫禁城,暂时在此处办公。

    到了正殿门口,宣旨太监垂首垂手站在一旁,示意黄昏自己进去。

    黄昏进殿。

    没杀过猪还没见过猪跑么。

    眼尖余光看见桌椅后坐了个人,于是行礼。

    跪礼。

    这个没办法,面前的是永乐大帝,该跪就得跪。

    在宋朝时,臣子见皇帝是不用跪的,元朝要跪,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觉得跪礼可以保留,这样能彰显天子之尊嘛。

    黄昏要融入历史,就得暂时接受这些封建陋习。

    行礼伏首。

    等待着朱棣说话。

    许久,朱棣才轻声道:“黄昏,按照妙锦所言,你是黄观的侄儿,怎的你叔母畏罪而携家眷投河,你却独活了下来?”

    黄昏有些紧张。

    面对君王谁不紧张,何况这是永乐大帝,不紧张才是怪事。

    控制住紧张情绪,不轻不重不卑不亢的道:“严格来说,草民已死,不过到阴曹地府走了一圈,阎王觉得草民无罪枉死,还可以再拯救一下,且陛下的江山也需要草民这样的人才,所以又回来了。”

    朱棣:“……”

    没好气的道:“免礼罢。”

    黄昏起身。

    这才敢抬头,却不能直视——这是规矩。

    臣子不能直视君王。

    也有例外,比如谏官劝谏天子时,要是情绪来了,别说直视,骂都敢——当然,直视天子每个朝代都有,骂天子还是大宋朝居多。

    宋朝不杀文臣,所以宋朝的读书人都是牛气冲天的,天子反而极为受气。

    眼角余光微微打量。

    朱棣身材颇为雄壮,留有短须美髯,极有钢铁直男的气质,双眉浓长鼻子挺直,双眸深邃明亮,卖相极佳。

    这就是朱棣。

    永乐大帝。

    活的!
………………………………

第十章 永乐好忽悠

    朱棣其实是有些惊讶的,黄昏那一番话看似胡言乱语,作为初次觐见君王的臣子而言,犯了轻浮不正的大忌讳。

    即使是对不太亲近的长辈,这番话也很是不妥。

    但极有技巧。

    以迷信的手法说他无罪,实则也在说黄观及其家眷无罪,隐晦辩驳的同时,又很是没有节操的自我吹捧。

    同时故意留下一个台阶给朱棣。

    朱棣若是不爽,大可以借这个妄言乱语将黄昏赶出去,若是觉得还行,也可以趁机下台,免了黄昏被株连的罪。

    是个聪明人。

    而且极为谨慎、稳重,一点也不似十五六的少年,更像是饱经世事的而立之年。

    朱棣笑了。

    轻轻挪了挪手上的那张折子,放旁边那一撂上,问道:“听妙锦说,你在安庆城和她相遇,叙旧之时,曾言说我会定年号永乐?”

    斜乜了一眼那张折子。

    这是今日那些“识趣”文臣送上来的折子,早早的便拟定了一些年号留待年底备用,以昭告天下,其中并无“永乐”。

    倒是有趣。

    即位诏书都还没写,年号先出来了。

    黄昏心中大骂。

    徐妙锦这憨憨,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种事怎么能告诉朱棣。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道:“永乐不好?”

    朱棣沉吟半晌,“永乐年号,前凉桓王张重华曾以此为年号,共八年;南汉循州反贼张遇贤以此为年号,共两年;宋反贼方腊以此为年号,共两年。”

    你让我用这种不祥年号?

    黄昏心里一咯噔,有些扎心,暗想就算我不说,你最终还不是选定了永乐。

    怪我咯。

    面上不动声色,“何谓永乐?”

    朱棣面无表情,不言不语,倒要看你如何舌绽莲花。

    黄昏继续道:“永乐者,大明王朝‘永世安乐’也,没有什么年号比这有更好的寓意,什么天佑、嘉佑在永乐面前,都不值一提,难道不好吗?”

    朱棣就说两字:“不祥。”

    黄昏:“……”

    你朱棣是个迷信的人吗?

    骗鬼。

    深呼吸一口气,不行,要想在大明创业,必须把这位风投老板的马屁拍好,摆出一副仰慕神态,大袖一挥,“殿下之神武千古仅有,前溯千年不输汉武,后望千年,何人可居右?难道在殿下心中,仅自诩类如那三人么?”

    这话其实有点违心。

    永乐很牛,但还没牛到千古第一人的分上。

    朱棣眼睛一亮,心中微悦。

    这话有意思。

    想来也是,我堂堂朱棣,大明燕王,如今更是大明天子,驰骋沙场何等神武,将来一番丰功伟绩,直追秦皇汉武,岂会压不住这区区永乐年号,成了方腊之流?

    笑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朱棣明知黄昏在拍,还是觉得浑身舒爽。

    于是觉得永乐这两字听着分外赏心悦目。

    暗想年号就它了?

    黄昏看着朱棣嘴角的微微笑意,知道闯过了这一关,暗暗松了口气,哪知又听朱棣道:“你还说,我会修一本全书?”

    现在刚入主紫禁城,屁股都还没坐热。

    盛世修书乱世修典。

    现在哪会去修书,黄观这侄儿怎的胡言乱语,说定年号为永乐,也便罢了,毕竟有猜中的几率,尽管这几率微渺到不可计。

    可现在就说自己要修书,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我自己都不知道。

    黄昏看朱棣的神情,心里有些懵逼,我擦,《永乐大典》是永乐元年年开始编修没错,可此刻朱棣的表现,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不像是造反之前就有这种念想。

    难道是杀了方孝孺后,忌惮姚广孝说的那句读书人种子绝了,所以修一本全书,造福天下读书人?

    这个理由比较可能。

    黄昏猛然想起一事来:朱元璋要修一本《类要》。

    因为驾崩不了了之。

    然后建文帝找方孝孺等人在建文二年开馆,欲续修《类要》。

    这才是朱棣修《永乐大典》的真相。

    莫慌。

    镇定。

    思绪急转,很快想到说辞,“殿下将登大宝,未来的天下在殿下治理下,必将万世安乐,煌煌盛世即将启幕,以浩瀚国力修一本全书,若能超越太祖欲修未成之《类要》,必能彰显殿下灿若明月的天子之才。”

    修一本全书,确实不是说说而已。

    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财力。

    一般君王,真不愿意干这种吃力又讨不了多少好处的事。

    朱棣心头一颤。

    徐妙锦说过,黄昏说修的那种全书,共两万多卷,约三亿七千万字,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一本全书。

    耗费的人力和财力极其庞大,而且耗时极久,朱棣仅是想一下就觉得头疼。

    但黄昏说的在理。

    自己登基的方式确实有些不光明,要用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比建文帝强,更不比老爹弱,武功方面不敢奢望,老爹实在在牛逼。

    但可以文治。

    由此证明,大明让我朱棣来掌控是最正确的方式。

    这是朱棣的压力。

    修书是个好主意。

    何况,建文帝欲修《类要》未成,我修一本超越《类要》的书,岂非越发证明我朱棣靖难得天下是伟光正的?

    于是又笑了,“也罢,算你聪慧,竟能猜中我之心意。”

    黄昏心里一阵腹诽,他已经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永乐年号,朱棣肯定会用,正是因为和自己这一番谈话,他才定下年号。

    《永乐大典》,朱棣会修,原因一样。

    或者说,因为自己的出现,提前让朱棣生出了修《永乐大典》的想法。

    也笑道:“不是草民聪慧,实在是殿下之雄才伟略世人尽知,稍微想想,便知陛下为世间读书人着想的苦心孤诣,修书一事,也不过是陛下今后治下煌煌盛世的锦上添花而已。”

    给你个台阶。

    朱棣收敛笑意,冷声呵斥道:“那么你倒是说说,为何要招摇撞骗,说自己是全知的穿越者!”

    还骗到了我小姨子身上。

    小子不长眼啊。

    黄昏心中一跳,来了来了,重头戏来了。

    在被押送回应天的路上,黄昏已经想了无数说辞,然而事到临头,脑子一热,竟然沉声说道:“草民没有招摇撞骗,草民真的是穿越者,这只是一个职业。”

    穿越者是什么?

    除了自己,没人知道。

    那么我黄昏就在大明天下,把穿越者塑造成一种职业——忽悠公元十五世纪的永乐大帝,应该不难,毕竟有《推背图》在前。
………………………………

第十一章 智斗永乐

    职业?

    朱棣蹙眉,绞尽脑汁深思了一阵,发现在自己几十年生涯中,三百六十五行里,根本没有穿越者这个职业。

    朱棣抬起头,冷笑道:“你知道欺君之罪会怎么判吗?”

    老子离君王,就只差一步。

    你敢骗我?

    黄昏已经猜到朱棣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卑不亢的道:“草民说的句句属实,殿下不知,便要说草民欺君,着实让人难以信服。”

    马屁拍了,该有的傲气还是得有。

    朱棣乐了,哟,小子还挺有傲气。

    笑道:“还有我不知道的职业?”

    黄昏说了一句何不食肉糜。

    朱棣懂了,但还是不明白,“三百六十五行里,确实没有穿越者这个职业,并非是我处于王府深宫而不知民间事。”

    黄昏早有对策,“所谓穿越者这个职业,在古往进来的历史中确实很罕见,一般是由某个某个机构的宅男宅女打造出来的……什么叫宅男宅女?就是那种呆在家里几乎不出门的年轻男女,这种人打造出来的穿越者行业,几乎遍及我们所知的各个位面和时空。”

    本想说新朝的王莽就有可能从事这个职业,没敢说,怕朱棣疑心自己想效王莽。

    朱棣疑心重。

    话说回来,哪个帝王疑心不重?

    这些话太莫名其妙。

    朱棣听的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黄昏说的什么,但又觉得他言之凿凿,不像是胡编乱造。

    况且……

    他真敢欺君不成。

    黄昏继续道:“当然,上面说的那种情况是小说世界,现实的真实情况却是我作为一个穿越者,是靠自己人品、能力进入的这个行业,怎么说呢,好人有好报吧。”

    因为救人才穿越的。

    朱棣沉吟半晌,“你真能预知未来?”

    全知的人……

    不就是神么。

    黄昏摇头,“我可以预知一丁点的未来,有些类似大唐的《推背图》,但也不是全知,且预知会透露天机,容易遭天谴,所以……”

    全知我一个人就够了,永乐你也别想。

    你都知道了,还要我干嘛。

    君王手段,卸磨杀驴不要太炉火纯青,李景隆不就是这个下场么。

    朱棣知道《推背图》。

    作为统治者,他的见识犹在黄观、吴溥之上,闻言倒是相信了大半,笑道:“感情说了半天,穿越者不过是相士的一种而已。”

    黄昏嗯嗯点头,“对对对,差不多就是这样,只不过比一般的相士知晓更多的天机。”

    朱棣想了想,“暂且信你。”

    按说,黄观、齐泰、黄子澄之流都要灭族才能消心头恨,也才能证明靖难的光明正大——朱棣婊子要当,牌坊也要立。

    抢江山是婊子行为,靖难理由的伟光正是立牌坊。

    那么如何处置黄观这个侄儿?

    沉吟半晌,朱棣问道:“你去安庆作甚?”

    黄昏想都不想,“逃命啊。”

    朱棣信了他的邪。

    你要是想着一心逃命,还敢去忽悠我家的小姨子,色比命还重要?话说,你一个十五六岁刚束发的少年,竟然觊觎二十二岁的妙锦……

    简直不知自己是哪根葱。

    妙锦能看上你?

    她连我都看不上!

    挥手道:“按说,我应将你押入天牢,等待黄观归案之后一并查办,不过念在你一路护卫徐妙锦有功,功过相抵,暂且饶你一命,由你暂住应天府,每旬到衙门报道。”

    君王要杀一个人,很简单。

    理由随便编。

    君王要放一个人,更简单。

    理由还是随便编。

    在安庆和徐妙锦呆了一会儿,半天不到,黄昏就成了护卫有功,这操作也是让黄昏叹服,越发觉得权贵集团的舒爽。

    心里又暗暗腹诽。

    这尼玛不就是把老子弄了个留案观察的缓刑么……

    得,比押入天牢好。

    至于锦衣卫的诏狱,那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黄昏目前的身份,诏狱什么的就别想了——想也不敢去,进了诏狱,生不如死。

    朱棣又问道:“黄观家眷已死,府邸、家产充公,你现居住于何处。”

    黄昏犹豫了下。

    要不要坑一下吴溥?

    坑吧。

    反正就算没有自己穿越,吴溥最后还是要在永乐朝当官,是《永乐大典》的总裁之一。

    此总裁非彼总裁,相当于编辑组长。

    大声道:“草民目前居住在吴溥府上。”

    朱棣点了点头。

    他刚入主应天府,鬼知道吴溥是谁——区区高考文科第四名,又被丢进翰林院,在这几年的动荡之中,哪能入君王正眼。

    正想打发他离开,忽然想起一事,意味深长的道:“你既然能预知,那你可知道,等下我将召方孝孺来写即位诏书,他会不会如解缙一般识时务。”

    黄昏诧然。

    原来徐妙锦并没有对朱棣说方孝孺的事情,略略失望,如果朱棣听说之后,作为天子的傲气,会不会生出逆反心理?

    反而不杀方孝孺。

    现在也是机会,救一下?

    转念一想,救不了,方孝孺的脾性没法改变,依然会把朱棣骂的狗血淋头,朱棣这个钢铁直男脾气一起来,哪管你天王老子。

    须知姚广孝都没保住方孝孺。

    姚广孝是谁?

    朱棣这一生中,唯一的一个朋友。

    朱棣最恐惧的事情便是建文帝的归来,在姚广孝临死之前,请求朱棣放了一个叫“傅洽”的人,而这个人知道建文帝的消息,按照朱棣的性情,这个人要么被一辈子关在诏狱,要么最后被灭口,绝对不可能放出去的。

    但朱棣放了。

    可想而知,姚广孝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但姚广孝都救不了,何况自己一个戴罪之身的穿越者。

    叹了口气。

    这就是无奈之处,穿越者也不是万能。

    依然受限于皇权。

    颇有些失落的道:“以方孝孺的性情,殿下让他给你写即位诏书,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何不换个人写呢,解缙、胡广如何?”

    一个有名,一个有才。

    这句话其实在给方孝孺争取活命机会,反正试一下又不会怀孕。

    朱棣冷眼无语。

    黄昏叹气,得了,没得救,只能叹道:“殿下让方孝孺写即位诏书,就已经预示了这位大儒的结局,必死无疑,老和尚保不住,读书种子要绝,其余的,草民真不能说了,最多便是劝殿下一句,多念无辜少杀人。”

    这句话已经很大胆了。

    果然。

    朱棣愣了一下,黄昏怎么知道姚广孝为方孝孺说过情,旋即脸色一沉,“你说我会是个暴君,嗯?”

    鼻音很重。

    杀意更浓。
………………………………

第十二章 大明,我真的来了

    什么叫君王之威。

    这就是了。

    本是酷暑七月,但谨身殿在一刹之间,如坠寒冬,若是寻常臣子,哪怕是权倾朝野的宰辅,也得遍体冷汗。

    黄昏没有。

    只是安静的盯着朱棣,“殿下是否想当一个暴君呢?”

    作得一手好死。

    朱棣几欲就要说“拖下去”三个字,关键时刻隐忍了下来。

    他当然能忍。

    靖难时机没到的时候,敢装疯子的人,岂非没点心性。

    挥挥手,“退了罢。”

    黄昏行礼而出。

    朱棣目视黄昏背影消失在转角,嘴角浮起阴沉笑意。

    这少年有点意思。

    穿越者?

    全知的相士?

    倒要看看,你能给朕的大明带来什么。

    没错。

    是朕!

    因为从我朱棣踏入应天府那一天起,便已经是这天下之共主。

    黄昏出了紫禁城,心头略有些沉郁,虽说早知方孝孺这事是个死结,但事到临头没有救下这位大儒,多少有些愧疚,那可是数百条人命啊。

    正阳门外,有人等着。

    徐妙锦身畔站着许吟,看见黄昏大摇大摆的出来,略有意外,“他竟然没为难你?”

    黄昏气不打一处出,“你就见不得我好?”

    非得坑我。

    有你这么当姐姐的么。

    总有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