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昏气不打一处出,“你就见不得我好?”
非得坑我。
有你这么当姐姐的么。
总有一天……
黄昏咬牙切齿肆无忌惮的上下打量徐妙锦,总有一天我要抱今日之仇!
对的,抱仇。
抱字很神遂。
徐妙锦被黄昏流氓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讪讪的道:“我是故意的,只是觉得你既然是穿越者,也许有办法能救下方孝孺。”
黄昏斜乜一眼,“你相信我说的话了。”
徐妙锦点头。
黄昏叹了口气,“和我说的一样,试过了,救不了,除非方孝孺能改变性情,就算是不写即位诏书,也别骂朱棣骂的太狠,但这可能嘛?”
不可能的事情。
方孝孺不骂朱棣,那他就不是方孝孺了。
朱棣也不是大宋那种让你随便骂的君王。
徐妙锦黯然。
黄昏越过徐妙锦,头也不回的挥挥手,“江湖再见。”没憋住另外一句话:“既然你相信我说的话,那就对你那位未来夫君好些,别让他等久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徐妙锦翻了个白眼。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在接近莲花桥畔平康坊时,黄昏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拒绝的,总觉得自己这么死皮白脸的蹭吃蹭喝,有点么得面子。
我也是要脸的人。
不过脸皮抵不过肚皮,黄昏还是推开了院门。
吴溥父子正在吃饭。
看见黄昏归来,吴溥父子一点也不意外,少年吴与弼更是笑眯眯的,亲切喊道:“黄昏哥哥,吃了没,有多的饭呢。”
笑容清澈。
黄昏没来由的有些感动,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让吴与弼继续钻研学问,开创“崇仁理学”。
坐下之后,看着饭桌愣了下。
两父子一人一碗稀饭,桌子中央只有一碟榨菜。
寒酸的很。
哪有翰林院编修该有的生活水平。
吴溥唔了声,“先吃。”
有什么话稍后再说——读书人食不言寝不语,这是礼仪。
稀饭饱肚。
吴与弼去洗碗,吴溥倒了杯白开水,和黄昏在书房里坐下,问道:“救下黄观了?”
黄昏点头,“暂时的。”
吴溥:“说说看。”
黄昏于是详说了事情经过。
听说徐妙锦出现,吴溥有些意外的点头说徐家还是有底气的,敢于折腾,又听黄昏说建文帝没死,他哗的一下站了起来。
黄昏点头,“确实没死,但是找不到,吴叔你也别奢望,建文帝的去向会是个千古未解之谜。”
吴溥不语。
直到今日,他还是没相信黄昏能全知,可建文帝没死这个消息确实太过震撼。
许久,才道:“车马劳顿,歇了吧。”
因黄昏归来,吴溥没让吴与弼跟着他夜读,让两个半大小伙子提前睡了,然而两人睡不着,黄昏是有心事,吴与弼是高兴。
叽叽喳喳聊了许久,两人肚子同时咕咕叫起来。
稀饭饱肚,但是不经饿。
黄昏忍不住问了句,“你未来后妈没送糕点来了,别藏着掖着了,快快快,赶紧拿出来,好东西要共享才更美味啊。”
吴与弼尴尬的笑,“隔壁婶儿回娘家去了,要过段时日才回来。”
又补充道:“忍一下吧黄昏哥哥,你走后这段时日,我都习惯了。”
黄昏茫然,“习惯?”
什么意思?
吴与弼自知说漏了嘴,翻了个身,背对黄昏蜷缩在一起抵抗饥饿,“睡了睡了,明早起来还得读书呢,爹明天也要重新去翰林院了。”
黄昏忽然问道:“与弼,这些时日你们天天喝稀饭吃榨菜?”
吴与弼不说话。
黄昏懂了。
自己去安庆之前,吴溥去租的马车,花费应该不低,且临出发前又给了自己一大笔钱,只怕已花光了他全部家底,这段时日局势动荡,朝廷肯定没来得及发薪俸。
这意味着……
吴溥家没钱,靠着稀饭和榨菜过了七八日!
难怪饭后吴溥喝的白开水。
因为没钱买茶。
心头有些发酸。
强行挤出一抹笑意,轻声道:“与弼,想不想吃肉?”
吴与弼想都不想,“想。”
黄昏又轻声道:“与弼,相信我,要不了多久,我会保证咱家每天——不,每顿都有肉吃,我能会努力让你专心学问,成为那个开创……”
不能说。
怕你骄傲。
吴与弼也没在意,用手压住小腹,忍着饥饿,笑说不是我不相信你啊,只是你现在比我家还惨呢。
我想涨涨见识,天天大鱼大肉怎么个吃法……
黄昏笑而不语。
如果说之前还是以后人的身份看待吴家父子,有一丝俯视心理,经过这件事后,黄昏内心深处那些独属于穿越者的优越思想已经崩碎。
我在这里。
我现在是大明的一分子,我将融入这片历史。
我也是吴家的一分子。
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界,人才与智商齐飞,在大明当不了沈万三,那也得当个不知妻美啊。
毅然定下个小目标:改善生活!
大明,我来了。
这一夜,黄昏辗转难眠。
这一夜,应天城亦是如此。
随着谨身殿一阵载入青史的骂声,随着方孝孺喊出那句“你诛我十族又如何”,铁青着脸的朱棣沉默着挥手,让人将他拉下去。
身着官服的老光头姚广孝目睹这一幕后,唯有叹息。
这个读书人种子,完了。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朱棣。
包括朱棣自己。
朱棣不会口口声声威胁说不让你看到明早太阳之类的话,但他可以保证明年的太阳会照在你坟头三尺青草上。
而且一定会做。
………………………………
第十三章 穿越者必备技能
黄昏认清了现实。
大势所趋。
历史滚滚如洪流,一个没发育起来的穿越者在它面前,微渺如蝼蚁。
自己就是个没有任何金手指的穿越者,又没有强势靠山,救不了方孝孺,也救不了黄子澄、齐泰、铁铉等人。
属于朱棣的永乐时代已经到来。
他现在要做一件事:挣一笔快钱,保证吴溥父子和自己的生活质量,再想办法创业,创业有两种,经商和入仕。
经过宋朝的洗礼,明朝的商人地位已经不算低。
沈万三就是例子。
在二十一世纪,挣快钱的方法都在刑法里,大明王朝也一样。
黄昏当然不敢。
他琢磨了一夜,终于找到一条门路。
吃了早饭就要撒蹄子出门,被吴溥喊住,“回来,从今日起,你和与弼一起读书,若有疑问,待我下班归来解答即可。”
下班一词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
黄昏:“???”
读书……
怕不是在逗我玩,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本科大学生,还需要读书么。
吴溥语重心长,“你叔父黄观如今远在他方,你在我家,那我便是你的长辈,自然有敦促你用心读书的权责,此事没得商量。”
说完施施然出门去翰林院。
黄昏哪会听话。
本想对吴与弼说让他一个人好好学习,转念一想还需要他帮忙,跑到门口看见吴溥消失在街角处,回身一把拉起吴与弼就跑,“今儿个不读书,赚钱。”
这是穿越者必备技能。
吴与弼啊了一声,“不好吧?”
黄昏一脸正经,丝毫没有误人子弟的觉悟,“一天不读书而已,不用担心,磨刀不误砍柴工嘛,等咱们有钱了,可以买奴婢专门做饭洗衣,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吴与弼一想是这个理。
黄昏带着跟屁虫兼职向导,在城内商肆走了一圈,买了一大块猪板油,几公斤石灰,身上的余钱就挥霍一空,然而材料依然不够。
而且有种材料买不到,买得到也买不起。
黄昏沉吟半晌,对吴与弼说,你先回去把猪油炼出来。
吴与弼有点茫然,“咱家猪油还有啊,又买这么多干什么,这点石灰又干嘛用,也砌不了什么东西,可别浪费钱啊。”
黄昏笑了笑,“听我的没错,别忘了,我可是穿越者。”
吴与弼嘀咕了一句。
不还是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张嘴,大家都是人嘛,但还是听话的拧着东西回去,一路走走停停,累的够呛。
黄昏问了路,直奔魏国公府。
不出意外,魏国公府外有朱棣的兵马看守——徐辉祖已经被看管起来,朱棣登基之后,就会削掉他的爵位将其禁锢在家中。
比之铁铉、平安,下场已经很不错,徐皇后功不可没。
对门子说拜见徐妙锦。
门子是见过黄昏的——大户人家的门子,就靠这点眼力求生,见过一面的权贵人物,都会铭记在心,以防下次来的时候怠慢了。
立即将黄昏请了进去。
魏国公府外,负责监视徐辉祖的一位小将领见状,着人去紫禁城那边禀报,并让属下密切监视,若是徐辉祖跑了,他们都得玩完。
跟着燕王好不容易混到今天,可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
闺房里,徐妙锦听说黄昏来了,讶然的放下手中古书,对丫鬟说道:“他来干什么?”
丫鬟摇头,“不知道呢,这个时候敢来咱们国公府,也是胆大。”
如今应天府官场中人,躲徐家还来不及。
谁敢主动上门。
徐妙锦起身,来到偏厅,对正在喝茶的黄昏道:“别告诉我你是来找我聊天的。”
对不起,我不接受撩拨。
你太小了。
黄昏起身,笑眯眯的,“锦姐姐别误会啊,我是来求你办事的。”
徐妙锦略微沉吟,旋即苦笑一声,“你来的时候还没看明白么,我们徐家如今自身难保,哪还有能力帮助你叔父。”
没那个权势了。
黄昏摇头,心里暗道,没有权势可是有钱啊,嘴上却说:“锦姐姐这是有多看不起我啊,我是那种不知道进退的人吗,我来找锦姐姐借点东西。”
锦姐姐喊得很甜很腻歪。
嘴巴甜不要钱。
徐妙锦其实很欣赏黄昏,总觉得他有超乎年龄的稳重和成熟,闻言笑道:“那你说说,是借什么。”
如果借钱……
徐妙锦会很失望。
男儿汉大丈夫,虽然局势乱,但沦落到向女人借钱,确实没有脊梁。
黄昏也不瞎绕,直奔主题,“想问锦姐姐一句,魏国公府上可曾有太祖陛下或者建文帝赐下的葡萄美酒,若是有的话,借一些给我。”
葡萄酒不难酿,而且大明永乐时期已经有葡萄,不多,且贵。
只不过酿酒周期长,等不了。
徐妙锦很有些意外,葡萄酒可不是便宜货,太祖和建文帝很赏赐了一些给徐家,府上确实有存货,兄长徐辉一直不喜欢,嫌淡。
略有沉吟,“有倒是有……”
黄昏大袖一挥,斩钉截铁,“借我个几大瓶,等几日我易物还你。”
徐妙锦点头,“好。”
黄昏大感意外,“不问问我拿葡萄酒干什么,也不问问我用什么东西还你才能抵得了这几瓶葡萄酒?”
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徐妙锦笑眯眯的,眼角唇边尽是捉狭,“那我现在反悔?”
黄昏慌不迭的道:“别别别。”
越发觉得这个老婆我一定要和朱棣抢,这么善解人意的女子,一看就是良妻贤母,不可多得,而且漂亮。
徐妙锦莞尔一笑,转身要走。
葡萄酒这等御赐之物,都是兄长徐辉祖收藏着,丫鬟可不能去拿。
临走又被黄昏喊住,“锦姐姐,如果有大的琉璃器皿,也给我拿一两个,到时候用完还——呃,大概还不了。”
琉璃器皿就是玻璃。
这玩意儿富贵人家比较多,民间倒也有海外贸易带回来的,目前财力买不起。
徐妙锦点头。
黄昏大喜。
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有了猪油、石灰和葡萄酒,以及玻璃器皿,接下来只需要自制烧碱,就可以小量生产自己想要的东西。
………………………………
第十四章 狗日的繁体字
徐妙锦拿了三瓶葡萄酒,一个直径二十厘米左右的深口琉璃盆,交给黄昏后小声叮嘱,“出去的时候可别招摇,尤其别被我长兄看见了。”
黄昏哭笑不得,感情你去“偷”的。
心领神会,忽然灵犀突来,压低声音一脸诚恳,“锦姐姐知道我拿这些东西要做什么吗,悄悄告诉你,这个东西做出来后,会很值钱,你要不要投资入股?”
抢老婆第一招:经济绑定。
投资入股?
这个新名词听得徐妙锦一愣一愣的。
黄昏解释道:“就是你出一份钱参与到我的事业中,等以后赚钱了,按照比例我给你分红。”
这就很好理解了。
徐妙锦摇头,“不需要。”
魏国公府如今落难,但也不需要徐妙锦抛头露面去赚钱,有徐皇后撑着呢。
黄昏略有失望,不过哪能就此放弃。
和朱棣抢女人,必须够不要脸。
轻声道:“那这样,这葡萄酒和琉璃盆,我就当是锦姐姐的入股好了。”
徐妙锦笑了笑,“随你罢。”
从魏国公府出来,天色已暮,黄昏抱着这堆宝贝回去,小心翼翼放好,刚走进厨房去帮吴与弼做饭,吴溥就归来了。
吴溥询问了两人今日读书如何,有无疑问,两个人心虚的说读得甚好,互相印证之下,也没什么疑惑未解。
吴溥闻言欣慰,径直去换衣。
黄昏问吴与弼猪油炼得如何,吴与弼揭开案板上一个大瓷盆,“这么多,够用了不?”
又追问道:“黄昏哥哥,到底要做什么?”
黄昏笑呵呵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吃了晚饭,黄昏想溜。
被吴溥一把喊住,“在书房里等着,待与弼收拾了厨房,我要考考你二人今日所学,是否真的已经无惑,又能否做到融会贯通。”
我吴溥不才,建文二年二甲传胪,当个教书先生还是绰绰有余。
黄昏闻言暗叫不好。
一灯如豆。
吴溥坐在书桌后,书桌前吴与弼和黄昏两人端坐,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心里惴惴不安,吴与弼倒还好,黄昏心里是慌的一逼啊。
吴溥问道:“你二人今天看的什么书。”
吴与弼小心翼翼,“《大学》。”
宋朝的朱熹已经把《大学》从《礼记》中摘了出来,单独刊印成书,四书五经之一。
黄昏心有戚戚的说了句我看的《诗经》。
吴溥点头,先问吴与弼:“所谓君子必慎其独也?”
吴与弼心里暗喜,这句话《大学》和《中庸》里面有详细解释,于是想都不想,“人心皆有晦暗之处,易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应严格要求自己,人戒慎自守,节制不正,遵道德而规准则。”
吴溥点头颇为满意。
又问黄昏,“你现在这个年纪,还在看《诗经》?我且问你,‘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出自哪一篇,又有什么典故和意义?”
黄昏懵逼。
特么的《诗经》我就知道几篇,如今甚至只记得一些名句,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王于兴师与子同衣、静女其姝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其他的,没背过!
一时间楞在那里,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吴与弼也不敢帮腔。
吴溥见状略微不解,“淮清桥畔的乡邻都说你读书有黄观之风,为何连《诗经》中这简单的一句都不记得?”
黄观可是大三元奇才,古往今来仅有的“六试皆为首”的人。
黄昏无言以对。
吴溥起身从书架拿下《诗经》,翻倒《文王有声》篇,道:“你且读一遍。”
黄昏怏怏拿起,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嗫嚅着读了个“文王有声”四个字,下一句的第一个字“遹”别说是繁体,就算是简体,黄昏都读不出来!
一眼望去,那密密麻麻的复杂繁体字,让黄昏生出错觉。
我是个文盲。
我一个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十九年的本科生,来到大明王朝竟成了文盲?!
整整一篇《文王有声》,竟有一半的字都不认识。
狗日的繁体字!
吴溥以指叩桌,略有严厉,“读。”
黄昏心里一跳。
暗道了一声别看吴溥平时随和,严厉起来很有点吓人啊,不愧是当个教书先生的人,深谙严师出高徒的道理。
可自己确实读不了,索性把书一合,道:“我不认识一些字。”
吴溥愣住。
吴与弼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黄昏哥哥,那些字不难啊。”
黄昏脑海里灵光乍现,一脸忧伤的说,“与弼啊,你知不知道一句话,老天爷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反之亦是如此,老天爷给你开了一扇门,就可能关掉另外一扇窗,所以我被水溺后成了穿越者,拥有你们一般人没有的眼界,但也因此忘记了很多的知识。”
这个理由足够强大。
吴溥还不信黄昏能预知未来,但他又明白,有的人被水溺后,真的会出现脑病,黄昏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所幸还认得一些字,不严重。
叹道:“就你理由多,也罢。明日起,重新读书吧,让与弼教你,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读起走,近几年的科举你就别奢望了,踏踏实实读书,以后和与弼一起参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吴溥还是希望黄昏能够依靠读书出人头地。
黄昏很忧伤啊,心里嘀咕着说你家吴与弼根本就没去参加科举,不过却拜师三杨之一的杨溥,然后就这么开创了崇仁理学。
却无法发作,吴溥这是为他好。
尼玛……
《三字经》之类的书对自己这个已经形成了世界观的成年人而言,根本没用好吗。
真正需要看的是《声律启蒙》和韵书。
韵书就是字典。
话说……
狗日的繁体字,信不信老子把你拾掇了,分分钟把你简化成简单易懂的现代汉语,然后再弄本《新华字典》。
咦?
这个主意硬是要得。
反正朱棣要修《永乐大典》,耗时几年,数千读书人参与其中。
找他借点人就行了。
………………………………
第十五章 朱棣登基(求推荐、收藏)
第二天吴溥去翰林院点卯应班,出门之前千叮万嘱,让吴与弼教导黄昏,今日只做一件事:认读《三字经》全文。
吴溥一走,黄昏就开溜。
被吴与弼一把拉住,说黄昏哥哥你今天要是不认读《三字经》所有字句就不能让你出去。
小眼神无比认真。
黄昏也是无奈,又不好打击这位未来教育家的积极性,只得去书房。
好在《三字经》简单。
前后没到半个时辰,黄昏全部认完——毕竟《三字经》耳熟能详,遇见繁体字参照现代版本,也能认读完。
黄昏一溜烟跑了。
留下吴与弼瞠目结舌,讷讷的说了句果然不愧是黄观的侄儿啊。
读书真厉害!
这才半个时辰不到就认读完三字经,自己当年可在这上面吃足了苦头。
黄昏出去瞎混,吴与弼回到书桌前,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
黄昏出了城。
找到本地人问路,顶着炎炎夏日,在一处荷塘摘了大量盛开的荷花,又在一条泥河里挖了一大口袋的蚌壳。
回到家吴与弼刚做好午饭。
依然稀饭和榨菜。
这段日子都会这样,直到朝廷重新发薪俸,吴溥有了收入后才能缓解贫困。
第一步,提取荷花之中的香油。
条件简陋,只能采取蒸馏法。
黄昏在院子里翻箱倒柜,找出几个没用的瓷瓶,清洗得一尘不染,这个时代没有不锈钢管,也没关系,到市场去要了几根别人卖不掉的竹子。
回家之后对半剖开,将竹子内部关节削干净,又让吴与弼坊间借了个抛光用的木贼,顺便去摘了些粗叶。
木贼粗抛,粗叶再细磨。
把竹子内部打磨光滑之后,沿着剖开的轨迹合拢,找来绳子死命的绑扎,不留下一丝缝隙,然后将之连接成一个“之”字形。
当然,足够长才能确保冷凝效果。
冷凝管有了。
还差蒸馏罩。
这个比较麻烦,永乐时期可没法定制玻璃罩和塑料篷布,不过难不倒黄昏。
用锅盖。
让吴与弼提着锅盖到街上去找修补锅碗瓢盆的手艺人,在锅盖边上打了个洞,大小恰好够伸进竹管,至于缝隙,用铁水封了便是。
因是熟人,工钱先欠着——家里确实没钱了。
黄昏又顶着日头在墙角落里用废砖砌了个灶台,在灶台边搭了个小架子,并用砖和石灰砌了个长方形水槽,方便放冷凝管。
蒸馏设备到位!
天色已暮。
吴溥回来后倒是没注意到院子里的变化,吴与弼也不敢说,黄昏更不会主动提及。
晚饭后吴溥抽查学习。
发现黄昏竟然能认读《三字经》全文,不由得暗暗颔首。
不愧是奇才黄观的侄儿。
底子好。
尽管脑子被水泡坏了些,重新读起书来也是事半功倍,于是提高了明天任务的难度:认读《百家姓》全文,并且会写《三字经》和《百家姓》。
黄昏不屑一顾。
又想溜。
被吴溥抓住,让他和吴与弼一起继续看书。
吴与弼看《大学》,黄昏则预习《百家姓》。
黄昏对此怨念极大。
这穿越的生活真是个寂寞如大雪崩,我读了十九年的书,如今还要读书,偏生还是三字经百家姓这种启蒙教材,能不无聊么。
又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一则不愿辜负吴溥的一片好心。
二则……不读书的话,确实是个文盲啊。
第二日。
待吴溥走后,黄昏立马行动,拿出昨天摘的莲花,有些无语,都已枯萎没有香气了,无奈,只得再出城,偷偷摸摸又找了个荷塘摘了一大抱回来。
莲花花瓣一叶一叶掰下备用。
把吴与弼洗得亮铮铮的铁锅放入灶台,倒入水,将莲花放入水中,盖上锅盖,为了防止蒸汽跑出来浪费,在锅盖边缘用纱布密密的围了一层。
插上竹子做的冷凝管,在冷凝管水槽里放入从深井里打出来的冰凉冷水。
准备就绪。
黄昏略有激动,亲自点火。
大明王朝燃起了一道划时代的火焰!
目睹这一幕的吴与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为什么要煮花。
更不明白那弯弯曲曲的长长的竹管是用来干嘛的。
黄昏也不解释。
把从徐妙锦那拿到的玻璃盆放在冷凝管出水口,把提前准备好的纱布放在一旁,然后拿了把蒲扇在一旁坐等。
等待总是漫长的。
院门忽然传来吱呀声,满头大汗的黄昏和吴与弼回头,发现是腰间佩剑的许吟。
旋即徐妙锦出现。
因是出行,又戴上了那顶白纱遮面的斗笠。
徐妙锦走进来看见这从没见过的阵仗,万分不解,“你究竟要做什么?”
黄昏呵呵一笑,“香奈儿。”
这是忽悠。
不过倒是灵机一动,既然能提炼花油,以后也可以尝试一番,没准真把香水做出来,这可比香囊什么的高端多了。
自己岂非要成为大明的女性之友?
安排了,加入创业日程!
徐妙锦的心思显然没在这上面,站了一阵,轻声道:“上午朱棣发布即位诏书通传各地广告天下,诏书是解缙写的,和你说的一样,废除建文年号,今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又拟定他的年号为永乐。”
黄昏心不在焉的哦了一句。
这不是明摆的么。
历史的洪流谁也挡不住,只能任它滚滚东逝去,倒也是蹊跷,为何会这么早就昭告天下,把年号拟定了?
徐妙锦忍无可忍,微怒道:“你就一点也不关心这些家国大事,你好歹也是黄观的侄儿,身为读书人,不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黄昏头也不抬,对吴与弼道:“与弼,告诉我们美丽可爱不食人间烟火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入耳的锦姐姐,你有多久没吃白米干饭和肉了。”
这话很妙。
吴与弼眼咕噜一转,“大概有一两个月了。”
黄昏暗乐。
理学大儒吴与弼,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吴与弼,很懂事啊,可以胜任僚机。
徐妙锦愕然。
她真没想到,吴溥身为翰林院编修,拿朝廷薪俸的人日子会这么穷,还是不甘心的问道:“就算你想赚钱,可读书人岂能如此没有骨气,哪怕你去写书也好啊。再说,你做的这什么真能赚钱?”
黄昏笑眯眯的,“能!”
旋即又补充道:“不过到时候还需要锦姐姐帮我开拓市场。”
徐妙锦懵逼。
开拓市场?
我?
黄昏也没细说,笑眯眯的说了句会洛阳纸贵啊。
眼睛一亮!
冷凝管的最下端,终于出现了一滴略微有些浑浊的液体,旋即是两滴三滴四五滴。
滴滴皆是钱!
满院香气,遮天莲叶无穷碧!
成了!
………………………………
第十六章 制作烧碱(求推荐、收藏)
这是粗蒸馏,等蒸馏完第一次,油水分离之后,还要再蒸馏两三次,才能得到高纯度的花油。
黄昏已看见了大堆的黄金白银在对他招手。
徐妙锦若有所思,“你要做香料?”
香料确实贵。
尤其是贡品香料,远比民间市场流通的更贵,但香料一般是粉末或颗粒状,哪有液态的。
黄昏呵呵一笑,“沐浴露。”
徐妙锦一脸问号,嘟嘴不满黄昏的忽悠,“先前你还说要做什么香奈儿。”
黄昏干笑,“我随口说的。”
徐妙锦:“……”
终究是黄花闺女,不好意思在这里呆太久,轻声说道:“我今天来其实是想告诉你两件事,一件说了,朱棣登基,拟定年号为永乐,第二件事,朱棣上午下令,将于聚宝门处决方孝孺,诛十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