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昏犹豫了下,决定还是不摊牌,道:“只是怀疑,碍于手中没有权势,也没有人手,所以无法继续调查下去。”
朱棣沉吟起来,“你怀疑的那个人姓什么?”
黄昏苦笑,“不敢说,不可说,不能说。”
朱棣知道黄昏的顾虑,也许他怀疑的那个人在外人眼里,是绝对不可冒犯的天潢贵胄,思绪一转,笑道:“那不若你我君臣对照一番?”
黄昏略有吃惊。
果然……永乐就是永乐,竟然已经查到痕迹了。
可锦衣卫并没有查这件事,朱棣又让谁去查的?
笑道:“可以。”
朱棣丢给黄昏一张宣纸一杆笔毫,他自己也拿起一支,道:“你我皆写一句,可以隐晦表明此人身份即可。”
黄昏写了。
片刻后这对君臣看着彼此的宣纸,相视一笑。
朱棣写的“御园梅开”,黄昏写的“梅下奔马扬尘埃”。
皆直指梅殷。
御园,代表着皇室,朝中臣工姓梅者,且和皇室有牵连的,只有梅殷一人,而梅下奔马亦是同一个意思,马者,驸马也。
朱棣微微颔首,很是好奇,“你怎么查到的?”
为了保密,自己没敢让锦衣卫动手去查,而是让马三保着人去调查,耗时多日,才有蛛丝马迹的线索指向梅殷。
黄昏孤家寡人一个,他怎么查到的。
黄昏当然不能说我跟踪景清查到的,还得救景清呢。
敷衍着说巧合而已。
又问朱棣,“陛下既已有所怀疑,为何不动手?”
黄昏要救的人中,并不包括梅殷。
朱棣叹气,“势大,顾忌甚多,还需从长计议。”
梅殷虽然没兵权,但势力还很大,一旦动梅殷,整个朝堂都要震动,哪怕是强如朱棣,也不得不考虑这个后果。
朱棣又说,“你还是去钦天监呆些时日罢。”
计划还是继续。
黄昏一个头两个大,不顾朱棣可能翻脸的危险直接拒绝,“微臣不去,钦天监所做之时,不过是星象算学耳,微臣想做之事,是为君王社稷谋安稳!”
端的是大义凛然。
心中又一动,要打消朱棣这个念头,必须改变他制定下的策略,于是急声道:“微臣已有各种线索,碍于人手不足,若陛下给微臣一些人手,必然可以将包藏祸心之人连根拔除。”
朱棣不置可否,“哦?”
黄昏心思急转,“陛下,微臣倒是觉得可以去南镇抚司。”
北镇抚司不去想,那是纪纲的禁脔。
但南镇抚司可以。
赛哈智一直和纪纲不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和赛哈智联合起来,或者将南镇抚司变成自己的力量,不仅可以对抗纪纲,也能为自己的仕途保驾护航。
朱棣眼睛一亮,陷入沉思。
许久,抬头对门外刚从文渊阁回来的狗儿道:“着人去南镇抚司宣朕旨意,传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觐见。”
………………………………
第六十八章 我也腰佩绣春刀
开春之后,微暖,大日醺醺。
赛哈智让手下搬了椅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倒了茶水弄了点心,恰好属下办事抓了个对卖唱的瞎眼祖孙,于是唤进来让他们表演一番。
这要是在朱元璋时期,给赛哈智一万个胆子也不敢。
经过建文的四年,再到朱棣登基,对这些事情抓的不严,且南镇抚司都是赛哈智心腹,也没人敢就此弹劾他。
大家和赛哈智一样,都在发霉。
南镇抚司不像北镇抚司油水多,别看北镇抚司表面对南镇抚司唯唯诺诺,私下里趾高气扬的很,南镇抚司也无奈。
没办法,职权不一样。
南对内,北对外。
只要北镇抚司不犯原则性错误,南镇抚司就拿北镇抚司没任何办法,只能看着别人吃香喝辣,这情形持续下来,南镇抚司越发看不惯北镇抚司。
羡慕嫉妒恨,却又奈何不得。
卖唱的祖孙,爷爷是拉三弦的瞎子,满身的岁月;孙子七八岁,干瘦如柴,粗糙的脸上五官通红——被冷的,耳垂上两个大大的冻疮。
长的不讨喜。
万幸小娃儿唱的有腔有调,配合着他爷爷沧桑干瘪的声音,再有音色浑厚大开大阖的三弦乐,别有一番风味,赛哈智听得津津有味。
一位千户匆匆前来,说宫内来人宣旨。
赛哈智立即起身,示意放了那对祖孙,又不知道想起什么,招招手,让那七八岁的孩子近前,笑着说了几句。
孩子听得眼睛光亮。
开始还以为这胡人在附庸风雅,不曾想竟然听得懂戏曲,点评的极为到位。
赛哈智很享受小孩崇拜的目光,哈哈大笑着从怀里掏出几张宝钞,递给他后揉了揉小孩子的脑袋,笑眯眯的说了句有机会和你爷爷去西域走走。
这样璀璨的文化,就应该走出耀眼于四海宇内。
小孩若有所思。
赛哈智示意人送两祖孙出门,他则去接旨,随后整理衣冠直奔大内乾清宫。
机会来了!
赛哈智有心气,但没能力。
可他是领导,他能力的不足,有麾下来弥补就行,所以现在他知道机会来了,根据线报,黄昏此刻也在乾清宫。
陛下此刻宣召,怕是有近来的风云有关。
南镇抚司……
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赛哈智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他绝对不会错过。
况且,赛哈智真没能力?
朱棣看着跪在地上的赛哈智,许久没有免礼,御书房内一片安静,落针可闻,甚至也能听见赛哈智狂野的心跳。
赛哈智不懂,陛下究竟什么意思。
明显是有重要事情交待自己,却为何要给自己施加如此威压。
良久,才听见朱棣拍案怒道:“赛哈智,你活腻歪了么,身为南镇抚司镇抚使,本该和纪纲同心齐德扫污逐秽,你竟然私下里调查纪都指挥使!”
赛哈智心头一颤。
暗叫一声不好,我擦,之前黄昏去过锦衣卫,莫非已经和纪纲勾心搭背了,不至于啊,就黄昏和纪纲、庞瑛之间的矛盾,无法化解才对。
颤声道:“陛下,微臣不敢。”
朱棣冷哼一声,“还有什么是你赛哈智不敢的,嗯?!”
赛哈智大惶,“南镇抚司本是对内肃整纪律,微臣就算查纪都指挥使,也是职责所在,既是臣之职责,哪怕是死于此事,臣也不得不为,请陛下明鉴啊。”
这话很妙。
既隐晦的表示我确实在查纪纲,又说这是职责范围,更提醒朱棣,这不是你想要的制衡吗,同时直白的表达我不怕纪纲报复。
朱棣闻言神色微暖,“免礼罢。”
赛哈智这才站起来。
在一旁目睹这一幕的黄昏叹服,果然,帝王心术非同一般,朱棣这一番恩威并施张弛有度,火候拿捏得炉火纯青。
赛哈智起身后不敢看朱棣,侧首眼角余光看了眼黄昏。
黄昏微微颔首。
按照永乐年间的形势,赛哈智会是自己的长期战友,很多事情都得靠他的南镇抚司来办,也要靠他来掣肘大明第一位佞臣纪纲。
赛哈智放下心来。
朱棣问道:“你的南镇抚司近来在调查何事?”
赛哈智深呼吸一口气。
机会来了。
只要今天能让朱棣满意,南镇抚司就是出头之日,沉声道:“还请陛下先恕微臣死罪!”
朱棣嗯了一声。
赛哈智道:“南镇抚司本是负责锦衣卫军纪之事,但微臣斗胆在此说一句,陛下登基掌国之重器后,应天城内虽纪都指挥使借陛下之天威压慑,依然有宵小作祟,远的且不提,但说上元大火案一事,微臣便觉其中蹊跷甚多——”
朱棣咳嗽一声。
赛哈智敏锐的住口。
朱棣看了一眼站在门边的狗儿,对他说道:“你去看看,文渊阁那边今日是谁在当值,去问一下,关于昨日那封某地春旱的折子,他们可商议出了应对之策。”
朱棣不是防狗儿,而是防着乾清宫其他的侍卫和宫女。
狗儿心神领会。
立即将御书房前的所有人带走。
朱棣这才对赛哈智道:“你继续说。”
赛哈智心头狂喜,果然,自己这一步走对了,上元大火案在陛下心中并没有完结,而且看陛下这反应,只怕他也有打算。
道:“微臣仔细,上元大火案时不仅宝庆公主被人拐走,甚至于连皇后娘娘也在火情现场,这就透着蹊跷,微臣事后复盘,如果当时陛下让大内紫禁城的京营出来维持秩序,又让城外的京营进城搜寻宝庆公主,那么届时,紫禁城将城防空虚,直面兵锋之威,万幸陛下英明神武天威浩然,上元大火案之时,决断如神,没能给宵小机会。”
“后上元大火案不了了之,臣却惦念在心上,尤其是后来纪纲自作主张带领北镇抚司去将黄观捉拿归案,其目的并非针对奸臣黄观,而是直指黄昏,恰两位殿下之前接触过黄昏,那么纪纲此举便是针对两位殿下,妄图离间陛下亲人,危害我大明后世。”
“此举,微臣不能忍。”
“结合众多事情,微臣推测出一种可能:应天城内,尚有一股反对陛下的大势力,甚至于连纪都指挥使也被他们利用了,如今北镇抚司被人提防,却没人注意负责对内肃清军纪的南镇抚司,是以微臣果断派出心腹,悄然在全城彻查。”
朱棣颔首微笑。
小看赛哈智了,没想到这货竟有如此心思。
沉吟半晌,“你可以继续查,但且记不要声张,另外,朕打算让黄昏到你的南镇抚司来,你觉得如何,可有空缺?”
赛哈智想都不想,“尚有一总旗空缺!”
朱棣挥手,“甚好。”
黄昏闻言心头狂喜,我擦,这就成锦衣卫了,而且还是个总旗。
我也腰配绣春刀了!
………………………………
第六十九章 落子
在黄昏和赛哈智退下前,朱棣心血来潮,随口道了句,小宝庆想念你的很,老是问皇后,说你什么时候净身去宫中陪她玩。
黄昏吓了个半死。
小宝庆你这恶魔,欠收拾啊!
朱棣看着赛哈智和黄昏离去,坐在那里沉吟许久。
原本计划,让黄昏去钦天监挂职,从侧面印证建文旧臣搞出来的关于黄昏谶言的真实性,这样一来,就会有人跳出来反对立北平为陪都。
谁跳出来老子弄谁。
就这么简单。
至于黄昏去了钦天监还能不能起用到其他部门这件事,朱棣毫无压力。
黄昏这货太胆小了。
规矩而已。
须知规矩是人定的,不巧,老子朱棣就是定规矩的人之一。
现在黄昏不去钦天监,反而去了南镇抚司,估摸着他接下来还会有动作洗白他搞预知的那一套迷信外衣,流言会不攻自破。
立北平为陪都的事情倒是解决了,但梅殷那一批人却又藏匿到水下去了。
要重新挂鱼饵。
……
……
赛哈智满面春风。
和黄昏并肩走在出皇城的大道上,彼此之间不断商业互吹,各种溜须马屁吹得让人叹为观止,你说我少年有为,我吹你统率有方……
别说,彼此甚爽。
赛哈智就不说了,毕竟是西域人混大明,没点口才当得上镇抚使么。
黄昏则是少年皮囊下一颗成熟的灵魂。
吹捧过后进入正题。
赛哈智没有小看黄昏,别看现在黄昏只是个总旗,要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事情:锦衣卫的百户、千户、指挥、指挥使甚至于总旗,哪一个不是功勋子弟。
偏生朱棣硬塞了黄昏进来,还直接总旗。
总旗,正七品。
因为锦衣卫的特殊性,所以锦衣卫的官职普遍偏高,锦衣卫的总旗是正七品,小旗是从七品。
正七品的总旗,官阶和县令差不多。
多少科举中第的举子,出仕也是从县官开始,就算丢进翰林院当个翰林编修,也不如黄昏这来得快,直接就正七品了。
平步青云啊!
关键黄昏还有个同进士出身,这就很有意思了。
文武并重,前途无限。
因此赛哈智虽然是从四品,但对黄昏客气有加,笑如春风的说:“进士老弟,陛下让你到南镇抚司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他说话的妙处了。
相对于锦衣卫的总旗,一般人肯定更喜欢同进士出身这个头衔,因为这更荣耀。
黄昏倒是不太在意,打了个哈哈道:“就你理解的意思。”
赛哈智一脸苦恼,“还请明示啊。”
黄昏压低声音,“其实很简单,我和陛下针对近来的事情,有一个巨大的谋划,这要避开北镇抚司,毕竟北镇抚司太显眼,而你的南镇抚司比较低调,所以我才来南镇抚司挂职,南镇抚司接下来的动作,都是为这个谋划铺路。”
赛哈智愣了下,“这……”
什么状况,按照黄昏这个意思,他是奉旨进入南镇抚司办案,岂非算是钦差,这样一来,老子也要听他的。
黄昏要的就是这个狐假虎威。
乐呵呵的拍了拍赛哈智的肩膀,“赛镇抚使莫要失落,这是一时的,你可是从四品的镇抚使,我也就暂时在南镇抚司挂职,纪纲这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到时候不就是你的机会了。”
赛哈智眼睛亮了起来,“这是陛下的——”
黄昏果断打断他的话:“不可说,不能说。”
赛哈智自以为懂了。
看来陛下和黄昏谋划的这件大事也牵扯到了纪纲,一旦纪纲下马,那什么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甚至于北镇抚司镇抚使庞瑛等人都是纪纲心腹,岂非要一把撸了。
自己这个南镇抚司镇抚使不当都指挥使,谁当?
黄昏是同进士出身啊。
读书人,肯定是要进入六部中枢的。
一时间心情大爽,笑道:“如今你我皆是同僚,关于你和陛下谋划的这件大事,老弟但有吩咐,我必然令麾下遵无不从。”
黄昏亦是大乐。
有了南镇抚司这把刀,接下来要办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不过目前远远不够。
必须把赛哈智拉到自己的战线上来,让他坚定不移的跟随自己的脚步——这个骚操作很难,首先得让赛哈智吃到甜头。
黄昏的目光盯在锦衣卫指挥佥事上。
如今锦衣卫指挥佥事是李春,这是纪纲的心腹,得把他撸下来,让赛哈智上去。
这事不急。
当务之急还是救景清,不能让梅殷把景清以及那数百人拖下水,想到这对赛哈智道:“赛镇抚使,有件事想请你去办。”
赛哈智眼一瞪,“你说什么呢!”
黄昏懵逼。
我擦,怎么这就翻脸了,要给我摆官威?
哪知赛哈智转脸就一脸谄媚笑道:“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的,还用得着请么,你只管说,只要我南镇抚司能办到的事情,绝不眨一下眉头。”
赛哈智看得很准。
因为黄金失窃案,黄昏和纪纲、庞瑛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且黄昏如今备受朱棣信任。
赛哈智当然知道自己的屁股该偏向哪边。
黄昏哭笑不得,赛哈智这马屁功夫,有点像多隆之于韦小宝啊……我倒是想当韦小宝,可是徐妙锦会是双儿么。
不过这感觉倒也挺爽,难怪大家都想当人上人,低声细说,让赛哈智去调查庞瑛,又让他去盯着刘莫邪和梅殷——黄昏还是信不过纪纲。
最后又刻意叮嘱,说这件事涉及到御史大夫景清,要小心行事。
赛哈智明显愣了一阵,也压低声音,“难道景清也是建文余孽?”
建文旧臣和余孽,两种说辞,但意义不一样。
黄昏摇头,“不是。”
觉得不妥,别一转身赛哈智就去找朱棣打小报告,又补充道:“陛下欣赏景清,这一点你我都明白,所以这是陛下的意思,要杜绝景清被别有用心的人拉拢。”
赛哈智哈哈一笑,“包在我身上,从今日起,任何人都别想靠近景清,景清也别想躲开我的眼线去见任何人。”
黄昏松了口气。
如何救景清?
主观上让他放弃刺杀朱棣,还有点难度,不过可以在客观上限制他的自由,不让他接触梅殷等人,自己再找机会说服他。
黄昏救的不是景清一个人,是景清的九族数百人。
先落一子。
让赛哈智去调查庞瑛,这是吸引纪纲和其他人的注意力,实则是明修栈道,真正目的还是调查梅殷和刘莫邪。
………………………………
第七十章 认真的男人最帅(求推荐、收藏)
锦衣卫衙门。
纪纲正在惬意喝茶,庞瑛已经着人去调查刘莫邪,同时让李春和庄敬去调查庞瑛——这不过是自保,纪纲的屁股也不干净,若是庞瑛出事,他必将受到牵连。
一名锦衣卫百户匆匆进来,低声说了几句。
纪纲唰的一下站了起来。
旋即缓缓坐下,脸色凝重,不放心的问道:“你确定赛哈智去见了陛下,又看见黄昏跟着赛哈智去了南镇抚司后,其后穿飞鱼服佩绣春刀而出?”
那名百户点头。
纪纲心里卷起阵阵浪涛,黄昏到底想干什么。
既提醒自己庞瑛有问题,又要让南镇抚司去调查庞瑛,这不是明摆着做无用功么,几乎可以确定,黄昏真正的目标绝对不是庞瑛。
另有其人。
纪纲敏锐的察觉到不同寻常之处——朱棣见了赛哈智。
这意味着……
黄昏这次要做的事是朱棣首肯的。
区区一个庞瑛,哪能惊动朱棣,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大事。
纪纲脑海里炸起一道闪电。
上元大火案。
涉及到徐皇后、宝庆公主的大案件竟然不了了之,这本身就透着奇怪,纪纲太了解朱棣了,这位陛下不是那种老好人。
有人欺负到他老婆和妹妹头上,他怎么可能隐忍。
真相只有一个。
朱棣在密查上元大火案!
而刘莫邪就是关键。
纪纲坐不住了,急忙找来心腹,低声吩咐后,依然不太放心,索性起身,直接去紫禁城求见朱棣,想摸一下朱棣的态度。
……
……
我也曾跨东风骑白马。
我也曾天上人间叱咤。
黄昏按刀缓步在长街人流之中,熙熙攘攘人群,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看见他后都会主动的让开一条道路。
飞鱼服确实帅得掉渣!
黄昏看过《绣春刀》这部系列电影,印象深刻,一直觉得张震就是身穿飞鱼服最帅的形象,现在发现和自己相比,不过如此。
最帅的还是自己啊。
光芒四射,帅气无边。
就凭这形象,徐妙锦看见后必然芳心大动,可惜没有相机,要是留个影像到二十一世纪,我黄某人就是锦衣卫的带烟人啊……
可惜可惜,甚是可惜啊。
手握绣春刀,只觉眼前的世界光亮无比,信心万倍直奔徐府。
去嘚瑟一下。
门子看见黄昏,熟脸熟面的,少不了一番谄媚的恭维,说黄哥儿真是个少年有为英俊帅气宛若霞光东来耀然欲瞎人双眼……
说人话,就是他的狗眼被黄昏的帅气刺瞎了。
黄昏大乐。
丢了张宝钞给这爱说实话的门子,打笑着说低调低调。
一边得意洋洋的迈入徐府。
徐妙锦在。
听说黄昏“又”来了,好气之余,又有那么一点暖心。
徐家没落后,只有黄昏不忌惮朱棣的猜忌,该来的时候一定会来,不该来的时候也敢来,仿佛徐府成了他黄昏的后花园。
她操持徐家,越来越有一家之主的气质,曾经的妙龄少女,如今身上洋溢着淡淡的自信和稳重,端的是一枚绝佳御姐,充斥着引诱荷尔蒙激素爆发的魅力。
眉眼隐隐噙笑的看着走入院门后故意负手走外八字的黄昏。
笑意拳拳。
黄昏走到徐妙锦身旁,摆出一个自以为帅气的姿态,斜乜徐妙锦,眉头连续挑动,满眼都是“快夸我”的欲求不满表情。
徐妙锦忍俊不禁,上前两步帮他整理了下衣襟。
退后几步仔细打量,“是挺好看的。”
黄昏哈哈大笑,“对啊对啊,等我坐上纪纲的位置,就身穿大红蟒跑而着金甲,有空再找许吟学两招,就能脚踏七彩祥云了。”
这番话很有些莫名其妙。
徐妙锦一时间没想明白。
下一刻,她记起了一件事:在从贵池县去往安庆,被抓回应天之前,她曾问黄昏她未来的夫君是何等模样。
黄昏说,锦姐姐的夫君会身穿金甲,脚踏七彩祥云来迎娶她。
以往的徐妙锦脸肯定通红。
但如今操持徐家,她接触了太多的人,人啊,总是会不断的成熟,徐妙锦轻柔的捋了捋鬓间青丝乱发,将之夹在耳畔后,笑靥如花,“真傻。”
你傻。
咱俩之间不可能的。
黄昏收了帅气的姿态,绣春刀出鞘,围绕着徐妙锦转了一圈,在地上划下一个圆圈,然后将刀往青石板缝里一插,“那我就再傻一点。”
徐妙锦秒懂。
黄昏这是学历史上某些人,在打下江山之后,让功臣去跑马圈地。
黄昏的意思……你徐妙锦是我的了。
忍不住摇头。
黄昏也不急,追女孩子太急了,会跑……何况这是讲究礼义廉耻的封建时代,徐妙锦一个黄花闺女敢如此频繁的见自己,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不能让我的妙锦为难嘛。
笑道:“锦姐姐不用担心徐府的未来,只要我在,徐府就在。”
徐妙锦笑而不语。
黄昏收了刀,压低声音,“今天前来还有一事,我和陛下都已经查到了最近一些大事的幕后主使,想必对方也已经察觉了,就在这几日,应天城将有大事发生,锦姐姐千万不要出门,就算是在府邸上,也要让许吟寸步不离的保护。”
梅殷势大。
朱棣召见赛哈智,又将自己丢进南镇抚司,这个事情瞒不过他,他必然有所察觉,肯定会全力以赴将威胁消除。
杀掉自己是一步好棋。
甚至于赛哈智都会有生命危险。
徐妙锦心里一紧,“那你呢?”
黄昏拍了拍腰间的绣春刀,轻声说道:“我已经让赛哈智派了人在暗中保护我,只不过敌明我暗,危险还是存在的。”
徐妙锦忧心忡忡。
黄昏也黯然。
许久,才振作精神笑道:“其实有些事站在你们的角度,似乎是正确的,而站在我的角度却无法评断,我不能说建文旧臣做错了,也不能说他们做的对,只不过我们经历的这些事情,在数百年岁月后回首评断,那么我现在承受的风险就是值得的。”
因为朱棣不死,就会有永乐、仁宣盛世。
转身离去。
声音随风飘来,“锦姐姐,你且等着,我和朱棣,会让大明戴上一顶王冠,会让这天下亿万百姓,感受一场远迈汉唐的盛世风光。”
徐妙锦眼眸里光彩熠熠。
认真的男人……
最帅!
真的,比飞鱼服还帅。
………………………………
说几句吧
已经上传十五万字,成绩比上不足,比下也不余,勉强符合四个字:中规中矩。
开书之时,压力眈眈。
春节在即,岁月谙谙。
上有高堂频频催,下有幼子用钱如流水。
枕畔糟糠细细言,厨中油米酱盐皆需钱。
君子不卖惨,家家有经难念。
知世事多艰,哪有万般如愿。
犬子犹嗷嗷,高堂已霜颜。
糟妻絮叨言,阖书唯长叹。
作者君不想考研,说人话:
书友群很多书友知晓,我是全职写作,从07年至今,一直扑街。如今到了人生最艰辛的时候,上有父母、岳父母四位老人需要养老,下有小孩要读书,一家人仅靠妻子一人工作,只节流而不开源,迟早需要国家对我精准扶贫。
和妻子商量好了,再给我一年时间,写完《大明王冠》,如果依然只能靠全勤补贴生活,就彻底放弃坚持了12年的网络小说,去找一门生计(到时候书友中如果有四川的大能,不知能否给个门路)。
说句心里话,我是真的喜欢写小说。
所以不想放弃。
不过人终究是要对现实低头,《大明王冠》成绩不算好,目前来看,三江希望渺茫,所以开个单章,寻求书友的支持。
求推荐、收藏、投资和追读。
本周在历史分类强推上,这周的成绩很重要很重要,数据好看的话,也许能熬到三江……也许而已。
所以……求一下打赏。
另外,QQ阅读那边的书友,恳求一下你们的推荐和打赏,上上周你们的打赏,让我在上周获得QQ阅读的好几个APP推荐,如果你们能多多支持,就能获得更多的推荐。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最最后,在此承诺:我还有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大明王冠》一定会完本。
一定!
太监烂鸡鸡!
………………………………
第七十一章 长街血案
吴溥昨夜当值文渊阁,今日要朝会之后,才会归来睡一整天,黄昏起床后,尴尬的脱了里衣卷成一团,虽然刚开春,天气寒凉,还是让吴与弼烧了热水洗了个澡。
不洗不行啊。
昨夜春梦放浪,和不知名的大胸美女鏖战三百回合,最终惨败而归——这种美妙感觉已经久违多年,现在突然来这一出,心情甚爽。
青春美妙啊!
曾经顺风尿湿鞋,如今顶风尿三丈。
每日早起更是大被朝天。
让黄昏几度产生错觉:那样的大胸美女,我能打十个!
然而梦中一个就让他溃不成军。
衣服自然是不好意思让吴与弼洗的,也不敢让过来串门的婶儿洗——现在大家心知肚明,吴溥和婶儿之间的好事近了。
就差那层纸还没戳破。
忙碌了一大早上,这才和吴与弼两人出门去吃早食。
街上行人悠闲。
永乐治下的大明,已从靖难之中走了出来,即将展现它蓬勃生机的一面。
和吴与弼并肩而行,小声笑谈着家常。
耳畔骤然喧嚣。
妇人惊叫声,男子呼喝声,孩童啼哭声中,更有马蹄声如雷,滚滚而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