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好运加身-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刘念应了一声,道:“你不会收拾镇远侯吧?”
“不会。”张宁明确道。
………………………………
第184章 兄弟
刘念很郁闷,张宁意思明确,让他别计较今天是不是露脸,反正该他得的功劳他会帮他争取,把目光放在真正的战场上。
“这口气我咽不下,本来就是顾淳横插一脚。”他小声嘀咕。
这样的情绪要不得啊。张宁叹息一声,道:“你和顾淳相处两三个月,觉得他这人怎么样?讲不讲义气,是不是会抢同袍功劳之人?”
刘念凝神细想,和顾淳相识的一幕幕从脑海中闪过。从小他和顾淳就是仇家,他和张宁以及一群伯爵家的子侄拉帮结派,顾淳和宋诚一群侯爵子侄是一伙,双方大架小架打过无数次。
不过顾淳打架不积极,更喜欢在后边吆喝,在背后下黑手的情况倒没出现过。这两三个月,两人在神机营一起训练军士,住处相邻,倒没见他做过什么龌龊事。
张宁没有说话,只是待水沸,泡了茶,把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自己端起另一杯,慢慢喝。
过了好一会儿,刘念才道:“我就说嘛,是镇远侯这老家伙背后搞鬼。”他没看错人,这点让他心里好受了些。
张宁微笑道:“你一来就说是镇远侯,可见在你心里,还是相信顾淳,当他是兄弟的。跟兄弟计较什么呢?兄弟之间有什么好计较的?至于镇远侯,他是你上司,他怎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也是。”刘念眼前豁然开朗,一拍大腿,道:“这么一想,我还真不怪他了。”好兄弟没背叛他,让他心情大好。
张宁笑道:“这样最好。将来在战场上,你们或者各领一队,或者一起行动,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同袍,是兄弟,要互相照顾,不能有一丝嫌隙。”
“我会的。希望顾淳也会。”刘念快人快语道:“至于镇远侯那老家伙,如你所说,他是顾氏家主,得为家族长远考虑。算了,我就不跟这老家伙计较了。”
张宁拍拍他的肩头,道:“能这样想最好了。”他能以大局为重,可见真正长大了。
刘念直言:“我们是好兄弟,我相信你不会骗我。”
“我当然不会骗你。”张宁示意他喝茶,又问:“吃饭没有?”
“没有。我当值呢,不能在这里久呆,得赶紧走。”他把茶倒进嘴里,急急忙忙走了。
张宁看他火烧屁股似的,哑然失笑,吩咐任荣去找顾淳。
…………
顾淳和一群将官大块吃肉,畅快无比,听说张宁找,跟同桌的将官们告一声罪,洗了手,急急赶来。
他一走,便有将官羡慕地道:“会投胎就是好,顾将军不仅出身名门,还是张大人的至交,这一点,在场诸位谁都及不上啊。”
三大营的将官谁不是拿命搏出来的前程?只有顾淳和刘念两人是异数。这人的话立即引起同桌诸人共鸣,人人点头赞同,更有人道:“希望能有出征的机会,你我搏一个爵位,子孙后代也能像他们一样有个好出身。”
下次上战场,拼了老命也要搏一个爵位,以荫子孙。
更有人道:“瞧人家张大人,小小年纪便得以封侯,这份运气,我们再投胎十次,也及不上啊。”
“可不是。”又是一片赞同声。
赞同过后,桌上便沉默了,张宁和太皇太后的赌约京中无人不知,无论官宦还是百姓,都以为他肯定无法完成,没想到这才过去几个月,大军还未出征,张宁便成为兴昌侯了。
人比人气死人哪。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轻声道:“回朝后,张大人,哦,不,张侯爷就要迎娶安定郡主了吧?到时,他就是郡马了。”
“还有杨家小姐。她们可是同时得陛下赐婚的。”有人说着,悄悄瞥向文官们用膳的那几桌。文官以三杨为尊,三杨之中又以杨士奇为尊,高坐首位的正是杨士奇。
桌上又是一阵沉默,皆因人人想到一件事,张宁自身是勋贵子弟,又得以封侯,迎娶安定郡主成了皇亲国戚,和杨士奇结亲又是文官之首府上的娇客……他竟是除了阉党之外,在朝中所有势力之间圆转如意。
这么一想,不少人倒抽一口冷气。
阉党自王振死后,自己内部又斗了一场,以曹吉祥身死告终,如今在皇帝身边说得上话的,只有一个十四五的小太监贾小四。这位虽然聪明,毕竟年纪小,又没有长辈在身边提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和张宁分庭抗礼。
不,或者他永远无法和张宁抗衡。
论和皇帝的交情,张宁不输他,论心思手腕,张宁比他强得多,不是外头传言,贾小四得以当上东厂厂公,还是靠张宁扶一把么?要是传言是真的话,连阉人都得领张宁的情。
这一桌的将官突然觉得人生灰暗,和张宁这样的牛人一比,他们真是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
唉,连吃到嘴里的肉都没味道了啊。
…………
不说将官们深受打击,只说顾淳匆匆来到张宁帐中,道:“阿宁,有事?”你这么急叫我过来,事情很紧急吧?
张宁示意他坐,笑眯眯道:“恭喜你,神机营今天露了大脸,你大概不日就要晋升啦。”
顾淳含笑矜持道:“多亏你举荐。这件事,阿念也有功劳。”他心思通透,转念一想,张宁这个时候叫他过来,不是为了告诉他,他会升官吧?他道:“我已经请求家祖,请功奏章上添阿念的名字。”
张宁和刘念才是从小一起打架打出来的交情,这一点,自己万万不能搞错。
很上道嘛。张宁微微颔首,道:“我请你过来,不是为了这件事。”
“那为了什么?”顾淳脱口而出道。还有什么事比请功更重要呢?
张宁道:“你、我、阿念三人,是兄弟,这一点万万不能忘了。”
“……”顾淳怔住,你叫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个?战场上刀枪无眼,只有把后背交给兄弟才有最大的活命机会。这一点,顾淳懂。
他嗓子眼堵住了,好一会儿郑重点头,道:“没错,你、我、阿念,我们三人,是兄弟。阿宁,这一点我会永远记住,永远永远记在心里。”
张宁同样郑重道:“我也是。”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虽然缺了在当值的刘念,但他们心里,一样有他的位置。
………………………………
第185章 求夸奖
参与御阅的将士一直吃到日下西山,才打着饱嗝归营。
皇帝狩猎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朱祁镇没有出帐狩猎的意思,群臣也不以为意。前一天,“雷鸣”不断轰炸,地动山摇,动物都吓跑了,上哪狩猎?这次本就为御阅而来,只是皇帝出城,必须冠以“狩猎”之名罢了。
张宁用完早膳,到御帐求见。朱祁镇即刻宣他进帐,笑吟吟道:“卿比朕预料的要晚来两刻钟。”
你以为我高兴得昨晚睡不着,天一亮马上跑过来?我是这样的人吗?张宁腹诽,行礼道:“臣不敢打扰陛下。”
“不打扰,快坐。卿用早膳没有?”
看这意思,早饭你都为我准备好了?张宁无声自语,谢恩后坐下道:“臣已用过,不知陛下用过没有?”
“朕等卿一块用。卿既用过,随意吃些吧。”朱祁镇说完转头吩咐:“备膳。”
张宁深知他一向心细,既以为他会一早过来,等他一块儿用膳并不奇怪。他几乎天天进宫蹭饭,早就习以为常,道谢后毫不客气坐下。
只有两人用餐时,朱祁镇会吩咐不要那些繁文辱节,什么上很多个菜,皇帝吃不完赏给臣子的行径;什么皇帝臣子各坐一桌,两人说是一块吃饭,其实隔了好几丈,哪有平常百姓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边吃边谈有趣?这些他统统不要。
他只有和张宁一起吃饭,才能体会到平常百姓的乐趣。
很快,一张圆桌摆好,上面放十几样点心。
张宁扫一眼,心想,皇帝节省很多啊,平时怎么也有二三十样菜才对。这是出宫了,御厨们图省事,还是他要节俭?
朱祁镇看出他的疑惑,道:“朕让他们不要弄那些虚头巴脑,拣我们喜欢吃的上,他们倒也用心。”
虽然皇帝为防下毒,再喜欢的菜,每样只能吃三筷,但身边服侍的小太监们长期细心观察下来,还是看出一些皇帝喜好的脉络。其实并不难发现,点心端上来,皇帝最先夹哪一样,撤下去时,又有哪些没动过。自可揣测,毕竟一两百样菜,皇帝不可能每样都夹三筷。
小太监们心照不宣罢了。
张宁从不掩饰自己吃食上的喜好,喜欢的会多吃,不喜欢的一筷不碰。点心喜欢那几样,肉喜欢哪几道,小太监们早就烂熟于心。
这时摆上来的全是两人爱吃的。
“这玫瑰糕,刚做的?”张宁视线落在冒着热气的玫瑰糕上。自从悠悠教御厨做改良过的玫瑰糕后,朱祁镇就喜欢上这道甜点,同样喜欢的还有冰淇淋。
“张大人好眼力,这全是御厨刚做的。”贾小四赞了一句,接过小太监端来的豆浆,放在朱祁镇面前。
据《淮南子》记载,汉朝便有豆腐,而要制作豆腐,必须豆浆点卤。也就是说,那时候便有豆浆。只是那时候的豆浆豆腐是贵族阶层的专属,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慢慢传到民间,宋朝时才上了百姓的餐桌。到现在,豆浆豆腐都是很平民化的东西。
朱祁镇喝的当然不是普通的豆浆,那是御膳房专心制作而成。不过张宁喝着也就是细腻一些,浓厚一些而已。
贾小四是东厂厂公,他端来豆浆,张宁自然不好大刺刺地坐着。不过贾小四承他的情,他人还没站起来,贾小四手脚伶俐,已把热乎乎的一碗豆浆放在他面前,浓郁的豆浆香气直往他鼻孔里钻。
“哪能让贾公公做这些事呢。”张宁客气。
“咱家本就是做这些事的下贱之人。”贾小四谦卑。
朱祁镇道:“好了。小四,你下去吧。”
昨天演习后,朱祁镇兴奋不已,昨晚就没怎么睡,天没亮就盼着张宁过来畅谈,这时哪里还等得及。
贾小四行礼退下,人还没出帐,他便迫不及待道:“卿看三大营的战力如何?”
昨天演习结束后不是总结过吗?张宁先是不解,接着恍然,皇帝这是要他夸一夸他文治武功吗?他诚恳地道:“陛下,任何兵器都须经过战场检验,‘雷鸣’再好,也得扔准了,往人堆里扔。我们不能只利用它的声效。”
什么是声效?朱祁镇稍稍一怔,便明白了,这个从字面意思就可以更解。他道:“朕清楚得很,多一样兵器,多一分胜算,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士气。朕昨天做得不错吧?”
“是,陛下昨天做得很好。”张宁实事求是道。昨天朱祁镇确实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这是原来的历史轨迹上他不曾做到的。
“不知卿注意没有,朕的三大营战力如何?”朱祁镇再次道。
张宁想都没想便道:“三大营的战力自然不用说,那是我朝最顶尖的了。陛下放心,只要三大营出征,再辅以英国公统兵,胜算极大。”
其实只要不是王振那样的猪,谁指挥都不会太差。张宁无声自语,王振已死,死人自是不能统兵。
朱祁镇笑道:“朕也这么觉得。”
所以,你是要我夸奖吗?张宁道:“陛下不用质疑三大营的战力,哪怕他们大多没有实战经验,一代代传下来的传统也足够了。”
朱祁镇眉飞色舞地听着,连连点头道:“朕也是这样想的。”
君臣边吃边说,分别谈论三大营马上马下的战力,待得谈完,也吃得差不多了。朱祁镇喝下最后一口豆浆,道:“卿打算什么时候完婚?”
最让张宁高兴的莫过于这件事了,总算封侯,完成和太皇太后的赌约,可以娶得美人归了。昨天回营后,他便派高大弟回京,向两位未婚妻报喜。
“臣已修书派人送去大同,待臣父定下吉日,即刻迎娶。”张宁眼如星晨,亮晶晶的。
“哈哈哈,原来是等安乡伯择吉日,朕还纳闷呢,怎么没见你提起。”朱祁镇爽朗大笑。他本来打算张宁一提即刻准了,没想到从昨天等到现在,张宁就是不提,忍不住只好问了。
“是。”张宁道:“不知太皇太后可会反对。”
“皇祖母并非不讲理之人,你既完成赌约,她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朱祁镇倒是很乐观。
我就怕她随便找个借口阻止我们的好事。这话自然不方便说出口,张宁道:“是。”
………………………………
唉,一言难尽,请假一天,明天更新
宅在家到现在,终于烦躁得想砍人,昨天想码字,一直坐在电脑前发呆,其实是控制烦躁的心情,一章差不多码到今天凌晨一点,想哭啊。然后继续烦躁,好晚才睡着,今天上午总算戴口罩去遛一圈,现在总算不怎么烦躁了,可脑子也抽空了,就像神经紧绷后精疲力尽一样。然后,码不出了。
凌时一点那章是昨天的,今天的只好请假啦,今晚早点睡,明早再去遛一圈,回来就码。抱歉啦~
我也不想的,泪流满面中。。。。。。
………………………………
第186章 看相
慈寿宫里,太皇太后不用人搀扶,能自行坐卧了,只是还不能行走,不过相比刚开始发病时只有左手能动,已经好很多了。
恰逢孙太后过来请安,见太皇太后只喝悠悠奉上来的茶,便打趣道:“悠悠亲事已定,想必不能久在宫中。到时只怕母后会不习惯呢。”
太皇太后本来心情甚好,一听这话,脸一沉,道:“哀家老了,讨人嫌了,想留悠悠在宫中几年也不成了。”
孙太后吓了一跳,忙起身行礼赔罪道:“儿媳信口开河,母后勿怪。”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道:“以后别再提这事,要不然哀家可不依。”
“是。”孙太后忙道,为让太皇太后高兴,便提议宣教坊司的歌伎进宫唱曲子。太皇太后道:“那些歌伎吵得哀家头昏,哪有我们安静说话的好?”
孙太后不敢再多嘴,只是拿眼睛看悠悠,心里感叹只有悠悠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思,也只有她的话,太皇太后才肯听。
悠悠明白她的意思,极有神采的眼眸转了转,道:“如今正是秋高气爽之际,皇祖母和太后娘娘不如移驾御花园,一来赏景,二来嘛,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她原想说走动走动,想到太皇太后无法行走,临时改变说辞。
太皇太后道:“可不是,哀家正想去外面透透气。”
孙太后腹诽,悠悠说什么你都说好。她老人家既然赞成,孙太后只好传令下去,一应内侍宫女顿时忙碌起来,去御花园铺设地毡茶几等物。
正忙呢,胡公公进来,道:“娘娘,陛下封张大人为兴昌侯。”
“砰!”的一声响,太皇太后把手里的茶盏掷了,瓷片和茶水溅了一地,慈寿宫的内侍宫女也跪了一地。
悠悠强捺下心中的欢喜,近前哄道:“皇祖母,孙女不住宫中,不也天天得以进宫请安侍候么?只要在京中,就能天天相见。孙女只恐回父王封地,那就不知要多久才能见皇祖母一面了。”
就算我出阁,也能天天进宫,跟现在没区别嘛。
太皇太后指指她,对孙太后道:“都说女大不中留,果然没错。她这是嫌我老了。”
孙太后陪笑道:“哪能呢?母后多心了,悠悠是乖孩子,怎会这样?依儿媳看,悠悠说得没错,只要在京中,便能时时进宫。她要进宫,谁能拦她不成?别说她婆家没有婆婆,就算有,她可是郡主,哪个婆婆这么多事啊。”
公主出嫁后住在十王府,虽行动不自由,难得和驸马见一面,不过上头也是没有婆婆的。悠悠不用住进十王府,又深得太皇太后和皇帝宠爱,还不是随心所欲,要天天进宫陪伴太皇太后又有何难?
太皇太后白了孙太后一眼,这一眼让孙太后不敢多嘴,只是低头喝茶。
孙太后胆子也太小了。悠悠无奈。
“陛下大张旗鼓去西山狩猎,就为了给这小子封侯吧?”太后太后气得不行。
“母后冤枉陛下了,他就是想循私,大臣们也不肯答应呀。”孙太后赶紧帮朱祁镇说话,生怕儿子回宫受气。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道:“哀家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御花园说啥也不去了,没心情啊。
孙太后不敢再说,行礼离开慈寿宫。
悠悠却没走,而是像哄小孩子一样细声细气地哄道:“当初皇祖母嫌他出身低,如今不是不低了么?怎么皇祖母还是不高兴呢?皇祖母心疼孙女,孙女心里感激,不管孙女嫁不嫁人,都会一直在皇祖母身边服侍的。”
我嫁的人已经比驸马们的地位高很多了好吗?你就别再挑刺了。
悠悠心里埋怨,面上不敢露出来,公主们的驸马可都是平民百姓,不也没见你嫌弃过吗?
太皇太后一双保养得极好,没有一丝皱纹的玉手抚在悠悠头发上,轻声叹道:“你懂什么?我看这孩子的面相理应早夭,活不过十六岁,怎么能让你嫁他呢?”
“什么?”悠悠一惊,眼眸睁得大大的,道:“皇祖母会看相么?”
容不得她不吃惊,太皇太后不是术士,平时也不信这个,怎么突然说出这话?这是平日那个慈祥的皇祖母吗?
太皇太后道:“前些年张天师曾到京城,哀家宣进宫,和他谈论道法,他临走时送哀家一本书。这几年,哀家闲来无事也曾翻过,平常的面相也就罢了,异于常人者,皇祖母还是能看出来的。”
难怪你有事没事总叫王振过来训斥,敢情是看出他总有一天惨遭横死啊。悠悠恍然,随即从王振的下场联想到张宁,惊出一身冷汗,忙道:“皇祖母,可有化解之法么?”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道:“若是张天师或者有,皇祖母怎么会这个?能看出一点端倪就算不错了。”
“张宁今年正好十六岁。”悠悠急了,道:“孙女这就让人去西山叮嘱他,凡事小心一点。”
皇帝狩猎,弓箭无眼,可别……她不敢想下去了。
太皇太后见她急得一头一脸的汗,心疼不已,吩咐胡公公道:“你走一趟吧。”
“是。”胡公公心想,太皇太后真心疼爱安定郡主,爱屋及乌,连带对张侯爷也爱护有加。
…………
西山守卫重重,胡公公好不容易才得以进去,见到张宁,传了悠悠的口信,道:“……张侯爷,郡主来不及写信,你可别辜负她一片心。”
张宁见她特地求太皇太后遣胡公公送口信,心下感动,道:“张某会的。”随即让任荣送上两锭金灿灿的金子。
胡公公接了,拢进袖里,喝了茶告辞下山。
张宁担心悠悠胡思乱想,写一封信,让高大弟再跑一趟。
…………
悠悠在慈寿宫中一直心神不宁,太皇太后让她回府歇息,又叮嘱她别担心,若张宁出事,一定会为她择一少年英才为婿。
我只想嫁给张宁。悠悠快哭了。
她一路神思不属,好在刚回府便得知任荣等候多时。
拆开张宁的信,看到熟悉的字,她才回了魂。
张宁在信中让她别担心,这两天皇帝并没有狩猎,而且御驾很快会回京。
………………………………
第187章 好兄弟
休息两天后,朱祁镇带领群臣开始打猎。经过那天“雷鸣”一番轰炸,动物受惊不小,听到马蹄声,无不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朱祁镇只射到几只兔子山鸡之类的小动物,张宁运气稍好,射到一只鹿,其他陪驾随从斩获不多。当晚,在张宁提议下,营地中篝火处处,将士们把自己射到的猎物洗净去皮去除内脏,在火上烧烤。
一时间,香气弥漫整座西山。
朱祁镇兴致颇高,亲自烤一只兔子,学着张宁的样子,不时翻动小木棒。
张宁让厨子切下两只鹿前腿,放在火上烤,翻动之际,不时涂一层自制的酱料。他除了帮朱祁镇照看兔子,以免烤焦之外,还不时瞥一眼远处一块大石旁,刘念就坐那儿。
顾淳自知理亏,打猎时让着刘念,几次把遇到的猎物赶到刘念那儿,无奈刘念不领情,放走猎物。
两人所获不多,特别是顾淳,只猎到一只山鸡。他的精力全在刘念那儿,一心想让刘念多打些猎物来弥补两人之间的裂痕。
虽然在张宁开导下,刘念明白和顾淳是同袍,是上了战场,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人,可心里清楚是一回事,见到顾淳气愤难平是另一回事。
现在不是没上战场吗?那就允许我使使小性子。刘念决定任性一回,甩脸子给顾淳看。
顾淳哪知道这个啊,见刘念一见他便黑脸,拨转马头就走,以为两人从此成陌路,兄弟做不成了,能不着急吗?
朱祁镇下令,晚上吃各自射到的猎物,顾淳能放在火上烤的只有山鸡。就这,他还关心刘念,不时转头去看他,山鸡差点没烤焦了。
刘念呢,只顾绕着顾淳走,打到的猎物并不多,不过他运气不坏,打到一只狐狸,这会儿放在火上烤的就是这个了。他一心一意生顾淳的气,狐狸没烤熟就拿起来啃。
顾淳烤好山***巴的跑来请刘念尝鲜,被刘念瞪了回去。他想到张宁这边,张宁身边坐着皇帝呢,他哪敢随便凑过来?只好讪讪回去,怅然若失的样子看得张宁直想笑。
顾淳也有这一天。
张宁并不因为刘念没听他的话而生气,大义上不错就行,小节嘛,由他们去好了。
朱祁镇洗了手,接过贾小四递过来的锦帕拭手,一抬头见张宁对着面前一堆篝火微笑,不由奇道:“卿笑什么?”
这是想到要成亲,高兴坏了吧?
朱祁镇并不清楚太皇太后的态度,还以为回宫后宣郑王和杨士奇进宫,再由钦天监择吉日,张宁便可以入洞房做新郎了呢。
小登科,同时娶两个,能不高兴吗?
张宁微笑道:“臣小时候的玩伴刘念虽没参加演习,却有些功劳,神机营军士的训练少不了他,还请陛下酌情封赏。”
“刘念?”朱祁镇顺着张宁的视线望去,见到一张黑如锅底的脸,不由恍然,道:“他为没能参与御阅而生气?朕岂会不赏,神机营的将官,朕都重重有赏。”
除了张宁和三大营指挥使这等皇帝近臣,由皇帝当场封赏之外,其余人等的赏赐自是经兵部报上来。这不是没回京,兵部还没报上来吗?难道为这个,刘念生气了?
张宁道:“臣替刘念谢过陛下。”见朱祁镇一脸不解,只好解释道:“他生顾淳的气呢,觉得被出卖了。臣已开解过他,想来两人赌两天气便好了。”
朱祁镇这才恍然,感慨道:“真是少年心性。皇祖母没有生病之前,朕何曾不是如此?自从亲理政务以来,再没能有这样的闲情了。”
由不得他不感概,每天日理万机,政务多到忙不完,多少军政大事等着他处理,哪有闲心为这种小事生气?一时间,他反而有些羡慕刘念,又觉他真性情,不做作。
“刘念和臣同年,比臣小半个月,确实有些任性。”张宁微笑道:“他为没机会把军士们练的阵法展示给陛下看而不快。其实,顾淳和他,谁展示不是一样么?”
原来这样。朱祁镇想了想,吩咐贾小四:“宣刘念过来。”
“谢陛下。”张宁真心实意地致谢,朱祁镇就这点好,平易近人不说,还很会替身边的人着想。张宁既说刘念为错过在他面前表现的机会而生气,他便叫他过来,算是让他刷一下存在感。
这份情,张宁当然要领。
朱祁镇微笑道:“些些小事,卿好足挂齿。”
那边,刘念撕下一只狐狸腿恨恨地嚼,看得顾淳心惊肉跳,感觉在嚼他的肉。
贾小四是皇帝身边得用的太监,新任东厂厂公,他在皇帝身边侍候,那是份内事,可一离开皇帝身边,哪个文臣武将敢不对他笑脸相迎?有的更热情相邀,请他吃肉。
贾小四一路推辞,径直来到刘念面前,双手拢在袖里,笑眯眯道:“刘念,陛下要见你,随咱家走吧。”
“什么?”刘念愕然。
满座皆惊,这个时候,皇帝不见随驾大臣,却见刘念?
刘瑜没有资格随驾,顾兴祖竖着耳朵呢,听到这话一惊非小。刘念何德何能,得皇帝点名召见?
“贾公公,你没说错吧?”刘念慌慌张张站起来,手里的狐狸腿放哪都不对,说话也结巴了。
“没错。”贾小四笑眯眯道:“张侯爷说你心情不好,陛下便让咱家叫你过去。”
“……”满场皆惊,三大营指挥使更是心中剧震,谁不知道张宁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可这红人说话也太有份量了吧?这简直是……
文官们则转头去看杨士奇,人人羡慕嫉妒恨,得此佳婿,此生无憾哪。
刘念大喜,把咬了一半的狐狸腿丢给旁边的同袍,双手在身上擦了擦,束手做请,道:“有劳公公了。”
贾小四暗暗点头,不愧是张宁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倒也没缺了礼数。
两人一前一后在三大营将士和满朝文官、勋贵的注视下,来到朱祁镇跟前。
张宁哪会没注意到营地上鸦雀无声?可他不在乎,要是瞻前顾后,这辈子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参见陛下。”刘念行礼,眼角余光感激地瞥了张宁一眼,好兄弟啊,这次他可露大脸了。
………………………………
请假一天
上午犯睏,晚上也犯睏,下午午睡,感觉一天不是犯睏就是睡觉,泪目啊。其实我想更新,可上午和晚上,坐在电脑前,一共就码五百字,到现在实在撑不住了,眼睛睁不开了。我先去睡觉了,明天更新。
………………………………
第188章 君臣同心
“平身吧。你和顾淳都很不错,你们用心训练,军士们才能阵法整齐,自有法度。”朱祁镇温言道,声音不高,却能抚慰人心。
所有的委屈愤懑全都烟消云消,刘念真心实意道:“能为陛下效劳,是臣和顾淳之福,臣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来日上了战场,须带领军士奋勇杀敌。”
“是。”刘念只觉为了皇帝,不要说在战场上拼命,就是让他立刻自杀,他也眼都不眨一下便抹脖子。
朱祁镇把烤得差不多的兔子赏他,全场除张宁外,无不眼红。那可是皇帝亲手烤的猎物,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