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贼头子正要去快活第二把,突然被范家长子用紫檀官帽椅砸倒在地,砸了他后背一阵剧痛,牙齿磕在青砖地面上门牙差点磕掉一颗。
马贼头子转身一看,居然是那个经常斥责他的范家长子,马贼头子在边疆快活惯了要不是为了范家丰厚的赏银,哪里会受这种怨气。
马贼头子从地上爬起来,伸手拔出了腰刀:“小畜生既然你找死,老子今天就成全你。”
“噗!”
马队头子过的就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杀起人来比杀鸡还要简单,一刀砍中了范家长子的脖子。
鲜血瞬间喷溅了出来,溅了马贼头子一身。
这时,一名马贼小头目说道:“大哥,你太冲动了,留着这小子看着我们玩弄范家的几名夫人肯定更快活。”
马贼头子听到这句话,猛的一拍脑袋,气恼道:“怎么忘了这一茬。”
“让他好好的欣赏一番怎么玩弄他的几个婶娘,再杀了他也不迟。”
说完,满身是血的马贼头子解开腰带又扑了过去,继续侮辱范家的几名夫人们:“他娘的杀都杀了,老子再爽一把。”
“爽过之后,咱们带上金银继续去山里当个快活的山大王,比起在这里给人当牛做马强多了。”
过去在边疆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马贼头子就想着能过上一个好安稳日子多好,谁知道安稳日子过上了,心里却老感觉不快活,不能像以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凶悍的马贼头子再次快活了一回过后,残忍的笑道:“兄弟们,把范家的这些夫人全部带过去,我们兄弟以后要好好的让她们知道什么是快活。”
“瞧她们浪叫那个样子,范永斗那个老东西估计早就不行了,哪能让这些如狼似虎的夫人们快活。”
等到马贼头子走出去,前门和后门堵了一大堆拿着各种值钱东西的家丁,推推搡搡要出去。
大管家瞧见马贼头子走出来了:“吴兄,赶紧让你的兄弟们让开,咱们趁着范家宅子的情况还没被衙门的人看见,赶紧离开这里。”
马贼头子的手里一共有一百多号人,全是大浪淘沙出来的凶悍之辈,个个都是手上沾过三五条人命的悍匪。
马贼头子看着主动挑起这件事的大管家,狞笑一声:“范家的东西就这么多,地库里连一锭银子都没有,老子自己还嫌不够怎么可能会分给你们。”
说完这句话,马贼头子抡起手里的腰刀一刀砍在了大管家的胸口。
曾经是范家护院的马贼们,以前早就对府内的漂亮丫鬟动了心思,只不过迫于范家的权势不敢动她们。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现在范家由他们做主,就在马贼头子一刀砍死大管家过后,马贼们淫笑一声全部扑了过去。
马贼头子看见兄弟们不管不顾的直接脱了裤子当场就要来一场春宫图,不杀那些准备逃跑的家丁,恼怒的大喝了一声:“兄弟们,抓紧宰了这些家丁,把他们手里的值钱的瓷器绸缎全部抢过来。”
“杀了他们以后,有的是时间快活,不在于这一会儿了。”
马贼头子平时还能镇得住手底下的悍匪兄弟们,现在这些悍匪兄弟们精虫上脑哪里还会去管马贼头子的呼喊,不管不顾的脱了俊俏丫鬟们的襦裙。
马贼头子先是一刀砍死了一名逃跑的家丁,急忙喊道:“兄弟们,他们要是报了官咱们一个也跑不了,先宰了他们,有的是时间快活。”
听到报官两个字,马贼们差点没给吓软了,想想也对,赶紧抄起放在旁边的腰刀杀向了准备翻墙逃出去的家丁们。
半日后,衙门的官兵听到进百姓的通报,过来查看范家宅子的情况。
看见了如同乱葬岗的一幕,堂堂八大晋商之一的范家,满门被杀。
无一人幸免。
遍地都是尸体。
灯笔
………………………………
第四百九十八章 欢腾的京城
范家满门上下被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市井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有酒的喝酒,没酒的喝水,庆祝卖国贼范家全家被杀的大快人心。
市井百姓可不关心这里面涉及多少阴谋诡计,多少权谋斗争,他们只知道通敌卖国的范家全家都被杀了,对于京城的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柳泉居的掌柜站在柜台后面拨动算盘算账,堂倌惊喜的跑了进来:“掌柜的,天大的好事。”
掌柜瞧了一眼比娶了娘子还高兴的堂倌:“说了多少遍了,遇事莫要这么急急躁躁,你也老大不小了沉稳一些。”
堂倌挠了挠头,继续大喜的说道:“三叔,我省得了。”
“三叔我跟你讲,这件事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那个通敌卖国的范家全家都被杀了。”
听到这么一个好消息,柳泉居掌柜哪里还有心思算账,放下手里的账本和算盘,笑容满面:“当真。”
堂倌重重点头:“我什么时候骗过三叔,真的不能再真了,这件事全京城都传遍了。”
柳泉居掌柜哈哈一笑,看着开始搬走门板迎客的堂倌们说道:“今天只要是进来喝酒的客人,有一个算一个,本掌柜请他们喝酒一分银子也不要。”
堂倌听到这句话愣住了,他这个三叔可是出了名的节俭,说好听的是节俭说难听了是抠搜。
柳泉居不敢说日进斗金,但是每天怎么也能赚来几十两银子,一年就是上千两银子。
可是掌柜除了这一件体面的大团绸缎右衽衣,家里的右衽衣全是低廉的顺天大幅布所剪裁的右衽衣。
吃的方面就更不要说了,白面馒头都舍不得吃,每天都是吃些杂粮。
早上配上一碗粥,没有任何的小菜,中午和晚上稍微好一些会配上一些酱菜。
一年到头很少能够见到荤腥,每次吃肉还是因为祭祖过后的冷猪肉,简直比乡下的穷酸秀才还寒碜。
乡下的穷秀才也就是能在县学祭祀过后,领一份冷猪肉,一年到头也是见不了一点荤腥。
穷酸秀才是迫于无奈,一年赚上千两银子的掌柜却是抠搜,可就是这么抠搜的一个人今天竟然要请所有客人喝酒。
消息要是传出去,少说也得损失上百两银子,放在平时掌柜丢了一文钱都要心疼半天,现在居然还是满脸的笑意。
店铺内的堂倌们以前还经常在私底下打趣掌柜真是抠搜,此刻全都对掌柜肃然起敬,没想到掌柜竟然是这么的深明大义。
柳泉居掌柜瞧见堂倌们的眼神儿,突然捂住了柜台下面的钱箱子,笑着的说道:“你们可别用这种眼神看本掌柜,再看也不会给你们赏银的。”
堂倌们听到这话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掌柜的还是那个掌柜的,放在以前肯定又在心里破口大骂掌柜抠门了,现在却没有一个人这么想。
这样的一幕在京城发生了很多,便宜坊的东家、查楼的东家等等,全都是不收一分银子,庆贺这个大快人心的喜事。
他们这些市井百姓过去奈何不了富可敌国的八大晋商范家,现在全家被杀了,却不妨碍他们这些市井百姓用自己的方式去庆贺。
应了那一句仗义每多屠狗辈。
市井百姓在庆贺的同时也在猜测是哪位英雄豪杰做了这件大事,京城很快就流传了很多说法。
有的说五千破二十万的总督孙传庭派人杀了晋商全家,有的说是大明第一悍将曹文诏夜闯范家,灭了他全家。
还有的说是小将满丹臣杀了范家全家,这个说法是流传最广信服的人也是最多的。
毕竟满丹臣就住在京郊的陆军讲武堂,而且这小子平时整天骂骂咧咧的说自己哪天掌握了兵权一定要灭了八大晋商。
平日里十分蛮横的满丹臣,听到这个消息反倒是苦笑了一声,他这是占了叔父的大功。
满丹臣哪里能够坦然接受这么一件天大的功劳,不过不接受也得接受了,谁让他在边关杀了很多满清鞑子,父亲又是抗击满清的山海关总兵。
毕竟,市井百姓可不知道造纸作坊那件事,就算知道了也猜不到里面涉及的各种蝇营狗苟。
市井百姓不清楚这里面的来龙去脉,读书人之间可就早就传遍了,都知道范家的惨死又是遭到了朱舜的碾压。
正应了那句几家欢喜几家忧,市井百姓全都在庆贺八大晋商范家的灭亡,不少读书人却因为这件事恼怒甚至怨恨朱舜。
尤其是复社成员对朱舜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复社魁首张溥先生可是说了,范家每年给复社提供一万多刀桑皮纸。
对于很多复社成员来说可以节省大笔的银子,经过朱舜这么一搅和,别说一万多刀了就是一张桑皮纸也见不到了。
复社成员很多人甚至开始公然破口大骂朱舜,还有一些成员竟然去做扎小人的龌龊行径。
只要是参加雅集一定会大骂朱舜,并且得到复社成员们的一片任何称赞,骂的越狠越难听复社成员们越拍手称快。
反倒是谁如果不骂朱舜的话,会被视作有二心。
顾绛就是复社的成员之一,只不过他从来没骂过朱舜,还对复社成员这样的行为极其的反感。
范家是谁?
那可是通敌卖国给满清运送铜铁硝石硫磺的卖国贼,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如今工业侯朱舜替大明做了这件事,就因为丧失了每年一万刀桑皮纸,复社成员居然去骂对国有大功的朱舜。
把私人恩怨凌驾于国仇家恨之上,顾绛对这个所谓的忠君爱国文社极大的失望。
复社的会馆内,复社成员们又是聚拢在一起大骂工业侯朱舜。
在复社内很不起眼的顾绛,突然拍案而起,义愤填膺的大喝一声:“你等够了,如此忠贞爱国之士在你等嘴里居然成了奸佞小人,这复社不待也罢。”
说完,顾绛转头就走,离开了这个过去让他心生神往的复社。
灯笔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极因为舆情要大宴群臣
复社成员们对于顾绛的愤然离去,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他们又不是白痴反而是各地读书人里面的佼佼者,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资格加入名满天下的复社。
以复社成员的精明和才学,怎么可能去平白无故的得罪朱舜,对方可是勋贵阶层的一员还是一名侯爷。
平白无故的去得罪工业侯朱舜,岂不是给自己的仕途增添了障碍,他们这么卖力的辱骂工业侯还是公然辱骂,明摆着是想让别人知道。
显然不是想让工业侯知道,而是为了让东林党的高官们知道,希望得到这些东林党高官的垂青。
给自己以后的仕途找一个靠山,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没有迈入仕途的读书人,读书不就为了功名利禄。
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为民请命,一心为公,在复社成员的眼里这个愤然离去的顾绛,也不是什么真正忠君爱国之人。
不过是因为他在复社内部并不起眼,存了转投朱舜的心思,说不定会得到工业侯朱舜的重视。
顾绛要是知道自己被复社成员这么误会,不会有半点的愤懑和委屈,他的拳拳报国之心和内心的一片赤诚,没必要给这些小人解释。
顾绛走了出去,离开了这个彻底令他失望的复社,几乎等于自绝了他的仕途之路。
几名同窗好友赶紧拦了出去:“顾兄留步,赶紧留步。”
顾绛转过身来,郑重拱手:“秦兄、郑兄、李兄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不要因为在下原因影响了各位的仕途,各位还是赶快回去吧。”
“另外以后莫叫顾某顾绛了,在下准备改名了。”
改名?几年同窗好友不明白顾绛这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的姓名是在出生时候,根据生辰八字起的,关乎一个人的风水福运。
名字的好坏可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改名字就像迁祖坟一样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改,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没有人会去轻易改名字。
何况顾绛再不怎么出名,也写了不少的文章,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只要改了名字这些名气将会荡然无存,相当于多年的苦工毁于一旦。
几名同窗好友忍不住想劝解顾绛,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因为了一点小事就离开复社这棵大树,更不要轻易更改自己的名字。
顾降不等这些同窗好友开口劝说,反问了一句:“各位可知道文天祥。”
文天祥的大名谁不知道,就算是没读过书的人也知道,誓死不降不详元蒙的汉家臣子。
宋朝靖康之后,一百多年的青史总共出了两个男人。
武有岳飞,文有文天祥。
顾绛说完这句话,脸上出现了一丝心生神往:“从今以后在下决定改名炎武。”
顾炎武。
说完这句话,顾炎武大步走出了这座天下读书人人人向往的复社。
在他眼里,一文不值。
朱舜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提前让顾炎武离开了复社,并且改名为炎武。
但他很清楚造纸工厂造成八大晋商范家的覆灭,应该会让满清的权贵们气急败坏了。
盛京。
苑林内。
皇太极在这里大宴群臣,这么多年来他不管遇到什么事,始终保持着面色如常,保持着君王威严。
今天不知道怎么了,皇太极脸上始终都带着一丝笑意,就算是见了几位不受待见的贝勒,也是破天荒的夸赞了两句,询问他们旗内最近的情况。
这就让满朝文武看不懂了,皇太极占领了贝海儿湖也没见他有这种的好心情,今天怎么会这么的反常。
难不成要学汉人皇帝来一次杯酒释兵权,收走各位亲王贝勒贝子手里的兵权。
贝勒贝子们看着眼前的宴席,确实比以前多了许多的山珍海味,更让他们坚定了内心的猜测。
一些从大清国边关赶来的贝勒贝子,很长时间没吃好东西了,本来还是满嘴的口水现在却没了半点食欲。
这哪里是一顿宴席,分明是断头饭。
皇太极对于手底下的贝勒贝子们怎么想不清楚,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反而会感到欣慰。
本来只是一场酒宴,反而加深了边关贝勒贝子们对于皇权的畏惧,正好一举两得了。
皇太极收敛笑容看了过去,本来十分不错的心情,突然变得有些不怎么愉悦了,他已经交代了这场宴席办的尽量妥善一些。
但是苑林内的桌椅五花八门,有紫檀的,有黄花梨的,对还有一些不值钱的松木,实在是有损大清国的国威。
皇太极也没想去责怪负责这次酒宴的官员们,他也知道官员们已经尽了全力了,不是他们不想找过来清一色的黄花梨桌椅甚至是紫檀座椅,实在是大清国找不到这么多的黄花梨或是紫檀桌椅。
大清国现在不缺粮食不愁吃,但他们终究还是明廷嘴里的蛮夷,不事生产,缺乏积累,能找来这么多紫檀黄花梨桌椅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真想凑齐足够文武大臣们使用的桌椅板凳,也能凑齐,只不过需要去各大亲王贝勒贝子的府内借了。
但这样实在是过于有损国威了,想他堂堂大清国的皇帝举办一场宴席,居然还要去臣子家里去借些座椅板凳。
这话说出去了岂不是会被笑掉大牙,不过等到范家掌握了明廷的舆情,情况就会好转了。
最多十年就能横扫中原,到时候还不是想要多少紫檀黄花梨就有多少,别说紫檀和黄花梨了就是金丝楠做的桌椅,他大清国皇帝都能凑出来几十套。
皇太极面色无常的坐着不说话,底下正在心惊胆颤担心自家命运的贝勒贝子们,更不敢说话了。
过了有两盏茶时间,皇太极开口说话了:“朕把各位爱卿叫过来,是有一件大喜事要向各位爱卿宣布。”
贝勒贝子们听到是皇太极的言语,先是对文绉绉的爱卿感到别扭,不是很顺耳,又忍不住苦笑一声。
这个喜事对皇太极来说是好事,对贝勒贝子们可是未必。
其中有一些贝勒贝子们还起了反心,只要皇太极敢违背祖宗规矩抢了他们手里的兵权,就纠集旗内兵马起来造反。
………………………………
第五百章 造纸工厂对满清的影响
皇太极没有继续说下去,看向了旁边的范文程,似乎是在询问些什么。
范文程在这等场合居然还能抱着那只白猫,可见皇太极对他的宠信有多么的深重,点了点头。
皇太极看了一眼范文程并不是为了征得他的同意,而是在询问那件事是否是真的,再次确认以免他这个堂堂的大清国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丢脸。
不是皇太极不信任范文程,他对范文程的信任甚至比自己的儿子还要深信不疑。
只是掌握大明舆情这件事关系重大,使得他这位大清国皇帝都忍不住去再三确认。
已经得到了范文程的肯定答复,皇太极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面色如常的说道:“今年召集各位爱卿过来,只为了庆贺二字。”
“庆贺大清国最多十年就可以灭了明廷,占据富饶的中原,到时各位就跟随朕搬到那块富饶之地,成为中原大地的主人。”
“让汉人们世代为奴,子子孙孙都给满族当个包衣奴才。”
宴席上有不少的汉人官员,听到这句话没有半点的反感,还在端着酒杯喝酒。
他们已经是汉八旗的一员了,哪里是中原的那些汉人所能媲美的,他们以后也是尊贵旗人老爷。
这句话说的虽然很振奋人心,但是在座的贝勒贝子们也不是蠢人,这帮满清的开国功勋们反而个个都是精明强干之辈。
他们很清楚想要掌控大明的舆情是多么的难,难度比他们攻克山海关还要难上不知多少倍,皇太极突然说能够掌握大明的舆情,贝勒贝子们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
贝勒贝子们不清楚这件事,亲王们提前得知了这件事也清楚控制民生舆情的过程,清楚的知道皇太极这句话并不是在激励人心,而是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礼亲王代善突然站了起来,举起了酒杯:“这件事还多亏了范先生的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借助汉人的力量掌握了汉人朝廷的舆情。”
贝勒贝子们听到是范文程的谋划就信了一半了,又听见礼亲王代善详细的说了一遍过程,全都是忍不住大笑起来。
“真是罕王保佑我大清国。”
“八哥,先锋章京本贝勒提前定下了。”
“十四叔,汉人朝廷有东林党和晋商在,富饶的中原早晚是大清国的。”
皇太极看到众多贝勒贝子们果然像预料的那样激动起来,脸容还是面色如常,但几位亲王都瞧出来此时的皇太极心情极好。
皇太极还想说两句,激励一下贝勒贝子们,一名细作急匆匆的走到范文程身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话还没说完,范文程抚摸白猫的手掌突然加重了力量,白猫惨叫了一声,从范文程的怀里跑了出去。
远处的贝勒贝子没看见这个状况,就在近处的皇太极和几名亲王却看的清清楚楚。
以他们对范文程的了解很清楚白猫只要逃跑意味着什么,一定是有大事发生,还是一件能破了范文程处变不惊的大事。
皇太极还以为是沙皇俄国或者明廷的大军来袭,虽然大清国不怕与这种弱国打仗,但是如果他们也学大清国对汉人进行屠城,屠杀满族子民,对于大清国来说当是一件极大的打击。
毕竟,大清国的满族人数本来就不多,杀个几十万就会伤筋动骨。
旁边的亲王们也是这样的想法,一名亲王问了一句:“范先生,可是八旗子弟遭到了袭击。”
范文程没有说话,看向了皇太极,询问他这件事是否能说。
皇太极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能够让范文程色变到这个地步,显然这件事不简单,当然是尽快说出来为好。
贝勒贝子们的激动没能持续多久,就看见皇太极和亲王在商议些什么,难不成又在商量怎么夺走他们的兵权。
贝勒贝子们赶紧闭嘴,眼睛还在盯着面前的酒菜,耳朵早就探了过去想要听一听皇太极和亲王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皇太极和亲王们的心思全在范文程要说的那件事上,并没有在意贝勒贝子子们全都安静了下来,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这样的大事从范文程嘴里说出来也好,免得他在宣布一遍了,但是皇太极很快就后悔让范文程说出这件事了。
范文程招了招手,白猫重新躺在了怀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压下他心底的波澜:“万岁爷,刚才细作传来消息,范家已经被工业侯朱舜全部杀光了。”
安静的苑林内很快出现了一句句小声嘀咕,前面的贝勒贝子能够听清范文说的什么,后面的可就听不见了。
后面的贝勒贝子们赶紧询问前方的旗人权贵,范文程究竟说了些什么,这件事很快就这样大清国所有的贝勒贝子们中间传开了。
“哈哈。”一名行军打仗是个好手却没什么脑子的贝子,突然大笑了起来:“八叔刚说要想通过范家掌握汉人朝廷的嘴皮子。”
“范家就死了,还是全家都被害了,八叔的嘴肯定是开了光,说谁死……”
还没说完,被同桌的贝子踹了一脚,这是他的兄长瞪了他一眼:“蠢货,不会说话就赶紧坐下来。”
鲁莽贝子虽然不会说话,说的话也不怎么中听策,但是却说出了苑林内所有贝勒贝子们的心声。
全都是忍不住想要笑出来,但笑话的可是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只能忍着笑意,憋得满脸通红。
贝勒贝子实在是忍不住了,只能用牙咬着自己身上穿戴的绸缎袖子,虽然他们能够压制自己的狂笑,身体的一些反应确实压制不住。
宴席上出现了很是怪异的一幕,很多贝勒贝子不知道是换了寒疾还是怎么回事,身体不停的抖动。
震的桌椅板凳也跟着轻微的晃动起来,桌子上的杯盘碗碟因为晃动碰撞在一起,发生了瓷器所特有的清脆声音。
不过这道响声在皇太极耳朵里,却是有些刺耳。
皇太极还是一脸的面色如常,但是坐在身边的亲王们都很清楚一件事,尽快离开皇太极身边,以皇太极的城府也要杀人了。
………………………………
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极的丢脸
有这个想法的不只是他们几个,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多年的贝勒贝子们,也很清楚这个八叔八弟或者是八哥是个什么脾气。
看起来平和的很其实内心十分的残暴,又是鲁莽贝子突然站了起来,不顾被兄长踹了一脚大喊道:“赶紧跑啊,八叔要杀人了。”
说完,不等他的兄长拉着他坐下来,鲁莽贝子喊完这句话直接跑掉了。
鲁莽贝子已经跑了,开了这个先例其他贝勒贝子哪儿还坐得住,纷纷站了起来随便说了一个理由,就脚步匆匆的离开了这里。
家中有事的,福晋要生的,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喝醉了,喝醉了一般都是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你这是怎么的一回事。
皇太极召集这些贝勒贝子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现在半盏茶功夫还没到,就全部跑的干干净净。
只剩下范文程和亲王们还坐在苑林内,亲王们不知道范文程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们也是不想坐在这里,免得受到皇太极的迁怒和他打起来。
别的满清权贵害怕皇太极,这几位亲王却不怕,每人手里都掌握着八旗的一旗,兵权在握。
等到所有贝勒贝子们都已经离开了,皇太极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也走吧。”
第二天,盛京流传的一个让满清权贵们哗然的消息。
凡是能够把工业侯朱舜抓到大清国的人,汉人赏一顶顶戴花翎,满人直接赏一个十万人的部族。
这个消息不仅让盛京内的所有人一片哗然,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清国,大清国的所有臣民都是一片了哗然。
皇太极的悬赏未免也太丰厚了些,已经超过了当初的辽东督师袁崇焕,那可是明廷在辽东唯一的国之柱石。
半个月以后,这个消息传到了大明京城。
此时的朱舜正在暖阁内站着,他是接到崇祯的诏令,叫来商量怎么应对三顺假王那件事。
这些天来,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商量应对这件事的良策,却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因为说了也没用,事情都严重到这种地步了,东林党官员们还在那吵来吵去。
像一群苍蝇一样让人心烦意乱,一个月的时间了,什么也商量出来,朱舜倒是见识了怎么骂人不带脏话。
崇祯也是心烦意乱,每次想要询问孙承宗朱舜这些真正为国操操劳的重臣想法,全都被东林党以各种手段堵了回去。
手段高明到崇祯都忍不住想为他们叫好了,接连商讨了这么多天,始终没找到一个妥善的办法,就连一条有用的下策都没有。
烦不胜烦的崇祯,今天没有叫来一名东林党成员,只叫来了内阁首辅温体仁、孙承宗、朱舜三人。
一位是文官,一位是武臣,还有一位是他提拔的新贵。
三人基本上就能代表大明所有的官僚权贵了,再喊来一些其他官员,今天又是一场吵来吵去你骂我我骂你的吵架。
于国事无益,只不过又是一场明面上吵架,实际上却是一场明争暗斗的官场争权夺利。
在几位重臣还没有开口说话以前,崇祯先询问了另一件是:“温爱卿,京城因为因为造纸作坊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能否给朕讲一讲这里面的来龙去脉。”
一副富家翁模样的温体仁,抄着袖口正在笑眯眯的思索对策,其实对策早就有了。
只要老督师孙承宗也就是袁崇焕的恩师前往山海关,担任辽东督师,就算是不能担任辽东督师给一个山海关总兵也好。
有这位军方老供奉坐镇山海关,绝对能镇住那帮骄兵悍将,不会有任何一人敢投降满清了,最起码要把年事已高的老督师先给熬死了。
从朝廷目前的形势来看,老督师孙承宗如果重新担任辽东督师,对于东林党危害极大。
孙传庭已经是三边总督,老督师孙承宗再成为辽东总督,边关三大总督就有两个落在工业派手里,东林党怎么会同意这件事。
说起治国来,东林党难能有几个人担当大任,但要说起党争和骂倒某位一心报国的大臣,东林党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温体仁听到崇祯的问话,收起了自己脑子里的思索:“说起这件事,还要先谈起另外一件事,不知道皇上有没有这个闲心。”
那何止是有闲心,在党吵来吵去中他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