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末年-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诶,都是些苦命的人啊!”
他身边一个路过的乞活军兵丁,叹息了一口气,然后闭着眼睛上来重重的一挥刀,“喏,这具级,是你的了,拿着吧。”
“你怎么就把他给杀了呢?”这个年轻些的兵丁觉得接受不了,带着泪光的眼神就盯着他。
“要怪,就怪这狗ri的世道吧,”老兵低沉的说了这么一句,然后一使劲,把明军重伤员的级给割了下来,然后也不嫌脏,直接塞到他手里,才大步向前,去收割起其他的级来了。
对于这样上过三五回战场还没死的老兵来说,割着级换银子,换军功,就是他们在战场上的唯一作用了,至于怜悯和内疚?这东西,能当饭吃?
“大人,这个好像是条很大的鱼啦。”
一个小小的包围圈中,乞活军亲卫镇第二旅的一个校尉陈志国听着身边兵丁兴奋的话语,没有多说,只是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挥刀一指,“尽量抓活的,抵抗的狠了,就死活无论。”
身为昔日读书人,陈志国先是被贼军裹挟,死了全家,这辈子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活着了,在延an决战中,他被乞活军俘虏了,可是那兵将一体,分田土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了这支军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支军队。
让深深厌恶这个无道的朝廷和世道的陈志国,突然有了新的追求,那就是叫江山变色,社稷改姓,有这样深明大义,体恤黎民的主公,还怕没有好日子过?
所以他对朝廷,对贼寇,都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此刻看着被包围的马世龙,也是面不动色,
“啊~杀。”
现在留在马世龙身边的,基本上都是他最好的心腹死士了,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人,但是各个都是武艺高强,忠心护主的好手,
加上被围的位置有些特殊,交战起来,人数也受到了限制,所以他们倒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别冲了,他娘的把火铳队给我调上来,干死他们。”
眼见伤了五个,死了一个,陈志国顿时坐不住了,就冲身后的兵丁大声嘶吼着。
“校尉,咱们不抓活的拉?”
活着的朝廷大将,可比死了的值钱,他身后一个队正还想劝慰一句。
“去他娘的,你瞎了眼,没看见咱们的弟兄都死了一个啦?”
陈志国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对于这种不爱惜弟兄性命的,他是最痛恨的了。
那队正被他一顿训斥,顿时红了脸,再看身边漠视他的兵丁,就只能默默的退了下去,他这也是被巨大的功劳冲昏了头脑了。
“给我放,除了那个穿着光明铠的,其余的都别放过。”
“跟他们拼了。”
包围圈里的明军死士们,眼见敌人调来了火铳队,心知最后的时间要到了,于是一个个奋力大声呐喊着,举着刀就从里头冲了出来。
可是这一次,没人愿意和他们接身近战了,在一连窜炒豆子的声音和烟雾腾起之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被五六颗的铁弹和铅弹打中,顿时是血肉模糊,
哪怕有重伤未死的,现在也只能在原地哀叹了。
“没死的都补刀,割了级去换功。”
在陈志国的命令下,前头的三十几个腰刀手,顿时欢呼的呐喊着上去,不时给一具明军的尸体要害处补上一刀,然后又有专门的割级的上去施工。
“就是这个了?谁让你们把他给打死了。”
陈志国等到彻底安全之后,才大步上去,可是拿脚踢了踢马世龙,见他已经进气少,出气多,显然是活不成了,就冲身边跟上来的火铳队笑着说了一句,
“校尉,这可不怪俺们弟兄,枪子无眼,谁让这老头站在咱们前头,死了活该。”
由于这一次是火铳队的功劳,枪弹也没编号,谁知道被人打死的,反正功劳记在陈志国这个都就行了。
“赶紧的,把他的盔甲都给剥下来,前头指不定还有落网之鱼呢,”
陈志国哈哈大笑着,拍着身边的兵丁,然后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场,就继续带着百来个都里的主力,向前头追击去了。(未完待续。)
………………………………
第277章 我们也是明军啊!
“总兵大人,此过全家堡,西出二十里便是甘肃镇的地界了。‘”
此刻,经靖虏卫急南下的甘肃镇三千人马,前锋过了全家堡,汇合了靖虏卫留守的两个千户所,兵力也达到了接近四千人。
可是杨嘉谟却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相约同时进军的剿援总兵官马世龙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
而手下夜不收和其他零星收到的消息,贼军打混字旗等,不下数万精壮,以此推断,贼必十万之众,他只有四千兵马,而且几乎没有后援,如果不能在甘肃镇站稳脚跟,那他的后路都即将不保。
“传令下去,命靖虏卫的两个千户所,就驻扎在全家堡周围,掩护大军的后路。”
左右这两个千户所也就七八百人,而且看着,尽是些老弱病残,也对,
当初三边总督洪承畴为了应付北边的蒙古大军进犯,早就把靖虏卫的主力精锐抽调一空了,剩下的这些,做个随军民夫都够呛,还不如放在身后守着道路,也好有个退路。
“总兵,我瞧着有些邪性啊,这不对啊。”
杨嘉谟麾下一介守备官赵全忠现在是惊疑不定了,他掌管着官军一百多个夜不收,收纳汇总的消息,实在让他搞不清楚贼军的动向了。
“你且说说看,”杨嘉谟同样是心里没底,
甘肃行都司和甘肃镇留守的各路兵马,足足有三个卫之多,一万多人的边军,甚至连抵抗一个月都没做到,就被彻底消灭了,这股贼军,该有多强啊。
他可不想贸然进军,要是中了埋伏,可没人来救他。
“总兵,凡属咱们夜不收的弟兄。能探的到的地方,就只有邻近十几里地,再远些,就被贼寇的马队驱赶回来了。”
赵全忠苦着脸分析道,
“往日里,咱们也不是没和贼寇交过手,可是瞧着都是些东拼西凑的青壮,打起仗来毫无章法。 ‘也没甚军纪,可是这回!”
“这回怎的?不也是些区区流寇吗。”
杨嘉谟可不想未战先怯,要是精气神丢了,部队还怎么带。
赵全忠点了点头,可脸上的阴霾还是未去,又继续说道,
“总兵大人,咱们还是小心为妙啊,我瞧着这部贼军,似乎有不少马队。莫不是咱们遇到了贼军的主力了?”
“放狗屁,哪里来的这般多的贼军主力?”
杨嘉谟不屑的说了一句,就指着东边道,
“延绥李璟报,延an,西安大破贼军数十万众,斩数千,哪怕有假,也得是贼军当面的主力了。”
又道,“剿援总兵官马大人处。当面有贼精壮上万,亦为主力,贼军左右不过区区数十万人,哪里有余力来兼顾甘肃镇。我瞧着莫非是席卷地方之后,强行驱使得来的乱民罢了,若其真有数万主力,安能不北上攻取靖虏?”
赵全忠一听,他说的也对,再说与上司争嘴。本就不应该,于是只能暂且退下,自己去安排加强夜不收的巡视去了。
“今日再走十里,然后安营扎寨。”
杨嘉谟虽然话是这样,但是一想到对面有几万之众,而且表露出来的实力,就让他不敢怠慢,这年头,能活到今天的,都不是什么傻子,嘴上不屑,可是心里却必要打起精神来应对,一个不好,全军覆没都是有可能的。
不然陕西内地那般多的军户和驻军,怎么可能一个都逃不出来呢,还赔上了三个王爷,自己也是得亏运道好,有洪承畴在上面顶着,不然就甘州驻地丢了肃王,自己有三个脑袋也不够砍得。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当面三个方向上,围上来的乞活军主力已经接近四个营又十二个**都约九千人马,还有一支四百多人的骑兵,沿着长城向他的侧后开始移动,一开始摆明了,就是要全歼他的部队。‘
……
“你便是洪承畴?”
李璟看着眼前这个老者,听手下人说,他为了见自己,特意洗刷了三遍,又沐浴更衣之后,才让人带着自己前来,这到底什么习惯啊。
自己的安危不管,反而先让洗干净整洁之后,才肯见人。
“本官正是,”
洪承畴一脸淡然的瞧着他,这可不是装的,对于手里杀过无数流贼头领的洪某人来说,李璟和其他的贼寇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年纪看起来轻点。
“本官?”
李璟笑了笑,在房里走动了一小步,然后才转过身子背对着他思考了一会,
“或许十日前,你还能这样称呼自己,朝廷的三边总督嘛,哦,对了,还兼着都察院的右都御使,好大的官啊。”
某人调侃的说着,又坐回到桌子上,拿着茶水倒着,
“你也是本官,可惜,我也是本官。”
看着洪承畴一脸震惊的模样,李璟就想笑,干脆也不吊他的胃口了,直接说了个明白,
“本官现任朝廷右都督府都督佥事,领陕西剿援副总兵官,实官延绥镇镇守总兵官,算起来,本官还是昔日总督的麾下呢。”
这话不假,当日李璟就任剿援副总兵官时,洪承畴还是陕西三边总督,未曾被朝廷下狱。
“你?”
洪承畴是真的震惊了,他满心以为自己是被流贼的部队给捉来的,可是现在这么一听,倒明白了。
“你这个乱臣贼子。”
“本官本就是义军出身,投靠朝廷,无非为了这身虎皮好办事罢了,总督何必动怒呢。”
李璟哈哈笑着,可是眼神看着他,尽是不齿和不屑,暗道你个叛徒,日后做的可比我过分的多。
“哼,某羞于你这等人为伍。”
洪承畴眼下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按说依照他的身份,斥责吧,现在也不合适了,要是惹怒了他,指不定就是三刀六剐来对付自家了。
可要是装聋作哑,岂非平白惹来人家的轻视?毕竟他还是一介朝廷总督的身份呐。
可是内心底急剧着闪过几个想法,都被一一排除了,干脆一眼不,两眼一闭,躲个清净算了。
“总督莫非不想活了?”
李璟一拍巴掌,大门瞬间被人推开,四个亲卫带着兵刃进来,为的一人抱拳听令道,
“主公,请吩咐。”
“十息之内,未曾开口,便带下去吧。”
他每天的公务繁忙,也就有心见见这种历史名人,满足一下心底的恶趣味罢了,哪有空和这种人瞎磨时间,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若不是看他在历史上留下的2臣名号,李璟才没功夫管他呢。
要见也是见见曹文诏那种猛将,可惜只有尸一具,当时战场之上,难免你死我亡的,没法子活捉,就只能消灭了事。
“士可杀不可辱!”洪承畴重重的按着桌面,只是他究竟还是开了口,一如十年之后,他在历史上所做的那样,人非圣贤!谁敢说自己不怕死啊!
“那便辱了吧。”
李璟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示意那些个兵丁进来,将某个仍旧咬牙不松口的自命清高之辈拖了出去。
“哼,真把自己当盘菜。”
李璟着手拿起桌上的一封公文,抬头粗略一看,顿时入神了……
“我们也是明军啊,弟兄,你们杀错人啦。”
一个甘肃镇麾下正兵营的小旗,奋力的喊着,可惜,入目之处,全是屠杀的景象,是的,入夜之后,驻扎营地的明军,此刻被追的到处都是,火光冲天,尸遍布。
“知道你是明军,爷爷杀的就是你!”
一个穿着几乎同样盔甲的乞活军将士,吼了一句,冲上来迎面就是一记劈砍,将这小旗猛地砍倒在地,即便这样,某人还不放过,直到他咽了气,才找寻下一个目标去了。
这就是杨嘉谟轻兵冒进的下场,他左右分布约十里的夜不收,被乞活军优势的斥候队一一吃掉,在入夜之后,四面围上来的乞活军主力,在二十五门虎蹲炮的率先开火中,四面暴起,高举火把杀入甘肃镇营地之中。
由于杨嘉谟对自己的处境过于乐观,所以安营扎寨的地方,选在一块四面开阔的平地里,但正好今天夜黑风高。
巡夜的将士和放哨的夜不收,又被乞活军的斥候队一一解决,在没有出大的声响的情况下,数千人马摸到其营帐的周围不足三百步的距离上,才点燃火把突然冲营。
猝不及防之下,甘肃镇的三千精锐,一朝崩盘,根本没有来得及进行任何有效的抵抗,而且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冲阵的这部乞活军兵丁,甚至连隐藏的功夫都没做,就直接大大咧咧的穿着一直以来的战袍和盔甲。
几乎被甘肃镇的官军认为是自己人,也难怪这小旗临死之前,都要狂呼一句,我也是明军的话来了。
如果有不知情的人在场看见,恐怕真得以为是两支明军在相互火拼了,因为无论是战袍,盔甲,还是制式的兵器,双方都没有什么不同。
“快走,”
杨嘉谟惊的连盔甲都来不及穿上,就一身单衣,暴露在寒风之中,冷的是直哆嗦,可是自己的性命要紧,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么多,就在几个亲卫的帮助下,得了一匹战马,然后漫无目的的朝着黑夜中疾驰出去……(未完待续。)
………………………………
第278章 预演的称王建制
“朝廷册封了六任总兵官,一日丢了两位,不知道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该如何解决了。”
李璟笑呵呵的拿着底下的战报,给诸将分发着看。
“凭的真是好生没道理,主公坐拥十万精锐,纵横山陕,居然只给个区区剿援副总兵,要俺们说,非得给个三边总督干干,才有奔头啊”
张二麻麾下,如今也是人才济济,几个营正如张正焘,陈横,赵英杰,刘纯安等分列左侧,而匆匆从各地赶来汇聚的教导镇宁佑,周富安,马成梁,陈洪,廖慎凯,刘守文等分列右侧。
亲卫镇第一旅八千人马已经招募完备,而教导镇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只有不到五千人马,即便算上留守的教导第一营,正朝陕西进发,汇合之后也才六千人出头。
不过此刻,大伙都是意得志满,毕竟连战连捷,几乎占据整个陕西布政使司辖地,岂有不满足之理。
现在陈横瞧了一眼战报,便大声嚷嚷着不公。
他对面坐着的一人,却是神策卫指挥使刘天文之弟,现任教导镇督导官刘守文,闻言就摇了摇头,
“这话不妥当,朝廷的三边总督又如何,还不是为他朱家做奴才”
说着,便起身走到正堂正中,单膝跪地道,“主公宏图霸业已成,坐拥山陕险地,俯视中原,更有精兵良将数十万之众,某代天下百姓,代山陕五百万黎民,恳请主公称王。”
这就是乞活军如今大部分人的想法了,既然已经坐拥十万精锐,而朝廷自身难保,四处动乱,何不趁此良机,称王建制,兵出中原。鼎定天下
这话一出口,其余各将几乎同时起身,就在座位前拜倒,大声喊道。“请主公称王”
“请主公称王”
“请主公称王”
如此主将异口同声高呼千岁,帐外值守的亲卫,不知出了什么事,但是有那机灵的,便寻弦而知雅意。顿时也在帐外拜倒,高呼劝进,请李璟登位称王。
顿时,此话传遍三军,左右中前后五营兵马尽皆出口,三呼大王,声音穿透天际,直叫天地震动,诸军均是兴奋着高举兵器,然后纷纷拜倒在地。
“主公我等深厚主公大恩。往日无非都是些泼皮懒汉,浑浑噩噩的活着,不知明日如何,如今得主公看重,总算活的有个人样,故而请主公念在山陕百万军民的份上,称王建制,剿灭明廷”
宁佑心知总算走到这一步了,当初的宁家,无非是图一时的安宁。才硬着头皮跟着走,但不想见李璟声势愈发的浩大,到如今,坐拥西北地利。关中之险
又有百万军民死命跟随,王霸之业已成,若是他也劝进,日后少不得一完,大伙顿时都听明白了,归纳成一句话便是,咱们现在的实力,还不如朝廷,要是称王,朝廷肯定要震怒,必定弃当面之敌于不顾,然后全师前来讨伐。
而乞活军此刻还没彻底站稳脚跟,于是不能贸然举事,应该先积蓄实力,继续借着朝廷的虎皮发展,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训练兵马,革新装备,终有称王建制的一日。
“愿为主公万死。”
张二麻虽然名字不咋样,可架不住人的脑子活络,此刻闻言,顿时领头拜倒在地。
诸将心里热血褪去,心知此刻时机未到,但是主公是有心思称王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于是也各个欣喜,纷纷摩拳擦掌,就等立下功劳,届时论功行赏时,暗想自家也能封个侯爵看看,那便是一生光宗耀祖了。
等到大伙都冷静下来之后,李璟才慢腾腾的道,“如今陕西地界,剿援总兵官马世龙所带三千标营,已被陈达所灭,此刻大军两万,云集边境,天授不取,必受其乱”
“宁佑何在”
“末将在”宁佑大声吼着。
“命你领本部五千兵马,分作数路,扮作流贼,取宁夏后卫驻地,但有一条,若边军愿降,则收为我用,叫他们换防出来,整训之后,再分发长城隘口,严加戒备,不许放蒙古鞑子一兵一卒入关。”
压力是有的,五千兵马既要防守内地,还要兼顾长城,不过宁佑心知届时肯定不会将乞活军教导镇浪费在边境上,所以赶紧点头答应下来。
“张二麻何在”
“末将在”张二麻闻言,也赶紧出来应声。
“你带本部八千人马,打本官延绥总兵官旗号在后,以一部兵力扮作流贼居前,东出延绥,但有关隘,以我将令调防,然后全军围而不歼,若有肯降着,一并取用,但其将官,甄别下来,全部送入内地,严加看守,务必不许走漏消息。”
“是”
张二麻这下就为难了,但也只能先点头答应下来,等过后,再向李璟进言去了。
“无须担心,我已命郭胜带第一镇主力,从东,南两面同时切断了延绥镇的退路,而我招募蒙古部落,也同时会在东北面拦截延绥镇的溃兵和信使,保证叫他们一个人也逃不出去。”
李璟显然是发觉了他的疑惑,很快就出口解释道。
又说,“同时郭胜的第二旅申正所部,带两个营三千人马,从安定出兵,将延绥镇东西切断,叫他们首尾不能相连,你的任务,便是将成瓮中之鳖的延绥两万官军,尽皆拿下便是。”
“喏”张二麻顿时点头应是。
“传令将官何在”
左侧站立的一个通讯都校尉立即出身跪倒。
“与你军令一道,立即派人西去,命亲卫镇第二旅陈达所部,立即北上,取宁夏镇,但有肯降者,一并留用,将官全部送入内地看押。”
“命第四镇李瑁所部,全军破靖虏卫驻地,取宁夏中卫,所得兵丁,打乱建制之后,派人统辖驻守原地,然后出宁夏镇,汇合陈达”
两道军令一下,亲卫和教导镇并第四镇两三万人马顿时动了起来。
李璟是压根不在乎朝廷如何反应,只要没走到撕破脸皮动真格的地步,朝廷就无法忍受打烂了全国来围剿陕西,没有谁敢下这个决断,而陕西内地,南边有第五镇主力防备着四川来敌。未完待续。
………………………………
第279章 不给钱粮我就撤了
就在李璟加紧向陕西北边调兵遣将的同时,朝廷也派原兵部尚书张凤翼,克日从京师启程,一路快速过了宣府镇,大同镇,可等到进入了代州地界后,这位新任总督就不肯走了。
实在是望着黄河,接到陕西乱局,将他吓住了,顿时不敢继续西进。
作为朝廷新任命的三边总督,还领着兵部尚书衔,他这番做派,委实叫别人瞧不起,可是心底也对他有几分同情,架不住西进就可能要丢掉性命啊。
那些被李璟特意放出来传播吓人的消息,东一个的,西一个的,反正瞧着都不像是假的,而且还有抄录的奏本向朝廷上报,不过得知张凤翼到了代州,李璟就一股脑儿全交给他了,反正谁让他是上司呢。
这下可彻底把他给吓坏了,原任三边总督洪承畴遭遇贼人伏击,在押解回京的路上,被贼人暗害。
陕西剿援总兵官马世龙,遇贼主力,为国捐躯。
甘肃镇总兵官杨嘉谟,贪功冒进,以至于三千甘肃精兵一朝尽没,杨嘉谟本人也战死沙场
剿援副总兵官,延绥总兵官李璟,快马向朝廷求援,贼三十余万聚众庆阳,其麾下五战五败,折兵八千,现今退守延an,依托城池防守。
但贼主力,猛攻延绥,他身为延绥镇总兵,当引兵北上防守,故而恳请张凤翼亲自带兵进入延an防御贼军。
可张凤翼又不是神仙,他出京时,山东的叛乱已经愈演愈烈,朝廷和山东地方虽然一意主抚,但是无论周遭天津,密云,蓟辽,山永,保定等军镇大军皆是戒备森严,不能妄动一兵一卒。
所以他能够带到代州。并准备进入陕西地方平乱的,就是只有区区八百名京营兵马,八百人,顶什么用
李璟带十万兵马援陕。五战五败,丢了八千人,他八百人上去,恐怕连个水滴都掀不起,就会被成千上万的贼军给淹没了。
可是李璟也是言之确确。若是再不给增援和粮草,那他也只能引兵渡过黄河,到山西来躲避了。
这下可就把张凤翼给彻底吓唬住了。
“你看此人,究竟意欲何为啊”
在代县被临时让出来的一处宅院里,张凤翼请来了本地的官员和自家的幕僚,拿出李璟出示的要求补充钱粮的奏本附录,就冲下边人询问着。
“额,魏大人有何见解”
一个跟随张凤翼上任的陕西都司衙门指挥同知,也是一头雾水,按说这李璟能拉出十万兵马为朝廷平乱。这银子和粮食,一时应当不缺才对啊,怎么才一个月的功夫,就哭着喊着求增援了
故而扭头去问代州知州魏伯安。
此刻魏伯安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他可都是得亏了李璟,才从一介布政使幕僚转任山西代州同知,又被李璟出兵前,举荐他为代州知州,同朝廷东路协守参将郑仁宝一文一武,坐镇代州。也算的上半个李璟的人了。
但现在看到这份奏本,他却不好说话了,只能斟酌着好生用词道,
“李总兵此举。无异于暴露自家虚实,这般多的奏本,这般急切的用词,想必已经是坐吃山空了。”
“和解”张凤翼顿时坐不住了,要是李璟垮了,他就跟着抹脖子吧。
陕西四五十万的流贼。如果不是李璟挡着西安和延an两府,恐怕早就该出省肆虐了,到时候连陕西全境都丢了的三边总督,不是凌迟,也该被诛九族了。
“大人请看,此处注明,十二月二十七日,军中准备存粮三万石,囤积于华德县,准备供应前线大军作战所需,后有得牲畜五百头,运杂粮五千石于此,准备在除夕之日犒赏三军,可是再看此报,”
魏伯安又取了一份李璟十二月二十八日发给山西宁武关守将的战报,当然,这是李璟特意捏造的事实。
将这份战报呈上去给张凤翼一瞧,顿时明了,只见上头道:
“陕西剿援副总兵官,延绥总兵官李璟,转山西宁武副总兵官李登高,今日侄于华池与贼交战,贼众而我寡,侄儿虽引军死战,杀贼甚多,但苦于孤军深入,闻贼有包抄后路之举,故在斩贼七千之余,引兵退守合水,
今日临近除夕,贼军亦欢度佳节,趁此良机,侄率三千铁骑北上欲夺贼之军粮,惜贼慎重,防守严密,侄率军虽占粮库,却苦于贼追吾尾,避之不及,故而将贼之军粮付之一炬,但侄引兵三万,拒守庆阳贼,缺兵少粮,还请看在往日情分上,发军粮两万石,以充军用。”
这其中,便详细的记载了李璟与贼交战的明细,张凤翼何等的老道,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摆明就是李璟在华池和贼军交战,结果战败,连存放在华德县的粮食仓库都没来的急抢运,就全部丢给了贼人。
但是好在李璟机警,又亲自带人把这批粮草全部烧毁,避免落入贼军之手,但是现在他的大军也马上要断粮了,故而请接任他担任宁武关副总兵的李登高,帮忙调集一批粮草去救济。
而看下文,则是李登高转给李璟的回信,总之翻来覆去一句话,宁武关如今只有余粮三千石,各州各府都拿不出来如此多的粮食,信尾还加了一句暗示,那便是既然朝廷不给钱粮,干脆乘着现在还有兵权在手,赶紧先东渡黄河,撤回来先。
而在后续大年初二,李璟的回信就到了,说地方土匪出没,和延an等地的大族勾结,攻击了县城,他带兵赶到,杀退了贼兵,该地的大族为了感谢他,特意出资七千石军粮犒赏全军。
看到这里,张凤翼就大吃一惊,这哪里是大族出钱粮犒赏三军啊,这分明就是李璟军中紧缺粮草,被逼的走了极端,直接在地方捏造通匪的罪名,开始截杀大族了。
果然,随后又有一封书信发往宁武,就明白的告诉李登高了,说所抢粮食,远远不够,以实际在册的三万五千人,加上马匹每日合该约六斤粮,全部每日需八百石粮草,区区七千石粮食,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天。
又抱怨说朝廷不思体恤,连续三个月不给他的军队发粮饷,现在军中怨言载道,多有说要返回山西的话,他也弹压不住了,如果朝廷再不给足一月三万石粮食和五万两白银,他的军队就有哗变的危险。
李登高则在信中规劝他,勿要冲动,自己再去想想办法云云。
这些个往来的书信,倒把李璟的虚实给彻底暴露了,那就是他眼下只有三万五千兵马,按照明军的正常编制,其中刨开辅军和民夫,大概有战兵一万两千人左右,三万石粮食和五万两白银是狮子大开口,自然无须理会。
但多少是必须要给的,不然李璟真的舍弃了两府的防务,直接带兵退回山西,那朝廷的麻烦就大了,张凤翼身为三边总督,也不会真让李璟就这样退回来。
“代州之地,可曾还能出些钱粮”张凤翼也为难啊,他出京时,皇帝就给了他两万两银子,这些还是到地方之后,准备招募兵马的,再多,他就没了。
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地方官府身上,可魏伯安也不傻啊,即便代州有钱他也不会出一个子,更别说现在代州的府库里穷的能饿死耗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