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末年-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犬,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露头。

    不过在家乡分土分地的诱惑下,这些跟着他们逃入山神老林的贼寇,都起了别样的心思,毕竟谁人不想继续活下去啊。

    对于这些出来投降的贼寇,李璟也是分别对待,其中处在壮年和幼年的,都就地编户,然后打乱了原本的户籍统一分配到各州各府去屯田,在三年分十亩永业田和十亩租借田的诱惑下,这些人自然不敢乱出什么乱子来。

    而对于其他的手染过鲜血的贼军老营兵马,就要好生对待了,新兵营才是他们最好的去处,在强大的政治宣传洗脑下,仍旧桀骜不驯的,那些开采的硝石矿和铁矿,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而洗心革面想要彻底融入乞活军的,李璟自然是欢迎之至,这些上过阵,见过血的老兵,只要服从军规,听从命令,再配合乞活军下的装备,就是精锐一名,李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接受了足足三千个这样的新兵。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就能训练成功,然后打乱了编制分配加强到十九个正兵营中,多出来的兵马,自然可以组建更多的营头。

    但让李璟也有些伤感的是,陕西各地的乱局,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那些老弱妇孺,基本上在逃难途中伤亡殆尽,而义军和官军作战时,又驱使这些人打头阵,平日里又不给多少吃的,所以在寒冬来临时,这些人成片成片的饿死。

    “现在的要任务,是把新编练的营头训练起来,谭武的第五旅,所辖全军,日后驻扎在凤翔,汉中,和西安府,南面的四川明军,短时间内不会北上,你要乘着这个机会,把你的第五旅扩充到第五镇,改番号为第九和第十旅,每旅辖五千兵马。”

    在安化城内,李璟召集了各部归来的将官,一一分配任务。

    “郭胜,你的第一旅,升为第一镇,辖第一和第二两个旅,驻扎在延an和庆阳府,”

    “谢主公。”郭胜这些日子,一直在布置延an府的防务,突然又把庆阳交给他,顿时有些为难道,“主公,我部大军还在河曲等地,若是全师入陕,这些地方?”

    “无妨,我也命赵默笙和郑仁宝,各自扩充兵马,往后,岢岚,保德,永宁州,由赵默笙第二镇统一指挥管辖,而代州和忻州则由郑仁宝的第三镇统一管辖,两个镇扩充到两万精锐,保全地方是万无一失了。”

    李璟心中早有计议,十分肯定的说道,“李瑁的第四镇,管辖第七和第八旅,驻扎在巩昌和临兆,甘肃地,其中第七旅的主力,要在北边,严加戒备三边主力精锐。”

    “主公,那我呢?”陈达本为第六旅旅率,现在这个编制属于第三镇赵默笙所部了,那他位该何处就是个难题了。

    “你么,先将所部旅头扩充到三个营五千人马,为暂编亲卫镇亲卫第二旅,统归张二麻指挥,你再兼任亲卫旅的副帅吧。”李璟决心加强自己亲卫的力量,自然不会放弃陈达这一个旅头。

    “那便好,只是如此我部的主力,都集中在平凉北边,其内地都是由暂编的**都守着,主公还需早日派人接手才是。”陈达一跃成为乞活军中数得着的军将,这才几天,又落后了,只能埋怨自己的功劳不够,不过想着北边三卫兵马何其多,自己位列一线,只要打得好,迟早能够转正。

    说完,就看了一眼身边同为亲卫镇副帅的张二麻,眼中带着莫名的笑容。(未完待续。)
………………………………

第274章 喜闻乐见的自相残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巡视总督三边军务要员洪承畴,枉顾圣恩,闻辖地丧师辱国,致使地方寇起民乱,茶毒生灵,几欲至朕之百姓,不得安康,今又玩忽职守,疏于政事,深负朕恩……”

    “今革职查办,命锦衣卫即刻押解入京,命有司会审,钦此!”

    通篇圣旨,从头到尾将洪承畴听了个手足冰凉,内心惊慌失措,颤抖的双手微微向前。

    “罪臣洪承畴,叩谢皇恩浩荡。”

    自打接到甘肃镇的溃兵报告之后,洪承畴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了,管辖之地,王爵丧身,本就是死罪。

    可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如今陕西乱的这般厉害,他所派往京城的信使,带着他的陈情,为何皇帝一丝情面都不给留下,他是真心为明王朝的政事甘愿赴死的啊。

    哪怕让他留下戴罪立功,戍边,他都可以接受,可是就这样狼狈的离开,哪怕到了京城,自己在朝中的人脉死命搭救,也无非落得个致仕的下场罢了。

    这般浑浑噩噩的活下去,这让他如何接受得了啊。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派往京城的信使,无论走哪条路,都会被李璟的乞活军将士拦截,决计是不可能送到北京给天子看的。

    何况李璟阴他的手段,绝对不可能只有这么一次,秦王,韩王,肃王三位王爵的死讯,李璟玩的可是十足的溜。隔上两三天就向北京报告一次。

    崇祯帝第一回看到肃王的死讯,就该压抑着怒火向他问罪了。哪怕有朝中他的死党愿意替他周旋,也要使出百般力气才能暂时打消皇帝的怒火。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王爵死讯,换谁也忍不下去了啊,这大明朝,开国以来。除了靖难那会。就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清理过宗室王侯,一次死三个,崇祯帝哪怕与他们在不熟悉,也要龙颜大怒了。

    实际也是如此,第一回听闻肃王的死讯之后,不仅是朝中洪承畴的死党替他周旋请恩,还有朝中的有识之士,看到三边的乱局,也纷纷替他求情。毕竟外有数十万蒙古铁骑犯边,内有四五十万流贼肆虐,这时候换帅,指不定局面就崩溃了。

    但是第二回韩王的死讯再传递到京城时。整个朝廷就不敢作声了,毕竟皇帝也是人,他的亲戚连续死了两,这脸都被抽肿了,谁还敢继续去求情?

    但让他们傻眼的是,这会保持克制的,确实皇帝本人。

    崇祯帝也不傻。头回肃王被杀,那么多的文武大臣提洪承畴求情,所言是句句在理,朝廷现在离不开三边,三边暂时离不开洪承畴的调度,如果贸然换帅,一旦局势崩溃,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

    故而他到是忍耐了这口气了,想着等三边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拿某个倒霉的洪大人开刀。

    可是人也是有脾气的!你也别把圣天子当猴耍啊!

    当第三封冒充三边战报的信使入京之后,圣天子是再也忍不下去了,特么的秦王又死了?!

    什么时候大明的王爵,这么不中用了?一个月之内连续被流贼杀掉三位王爵?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啊。

    这回朝廷上下,谁也不敢吱声了,哪怕是洪承畴在朝中最铁杆的盟友,也是一言不发了,这事摆明了邪乎,这个时候谁敢上去说话,谁就得为三边的事负责,一个月死三个王爷,这还是大明的江山呢,谁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试?

    暴怒的崇祯帝,当即下旨,捉拿洪承畴,立即法办!

    不仅是因为三位王爵的死,更因为蒙古鞑子已经退兵了,长城防线得以保全,大明三边主力精锐,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那可恶的流贼了。

    还因为李璟顺带上报了一次大捷,对!大捷!

    在山里实在饿的挨不住的神一魁,带着他剩下的孤零零的四百来个老营兵丁,终于熬不住了,准备向山西方向突围,结果被严正以待的第一镇乞活军兵丁逮个正着,验明正身之后,李璟大笔一挥,砍了脑袋,直接送京城报功吧。

    所以,在李璟麾下文人的润色下,一场虚构的天大喜讯,后脚就送入了京城,杀贼五千七百人,俘八万之众,斩获杀害王爵的主谋神一魁并以下头目七十余人,收复延an,西安府,乞活军主力,正向庆阳,平凉进军途中。

    总算得到些好消息的朱由检,在朝会上当即拍板,加李璟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府都督佥事,领陕西剿援副总兵官,本职改陕西延绥总兵官,原总兵官王承恩,以罪戍边。

    又起原任兵部尚书张凤翼,加剿贼总督,领兵部尚书,总督节制宁夏,延绥,陕西,甘肃诸镇军务,即日启程赴任。

    又派闲赋在家的右都督马世龙,加陕西剿援总兵官,节制甘肃总兵官杨嘉谟,统一负责陕西西部的剿贼。

    其余副将张宗昌,升任临兆总兵官。

    闲赋在家的杜文焕,赴任宁夏总兵官,原总兵杨麒,论罪戍边,但怜悯其作战有功,仍旧留任原职,戴罪立功。

    这样,就形成了新任三边总督张凤翼为首,领剿援总兵官马世龙,甘肃总兵杨嘉谟,临兆总兵张宗昌,延绥总兵李璟,固原总兵杨麒,宁夏总兵官杜文焕六位总兵,统辖宁夏,甘肃,榆林,延绥等军镇在册二十二万大军南下平乱。

    但实质上,朝廷已经没有多少人马可以调用了。

    名义上有五卫的甘肃镇,现今只有杨嘉谟所率的三千五百兵丁,正经靖虏卫南下准备回师甘肃。

    临兆总兵官张宗昌,更是只有一千二百人马,固原总兵官杨麒,在延an决战中,丢弃了大部分兵力,如今只有不到六百人。

    而宁夏总兵杜文焕,则更只有乡兵八百,宁夏镇所辖兵马,被贺虎臣在救援灵州时全部丢掉,勉强逃出来的两百人早就被其他军将瓜分一空。

    剿援总兵官马世龙,到有三千人马,可是这批人马,是陕西三边总督的标营,一旦张凤翼就任,就得归还,实质上他也就私兵三百。

    而总督张凤翼,全权接手洪承畴的遗留兵力,还有马世龙统帅的标营和陕西人马共计五千余人。

    其余如地方卫所官军,倒还有个三四万人马,可是这些人,要严守长城防线,不能轻易调动,所以三边的野战兵力,凑在一起也就一万出头。

    而反观剿援副总兵官,领延绥镇总兵官李璟,麾下正兵营总计五个镇外带亲卫,教导,骑兵镇,总计正兵六万余人,加上新编**都,愈十万之众,关键这人,还不是站在朝廷这边的,正张网以待,准备彻底吃下朝廷剩余的三边兵马呢。

    “天色已晚,咱们先往官道一侧寻个林子暂时休息一夜吧。”

    由于南面不太平,从宁夏镇到延an府的这段路程,宣旨太监和百来个锦衣卫,都是沿着长城东进的,等接近到延an府时,才开始走官道,不过由于大明已经裁撤了驿站,所以这些官老爷也只能寻着林子扎营过夜了。

    “我说,这一趟,可真他娘的难走,”一个锦衣卫瞧着后头囚车里的洪某人,不屑的说道。

    “可不是,这一趟下来,少说得个把月,一分银子没捞着,还得赔本。”另一个坐在他旁边的锦衣卫,冲地上呸了一口,顿时也跟着抱怨道。

    实在是入冬之后,道路难走不说,还尽是这些穷乡僻壤,被贼寇席卷一空的地界,能有什么乡绅地方官前来巴结,随身带着的干粮凑合吃着吧。

    “喏,给你一块,瞧着年纪不小了,何必干出惹怒皇爷的事来呢。”一个好心的锦衣卫取了块面饼,将就着递进了囚车,可是洪承畴此刻,半分胃口也没有,只是呆呆的望着东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吃?不吃拉倒。”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自讨了个没趣,就蹲在囚车旁,借着抵抗寒风。

    可是这支人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不远的一个山坳里,密密麻麻的兵丁,此刻已经用过饭,准备出发了,领头的正是郭胜所部麾下第一镇第一旅的旅率张念恩,此刻带着三百骑兵和一千兵丁,接到斥候的报告,正好埋伏在这。

    “大伙都给我传下去了,待会上去,除开囚车里头的那个,其余的都别让他们活下来!”

    声音一声一声的传递下去,左右步军开始在各自校尉,队正的率领下,朝左右包抄过去,透露着寒光的枪口和兵刃被举了起来。

    洪承畴,注定活不到见崇祯了,李璟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一个历史上的名人活着,毕竟死了的才是最好的。

    “密林里有人。”正准备去捡些柴火取暖的锦衣卫,突然一声爆呵,丢下手里好不容易得来的柴火,就往回跑,可惜他的速度实在太慢了些,早就就位了的各部兵马,一起杀出。

    打头的兵丁,手持着火铳,在远距离上快速开火,打的毫无防备的锦衣卫纷纷抱头鼠窜,可是很快,他们又被四面包围上来的乞活军兵丁逼着倒退回来……(未完待续。)
………………………………

第275章 刚开始就丢了一个总兵

    “主公有令,一个不留,杀!”

    张念恩看着这些个震惊的锦衣卫,毫不留情的挥刀一指,他身后的兵丁顿时向前,以百人队的火铳和弓弩队先发一阵,打的被包围的锦衣卫群中,一阵狼哭鬼嚎。喜欢网就上。

    可是他们处于绝对的下风,不仅在人数上只有埋伏的乞活军兵丁的十分之一,而且在装备上,也处于绝对的下风,由于锦衣卫的职权就不是专门作战的,所以他们的装备大多也是锦绣刀和鸳鸯袍,几乎没有什么远程武器。

    所以被包围的水泄不通之后,他们压根就不能对正规的军队造成什么伤害。

    这个时候还敢硬冲上去厮杀的,基本上不是什么勇气可嘉了,而是单纯的傻大胆了。

    很快,肃清了外围胆敢反抗的,张念恩就指挥兵力开始以小股结阵的方式,突入锦衣卫群中,开始将他们分割开来,然后运用优势兵力进行围歼。

    而锦衣卫的兵马,此刻都处在极度震惊当中,十分战力也就发挥两三层,而且由于他们安逸的日子过的久了,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作战了。

    在三五成群结阵的厮杀中,纷纷溃散,将后背露给严正以待的乞活军官兵,自然是凶多吉少,不多时,整个地界上能站着的锦衣卫就不足十来人了。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攻击朝廷官军!”那太监倒好,被几个锦衣卫包裹在中间。现在是一点伤也没有,可是两腿之间却已经尿湿了。带起一股骚味,惹得身边锦衣卫的兵丁直皱眉头。

    见他这样战战兢兢的询问,张念恩冷笑一声,“上,一个也不要放过!”

    于是周围虎视眈眈的数百将士,顿时一拥而上。将他们乱刀分尸。

    “每一具尸体。都要补刀,切勿放走一人,误了主公的大事!”张念恩随后又对左右亲信严厉的吩咐道。

    “是!”那些人马顿时不敢怠慢,纷纷上去,开始对重伤未死的锦衣卫开始补刀。

    “你们是什么人?”洪承畴虽然被朝廷问罪下狱,但是眼力却丝毫没有退步,从这群人的行事章法和拼杀结阵来看,并非是普通的贼寇,哪怕是贼军老营本队。也不该这样的精锐。

    若非他们都穿着杂七杂八的衣裳,这就是活生生的三边主力精锐啊!

    “你便是洪承畴?”张念恩上来几步,看着囚车里的老者,不确定的道。

    “本官正是!”

    洪承畴眯眼看着他。似乎想要从他的话语里看出些什么来。

    可是张念恩很快就伸手一招,他身后几个亲卫立即上来,将他从囚车里释放出来,然后架着便走。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洪承畴觉得愈发的纳闷起来,可是又不得不问,谁知道这是群什么人啊。

    “说实话,我也没瞧出来你到底有那点能让我家主公忌惮的。”张念恩跟在后面,淡淡的说着,“若非我主留你一条性命,你现在也就和他们一个模样了。”

    “哼,老夫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洪承畴奋力的挣扎一会,可是衣角都被弄皱,看的他是极为不喜。

    张念恩闻言冷笑一句,“怕不怕死,决定权不在你的手里,而在我家主公手里,来啊!愣着干甚,将他带走。”

    ……

    新鲜出炉的朝廷剿援副总兵官,延绥总兵李璟,移师安边,所率亲卫镇第一旅三个主力满编营,打朝廷延绥总兵旗号,位列平虏以东,先行派人联系剿援总兵官马世龙。

    马世龙接信之后,欣喜若狂,他被当面的乞活军亲卫镇第二旅弄的是苦不堪言,陈达为了达到练军的目的,三个营头相互接替出兵作战,袭扰马世龙所率的三千标营。

    而明军在北线布防,处处分兵则处处挨打,一旦马世龙集中优势兵力准备与贼寇交战时,陈达就果断带人远遁,根本让明军打不着。

    盖因为这支加强给马世龙的三千标营,缺马,分列的五个千总部只有区区一百五十匹战马,而陈达麾下,由于劫掠了平凉府内地的大族和军户卫所,有马一千一百匹,压根就不是明军追的上的。

    长此以往,割据对峙了二十多天里,陈达就不断运用部队的高速机动能力,去攻击官军的薄弱处,反正严守李璟的不许决战的要求,任由官军如何勾引,也不盲目深入,每次都是点到即止。

    一天三五次下来,杀伤官军数十上百来便行撤退,急的马世龙是没跳脚骂娘。

    这次终于等来了朝廷西进的救援大军,他可真是久旱逢甘露了。

    “大人,李总兵派兵收复安边所,在贼军东南,我军若集中一处,直扑下马关,则贼寇必然救援,届时有李总兵麾下攻贼侧后,则必定大获全胜啊。”

    标营的一个千总,迫不及待的开口了,实在是这些日子,压抑的太过厉害,眼瞅有翻盘的希望,那个不是摩拳擦掌。

    “所言甚是,咱们憋屈的也够久的了,上去****一家伙再说。”有个千总实在按奈不住了,几乎咆哮着喊道。

    “如此甚好,且往李总兵处约定,两日后进军下马关,前后夹击贼寇,务必收复失地。”马世龙也想在张凤翼上任之前,好好打一场,毕竟得些功劳作为依仗,也好借机分润些兵力。

    说干就干,在得到李璟确切的答复之后,四年十二月十九日,马世龙点齐陕西标营两千人马,并私兵三百,陆续从驻地出发,很快就进抵下马关前。

    而在其东南二十里处,李璟也率亲卫第一旅三千人马就位,由于事先知道了官军的动向,陈达便尽起在平凉府的第二旅主力四千多人集中于平虏和下马关,并派第二旅第一营配合临时加强过来的第一旅第一营三千人马,走东南道转向西北,直插官军侧后。

    而官军在这一面,由于轻信李璟,故而没有安排多少人马戒备。

    “总兵大人,贼军三千,出关三里列阵邀战!”

    马世龙本以为贼军在东北两路官军的夹击下,要么弃关逃跑,要么死守关隘,不想贼军竟敢出城野战,顿时欣喜若狂。

    下令道,“燃烽火,叫李总兵袭取官军侧后,我大军即刻接阵,与贼军大战!”

    即使先前交战多有折损,但是马世龙自认官军精锐,而贼军素质不一,且无火炮等兵器。

    但等到了近前准备接战时,才倒吸一口冷气,只见对面三千人马,端的是精锐不凡,不仅前者有千余骑兵压阵,还有三四百火铳兵,左翼还有数百弓弩手,这还不算。

    只是战阵当中,黑压压的一片炮口对准这边,瞧着火炮不下三十余门,这下,可就彻底把马世龙给搞懵了,这到底谁才是官军啊!

    “贼人怎的有如此之多的火炮?”他向左右咆哮着询问,可是却无人胆敢应答,说句不好听的,大伙现在连逃跑的心思都有了,本以为贼军最多也就是有千余骑兵,但是没想到不仅有大炮,还有火铳,这冲阵冲不进,撤退又怕敌军的骑兵追杀。

    真是进退两难啊!

    “为今之计,以火铳弓弩兵位列阵前,以刀盾兵护卫中军,谨防贼军骑兵冲阵,坐等李总兵发兵攻关,若贼自乱阵脚,则可乘势掩杀。”不得不说,马世龙的如意算盘打的极为顺畅。

    如果真按他的计策去,李璟带兵抄了自家后路,那才是个天大的笑话呢。

    没过多久,让官军胆寒的事就发生了,后面的斥候报告,有两三千人的部队,正向其侧后移动,其中打贼寇赵字旗。

    “为何不早报?!”马世龙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

    “大人,东边是李总兵布防的区域,咱们的兄弟都盯着西边和南边,哪里去管这个啊。”负责搜寻战场周边的一个将领哭丧着脸,可是又无可奈何的提了一句。

    马世龙气急,直接在战马上咆哮的喊着,“无耻小儿,竟敢戏耍于我。”

    可是现在已经于事无补,摆明了,贼军就是通过了李璟的防区,绕到自己侧后,正张开口袋等着自己呢。

    可是在让他想不通的是,约定挑战下马关贼军的也是李璟,放贼军通过防区的也是李璟,这到底是哪门子朝廷官军啊!

    预定时间出现的友军没有踪迹,这本就对官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当面之敌的实力比预估的要强的多,这就是第二重打击。

    而自古以来,除非事先就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不然任何一支军队,都会竭力避免自己的后路被切断。

    很显然的是,陕西三边总督麾下的标营,精锐到是精锐,可就是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再加上受到了一连窜的打击,能够勉强保持阵型不乱就算好的了,也就别提什么反败为胜了。

    “天杀的李璟小儿啊,”马世龙只觉得心烦气闷,可是又无可奈何的狂骂不止,过了一会,就从战马上跌落下来,他的私兵家丁顿时冲上去救人,整个军阵被他这么一激,顿时再也保持不住了。

    纷纷夺路而逃,毕竟没有胜算的仗,谁也不愿去打的。(未完待续。)
………………………………

第276章 穿明衣,拿明饷,打明军

    “大人,咱们往那边走?”

    一个标营的千总,死死的护卫着马世龙,可惜现在到处是乱兵和喊杀声,模糊的视线根本就让他无从决断。  ‘

    好在马世龙奔走了一阵,已经醒转过来了,大伙也找到了主心骨,于是纷纷围成一团,丝毫不顾及这是在战场之上。

    “杀贼,杀贼。”

    马世龙刚清醒过来,就奋力大吼着,足见贼人和李璟,是联手把他坑的不轻,

    可他没想到的,这么一大群人在混乱的官军中,是多么的显眼,

    陈达本在数百步之外,率军突击,可一瞧这个情况,顿时大喜道,“这必有大鱼,诸军,随我杀!勿要走脱一个!”

    “杀啊!”

    那些个乞活军的兵丁们,被大鱼给刺激到了,要知道俘虏或者斩杀敌方的大将,功劳就足以让他们安享一世,不仅可以享受军官的待遇,还能提早给家中分上一头牲畜,这可是天大的好处啊。

    当下,由不得明军继续转移,早就红了眼的乞活军兵丁顿时冲了上来,当先的火铳兵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数十步之内,就点燃了火引,祈求让自己撞个大运,要是杀死一两个敌军的将领,那可就了。

    “砰~砰~”

    一连窜的火铳射击声顿时响了起来,如同炒豆子一般。

    “啊~啊~”

    十几个外围的明军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就被枪林弹雨给打懵了,剩下的人总算记起来自己在什么地方了,赶紧丢下里头的马世龙,自己逃命去了。

    那些忠心为主的家丁们,可不敢跑,只是奋力的托起马世龙的身子,然后也撒开脚丫子往北边跑,

    可是他们抱成团,足足有百人之多。 ‘在乱军中何等的显眼,乞活军随后冲杀上来的马队骑兵,想都不想,就分出一支三百来人的小股兵马。顺着他们的方向就疾驰上去。

    “取他级着,赏百两纹银!”

    有带队的骑兵校尉,眼尖的看着马世龙身边家丁的装备,准备欣喜若狂,这可真是条大鱼啊!

    他可没少在韩王府里看到过这种装备。这可是一般大将身边才有的亲卫啊,韩王府里头斩杀了多少个指挥使,指挥同知和佥事,那一仗,光是奖赏的银子就足足有上万两。

    这一次又遇到了这么一个大鱼,岂能放过,开玩笑,重军功的乞活军,要的就是级啊。

    “快走,快走!”

    马世龙身边的那些个家丁。被这些骑兵驱赶的简直没想跳河,可惜现在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周围全是乱糟糟的溃兵,他们想提起度逃跑,也没这个条件。

    就只能一边忍受着敌人骑兵的追砍,一边大声的叫唤着这些没用的话。

    “啊~老子跟你们拼了。”

    一个家丁,似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反身回来就拿着兵器想要拼命。

    可是很快,一具无名的尸体。就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一个乞活军的骑兵冷笑着抽回自己的铁锤,“还以为什么勇武异常呢,结果也就是个一锤打倒的货色。”

    可自动被他忽略的是。身边两个铁青着脸的同伴,尼玛,功劳又被抢了。

    “愣着干啥,追啊!”

    有路过看着那骑兵翻身下马割级的队正,顿时恨铁不成钢的吼了一句,

    “那头上的击打伤。一瞧就是咱们骑兵弟兄干的,你急个啥,还不赶紧上去抢军功。”

    “好,好!”

    那骑兵一听,顿时一拍脑门,对啊,前头还有好多的大鱼呢,遂又翻身上马,奋力向前边追赶上去了,“等着我,级都不要跑。8小 说‘”

    “呼,呼~”

    “跑不动了,实在是跑不动了。”

    上午出,走了半日,拖着沉重的装备盔甲,这群明军士兵早就走的人仰马翻了。

    如今再跑了一个时辰,实在是手脚好像灌了铅一样,十分的沉重,每一个步伐都要拼尽吃奶的力气,这叫他们如何再能继续跑下去啊。

    “救命啊,我投降了,不要杀我啊。”

    跑的慢的明军士兵,只能跪倒在地祈求投降,还好,这一招在战场上百试百灵,乞活军兵丁仿佛都没看到他们一样,就从身边绕过去了。

    当然,也有那实在不走运的,投降的位置就在道路正中间,追赶上来的骑兵可没那么好的功夫绕路,干脆就直接践踏上去了。

    唬的其他的明军投降士兵,赶紧挪开位置,这要是挨上一下,不死也残啊,家里还有亲人等着他们回去照料呢,死在这,可真不值当。

    “行行好吧,给我一个痛快的。”

    也有那重伤未死的明军,在地上奋力的挣扎,也许是实在挨不过去了,就抓着身边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低声嚎叫着。

    乞活军的将士,也是人,在这场大追击作战中,也消耗了不少的体力,追赶了一阵之后,心思也渐渐平稳下来。

    如今看到这么一幕人间的惨剧,也是于心不忍,一个拿着刀的将士,死活是不忍动手了。

    “诶,都是些苦命的人啊!”

    他身边一个路过的乞活军兵丁,叹息了一口气,然后闭着眼睛上来重重的一挥刀,“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