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大忽悠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有赵云压着,典韦顶着,陈冉唠叨着,许褚的脾气其实已经收敛了很多,偶尔都会谦虚了。可他毕竟是许褚啊,被突然冒出来的这么一位教官当众训斥,哪受得了?

    “俺站着又没动,就说句话,咋了?”

    “按照校规,顶撞教官,罚跑十里!”

    高顺的话又冷又硬,好像不带人味儿似的,许褚登时就急眼了,一步一个坑,砸着地皮儿朝高顺走了过去。

    突然听到刘汉少说:“报告教官,学员刘汉少请求发言!”

    许褚一扭头,看见刘汉少说话的时候,竟然还在向高顺敬礼,于是,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是好。

    “出列!”

    “是!”

    直等刘汉少走出队列,高顺又说道:“发言!”

    “报告教官,许仲康原本是我近卫团部属,违反校规,顶撞教官,是我管教不严,请求一并处罚!”

    骄兵都不好管束,何况是悍将?高顺明白刘汉少的心意,今天特意来参加训练,就是为了给自己撑场子的。但是看到刘汉少向自己敬礼,言行举止犹如普通学员一般,一丝不苟,心里还是止不住发颤。括弧,不是吓得,是激动的。

    看到此情此景,在一旁负责守卫的燕大娃拎着大枪就过来了。他才不管许褚是对是错,只要高顺敢罚刘汉少跑步,他就敢用枪戳他。哪曾想燕大娃气势汹汹地还没走出几步,忽然就被韦光正一脚踹趴。只见韦光正走到高顺身边,先敬礼,然后说道:“报告高教官,许仲康是我的部下,管教不严,是我失职,请求处罚!”

    韦光正最明白刘汉少的心意,可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刘汉少真的受罚,所以只能自己出面,揽过来责任,代刘汉少跑步了。

    高顺觉得自己就像被放在火堆上一样,屁屁都快烤焦了。忍住,一定要忍住,否则自己可就辜负了统帅一片苦心。

    “学员刘汉少、许仲康!”

    “到!”

    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竟然整出这么大动静,许褚都懵圈了,哪还顾得上发火呀?听到高顺喊自己,不自觉地就应了一声。

    “听我口令,向右转,起步跑!”

    刘汉少和许褚,一前一后,围着校场被罚跑步,高顺也不敢在原地站着了,陪着刘汉少一起跑。

    你高顺不给我面子,没关系,可你真敢罚汉少跑步呀!

    韦光正暗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也陪着刘汉少一起跑。

    汉正军十四个旅,只有部队编号,唯独燕云近卫团有自己的名号,连军旗上都是“燕云”二字开头,其后缀着隶属的营、连。没办法,谁让人家是汉少近卫呢?所以,燕云近卫团是最横的一支部队。

    仅剩的七个燕娃,除了大娃和四娃是营长之外,其他五人不是副营,就是连长,连最小的燕十一都是典韦手下的一个副连长。燕云近卫团都是以他们的名号起的,他们又该横到什么程度?

    想要降服一群野马,就得先套住领头的那一匹,所以,燕云近卫团就变成了高顺立威……或者说是北邙军校立威的试金石。

    二营副营长,燕三娃,面色铁青地喝道:“全体都有。向右转,起步跑!”

    燕大娃从地上爬起来,大枪往旁边一扔,高喊:“紧急集合。全体都有,向右转,起步跑!”

    一时之间,校场之内,喊号不止,狼烟漫天,几百个老爷们一起转着圈跑步,就因为某胖子小声嘀咕了一句。

    …………

    孔子曰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某位统帅“假装不是故意的”透露之下,许褚连累统帅受罚跑步的“坏事”立刻传遍汉正军,几乎是一夜之间,高顺的“魔鬼教官”之名也响彻军营。

    四准将官们发了愁。所谓“四准”,就是准士、准尉、准校、准将。用刘汉少的话说,就是……你们准备好了吗?要升阶做将军了!

    军校就是按照“四准”设立分班的,而最新规定,四准将官都必须轮流调回军校学习,否则不予升迁。也就是说,早早晚晚,都得被高顺折磨、蹂躏!

    只有原本并州系的人觉得扬眉吐气,又一个老乡上去了,我大并州果然人才济济。可是后来,等到他们落在高顺手里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作“老乡见老乡,上来给一枪。”

    另外,插播一条小道大新闻,沙妹儿被正式任命为北邙军校督教长!

    对于这个甚至连兵都算不上的小娃,不了解情况的人议论纷纷,可是没办法,刘汉少实在找不着人手。把陈冉压回来当教官,觉得可惜,当督教,同样可惜,所以只能让沙妹儿暂时“弃文从武”,反正这娃嘴皮子利索的连刘汉少都服气。

    …………

    皇帝不理朝政,爱卿们人心惶惶了几天,起初凡事都要找刘汉少上奏,刘汉少总是说,“你们看着处理就行,哥信得过诸位爱卿。”冷不丁没人管了,爱卿们反而一个个撅着屁股干活,不敢有丝毫懈怠。都知道董卓废帝当日,自己表现的不仗义,把皇帝一个人丢给了董卓,现在再不发奋图强,谁知道哪一天皇帝腾出手来,就会找后账呢?丁宫可是前车之鉴啊!

    然而,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还是使爱卿们觉得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再也不能由着皇帝胡七八搞了!居然三公带头,并太傅与尚书令,联名上奏,向刘汉少表示抗议。

    搞出这么大阵仗,起因就是因为万年公主要出嫁,居然不按祖制,要搞什么新式婚礼,再居然,还是和一个婢女一同出嫁!普通人家嫁闺女,还有三书六礼之说,皇家嫁女,岂能如此草率?

    闹吧,闹的越欢实,显得越忠心,所以爱卿们各个好像被抢了自家闺女似的,有磕头不止的,有连哭带嚎的,花样百出,刷爆眼球。

    但是这事打根起,就不能赖刘汉少。

    首先,刘姠想嫁人,刘汉少同样发懵。虽说是刘协告的密,刘汉少才知道的这回事,可是刘协也是受刘姠指使,才这么做的。等于是刘姠自己想嫁人了,不好意思亲口对刘汉少说,才借刘协之口传的话。

    嫁就嫁吧,刘姠看上的居然是文聘!

    刘汉少怎么也闹不明白,他俩咋就掺合到一块去了呢?文聘那个闷头驴,看见自己,话都金贵……教教哥,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想来想去,也就是之前刘姠偷偷的去北邙山里玩过几次,每次都是文聘做护卫,难道就因为个“这”?

    好嘛,俩人还不是通好气儿的,结果还得刘汉少跟媒婆似的,偷偷跑去问文聘愿不愿意。就在刘汉少忍不住想踹文聘一顿的时候,这货才吭吭哧哧地说了句“愿意”。

    这叫什么事?结义兄弟变成自己的姐夫了?

    再者,就是任红昌的问题。“汉少的义妹”这个名头可不是人人都知道,在别人眼里她终究只是一个婢女,怎能与公主同等规格,同时出嫁?

    这一下可是惹毛了刘汉少,直接封任红昌为“貂蝉公主”,当然,仅仅是一个封号。不过刘汉少在永安宫给任红昌分了一处偏殿,告诉她,这里就是你的娘家,啥时候想回来尽管回来,要是吕小布那娃敢欺负你,记得告诉哥,哥带人去收拾他!
………………………………

北地卷 第115章 婚礼上的督教长

    第115章婚礼上的督教长

    ……………………………………

    原本刘汉少不想这么早和这些爱卿们展开“撕逼大战”,第一,自己的屁股还没坐稳当;第二,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和他们墨迹,单是汉正军里边的一堆事足够忙到头大。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刘姠和任红昌都见识过马均他们的集体婚礼,心心念念地就想自己也能有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式婚礼。对于刘汉少这种重女轻男的人来说,自然要想方设法满足这个小小的,却能让女娃们念叨一生的要求。

    可是现在一边是姐姐妹妹,一心想要这么玩,一边是众位爱卿,站出来又哭又叫,连蹦带跳,刘汉少能怎么办?

    能、装、怂!

    爱卿们还在南宫朱雀门外开着请愿大会,刘汉少带着人在北宫这边已经偷偷摸摸地办上了婚礼,假装根本不知道爱卿们的事。

    这一次的婚礼与上次又有些不同,北宫东北的永安宫就代表娘家,北宫西北的濯龙园就代表婆家。要求文聘和吕布各自带着迎亲队伍上门娶亲,有锣、有鼓、没有炮,有花、有马、没有轿。

    对!就是没有花轿。新夫得自己把新妇抱上马,然后亲自牵马,把老婆牵回去。

    和婆家那群整天玩枪耍大刀的伴郎相比,娘家这边的阵势实在太弱鸡了,只有刘协、史努比以及动不动就尿裤子的史来克。后来刘汉少下令,把赵云和文徽都拎过来充当娘家人,以壮行色。文徽还不乐意,说自己的亲哥结婚,自己怎么变娘家人了?刘汉少把抬起的脚又慢慢放下,吼道:“你亲哥有大哥、大姐亲吗?”

    作为娘家人的最高代表,刘汉少端坐在高堂上,吕布和文聘纷纷前来敬茶,只听吕布喜滋滋地说:“大舅哥,喝茶!”刘汉少咳嗽了一阵。然后又听到文聘吭吭哧哧地说:“妹……妹夫,喝茶……”刘汉少直接将茶水喷了他们一脸。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这都什么事啊,到底谁跟谁啦?

    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只听刘汉少说道:“小布、老三,以后你们都是有老婆的人了,要记住,老婆娶回家是要疼着、宠着、爱着的。可你们知道怎么疼老婆,宠老婆,爱老婆吗?比如老婆想要逛街,你们左右相陪;老婆想买包包,你们赶紧掏钱;老婆觉得凉了,你们就脱衣裳……”

    文聘忽然好奇而不失纯真地问道:“脱衣裳干啥?”

    刘汉少立刻吼道:“给你老婆披上呗!你还想干啥?”

    文聘连连点头,跪好了,一副受教模样。

    只听刘汉少又说:“老婆的剩饭一定要吃掉,因为浪费粮食很不好;家务活一定要抢着干,因为不会干活的男人没出息;老婆累了要捏肩捶背,老婆困了要铺床盖被,老婆想洗脚要赶紧去打水……”

    吕布实在忍不住了,皱着眉头说:“大舅哥,我怎么觉得,你说的这些……贱贱的……”

    刘汉少猛然一拍吕布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不是贱,这是爱情!”

    …………

    临出门前,任红昌猛然回身,走到杜娘身边,深深下拜。十多年的情感了,说不得像母女多一些,还是像姐妹多一些。虽说任红昌现在是公主了,可是以前没少受杜娘照顾,这一拜,也许又是不合礼法,但是入情入理。低头的那一瞬间,一直莹然于眸的泪珠终于滚滚而落,杜娘连忙扶住任红昌,帮她抹着泪说道:“傻小红,今天是你大喜之日,不能哭,不能哭……”说是这样说,可是杜娘自己却也忍不住泪眼婆娑。

    接上新媳妇,从永安宫出来,横穿北宫,回到濯龙园……好不容易拜了天地,换过戒指,但是在饮合卺酒的时候,文聘忽然冷冷地说:“军中饮酒,杖十,醉酒二十;带头之人,杖责加倍,禁闭三天!”

    旁边的吕布早已举杯,差点把酒灌嘴里,听到文聘的话,连忙又将酒杯放下,小心脏吓得“扑通扑通”的,别洞房还没入,先揍一顿屁屁。有人心里话说,这娃是不是有点傻?王闹闹是伴郎啊,就站在喜台下边,还偷偷地训斥文聘。

    “老三,别找事啊,今儿可是你自个儿结婚。”

    刘姠都快急哭了,但是文聘依然不为所动,也不敢看她,只是盯着那杯酒。

    举办婚礼这地儿是濯龙园不假,但是已经划定给了北邙军校。文聘这个时候背诵军规,热闹的气氛为之一滞,尴尬迅速蔓延全场。

    刘汉少蹿上喜台,来到文聘身边,文聘立刻起身,立正,杵的笔直,像一块木头疙瘩。原本刘汉少是想来踹文聘的,见此情形,一肚子火忽然就消散了。

    “老三……你做的对!婚礼是哥操办的,考虑不周。”

    看到刘汉少蹿上来,文聘就已经做好了挨揍的准备,没想到刘汉少竟然会自我批评,所以喃喃地说:“大哥,我……”

    刘汉少制止了文聘的话,转身对着那帮冒充婆家人的汉正军将官们大声宣布:“自此刻起,由十一旅旅长,文聘,暂代汉正军督教长一职!”

    因为一句话,变成督教长了。台下一片哗然,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想给文聘道贺,又不好意思挤过来。

    袁绍后悔不跌,摇头连连,暗道:这句军规自己又不是不会,为啥不早说出来?

    荀彧感慨地说:“文旅长忠义,我辈不如也。”

    曹操也赞同地说:“此子将来必是我大汉上将军!”

    王闹闹在喜台下早就猴急了,偷偷地问刘汉少,“老大,现在咋整啊?要是真不让喝酒,这帮糙货还不得闹翻天啊?”

    刘汉少想了想,大声说道:“各位兄弟们,帮忙伸个手,把喜宴抬到园子里去!”

    随着刘汉少一声令下,所谓的宾客们有的抬桌子,有的搬椅子。倒是用不着和这些人客气,除了汉正军的将官,就是北邙山里的老人,连老村长刘大根也在被邀请之列。

    出了北邙军校的范围,濯龙园地方还大着呢,而且风景秀丽,水光粼粼,一派南园之色。喜宴有的摆进亭子里,有的摆到草坪上,有的就摆在殿里殿外,倒是让他们吃出野趣来了。

    …………

    朱雀门外的爱卿们终于得着了信儿,公主已经嫁过去了,怎么没见绕城耀喜的仪仗?懵圈的爱卿们在王允的带领下,纷纷又向濯龙园赶来,可是有些人没动地方。袁隗叹了口气,转身想要离开,荀爽连忙问道:“袁太傅哪里去?”

    袁隗无奈地说:“还能去哪儿?公主大婚,自然是去准备一份贺礼喽。”

    “那我们……就这么算了?”

    别看荀爽名气不小,之前根本没在官场呆过,连基本的见风使舵都搞不明白。他最气不过的其实是自己的侄子、孙子,跟着皇帝混了没两天,全把脑袋剃板寸了。

    眼看着袁隗走了,荀爽也摇头晃脑地走了,杨彪高深莫测地说了一句:“王子师老而弥辣,姜桂之性。”然后,也走了。

    说王允性辣,还不如说他最近火大。别看太傅、三公,各个位高名重,但是基本上都是虚职,真正具体管事的,就是他这个尚书令,可是他根本见不着皇帝,也不知道皇帝整天都在忙活啥。突然有一天,王匡拿着诏书就来说要成立城管大队,然后郑泰又拿着诏书来说要建立医学院,还说等他弟弟到京之后,还要再建一所理工学院。

    城管大队效果不错,王匡领着一帮人,拎着棍子,不分昼夜,满街巡逻,城里的地痞、流氓、小毛贼都消停不少,百姓们也渐渐安定下来。可是郑泰把诏书一放,又领着一帮人直奔太学而去,在太学中间筑起一道墙,直接把太学给掰开了。还说,是陛下说的,要物尽其用,不能复建浪费。

    太学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建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足足能够容纳好几万太学生。可惜,如此辉煌的太学随着世道动荡,渐渐没落,到后来董卓乱政之时,干脆停办了。现在郑泰要划一半出去,建立医学院和理工学院,虽说还给太学剩下一半,可也只是一半呀!

    王允跟郑泰急眼,郑泰就装怂,推说是陛下让干的,自己也只是奉诏行事。王允去找刘汉少,刘汉少就玩躲猫猫,去永安宫找,就说皇帝在濯龙园,去濯龙园找,又说皇帝在军营,去军营又被挡住不让进。还说“皇帝来了都不许进!”王允大怒,质问是谁敢说这样大逆不道的混账话,是不是想造反呀?得到的回答却是,就是皇帝自个儿说的。因为军中没有皇帝,只有统帅。

    尚书令当到这个份上,就好像是个报备的,王允不火大才怪了。一群爱卿气势汹汹地冲到濯龙园,果不其然,又被燕云近卫团给挡住了。王允须发俱张,怒不可遏,当时就要领着爱卿们冲进濯龙园,韦光正只是将手中的剑推出半段,酷酷地说了句“擅闯者,杀无赦!”然后,就“木有”然后了。

    恰巧,曹操鬼鬼祟祟地在园内现身,怎么看都不像个正经玩意。王允站在园门口大喝一声“曹孟德!”把曹操吓一哆嗦。

    曹操左瞧右瞅,好像终于看见王允似的,拱手作揖地走过来,问道:“王令君,一向可好?”

    “我好你奶奶个腿儿!我们家刀呢?”
………………………………

北地卷 第116章 婚礼上的尿遁帝

    第116章婚礼上的尿遁帝

    ……………………………………

    当初曹操跑王允家借七星宝刀,说是要行刺董卓,最后却连个屁都没放就蹿没影了,为此,王允不知道偷偷地骂过曹操多少次。现在好不容易逮着人了,立刻开始讨账,脸色自然不可能多好。

    曹操一脸委屈地说:“令君有所不知,你们家的刀被陛下没收了。”

    啊!?

    陛下没收我们家的刀干吗?对了,自己好像就是来找陛下的。王允当即又问道:“那陛下呢?”

    曹操偷偷瞄了一眼韦光正,只见韦光正把眼皮往上一翻,已然明白,于是说道:“陛下刚才还在喜宴上,只是在我出来之前,不晓得又去了哪里,所以,我现在也不知道啊!”

    “你胡说!”

    “哎,令君怎可疑心于操?操又何必相欺?”

    “那你带我进去看看,陛下到底在不在!”

    “你有请柬吗?”

    “什么请柬?”

    “陛下说,天下动荡,民不果腹,一切应从简而行,避免铺张。所以,公主大婚也只是邀请三五亲友,以作宾客。没有请柬之人,都不得入内。”

    “那你怎么能在里边?”

    “我是陛下的主簿呀,要帮忙干很多事的!”

    头一回,曹操因为这个主簿的身份而得意洋洋,可是话音没落,又听到一声怒喝:“我是陛下的亲姑姑,为何也没有请柬?我现在就要进去,你们谁敢拦我,老身就跟你们拼了!”

    一般“老身”都惹不起,这一位竟然是阳安长公主,大概也就四十来岁,手里还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娃,却是一句“老身”没说完,作势就要往濯龙园里闯。

    阳安长公主是桓帝之女,嫁给了不其侯伏完。要说是刘汉少的亲姑姑,还真说不好对不对。说不是吧,刘宏毕竟尊过桓帝的老婆窦皇后为皇太后,可要说是吧,血缘远的都能结婚!

    不管怎么说,这事是刘汉少办的疏忽大意了,怎么着也不该把这位名义上的长辈撇一边。曹操临机决断,把阳安长公主和王允一起往濯龙园里边请,自己撒开小短腿就去给刘汉少报信了。

    一边跑曹操还一边暗骂自己:图个啥?你说说你曹孟德到底图个啥?

    想一想,就赖那个妇人,长的前凸后翘,风姿卓越,胸前那对兔子大的好像随时都会蹦出来似的,让人看的小心脏都不由自主地跟着扑通扑通乱晃,实在太勾人了!要不然自己也不能好好的喜宴不吃,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乱走。结果一打听,敢情那是皇帝的乳母,杜氏!死心吧,有点舍不得,不死心吧,如今这样的微妙时刻,真不应该有多余心思。结果可好,闻香不成,还被王允那个死老头逮个正着。赶紧找陛下商量对策吧,不然等会儿还不知道死老头怎么闹腾呢!

    …………

    戏志才早就对刘辟说过,等见到了刘汉少,一定让他整治一桌好菜,犒劳大家,此言直到今日方为践行。虽说菜不可能是刘汉少做的,却是人家的徒弟李二娃亲自操刀,每一道菜都实惠无比,又让人大流口水。其实李二娃所学的也就是后世的家常菜,但是对于嵩山、西凉、并州这些远路来的娃们,一个过瘾怎了得。

    刘汉少又开启了喧宾夺主模式,一桌桌地挨着班前去陪喝。其实,现在倒是不用他“夺”,身为皇帝,走到哪儿都是主角,可惜前生小混混,混习惯的脾性。到了刘辟跟前,就问:“辟啊,你是不是汉室宗亲?”刘辟慌的直摇头,然后人家又说:“不是也没关系,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咱们兄弟五百年前肯定是一家。”

    因为要准备屯田了,而黄邵在嵩山有安置黄巾的经验,所以就把他诏到洛阳来。刘汉少走到黄邵跟前,就说:“邵儿,这几年辛苦你了,嵩山事务搞的不错。”头一回见汉少,还是自己被活捉的时候,想不到现在再见,汉少成了皇帝,而自己也要成为朝臣了。黄邵激动的有点结巴,想给刘汉少磕一个吧,好像还被那个谁提醒过,说陛下不喜欢“喜欢磕头的”。

    “微臣不辛苦。都是陛下教导的好,微臣只做了份内事。”

    “嗯……”

    刘汉少点头,表示赞赏,和黄邵碰一杯,继而说道:“不过邵儿可不能松劲啊。你能打理好嵩山,就能够打理好洛阳、司隶,哥还要指着你干大事呢!”

    黄邵还是想磕一个,激动的酒杯都快拿不住了。洛阳……司隶……汉少这是把自己当成心腹,重点培养啊!一转脸,刘汉少走了,黄邵又四处寻找戏志才,说什么也得去给他磕一个。当初要不是军师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哪有自己的今天啊?

    刘汉少又走到曹性他们这一桌,就想说让曹性好好练兵,带出一个强大的弓弩旅。哪曾想,刚刚说了一句“我曹”,小黑胖子连齁带喘地跑过来,一边跑还一边接茬“来了来了,微臣来了。”

    站到刘汉少身边,只听曹操又说:“陛下,快跑吧。阳安长公主和王子师杀过来了!”

    一听“杀过来了”,刘汉少立刻又说了句“我操!”

    曹操一愣神,仰头看着刘汉少,又接道:“臣在!陛下尽管吩咐。”一副风萧萧兮萧了个兮的毅然决然之色,好像刘汉少现在让他去攮死王允,他也找刀似的。

    刘汉少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曹操总喜欢接话茬了,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说曹操,曹操到”,瞧你娃这倒霉名字,真粗话的!

    “快,快去喊刘姠和老三,挡住长公主。”

    “王子师咋办?”

    “找几个人,给他灌酒!”

    刘汉少一边说,一边跑,偏偏曹操还不放心,追在后边问:“陛下,您去干吗?”

    “尿!”

    …………

    十月下旬,经过开会研究决定,汉正军设立前敌元帅部,由高节担任前敌元帅,荀攸随军参事,前往河东平叛。同时设立最高统帅部,由刘汉少坐镇调度,保障前方供给。

    之前刘汉少还提过一嘴,想要亲自带队,御驾亲征,结果没一个支持的,讨论会差点开成批斗会。刘汉少只得作罢,当然,他的主簿们也就不能跟着旅游了。

    前敌元帅部所属部队有:第一旅,高节本部;第二旅,淳于琼部;第五旅,赵云部;第六旅,华雄部;第九旅,刘辟部;第十旅,吴匡部。

    原本刘汉少还想等过了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让军队出征,可是河东局势糜烂迅速,牛辅连吃败仗,西凉军军心涣散,甚至有整什、整队的兵士一起逃跑。

    许是秋天的时候雨水下多了,现在干冷干冷的,不见落雪,好在新军服都有棉衣棉裤,以及出征将士们高涨的热情。反而是那些被留下来的将官一个个蔫头巴脑,好像失去了杀敌立功的机会,吃了多大亏似的。尤其是吕布,以亲戚的身份,整天“大舅哥,大舅哥”地叫,把刘汉少都快烦死了。

    望着满脸伤疤的高节,这位曾经威名赫赫的将军,也是自己设立的第一位元帅,河东之战关乎着他是否能够满血复活,也关乎着自己屁屁下的椅子是否稳当。

    摘下佩刀,递给高节,刘汉少故作轻松地说:“既然河东不乖乖,你去帮哥好好敲打敲打他们。”

    这一把佩刀与赠给戏志才的那一把有些不同,许是受到刘宏的中兴剑的启发,或者是“入乡随俗”,刘汉少这一把佩刀上也有了铭文,名曰“大兴”,故作:大兴刀。

    郑重地接过大兴刀,向刘汉少敬军礼,高节可不会戏言,望着手中汉少赠与的佩刀,沉吟着说道:“统帅……函谷险要,安危京师……定要做好防范。”

    还是当年闹黄巾那会儿,设置八关都尉,拱卫洛阳。其中函谷关就在洛阳西边,出了关就算“关西”,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之地。假如高节真的是担忧洛阳安危,就应该提醒刘汉少八关并重,可是现在单单提出函谷关,便是有所指了。

    西边有韩遂、马腾作乱是不假,但是还有大汉军神皇甫嵩。如今,镇守三辅之地的正是皇甫嵩,他是高节的……也许应该说成是傅燮的老上级才准确。当初剿灭黄巾之时,傅燮便是皇甫嵩的护军司马,假如现在的高节是要刘汉少防范韩遂、马腾,没什么不便直说的,瞧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只能说明他担忧的恰恰是这位昔日的老上级。

    放眼大汉,除了刘汉少新立的汉正军之外,手握重兵,军力最强的就只有皇甫嵩,至少目前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事实上高节已经不是第一个提醒刘汉少,要防范皇甫嵩的人了,第一个人是那位看着就蔫不拉叽的小狐狸,郭嘉。

    “志才学兄为陛下谋划的是稳固关西,俯视关东之策吧?关西秦地,民风彪悍,能雄踞于此,确属上佳。可是陛下,这地儿现在还楔着一颗大钉子,要不……就让小臣去为您拔了吧!”

    堂堂大汉军神皇甫嵩会变成一颗钉子吗?

    刘汉少实在说不好,历史书上只说皇甫嵩如何战无不胜,如何忠于汉室,可是历史书里,有多少是真相呢?唯一能让刘汉少稍稍感到安慰的是,自己也在那里楔了一颗钉子,并且,是有毒的。
………………………………

北地卷 第117章 有请爱卿住皇宫

    第117章有请爱卿住皇宫

    ……………………………………

    董卓要废了自己那会儿,满朝爱卿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原本应该有一个卢植,还被早早地安排进了山里。要说刘汉少心里没有一点怨气,那是假话,虽然那个场景曾与戏志才推演过无数次,可是真正经历之时,心里还是忍不住发酸。想想前生后世之时,有时候和她闹点小矛盾,都要倔着脾气,梗着脖子,大半夜不说话,所以,懒得搭理爱卿们,在刘汉少个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可是,不行啊!

    现在的刘汉少,他不是一个人!而是皇帝,一国之君,不是说国不可一日无主嘛。

    所以,刘汉少终于召开了朝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