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猛虎-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兄当真教人佩服!”洛阳学子赶考的不少,但是真正可能上榜的只有三人,其他人今日只算是陪同而来共襄盛举,出言奉承一番,也是正常。

    程颐的目光却一直下意识往甘奇那边去看,甚至心中也在想着,待得之后唱完名,该如何在今日这般场合,夺回自己失去的脸面。

    甘奇这边,李定也发现了程颐那一直投来的目光,开口说道:“先生,程颐那厮一直往咱们这边看个不停,也不知他看个什么。”

    甘奇笑道:“不必理会他,便让他多看几眼,被人看了又不会少一块肉。”

    李定也笑了笑,说道:“还是先生雅量容人,学生不如也。”

    忽然头前一片吵杂大作,有衙差拿着皇榜出来张贴了。

    人群已然又往前在挤,叫骂声一片。

    “贴出来了,贴出来了……”

    “让一下,让我出去……”这大概是已经看到了几个认识的名字。

    波澜不惊的甘奇,忽然转头吩咐了一句:“呆霸,且去把钱箱子搬来。”

    甘霸带着几个人回头,不得片刻,就抬来了一个钱箱子。

    甘奇这里,有九个人中进士,报喜之人必然一波接着一波,这赏钱甘奇早已给众人准备好了,出手依旧大方。

    钱箱刚到,就有人挤出了人群,开口就是大喊:“甘先生,甘夫子……头名,进士及第啊!状元啊!”

    甘霸三步并作两步奔去,开口问道:“所言当真?”

    那小厮见得凶恶甘霸,连忙作揖:“霸爷,小的哪里敢拿您老打趣啊!”

    本地人,就是好,哪里的小厮都认识,本地恶霸,更是凶。

    甘霸哈哈大笑,转头说道:“大哥,你是状元公了,状元公。”

    甘奇只是嘿嘿傻笑,追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

    甘霸也不等甘奇吩咐,从钱箱里拿出一大串就塞了过去:“拿着!”

    那小厮自然是千恩万谢,但是这报喜之人,又来了,开口大喊:“甘夫子,您是状元了!”

    甘霸话也不说,直接回头拿钱:“给,拿好了!去喝酒。”

    “谢过霸爷!”

    “滚蛋滚蛋,下一个,拿钱去喝酒。”甘霸这个糙老爷们什么都好,就是对人不太客气。

    甘霸在不断发钱,发得是喜笑颜开,这大概是甘霸这辈子出手最阔绰的一次了。

    李定蔡确等人已经拱手作揖:“恭喜先生!”

    甘奇只是摆摆手:“不必激动,先等你们的名字出来。”

    甘奇这边是热闹非常,报喜之人一个接着一个,都在大喊状元公,甚至还有浑水摸鱼的,压根就没有看到皇榜,也跟着上来喊着状元公,伸手也有钱拿。

    那边的程颐,一时之间愣住了。

    旁边更有话语:“程兄,这怎么可能?无有奏对,岂能是一甲头名?”

    还有人直接说道:“这官场,莫非当真黑暗如斯?”

    “到底是何人敢取甘奇头名?陛下那一日连问都没有问他甘奇,却取成了一甲头名……这怎么可能?”

    程颐不解,实在不解,也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甘奇真的是头名,开口一语:“莫不是那些小厮骗他的钱?”

    “许是如此,以往也有这么骗钱的。整个汴梁城皆知他甘奇豪富。”

    程颐点了点头,说道:“且等唱名。”

    “对对对,等唱名再说。”

    只是这些洛阳人不知道,这汴梁城的小厮或者泼皮们,骗谁的钱也不敢骗甘霸的钱。

    程颐一脸紧张抬头看着人群,甚至不自觉踮起了脚尖。

    唱名终于开始了,由内而外传出:“汴梁甘奇甘道坚,一甲头名,状元及第!”

    “汴梁甘奇甘道坚,一甲头名,状元及第!”

    程颐只觉得两眼一黑,身形一软,差点没有站住身形。

    旁人皆是来扶,还有话语:“程兄,这朝堂,这礼部,这贡院,奸佞当道啊!”

    程颐缓过劲来,也说了一语:“陛下失察,陛下失察啊……无君无父之徒,岂能是状元……”

    “程兄不必太过气愤,待得我等入朝堂,一定扫清黑暗,还世间朗朗乾坤!”

    程颐站直了身形,拳头一握:“对,待得我等入朝堂,一定还世间朗朗乾坤。”

    唱名还在继续:“一甲第二,扬州李定李资深……”

    这个消息还好,刚才晴天霹雳都过去了,李定第二,不算什么不能接受的了。

    “一甲第三,信州刘辉刘之道。”

    信州刘辉,这个人就在当场,听得唱名,已经喜出望外,左右也有人不断与他庆贺。只是刘辉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失望,不是失望自己的名次,而是失望甘奇竟然在他前面。

    因为刘辉,就是刘几,太学刘几。上一次落第,今年再考,改了一个名字,刘几刘伯寿变成了刘辉刘之道。问他为什么改名?因为他以前因为文章晦涩生僻,被欧阳修批评过,怕这回考官因为他的名字而不取他,所以改头换面了,连文风都大变,从晦涩生僻变成了通俗易懂。

    不过历史上文风上痛改前非的刘几,本该是这一届的状元及第,硬生生被甘奇带着徒弟给挤成了第三名。

    喜出望外的人,一个又一个,蔡确上了二甲进士出身第三十七名。

    甘霸的钱箱也慢慢空了,脸上的笑却一直没有停止。

    甘奇,是今天的最大赢家。

    就看甘奇身边的人群,里外层外八层,已经围得是水泄不通了。

    抢女婿的人也开始往人群里面挤。

    “李定李资深在哪里?”妇人带着家奴,横冲直撞。

    旁边还有家奴问道:“夫人,咱们要抢就抢头名状元郎,抢那个甘奇甘道坚。”

    妇人闻言没好气答道:“甘奇甘道坚这个人不能抢,抢回去是个大麻烦,就抢李定李资深。”

    场面早已乱作一团,抢女婿这种事情,讲究一个手快有,手慢无。到处都是冲锋陷阵的队伍。

    唱名依旧还在继续,旁边已经因为抢人都要打起来了,程颐却还在竖着耳朵听,因为他还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回到北宋当大佬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东华门外,早已人声鼎沸,如吴承渥那般中进士之后连站都站不稳的人,依旧还有。

    便是南边洛阳学派也早已热闹非凡,连续唱出了两个名字。

    唯有程颐,一直竖着耳朵在听,名字一个一个的出,程颐的面色一次比上一次黑。

    程颐的双手,不自觉捏起了拳头,拳头越攥越紧……

    直到所有的名字都报完了,程颐依旧没有听到那句“洛阳程颐程正叔”。

    这已经不是程颐第一次经历这种失望了,上一次程颐与他兄长程颢一起考的时候,程颐就经历过这般的失望。

    但是上一次,还有程颢高中,程颐在失望之中,也带着欣喜,替自己的兄长高兴。

    这一回的失望,成了真正的失望,不仅仅是失望,还有巨大的落差。

    他程颐,是真的又再次落第了,此时的程颐,哪里还能去想甘奇?脑中一片空白。

    看着身边正在激动庆贺的人,程颐慢慢回头,他想找找个地方钻进去,找个地方躲起来。

    旁边皆是喜笑颜开的人,该上榜的已经上了,没有资格上榜的,也替别人高兴,也上前去频频祝贺。

    程颐回头了,走过人群。

    却听见忽然有人说道:“名次都唱完了吗?”

    “唱了吧?没人在喊了……”

    “什么?”这人有些诧异,左右看了看,连忙几步到得程颐面前,说道:“程兄,你的名次出来了吗?”

    这人显然也不是故意的,他刚才只顾着给别人说祝贺的话语了,还以为自己错过了唱名的声音。

    程颐脚步一停,脸上黑中带白,轻轻摇了摇头。

    “不可能呐!程兄岂能落第了?”一声惊呼。

    是真的不太可能,因为仁宗是一个很宽厚的皇帝,殿试上很少刷人下来,十几次科举了,甚至经常一个人都不刷。也就是说只要进入殿试了,那就十有八九会高中,就看名次高低。

    程颐,奏对之上,并未有什么大的纰漏,没有犯傻,没有作死,有理有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虽然皇帝驳了两句,但是最后也夸奖了一番。最多名次低一点,不至于连皇榜都上不了。

    程颐不知回答什么,他只想赶紧离开,一个人……静静。

    却已有人喊道:“此番殿试,何其不公,未奏对者,竟然进士及第,对答如流者,竟然落第了,到底是为何?这朝堂当真如此黑暗吗?当真有如此多的奸佞之辈指鹿为马?”

    “豪富人家,有钱能使鬼推磨!定是那又那贪赃枉法之辈,蒙蔽圣意……”

    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容易想得多了些,阴谋论在他们当中最有市场。这部分年轻人,最容易自以为什么都懂,什么都看透了,其实又狗屁都不懂,什么都没有真正见识过。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有一腔超越任何人的正义之心。

    正义这种东西,往往就是一柄双刃剑,一定不可或缺,却又往往变成伤人伤己之物。

    仁宗朝,当了几十年的老皇帝了,亲自殿试,哪里还有蒙蔽圣意这一说?

    还有人接着猜:“定是有人给程兄使黑手下绊子,否则程兄怎么可能落第?就算名次靠后,也万万不可能落第。”

    众人七嘴八舌一通猜,把程颐弄得有几分相信了,这是瞌睡时候送上来的枕头,刚才程颐还无地自容得想一走了之,此时有了这么一个借口,程颐好似立马就能说服自己了,开口一语:“奸佞当道,国将不国!”

    这一语说出,程颐再也不需要无地自容了,再也不需要一走了之了。

    “程兄,咱们往前去,今日就在这东华门外请命,一定要上达天听!一定要拨乱反正,甚至……甚至咱们要清君侧,诛乱臣,还清明!”

    程颐闻言,环看一番周遭好友同窗,吞了吞口水,把手举起来,想大喊一声,但是声音并不大:“走,请命去,不为我自己,落第而已,也并非首次,下次再来就是,我就想问问他甘奇甘道坚,何德何能,能窃居榜首!”

    话说到这个地步了,群情激愤起来了,一众洛阳学子,已然往人群之中挤去。

    北边的甘奇,却已然转头离开,带着一众同窗学生,往那樊楼而去。

    考完试也有好多事情要做,比如要准备一个盛大的鹿鸣宴,鹿鸣宴是每次考试之后的盛宴,鹿鸣二字,出自《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宴也包含“谢师宴”的意思,到时候要请上许多先生老师夫子们,好好感谢一番。有一个大佬,以“呦呦”为名,很有文化。

    甘奇准备主持这一届的汴梁鹿鸣大宴,各处的帖子都要好好去写,地点就在温泉酒店,这一回,要借着这个机会,把温泉酒店真正推向更高端市场。

    甘奇已然转身走了好一会儿了,却是忽然有人追上了甘奇,与甘奇见礼说道:“甘先生,洛阳程颐落第了。”

    “嗯?程颐落第了?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甘奇稍稍有些惊讶,他也没有料到程颐会落第,更不知道历史之中,程颐这次考试本就会在殿试中被刷下来。

    历史上的程颐,身为理学开创者,一辈子就没有考上过进士。之所以没有考上,是被仁宗赵祯亲手从殿试中刷下来的。

    也不知赵祯到底怎么就看不惯这个程颐,程颐都考过了,非要亲手把程颐从榜单上刷下来。不过程颐在历史上还是当过官的,王安石下台之后,保守派领头人司马光上台之时,程颐这个保守派的中坚力量,被司马光推荐而当官,先在洛阳太学当教授,后来到汴梁给皇帝读书。

    李定听得程颐落第之事,高兴不已,开口说道:“嘿,程颐落第了?真解气!”

    甘奇伸手压了压,摇摇头,快步而走。

    李定还在后面笑道:“先生,我可没有您那般容人之雅量,鸡鸣狗盗之辈,就活该他程颐落第,一辈子落第。”

    “安心治学,挺好。”甘奇如此答道,在他心中,依旧还有那么一点点点点对这个理学开创者的基本尊重。

    一行人带着轻快的步伐,赶回书院去准备鹿鸣宴。

    却也不知东华门外,一众洛阳士子,已然在振臂高呼。


………………………………

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

    老皇帝赵祯,听着小太监李宪一通说,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当个皇帝怎么就这么难?

    朝堂上一帮老家伙烦人,朝堂外还有一帮小家伙,也开始来烦人了。

    赵祯开口问道:“他们这是又要请什么命啊?”

    李宪答道:“奴婢在东华门外听说是他们不服甘道坚的名次,说甘道坚连殿试都未有奏对,为何就能是榜首头名?”

    “唉……”赵祯叹息一语,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殿试未开口问甘奇,还能闹出这么个幺蛾子,抬手在御案上找了找,找出一份试卷,说道:“拿去教人抄录一番,送出去给他们看看,特别是那个程颐,叫他好好看看。年轻人有些许争执本是正常之事,何必如此不依不饶,以为深仇大恨一般,不知所谓!”

    赵祯怕是知道一些什么,否则不会说出这么一语,几十年的皇帝,岂能真是聋子瞎子?

    李宪不会去乱操心,接过考卷便送去让人抄写。

    抄完之后,李宪又拿着文章飞奔到东华门处,他倒是知道程颐是谁,刚才就来过一趟,问了请命的缘由。

    再出来,李宪直奔程颐而去。

    程颐见得李宪,恭敬一礼:“见过内官。”

    此时的李宪,与在皇帝面前低眉顺目的模样不同了,下巴高高抬起,眼珠子也泛白上翻,把文章一送,说道:“陛下忙着呢,没空见你,陛下赐你一篇文章,自己拿回去看。”

    程颐连忙双手接过皇帝御赐之物,还有一语:“谢过内官。”

    李宪翻着白眼,转头就走。他心中所想,猫猫狗狗的,没事就要见皇帝,皇帝还过不过日子了?

    李宪已走,程颐连忙把文章拿出来看。

    阶梯收税之法?

    发票?

    发票是个什么玩意?

    怎么就收上税了?

    这……写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把商税收到手了?

    程颐,他没有看懂。

    所以,他又看了一遍。左右之人也凑上来看。

    然后,皆是面面相觑。

    就是没有弄明白这个所谓的发票到底是怎么收商税的。

    “程兄,这是甘奇策论之文啊!”

    程颐抬手指了一下文章之侧,说道:“这不是有名字吗?”

    “哦,程兄,这文中发票,到底所言何物?”

    程颐皱了皱眉头:“呃……就是收税之凭证。”

    “那到底如何收呢?”

    “就是拿着发票收啊。”程颐看了两遍,似懂非懂。

    “那此法可行吗?”

    这倒是把程颐问到了,说可行,那刚才什么请命之事就成了笑话。说不可行,那圣明的仁宗皇帝又为何把这篇文章送出来?又为何让甘奇状元及第了?

    程颐想了想,答道:“可行与否,并不重要。此乃商税之法,商税自古就非朝廷倚仗之财,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可曾听说过有哪一朝哪一代的朝廷倚仗商税度支的?就算甘奇此法再如何高明,商税也不过是小钱,如何能解朝廷度支之困?甘奇凭借此文一举夺魁,实难服众。”

    “对,就算把商税收出花来,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此文夺魁,不能服众。何况甘奇还是那无君无父之辈,德也不配。”

    还好这些人没有听到甘奇在皇帝面前吹的牛,一年要在汴梁城收出五百万贯的商税。若是听到这个牛皮,这些人只怕要炸了。这叫人如何能相信?在他们的认知中,从夏商周到秦汉唐,从来就没有听闻过商税在朝廷岁入中占了多大比例的。

    程颐点点头:“不能服众!”

    程颐一语,已然有人转头往前,直奔东华门而去,开口大喊:“甘奇其文,不配状元,甘奇其人,更不配状元。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人喊,便是众人喊。

    只是苦了小太监李宪,又得来回奔走。

    赵祯扶着额头,感到一种无力之感,挥了挥手说道:“不见不见,瞎胡闹!”

    李宪倒是乐见其成,不见最好。还了不得了,一个落地士子,翻了天不成?

    也还好是赵祯,若是换了一个皇帝,说上一句“打将出去”,程颐免不得受一番军汉的皮肉之苦。

    却听赵祯又道:“你出去走一趟,寻一下包拯,请他入宫来见朕。三司要职,留空许久了,他包拯躲了这么久,也该上任了。若是他府中寻不到,便到城外那个温泉酒店去寻。”

    皇城司,还真不是吃干饭的,连包拯在城外温泉酒店都知道。

    李宪得令,带着几个太监,从左掖门出宫去寻包拯。

    只是李宪回来的时候,哭丧个脸,在皇帝面前禀道:“陛下,包相公躲起来了,奴婢从他府中寻到城外,皆不见人。也不知是故意不见,还是真的恰巧都不在。”

    赵祯又扶起了额头,皇帝当到这个份上,宋仁宗赵祯,独一号!

    赵祯要把包拯找回来,就是要让他上任三司使,发票之事,是真的要做了,穷兮兮苦哈哈,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死马也要当活马医,何况甘奇还真是个赚钱的好手。所以包拯回来了,就可以把王安石派去收商税了。

    这回好,包拯还是躲着。仁宗又舍不得包拯这个三司使给撸了,也没有理由撸了包拯这个官职,还有一点就是仁宗对包拯非常信任,有了张方平之事后,财务总监这个要职,非包拯莫属。本来就穷,朝廷的钱还不能交到最信得过的人手中守好,那日子就更过不下去了。

    赵祯这个愁啊,白头发都在往地上掉。

    李宪等在一旁,也是愁眉不展。

    赵祯思前想后几番,终于开口:“去,去把甘道坚找来。”

    李宪得令,又往外飞奔。也幸得李宪是个小年轻,若是换个老太监来,这么不断跑前跑后,半条命都跑没了。兴许这也是仁宗倚仗李宪这个小年轻的原因,事事都自己亲自奔波。这个小太监,入宫两年多,就升为内侍黄门,如今已经是西头供奉官了。

    东华门,皇榜还贴在那里,人潮慢慢退了去。宫门忽然一声“哐啷”巨响,紧闭起来了。

    任凭门口之人如何叫喊,城门之上,连个军汉的人影都看不到了,更没有一人出来答话。

    “岂有此理!今日便是死在此处,也要直言上谏!”

    程颐义愤填膺,高举手臂:“如此朝堂,乌烟瘴气,奸佞当道,我程颐此生,便是再也不考!”

    “程兄君子风骨,教人佩服!”

    便是门外再如何喊,再如何闹,门依旧不开,依旧没有一个人出来答话。

    “哼!”程颐扔下了甘奇的那篇策论,转头而走。

    正在准备鹿鸣宴请帖的甘奇,此时正在入城,急忙去见皇帝。

    回到北宋当大佬

    回到北宋当大佬


………………………………

今天会晚更新。。抱歉。

一夜没睡,追了一部剧,看得停不下来了,一次直接撸了十二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相当精彩,与原著很贴合,拍得也相当好。推荐一波。

    想写写不动了,先睡一觉,起来码字。今天不会断更。

    放纵了一回,求原谅!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说书,差充开封商税监主事

    程颐说出了那句再也不考了,好像是自己给自己下的那个台阶,皇帝都不理会他了,还能怎么样?

    程颐下了这个台阶,带着风骨与傲气,带着众人的敬佩,回洛阳而去。

    他这辈子,是真的不会再考了。开始潜心学问了,开始真正走向了开创理学之路。

    甘奇匆匆进得皇宫。

    焦头烂额的皇帝开口问了一语:“包卿之事,你可有劝解过?”

    甘奇摇摇头,答道:“回禀陛下,学生未曾开口。”

    “你以后就不是学生了,应该自称为臣。”赵祯这么说了一语,又道:“为何不开口去说一说?”

    甘奇答道:“臣……臣实在不知如何去说,包先生实非臣能劝解之人,臣……”

    甘奇用臣这个自称,似乎还有些不习惯。

    赵祯摇摇头,叹息着:“唉……天子天子,到底何为天子,是否真有那句话语,慈不掌兵,义不聚财,是否天子注定就是那孤家寡人。”

    皇帝当到这个地步,赵祯这个年纪了,岂能真的没有一点心中的触动?别人当皇帝,那都是说一不二,威严如山,哪里有臣子敢有一点造次?

    为何到得自己当皇帝?就会是这么一种与臣子相处的模式?

    奈何,奈何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甘奇自然不会去答赵祯这样的话语,只是沉默着。

    皇帝又道:“汴梁商税之事,你可有信心办妥?”

    什么?甘奇有些诧异,一个新科进士,怎么可能担此大任?就算是状元又如何?怎么可能让一个新科状元在京城里担当一个衙门的主官?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因为大多数新人,连衙门是怎么运作的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直接当主官?就像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新员工,上来就当公司部门主官是一个道理。

    诧异的甘奇,答了一语:“陛下若是信得过臣,臣定当尽心尽力,办妥此差事。”

    赵祯盯着甘奇看了一会,也不知脑中想些什么,又问了一语:“一年五百万贯的商税,这可是你说出来的。”

    这是甘奇吹出去的牛,赵祯信不信是其次,但是赵祯就是要甘奇说话算数,法乎其上,取其中,法乎其中,取其下。

    如今已然不同往日,昔日里赵祯与甘奇谈这些事情,仅限于谈这个层面。而今要甘奇去做了,做就不一样了。领导昔日对你看重,那仅仅是看重,现在你正式要替领导办事了,那就是公事公办。

    严格要求,这是必须的,你说的事情,你去办。办到了是应该,严格要求也是基础。

    “陛下放心,只要陛下能帮衬一二,五百万贯,只多不少。”甘奇非常有自信。

    赵祯问道:“需要朕帮衬什么?”

    甘奇也不客气,直言答道:“回禀陛下,第一,需要颁布一个新商税之法,如此臣办差之时,有法可依。第二,臣需要人手,一千差吏,十个官员。第三,臣希望新衙门有自己的牢狱,关于商税违法,有自己的审理定夺之权。”

    赵祯皱眉在想,这个事情有些大。人手还好,官员也好配,就是颁布新法,这个是有些为难的,如今还只是试验阶段,颁布了法律,那就确定了,万一这件事情不成功,到时候又要废除新法,这么一趟来回,朝廷的颜面就丢了不少。

    再一个就是这个新衙门还要有自己的审理定夺之权,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整个朝廷,有审理定夺之权的,要么就是各地衙门,要么就是刑部与大理寺,还有御史台。

    这个时代把执法权与审理权并不分开,一个衙门,既能抓人,也能审判人。那就代表这个主官权力极大,说谁违法了,谁就违法了,说谁要坐牢,谁就要坐牢。

    开这种衙门,特别是新衙门,必然是御史台与谏院最关注的对象,到时候就怕甘奇年纪轻轻,被人随便拿到什么把柄,政治生涯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赵祯问了一语:“权柄越大,责任越大,你可担得起其中的责任?”

    赵祯这一问,意思很多,甘奇能听懂。这个时代办案,可不是后世,没有后世那些高科技的手段,办案这种事情,即便是在后世又各种手段的时候,差错都在所难免,何况这个时代?

    一旦出现些许差错,必然有人盯着甘奇,让甘奇这个新科状元吃不了兜着走。

    甘奇懂得这些,却还是一咬牙:“臣一心办差,顾不得那些事情。”

    赵祯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好,你说的这些,朕依了你。但是颁布新法之事,朕不能如此草率去做。但是可以让开封府颁布一个开封府商税试行办法,如此也算让你有法可依,这个试行办法,你且回家去写,让朕过目了再说。”

    试行办法,听起来很耳熟。这种东西赵祯都能随意想出来,甘奇对赵祯更是高看了几眼。点头答道:“臣遵旨。”

    “还有一点,不可激起民怨。试行办法之中,惩戒不可太过。不论如何严重之罪,不可徒五年以上。”皇帝赵祯在乎的就是这个。

    意思就是甘奇草拟的试行办法,不可过于严苛,就算违法者再如何严重,判刑也不能超过五年。还有一点,就是要让甘奇执法不能太过,不能激起民怨。

    赵祯就怕甘奇年轻热血,因为收税之事,弄得个民怨沸腾。这是警告,要别人交钱,谁会愿意?不愿意,那自然就会有反抗,有反抗就会有冲突,所以这个冲突一定要控制住。

    “遵旨。”甘奇又答,却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开口说道:“陛下,臣希望自己能做主衙门人手调度之事,还请陛下应允。”

    “其中可有道理?”赵祯问道。

    “自是有道理在其中的,臣打算新衙门里,一个开封本地人都不用,皆用外地之人。本地之人关系复杂,人情往来之下,怕有人与商家互相勾连。用外地之人,便可早早避免这一点。”甘奇想得很多,官员倒还好说一点,但是本地各处衙门的差吏,那一定平常与各处之人交际颇广。但是真正在基层一线做事的,又都是这些各处衙门调来的差吏,就会出问题。

    “这一点,朕允了你。但是若不用本地差吏,你又准备到何处去调动这么多差吏来办差啊?外地差吏,又有几人愿意背井离乡?”赵祯问道。

    甘奇抬手往南方一指,说道:“陛下,城外禁军大营,有几千轮戍入京的西军,臣想用他们暂时差充。”

    赵祯闻言笑了笑:“倒是也可,但是一千客军入皇城,出了差错,你可担当得起?”

    “若有差池,臣可担此责。”甘奇答道。

    “好,那朕都允了你。新衙门叫作开封商税监,但却不在开封府下办差,隶属三司衙门之下,归三司衙门统属。你便以七品下崇政殿说书,差充开封商税监主事。”赵祯把事情安排好了。

    新衙门归三司衙门管理,甘奇变成了王安石下属的下属的下属。但是甘奇的官,却又是崇政殿说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