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猛虎-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允让这个气啊,指着赵宗汉就骂:“我看你也是猪油蒙了心,死了才好,死在那蛮人的刀下,你就知足了。”

    中国的父亲,区别不大,多是这一类。

    “父王,死不了,当真死不了,没有什么危险,您还不了解我吗?有危险的事情我可不愿意去,躲都来不及呢,我就是跟着去看看,一旦有危险,谁能有我跑得快?见了这番世面,往后才能有出息,父王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赵宗汉一脸的讨好,头也不断往前去凑。

    却听那赵小妹已经哭出来了,口中说道:“兄长瞎说,父王,不是这么回事,兄长冤枉人家,父王也冤枉人家,嘤嘤嘤……”

    “唉……”老王爷赵允让头都大了。

    “父王,孩儿此番,特来辞别,不知家中有没有上好的甲胄?给孩儿来一套,孩儿拜谢父王。”赵宗汉大礼拜下。

    “滚,滚远点。”赵允让骂道,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赵宗汉哪里是能上阵杀敌的人?还要去邕州?莫不是真要去送死?赵允让岂能答应。

    赵宗汉却就是不滚,站在一旁,想着怎么说服自己的父王。

    却是赵小妹一边嘤嘤嘤,一边说道:“父王,父王,您就帮女儿这一回吧。”

    赵允让又是一口长叹,站起身来,摸了摸赵小妹的头,说道:“宗兰吶,你在家中最小,谁都疼着你、护着你,为父也最疼你,你真是为难为父了,若是年轻时候也就罢了,但是为父如今六十有三,还端着脸面到处去求人,只为买一个青楼花魁,传出去不知多少人要在背后笑话……”

    “对对对,小妹当真不懂事,如此为难父王,父王六十有三了,岂能还端着脸面去做这般的事情?小妹,你也该懂事了,你看我,我就知道要上进,要为国效力,为父分忧,也为官家分忧。”赵宗汉义正言辞。

    “滚,一边站着去,闭嘴。”赵允让呵骂一声。

    赵宗汉连忙往一边站了站。

    却见赵允让又摸了摸赵小妹的头,说道:“罢了,罢了,为父如今,时日无多了,那甘奇,还真是个良人。一二十万贯的钱,死了也带不到棺材里去,为父去买,去给你买就是。你去吧,别哭了,好好一个姑娘,哭花了脸像什么样子?回去等着就是了。”

    赵小妹闻言大喜,果真不哭了,抱着赵允让的手臂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口中说道:“谢过父王,谢过父王,女儿这就不哭了,这就回去等着。谢过父王。”

    小姑娘屁颠屁颠就跑了出去。

    一旁的赵允让目瞪口呆,急忙一语:“父王,爹,亲爹,我不会是你捡来的吧?”

    “滚,滚蛋,还打仗,你出门杀只鸡给我看看,你若能把鸡杀死,我便让你去了。”赵宗汉抬手在赶。

    赵宗汉迈步就走,出门便是大喊:“鸡呢,把府上的鸡都给我找来,我今日不屠他千八百只鸡,还就被人看扁了,好教你们也知道,我也是铁骨铮铮一条好男儿。”

    一边喊着,赵宗汉一边往厨房里冲,提着一柄切菜刀就跑了出来,口中依旧大喊:“鸡呢?鸡在哪里?”

    “世子,鸡给您找来了。”一个小厮笑意盈盈而来,算是心思活络,讨好自家主人。

    赵宗汉看着面前的大公鸡,提着刀,转头往赵允让房间的方向大喊:“父王,孩儿可就要杀鸡了!!”

    “世子,请!”小厮一手抓着两个鸡翅膀,一手捏着鸡头,把鸡脖子都撸出来了,只等赵宗汉一刀下去,命断当场。

    也还听得大公鸡咯咯在叫,像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父王,我可就要动手了啊!”赵宗汉又是大喊。

    “世子,砍这里,一刀下去,定然毙命!”

    赵宗汉把手一抬,就要杀人……杀鸡。

    只见他左边瞄了瞄,右边瞄了瞄,又问:“砍这里吗?”

    “对对对,就这里,脖颈之上,一刀就死。”

    赵宗汉左边走了走,右边走了走,舔着嘴唇,吞着口水,手势做了好几趟,却就是没有砍下去,口中轻声一语:“这鸡太美,杀了可惜,去换一只丑点的来。”

    “啊?哦……好……好的,世子稍后。”

    :。:


………………………………

第二百三十一章 逃跑的甘奇

    家中的甘奇,也正在头疼,因为吴巧儿正在哭。

    小乖官好好的非要跑到战场上去,吴巧儿岂能不哭?

    抱着甘奇的大腿不松开,哭得死去活来。

    怎么劝也劝不住,怎么也不松开手,只是一个劲的哭,鼻涕眼泪蹭得甘奇衣服上到处都是。

    要说吴巧儿与甘奇之间的感情,实在太过深厚。小时候,甘奇算是富家少爷,而寄养到甘奇家的表姐吴巧儿,其实算是一个丫鬟一般。伺候着甘奇的衣食住行,也带着甘奇玩耍,还看着甘奇读书。

    后来慢慢大了一些,十一二岁的年纪,吴巧儿早早成熟起来,甘奇的老爹也是信任,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让吴巧儿操持起来,吴巧儿反倒成了大管家一般,连去收田租都让小姑娘带人去,那个时候的吴巧儿也就慢慢学着泼辣了起来,而半大小子甘奇却开始不听话了,吴巧儿不仅是姐姐,也成了老妈,追着赶着管教。

    但是半大小子要说叛逆起来了,又岂是吴巧儿管教得住的?那时候的甘奇,烦了的时候甚至会对吴巧儿恶语相向。吴巧儿永远都是任劳任怨,两人就这么慢慢长大,如今的甘奇也终于算是浪子回头了,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甘奇又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拿着剑去打仗。

    吴巧儿能有什么办法?那就只有哭了,抱着甘奇的大腿不松,哭他个昏天暗地。

    此时的甘奇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苦口婆心安慰,但是再怎么劝,吴巧儿还是哭着不依,还能有什么办法?那就只能任由她哭。

    这仗还是要去打的,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就在于男人在这种时刻能狠得下心。

    最后甘奇实在没有办法了,唯有开口说道:“巧儿姐,我不去打仗了。”

    吴巧儿哭声止了止,抬头问道:“乖官可是当真?”

    “当真,当真呢,我不去打仗了。”甘奇一本正经说道。

    吴巧儿慢慢坐起,用甘奇的裤子擦了擦脸,然后才从地上爬起来,问道:“我就知道乖官最是听话了…………”

    才说得这么一句,却见吴巧儿立马面色一变,跳脚大骂:“乖官呐,杀千刀的乖官……你竟然骗我,你这个没良心的……”

    只见那甘奇,在吴巧儿松开手的那一刻,拔腿就跑,头也不回就奔出去了,吴巧儿在后面跟着骂,跟到了门口,左右一看,人毛都没有了。

    从家里逃出来的甘奇,松了一口大气,站在大街上,左边看了看,右边看了看,一时之间不知道往哪里去。

    想了一想,甘奇往开封府衙走了一趟,此去邕州,至少三四个月,自然得跟包拯辞个行。

    包拯一番语重心长的嘱咐之后,甘奇拜别而去。

    随后甘奇又去一趟樊楼吧,也该与张大家辞个行了。

    只是到得樊楼,并没有见到张淑媛,只听人说张淑媛又被汝南郡王府的赵小妹请去了。

    赵小妹自然是高兴了,有了好消息第一时间就把张淑媛又请了去,只是不知道张淑媛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心中到底如何作想?是否也是一番五味杂陈。

    从樊楼出来,甘奇又在街上晃荡了一番,苏家兄弟回四川去了,去寻赵宗汉?但是这汝南郡王府,此时去好像有点不合适。

    想来想去,甘奇又往太学而去,跟胡瑗辞个别也是应该是的,也还得求胡瑗一些事情,否则这些太学生想随甘奇去邕州也不可能。

    甘奇一到太学,立马鸡飞狗跳起来。

    孔子祥看着甘奇进得胡瑗的公房,回到学堂上就哭爹喊娘:“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道坚兄来了,道坚兄来了……”

    一个个惊愕的脸,一个个苦涩的面容。

    冯子鱼开口一语:“我就不信了,都考了这么多回了,总该有个尽头不是?我看这一次不会考了。”

    “你就自欺欺人吧,道坚兄与胡先生一番谈论,岂能不考试?”孔子祥像是有了信仰一样坚信这一点。

    冯子鱼摆着手:“总有个尽头,哪里有这么多东西拿来考的?”

    众人听得冯子鱼的话语,好似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点光明,立马有人开口说道:“对对对,子鱼兄此言有理,总有个尽头不是?”

    “对对对,总有个尽头。”

    然后胡瑗就走了进来,面色带笑。

    众人见得胡瑗来得这么快,皆是喜出望外,为何?因为这就证明了甘奇并没有与胡瑗谈论什么。没有坐而论道,那就没得考了。

    胡瑗慢慢开口:“我大宋开国至今,细细算来,已有九十八年光景,却是第一次有书生要上站阵的事情。起初听来,老夫也觉得此事不妥,但是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此事并无什么不妥,想圣人在世的那个年代,读书报国,经天纬地,如何也离不开兵事。如今我大宋外敌环伺,读书人去看看战阵,也是好的。君子六艺,有御有射,古之君子能同御射,便是勇武。今人效仿之,也是应该。老夫便不说那些灭尔等志气的话语了,愿去者,尽管去吧。落下的课业,回来再补就是了。”

    君子六艺,乃是周礼所言,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两周时期对君子的要求,春秋战国的读书君子,六艺是基本要求。御就是驾车的技术,在那个时代,驾车可是战争技能,车乃是战争利器,与现在骑术是一回事。

    六艺中的每一项,还有具体要求,比如射,还有详细要求,射为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是要求力道,参连是要能瞬间连发,剡注是要求瞄准的时间极短,井仪是要求四箭连发皆要正中目标。

    可见那个时代的读书君子,要求何其高。

    胡瑗这一番话,其实算是勉强同意了太学中的学子随甘奇去邕州的事情,胡瑗若是不同意,这些人想走也走不了。

    甘奇拱手在谢:“多谢先生。”

    胡瑗只是摆摆手:“不用与老夫客气了,此去几月,今日便考一题吧,以‘君子六艺’为题,作文一篇。”

    说完胡瑗转头而去。

    此时,所有人看向甘奇的目光,带着一种仇恨之感。

    甘奇感受到了一股一股的仇恨,连忙拱手一礼:“诸位同窗,我还有事,告辞告辞!”

    说完话语,甘奇又从太学逃了出来,又在街上游荡起来,游着游着,走到了家门口,却又转头而去,趁着时间还稍早,赶紧出城去,还是回村里住比较安稳。

    村中的宅子里,报纸在不断印刷,新的一期报纸,大肆宣扬着出征之事,也是想要突出那些出征军汉为国效死的品格,更是为了从侧面提高这些军汉在社会上的地位。

    若是到时候能有一个人山人海相送的场面,想来那些军汉们内心之中也能感受到一种荣誉感。只是不知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在大宋的汴梁城里。

    军民鱼水情,后世之人听起来好像觉得本就该如此,却是在这大宋朝,又是何其难的一件事情。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妹妹要送什么给我?

    城外军营校场之上,旌旗招展,八千士卒排排站好,有些站得笔直挺拔,比如三千多西军的汉子,有些却站得歪歪扭扭,显然这些来自东京禁军。

    这也是甘奇第一次亲眼见到北宋的军队,也让甘奇略有一些失望,他本以为该是那刀枪利、寒光闪、铁甲一丛丛、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但是面前这个景象,显然离这些形容相去甚远,铁甲一丛丛,没有。真正的铁甲,即便是西军里,也不足三分之一的人配备,东京禁军就更少了,更多的是皮甲,或者皮甲与铁甲混合在一起的皮铁甲。

    许多东京士卒的兵刃,都有锈迹,大概是不知道多久没有使用了,保养也就懈怠了,临时磨一下,也还是有锈迹其上。

    八千士卒之中,有六七百号骑兵,座下马匹也是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有些人的坐骑看起来就高大许多,有些人的坐骑就像是街边拉车的骡子,又瘦又小。

    甘奇自己还骑了一匹马,也算不得好马,算是劣马,却在那骑兵群里,这匹马还算不得是最差的。

    狄青站在将台之上,念了一篇什么讣告文,然后还有焚香祭天的小典礼,方才下令开拔。

    大军开拔了,一列一列往营门而出,大军之后便是辎重车辆。

    最后才是甘奇带着人出门,甘奇身边,五六十个铁甲汉子,气势也是不凡,也还备了一些车架。最后竟然还有二三百号读书人,这些读书人竟然都有车坐,尽管车的档次不一,但是这二三百人倒是不用自己走路了。

    这支部队行军的形象,也让甘奇微微有些失望,部队后面的车架不少,驴子拉的,骡子拉的,瘦马拉的,各式各样,怎么都感觉缺了一点雄壮之感。

    头前的狄青与众多士卒并不显得如何兴奋,甚至许多东京的士卒还哭丧个脸,显然是不愿意去打仗的,但是又没有办法,军令来了,不想去也得去。

    反倒是最后面的二三百读书人,一个个激动非常,才刚走出去不远,就已经有人开始引吭高歌了。

    各种诗词,频频作出,不是凯旋,就是马踏敌蛮,好像仗还没有打,就已经高唱凯歌胜利了一样。

    甘奇并不显得如何兴奋,反而一直在冥思苦想,想着许多事情。

    甘奇也时不时转头到处去看,路边还真有不少来送行的人,有东京军将士卒的家眷,哭哭啼啼一路相送,有那些文人士子的家眷或者同窗朋友,也是送得泪沾两襟。

    甘奇大概是想在人群中找一个人,并不是找吴巧儿,因为他又骗了吴巧儿,吴巧儿此时大概还不知道甘奇已然出发了,待她知道的时候,甘奇只怕已经走了很远。

    甘奇是在找赵宗汉,赵宗汉与他说好了要一起去的,却还不见人来。

    寻着寻着,甘奇摇了摇头,大概是觉得赵宗汉应该是不会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甘奇听得有人一声兴奋的大喊:“道坚,道坚,我来了……”

    甘奇回头一看,人群中一个铁甲汉子,蹒跚而来,模样着实可笑,看得甘奇立马笑了出来,开口说道:“哈哈……献甫,你这是干嘛呢?”

    赵宗汉走到头前,还左右呼喊:“快,快帮我一把,把我弄到车上去。”

    车架就在甘奇身边,一身铁甲的赵宗汉却上不去。

    甘奇亲自下马,从屁股上帮了赵宗汉一把,赵宗汉才算上到车架之上,然后气喘吁吁几番,才与甘奇说话:“道坚,可累死我了,我这祖传的甲胄,实在太重了些,路都走不动了。”

    “脱了吧,几十斤挂在身上,实在受罪。”甘奇翻身上马,却也被赵宗汉逗得前仰后合,刚才赵宗汉的模样,实在像极了企鹅,不过这大宋朝见过企鹅的人,应该只有甘奇一人了。

    车架里的其他人也是哈哈大笑,左右帮忙,帮着赵宗汉解开连接甲胄的牛皮绳。

    赵宗汉开口说道:“道坚啊,你可是不知道,我差点就来不了。我家父王非要我杀鸡,说我能把鸡杀死,才让我与你一起去邕州。”

    “哦?看来你是把鸡杀了?”甘奇笑问。

    赵宗汉头一抬,只得非常:“那可不,我是一咬牙,一跺脚,眼一闭,刀一挥,你道如何?”

    “如何?”

    “那只鸡的脖颈,应声而断,热血喷涌而出,场面血腥非常,好不骇人,把我家那小厮都吓得两腿瑟瑟发抖,直夸我勇武非常,差点拜服在地。”赵宗汉说得有些激动,不过也没有说假,那小厮是真的吓得瑟瑟发抖,赵宗汉闭着眼睛砍,鸡的脖子能有多长?脖子两边就是那小厮的手,这还能不吓得瑟瑟发抖?也是赵宗汉刀法好,但凡刀法差了一点,断的就不是鸡脖子了,而是那小厮的手了。

    甘奇听得大笑不止,开口说道:“不错不错,今日敢杀鸡,明日就敢杀人,端端是条好汉。”

    “杀人?”赵宗汉下意识摇着头,然后镇定几番,又点了点头:“对,今日敢杀鸡,明日我就敢杀人,上阵杀敌什么的……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甘奇在笑,心中却在想,是不是真让赵宗汉亲手杀个人看看?

    还来不及多想,甘奇却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目光,目光直盯着甘奇在看,甘奇却连忙转头说道:“献甫,送你的人来了。”

    赵宗汉转头一看,摇头说道:“小妹可不是来送我的,他是来送你的。”

    甘奇其实有预感,只见穿着一身儒衫的赵小妹走到路边,就站在甘奇马旁,两眼水汪汪看着甘奇。

    甘奇打着马想就这么走过去,却还是把马勒住了。

    赵小妹已然开口:“甘先生,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嗯嗯,定会平安归来。”甘奇答着话语。

    又听赵小妹说:“甘先生定要凯旋而归,我有一样先生喜欢的东西,到时候送给先生作为庆贺。”

    “啊?”甘奇看了看赵小妹,又回头看了看赵宗汉,赵宗汉做了一个“我不知道”的表情。

    “多谢赵小公子。”甘奇答着谢。

    “嗯,甘先生一定保重。”赵小妹眼神之中皆是不舍与担忧。

    甘奇点着头,微微夹了一下马腹,座下劣马正在啃着路边的野草,不情不愿往前走着。

    甘奇就这么走过去了,赵小妹依旧还站在那里。

    “小妹,回去吧,哥哥此去建功立业,上阵杀敌,定当凯旋而回。”赵宗汉的车架也路过了。

    赵小妹却还站在路边远远看着。

    许久之后,甘奇转头问道:“献甫,你妹妹要送什么东西给我?”

    赵宗汉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你当着不知道?”甘奇又问。

    “我……当真是不知道……吧。反正我是不知道,我答应了小妹,不能说。”赵宗汉答道。

    甘奇笑了笑,也不多问。

    朝阳正起,掩映而来的雾气一直远方,林木郁郁葱葱,遮盖出官道的阴凉,汗水却还是慢慢浸湿的衣衫。

    若是来一阵风起,就有了片刻的舒爽。

    长路漫漫……

    引吭高歌变成了埋怨,出征凯旋的诗词,成了一声声焦躁的烦闷。

    甘奇抬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转头笑意盈盈,似乎在这一刻有那么一点点的成就感。


………………………………

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此时有何不敢?

    荆湖南北路,大概位置就是湖北湖南地区,汴梁而下,也就是河南往南就入湖北,湖北往下往南,郴州一线就是广东了,此时的郴州还只是郴县,此时的广东广西,大致是广南东西路。

    邕州也就是南宁,更在最南方,离交趾已然不远,交趾大概就是越南。

    邕州是南方边境的中心城市,从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开始,这里就纳入了大汉版图,马援更是在邕州城北五十里处建起了大名鼎鼎的昆仑关。到得如今大宋朝,邕州治下,羁縻州有四十四个,大多都在邕州西南方,山高林密之处。而火峒蛮就属于广源州下面的一支。

    从邕州往正西,可以进入云南境内,那里还有一个国家,称之为大理,独占一地,大理倒是老实,这个方向一直以来倒是不存在边患问题。甘奇对大理的了解不多,仅限于知道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六脉神剑很厉害。

    这个关口在上一次狄青讨伐侬智高的时候,就是关键之处,侬智高打破了邕州城,占据了昆仑关天险,然后就自立一国,登基了。狄青带领大军急行军一日一夜,突袭昆仑关,一战而破,就敲响了侬智高的丧钟。

    南方天热,沿路水系密布,纵横交错,大军行路时不时就要过大江小河,速度比甘奇预想的要慢了许多,三个月时间,才走到邕州境内。

    好在侬宗旦比不得之前侬智高势大,到得而今,邕州城依旧稳固,邕州没有被打破,昆仑关自然就不需要在攻打了,依旧还在朝廷手中。

    到得邕州城,狄青自去见知州肖注。

    八千士卒,皆是疲惫不堪,那些读书人,就更不谈了,一个个面黄肌瘦,哪里还有昔日在汴梁城里的潇洒风流气度。

    连甘奇都是一脸疲惫,走三个月的路到广西南宁,这是甘奇几辈子都难以想象的事情。以往甘奇只是理论,今日甘奇才真正知道要维持一个这么大的帝国,是何等的不易。

    好在邕州总算的到了,有酒有肉了,还有人能弹琴唱曲,虽然乐器与用乐器的人远远比不得汴梁城的那些花魁人物,但也算是安慰。

    赵宗汉早已不再是之前那个赵宗汉了,什么丝绸华服,什么发髻打理,什么修面理胡,早已都到了九霄云外。

    此时的赵宗汉,一脸的胡茬子,发髻凌乱,穿着农家人才穿的短打衣袖,拿着一个大蒲扇,撩起肚皮,就是一通的扇。

    甘奇却在看地图,军中的地图,还是狄青上一次到邕州的时候用的。

    火峒蛮的地盘在邕州西南方向,是最边境的地区,几乎就是交趾了,距离邕州至少有四百里路。沿途还有顺安、茗盈、思同等几个羁縻州,此时这些羁縻州,早已被火峒蛮肆虐了几番,火峒蛮人早已出现在了邕州城外。

    甘奇是第一次随军上阵,真要说打仗,他可以侃得头头是道,但是归根结底,可能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此时的甘奇,也想把理论与现实结合一下,所以看地图看得格外认真。

    要说邕州,实在是个好地方,这里的稻田,一年至少能熟两季,甚至少数地方一年能种三季稻。一块田,一年能收获主食两到三次,这是此时的北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只是邕州这个地方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山林有多,平原不足,所以水田也就不多,乃至于山里的人们,千百年慢慢开垦,把一座一座的山硬生生开垦成了稻田,这就是梯田了。

    在这种地方打仗,连条大路的都没有,其实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纵然是有几十万大军纵横,到得这种地方,往山林里一钻,也是白瞎。

    甘奇在军营大帐里慢慢思考着,狄青也从知州衙门回来了。

    两人对坐,狄青皱着眉头说道:“这些蛮人,当真见机得紧,听得我来了,竟然就往山林里退走了。”

    甘奇闻言笑道:“狄大爷,这还不是您老威名大吗?上一次把侬智高剿灭了,这些火峒蛮便是怕了你了。”

    狄青却不听甘奇的夸奖,而是皱眉又道:“唉……这就是麻烦事了,上一次那侬智高占了邕州城,占了昆仑关,立了国,登了基,叛军也就在这里,只等我来攻打,此番却是麻烦了,大军若是入山林去追剿,必然不会奏效。若是如此僵持久拖下去,八千人马在此人吃马嚼,耗费甚巨,久而久之,士卒思归,那就军心大乱了。”

    甘奇听到这里,自然也明白了,说道:“那就引蛇出洞,把他们引出来就是。”

    战争对于狄青来说,那是他最擅长的事情,听得甘奇之言,狄青颇为欣慰点了点头:“道坚一语中的,引蛇出洞是必然之策,但是如何引蛇出洞,却是要好好谋划一下。”

    甘奇闻言沉默片刻,皱眉沉思,狄青也在沉思。

    不得片刻,甘奇笑道:“狄大爷,我有一计。”

    狄青闻言也道:“我倒是也有一计,道坚你先说说,看看你与我想的是否一样。”

    甘奇点头答道:“退兵而走之计,火峒人知道您来了,所以往山林躲去了,您若是走了,他们不就出来了吗?”

    狄青哈哈大笑起来:“道坚,今日你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此计与我不谋而合,但是其中细节,你可有多想?计策只是基础,细节才是成败。”

    狄青似乎是在有意教甘奇战争谋略之道,有些道理,是纸上谈兵之人不能体会到的,比如狄青所言“计策只是基础,细节才是成败”,孙子兵法早已出了一千多年,连契丹人党项人都读得到,甚至连火峒侬氏族里,也不缺能读汉字的。

    但是计策百般,真正在战场上成功的施行的计策,又能有多少?细节才是成败,就是这个道理。

    甘奇知道狄青是真在倾囊相授的意思,连忙认真想了几番,甚至起身左右踱步,仔细思虑一番,方才答道:“火峒之兵,只在三五千人,早已不是六年前那般势大,却又多是敢战能战之辈。但是火峒人与我军比起来,有一个巨大的差距,那就是军械简陋。我军中铁甲之卒有一千多人,敢战能战皆是西军。所以上阵之人必然只能是西军三千多人。另外四千多人马,可当引蛇出洞之用,派他们调头往回退兵。如此火峒人以为狄大爷您走了,十有八九就会再次出现在邕州城外。”

    狄青点着头,又问:“那我是走呢?还是不走呢?”

    “啊?”甘奇有些愕然,想了想,又道:“狄大爷自然不能走,您若走了,这战事还有谁能指挥?”

    狄青笑了笑,说道:“道坚,你还是小看了火峒人,邕州虽然多是汉人,但是蛮人更多,邕州城内眼线众多,即便不说这邕州城,便是退军的路上,也多是山路,山林之间必然到处都是火峒人之眼线,若是大军退走之时不见我在,火峒人岂能轻易而出?”

    “这里还能有那么多人认识您老?”甘奇问道。

    狄青点点头:“六年前,俘虏的叛军就有五百多人,还有被判决胁迫的各族之人,有七千多人,这些人有许多都见过我,却是这些人大多都被放了回去。你说有多少人认识我这张脸?”

    这就麻烦了,这是个大麻烦。引蛇出洞的诱饵,本来该是大军,如今却成了狄青。若是狄青都走了,这邕州的战役还怎么打?

    甘奇陷入了沉思。

    狄青想得片刻,忽然直盯着甘奇看去,开口问得一语:“道坚,你敢不敢代我指挥,打一场大胜仗?旁人我还信不过,你敢不敢?”

    “什么?我?狄大爷,我如何会指挥打仗,我真不会,我哪里打过仗?”甘奇连连摆手,打仗可不是开玩笑,不是吹牛逼就行的,可不是霸气外露,一拍脑门就能干的。甘奇上辈子连红警星际魔兽都算不上个青铜玩家,忽然要他指挥打仗,这叫甘奇哪里能有信心?这跟街边砍人可不是一回事。

    狄青站起身来,却道:“我十六岁入军伍,如你这般年纪,已经参与大小二十五战,身上中箭都中了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