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屠杀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尽灭之,焚烧西夏粮食数万石,俘虏党项士卒五千七百人。筑桥子谷城,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无数。安远一战,更是身受重伤,那时西夏大军又来,我挺身飞速赶往,麾下士卒因此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披头散发、带铜面具,飞马出入敌军中,来去纵横,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无人敢挡。从普通一骑兵,四年官居一州兵马指挥使。你此时又有何不敢?”
狄青这一刻,话语坚定,语气带着一种气势,一战一战,狄青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狄青,甘奇还是第一次见,仿佛觉得此事狄青好似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光芒一般。
甘奇抬头看着狄青,好似有一种热血沸腾而起,这就是大宋战神的感染力与魅力。这个老汉,当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
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带兵打仗
以往的甘奇,内心之中,其实一直是有一种优越感的,因为他懂得多,见识广。但是在这一刻,甘奇再也没有了一丝一毫的优越感。
甘奇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沙场纵横的准备,这个国家真要崛起,战争是永远不可能避开的事情。
但是真要指挥一场战役吗?甘奇是心虚的,这种事情不是玩笑,容不得半点差错,若是一旦有失。害死军将士卒不说,狄青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还要害得这邕州城无数的百姓。
人可是自信,但是不能盲目自信,盲目自信就成了自大。
甘奇想了许久,才答:“狄大爷,若问胆气,我自是敢的。但是我心中担忧太多。”
狄青闻言大笑着拍了拍甘奇的肩膀:“我就知道你敢,这世间起还有你甘道坚不敢的事情?至于担忧其他,并不妨事,开战还早,且让我来手把手教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带兵打仗?
甘奇嘿嘿在笑,口中连连答道:“好,这般好,多谢狄大爷。”
开战当真还早,为何还早?因为那引蛇出洞的计策,不是现在就可以施行的,总要有上一段时间,让狄青有个不耐烦而退兵的过程,如果现在大军刚到,却又退兵,便是傻子也知道事情不对劲。
狄青已然开口:“所谓细节,便是要把所有的戏码都做足了,明日,明日就派大军出城去搜查火峒人,漫山遍野去搜,搜不到之后,失望而归,明日再去搜,后日再去搜。这就是细节的第一步。”
甘奇点着头,这还真是门道。
门道还不止于此,狄青带着甘奇出大帐而去,从大营的布置开始说起:“道坚,你看啊,大营栅栏一定要用长木,越长越好,埋入土中也要深,如此方才坚实。栅栏之内,二三十步内最好不扎营帐,如此可防备敌军攻营时,扔进来的引火之物。但是如何防备火箭引火呢?那就要在营中备下储水之所,掘地也可,有水缸更好。一可灭火,二可引用。
各类兵种,在扎营之时也当有安排,弓弩兵扎在最外,可以第一时间反击敌人,长枪步卒其次,骑兵一定是最里面的,包括马匹也要在最里面,如此在最危急之时,骑兵还有反击之力。辎重不可在外,以防火烧连营。营内排水,更要有清晰的沟渠走向,南方常常大雨滂沱,这一点极其重要……”
狄青说着,甘奇点头记着,甚至回头入营帐内拿笔来记。打仗真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到处都是门道。
狄青带着甘奇在营中到处走,一边走一边说,一边教导甘奇,也在一边检查营中的各项差事。
大营转完一圈,狄青说得口干舌燥,却还在说:“道坚,你说我为何要把大军驻扎在城外?而不是入城内去?”
甘奇想了想答道:“如此驻扎,便可让敌人一眼就看到大军在不在。”
“对,说得很对,你实在聪慧非常。”狄青很是满意,脸上带着笑容又问甘奇:“那退兵之时,又如何把留下来的人马藏起来不让敌人发现呢?”
这个问题,真有点难,大军到此,其实就是客军作战,山林里的火峒人才是主场。在敌人有主场优势的时候,如何把兵马藏起来,这是个大问题。
山林里不妥,因为敌人比你更熟悉这里的山林,露馅的可能性极大。藏在城内也不那么妥当,因为城内必然有敌人的眼线耳目。
那该怎么藏?
甘奇沉默了许久,狄青见得甘奇在沉思,也笑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还没有想到万全之策。”
甘奇忽然笑了笑,说道:“狄大爷,我想到了。”
“什么?你想到了?快快说来听听。”狄青极为惊喜。
“其实不用藏人,只需要藏甲胄兵刃军械即可。”
“哦?细细说来。”
“火峒人不是怕朝廷兵马,而是怕您。您老带着大军撤退了,再从北边宾州调三千本地士卒来支援一下邕州,有何不可?火峒人又岂会怕宾州来的人?”甘奇笑道。
“好,道坚,你当真出乎了我的预料,当真是妙计,妙不可言。我大宋是要出一个真正文武双全之大才了!”狄青满意非常,甚至是惊喜。甘奇虽然没有把具体的计策都说清楚,但是狄青已然懂得。
所谓藏甲胄兵刃军械,意思就是八千人全部撤走,再回来三千人,回来的人得像是宾州本地军队,那就得穿得像,那就不能甲胄鲜明,刀枪在手,弓弩齐全了,甚至都不能走得太严整。最好是稀稀拉拉的队伍,破衣烂衫的穿着,长短不一的兵刃,弓弩更不能让人看到。
进城之后,直接上城头,把邕州士卒全部赶下城墙,不与外人接触。邕州城内,哪里都不能隔绝军汉与百姓的接触,唯有城墙之上,百姓是上不去的,即便看到了城墙上有人,也只当是宾州来的援军。
甘奇见得狄青如此满意,嘿嘿在笑,莫名起了一些自信,对指挥一场战役的事情少了几分担忧。
狄青带着甘奇直接走出了大营,来到邕州城外,邕州城比起那些大城池而言,算不得大,但是邕州城也不是小城池,里面住着十来万人。
两人到得城内,慢慢上得城墙,这座城多战事,城墙也不低矮,城垛也很是完备。两人从城墙之上俯瞰城外,狄青开口:“咱们接下来论一论临战到底如何指挥之事。”
甘奇拿出纸笔,只等狄青开口去说。
甘奇自己也时不时问一问,更是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临战指挥,也有许多门道,两人互相交流着,慢慢就把临战的问题都计划了下来。
傍晚时分,两人才下了城墙走在回营的路上。
狄青还有依旧在夸甘奇:“道坚,你当真是个战阵的天才,想当年我初上战阵,什么也不懂,哪里能如你这般举一反三,还有这么多不凡的见地。此番幸好是带了你来,否则这引蛇出洞的计策,还当真不知如何施行妥当。”
“都是您老教得好。”甘奇此语出自真心,不是谁第一次上阵都有这么好的待遇的,能有狄青这样的人手把手教着如何打仗。
夜晚,狄青早早入睡,而甘奇却在自己的帐内,一遍一遍复习着自己与狄青在城墙之上说的那些话语。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竖子与匹夫,不得好死
城内的那些勾栏里,以往何曾接待过这么多真正的读书人?而今却都被读书人占满了,二百多号读书人,宴席喝酒,身边坐满了本地的姑娘,大地方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出手非常阔绰。
也主要是邕州这里的消费水平实在是低,二三百钱,就能寻到一个十分不错姑娘陪酒弹琴。
这些士子们许多人本并不相熟,如今一个个团结非常,兴许是因为共患难的原因,还有人倡议众人一同写一个诗词集子,集子的名字都取好了,叫作《南国鏖战集》,从这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意思,集子里的这些诗词作者们,都是为国舍过命的。
诗词内容上,一改各种凯旋的辞藻,而是成了各种苦各种累,但是我不怕,为国捐躯不在话下。
很是正能量。
而甘奇,却在邕州城外到处走,甚至时不时还随大军入山林里走一走。
火峒蛮,是搜不到的,即便远远看到几个,翻山越岭去追,追着追着也就看不见了。
然后大军失望而归,一天又一天,皆是如此。
邕州知州肖注,早已急得夜不能寐,只要出去搜索火峒人的队伍回来了,肖注就会第一个赶到军营里,希望能有一个好消息。便是也知道朝廷大军不会在此久留,这回解决不来火峒人的问题,后患无穷。
狄青也是一脸担忧在大帐之内,气愤不已:“这些蛮人,当真是老鼠变的。”
肖注急切来问:“狄将军,这当如何是好啊?这当如何是好?”
庞敢这几天来也是憋闷不已,每日上山去找火峒人,翻山越岭的,连个人毛都没有找到,火气正大,上前便道:“狄将军,末将请战远征,既然火峒人不出来,大不了咱们带兵直扑他们的老巢,不就是四百里山路?末将愿为先锋。”
狄青摇头答道:“山高路远林密,地形不熟,敌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还能从容应对,远征必中埋伏,实不可取。”
狄青之语岂能没有道理?这里可不比北地边疆,北方的树林,都与南方不同。北方的树林虽然也不缺茂密,但是与南方比起来,那就不能比了。南方热带雨林的树木,又高又大,枝叶又多,从高到低,一层一层,甚至都容不得人有路来走。相比南方热带雨林,北方的山林,那就稀松许多了,甚至到得冬天,还能看到光秃秃一片的场景。
肖注着急又道:“狄将军,定要想办法,定要想个办法啊。”
肖注在这里面对火峒人,实在是疲于应付了,打也打不过,剿也剿不灭,在城池之内,几乎是坐看火峒人到处肆虐。
狄青摇摇头说道:“明日继续搜山,加大搜索的地域。”
肖注低头叹气,好似也就只有这种办法了。
肖注垂头丧气往城内回去。
庞敢却还有话语:“狄将军,难道咱们就到这里白来一趟吗?”
狄青微微一笑,看了看一旁坐着的甘奇,开口说道:“庞将军不必着急,道坚早已有妙计,你只管听令去做,明日继续搜山,也不必与旁人去说任何事情。”
庞敢是此时狄青麾下职位最高的军将了,几乎就是狄青的副将。
庞敢看了看一旁甘奇老神在在的模样,立马不那么着急了,只是嘿嘿一笑:“末将省得,末将省得了。有甘先生出谋划策,定是妥当的,定是妥当的。”
也不知庞敢是真心这么想,还是奉承之语,兴许两者都有,谁叫甘奇如今名声这么大,来日十有八九官职不小。
甘奇也对庞敢微笑致意,庞敢拱手出得大帐。
甘奇才开口笑道:“也是对不住肖知州了,此时还得瞒着他,且让他着急上火,让所有人都见到他着急上火才好。”
狄青也是苦笑道:“对他不住,对他不住啊,他倒是个称职的知州。”
肖注自然是着急上火的,一路往衙门而回,烦躁不安,对谁都是一副没好气的态度。
又过几日,再如何搜山也搜不到火峒人。
狄青唯有带着甘奇到得衙门之内,见得肖注,狄青开口:“肖知州,此来是辞行,这火峒人隐于山林不出,大军在此徒耗钱粮,军将士卒也思乡心切,实在无法,唯有先班师回朝了。”
肖注闻言大急,连忙上前拉住狄青的手臂,开口说道:“狄将军,你岂可如此行事?大军到此还不过十多日,岂能就退兵而回?朝廷让你来是为了剿灭火峒贼人的,你一战未打,一矢未发,岂能退兵而走?”
“肖知州,你也知道,朝廷如今军费紧张,大军到此,辎重补充已然捉襟见肘,上一次剿侬智高,那是何等快速?而今这火峒人藏在山林里面,叫老夫有何办法?”狄青答道。
甘奇也上前一语:“肖知州放心,狄将军早已上书请令,派人快马加鞭去了东京,待得大军走了,宾州那边会派些人马过来帮忙驻防,可保邕州无忧。”
肖注更是把狄青的衣服拉得紧紧:“宾州人马有什么用?宾州又能有几个人马?火峒不除,邕州治下四十四个羁縻州,哪里还有安宁之日?此时贼势还小,若是任其肆虐,这侬宗旦必然又是一个侬智高。大军不能走,坚决不能走,一定要剿灭了火峒人才能走。”
狄青忽然大袖一挥,把肖注的手甩到一边,脚步已然往外:“肖知州,你不要这般胡搅蛮缠,难道你衙门里养得活八千军汉吗?把你府库都打开,看看能吃几天?”
狄青一边说着,一边往衙门外而去。
甘奇忍着笑,还不断示意狄青赶快走。
当走到衙门外的时候,狄青方才停住了脚步,或者说是被知州肖注给追了上来。
肖注已然破口大骂:“狄青,人人都说你是那百战良将,而今你却枉顾我邕州百姓安危,竟然要退兵而走,你回了东京,如何向官家交代?”
狄青更是大怒:“我有什么办法?要不你在城内征粮,各家各户,都打开米缸任我去取?”
甘奇也在一旁煽风点火:“肖知州,你实在太强人所难了,即便大军在这里停留三年五年,又有何用?火峒蛮不出,我等又有什么办法?”
此时已然是衙门口外,来往行人都往这么聚来。
狄青却更加气愤起来,说道:“肖注,你身为邕州知州,治下出了贼人,本该是你之过错,而今我劳师远征,是来帮你的。贼人躲起来了,你还怪起了我。是何道理?”
肖注气得是七窍生烟,指着狄青破口大骂:“狄青,你……你你……你枉为臣子,你敢退兵,我定要上书朝廷,弹劾与你,你不顾百姓安危,只管自己舒坦,不想迎难而上,反而避祸而走,你……你不得好死!”
狄青看了一眼甘奇,见得甘奇点了点头,便是大骂一语:“竖子无度,身居知州高位,几个小贼灭之不得,却在老夫面前口出狂言,罢了,你只管弹劾。”
狄青说完一语,转头而走。
“匹夫,匹夫,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渎职之辈,匹夫!不得好死,不得好死!”肖注跳脚大骂。
人群早已聚得众多,狄青负气而走,甘奇在前为狄青开路,低着头左右扒拉着人群。
肖注依旧在骂,甚至连街边的百姓也跟着肖注在骂。
狄青带着甘奇飞快出城,到得打仗,狄青满脸大笑问甘奇:“道坚,如何?老夫演技如何?”
甘奇竖起大拇指:“狄大爷您老的演技,比我那戏班子里的人强多了。”
一老一少,相视大笑。
随后狄青下令收拾营寨,准备退军。
便看无数军将匆匆奔来,一个个不明所以,却又着急非常,怎么说退兵就退兵了呢?这仗还没有打,功劳还没有捞到,就这么白白跑了一趟?
………………………………
第二百三十六章 饭桶的用处?
刚才在知州衙门口,狄青与肖注一通对骂。进得军营了,狄青的态度倒是和缓了许多,任凭这些军将如何问如何说,狄青都是老神在在,反正就是要退兵而走。
军令之下,众人也是无可奈何。
庞敢庞勇兄弟两人甚至私下里来找甘奇,想要甘奇去劝一劝狄青,三个月的路途,受尽哭,白跑一趟,谁能甘心?
甘奇也是个老神在在,只道:“狄将军退兵,也是无奈之举,火峒人躲在山林之内,即便大军在此一年两年,也是不得寸功的。”
庞敢叹着气说道:“甘先生,那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把火峒人引出来?”
“庞将军能想得到办法吗?”甘奇问了一语。
庞敢答道:“在下也并非没有想过,带兵搜山的时候,就想来想去,办法许多,却是细想下来,都觉得不妥。”
甘奇笑道:“庞将军听令就是,安排好麾下人马拔营之事即可。”
庞敢看着甘奇的表情,忽然心中有一个猜想,难道真如狄青头前所言?甘奇心中早有完备的计策?
庞敢又抬头看了看甘奇,却见甘奇上前拍了一下庞敢的肩膀,说道:“庞将军,只管去忙碌就是。”
庞敢好似陡然明白了过来,也不多问,只是与甘奇拱手一礼:“一切都拜托甘先生了。”
甘奇不置可否。
庞敢带着弟弟而走,果真一心一意去安排士卒拔营退兵之事。
只是营内士卒,已然开始怨声载道。
不久,又来一批人找上了甘奇,自然就是那些随行而来的士子们。
这《南国鏖战集》才写了几首?打仗都还没有看到,这就要走了?真成了旅游不成?旅游也不来邕州啊。
甘奇是好一番应对,只说无奈,如何如何无奈。
士子学生们许多都是垂头丧气,去收拾着东西。还真别说,能随甘奇走三个月的路到邕州来的,还真有不少志向远大之辈,此时就退兵,在这些人心中,当真失望非常,这《南国鏖战集》,还不是说假,还真有人想看看什么是尸山血海,感受一下鏖战之苦。
每个时代,不论什么样的社会,总会有这么一批人,这些人就是时代与民族的脊梁。
待得众人走了,赵宗汉藏不住内心里的一些欣喜,与甘奇说道:“好,这般好,回家挺好,这地方实在不是人待的。”
赵宗汉也有失望,但是明显欣喜比失望要多。
甘奇看着此时露出一点点高兴与欣喜的赵宗汉,腹中黑了起来,似乎要想办法治一治赵宗汉,想来想去,办法是有了,口中一语:“献甫,最近你一定要跟在我身边,一刻不离。”
“好,好,这有何难?我跟着你就是了。”赵宗汉不疑有他。
甘奇倒也不是看不起赵宗汉,人多是如此,即便战阵上的士卒,初次上阵的时候,吓得尿裤子的是大多数,但也不妨碍这些尿裤子的士卒来日成为一个百战精兵。甘奇心中说是要治一治赵宗汉,其实是想影响一下赵宗汉。甘奇是更想看到一个顶天立定的赵宗汉。
第二日大早,大军往北撤退,一个个垂头丧气。狄青故意穿着一身铁甲,却并不戴头盔,打马走在最前头,还不断转头在附近的山林里到处打量,大概是想让山林里藏着的人好好看清楚他这张带兵撤退的脸。
邕州知州肖注,站在北城城头之上,看着越走越远的大军,跳脚大骂不止,城外围观的百姓,一边回头看城头上跳脚大骂的肖注,一边也跟着骂骂咧咧。
连狄青祖宗十八代就骂了个遍。好在狄青不是邕州人,否则此刻只怕连祖坟都要被掘了。
山林里自然还有不少穿着蓝黑色麻布衣服的汉子们正在喜出望外,挎着竹筒,竹筒里插着弯刀,正在山林里奔跑起来,如履平地。
狄青退兵了,这么好的消息,岂能不快点传回去?
狄青是真退兵了,一日就过了昆仑关,当真是狄青,百分之百是狄青,高头大马上坐着,老是老了点,但是千真万确是狄青。
士卒也一个不少,八千多人,甚至有人蹲在林子里慢慢数着,八千人并不十分多,一百两百,三百五百,一千两千,八千人,全走了。
过了昆仑关,第二天继续往南走,一直往宾州去了,到宾州还不停步,依旧往北在走。
狄青是真的走了。
肖注在城头是破口大骂,整个邕州城,没有一个不在骂狄青的。昔日里救过邕州城大多数人性命的狄青,此时已然成了一个臭狗屎,连臭狗屎都不如。
山林里的火峒人,又开始慢慢出现了。
最早不过三五个,远远往邕州城眺望。
然后时不时出现十几个,二三十个。
肖注听得下人来禀报,边往城头上,边骂着狄青十八辈祖宗,又是一脸紧张地安排城防之事,各处城门大门紧闭,城中的军汉,衙差,都往城头而上。
忽然有人跑到肖注面前禀报:“肖知州,快快往北去看看,北边城外,来了一队人马,看起来应该是宾州来的援军。”
肖注皱着眉往北城而去,站在城头之上,看着远方那一队人马,稀稀拉拉,长短不一,穿着本地的蓝黑色麻布衣服,一个个死气沉沉模样。
肖注看着这般的场景,叹了口气,连连摇头。
一旁的军汉还开解一语:“知州,有援军总比没有援军好,看起来也有三千来人,实在不少。”
肖注没好气说道:“连狄青都不愿在此久留,你还指望这些宾州人两三百里而来,帮我等守这邕州?若是真到危急时刻,这些宾州人必然跑得比谁都快。六年前侬智高破邕州的时候,都监张立带着宾州援军跑得比谁都快。这些宾州人,没有一个靠得住的。”
一旁的军汉也是叹着气,说道:“知州,待得他们入城了,总有点用处不是。”
“饭桶的用处?”肖注气道。
军汉悻悻,眺望几番,又道:“知州且看,他们还带了不少车架呢,想来是自己带了粮草。”
肖注闻言看了看,表情好了一点:“这还差不多,我邕州可没有那么多余粮养着他们。”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惶惶
宾州来的援军越来越近,已然就到城下了。
今日的邕州城,与狄青在的时候很不一样,四门紧闭,城头上皆是军汉,狄青带着大军一走,邕州城就成了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肖注站在城头之上,面色并不好,只因为六年前侬智高攻打邕州城的时候,宾州的援军表现得实在太差。
所以宾州援军再来,也并不能让肖注有丝毫的欣喜,反而是一脸的不待见。
只是当宾州援军慢慢走近之后,肖注才感觉到一丝丝的不对劲,因为城头之下,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的。
只有一个人高高举起一封书信对着城头在不断摇晃。
肖注一招手,开口吩咐:“把吊篮放下去,把那书信拉上来。”
左右的士卒把一个竹篮子用绳索慢慢放下城墙,一封书信从城墙下拉了上来。
肖知州亲启。
肖注打开书信,读得片刻,陡然间惊讶不已,眼神不断往城下去看,果然看到一个比较熟悉的面庞,连忙又看了看书信,再往城下去看。
反复几番之后,肖注的手都抖了起来,脸上闪过一丝激动之色,又连忙强制忍了回去,然后把书信一叠,往怀中塞去,大喊一声:“开门,让这些宾州来的人全部上城头来。”
听得吩咐,自然有人去开城门。却是一旁的军将问道:“肖知州,让这些宾州人上城头来吗?城头可是重地,让他们都上来,怕是……有些不妥。”
肖注眉宇一挑,说道:“他们不是援军吗?既然是援军,那就该来守城,咱们都下去,让他们守城。”
“啊?咱们都下去?把城池给他们守?”
“嗯,让他们守,就让他们住在城头之上,城内可找不到多少地方给他们住。若是不愿守城呐,就让他们打道回府。”肖注一脸的不爽。
这军将好似也明白过来了,原来这是自家知州的逐客之法,便也点了点头,去照办就是。
城门打开了,一队一队的宾州兵往城内而入,随即往城头而上。
城头上的邕州兵都往城头而下,起初倒还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不得片刻,也都知道了自家知州是要赶这些宾州人走,所以才如此安排。真要说住人,城墙上还真不是住人的地方,这便是有意为难了。
待得这些宾州兵都上了城头,众人还在城下谈论起来。
“这些宾州人连个好坏都不知,还真在城头上搭起了营帐,哈哈……”
“谁说不是呢?靠他们打仗,还不如靠咱们自己呢。”
“咱们肖知州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万事还得靠自己啊,连狄青都靠不住了,这朝廷也就靠不住了,这些宾州人更是靠不住。”
“他娘的,说得也是,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城头下的邕州兵们聊着。
城头上的城门楼子里,宾州人甘奇走了进去,一个一个的箱子也往楼里抬。
不得片刻,知州肖注也一脸怒气走进了城楼,却是进得城楼之后,肖注立马就成了一个激动不已的表情,上前就道:“狄将军瞒得我好苦,瞒得我好苦啊!!”
甘奇笑着答道:“狄将军拖在下带了话,让肖知州一定原谅则个。”
肖注笑着摆手说道:“我岂能那般不明事理?狄将军当真乃良将,如此计策,当真是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啊,此战若胜,我一定上书朝廷为他请功,请头功。”
“那在下就代狄将军多谢肖知州了。”甘奇拱着手,心中只觉得肖注这个知州还真是很不错,很称职,有点父母官的意思。
“诶,你叫……你叫……甘道坚?对对对,甘奇甘道坚,狄将军可以说过这场战事该如何打啊?可有安排妥当?”肖注似乎对甘奇印象不是那么深,脸是见过几次,狄青也介绍过,但是这名字却记得并不牢。
“狄将军早已把一切安排妥当,知州放心就是。”甘奇说道。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既然狄将军说临战一切都听你安排,想来是极为信任的,那我也就不多言了。还问有何需要帮忙的没有,我还吩咐人一并去办了。”头前的肖注对狄青失望至极,此时的肖注却又对狄青信任有加,不为其他,就为狄青安排的这一场退兵计策,当真是天衣无缝了,连肖注自己都给骗到了。
连自己人都骗得到,何况敌人?
这等战阵谋略的本事,不负盛名,狄青还是那个狄青,百战不殆的狄青。这一场仗,在此时的肖注看来,好似胜利在望了一般。
“还真有许多事情需要知州帮衬,一是城墙的管控,为了避免走漏消息,还请知州多多派人守卫,不让百姓靠近城墙。二是粮草问题,还请知州多多照顾。三是引诱敌人的事情,久拖不妥,倒也要一点小计策。”甘奇说道。
“前两件事倒是简单,不知这诱敌之事该如何去办,还请明示。”肖注往甘奇身边走了走,还把耳朵往前伸了伸,准备听甘奇话语。
甘奇附耳去说:“为了尽快开战,必然要示敌以弱,如此才能让火峒人的军队早日出现在城池之外。”
“嗯,有理。那该如何示敌以弱呢?”肖注轻声问道。
“逃官,逃兵。”甘奇直白一语。
肖注醍醐灌顶一般,开口说道:“好计,好计!如此这般,那侬宗旦必然以为邕州城内人心惶惶,只待他来攻打了。这般当真是诱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