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奇却是不领情,说道:“樊楼五栋,岂能招待不了?坐得下坐得下,今夜不醉不归。”
良田万顷的孔子祥,一脸心疼,附耳说道:“道坚兄,两三千贯钱呐。”
“能与诸位知交,已是无上荣幸。别说两三千贯钱,便是倾家荡产又如何?走,诸位随我去樊楼。”甘奇挥着手,已然迈步而去。
孔子祥跟在甘奇身后,一脸担忧,甚至内心在盘算自己在汴梁还有多少余财,到时候为了不让甘奇尴尬,免不得要垫付一些。
已然有人说道:“道坚兄义薄云天,仗义疏财,佩服佩服。”
甘奇听得这话,觉得有些耳熟,不免想起了宋朝的一件大事,左右问道:“诸位可曾听过梁山?”
“梁山?什么地方,在何处?怎么了?”
甘奇笑着摆摆手道:“无事无事,义薄云天这个词,有些不好。走吧走吧……”
一千多人,直往樊楼而去,那位张大家,自是有得忙了。不仅要忙着招待这么多顾客,还得亲自出来与众人唱曲。
晚间,诗词此起彼伏,酒也是一杯又一杯,人人都要上前来与甘奇敬酒,甚至排起了长队,甘奇再一次用出装醉的绝技,一下趴在了桌案之上,人事不省。
此时的汝南郡王府中,赵大姐带着赵宗汉找到了老王爷赵允让,赵允让正在与儿子赵宗实谈话,见得大女儿来了,便也不谈了。
二人落座,赵大姐直接说道:“父王,女儿给小妹寻了个夫家?还请父王定夺。”
“哦?夫家?为父还准备再过一两年,你竟比为父还着急。”赵允让笑着说道。
“父王,佳婿难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咱们不急,有的是人急。”赵大姐着急说道。
赵允让还是大笑:“哈哈……昔日里把你嫁给吴承渥,你后来一直不满意,三番五次明里暗里言语怪罪为父,如何?一甲第三,现在满意了?这回你给宗兰寻的是何人啊?”
赵大姐一撇嘴,说道:“父王,若不是女儿给夫君寻了个好老师,夫君岂能中个一甲第三啊?要说一甲前三,那还得是女儿自己旺夫。”
“好好好,是我女儿旺夫,行了吧?”赵允让一脸的宠爱,对这个大女儿,他是喜欢得紧,虽然是嫁出去的女儿,但是这王府上下,许多事情都是这个大女儿一手操持,甚至许多弟弟妹妹,都是这个大女儿一手管教的。
这种大姐,多子多女的年代,在许多家庭中,都有。
“诶,父王,都说到哪里去了。今日女儿是来说小妹的婚事,女儿选的人,正是女儿给夫君找的那个老师,甘奇甘道坚,父王可还记得甘道坚?上次可来过家中的。”赵大姐说道。
“甘道坚?为父岂能不知道,今日白天,这汴梁城里可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如此大名,已然如雷贯耳了。”宫里的事情,赵允让岂能不知?
“女儿可不是说什么大事的,女儿是说要把小妹嫁给甘道坚的事情,父王觉得如何?”赵大姐哪里管什么汴梁城大事。
赵允让收了笑意,想了想,点头说道:“此事能成,自然是好,就怕……”
赵大姐已然插嘴说道:“父王,爹,你答应就成,还怕什么怕,还能怕甘道坚不答应?爹你放心,老赵家的女儿,谁人不喜谁人不爱?小妹又生得如此优秀,自是配得上甘道坚的。父王答应了,女儿就去把此事办成,父王只等着吃喜酒就是。”
一旁的赵宗实刚才与赵允让说的话题,也是甘奇。此时出言一语:“大姐,此事怕是没有这么简单。”
赵宗汉与甘奇关系极好,头前有些话不敢在赵大姐面前说,此时却也说了出来:“大姐,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赵大姐妇女心思,急忙说道:“还从长计议什么?父王,不快快去做,难道得甘道坚应了别家的亲事再说?可当真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这么好的女婿,岂能白白便宜了旁人,女儿赶紧去办,一定办妥。”
说完赵大姐已然火急火燎就走,女人的心思,终究与男人不同。女人只会想着自己如何好,男人却知道男人要什么。
赵宗实看着大姐风风火火而来,风风火火而去。有些担忧说道:“父王,甘道坚,可不同旁人啊,舍生取义之辈也,可不比吴姐夫那般性子。”
赵允让摇了摇头,说道:“就让你姐姐去试一试吧,若是能招得这么一个女婿,与你将来,也是有大益处的。”
赵宗实却摇头说道:“父王,儿子却也不想如此行事……”
赵允让摆摆手:“世事艰难,如今后宫即将临盆,万事小心为上,甘道坚乃仗义执言之辈,却又是个白身,并非朝堂官员,多多与之交好,有益无害。”
皇家,终究是政治家族,不能想得太天真。
赵宗实点点头,想了想,又道:“就怕因此事,反而生了嫌隙,那就不美了。”
赵允让压了压手,只道:“你情我愿之事,成与不成,皆可。倒也不至于生出什么嫌隙。”
赵宗汉却欲言又止几番,还是出口:“父王,那您得好好与大姐交代一下,大姐她……”
“嗯,宗实,你去与大姐交代一下。”赵允让吩咐一语。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说不尽的好
文彦博罢相了,事情却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甘奇这是断了人的官路、宰相路,是否比杀人父母还要严重?
杀了别人的父母,事情就这么简单单过去了,甘奇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后续的影响,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后果。
甘奇所想,也而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二日,巧儿成衣店也开张了,相扑联赛继续打,各家商户的球队接着训练,梨园春继续唱戏。
甘奇大早而起,随着周侗练了几通枪棒,扫去了昨夜饮酒的难受,回到书房,开始读书。
门外来人敲门:“请问甘先生可在家?”
正在收拾枪棒的周侗边去开门,门外之人,周侗倒也认识,正是皇城司押官李明,便也没有一个好脸色问道:“李押官今日莫不是又来拿人下狱的?”
李明反而赔了一个笑脸,说道:“劳烦一下,今日特来寻甘先生告罪。”
周侗听得是告罪,面色好了一些,说道:“稍后。”
周侗转身,片刻之后甘奇出来了,连忙与李明作礼:“李押官,快快里面请。”
李明自然也给甘奇作请,他在皇城司当官,有一部分职责就是负责皇城守卫工作,昨日之事,他早已从当班的护卫口中知晓。自然也得承甘奇的情面,因为甘奇在皇帝当面,算是为李明开脱过罪责,说李明是奉命行事,不关他的事情,也未在皇城司受罪。
这也是今日李明会上门来的原因所在,若是甘奇在皇帝当面把李明一通喷,李明今日岂会来?只怕此时连杀甘奇的心都有了。若是李明就此罢了官,他一个军汉出身,还说不定真有蒙面杀人的胆气。
这世间的事情,就是这般千丝万缕,因果循环。
李明手中提着一些薄礼,放在大厅门口之处,李明能在大宋朝的武人里脱颖而出,可见也有他的高明,见识过甘奇在文人中的影响力之后,便也能猜到甘奇往后的官路仕途,不说本就承了甘奇的情,就算不认识,上门来拜见一番,也是在为将来做打算。
若是等到将来甘奇真的做了官,一个皇城司的六品押官,在甘奇这种文官面前,那几乎就是一文不值了。好在头前李明算是与甘奇已经认识了,此时不赶紧来,更待何时?世事如此,坏事未尝不能变成好事。
“李押官何必如此客气?”甘奇态度也是极好。
李明连连摆手:“一些点心吃食,算不得什么,甘先生上街也能随手买得到的。此来,一为昨日多有得罪,还请甘先生见谅。二来也是感谢甘先生昨日在官家面前并未怪罪与我,多谢多谢。”
“李押官当真不必如此,此事也怪不到你身上去,你不过就是奉命行事,奉命行事而已。”甘奇笑着说道,很是真诚。
“多谢甘先生理解啊,在下此来,还有一件事情。头前听说甘先生举办了一个什么战球大赛,连开封府都派人组队参与了,在下虽然也不甚了解,但是我皇城司又岂能落后?此番也带了几十壮汉,可供先生挑选,也组一个队,定要与那开封府较一个高下。”李明,是真会做事。
甘奇自然大喜,连连拱手:“多谢李押官。”
李明抬手作请:“甘先生,出门去看看?挑上一挑?都是一等一的壮硕军汉,比那些开封府的衙差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甘奇也起身作请:“押官先请。”
两人往外而去,到得相扑场里挑了一番,又互相寒暄几语,皆大欢喜。
待得送走李明,却是苏轼苏辙兄弟俩又上门来,急切非常。
还未等甘奇请两人入内,苏轼已然开口:“道坚,此来别无他事,也不进去了,就是来辞别的,仓促之间,不多留了,我兄弟得赶紧回蜀地眉州去。”
苏辙也急忙说道:“道坚兄,唉……此去怕是两三年难见了,颇为不舍,却也不得不快快回去,就此别过。”
甘奇愣愣当场,连忙问道:“怎么了这是?刚中的进士,官还没到手呢,怎么就要回去了?”
苏轼满脸难过的模样,长叹一声:“唉……生母病故,消息刚刚传来,如晴天霹雳一般,此番回乡,当守孝在家,来日,来日再进京城,再与道坚把酒。”
苏辙拱手作揖:“就此别过了,道坚兄多多保重。”
这消息当真是甘奇没有料到的,甘奇也不知历史上兄弟二人中完进士,就死了母亲,更不知道兄弟二人中了进士之后,官也还没有当就回去了,还得两年后才入京授官。甘奇甚至都在想怎么走动一下,给兄弟二人安排个京官当当,这回是不用想了。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看着两人悲痛万分的模样,甘奇连忙说道:“二位稍候。”
甘奇起身就往家内而去,不得片刻就出来了,手抱一个箱子,塞到苏轼手中,说道:“只当路上盘缠,我在京中等着你们回来,一路贼多匪多,一定小心。节哀顺变,节哀顺变。”
苏轼也不推辞,倒也不是苏轼没有盘缠,而是不去拒绝甘奇的好心。随后兄弟俩作揖拜别,仓促而去。
兄弟二人匆匆而别,甘奇站在门口,还有点没有反应过来,如今甘奇真正名动汴梁,隐隐有名士大儒的趋势,兄弟二人更是一起高中榜首。正是三人一起佩剑装逼之时,却是苏家兄弟就这么走了。
甘奇站了片刻,正在摇头叹气,准备转头进屋,却见村口走进来一行人,赵大姐当面,吴承渥随后,赵宗汉也跟来,还有一众小厮肩扛手拿,看起来礼物不少。
甘奇只当是吴承渥送谢礼来了,倒是觉得自己可以泰然受之,便在门口等候了片刻。
赵大姐笑意盈盈,走到门口停住了脚步,还煞有介事左右打量了一番甘奇。
甘奇开口:“赵大姐,请。”
赵大姐笑靥如花,一边往里走,还一边盯着甘奇看,口中还道:“好男儿,当真是好男儿,极好极好,身板子好,人也好,说不尽的好……”
甘奇有些懵逼,随后入内,心中腹诽:这大姐有毒,老公中进士,赵大姐高兴疯了?当着老公的面,把别的男人一通夸。
再看吴承渥,还他妈一点都不吃醋……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尴尬
赵大姐带着老公与弟弟进屋,甘奇刚一落座,吴承渥立马到得甘奇面前,大礼拜下,泪湿眼眶:“学生能有今日,全仰赖先生大恩大德,学生……”
“别矫情了,起来吧,往后好好为官就是。”吴承渥实在太有礼了一些,甘奇直接起身扶起吴承渥,也打断了吴承渥的话语。大概也是不想看到吴承渥又上演一通涕泪俱下的模样。
“先生……先生,学生无以为报……”起了身的吴承渥还要说。
甘奇又打断一语,笑着说:“无以为报,过年过节送点礼物来就是了。”
吴承渥点头如捣蒜:“这是应该,这是应该,今日来,也给先生就带了谢礼,都是夫人备下的,硕大的辽东宝珠,翕州的好墨,西北的正宗狼毫……”
吴承渥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谢意,这个老实人,有点太老实。
所以甘奇再一次打断了吴承渥,笑道:“行了行了,你啊,就不必如此客气了,显得生份了,听说你谋了个太学的差事?”
吴承渥闻言尴尬一笑:“全是夫人走动的,学生还不想去,怕去了太学误人子弟。”
“四书五经,你跳背如流,去太学讲经,与你正好,不必如此不自信,这世间经史典籍能学得如你这般扎实的人,不多了。”甘奇还真不是夸,而是真这么想,吴承渥能中一甲第三名,靠的就是这扎实的基础。
吴承渥连忙躬身答道:“先生过奖了。”
却是甘奇又笑道:“这般,倒是麻烦了,你倒成了我的老师了。”
“不敢不敢,学生万万不敢当先生的老师,学生即便到得太学授课,见到先生,那也万万不敢拘礼在上,定然与学生之礼待先生。”吴承渥颇有点诚惶诚恐的味道。
甘奇自然是在开玩笑,玩笑开到这里,却也觉得无趣,因为吴承渥压根就不是开玩笑的人呢,甘奇说点什么,吴承渥都当真对待。
所以甘奇唯有微笑摇了摇头,这玩笑也开不下去了。
一旁的赵宗汉笑道:“姐夫,道坚与你开玩笑呢,他是那连太学的课都不去上的人。”
吴承渥听得赵宗汉此言,方才尴尬笑了笑。
却听甘奇又道:“不不不,这回你姐夫去讲课,我还是得多去听听。”
甘奇是真要多去听听吴承渥的课,这段时间吴承渥在甘奇家中备考,经史典籍上的事情,吴承渥当真是个好老师,从来问不倒,任何细节与知识点,吴承渥都是信手拈来。这种好老师,还真不多。
甘奇显然是认真对待一下读书这件事,这进士必须是要考的,进士若是考不上,这大宋朝,甘奇也就混不开了。以见识而言,甘奇自然胜过这个时代的人,所以这四书五经之类的,必须要下一点苦工。
若是考不得进士,甘奇这一辈子,就他妈尴尬了。
吴承渥听到甘奇如此说,只以为甘奇是要去检验他这个学生的授课水平,连忙一本正经答道:“先生放心,学生万万不敢给先生丢脸。”
一旁的赵大姐,看完了学生拜谢老师的事情,又看完了老师叮嘱学生的事情,方才开口说话:“甘先生,此来还有一事,便是想请先生过几日往王府赴宴,到时候父王也会出席,还请先生一定要到,也有要事相商。”
要事相商?甘奇倒是不知赵允让能有什么与自己商量的事情,问道:“不知是何要事?还请大姐告知一二。”
赵大姐神秘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赵大姐此时不想明言,显然也是心中有小计策,她就是想在汝南郡王赵允让当面,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也是为了让这门婚事板上钉钉,就算万一甘奇有个不愿意,但是在汝南郡王当面,甘奇十有八九也不敢一口回绝。
赵大姐中年妇女内心的小九九,倒也不能说她对与错,她是一门心思想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却是赵宗汉拆了赵大姐的台,直接说道:“道坚,大姐卖关子,我与你说。大姐就是想促成你与小妹的婚事。小妹过不得多久就满了二八年岁,正是待字闺中好年岁,道坚你如今年岁也不小了,马上也要及冠了,却还未娶妻。”
赵宗汉是故意拆台的,他是站在甘奇这边思虑的,不愿甘奇到时候落得个左右为难。
台子被拆了,赵大姐怒瞪了赵宗汉一眼:“你这小子长大了啊?要你多嘴?”
赵宗汉一反常态,在大姐面前终于硬气了一回,也不怕大姐的竹条子了,说道:“大姐,好商好量的事情,何必如此呢?”
赵大姐被弟弟怼了一句,好似内心受到了巨大的伤害,眼圈一红,指着赵宗汉说道:“长大了,长大了啊,真的都长大了,大姐在你心中,也算不得什么了?大姐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我们赵家,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些不争气的东西?还不是想小妹能不与我一样,能够嫁一个好夫婿?你们真的是长大了,大姐我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你们却还都不领情,我便是死了算了……”
两姐弟忽然这么来了一通,把甘奇看得是一愣一愣的,事情倒是看懂了,也感动赵宗汉这么帮着自己,直觉得这个朋友没有白交。若真是按照赵大姐的设计,汝南郡王面前提起此事,那时候的甘奇,当真是陷入两难境地了。
却听赵宗汉又道:“大姐,大姐,你的苦心我如何能不知道?但是这般人生大事,不该如此来做。大姐若是心中有气,回去寻根竹条子,大姐你打我一顿出出气就是,但是大姐这般行事,当真不妥。不信你问问姐夫,如此行事妥是不妥?”
赵宗汉这是惹事了,吴承渥听得言语,浑身一个激灵,肩膀都抖了起来。
赵大姐果真把视线转向了自己老公。还是那句话,女人哪里懂得男人所想?这赵家的姑娘,但凡真有点本事的男人,哪个又愿意娶回家?
吴承渥一脸无辜的看着赵大姐,又一脸无辜的看着赵宗汉,最后又看了看甘奇,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声音细若蚊蝇,说了一句:“兴许……兴许……多少有些不妥吧……但是夫人心肠是极好的,没有比夫人更好的心肠了……”
赵大姐一脸的不敢置信,不敢相信吴承渥竟然会说她做事不妥,瞪着圆溜溜的双眼,就要发怒,最后怒没有发出来,却是一声哭泣:“我做得不妥,好好好,如今一个是长大了,有主见了,一个是当官了,不把我这糟糠之妻放在眼里了,我做得不妥,那你们做,你们把事情办妥了……”
场面实在有些尴尬。赵大姐夫妇与赵宗汉尴尬,甘奇更是尴尬。
………………………………
第一百八十五章 道坚书院(感谢书友智瞳万赏)
赵宗汉皱着眉头看了看心灵受伤的赵大姐,转头与甘奇说道:“道坚,让你见笑了。但是此事还是要与你谈一谈,我家小妹,自小饱读诗书,一向温文尔雅,容貌你也见过,也是极好。若是嫁为人妇,定会是个好妻子。此时,道坚你多多思虑一下,若是有意,那就到府中见一见我家父王,到时候你可以请一些族中宿老长辈,把此事定下来。若是你作了他想,倒也无妨,当真无妨,此来就是好商好量,不以此事影响了你我之间的情分。”
赵宗汉话语真诚,毫不作伪。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遭,甘奇看着赵宗汉,认认真真考虑起来,这个时代,男女婚配,虽然不比明清时候的那般保守,但也并不开放。
这个时代,多少嫁娶的男女,婚礼之前,连见都见不上一面,盲婚哑嫁的事情太过正常。甘奇这还算是好的,至少甘奇还见过赵家的小妹赵宗兰。
这个时代的男女,也更不要去憧憬婚前谈恋爱这种事情。这个时代的男女恋爱,只有一个地方有,那就是青楼。如樊楼与遇仙楼这种地方,真正贩卖的服务,不是皮肉生意,就是恋爱。那些楼宇里的女子、清倌人们,就是给这些文人雅士提供恋爱服务的。
甚至那些清倌人,一个人与几个男人谈恋爱也是正常。
到得这个时代,甘奇自然也不会去奢望与谁先谈恋爱再结婚,这太不现实了。
但是甘奇认认真真考虑了一下,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这赵家的女儿还是不娶为妙。原因也是很现实的,不说将来要如何三妻四妾,但是也没有必要真把夫妻生活过得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眼前的吴承渥就证明了一切。
封建王朝,皇家,永远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这一点,如何也不会改变。
甘奇看着赵宗汉真诚的眼神,答道:“献甫,家父过世刚满一年,守孝期还未满,此时谈婚论嫁,实在有些不合时宜,还请献甫多多见谅。”
这个借口,甘奇以往还真没有想起来,因为甘奇上辈子没有过守孝这种意识,这辈子的甘奇,起初本也就是个泼皮无赖,并不严格遵循读书人这一套礼教。
此时甘奇忽然想起来,还是因为苏轼与苏辙兄弟俩丧母的事情。
赵宗汉微微叹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些许失望,与甘奇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
随后赵宗汉起身与赵大姐说道:“大姐,走吧,时候不早了。”
赵大姐却急忙说道:“守孝之期,不谈婚论嫁,但是把此事先口头说定也可以的。”
赵大姐心中,是真的疼爱自己的小妹,是真的为了这个家在操心。
“大姐,走吧。”赵宗汉拉了一下赵大姐。
赵大姐还想说。
赵宗汉连忙又是一语:“大姐,待得道坚守孝期满再说吧,走吧走吧。”
此时吴承渥也来拉了拉自己的媳妇,轻声说道:“夫人,往后再说,往后再说。丧期为满,有违圣贤礼法。”
赵大姐不情不愿起身,在老公与弟弟拉拽之中,出门而去。
甘奇相送几步,到得门口,看着三人走出不远,便又起了争执。
甘奇摇头叹息,慢慢转身进门。
周侗先去关门,然后跟在甘奇身后,说道:“大哥当真教人佩服。”
“佩服?佩服什么?白白辜负了献甫一片诚心,他心中是想让我娶他妹妹的。”甘奇是看得出赵宗汉心中所想的,赵宗汉虽然不想为难甘奇,却也更想甘奇真的娶了他妹妹。赵宗汉,当真光明磊落。
周侗却道:“大哥是有大志向的人,将来出将入相的人物,何必娶皇家之女。”
“罢了罢了,以后都不要再谈此事了。只希望献甫心中不会太过失望。”说完话语,甘奇回到书房坐定,这一日都不曾出过书房。
人生在世,大概就是如此!
第二日,梨园春的戏院,人满为患,比肩接踵,戏院里正在唱着戏,却已经坐满的年轻的读书人。只因为下午甘奇会开讲,所以这些学子们,大清早就来排队占座了,哪怕是花上一个门票钱,也要把位置先占到。
反倒是那些真正来听戏的人,一个个挤在门外骂骂咧咧。
甘霸自然把事情马上去报告给甘奇。
甘奇也是没有想到事情会成这个样子,还影响了正常的生意,便道:“呆霸,你是我在村中建个书院如何?”
“书院?大哥,书院好,大哥的书院,我能不能也去读读书?”甘霸挠着头问道。
甘奇笑了笑,上下打量了一下甘霸,说道:“你就算了,你还是好好练习刀枪,往后等你生了孩子,倒是可以来书院里读读书。”
“这般好,这般是极好的,大哥说话算话,待得我生了娃儿,大哥可一定要教他读书。我这辈子是没什么出息了,往后我的娃儿,那一定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了,才能有出息。”呆霸激动说道。
“那就建一个书院吧,就叫作道坚书院,靠近村子这边,再划出个三十亩建书院。”甘奇说道。
甘霸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答道:“大哥,你家这二百来亩地,可就用去一百多亩了。”
甘奇看着甘霸煞有介事算数的模样,笑道:“若是地不够,就买上一些,你在村里去问问,价格高一点无妨,谁愿卖,都买来。村后的山本就种不出什么粮食,花些钱一并都买来吧。”
甘霸点着头,也道:“大哥,买地倒是有些难,买山当是简单的事情,后山本也有大哥一份,我家也有一块,此事我定与大哥办妥,如此大哥也没有必要拿田来盖书院了,就把书院盖在后山,当是再好不过,读书人总喜欢这般地方。我这就去各家各户商谈一番。”
甘霸说完,急不可耐去办事。
甘奇吃完午饭,休息了片刻,下午出现在了戏院之中。
戏院内的场景,也是甘奇如何也没有料想到的,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一个一个的人头,一个个的头冠,还有一双双期盼的眼神。
却又是一片鸦雀无声。
直到甘奇走到台子中央站定。
便听满场自发而又整齐的声音:“拜见甘先生。”
甘奇微微抬手,说道:“不必多礼。”
这一刻的甘奇,似乎陡然间有了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往的甘奇,是很有目的性的沽名钓誉,这一刻的甘奇,忽然觉得自己似乎真可以给这个大宋带来一些改变。
这一刻的甘奇,也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给这个大宋朝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m。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
该给这个大宋朝先带来一点什么呢?
朝廷,或者说政府,到底是个什么机构?管理机构?还是服务机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甘奇也有自己的看法,政府应该既是管理机构,又是服务机构。
国民与社会需不需要管理?显然是需要的,这个问题也可以拿仁宗赵祯这一朝来说,对社会与国民过度的放纵,导致江湖匪类横行,这一点上,就是管理不善。
服务,那便更不用说。往大里说,国家应该给国民与社会提供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服务,往小了说,国家修路筑桥,给国民提供出行便利的服务。
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可以找到来源的。比如法家,就是偏重于管理。而儒家,则偏重于服务,呃……至少儒家思想上是偏重于服务的,开口闭口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里也可以延伸一点,比如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就是法家的做派。而保守派的司马光,在反对变法的言论中,则代表了儒家的思想。
这里不说个人言行举止与品德的问题,只说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核心思想。
王安石的核心思想,国家应该通过改革,增加收入,让国家实力变强,以应对内忧外患。
司马光的核心思想,天下出产本有定数,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在民,就是在官,如果国家想要增加收入,自然百姓就减少了收入,国家不该与百姓争夺利益。这就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核心思想所在。
这两派的核心思想,其实都没有逻辑上的错误。其实到后世,这个问题依旧还在,只是不在台面之上。而且后世与宋朝,还有一点区别,区别就在于天下出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