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猛虎-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头都头们,扯着喉咙不断大喊。

    “不要怕,不要格挡!”

    “不要格挡,不要格挡,往前刺杀!”

    “不要收枪去挡,不要怕,铁甲一定能护住你,刺杀,刺杀!”

    士卒们的脸上,紧张与热血交织,握着枪的手也时不时颤抖几下,唯有捅刺不断。

    狄咏往前,耶律乙辛也在往前。

    两人似乎都已经能听到对方喊出来的话语。

    耶律乙辛依旧在不断催促着麾下士卒下马集结往前冲,往前去搬开拒马。

    狄咏也在继续呼喊着,口中只有一个词:“向前!”

    两人的喉咙早已喊破,沙哑得听在耳中都能有一种抓挠心肝之感。

    城头上的陈翰,还在不断安排着轮流击鼓的差事。

    城头上的曾孝宽,口中嘟嘟囔囔的,却不知从何处拿来的纸笔,手拿笔,颤抖之间在纸上不断书写:大宋治平二年四月十一日,余立大同城头,目睹宋辽鏖战,宋军五万不足,辽军十万轻骑,大宋枢密院使甘奇甘道坚,金甲铜面,身先士卒,以无数拒马困辽军于北城,马蹄羁绊而不得动弹。一时间鼓声震天,喊杀如雷,战场之上血气升腾,令人作呕,战场之下,五脏六腑残肢断臂四处皆是,炼狱之景不外如是。

    辽军欲北出,几番不得,复强冲欲出,长枪如镰,人如草芥,主帅奋勇,将士百死。余亦感热血上涌,不能自持,只念一介书生,无杀敌之力,唯有提笔记之,我华夏泱泱,寰宇居中,文明璀璨,六合八荒,千年为尊,无他,男儿敢死者也!如今日之战,可恨可恨,可恨不得披甲同往,双拳攥紧,牙呲欲裂。

    日已过顶,鏖战不停,辽南军已无力,东西成强弩之末,唯有北复出击,不达,再出……

    曾孝宽笔端如龙,不断写写画画,仿佛置身此地,不能出得半分力气,唯有把亲眼目睹的景象记录下来,方才好像自己在此时也出了一把力气。

    继续再写,曾孝宽写得激动不已。

    已然是下午了,战场似乎慢慢平静了许多,南边的战事慢慢停了,东西两边也慢慢偃旗息鼓,甚至连北边的冲突也不如之前激烈。

    累了,所有人都累了。

    肾上腺素慢慢退去,所有人都气喘吁吁起来。

    七八万人,十万人,是杀不完的。哪怕站在那里被人砍,一时半会都砍不完,何况中间还夹杂着十几万匹马。

    草原人冲不动了,可能也是知道冲不出去了。

    宋人也累得迈不动腿了。

    十几万人的战场,终于在下午半晌的时候陷入了一种僵持阶段。

    拒马,再一次成了分隔双方的防线。

    水桶不断往前运送,一桶一桶的水在一列一列的铁甲士卒间传递,每个人都痛饮几瓢方才罢休。

    用箩筐装的面饼再来。

    无数马匹中的草原人,面色中带着绝望之色,两眼无神地看着就在二三十步外吃饭喝水的宋军。

    耶律乙辛的喉咙彻底沙哑了,沙哑到说话都会疼,沙哑到听他说话的人都的凑近了才能听得清楚。

    甘奇的喉咙,狄咏的喉咙,也皆是如此。

    没有什么一战斩敌酋十万的说法,那也是故事里的。便是十万头猪被围在当场,也不可能轻易被人一战给斩杀殆尽。

    甘奇坐在地上,看着对面不远的敌人,一边吃着面饼,一边喝着水,疲惫不堪,一夜未眠,从昨晚下半夜苦战到今天下午,他早已脚步虚浮。

    放走,是不可能的,继续战斗,也是为难。

    投降,暂时而言也不现实,看不见生路的人,是不可能投降的。比如耶律乙辛。

    而那些草原人,还有那些草原人的头领,投降与否,也还在一种纠结状态。一方面忌惮辽人上百年在草原的威势,一方面又不想真的给辽人卖命到全军覆没。

    甘奇再一次下令:“命令城内接着打造拒马,摆上去,层层叠叠摆上去。”

    “命令附近州府所有的禁军厢军皆赶来支援!”

    战事到得如今,那些不堪用的军队,此时也当堪用一些了,至少在外围布置防线的用处还是可以有的。

    吃着喝着,甘奇饿坏了,也渴坏了。

    牛皮大鼓被从城头上搬了下来,列在了甘奇身后不远。

    陈翰与曾孝宽也下来了。

    曾孝宽洋洋洒洒不知写了多少页的纸张,便是此时停战之时,他也在写,把战事的前奏也开始写在纸上,亲眼见证了这个时刻,便要完完全全记录下来,不仅要给汴梁城的人看,他还要给天下人看,更要留给后世子孙看。

    曾孝宽上来见过了甘奇,便趴在一旁奋笔疾书。

    陈翰恭恭敬敬站在甘奇身侧,开口问道:“相公要不要先下去休憩片刻?”

    甘奇摆摆手,说道:“你去后阵寻狄咏,让他在北方也要布防,辽军大营中还有三四万骑兵,若是来救,也要用拒马把战场外围全部堵死!”

    陈翰接令而去,本来传军令的事情不该陈翰来做,却是甘奇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人不是疲惫不堪了。

    甘奇抬头看了看天空,天黑还有两个时辰左右,暂时不急,再歇歇,让将士们也再歇歇,吃饱喝足了,歇息一个时辰再说。

    忽然甘霸从远方摇摇晃晃而来,大喜开口:“大哥,大哥,乌古鲁那小子回来了!”

    甘奇一直并未把乌古鲁真正放在心上,却也不知为何,此时听得乌古鲁回来了,一跃而起,连连开口:“哪呢?人在哪呢?”

    甘霸奔到近前,一屁股坐在地上,抬手往后一指:“进城了,满身是血,十几个口子,寻了医官去救了。”

    “他是怎么活下来的?”甘奇有些吃惊,十几万马蹄之下,这小子怎么还能活下来?

    “他乱打乱冲,然后被人击倒了,这小子灵光,抱在了马腹之下,随着马乱跑,后来马乱走出了敌阵,他把自己绑在马上往南走,在北边被人看到救回来了。”疲惫不堪的甘霸,面色上带着疲惫的笑意。

    甘奇张了张嘴,心中很是震惊,马术马术,竟然有人真的能在马肚子上一直抱着不掉下来?

    十几万匹马狂奔往南,其中有一匹马肚子上挂着一个人,兴许真就这么幸运。

    甘奇此时心情也很好,说了一句:“这小子真命大!”

    “哈哈……大哥,我就说这小子机灵,死不了。”甘霸爽朗笑着,抄起甘奇吃了一半的面饼便是狼吞虎咽。

    “重重有赏,得赏赐一千个青壮给他,不,两千个!待得这仗打完了,得好好请他喝一顿。”甘奇大手在空中挥,内心的兴奋掩饰不住,兴许他也不知,这个乌古鲁在他心中慢慢也有了一点分量,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

第五百章 残阳,鲜血

    大同城北,并非完全空地一片,也有起起伏伏,小山包山岗,却又不是那等山地之处。

    城内依旧不断在打造拒马,有道是打仗就是打钱,甘奇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一个拒马十个铜钱,这还仅仅是手工费,拒马的做工太过简单,稍微熟练一点点,一天打造几十个不在话下。一家人齐上阵,一天赚一两贯钱也不难,这比平常一个月的收入只多不少。

    木料不足了,甘奇甚至下令,若是包工包料,一个拒马二十个铜钱,大同城的普通百姓们,为了这二十个铜钱,连床板都舍得拆了。

    若是还有人愿意把拒马往城外运送,送到指定地点,便会再加十个铜钱,不论是请人运还是自己运,反正运费十钱。

    甘奇要把整个大同城北但凡能走路的地方,全部塞满拒马。

    这还不止,甘奇花钱已经花到了一定的层次了,他甚至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买家具,一条板凳五个铜钱,一张方桌三十个铜钱,椅子茶几,甚至胡床,城内之人只要愿意卖,全部高价收购。

    这些东西,只要搬到战场,作用与拒马的差别也不大。

    此时甘奇还是顾及一些正当性的,但凡战事若是再紧急一些,甘奇甚至都会派人动手去抢,把家家户户的家具都给抢喽,都扔到战场上当做拒马用。

    甘奇麾下五万人还差了一点点,敌人的数目虽然不知确切,但是估算起来,在八万到十万之间,此时伤亡至少也有一两万人了。

    此时停战的间隙,也给了甘奇一点调度的时间,东南西三面各一万人,北边一万五千人,还留了五千人作为预备队,也临时当做搬运工,运送那些拒马之物。无数的草原辽军,被压缩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地域之内,这个地域如今小到只有十来个足球场那么大,人与马,已然挤得没有立锥之地。

    双方士卒,隔着拒马相望,距离也不过二三十步。即便是停战了,也时不时有羽箭互射,只是双方都累了,从昨夜到今天下午,宋军在吃饭休息,辽军却连饭都没得吃,水也没得喝,连此处本来就有的一些小水沟,都被宋军从上游截断。

    耶律乙辛舔着干燥的嘴唇,时不时望向北方,他显然在等待什么,大概是等待北方大营里的那三四万骑兵,希望他们此时及时出现在这里,只要那三四万骑兵出现,便是生机。

    奈何耶律乙辛却一直没有看到他期待的人马出现,身旁一人给耶律乙辛递上来一个小水囊,耶律乙辛连忙接过喝了一口,缓解一下撕裂疼痛的喉咙,哪怕是哪个小水宕里舀来的黄色泥水也是宝贵的。

    此时对于辽军来说,倒也不是没有粮食,比如马,杀一匹马,足够喂饱许多人。奈何周身没有回旋之地,连生火烤肉都是奢望。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开始杀马了,喝几口马血,嚼几口生肉,也是好的。这大概就是真正的茹毛饮血了。

    疲惫,笼罩着所有人,人越休息越懒,越休息就会越疲惫,甚至战场上都有人能眯着眼睡着了。

    甘奇再一次站起,用沙哑的声音轻声说道:“击鼓!”

    领兵飞奔而去。

    就在身后不远,鼓声再起。

    听到鼓声,人就像上了发条一样,立马神经紧绷而立,不仅宋军如此,连辽军也是如此,鼓声一起,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连忙捏紧自己的兵刃。

    “列队,列队站好!”

    “打起精神来,一鼓作气,胜利就在眼前!”

    “预备,预备预备!”

    鼓点开始急促,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翻过去,向前!”

    “向前向前!”

    “后队把拒马往前搬!”

    “杀!”

    “杀!”

    “刺!”

    耶律乙辛此时也神经紧绷而起,站在马上不断来回去看,东南西北到处看。

    看得片刻,他再一次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再去组织人手,往北突围!”

    往北突围!

    一排一排的长枪端直,一排一排的人,弓弦嗡嗡大作,羽箭再次腾空。

    也有人大喊:“队头,我的箭囊空了。”

    “那就端枪往前压!”

    耶律乙辛终于看到了他期盼的场景,激动得高举手臂,开口不断去呼喊,只是喊不出多少声音。

    北方出现了轻骑的身影,草原的轻骑,来了。援军终于来了。

    耶律乙辛激动不已,他挥着手,好似觉得远处北方的那些轻骑能听到他的命令一般。

    只是不知为何,那些轻骑停在了一个斜坡之上,马匹不断在左右逡巡。

    耶律乙辛看不真切,急得更是奋力舞动手臂,甚至还叫人把身边的一杆高耸的将旗也挥动起来,希望能把那些轻骑招过来。

    轻骑却依旧没有任何动作,马匹依旧还在左右逡巡不前。

    因为斜坡之下,早已密布了拒马,马蹄实在冲不下来。

    这种情况,让那刚刚赶到战场的三四万人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决策是好。

    是下马步行冲下去支援?

    还是另做打算,比如绕道过去,绕到城池其他方向,直接攻打城池,来个围魏救赵?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那三四万人,并没有一个人能做得了所有人的主,他们显然来自许多不同的草原部落,耶律乙辛不在当面,谁也不会听谁的。

    围魏救赵是个好办法,因为就算所有人下马冲进拒马堆里,面对那些宋人铁甲,依旧是劣势,但凡有几千人反过来阻挡他们,必然也会陷入苦战的境地。若是宋军还有人手调派,往北去把马都占了去,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但是直接绕到城池另外的方向去攻城,似乎也难以成行,高墙之下,攻城何其艰难?更何况攻城也要有最基本的装备,不说其他,便是长梯也是要的,环看左右,最近的林子都在十来里之外,还得打造长梯,再往那高墙去填人命,这也不知要填进去多少人命。

    一堆部落首领聚在一起,商量着对策。

    一个圆脸大汉开口说道:“此时这种情况,没有其他办法了,唯有攻城了,咱们从城北绕过去,直接往南城去,造梯攻城,只愿枢密使能多撑一会。”

    圆脸大汉说完话语,眼神扫视左右众人,有人点头,有人皱眉,有人一脸沉思模样。

    随后有一个汉子说道:“扎里合,你有没有想过,哪怕是打进了大同城,这城北之围就真的解了吗?这些宋军,在城内并未一个亲眷,便也没有一点忌惮,这大同本是辽城,宋人但凡聪明一点,又岂会放走枢密使去救一个本就不属于他们的辽城?只要他们持续围攻,怕是枢密使坚持不了多久。”

    有人点着头接道:“是啊,扎里合,若是咱们拼上无数人命打下了城池,宋人不管不顾该如何是好?咱们还不是只能下马往那些拒马堆里冲?”

    圆脸大汉扎里合闻言眉头大皱,抬头看了一眼到处都是的拒马,此时不仅有拒马,连城内的桌椅板凳之物都搬出来了,到处都是,连城门口处都摆满了,只留下一些随时可以封住的交通道路,这些道路显然就是用来运送物资和传递消息。

    这真是大手笔,当真让人开了眼界。

    扎里合皱眉又道:“窝可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不救了吗?到时候辽人来问罪,你们一个个,谁担待得起?”

    契丹人在草原上的威势,是杀出来的,杀出来的威势,才让人记得住,也记得久远!这些草原部落,虽然各怀鬼胎,但是似乎还真没有人敢轻易忤逆契丹人的命令。

    窝可真,就是刚才最先反对扎里合的那个汉子,来自草原最西边的乃蛮部,乃蛮部住在阿尔泰山以南,是草原西边最强的部落。这个乃蛮部,在史书上篇幅不短,后来成吉思汗铁木真崛起之时,乃蛮部就是他统一草原的大敌。

    窝可真显然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却也在犹豫要不要直接说出来,扎里合等着他说话,他却并不急着说话,而是用一种阴森森的眼神看了在场所有人,才慢慢说道:“你们,真的想契丹人胜吗?”

    这句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窝可真,真的敢说,真的不怕死,说出来的话真的吓人!

    扎里合心中大惊,连忙问道:“窝可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窝可真眼神凌厉,直接又问:“扎里合,你的达密里部,已经被辽人的西北路招讨司驯服成了一条牧羊之犬?”

    “窝可真,有话你直白说,你可知道你今日说出这话,传到辽人耳中,会是个什么下场?”扎里合是真有些怕,他怕契丹人,怕契丹人的西北路招讨司,因为辽国西北路招讨司就在达密里部的附近,那里还有辽人在草原上建立的城池,镇州,镇压之镇!

    窝可真笑了笑:“哼哼,我只知道辽人如今失了燕云之地,所以举国之力南征,若是契丹人再败了,契丹人也就成了一个笑话。什么西北路招讨司,我若是你,我就占了他西北路招讨司,占了他的镇州城池。契丹人便是一座大山,总也有倒塌的时候,难道你们都想一辈子被契丹人压着抬不起头?”

    扎里合张着嘴,看着窝可真,支支吾吾说道:“你不要……不要,不要来害人,你……你们乃蛮部在最西,你们离得远,我们就在草原中央,就在契丹人的眼皮子下面,你莫要害人……莫要莫要害人。”

    “扎里合,你是怕了,你已经被驯服了,你都不是牧羊犬了,你是辽人座下的马,被缰绳套着,服服帖帖。你吃着草,还要把奶都挤出来献给契丹人享用。”窝可真笑着,眯着眼鄙夷的笑。

    然后窝可真又抬手一指前方,说道:“你们看,梅里急部两万人被围在里面了,达旦九部出来的人马,皆被围了,黑车子室韦,茶札剌,耶覩刮,皆在里面被宋人围着。你们看到了吗?今日这场仗辽人若是败了,你们想一想!想,用脑子想!”

    窝可真有些激动,激动得用手指连连点着自己的脑袋,让他们想,他让面前这些部落首领可汗们想什么呢?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贪婪之色,贪婪!

    草原上的地盘,无数的牛羊马匹,无数的女人孩子,巨大的草场地盘!

    今日被围的部落,只要大战败了,只要兵马出来的兵马都折损在这里,有一个算一个,都成了肥羊,任人宰割的肥羊。

    谁去宰割这些部落呢?

    那自然是面前这些没有陷入围困的部落。

    “想明白了吗?”窝可真大声问道。

    扎里合开口了:“那……那要是契丹人以后来算账怎么办?”

    窝可真大笑道:“扎里合啊扎里合,你这头契丹人的好马啊,已经忘记了在草原上自由驰骋是什么感觉了吧?你看看这些宋人,你看看,你看看这些宋人的厉害。你知道宋国有多大吗?比所有草原加起来都大。辽人从今以后,不论胜败,将永远与宋人死磕到底,他们再也没有人手往草原上来了,明白吗?若是宋人再厉害一些,以后说不定连契丹辽国都没有了,连契丹人都没有了,你明白吗?”

    “你……你是说,契丹人再也没有能力到草原上来了?”扎里合有些紧张,有些激动,还有些害怕。

    “你说呢?你现在打马回去,镇州城就是你的了,再也没有什么大辽西北路招讨司了。”窝可真,一个摆弄人心的高手。他还有一个不甘屈服他人的乃蛮部落。

    “你……你说得有些道理,但是以后若是辽人真的大军再入草原,咱们所有人都得说好,一定要一起出兵抵抗,我最近,你们都得到我这里来抵抗辽军。否则我若是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你们了!”扎里合有一颗谨慎而又怕死的心。

    乃蛮部窝可真立马说道:“取酒来,歃血为盟,一旦辽人真的派兵再入草原,这里有一个算一个,皆在此向长生天发誓,一定尽全力出兵合在一处,把契丹人赶出草原!”

    “好,好,取羊来,祭长生天!”扎里合,怕是怕,但他兴许真还有向往自由的心,更有贪婪的心。

    战事紧迫,宋人的铁甲长枪不断向前压迫着,一排一排的辽人在铜墙铁壁面前不断倒下,宋军甚至已经钻进了马匹丛中。

    皮甲与铁甲,差距不仅在装备,更在人心。羽箭射不穿,腰刀砍不开,这是一种绝望。兴许与宋军多打几次仗,这些草原人才知道该如何面对铁甲的步卒,比如刀都不用拔,带一柄重铁锤即可,砸头盔,砸铁甲。

    只可惜草原人本就缺铁,更没有那么多铁来做这些生活在并无多少用处的重兵器。

    哪怕草原人有一定的准备,此时手中挥舞着大木棒,也比刀要好用。可惜这些草原人手中连大木棒都没有。

    以后的完颜女真便是如此,先用大木棒砸进了黄龙府,再用大铁锤与狼牙棒砸死了辽国,还用大铁锤与狼牙棒砸死了北宋。

    重围之中,疲惫不堪的辽军,真的感受到了绝望。

    耶律乙辛,看着遥远北方斜坡上还在不断逡巡的援军,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甚至亲自去挥动着高耸的将旗,希望以此来传递军令消息。

    但是远处的援军依旧不动。

    许久之后,援军动了,耶律乙辛还来不及高兴,就看到斜坡之上的援军,一个个打马回头,慢慢消失在了斜坡高处的天际线外。

    耶律乙辛正要开口怒骂,却只感觉一阵心绞痛,一口老血喷出,人便往后栽倒。

    左右之人立马上前来扶,众人皆看到了这一幕,也有人知道耶律乙辛是气急攻心,连忙安慰一语:“枢密使,他们……他们应该是绕道了,他们肯定是去攻城了,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妙计。”

    耶律乙辛连连吐血不止,还有沙哑的声音:“围魏救赵……”

    “对,就是围魏救赵,只要攻下大同城,此围立解!”

    耶律乙辛连连摇头,他身为几十个草原部落的主帅,他身为一个聪明人,岂能不知这些草原人的阳奉阴违?

    但是耶律乙辛还有最后一丝期望,他指了指一旁的一座小小高处,说道:“你去那里,你看着东西两边,看看能不能看到一个骑兵的身影!”

    “是,末将这就去盯着看,枢密使放心,不需片刻,必然能在左右发现骑兵踪影!”

    耶律乙辛苦笑着,他斜坐在地上,仰天,西边落日正红。

    厮杀声,哀嚎声,已然不入耳了,耶律乙辛就这么看着天空。

    还有高处那个观望之人越发紧张的神色,越发着急的模样,搓手转圈,脚步来回,就是不见左右有骑兵身影。

    其实并不用看,三四万骑兵一人几匹马,一旦奔起来,便是看不见,也能听到那种轰轰隆隆的嗡鸣。若是近一点,甚至能感受到大地的共鸣震颤。哪里需要这么眼巴巴望着。

    援军走了!

    所有人都知道援军走了!

    有人更加绝望,知道今日出不去了。

    有人聪明一些,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草原部落里的妻子孩子,成群的牛羊。那些援军走了,毫发无损回草原了,妻子孩子,牛羊马匹……

    然后有人喊着:“停战,我的兄弟们,我的族人们,别冲了,住手,把兵器扔了,跪地上,都把手举起来。”

    “对不起了,我的族人兄弟们,我带你们出来,却不能把你们带回去,对不起!”

    一双双木讷而又悲怆的眼神。

    耶律乙辛依旧看着夕阳,他听不到任何声音,他就这么斜躺着,看着,口中吐着鲜血……


………………………………

第五百零一章 辽国内外,甘奇布局!

    人会不会怒气攻心,一口老血吐出,就真的立马死了?

    不会。

    至少耶律乙辛并没有就这么死了,他睁开了眼睛,看到了甘奇。

    但是他并不认得这个年轻人。

    只听得这个年轻人把头凑到床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在下甘奇,幸会!”

    耶律乙辛闻言稍稍有些惊讶,轻声问了一句:“你当真是甘奇?”

    甘奇笑了笑:“有道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枢密使是觉得在下过于年少了一些?”

    甘奇的意思是说辽国朝廷真的没有做好情报工作,显然辽国朝廷知道甘奇年纪不大,却也没有想到甘奇会这么年轻。兴许是因为甘奇崛起得实在太快,快到辽国朝廷都来不及注意大宋忽然就出了这么一个人。也是因为真正见过甘奇的辽国官员只有一个,那就是萧扈,却又死在了甘奇的手下。

    什么河北两路制置使与枢密使这种官名,听起来就不会让人往年轻的方向去想。

    耶律乙辛不答话语,而是大量了一下甘奇,甘奇虽然有二十三四岁了,却因为日子过得太好,过于养尊处优了,面色白皙滑嫩,除了颌下的一缕小胡须,从外表实在看不出一点饱经岁月的稳重多谋。

    耶律乙辛又打量起了周遭环境,门窗外有花香鸟叫,屋内屏风雅致,床榻周遭都有雕刻,显然是一间富贵人家的大宅厢房。

    甘奇直接说道:“枢密使不必多看,你已在大同城内了,你败了。”

    耶律乙辛面色转悲,双眼一闭,他显然是不愿意面对这般场景,口中说道:“但求一死!”

    “死?哈哈……这是何必呢?在下为大宋枢密院使,你乃是大辽枢密院使,宋辽又本是兄弟之国,枢密使您又是足智多谋之辈,你我二人本该惺惺相惜才是!”甘奇笑着,笑出了阴谋的味道。

    耶律乙辛微微睁眼,答道:“败军之将,何谈智谋,但求速死!”

    “圣人教诲,仁义于心,枢密使不必如此悲戚,战场胜负,一时之得失而已,来日方长。”甘奇在劝耶律乙辛,便也是不想耶律乙辛心如死灰成了行尸走肉。

    耶律乙辛得活着,活着回辽国。就如甘奇所言,耶律乙辛是个手段高明之人,也是个相当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得活着回去,回去了才能发挥作用。

    倒也不是要让耶律乙辛做什么奸细内应之类。而是甘奇知道皇后太子本就不喜欢耶律乙辛,这里面的历史争夺还得继续,如今耶律乙辛打败而回,那更是授人以柄,更会受到太子打压。

    只要耶律乙辛还想活着,就得拼命挣扎,就得反击。

    这么一出辽国朝廷权力争夺的大戏,岂能不让他继续发生?

    所以耶律乙辛必须活着。

    耶律乙辛活着,也能让甘奇过几天好日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一些事情,能在汴梁那种享受人生的地方多住一些日子。

    耶律乙辛一向自信自负,面对什么造反之事,他都能沉着应对,面对什么太子皇后的,他也是智计百出。但是今日一败,还真让他以往的那些自信崩溃了。

    耶律乙辛有气无力说道:“我既然已落入你手,你便处置就是,何必在此惺惺作态?若是要辱我,你便来辱,若是要杀我,你便来杀。”

    甘奇闻言,竟然转身拱手一礼:“这是哪里话,这仗总有一个结束的时候,兄弟之国,也总有和好如初之日,燕云本是故土,我拿回来了,便也就拿回来了,如此便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枢密使此番一败,不过一招不慎,只算是运道有差。那些草原人也实不堪用,枢密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下对枢密使仰慕多时,何谈辱字?”

    耶律乙辛看着甘奇模样恭敬有礼,面色真诚,不似作伪,想得一想,问道:“你真要放我回去?你不怕来日我再卷土重来?”

    “此战一结,只愿重修于好!如此大战,实在有伤天和,涂炭生灵,百姓受苦。”甘奇此时看起来,真像是一个读书读多了的年轻士子。

    耶律乙辛还是不信,想甘奇是不是要转着弯来折辱自己,便也不知说什么。

    甘奇又道:“此番送枢密使出城,便是想着以表心中诚意,来日若是和谈,枢密使便也知道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