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公亮的眼睛盯着看起在看,似乎想把甘奇看穿,看得许久才收回了目光。
“甘经略能明白兹事体大,便也当真不枉陛下信任。”曾公亮如此说了一句,却是又道:“但若是辽人当真边境施压,定然不能惊慌失措,一定要稳住心神,不可进退失据、乱了方寸。”
曾公亮怎么忽然说到这里了?
曾公亮是真的看出了一些什么?又怕到时候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甘奇在面对辽人的时候惊慌失措?所以才故意把甘奇叫来嘱咐几番?提前给甘奇打一下预防针?
甘奇心中念头无数,但是就凭曾公亮这几句话,甘奇就对他好感有了不少,至少曾公亮不是在暗示甘奇要忍辱负重这一类的,而是考虑得更远。
显然曾公亮知道这件事让甘奇去处理,很有可能就会面对后面那些事情,他是怕甘奇到时候被吓到了,怕甘奇临事的时候六神无主。
他在叫甘奇不要怕,处理事情要沉稳。是这个意思吗?
也在暗示甘奇,仗是不能打的,甘奇也知道河北军备懈怠,但是面子也不能丢。
甘奇明白了,不禁抬头看了看曾公亮,心中多少有些佩服之意。按理说这件事与曾公亮无关,甚至有人在等着甘奇出问题,到时候甘奇自己去辽国斡旋,赔上身家性命去斡旋。
唯有曾公亮此时把甘奇叫来,让他万一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沉住气,不能丢了脸面,不能丢了国格,不能轻易就被辽人吓唬的惶恐不安。
甘奇认认真真站起,大礼一拜:“谢曾相公教导。”
曾公亮摆了摆手:“不必谢老夫,你自己把这件事揽下来了,那就得你自己去做到底,若是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你也不要急,朝中有陛下,有老夫,便也不会真让你一人面对辽国。”
这个领导不错,比富弼好。
但是曾公亮在历史上的名声却远远不如富弼那么大。
“曾相公放心,下官必不是那等有勇无谋之人,再回河北,哪怕辽人施压,下官也必然会稳住局势,不使辽人有可乘之机。”本来今日是一个好机会,甘奇可以说一些实在话,让自己与曾公亮的关系有一个真正的变化,而且曾公亮其实已经抛出的橄榄枝。
但是甘奇所谋实在太大,就真的是奔着开战去的,难以与曾公亮和盘托出,便也接不住曾公亮此时的橄榄枝,其实有些遗憾。
曾公亮笑了笑:“甘经略许是不知,老夫泉州晋江人,只是早早随父入了京,家中亲戚也多早早入京谋了营生,不过还有几个远房在泉州,所以老夫倒也对甘经略在泉州之事有一些耳闻。”
曾公亮家中几代京官,爷爷是殿中丞致仕,父亲是刑部郎中。但他是泉州人,小时候还在泉州住过,后来随着父亲升官到了京城,连带泉州曾氏的主要亲戚都来京城了。
曾公亮忽然说这话,大概是表达对甘奇的看重,泉州的事情,显然曾公亮比其他京官更清楚一些细节是具体。
兴许话说到这里,曾公亮真正的心思才完全显露出来,他知道包拯一走,甘奇在朝中就无人可以倚靠,他是在招揽甘奇。
为什么曾公亮忽然想招揽甘奇?一是甘奇的许多事情他比别人知道的多,知道甘奇有为官的能力。二是甘奇对于辽人强硬的态度让他很看好,曾公亮自己也是强硬派。三是甘奇有一个当皇帝的姐夫。
招揽甘奇,这是一个善缘。曾公亮家族,从开国就当官,等于是政治家族,这种家族,就需要这些善缘,如今他的儿子已经蒙荫了,刚刚步入仕途。曾公亮考虑得极其深远。
也正是因为曾公亮考虑得深远,这个曾家,从开国入仕途,一直到南宋还出了两个位极人臣的大员,中层官员数不胜数,经久不衰。一门就出了四个宰相,有状元有榜眼,有恩荫。曾公亮的儿子曾孝宽,几十年后也是副相。
两宋的政治家族,真说起来不多,能像曾家这样近三百年经久不衰的,几乎没有。
甘奇知道曾公亮有招揽之意,心中也高兴,也知道如今自己是真正有了一些政治资本了,所有才会让当朝宰相如此看重。
但是甘奇并不想被人招揽,他不想要什么倚靠,而是想要政治上的盟友。倚靠与盟友,还是有区别的。
曾家这个盟友,可以。今日的善缘可以结下,但是这橄榄枝,暂时还是不接,也难接。只等来日,大事一成,也就不存在招揽这一说了,盟友倒是可以轻易达成了。
所以甘奇口中说道:“若是能安然度过此劫,再会汴梁之时,一定大礼上门来拜曾相公今日恩情。”
甘奇还是没有说出一句推心置腹的话语,却也没有把善缘往外推。
“诶……谈不上什么恩情,犬子令绰该从审官院下值了,不若就在家中吃顿晚饭再走?”曾公亮还是想把甘奇招揽到手,这种事情很微妙。
能不能招揽到手,倒也不是要甘奇纳头便拜什么的,甘奇今日还是太生份,说话之间透漏着一种隔阂,言之无物。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一次推心置腹,兴许喝了一顿酒,这个推心置腹就来了。
那么曾公亮也就知道从哪里帮甘奇了,甘奇也得真正承下这份情,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当为曾家奔走效劳一番。这就是招揽成功了,没有什么仪式,更不必表达什么忠心之类。
说简单也简单,但也不简单。
这顿酒,甘奇会吃,但是推心置腹,甘奇依旧不会有,没办法的事情。他怕自己说出来什么实话,憋着劲要与辽国开战,把曾公亮这个强硬派都给吓到了,到时候曾公亮可不是要帮他,反而还得劝他。说不定事情一传开,甘奇就要被满朝的拖油瓶给拖得手脚动弹不了。
今日,曾公亮注定是啥也问不到,依旧只能猜甘奇正在的心思,依旧还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倒也有一点收获,至少这份善缘有了一个开始。
席面之上,曾公亮频频示意曾孝宽主动与甘奇敬酒,曾孝宽字令绰,倒是个聪明人,姿态很低。
当甘奇吃饱喝足回去的时候。曾孝宽问自己的父亲:“父亲,孩儿一直听人说这个甘奇甘道坚,仗着皇恩,在朝中到处树敌,连富相公都给得罪了,父亲却偏偏对他如此看重,莫不是父亲想与富相公……”
“莫要胡乱瞎猜,为父可未想过要与富相公起什么争端,为父只是觉得甘道坚此人,前途无量,恰巧此番又对他有了许多疑惑,所以才请他来见,未想这一见,更让为父觉得此子极为不凡,来日怕是有那飞黄腾达之日。你当多多与之走动才是。”曾公亮捋着胡须说道。
“父亲之语,那自然无错的,孩儿明日就主动投帖去拜。”曾孝宽答道。
“嗯,为父今年,六十有五了,行将入木,时日无多。以后这曾家,都靠你了。”兴许是多喝了一些酒,曾公亮语气中带着唏嘘惆怅。
“父亲这说的是哪里话……”
曾公亮抬手一拦:“好在令绰你还不错,虽是恩荫为官,但为人处世还算沉稳老道,将来就算当不了大官,也当不会让曾家没落了。”
曾孝宽一脸的惭愧,不为其他,就为这个“恩荫”,也让他惭愧,别人进士及第,状元榜眼的,他却只能“恩荫”,心中岂能好受。
“生子当如甘道坚啊!”曾公亮如此一语。
“孩儿定然不敢愧对父亲谆谆嘱咐,定会在朝堂做出一番成绩。”曾孝宽躬身大礼,心中只有惭愧,没有一点妒忌。更是打定主意,明日就去拜见甘奇。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猪狗乎?
回去的路上,经过曾公亮这一遭,甘奇开始想了许多事情,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上需要盟友,需要许多盟友,需要许多真正的精英盟友。
也该为盟友这件事做点什么了。
比如苏轼,得把苏轼弄到京城来当官。还有苏辙,这两件事要提上日程,这两人就是精英盟友,脑子好使,见识广博,见解不凡。
还有蔡确李定,得想办法让他们升官。
但也尴尬,真要论起权力,甘奇其实并不是一个有权之人,自己也不过是个小小的五品上,又没有真正掌握住什么核心的部门,哪怕是调动一个人的权力都没有。
甘奇知道,自己该真正进入权力中心了。
那么这一场打仗,就更要打了。
不然,就这么等下去,熬资历,等机会,真要进入权力中心,实打实做一个相公,又不知要几年时光。
之前还想着当了知谏院,混一混之后,当个御史中丞,再混一混当个三司副使,再混上去,弄个枢密副使……
如今再看之前的想法,太慢,蜗牛一样慢。也许别人觉得看甘奇升迁之路的速度,已经是火箭飞升了。
但是甘奇要真正掌权,这个火箭还是太慢了,连宇宙第一速度都达不到。
回去之后,一夜好眠,第二天大早,甘奇就从温柔乡里爬起来了,做大事的人,岂能在女人堆里流连忘返?
天才刚亮,赵宗兰睡眼惺忪为甘奇穿衣戴帽,一边穿还一边用幽怨的语气说道:“夫君才刚从河北归来,夜晚还在应酬,天蒙亮却又要操劳,这么冷的天,妾身……”
甘奇答了一语:“为夫要去做大事,当大官!”
赵宗兰一边帮甘奇扎着腰带,一边说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的诗,写得真是应景,以往妾身不解其中,近来却想,若是夫君不当这个官了,那该多好。”
赵宗兰语气幽幽,低头帮甘奇穿戴着,一身睡衣,身形玲珑有致,隐隐之间,还有那么一点点春光照人。
甘奇赶紧把眼神移到一边,心中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夫君要不要再睡一会?外间实在太冷了,大早都结了冰霜,什么事情也不必这么早起。”
“昨夜睡得挺好,还有要事需办。”甘奇答了一句。
“嗯……”赵宗兰是一脸的不舍。
甘奇穿好鞋子,夺门而出,到得门口,转头环看一圈,厢房一间间,里面一个一个漂亮姑娘,一瞬间,甘奇有一种回去再睡一会的想法。
摇了摇头,打足精气神,喊道了一句:“老子一定得去干大事。”
自我鼓了劲之后,甘奇终于迈步走出了后院。
一出门,寒风一吹,把甘奇冻得一个哆嗦,擦一擦鼻涕,还喃喃一语:“温柔乡就是英雄冢,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老子得赶紧去干大事,干完大事,每天睡到中午起!”
“周侗,车呢?”
“大哥,大哥稍等,我这就穿衣……”
周侗从前院一个偏院奔了出来,一边跑一边穿衣服。
“你屋里也藏了个姑娘?”甘奇怒目而视。
周侗一个大红脸:“从泉州回来的时候买的……”
“你说你,躺在姑娘的怀中床都起不来了,还怎么干大事?”甘奇数落了一句。
“大哥,我……我……没想干什么大事啊!”
“咸鱼……行尸走肉……胸无大志,你说你,啊……好歹也是天下第一高手,金牌子你都给卖了吧?啊……武艺都忘了吧?”甘奇这个气啊!
“大哥,我金牌子还在呢,武艺每天都练。大哥是不是昨夜受了什么气啊?大早就往我身上撒,若是有人气了大哥,大哥吩咐一句,我就去把他给杀了。”
“杀杀杀,杀什么杀?你一个浓眉大眼的人,本是个正派人物,怎么也学了呆霸那般的浑汉?来日也让你到开封府去坐几日牢,看你还敢不敢每天喊打喊杀的。”甘奇大概是被周侗说中了心思,他甘大相公都从好几个温柔乡走出来了,凭什么你周侗还睡着不起来?
“大哥……”
“车,备车,出门!”
“哦。”周侗一边哦,还一边转头依依不舍看向自己的小院,口中念叨:“忘记给梦娘说一声了,她起来也不知会不会到处找我。”
门口有个开门的小厮,周侗连忙拉着他说道:“梦娘起来了,你记得与他说,就说我与大哥出门办事去了,教她不要担忧。”
“周侗,磨磨蹭蹭作甚呢?还不快点。”
“大哥,来了来了……”
甘奇大早起来是真有事,印报纸,本来昨夜就要安排好的,奈何昨夜被曾公亮请去喝了一顿老酒。
所以也就只能大早起来安排了,报纸今日下午必须在汴梁城里开始卖。
今日的报纸,要详细报道一下契丹人挨打的事情,还要用煽动性的词语,要弄得满城群情激愤。
甘大相公要秉公执法,留名青史。以后史书上必须得有这一笔,后世也该有一首歌。
“开封有个,甘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侠来相助,狄咏周侗在身边……”
想着想着,甘奇忽然问周侗:“我脸黑吗?”
“不黑。”
“可不得让人乱传我是个大黑脸。”甘奇没头没脑说道。
“啊?大哥,谁传你脸黑了?”
“没事,我就说说,以后得让别人知道我长得帅,知道吗?温文尔雅、仪表不凡、器宇轩昂、玉树临风、品貌非凡、风流倜傥、清新俊逸、高大威猛,最重要的就是面白如玉。”
周侗看着甘奇,傻愣愣看着……
“对,得给张唐英这个家伙谈谈,他以后写史书的。”甘奇有点不能自拔了。
“大哥,是要转头去谏院找张御史吗?”
“去什么谏院……”
“哦……”周侗好难受,大哥今日是怎么了?莫不是被赵郡主给打了?不对,可能是……
嗯,应该是这么回事,不然大早上大哥也不至于……
周侗转头,神神秘秘说道:“大哥,我知道几味猛药……”
“什么?”
“大哥,我知道有几味猛药,非常凶猛,那家伙……龙精虎猛,一夜到天亮。”
……
“大哥,别打,你试一试,准保好用。”
“大哥,别打别打。”
“大哥,我好歹也是天下第一高手……”
“大哥,我错了。”
……
一篇文章,甘奇提笔一蹴而就,然后加紧印刷,文章就极具煽动性:《宋人猪狗乎?》
就这篇文章题目,就能让人把报纸给撕喽。
安排好报纸的事情,甘奇去了开封府衙,冯京等候多时了。
“道坚你终于来了,快请快请。”
“当世兄不必着急,一切有我。”
“你来了就好,不得片刻,想那些契丹人又要上门来了。”
“堂中去?”
“堂中去堂中去。”
到得大堂,冯京直接作请:“道坚上座,今日你主审,我坐一旁。”
甘奇也不矫情,一屁股坐在了以前包拯坐的地方,看了看惊堂木,摸了摸令牌,很是新鲜。
开封有个甘青天,这就石锤了。
“带甘霸!”
“威武……”
甘霸上堂见过,嘴角还有早餐的油腻没有擦去。
甘奇惊堂木一拍,说道:“叫你这厮别吃油腻肥肉,多吃蛋白质,有利于肌肉生长,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冯京一愣,心想:什么是蛋白质?鸡肉?鸡肉是蛋白质?
“呃……草民有罪。”甘霸两腿一弯,跪下来了。
“何罪之有啊?”甘奇问道。
甘霸懵了,肥头大耳左右转了转,答道:“大……甘相公说草民有什么罪,草民就有什么罪。”
甘奇有些纳闷了,今日这都是什么画风?一个周侗,一个甘霸,都傻乎乎的,白让他甘大相公带在身边这么久了……
甘奇摆摆手:“带下去带下去。”
郑中和与何海两个捕头亲自上前,左右一架,准备把甘霸带下去,却抬不起来,还听甘霸说话:“甘相公明鉴,小人有冤呐。”
“等等。”甘奇满意了,这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又道:“细细说出你的冤情。”
“禀相公,小人本住在汴梁的城边,家里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说重点。”
“小人带着好友出门,到得汴梁南城,欲要买一些香料,便来到了闻记香料铺……”
冯京亲自提笔在记,庭审现场,都得有公文记录,历代如此。
“上人证……”
“带闻记香料铺掌柜闻染……”
“奴家闻染……那日,奴家正在……忽然走进来一个契丹人……”
……
过场走完了,人证问了三十多个,给甘奇累得够呛,这甘青天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最后甘奇惊堂木一拍,站起身来,对着甘霸与一众人证还有衙差大声说道:“本官到此,定当秉公执法,来人呐,去拿契丹人其里浑到堂受审!”
冯京转头看向甘奇,目瞪口呆。
全场皆是一片哗然,要抓契丹人来审?还能有这种事情?
甘相公何许人也:“拿此人到堂对峙!是非曲直,自有本官公断!”
冯京问了一句:“甘经略是真要拿人?”
“不拿人来,如何审理?自然是要拿人到堂。”
全场所有人,看向甘奇的目光都是钦佩。冯京都是一脸钦佩:“那就依照甘经略所言去办。”
郑中和与何海上前拱手:“遵命!”
两个捕头,几十个衙差,鱼贯而出。
出去之后,郑中和与何海两个人的脸就瘪了。
“这……真去驿馆拿人吗?”
“去还是得去……”
“那,怕是打不过啊!”
“打不过也得去。”
“去挨打?”
“挨完打在回来禀报。”
“那就这样吧……”
契丹人今日本是要来开封府闹的,没想到开封府的衙差先去了。
然后……
郑中和与何海两个人就哭丧着脸回来了,真应了那句话,打不过!
两个捕头跪在大堂之上,痛陈契丹人暴力抗法之事。
甘相公老神在在,惊堂木一拍:“这还了得?下封驾帖去,着契丹人其里浑,明日大早,自己到开封府来待审,否则后果自负。”
两个捕头去干活。甘奇还让周侗给两人送了点钱去,挨打费。
散了大堂,到了偏厅,冯京担忧问道:“道坚,这事该如何是好啊?那契丹人明日定然不会到场。”
“没事,有我呢。”甘奇岂能不知衙差抓不来契丹人?他已然握笔,又是一篇文章:《甘道坚秉公问案,契丹人殴打衙差》
写完文章,甘奇就起身了:“当世兄,我回去了,明早再来。”
“哦……”冯京就这么哦了一声,看着甘奇迈腿就走。
甘奇回去,还有一通安排。
这事情,得闹大,闹到最大。不仅是解气的问题,还得激起宋人反契丹之心。这也是为了之后打仗最准备,民意就是基础。和平太久了,得把全国人民的血性激起来。
到时候打起来了,全国人马支持点赞,一致对外。看看哪个拖油瓶还敢出来说一句求和的话语。
这个国家从上至下,都太安逸了。
甘奇只得想方设法让他们都安逸不下去。
京华时报评论员狄青发表评论文章:《国辱臣死!》
京华时报专栏文章:《泱泱大国,岂容契丹人横行霸道?》
巧儿成衣刊登整版广告:巧儿成衣支持甘相公秉公审案。
甘奇出城了,在某处地方亲自见了一些人。
当甘奇回家的时候,家中竟然有一个客人等候了许久,正是曾公亮之子曾孝宽,他早上就来了一趟,没有想到甘奇天刚亮就出门了,下午又来了。
两人寒暄几番,曾孝宽说道:“甘经略,今日下午,城内到处都在议论经略审案之事,明日我也无事,想跟着甘经略去开封府行走,不知可否?”
“可以,明天你来早一点,跟着我去,兴许有大场面。”带曾孝宽见见世面,没有什么不可以。说不定曾孝宽也是一个强硬派的好苗子,这大宋就缺这种人。
甘奇甚至想把曾孝宽也拉下水,既然要当盟友,那就当彻底一点。怎么办呢?把曾孝宽忽悠到河北去当官?
这个办法不错。
“那我就先回去了,明日大早就来。”曾孝宽倒是听他爹的话,要与甘奇多亲近。
“不急,吃完再走,我已教人备酒去了。”
“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叨扰了。”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契丹狗不过如此嘛(五千二)
契丹一族,其实只有两个姓氏,耶律与萧。契丹人口,在辽朝末年大概也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在此时耶律洪基一朝,大概在一百万出头。一百万契丹人,都姓耶律与萧,自然也导致许多人同名同姓分不清楚。
契丹人起名字,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读了书有文化的,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这一类人大多会起汉名,比如皇帝叫作耶律洪基,这就是标准的汉名,当然他也有契丹名,叫作涅邻,或者查剌。又比如辽国使者萧扈,这也是汉名。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底层的契丹人,汉字都不认识,甚至契丹文字也不认识,就不谈汉名了,比如那个被甘霸打了的其里浑。
这里多说一句,契丹人与党项人都创造出来了自己的文字,但是这些文字乍一看,与汉字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由横竖撇捺构造出来的方块字。只是这些字,都是他们发明出来的,虽然构造相同,却没有一个字是汉字模样。
辽国如今,大概七八百万人口,其中五百万左右是汉人,一百万出头是契丹人,然后还有草原各部,以及渤海附近与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这些人加在一起大概也在两百万之内。
这就是整个契丹辽国的人口组成。
天色稍早,今日的汴梁城就有些不同了。
甘奇大早而起,带着曾孝宽往开封府去了。
怀远驿不远有一个单独的驿馆,几进的房屋,里面住着一百多人的辽国使团。
辽使萧扈今天也起得很早,准备入宫一趟,一两天时间也过去了,该是大宋皇帝给他一个交代的时候了。
洗漱完毕,萧扈在自己房间内坐着吃早餐,忽然听得一声巨响。
萧扈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一跳,连忙抬头四处张望,想看看巨响是从哪里传来的。
忽然,巨响又来。
萧扈立马抬头,屋顶上掉下来许多灰尘,他终于明白过来了,有东西打在了屋顶的瓦片之上。
萧扈连忙与左右护卫大喊:“快,快出去看看!”
话音刚落,巨响也大作,噼里啪啦一大片。
屋顶上被砸开了一个一个的小洞,这回不仅仅是有灰尘掉落,竟然还有许多拳头大的石头从屋顶落了下来。
吓得萧扈连忙出门去躲。
一出门,抬头,院内空中也有不断飞进来的石块,大小不一。
一百多号辽人,有许多人已经头破血流了。
萧扈开口大喊:“出去,快出去,带兵刃。”
驿馆大门一开,一百多号契丹人鱼贯而出。
门外的场面止住了这些契丹人的脚步。
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半大的小子,发髻凌乱的泼皮无赖,带着方冠的儒生,甚至还有提着菜篓子的妇人。
“打,打死这些契丹狗!”
“砸啊!”
“契丹狗竟敢把我宋人当做猪狗,那我们又岂能把他们当人?”
“丢,接着丢!”
“在汴梁横行霸道这么多年,当给点颜色与他们瞧瞧……”
……
大小石块,黑压压一片。
萧扈反应极快,转头就又进了驿馆,躲在了围墙之后。
一人开口问萧扈:“萧使,这当如何是好?”
萧扈也有些慌了神,门外忽然来了这么多宋人,一句话都没有就抛石来砸,这都是怎么回事?
“萧使,要不要小的带人冲出去把他们砍杀一番,如此他们必退散而去……”
萧扈连忙一抬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也许就应了曾公亮那句话,你硬一分,敌人就软一分。
今日这场面,显然是有人在幕后策划的,有些人策划起这种事情来,越发得心应手。
熟能生巧。
人群中最激愤的,都是带着使命来的。破口大骂,带着节奏,带动所有人义愤填膺的情绪,带着所有人从各处茶楼瓦舍与街巷之中来到这里。
他们也是第一个捡起石头往驿馆里砸的人。
群情一时激愤,就会带动更多人的情绪喷张,妇人刚刚花钱买来的菜,此时也顾不得勤俭持家,拿起菜就往里扔。
边扔着,妇人还骂:“敢欺辱我大宋,敢在此横行霸道,今日教你们一个个知晓我大宋的厉害。”
“生儿子没**的!”
“走路摔断腿的!”
“上床不能硬的!”
……
“没卵子的契丹狗,你们出来啊!看看你们还敢欺负谁!”
要说骂人,还是妇道人家比较厉害。
墙角下的萧扈,没有了之前在大宋皇帝赵曙面前的那份气度了,他其实也是个文官,与大宋的文官一样,读圣贤书,博古通今,经史典籍无一不通,考进士出身的,甚至也当过林牙,林牙就是大宋的翰林。
(注:辽国开国之时,契丹人是不准参加辽国科举的,科举是准备给汉人设立的,契丹人当官直接通过世选,就是从贵族里推举与选拔。后来到得中期,因为南枢密院的权势崛起,这个规定就慢慢成为一纸空文了,许多契丹人也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了。)
这种文官,辽宋的都一样,那就是都带着文人的气质,对待许多事情心狠手辣方面差得远。
比如此时又有人与萧扈说道:“萧使,冲出去吧?只要咱们冲出去,立马能把这些乌合之众打杀得抱头鼠窜!”
萧扈却还是摇摇头:“不可不可。”
在大宋的都城里打杀大宋的百姓,这个责任萧扈实不敢担。这与在皇宫里给大宋皇帝甩脸色是两码事。
“那怎么办?”
萧扈想了一想,说道:“派几个人,往西边去翻墙,翻过去就是怀远驿,从怀远驿后门出去,去报官!”
“报官?”
“对,去开封府,去皇城司,报官!只待本使去见了宋人的皇帝,定教他给咱们一个交代!”
萧扈的处理办法,还是理智的。如果真让手下百十个契丹武士冲出去一通打杀,那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冒着如雨的石块,几个契丹人扛着桌椅板凳当盾牌,开始翻墙。
报官这种事情,还是有效的。因为甘相公就在开封府等着辽人来报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