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猛虎-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奇已然一愣一愣的。

    却听赵宗汉又道:“呸……也不对,也不是我小妹看上你了。是我大姐替我小妹看上你了。也不对……应该是我大姐觉得我小妹……可能……对……可能看上你了。这回说对了。”

    “什么玩意儿?到底是谁看上了我家大哥?”狄咏已然被绕晕了。

    赵宗汉这回一字一句说道:“我大姐,明白吗?长乐县主?我大姐觉得我家小妹,可能看上甘奇了。所以吩咐我来看看甘奇是个什么样的人?懂了吗?”

    “不懂!”狄咏答道。

    赵宗汉却又道:“这相扑场到底如何赚到钱啊?”

    甘奇倒是听得有些明白了,但还是又不明白的地方,自己问了一句:“你大姐为何就觉得你小妹可能看上我了?”

    赵宗汉眼神还在那座能坐两万人的巨大相扑场上,似乎也着急起来,问道:“甘奇,你能不能先与我说这座相扑场修在城外,到底如何就能赚到钱了?”

    “你先跟我说清楚,到底怎么就看上我了?”甘奇也有些着急,这都什么跟什么?

    狄咏抽空也来了一句:“你大姐长得漂亮吗?”

    赵宗汉似有不快,答道:“我大姐早已嫁人了,孩子都七八岁了,你管她漂亮不漂亮。我家小妹长得漂亮就行了,绝顶的漂亮。”

    狄咏点点头:“哦,孩子都七八岁了,大哥,这可如何是好?”

    “我!就想知道,这相扑场到底如何赚钱!!!!!”赵宗汉一声大吼。

    “过几日你来了不就知道相扑场如何赚钱了吗?”狄咏没好气答了一语。

    “过几天来?”赵宗汉大声问道。

    “十天!”狄咏也加大音量回答。

    “走,回家。”赵宗汉大手一挥,转头而去,似有不忿,却又频频回头去看那座相扑场,一脸的好奇。
………………………………

第四十八章 附庸个毛的风雅

    甘奇看着头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世子殿下,骂了一句:“妈的,到最后也没弄明白怎么就看上我了。”

    “大哥,你被个孩子都十来岁的老娘们看上了,还是汝南郡王的女儿,这该如何是好啊?这种事情,总不能仗势欺人吧?”狄咏看着远走的赵宗汉,担忧问完,又给出了主意:“大哥,要不你也躲起来?躲得一段时间再说?可不能被一个老娘们毁了清白。”

    “谁说我被个老娘们看上了?”甘奇反问一语。

    “刚才那个世子说的啊。”狄咏指着道路尽头那一行人说道。

    “胡说八道。”

    “大哥,当真不躲上一躲?”狄咏看向甘奇的眼神中,带有一种怜悯与可惜。

    “躲什么躲?干活去,我得进城一趟。”甘奇一脑子的疑问。

    狄咏答道:“大哥,我还是随你进城吧,汴梁城里抢亲的事情可是时有发生的,特别是大户人家抢新科进士,那叫一个凶狠毒辣。我随着大哥身边,定然不教人把你抢了去,清白一定要保住。”

    狄咏所言不假,每到东华门放榜的时候,到处都是大户人家说媒之人,直接往家里迎的算是客气,生拉硬拽也不少见。

    “你去做那旗鼓之事,只有十天了,不可误事,不用跟着我。”甘奇摇了摇头,往家中而回,终于换下了一身老儒衫,穿起了骚气大粉红,往汴梁城而去。

    进城的甘奇,如何也没有闹明白怎么就被人看上了的事情,直奔苏家而去。

    苏辙正在埋头苦写,写得是抓耳挠腮,苏轼正拿着一本从甘奇家借来的书苦读。苏洵出门为两个儿子“跑关系”去了。

    进门的甘奇,便是一通问,问得苏轼苏辙两人也是一头雾水。

    苏轼试探性问道:“甘兄,你说汝南郡王之女看上你了?还有汝南郡王的儿子上门来寻你?”

    甘奇点点头:“大概是这么回事,但是也并非真是看上我了,依照那位士子之言,可能是看上我了。”

    苏轼闻言,笑道:“好事啊,这般多好的事情?”

    甘奇可当真不觉得是好事,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其中问题就大了。以后汝南郡王的儿子孙子都会是皇帝,汝南郡王的女儿会是什么?郡主?公主?皇姑姑?

    皇家的女儿在宋朝可没有那么好娶的,驸马爷也没有那么好当,娶回来可是得供着养,那是姑奶奶。宋朝皇家女儿的飞扬跋扈,那是连宋朝皇帝都看不过眼的。

    宋英宗赵曙,也就是现在的赵宗实,临死之前的遗言,竟然都不是交代什么家国大事,而是跟自己的太子赵顼交代,一定要让宗正司这些有关的部门好好管理皇家女儿,要改规矩,要让这些公主郡主们知道伦常有序,不可在婆家不遵长辈,飞扬跋扈。

    但是宋英宗死后,这件事情却还没有解决,有关部门还是没有管。

    大宋皇家的女儿,那是真惹不起,不是个别惹不起,而是全都惹不起。甘奇这般思想之人,岂能真娶一个姑奶奶回来供奉着?大好青春,总不能供着一个姑奶奶过一辈子?连生理上的事情还要看姑奶奶的脸色。到时候娶个妾都不敢娶,这日子还怎么过?

    甘奇听得苏轼之语,没好气说道:“要不子瞻你代我?”

    苏轼岂能不懂这些?连连摆手说道:“我不要,还是甘兄你福缘深厚,消受得起,”

    苏辙笑道:“若是那姑娘长得美,忍一忍也就过去了,若是长得难看,我劝甘兄赶紧躲一躲。”

    甘奇连连摇头:“交友不慎,交友不慎!也不知道到底如何就教她看上我了。”

    “甘兄不是说紧紧是可能吗?可能而已。不必太过着急。”苏轼安慰一语。

    此时门口忽然见得苏洵走了进来,还未进门,已然高兴大呼:“喜事啊,喜事啊,我儿好生厉害,运道不凡,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苏洵几十岁的人了,蹦蹦跳跳就进了家门,当真喜不自禁。

    苏轼闻言问道:“爹,什么事情让您老这么开心?”

    苏洵见得甘奇在自己家,也不意外,已然再说:“为父头前又去了一趟欧阳学士府中,你道如何?那欧阳学士一见为父,直把你三人夸个不停,还说昨夜在汝南郡王府里,汝南王也直夸你三人,还吩咐人去请你们,却落了个空,汝南王好生失望。昨夜诗会,整个汴梁,就属你们三人最是出彩了。”

    甘奇与苏轼苏辙对视几眼,三人各自点头,这就算是明白了,连甘奇也明白了。

    甘奇面色一沉,一拱手:“伯父,在下先行告辞。”

    说完甘奇出门就走。

    苏洵愕然片刻,指着甘奇的背影问道:“子瞻,甘奇这般匆匆而走,是有何急事不成?”

    苏轼闻言大笑道:“爹,这段时间怕是看不到甘奇了。”

    “为何?”

    苏辙也大笑道:“他躲命去了,此番若是躲不过,甘奇这一辈子怕就是毁了。”

    苏洵一脸懵圈,问道:“甘奇这是犯了什么大案子?杀人了不成?”

    兄弟俩相对大笑不止,前仰后合。

    已然走到街上的甘奇,喃喃自语:“他娘的,这回看来是真要躲上一躲了,杀人老子都没有躲过,写首词出来还得去躲。附庸风雅,附庸个毛的风雅啊。”

    边嘟囔着,甘奇边往城外飞奔,出城,过桥,准备上大道回家收拾几件衣服,到附近寻个地方躲上一躲,天下第一武道会开幕在即,还不能躲远了。

    一边走一边算计的甘奇,刚刚走下拱桥,忽然听得身后一身呼喊:“甘奇,站住,正好寻你。”

    甘奇回头一看,连忙低头假装没有看到,抬腿就走。

    “甘奇,站住,快快快,围起来围起来,莫教他跑了。”呼喊之人,正是带着十几个小厮的赵宗汉。

    十几个小厮闻言,蜂拥而上,码头人多得比肩接踵,甘奇还未穿出去,就被堵个正着。

    “我说你跑什么呢?我大姐要见你,随我走一趟。”赵宗汉开口说道。

    甘奇捏着拳头,正在思考……要不要动手。
………………………………

第四十九章 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赵家

    甘奇抬头看着赵宗汉,赵宗汉看面相不是一个凶戾之人,还颇有点白面书生的味道,甘奇微微松了双拳,开口说道:“世子,不知你家大姐寻我所为何事啊?”

    赵宗汉答道:“倒也不知有何事,我回去与大姐说了,说你家豪富,你生得高大,长相不丑,见着我也是不卑不亢,所以我大姐有吩咐我来把你带去见一面。”

    “我……我可不可以不去啊?”甘奇问道。

    “不去?不去也得去,你若不去,我回去还有得好?我大姐的竹条子抽起人来,心狠手辣得紧。”赵宗汉答道。

    “你怕你大姐?”

    “这怎么能叫怕呢?我这是尊敬。”赵宗汉虽然这么答着,脸上却还是下意识露出了心虚。

    甘奇是故意这么一问的,听到这里,已然在想,这赵家的姑娘,看来是真个顶个的惹不起,有这么一个大姐,那小妹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趟去不得,甘奇可没有当小受的癖好。

    “那我回家换一身衣服,如此显得郑重。”甘奇转着脑筋说道。

    “换什么衣服,你这一身就极好,不用换了,走吧,随我去。”赵宗汉手一挥,已然要上来搂住甘奇的肩膀。

    甘奇连忙一躲,再问一语:“世子,你扛不扛揍的?”

    赵宗汉嘿嘿一笑,颇为尴尬:“自小挨打,顶抗揍,但是我大姐打起人来,还是有点扛不住,帮帮忙,走一趟吧。我大姐可不会打你,放心。”

    甘奇是真想一咬牙一跺脚,把挡在面前的赵宗汉揍一顿,然后撒丫子就跑,但是……但是甘奇这拳头如何也捏不起来,且不说赵宗汉看起来还真有点可爱,下不去手。就说这世子的身份,还真随意打不得,得忍。

    所有甘奇左右看了看,但是赵宗汉又上来搂肩膀了,还嘿嘿笑道:“兴许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走吧走吧。”

    “你大姐……或者说你小妹到底看上我哪一点了?”甘奇又躲了躲热情的赵宗汉,问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你有才!”赵宗汉答得铿锵有力。

    甘奇点点头:“哦,有才是吧,那走一趟吧。”

    问题的关键在这里,这一趟得去,不去的话往后兴许无数的麻烦,谁叫这天下都是他们家的呢?

    但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甘奇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有才变无才,那不就了结了吗?

    赵宗汉终于搂住了甘奇的肩膀,笑道:“走走走,你只要过了我大姐这一关,往后十有八九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事我就出城来寻你玩,你那个相扑场,着实厉害,你得与我说说,到底如何赚钱。若是真能赚钱,哥哥我也掺一份,有钱大家赚,哥哥我可不会亏待你的。”

    这是?塞一个姑奶奶供奉,还要分钱?

    “就怕你家大姐看不上我。”甘奇答道。钱可以分,比较汝南郡王府可不是一般人家,但是这姑奶奶,是万万要不得。

    “看得上看得上,我都看上你了,我大姐就喜欢你这样的人。”赵宗汉似乎真把甘奇当妹夫了。

    甘奇已然一头黑线:“是你大姐找夫君还是你小妹找夫君啊?”

    “我大姐说了算,我父王就听我大姐的。”赵宗汉答道。

    原来是这般,甘奇心思稳住了。只要搞定大姐,事情就简单了,要有才吗?没有才就是了。

    一行人又过桥进了汴梁城,直往内城而去,并不去汝南郡王府,而是去长乐大姐的家。

    长乐县主赵宗梅,正笑呵呵围着甘奇转圈,一边转还一边说话:“膀大腰圆,好身板。家里有多少产业啊?”

    甘奇也不躬身,直接答道:“老宅一座,田二百亩。”

    长乐微微皱眉,看向赵宗汉。

    赵宗汉连忙开口:“大姐,当真豪富人家,城外有一座巨大的相扑场,他家的产业,跟一座小城池一般。我还在开封府打听到他们家还是书香门第,他父亲以往就中过举。”

    长乐点点头:“嗯,有才有钱,模样也不赖。配得上,配得上。”

    甘奇看着围着自己打转的长乐县主坐回了座位,方才开口说道:“大姐,您看错人了。有才的是那苏轼,昨天都是误传,那《木兰花》是苏轼写的。他长得又漂亮,人品又好,真正的书香门第,文才也是绝顶,今年必然中得进士。苏轼好,比在下好上百倍。”

    “苏轼?我家小妹不喜欢苏轼,就喜欢《秋兰赋》。”长乐答道。

    “秋兰赋?什么秋兰赋?”甘奇一脸无辜。

    “你写的秋兰赋啊?”

    “冤枉啊,我没有啊,我哪里写了什么秋兰赋,那也是苏轼写的,苏轼苏子瞻,蜀地最有名的才子,大姐你若是不信,随便问一个蜀地来的人,冠绝古今之大才也。”甘奇竖着拇指在夸。

    “胡说八道,开封府包待制说那《秋兰赋》是你写的,这岂能有假?”长乐似有些不爽。

    “包待制说的?他是年老,记错了。当真是苏轼写的,这是一个误会。大姐你可以到码头上随便问问,码头上哪个不说我甘奇是个好勇斗狠之辈?自小在街边与人厮斗,下手极其狠辣,如今这码头上人人对我又敬又怕。自小没有怎么读过书,打架是把好手。”甘奇一通说。

    长乐算是明白过来了,左右看了几番甘奇,忽然面色一怒,问道:“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赵家?”

    甘奇闻言一愣,看了看赵宗汉,又看了看长乐。

    赵宗汉也开口怒道:“甘奇,你看不起我赵家不成?我妹妹自小饱读诗书,温文尔雅,人见人爱,长得又美若天仙,配你不是绰绰有余?”

    这大宋朝,看不起哪家都行,唯独不能看不起老赵家。甘奇有些失算,赵宗汉是一个好打发的人,没想到有这么一个不好打发的大姐。

    甘奇脑子再转,忽然躬身一礼:“大姐,会试在即。我只是怕自己此番会试不中,辱没了您家门楣。不若会试中了之后,再谈此事?”

    长乐闻言面色舒展了许多,似乎真把这句话听进去了,沉默片刻,答道:“如此也好,我家那位,当初都说他才华满腹,我才嫁给他。没想到是个呆子,会试几番都考不中,后悔不及。此番你若考得中进士,此事就这么定了。”

    甘奇连连点头:“好好好,大姐,一言为定。”

    长乐转了一个笑脸:“嗯,努力备考,一定要上榜,哪怕是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也足够了。”

    “告辞!”甘奇已经后悔来这一趟了,头前当真轻敌了,以为长乐与这弟弟赵宗汉是一路货色。当真轻敌了,好在暂且也拖了过去,会试甘奇是考不中的,因为甘奇压根就没有资格参加会试。

    “小弟,送一送甘奇。”长乐还吩咐着。

    “得嘞。”
………………………………

第五十章 甘奇、甘奇开门啊

    甘奇是想得好,反正每年参加会试的人几千上万之多,想那长乐县主此时也只会等着考试放榜。

    到时候甘奇榜上无名,事情大概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赵大姐自己在家中却琢磨得不对味道,想了又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路过书房,正见得夫君吴承渥倚窗苦读。

    赵大姐停住了脚步,想了想,对着窗内正在备考的吴承渥说道:“夫君,你一个人在家苦读,年年如此,闭门造车怕又是一年空劳碌。”

    只见此时吴承渥连忙起来与自己的老婆见一大礼,畏畏缩缩问道:“不知夫人所言何意?还请夫人直白。”

    “近来汴梁出了个名叫甘奇的才子你可知晓?”

    吴承渥点点头:“嗯,昨夜刚刚听闻,一曲《木兰花》填得极好。”

    赵大姐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份誊抄的《秋兰赋》,走进书房之内,把赋放在书案之上,说道:“你看看,这是甘奇的文章。”

    吴承渥拿起来就看,越看越是心惊,直以为这位赵大姐要又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了,这是要发难了。

    赵大姐问道:“如何?”

    “好赋,好文采,绝顶的好。”吴承渥夸是在夸,心中却知道要倒霉了。

    未想赵大姐忽然嫣然一笑,说道:“夫君,你若是同此人一起备考,不懂之处多多请教,此番会试,是不是考中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吴承渥听得自己夫人并非借此对比发难,心下一喜,连忙说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就怕他不愿意与我一同备考,如此搅扰,多有不便。”

    赵大姐闻言连连点头:“嗯,甘奇此人倒是好打交道,只是有些滑头,事情我来安排,你往后每日就到他家去备考,也盯着他,教他也认真备考,不得懈怠。”

    这才是目的,长乐县主是准备让自己的老公去盯着甘奇备考,怕甘奇这个滑头读书不用功,错失了好机会,最后落得个名落孙山。

    要说赵大姐,当真是个热心肠的人,什么心都操。操心自己妹妹的婚事不说,还操心起了甘奇备考。

    家庭妇女的优点,她都聚齐了。

    吴承渥唯有点点头答道:“夫人安排就是。”

    这个家,吴承渥看来是一点地位都没有。这平常礼节且不说,甚至连上床睡觉,吴承渥都要有礼有节请示一番,若是长乐不高兴,吴承渥还得去偏厢一个人独守空房。

    这样的日子,岂是甘奇能过的?

    甘奇当然要努力摆脱这种悲剧,这一天甘奇过得是心惊胆战,生怕一个不慎,下半身的幸福生活就毁了。

    回到家中,吴巧儿前后伺候着,甘奇不知为何看着吴巧儿,忽然感觉格外的亲切。

    还听吴巧儿随口问道:“乖官今日都到哪里去了?回家换个衣服就不见人了。”

    “唉……今日遇见好大的麻烦事,差点抱恨终身。还好我机智,及时化解。这读书啊,还得躲着读,不能到外面去抛头露面。”甘奇答道。

    吴巧儿一脸疑问:“乖官这说的是哪里话呢?读书人自然要多多出门,广交朋友,积攒名声。有名声,才会让那些学士先生们看重。”

    甘奇连连摆手:“你不懂,你不懂,名声大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乖官胡说,哪里来的歪理,莫不是你有后悔不愿读书了?所以才找这般借口来搪塞与我?”吴巧儿一边收拾着甘奇今天穿的骚气大粉红,还一脸幽怨看着甘奇。

    “我这就去书房,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甘奇倒也不是安慰吴巧儿,是真准备认真读一读书,恶补一下基础。

    吴巧儿自不用说,茶水点心,一样不缺,灯油也是一勺一勺在加,尽量把这油灯挑得亮亮堂堂。

    四书五经自然就是基础,甘奇倒是真能看懂个八九不离十,但也时不时直皱眉,有些内容,还真不是有注解就能看得明白的,特别是如《春秋》这一类的书,多说历史,又极为简洁,没人认真讲解,只能读个囫囵吞枣。

    春秋的简洁难懂,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词叫作“春秋笔法”,意思就是一笔带过。所以春秋才出了许多“传”,如《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都是解释阐述与添加补充。

    甘奇囫囵吞枣在读,想求甚解也没法,不免想起了苏家兄弟,看来还得找个伴读之人,时不时发问几句。

    一夜无话,早起,甘奇与周侗开始练习拳脚,如今也加上了枪棒之类。

    周侗教得极为认真,甘奇也学得极为认真。

    只是这枪棒还未耍得几头,就听得门口有人喊叫:“甘奇,甘奇开门啊,我知道你在家。”

    甘奇一听这声音,有点熟悉,还在想来人是谁,不想周侗眼疾手快,上前几步就把院门打开了。

    门口走进来的人,正是赵宗汉,身后小厮十几个,还有一个儒衫中年人。

    “你怎么又来了?头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等我高中了,再说那事。”甘奇这个不待见啊,都写在脸上了。

    赵宗汉闻言也不气,一脸的笑:“甘奇,我姐夫来了,还不快快来见过?”

    “姐夫?哪个姐夫?”

    “我大姐,大姐夫。”赵宗汉已然抬手往旁边示意。

    吴承渥几步上前,作揖一礼:“在下吴承渥,见过甘先生。”

    兴许这是第一次有人称呼甘奇为“先生”,甘奇站在当场,先回一礼,又不知该说什么话语。

    赵宗汉已然开口:“我大姐让姐夫到你这里来,陪着你一起备考。我大姐夫虽然屡试不中,但是他经验丰富,可以帮你复习重点。你可别小看了我姐夫,圣人典籍,他是无一不通,倒背如流。”

    无一不通,倒背如流?这怎么还能屡试不中呢?甘奇如是在想。

    吴承渥听得夸赞,连忙自谦说道:“世子过誉了,在下就是个榆木脑袋,每每策论,皆不能成,实在惭愧。”

    所谓“策论”,就是科举考试的一大重点,字面意思就是论策,治国理政之策。除此之外,还要考“帖经墨义”,大概就是填空题,默写题,名词解释这一类,属于甘奇所谓的基础。

    甘奇这回是明白了,这是那位长乐县主送了一个监视学习的人上门了。送的还不是一般人,而是长乐县主的老公。

    要是一般人,甘奇抬手往外赶就是,这位还真赶不得。

    甘奇咬牙切齿一语:“你们老赵家的人,当真是狠啊!”

    赵宗汉似乎有些幸灾乐祸,说道:“甘奇,你老实着,好好考个进士,我大姐的手掌心,我都逃不出去,你也别想逃。”

    麻烦,当真是麻烦。甘奇看着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吴承渥,上前见了一礼。再仔细打量一番,忽然也释怀了一些,好在吴承渥看起来呆呆木木的,不像是个不好打发之人。

    甘奇抬手一挥:“你回吧,我与你姐夫准备读书了。”

    赵宗汉也不多留,答道:“嗯,好好读,一定要中。若是你能指点一下我姐夫,让我姐夫也中了,那我大姐一定会对你千恩万谢。”

    “走吧走吧。”甘奇送都不送,反倒在催促。

    已然转头的赵宗汉,还回头来一语:“过几天我还来啊,看你的相扑场如何赚钱。”

    一旁的周侗拿着一杆无刃的长枪,问道:“大哥,还练吗?”

    “你自己多练,过几日不要教人给打败了。”甘奇吩咐一语,只得对着吴承渥抬手作请。

    两人同进书房。
………………………………

第五十一章 就当看人耍猴戏

    书房里,甘奇与吴承渥两人面面相觑,落座各自吃茶。

    甘奇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好把这个吴承渥怎么办。吴承渥呆是呆了点,但也不傻,知道自己上甘奇家中来,定然是不受待见的。

    两人相对无言,自然还得甘奇打破僵局,开口说道:“吴兄,不知……”

    吴承渥还未等甘奇把话语说完,已然也开了口:“甘先生放心,我此来也是没有办法,皆是家中夫人一手安排,我也不敢违抗,定然不敢多搅扰。”

    甘奇算是听明白了,家有母老虎,如之奈何?吴承渥一言,更坚定了甘奇心中的想法,赵家的女人惹不得。

    “如此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往后吴兄请随意,家中多有藏书,吴兄随便看就是。每日餐点,我也会吩咐下去,一定好好招待。”甘奇说道,大概也不准备把自己没有资格参加会试的事情抖落出来,兴许之后还要演演戏,假装去考场走一遭,免得露馅了。

    会试的资格,有一套很严谨的程序。先要地方推荐去考举人,地府衙门一般也是从官学里推荐学生去考。考了举人之后,才有资格进京来考会试。

    甘奇没有考出举人,那也就不可能参加会试了。

    吴承渥闻言也打量了一下甘奇家中的书房,看得满屋的藏书,称赞一句:“甘先生果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实在教人羡慕。”

    甘奇客气一句:“先父余荫罢了。”

    吴承渥沉默了片刻,组织了几番语言,开口又道:“此来若是能得甘先生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吴承渥显然是个面子薄的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大多面子薄。但却还是对一个不待见自己的人说出了一句不情之请,可见吴承渥对科举考试的执念之深。

    这份执念,往大了说,那是读书人一辈子孜孜不倦的追求。往小了说,兴许也有为了提升他在家中地位的想法。但凡做了个官,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官,家中的母老虎多少也会尊重一些。

    甘奇闻言一愣,吴承渥是那圣人经典无一不通、倒背如流的人,却来求甘奇指点?甘奇有些尴尬,却又想起了最近自己读书的事情,开口答道:“让我指点你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你也得指点指点我。”

    这回轮到吴承渥愣了,在他心中,甘奇是那整个汴梁城起了名头的人,哪里还需要他来指点?

    吴承渥连忙谦虚拱手:“不敢不敢。”

    甘奇也不管他是真不敢还是假不敢,拿起书案上昨夜看的《春秋》,凑上前去就问:“鼎之轻重,不可问也。这一句何解?”

    这一句字面意思甘奇是知道的,就是说鼎的重量是不能问的。鼎代表了贵族的地位,但是这个典故还要人仔细分说,不然就不懂得其中真正出处。

    但是甘奇问的问题,对于这个时代真正的读书人而言,实在太过简单,不免让吴承渥有些疑惑,疑惑甘奇为何问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但是看得甘奇一脸的真诚,吴承渥还是答了起来:“有一成词,曰‘问鼎天下’,所谓问鼎天下者。乃楚灵王野心之所在,他于周王境内陈兵示威,乃问王孙九鼎有多重,便是野心所在,想要打造九鼎自有,九鼎乃天子之尊,岂可问之?诸侯又岂可打造?所以问九鼎之重量,便是有天子之野心。故曰问鼎天下。”

    甘奇听得连连点头,把书翻了翻,又问:“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何解?”

    吴承渥忽然成了中学老师,不厌其烦给甘奇这个“博士后”解答这些问题,却又是满腹疑惑,疑惑甘奇这个“博士后”怎么尽是问一些中学问题。

    待得傍晚,吴承渥起身而回,赵大姐早已在家等候多时。

    吴承渥脚才落屋,赵大姐已然开口问道:“今日如何?那甘奇读书可还用功?”

    吴承渥点点头:“用功是用功,只是……”

    “只是什么?我就知道那甘奇会有幺蛾子。”赵大姐聪明得紧。

    “幺蛾子倒是没有,只是那甘奇不像夫人说的那么有才,今日一天,他总是让把给他解经书,圣人大义并无多少交流,反而皆了一堆典故字义,我看其问,似有诚心,不免疑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