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猛虎-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可作证。”
老皇帝面色铁青,不言不语。这种事情是真是假,只需要把李明召来一问即可。
韩琦也是个面色铁青,如今这朝堂,真不一样了,以往他说一点什么,鲜少有人出来反对,哪怕是反对,也只是对事情表达一些其他的见解,而不是直接否定某些事情,意思就是说不会与他韩琦直接撕破脸。
今日却不一样了,一个小小的御史,竟然敢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韩大相公的威严不比从前了。这种东西,对于上位者来说,是无形的东西,但又是极其重要的东西。作为一个领导,威严丢了,自然就会出问题。
韩大相公的威严是怎么丢的?自然是二愣子甘奇给慢慢弄丢的。
韩琦厉声开口:“如此构陷皇家子弟,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罪责?”
这话是拿来吓张唐英这样的小官的。
不想此时开封知府冯京出来禀道:“陛下,臣也要弹劾虢国公赵宗谔兄弟不睦、猜疑过重、冤枉好人、心胸狭窄之罪!”
“这又是怎么回事啊?”老皇帝问了一语。
冯京答道:“鲁国公赵宗肃,乃虢国公幼弟。虢国公家中失了宝器,疑鲁国公家子所窃,无凭无据,便上门讨要。鲁国公无奈,口言,吾廉,不足取信兄弟如此乎?乃取钱赔偿虢国公之物。兄弟之间,如此猜疑,实乃心胸狭窄,不足取之。”
赵宗肃是赵宗谔的亲弟弟,赵宗谔丢失了很贵重的宝贝,怀疑是赵宗肃的儿子偷了,便上门讨要。赵宗肃回答,我这么不值钱?这么不能让兄长信任吗?然后赵宗肃就直接赔偿了赵宗谔的损失。
这种事情,在京城里也算不得什么隐秘,两家下人皆有流传,邻里之中也无人不知,作为开封知府的冯京,自然不难打听,何况还有一个甘奇在故意收集赵宗谔的事情。
老皇帝听得是扶额摇头,这都是一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身为皇家宗室,这种事情说出来都丢人现眼。
韩琦立马开口:“此事不过是坊间流传,岂能拿到朝堂上来说?”
冯京回击一语:“韩相,莫不是要下官到两家府中拿一些下人过堂审问不成?皇子之事,何其重大?若是下官不知这些事情也就罢了,既已知晓,岂能不言?难道真让一个如此心胸之人来日克继大统?于家国社稷何益?”
韩琦也是头大,这算什么事情?一个告赵宗谔招权立威,一个告赵宗谔猜疑心重、心胸狭窄。韩琦有些纳闷,这是自己看人不准?还是有人恶意攻讦?
韩琦还得出言把事情回旋一下:“你们这些都是道听途说之事,老夫倒是常常听闻虢国公仁义有加,识得之人皆是交口称赞,连得陛下也对虢国公甚是看好,实不知你们为何非要在朝堂上说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情。”
冯京自然又要反击,却是皇帝先开了口:“罢了罢了,此事容后再议吧,且说说其他事情。”
许多事情,皇帝此时不谈了,私下里自然要去了解查证,张唐英也冯京说的这些事情也不难查证。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一点错都不犯,就看是大事小事。只怪赵宗谔与赵曙区别太大,赵曙自小过继赵祯膝下,从小就知道谨小慎微。而赵宗谔身为皇家贵胄,没有那么多牵绊,这些年来,大错倒是没有,小错自然犯过不少,若是不争夺这个皇子,那些小错也就无所谓了。如今要争这个皇子,哪怕是在家中惩罚鞭笞了一个下人奴仆,那也是过错了。
冯京退回原位,低头笑了笑。
张唐英也回了列班末尾,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任务,不枉甘奇临走之前的嘱托。
要问韩大相公的威严是怎么丢的,大概就是今日这样丢的,今日这事,自然对韩琦的威严又是一次打击。
韩琦心中憋闷,怒眼瞪向冯京,却也不敢多瞪,怕台上的老皇帝察觉。
退朝之时,出得皇宫,韩琦第一句话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身后有一人问道:“韩相,此事怕是没有这么简单。”
韩琦立马说道:“此事自然是不简单,那个御史,定是甘奇安排的,冯京便不用说,此子素来与老夫有隙,只怪那厮烂泥扶不上墙。”
“韩相,要不再选一人?”
韩琦往前走,沉默了许久,说了一语:“实在不行,唯有再选一人了。”
再选一人也难,这宗室之中,烂泥倒是无数,真要在烂泥中选一个扶得上墙的,太难。
甘奇留的后手,起作用了。
却是老王府中,赵曙听得今日朝堂之事,气得浑身发抖,口中大呼:“老贼欺我,老贼欺我。”
给赵曙带来消息的是赵宗汉,赵宗汉闻言也道:“兄长,那韩相,实不足信也,两边讨好,却又背后插刀。头前不仅把道坚调到三千里外,今日又在朝堂拥赵宗谔为皇子。着实不为人子。”
“献甫,你回头备一些礼物,避开人耳目,送到开封知府冯京哪里去,也给那个张御史送一份去,多谢二人在朝堂出言帮衬。”赵曙这种动作,就是有些乱了方寸。直接给人送礼,感谢是其一,主要是因为赵曙陡然间好像没有了一个盟友,连甘奇都被调走了,这一刻的赵曙,急需盟友。
好在赵宗汉说道:“兄长,如此行事怕是不妥啊。道坚临走之前嘱托,万万不可与人交际。这些事情合该由道坚来做,兄长却是做不得。”
赵宗汉提醒了一下,赵曙才稳住了方寸,顺了几口气,说道:“莫不是今日这两人,本就是道坚安排好的?”
赵宗汉得了提醒,立马也道:“定是如此,今日之事定是道坚走之前就留的后手。那张御史本就是道坚下官,头前道坚也在朝堂之上帮衬过冯知府。想来就是如此,道坚果真高明,不得不教人佩服。”
赵曙微微闭眼,身体往后仰了一下,长长叹了一口气:“幸得有道坚,还是自家人靠得住,还是自家人靠得住啊……”
赵宗汉闻言一笑:“哈哈……若早知道坚有这些安排,兄长也不用如此日日难眠了。有道坚帮衬着,兄长自把心放在肚子里就是了。”
赵曙也微微一笑,却又面色一变:“只可惜道坚如今离了东京,若是道坚还在东京,我心中才能真正安心。这老贼当真欺人太甚,他心中便是向着赵宗谔的,若非向着他,为何非要把道坚调出京去?今日才真正知晓其面目。”
“兄长不必着急,往后对这老贼敬而远之就是,道坚也说了,此去,一年几月就回。不急,沉住气,便是听道坚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见人。”赵宗汉说道。
赵曙连连点头:“是极是极。”
那边甘奇船已出去了几日,越往南走,便是越繁华,江南鱼米之乡,就算是楼船之上,也能俯瞰大片平原绿田,风一吹,稻浪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这也就是为何南宋偏安一隅也能抵挡蒙古四十多年的原因所在。
过了江南,就得陆路而行了,其实还可以从杭州入海,海路而行更快。只是海路风险比较大,倒也不是说海船不安全,而是因为海上执法与治安没有保障。
甘奇带着这么多钱物,从码头上船,一箱一箱的搬,但凡有贼人起了歹心。甘奇身边都是连游泳都不会的北方汉子,没有一个通晓海战的人,坐船都要晕船的北方汉子,万一遇到海中盗贼,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走陆路就不一样了,哪怕来一些山林盗匪的,就甘奇身边这七八十号汉子,浑身的铁甲,盗匪也是来送菜的。
所以保险起见,还是走陆路比较安全一点。
福建的地形,其实是很奇怪的,进入福建,绝大部分地方是多山之地,群山环绕。但是进得福建之后,沿海地势又比较平坦,意思就是说福建好像是被群山包围在海边的一块地方。
这在古代而言,多少有些与世隔绝的意思,哪怕是后世,进出福建,也全都是隧道连接隧道。这也是大宋朝的福建,会单独设一路的原因。
福建,是个穷地方,哪怕后世的福建,比起其他沿海地区,依旧是个穷地方,就是因为这种地形的原因。
但是福建沿海的城市,比如泉州、莆田、福州,还是比较发达的。泉州也是自古就富庶,因为泉州出瓷器,德化瓷,那是与景德镇能媲美的。能出好瓷器的地方,也是要有好山好土的地方。
有了好瓷器,有了天然港口,泉州作为贸易中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福建的穷,在甘奇眼中,泉州的富裕,也慢慢在甘奇的眼中。
只要一进入泉州城,各式各样的外国人就会映入眼帘,金发碧眼的有,黑发蓝眼的有,鼻梁高挺,眼睛深凹,这些人大概来自欧洲与阿拉伯、波斯等地。人数多得超出了甘奇的想象,甘奇是知道泉州有许多外国人的,但是没有想到能多到这个地步,几乎到处都是,若是真要进行人口统计,便是随便猜想,也有好几万之数。
而且这些人还都不是穷人,看他们穿着,就知道这些人都是有产阶级,不是来泉州做苦工苦力的,而是在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的。
还有一些外国人,皮肤黝黑的,这是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人,还有一些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便是来自占城的土著,占城就是越南。那个追杀皇帝的MSL蒲家,最先就是在占城落的脚。这些人,那是苦力人,属于色目人的奴仆。所谓色目人,就是眼睛有颜色的一类人的统称。
看得这些外国人,甘奇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惊讶。甘霸周侗等人,却是看到了稀奇一般,惊讶得目瞪口呆。
人也看了,甘奇抬头四处张望。再看到一些东西的事情,甘奇的面色就不好看了。
甘奇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城内高耸的塔寺,有些寺顶是月亮,有些寺顶是十字,还有一些是其他。
甘奇一声大喊:“走,快速寻到衙门!”
只顾着看各种奇怪人种的甘霸,听得甘奇一语,连忙回头喊着众人:“把车架都看好了,快些走!”
(拜请大家,不要看盗版。被封的章节看一下盗版是没办法,还请多多支持正版,老祝就靠码字为生了,若是都看了盗版,老祝实在活不下去了。)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
听说这两日信任知府就要到了,泉州衙通判涂丘早已把治下七个县的知县都召来泉州城等候。
泉州各个地名与后世并无多大区别,泉州城治所在晋江,不远是南安县,东北惠安县,北边永春与德化,西边是清溪,也就是后世的安溪,安溪铁观音就出自这里,只是如今还没有铁观音这一说,不过这里依旧出产茶叶。西南是同安。
七个县级治所,泉州城就在海边,不远就是一个天然的小海湾,也是天然的好港口。
泉州的富裕,有得天独厚之原因,德化出上等的瓷器,清溪出茶叶,这里还有宋朝很好的铁矿,泉州一地,就有铁矿三处,赤水铁场,倚洋铁场,青阳铁场。
泉州还出铜,泉州不仅出铜,还有一个巨大的安仁海盐场。
此时,厦门岛与金门岛,也都在泉州治下,称之为烈屿。
泉州北是兴化军,也就是莆田,这里驻扎了一些军队,以及小小的水师。南方是漳州。但是这些地方,都不如泉州资源这么好。
通判涂丘,带领着一众官员已经等了两天了。
忽然听得门口差吏奔进来禀报:“涂通判,知州到了,知州到了。”
涂丘连忙起身,带着众人出门来迎接。
只见眼前,一列一列的壮硕铁甲军汉从州衙大门而入,列队整齐,脚步踩得地面咔咔作响,那头盔,遮得这些这些军汉的鼻子与嘴巴都看不见了。这等精锐铁甲,是泉州从来没有见过的。泉州这个地方,不知有多少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军备这种东西几乎不谈。
涂丘看得这一幕,愣了一愣,又连忙快步出门而去,出门之后倒是看到了不少人,就是没有看到穿官服的那个人,便也实在不知哪个是新知州,略有尴尬,唯有躬身一礼,开口问道:“不知哪位是甘知州,下官涂丘拜见。”
一个年轻人转过头来,对着他咧嘴一笑,答道:“我是新知泉州事甘奇。”
说罢,甘奇还挥了挥手,示意甘霸把他的那些诰命文书之类的拿给涂丘看一看。
涂丘接过那些诰命文书,抬头看了看甘奇,稍稍有些诧异,年轻得有些过分,却也连忙拜见:“拜见甘知州。”
甘奇扶了一把涂丘,开口笑道:“涂通判辛苦。”
“甘知州快快请入。”涂丘四十有余,也不是泉州本地人,却在泉州为官十几年了,从知县升到了通判,十几年都在这个地方当官。
甘奇转头吩咐了一些卸载行礼的事情,便往大门而入,泉州衙,修得不错,内内外外好几进院子,左右还有别院,这泉州是真不穷。
正堂之中,依旧是明镜高悬,甘奇落座,茶水早已上来,涂丘开始一一给甘奇介绍着各地官员姓名。
甘奇也一一点头微笑。
甘奇也把史洪磊介绍给众人,史洪磊是新任泉州兵马都总管,这个官若是放在西北,那麾下禁厢几千悍卒,却是这泉州,也不知能不能点出三五百号稀稀拉拉的人马来。
其实甘奇在泉州是有熟人的,因为蔡确就是泉州人,虽然蔡确的父亲很早就到陈州去当了小官,蔡确也是在陈州长大的,但是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就是如此,哪怕早早出去了,只要说起,依旧还是一家人。
所以甘奇也带了蔡确的书信来,蔡确就是这泉州城里的人,蔡家在这当地,算不得望族大户,却也不是小门小户。
所以中午涂丘设宴请甘奇的时候,甘奇还故意让人去把泉州的蔡家家主蔡黄衣寻来,蔡黄衣就是蔡确之父蔡黄裳的哥哥。
蔡黄衣年逾古稀,陡然间听说门外新任知州请他去赴宴,也是一头雾水,待得看到送来的一封信件之后,便是大喜,连忙换衣篦头洗脸。
口中还大笑:“时也运也,没想到我泉州蔡家也有走运道的这一天。”
旁边儿子蔡济问道:“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那新知州一来就要请父亲去吃酒?”
蔡黄衣哈哈大笑:“你可还记得你那在陈州当录事参军的叔父?”
“记得啊,叔父出殡的时候,咱们还千里迢迢赶过去了。”蔡济答道。
“你那堂弟蔡确你可还记得?”
“有过几面之缘,记得是记得,但是陡然间也想不起来他的模样了。”蔡济答道。
“哈哈……蔡确年初中进士了,咱们蔡家就是出人才。”蔡黄衣的高兴是发自内心的,家中有人中了进士,一大家族与有荣焉。
“中进士了?这么厉害?难怪父亲今日如此高兴,往后咱们蔡家,那也不是算是官宦人家了,祠堂里少不得挂一块书香门第的匾额,以后谁都要抬头瞧一眼咱们。”蔡济也是高兴非常。
没想到蔡黄衣却还笑着摆手:“不止如此,不止如此呢,你道新来的知州是谁吗?”
“父亲,你如此之言,莫不是蔡确贤弟来泉州当知州了?啧啧……也不可能啊,蔡确贤弟今年才中的进士,不可能就是知州了……”蔡济自顾自猜着。
“哈哈……新任知州名叫甘奇甘道坚,乃是汴梁城里大名鼎鼎的名士大儒,也是你堂弟蔡确的座师先生,关系甚是亲密。你说说,这位甘先生一来就请老夫去赴宴,可见你堂弟在他心中何其重要,此番咱们蔡家与知州如此关系,是不是来了运道,挡也挡不住?”蔡黄衣已然洗漱完毕,戴上幞头,还自上而下自己打量了一番,只怕失了礼。
“原道是这般?那咱们蔡家怕是要发达了,父亲快快出门,不好让甘知州就等了。定要与甘知州多多交好,这回咱们泉州蔡家,便是要飞黄腾达了。”蔡济是激动不已。忽然间与新来的市长有了这么好的关系,这真是上天眷顾,要走大运拦都拦不住。
蔡黄衣也着急忙慌出门,城东宴宾楼,门口还有对联,有一句是宴四海宾朋,这句话还真没有吹,泉州真的是宴四海宾客的地方。
蔡黄衣上楼而去,左右寻了寻,进得一间雅间,里面的人他倒是大多面熟,唯有一个年轻人坐在正席,却是面生。
蔡黄衣也有些愣,蔡确的座师,怎么看面相像是蔡确的学生一样?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接受。
涂丘立马说道:“蔡老,还不快快拜见甘知州?”
蔡黄衣听得话语,连忙躬身作礼。
甘奇已然来扶:“蔡老不必客气,快坐快坐。”
涂丘知道蔡黄衣为何这般表现,便也吹捧几句:“诸位久在泉州,可能有一些事情并不知晓,甘知州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乃是汴梁名声鹊起的名士大儒,胡瑗胡老先生的衣钵传人,经史典籍,诗词文章那是无一不精。更是新科的状元及第,三司包相公也是甘知州的座师,东家官家对甘知州,那更是青睐有加。如今甘知州到了泉州,诸位当尽心尽力奔走效劳,若是差事都办得好,来日说不得也有个好前程,也不用像我这般一辈子都留在泉州这个偏僻之处。”
这话是在捧甘奇,也有一点自怨自艾的意思,涂丘可也是进士出身,也曾风华正茂,准备指点江山,却是这一辈子大概也出不来泉州了。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官员的境遇,天下这么多官,相公又能有几个?
甘奇笑而一语:“涂通判已然在泉州通判这个职位上干了有七八年了吧?想来也有资格升迁一步,到时候我去信东京,帮涂通判运作运作,如何?”
说完这句话,甘奇左右看着众人的表情,特别是涂丘的表情。
甘奇是话里有话,比如涂丘,他在东京并没有靠山,也四十好几的年纪了,显然知道自己在官场上的前程已经没有什么大奔头了。那么要是真把涂丘调到其他地方去当个知州什么的,他愿意吗?
此时果然见得涂丘面色变了变,显然他知道甘奇是真有这个能力。胡瑗的衣钵传人,包拯包相公的门下弟子,上半年才中的状元,下半年就当了六品知州。这等人物,在东京城里的能量小不了。
但是涂丘立马连连笑道:“多谢知州美意,还是罢了罢了,不敢劳知州奔走,如今下官年老,这辈子若是留在泉州,倒也未尝不可。”
甘奇微微一笑,这是不愿意的意思?白白升官都不愿意?这世间还有这么无欲无求的官员?
甘奇心想,看来这泉州是真的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天高皇帝远,还这么富庶,商贸繁华,财货进出也是天文数字。在这里当官,升官都不需要了。有一个词叫作“升官发财”,也有一句话叫作“升官不发财,发财不升官”,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很贴切,看来也是有一点道理的。
泉州的外国人,能一步步坐大,没有朝廷的管束,那自然就需要有当地官员的纵容。
这个道理甘奇想得明白,若是一早就高压管制这些外国人,外国人在泉州岂能发展到后来屠杀大宋宗室、追杀大宋皇帝的那般境地?
便是这一句话,甘奇就似乎看透了许多问题的根源。
“涂通判无欲无求,当真是吾辈楷模。”甘奇笑着夸一语。
“不敢不敢,只是下官年老,不求上进了,比不得甘知州年少俊才,来日前途似锦。”涂山也笑着。
场面话说得差不多了,甘奇举杯开宴。
觥筹交错之间,蔡黄衣连连上前来敬酒,今日对于蔡黄衣来说,那真的就是人生转折点了。
新主官上任,那自然就是中心人物,酒是要陪好的,人人都来敬酒,一杯接着一杯。
喝得满脸通红的甘奇,连连摆手说道:“酒量有限,酒量有限,怕是要醉了。”
这话说话,甘奇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看来是真醉了,年纪轻轻的,酒量自然比不得这些酒场老手。
甘奇醉了,这酒宴自然就该散了,涂丘出门说得几句,在外面吃饭的甘霸与周侗进来扶着甘奇出门而去。
州衙后院早已修葺一新,被褥家用之物一应俱齐,只等甘奇这位新知州拎包入住。
甘奇回了州衙后院,酒忽然就醒了,坐在书房里也不知想些什么。院子里甘霸等人不断搬着从东京汴梁带来的东西,最重要的是钱,这一回,甘奇是带着巨资而来。
衙门前院,偏厅之内,一众官员落座,吃着醒酒茶,面色却不那么轻松。
晋江知县姓徐,名叫徐见,三十七八岁,坐在涂丘旁边,开口问道:“这位甘知州,来头实在是大。”
涂丘点着头:“嗯,来头不小,上半年的状元,下半年的知州,我还专门派人去打听过,听闻最近那个什么新商税法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徐见开口:“如此来头,又见惯的世面,年纪轻轻,听闻也是巨富之家,怕不好相与啊。我等这些下官,怕是要吃一些苦头了。”
涂丘摇摇头,微笑说道:“诸位为何不想一想,如此来头,为何偏偏到得泉州这般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来任知州啊?”
“还请涂通判解惑。”徐见开口。
“出将入相的,重要有个资历,越是偏远之处,便越显得品性高洁。如此而已,想来这知州也当不得多久就要回京加官进爵了。”涂丘也是个人精。
徐见开口一语:“好生教人羡慕啊,名门弟子,当真不是我等能比。如此说来,想这位上官也不会在乎是政务之事,那么我等这些下官也好做了。”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这是涂丘最后的总结,把这位年轻的上官好生伺候着,要吃吃,要喝喝,要玩玩。若是这些知州要有一点当官的感觉,审案什么的,便让这位知州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哪里要修路桥,哪里要修渠道,只要知州开口,说修就修。
“但愿好伺候。”徐见又是一语。
“好伺候的。”涂丘笑道,他是人精,知道这种上官要什么。说完这句话语,涂丘起身挥挥手:“散了吧,各回各衙,好生办差。”
诸多官员起身行礼,各自散去。
待得官员们刚散,便有人忽然来传:“涂通判,知州有请。”
涂丘疑问一语:“知州酒就醒了?”
“醒了,我家知州,向来是醉得快,醒得也快。”
“头前带路。”涂丘转了一个笑脸。
甘奇在后衙书房,以后甘奇的住所也就在这后衙了。涂丘走进书房,躬身作礼拜见。
甘奇开口:“也无甚要事,初来乍到的,也不知泉州情况,倒也不知从何处入手。便请涂通判把历年泉州的赋税账目,以及各衙门度支账目取来,我便在此看一看,也当个了解。”
涂丘开口一语:“知州舟车劳顿近两个月,不若先多多休息,公事明日再说,身体要紧。”
这话倒不是涂丘心中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伺候着甘知州。
甘奇笑着摆摆手:“年轻体健,路途虽远,倒也不觉得如何劳顿,既已上任,那就该奉公不辍,不枉官家圣恩。”
涂丘笑了笑,连忙说道:“那下官这就去取,片刻送到。”
甘奇也很是礼貌客气,拱手谢过。
这泉州,甘奇是要有大动作的,但是该从哪里入手,还有待分说。
………………………………
第三百九十章 泉州的大世面
账目送来了,甘奇慢慢翻看着,其他的甘奇看得不认真,但是商税这一条,甘奇看得相当认真,泉州一年的商税竟然只有五六万贯的数额。
甘奇看到这个数目有些哑然失笑,这种数目,若是放在天下州府来说,属于中等水平,在东京那些相公眼中,泉州还算不错。
但是甘奇看来,那就十足可笑了,几乎是东西方贸易中心的泉州,一年竟然只收得到五万贯的商税,甘奇笑着叹气,头也直摇。
大致翻看了一下账目,甘奇带着甘霸出门而去,身后倒也跟着几个衙差。
甘奇出门不远,涂丘便追了上来,陪同甘奇游泉州城。
甘奇倒也不拒绝,还感谢了一番,然后指着不远高耸的塔寺问道:“缘何泉州城中这么多胡人教派?”
涂丘笑着答道:“知州初来,有所不知,泉州城内,有许多胡番海商,便也有许多人在此定居,所以便有了这些胡人塔寺。”
甘奇这是明知故问,然后又问一语:“哦?泉州有多少胡人定居?”
“倒也没有仔细清查,想来总有三五万之数。”涂丘答道。
“此乃失职,治下胡人众多,岂能不清查数目与户籍?那还如何管理?”甘奇故作怒色。
“是是是,知州说得在理,知州既然提出此事,那下官就吩咐下去,清查泉州境内所有胡番户籍。”涂丘对甘知州,那是有求必应。
甘奇满意地点着头,大手一挥:“走,往城外海港去看看。”
“那下官且去安排车架。”涂丘答着,要说泉州城到海港,并不远,但是步行的话,也不那么近,脚程快的话,也要将近一个时辰才能到。
“不必要车架,走过去就是,也好沿路看看泉州风土人情。”甘奇如此答着。
“路途遥远,怕是要行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不远,走吧。”甘奇说完,迈着大步就往前走。
走得片刻,甘奇忽然转头又问:“这些胡番在泉州置业购地,可有到府衙登记地契?”
“这个是有的,地契自然需要州衙出具,否则岂能作效?”涂丘答道。
“哦,既然置办产业都要在官府登记,那这些人又用何处户籍来登记呢?”甘奇又问,这还真的他心中的疑惑,这些外国人,没有户籍身份证,怎么置办产业的?不说宅院住处,就说那高耸的塔寺,是怎么买地盖起来的?
涂丘嘿嘿笑着,略显尴尬答道:“这个……下官倒也不甚知晓,但是有一点那是确定的,只要购置产业者,那一定是有户籍文书的,否则黑户岂能在城内购置产业?”
甘奇也笑了笑,心中了然,却还主动给涂丘下了一个台阶:“哦,那想来是有些胡番来得早,住了两三代了,便落了户籍。”
“正是如此,有些胡番当真就在泉州繁衍两三代人了,早已落了户籍。”涂丘答着。
甘奇又继续往前走着,出城去海港码头,路还修得不错,路上车架连绵不绝,人来人往,可见这条商道是何其的繁盛。
大汗淋漓之下,甘奇终于看到了海港码头上的船帆,这一幕让甘奇有些吃惊。
船帆林立,沿着海岸延伸,绵延不绝,这种景象是甘奇从来没有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