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势-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谷喜久蔵脸上深沉如水,只有语气略微显得有几分沉重:“朝鲜军这是给本部施加压力,让我们快打开通路啊……”

    “阁下,请允许本部明天投入对支那阵地的进攻,快打开通道。”下田一看朝鲜军的主要策略已经生变化,连忙站出来表态。

    “好,很好,下田君。”大谷喜久蔵脸上终于出现了一股笑意,“你的联队还是有生力量,对支那的进攻,非精锐不可。明日炮兵完成部署后,以你部为先导起全面进攻,肥前和渡边两个联队配合你部展开……”

    “这……”这话一出口,下田心里便涌上后悔的感觉——让大谷喜久蔵给蒙了去了,而肥前和渡边则心里笑开了花——师团长大人果然高明,轻轻松松就让下田着了道了。你不是语出狂妄,目无人么?你不是对支那人不屑一顾么?你不是对我们两个联队的进攻嗤之以鼻么?那就让你去试试看,让你去踢一下支那人的铁板。

    “下田君,如果你打开了通道,将是非常大的功劳……” 大谷喜久蔵满脸堆笑,便是傻子都能看出其的不怀好意,“我不但会向仁田将报告你的功劳,还会向陆相大人禀告你的战功。”

    仁田原重行将是朝鲜军师团长,一听大谷喜久蔵摆出自己的顶头上司,话已经出口的下田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否则的话,刚才罗罗嗦嗦扯了一大通,到了关键时刻又硬不起来,不但徒然惹人耻笑,而且还会堕了仙台师团的美誉——这可是师团长大人不会饶恕自己的行径。

    “那下官便力而为。”

    “嗯,一切就拜托了。” 大谷喜久蔵脸色一凛,“明日上午,全军必须击溃当面的支那军。”
………………………………

第161章 得不偿失

    第161章 得不偿失

    当德军以势如破竹的姿态直捣巴黎时,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会失败。无论德皇威廉二世也好,小毛奇也罢,都对西线铁拳拿下巴黎充满了信心,并对未来加以了憧憬――拿下巴黎,粉碎法国人的抵抗意志,赢得一个类似于1870年普法战争这样的决定性结局。

    皇帝和参谋总长甚至还就对法和约商讨了意见,小毛奇坚持认为――再来一次诸如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样的和约是不明智的,这只能为下一次德法战争埋下隐患,德国不可能永远都是胜利者。恰当的行为是:“给予法兰西人一个体面的台阶,让我们能够集精力对付东线和该死的英国佬”,非要获得什么报偿的话,可以法属非洲那里获得殖民地的补偿,而且,一旦法国愿意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海军投入对英作战,那么,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仍然可以划给法国一块――起码,7年战争被英国人夺取的几块地方可以择机回归。

    但是,现实无情地开了德国人一个莫大的玩笑,抵达巴黎近郊,即将开始攻城的时候,德国人忽然现麻烦来了,不仅法国人的抵抗比以前强了很多,而且这种力量还源源不断地增长。霞飞老爹终于掏出了他压箱底的货色,置阿尔萨斯和洛林方向的战线于不顾,将他手头精锐、拥有高机动力的部队派到了巴黎抵御德军。

    虽然法国政府已经迁往波尔多,并且决定即使巴黎沦陷也要坚持打到底,但一直以来对政府颇有微辞的霞飞根本就不相信这种可能性――丢失了巴黎,意味着战局的全面崩溃。为了挽救局面,他一方面切实加强增援巴黎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英国远征军的联络处,对英、比联军地作为迸了强烈的请求――拖住德国人。

    远征军和法国侧翼部队近乎不要命的攻击下,一直高歌猛进的德军西线兵团受到了层层阻滞,巴黎的街垒没有派上用场,却见证了德国对巴黎近距离的围攻,一天、两天、三天,各种各样的工事德军的炮火焚毁。但是,巴黎,这座具有象征意义地城市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

    就巴黎战事方殷的时候,东线德俄战事也进入了**。

    鲁登道夫面对两个俄国集团军的夹攻,决心利用有利的时间差予以各个击破,先同萨姆诺夫决一死战。第一阶段的战斗他定于8月25日打响,要求冯・弗朗瓦将军率部进攻乌斯道,包围萨姆诺夫的左翼。但弗朗瓦拒不从命。他的重炮部队和一部分步兵。辗转从贡比楠长途运来,还下火车之,没有进入阵地。没有足够的大炮支持,没有充分地弹药供应,弗朗瓦反复强调:动进攻就会冒失败的危险!

    任指挥第二天就遇到不遵命的情形。鲁登道夫盛怒之下便带着兴登堡和霍夫曼乘车来到弗朗瓦的司令部。他坚持前令,弗朗瓦则根本没将这个平民出身、近飞黄腾达的红人放眼里,反而讥笑着回答说:“如果命令下定了,我进攻。但我军将不得不以军刀肉搏。”

    鲁登道夫根本不听弗朗瓦地理由,重申前令不变,而兴登堡未置一词,交谈结束后,他顺从鲁登道夫一齐乘车走了。德国人的争执没有解决问题,但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馅饼却解决了所有问题――德国通信部队截获了俄国人两封明码无线电报。一份是莱宁坎普当天清晨5时30分出的,一份是萨姆诺夫当天清晨6时出地。莱宁坎普的命令下达了第一集团军的进军路程,表明他第二天的目的地并不远。不足以威胁德军于后方。萨姆诺夫的命令是责成继续上一天的追击,命令且下达了追击他视为已遭败北之敌的具体路线和时间。

    同时下达地,还有第二天按两面包抄的总计划行事的命令。德军左路马肯森兵团,将贝洛兵团支持下,进攻萨姆诺夫的右翼末端。这时,萨姆诺夫右翼末端的部队业已到达湖泊地带前方的阵地比绍夫斯堡,而将骑兵驻扎森斯堡。如果莱宁坎普所部也及时到达湖泊前方地区,则两军阵地就可衔接一气。但莱宁坎普所部未来。德国人打算包抄的萨姆诺夫的这一翼因此没有掩护。德军路。将由朔尔茨地第二十兵团继续上一天地战斗,这时它已得到兰德韦尔师和冯・莫根将军第三后备师的支援。德军右路。将由弗朗瓦按命令动进攻,包抄萨姆诺夫地左翼。

    全部命令于8月25日午夜前毕。但次日晨,即全线作战开始那天早晨,鲁登道夫却给侦察飞行员提供的关于莱宁坎普正朝着他的方向进军的报告弄得心神不定。这位列日战役的英雄生怕原本分离的俄国集团军突然合而为一――那将彻底粉碎德国人的任何企图。这个时候的弗朗瓦依然不给鲁登道夫省心,还等待他的炮兵部队而没有按令动进攻拉开战幕。

    突然间,远道来自科布伦次德军统帅部的一个意外的电话打断了同弗朗瓦的争吵――统帅部作战处长塔彭上校提出要给他增援三个军和一个骑兵师,并且还说明,这是小毛奇的授意。鲁登道夫刚从西线来,对进攻每一英里需要的兵力密,他清楚到后一位小数,而且,眼下正是围攻巴黎的关键当口,塔彭的话使他简直无法置信――史里芬计划依靠把后一兵一卒都用来加强右翼,而今正是右翼攻势高峰时刻,是什么原因使统帅部决定抽出三个完整的军来削弱这一线力量的呢?

    他感到惶惑:这些援军,东线并不“确实”需要,即使来,对目前这一战也为时过晚,因战斗已经打响。塔彭说。这些部队是可以抽出来的。

    这个关系重大的决定,原来却是出自小毛奇的举动,由于法国边境上的“大捷”,“使德军总参谋部深信西线地决战已经打响,而且已经打胜”。这种印象下,毛奇决定派遣援军,使东普鲁士不致落入俄国人之手。理由也是现成的,巴黎一隅地方太过局促。也根本展开不了多的部队,与其让部队空耗着傻,还不如调往东线增援。

    而且,东普鲁士难民的疾苦,容克产业将丢下来听任掠夺成性的哥萨克的宰割,以及名门贵妇向德皇、皇后恳求拯救她们家族的园地和财产的哭诉,都对小毛奇有着极其关键地影响。毛奇本人本来就一直担心东线防御薄弱,他的副官不止一次地听到他自言自语:“要是俄国人开进柏林。西线的一切胜利都将付诸东流。”

    萨姆诺夫正准备持续进军,虽然他的主力朝过于偏西的方向推进了。但萨姆诺夫认为,主力虽然拉开了同莱宁坎普或是莱宁坎普应到达的地点的距离,方向还是正确的,可以使他插到维斯瓦河和他认为正向西退却地德军之间。他的目标是阿伦施泰因至沃斯特鲁达一线。那里他可以脚跨德国铁路干线两边;从那里出,“直捣德国心脏就容易多了”。

    但情况很清楚,他这些精疲力、半饥不饱、跌跌撞撞勉强跑到边境的部队,已不堪一战。谈不上直捣德国心脏。军粮不济,士兵已吃预备粮,村庄空无一人,牧草和燕麦田里都没有收割,为人为马从地里再也刮不出什么东西。所有的部队指挥官都要求停止前进,但是,俄国指挥部为前线的迅猛推进而欢欣鼓舞,坚持要萨姆诺夫继续进攻――“迎头痛击正莱宁坎普前面退却之敌。并截断其向维斯瓦河地退路”。

    但是,这却要了萨姆诺夫的命。德军马肯森所部大踏步退却后,突然瞅准空子,回身动了进攻,一口咬住了俄军一个落单的师,俄国人猝不及防,一面奋战图命,一面向这时已出的友军呼救。要它回来。但收到呼救地友军往返经过30公里的跋涉后日暮时分碰上了德军贝洛所部。不但无法赶到增援,连自己亦陷入了德国人的重围。

    仅仅8个小时。俄军这两个师之间就失去了联系,各个队伍公路上混一起,到了第二天早晨,整个第军已溃不成军,节节后退,萨姆诺夫的右翼给打垮了。

    当天晚上,萨姆诺夫还没有得到第军遭难的全部消息,但是他已意识到当时已不是包围敌人而是自己如何免遭包围的问题了。虽然如此,他仍然决定不退出战场,第二天继续打下去,由他路的部队努力缠住德国人,直到莱宁坎普前来给他们以致命一击。他命令第一兵团司令阿尔托莫诺夫将军守住俄军左翼末端面对弗朗瓦的阵地。

    但是,一直等待地弗朗瓦终于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进攻时刻――炮兵部队已全部到达。4时,天尚未亮,一阵威力巨大势如飓风的炮击,乌斯道俄国第一兵团阵地上炸开了。德国统帅部的领导人物走出临时设勒鲍的司令部,兴登堡非常沉着,鲁登道夫杀气腾腾而又紧张,霍夫曼跟他们后面,一个亦步亦趋的影子。不到上午11时,俄国第一兵团就放弃了整个阵地,兴登堡认为俄国第二集团军眼下已被“彻底打垮”。

    当天晚些时候,实际情况终于传到俄军指挥部――德国人根本不是“向维斯瓦河退却”,而是向萨姆诺夫进逼,第二集团军正遭到猛烈攻击。

    战斗进入第三天。双方军队都已全部投入战斗。坦能堡四十英里的战线上,两军蜂拥而上,鏖战一场,队伍被打散了,分开了,再混战一团和各自为战。一个团前进了,而友邻军则被击退下来,于是出现了缺口,敌人插进来了,或是不知何故竟没有乘虚而入。大炮轰鸣着,骑兵、步兵、马曳重型野战炮的炮兵,过村庄,穿森林,走过湖泊相间地地带,越田野,跨公路,他们移动着,踉跄地前进着。炮弹击了农舍,摧毁了村庄街道。一个营大炮掩护下冲了过去,烟雾后面消失了,不知凶吉。一队队被赶往后方地俘虏,堵塞了前进队伍的道路。几旅几旅地进入阵地,几旅几旅地退出阵地,互相穿过交通线,杂乱无章,归错了队伍,弄错了番号。野战指挥官们不知部下所,参谋人员地车辆到处飞驰,德国侦察机头顶上盘旋集情况,集团军司令千方计地想弄清究竟,布着命令。这些命令,前线也许收不到,也许不会执行,也可能到达前已时过境迁,不符合实际情况。三十万人马,互相践踏着,前进着,又疲乏不堪地退了回来,打着打着,要是走运占领了一座村庄就可酩酊大醉一番,或是夜幕降临,就同几个同伴坐森林的空地上;第二天又继续作战,东线大战正酣。

    包围圈的第二集团军仅仅6天便被德国人消灭了――越过边境之后糟糕的后勤、混乱的指挥以及疯一般的明码电报毁了这支部队,德国第八集团军消灭了原来准备粉碎德军的钳形攻势的一翼之后,正转而收拾另一翼了。

    德国人看到自己战绩之大也几乎惊叹不已。敌尸、敌俘以及缴获的大炮,为数惊人:俘虏计万二千名,这一仗结束后的一个星期,用了十列火车才把他们送到后方。第二集团军约有门大炮,德国人缴获的数量,据不同的估计,三到五门之间。至于马匹,则是成群成群地被赶到匆忙搭起来的畜栏。死亡和失踪人数,说法不一,但估计超过三万名之谱。第十五和第十三军兵团,或被俘或阵亡,已被歼灭而不复存,能够逃生的一共不过五十名军官和二千一名士兵。两翼的那两个军它们的幸存者,各自也都不过一个师而已;至于第二十三军,则仅剩下一个旅左右。

    可是,无论德军东线取得了多大的战绩,都不能弥补巴黎城下的退却,糟糕的是,小毛奇为了加强东线而紧急调用的3个军一个也没派上用场。虽然不能将进攻巴黎的责任推这三个军身上,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三个没有赶上坦能堡战役的军,将不能参加西线的马恩河战役了。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失策!
………………………………

第162章 辽阳战血(1)

    第162章 辽阳战血

    师团长下了死命令,不惟下田只能诺诺连声,便是一直咬牙跟后面的炮兵联队亦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

    鉴于山东战场上神尾师团因为火力脱节的教训,这次第五师团的炮兵联队一直跟着大部队前行,但天寒地冻、积雪覆盖,不要说构筑牢固的阵地,便是保持平日的机动力都做不到。虽然南满铁路可以实现方便的转运,可是国防军陆续撤退的过程,早就将能够破坏的铁路设施破坏的一干二净。第五师团的工兵部队除了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使命外,还额外多了一个协助满铁修缮铁路的任务。

    原来日关系还比较正常的时候,满铁修缮铁道的主力军便是华人苦力,无论是枕木搬运、钢轨安装还是其他设备的运送,离开庞大的华人苦力部队是不可想象的,满铁的技师和工程师多就是担负着指挥的任务,日本工人早就蜕变成工头和监督了,手里挥舞着辫子的“那摩温”总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哪里会挽起袖子和工人一起流汗呢?

    平日里的劳资矛盾虽然尖锐,但因为经济因素和超经济强制因素,工人们默默选择了顺从,但一旦日开战,这当的意味便不同了。

    工人都知道,铁路是小鬼子的命脉要害,国防军为什么要破坏铁路,就是为了阻隔敌人的快速推进,破坏铁路就等于抵抗日寇。这样浅显的道理,便是再没有见识的工人们都能够知道,何况国防军撤退的时候,已经四下宣传鼓动让老姓不要与日本人合作,因此,一旦破坏铁路后。原有附属的苦力队伍纷纷解散。一部分躲到了家里,还有一部分则跟随撤退的国防军北上,进了辽阳,悉数安插辽阳实业工作,并全数听命于军方调。

    能够辽阳实业工作,几乎是全国或者说北国每个工人的梦想。这里,没有手执皮鞭、肆意作威作福地工头压迫,这里。没有盛气凌人、欺上压下的买办大班从鱼肉。这里的工作条件是好的,泛着蓝色的帆布工作装人手一套,每天的工作时间从初的12个小时压缩到后来的9个小时,甚至于一个月还有3天地全天休息,休息都能拿钱,这都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伙食上也不含糊,一顿白面、米饭管够,时不时冒着猪肉粉条香味的工作餐吃过一顿能让人觉得天天都像是过年。

    说到辽阳实业工作是每个工人的梦想并不为过。这种梦想同时代的国,就如同公务员考试的参考者梦想进入总统府秘书处、入伍当兵的梦想进入两个央师一样真切可靠。之所以辽阳防线能如此迅速地构建起来,固然与辽阳实业提供的物资资源足够充分有关,但辽阳实业工人们迸出来地爱国激情让人感动。

    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不!战争期间,除了留下睡觉的时间。那都是工作。

    休息天上工要算工钱?不!战争期间,所有的劳动,所有的血汗都是为民族、为自己地妻儿老小、为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所流的,谈什么工钱?工友的答复都很斩钉截铁:“别跟俺们说钱。国防军为了打鬼子连命都不要,咱们这点力气算得了啥?”

    辽阳作为战区太过危险?不!国防军呆得,我们偏呆不得?按照要求,进行疏散地时候,这些汉子们没有一个同意的,他们说:“婆姨走可以,儿子儿女走可以,我们便不行。各工厂、各公司管事的先生们没有走。我们为什么要走?”

    留辽阳的汉子们,为了辽阳防线的建立,贡献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力量。是的,辽阳的武装力量只有2万出头,但是,辽阳地工人们足有40万,这个国具现代化特征,具有工业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城市里。她所蕴藏的力量决不容小觑。

    没有去辽阳的汉子们。为了辽阳防线的建立,也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于日军抓工的行为。每个国苦力想到的头一件事情便是逃避,便是抵抗,即便因为各种各样缘故不得不留下来地,也选择了消极怠工,从旅大到鞍山不过数里地铁路,这些可亲可敬的苦力们足足“修”了一个多月,让日军地物资转运、兵力调和机动作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民族主义高涨的年代,遭受小鬼子两次祸害的辽东大地上,到处潜伏着风起云涌的抵抗。国人民从来不缺乏血性,缺乏血性的通常只是政府。现,这个政府已经下定了抵抗的决心,已经迸出决战的勇气,作为麾下的一员,人民感到了无穷的力量和无比的温暖——这是用民心和士气构筑起来的,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天放拂晓的时候,下田联队就要对这道铜墙铁壁起进攻了……

    第五师团炮兵联队长姓名是以立花开头,据说是日本战国名将立花道雪之后,虽然大家都知道立花道雪死后只留下一个独生女,冠有立花名字的无非是他收养的养子罢了,但注重历史传承、注重宗法教条的日本武士心目,能不能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祖宗着实弥足珍贵。立花联队长是同届士官生第一个担任联队长的,按照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因为他的炮科出身——炮兵和骑兵是日本陆军具有优越地位的军种,但实际上的因素,谁知道呢?

    因此,立花联队长和其余几个联队长之间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因素渗透期间,这种微妙的因素,虽不像下田这样明显,但却加根深蒂固。当肥前和渡边把进攻不利的责任推卸到立花头上时,他没有向下田那样直接选择反唇相讥,反而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两人无话可说。

    配属炮兵联队的除了师团本身隶属的山炮和野炮队外,还额外配置了攻城炮兵队——2门280毫米的臼炮,这是基于日俄战争的经验。但是争夺203高地时,日军一共用了18门280毫米臼炮对旅顺展开地毯式炮击,后来又用于对付俄国太平洋舰队,现故伎重演,企图用这样的重炮辽阳防线上打开缺口。

    280毫米臼炮地威力虽然大,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第一是射程近,它的射程一般都对方加农炮和榴弹炮射程内。第二是命精不高,而且校对弹道异常困难;第三,也是关键的一点,十分沉重,机动能力忒差。可是,日军只图其威力大的特点,这些心知肚明的弊端一时三刻也就顾不上。

    立花联队长为了这两门臼炮伤透了脑筋,师团长下了死命令。拂晓必须起攻击,下田也三番五次地跑来催促,要求他一定要子夜时分完成炮兵阵地的构筑,为进攻部队提供足够火力掩护。

    这真是见了鬼了,堂堂正正的大日本帝国皇军什么时候面对支那人时都要强调火力了?七生报国的肉弹精神到哪里去了?立花心不无鄙夷地想道。难怪神尾师团山东吃败仗一点都不冤枉,这样地精神,这样的作风,哪里还有半点武士道的勇猛?

    不要说立花心的郁闷。担任防御的国防军2师4团3营也是郁闷不止。按照李杜的要求,这处阵地作为辽阳防线南翼的阻击阵地,安排了一个加强营共1000人扼守,李杜交代的命令很简单,撤退可以,但必须坚守阵地72小时。

    第一天地进攻,原本以为气势汹汹、卯足了劲头的鬼子会用多大的劲头进攻,部队上下一概做好了拼死相搏的准备。担纲守卫的韩营长甚至还安排了一个连地敢死队,准备关键时刻用于起反冲击,结果令人大跌眼镜,鬼子虽然动用了两个联队进攻,但并没有见到多少真章,空让部队有力气无处使。不惟本来抱有一丝担心的部队官兵放松了心态,便连各连的主官都显得轻松异常,认为按照这种打法。不要说48小时。就是给鬼子148个小时都未必打得过来。

    事有反常必为妖,韩营长没有掉以轻心。他的脑海里,依旧浮现着李杜出前地告诫:“鬼子是极其凶残狡诈的,要有打恶战、打混战的准备。”因此,虽然入夜很深,他依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堡垒,白天打了胜仗的国防军将士也是跃跃欲试,兴奋不已,同样了无睡意,漫天飞扬的雪夜里,他们愉快而轻松地交谈着。

    “老周,昨天打死几个鬼子?”

    “别提了,一个都没有,好容易击了一个,这小子溜得快,让他缩回去了。”老周看上去满脸的遗憾,咕咚咕咚一仰头,灌下半瓶子水,随即又道,“可惜不是酒,不然喝下去就带劲了。”——关东汉子,向来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

    刚才打开话头的小李子不由得窃笑,突然,他脸上地笑容收紧了,身子站得笔直。

    老周正奇怪于对方的表现,猛然间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响起,“谁说要喝酒的?”

    “营长?”老周瞪大了眼睛,这么晚了,营长还要来查哨?他讪讪地,不知如何开口,足足捱了三秒,才道:“营长,俺只是说说,可不敢破戒,眼瞅着快过年了,俺肚里的酒虫就开始动了。”

    “你呀……”韩营长走过来一个爆栗,吓得老周连连吐舌头。

    “打完了这一仗,回头我们好好喝去。”韩营长也是意犹未,“只要能打赢,师座说了,上好的辽阳造、关东烧,一律管够,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那感情好。”一旁沉默不语的小李子也插上了话,惹得其余两人哈哈大笑。

    “不过营长,这次的任务我看完成要玄。”

    “怎么?”韩营长不满地瞪了老周一眼,“这才打了一天,你就没胆儿了?”

    “不是!俺是说,恐怕师座地命令就完不成了。”老周解释道,“出地时候,师座交代了。咱们每个人要打死3个鬼子才够本。可今天打了半天,我连一个鬼子都没打死,勉强打还不知道伤势严重不严重,这3个人头,恐怕……”

    这就问到了今天这事情的核心,韩营长心里隐隐有种担心,生怕部队因为第一天地轻松而滋长骄傲情绪——山东半岛歼灭神尾师团后,部队已经有这种不良倾向出现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但是,又不能和这些士兵讲大道理,说什么“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种寓意深刻,实则很难理解的高深之言——那是给军官准备地,不是讲给大头兵听得。

    还是师座讲得比较有道理,打死3个才够本,不打死3个鬼子。谁都不许死!——李杜的讲话虽然当场就是一通哄堂大笑,可现看来,要求也罢,命令也罢,都已经蕴含其了。

    他笑道:“瞧你这话说得。鬼子又没跑,机会有的是,今天不行明天,明天不行后天。反正,不打死3个鬼子,谁也不要想溜。”

    小李子的心情很好,正想附和几句,忽然,他周围一片呼呼的风声听到一阵异样的声音,这是什么?

    透过碉堡的缝隙看出去,外面一片漆黑黑的。根本就看不见什么,眼看小李子怔怔地望着外面出神,老周生怕营长不高兴,连忙打了他一下:“你小子想什么呢?站岗都梦见娶媳妇?”

    “不是,不是……”小李子连忙应道,“我听到有声音。”

    “我怎么没听见?”老周侧着耳朵一听,“还以为有啥动静,别是你小子听差了。”

    “可能……”再仔细一听。又听不见什么异常了。小李子不敢多嘴,只好老老实实站直了身子。

    营长没听见两人地嘀咕。碉堡里转了一圈,眼看没有其他异常,便准备巡视下一个据点,刚刚走到门口,忽然又听到一声:“咦……”

    “小李子,你疑神疑鬼的究竟搞什么?”老周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我知道你胆子小,可也不用怕成这样啊,夜这么深了,又是大风大雪的,鬼子哪里会来?”

    一句“鬼子哪里会来”触动了营长敏锐的神经,他本能地回过头来,对着小李子,问道:“你听到了什么?”

    “营长,俺……俺……”

    “没事,管说。”

    “俺听到有声音。”

    “什么声音。”营长竖起耳朵,结果只有风声传入耳朵。

    “俺感觉有人雪地上爬!”

    “爬?!”老周和营长都愣住了。

    “你怎么听见的?”

    小李子已经带着哭腔了:“俺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心里头感觉有人爬,而且,耳朵里都是这个声音。”

    “你不是鬼上身了?”老周气不打一处来。

    “看看去。”营长扑到瞭望口,外面黑漆漆的,啥也没有。

    “照明弹!”营长沉着下令,经验提醒他,不可放弃任何一丝可疑之处。

    “啪……啪……”一连4升上了天空,将原本漆黑的夜空照得惨白,沸沸扬扬的雪花已经停止了,突如其来地光亮和地面上的雪光反射汇聚后形成奇特的景色。

    现,不仅是这3人,整个碉堡的守卫全部被惊动了,众人全部趴自己的岗位上,观察着外界地动静,带着降落伞的照明弹可以空足足支撑70秒之久,足够观察了。

    营长瞪大了眼睛,用辽阳造的高倍望远镜由远及近慢慢扫过来,嗯,左前方正常,间正常,右前方,嗯?

    不对,怎么隐隐约约有黑影?

    现,不惟营长,便连其他人都看出有些不对劲了,右前方那里的黑影不仅是一片片、一串串地,而且,还活动。

    什么活动?

    正关键时刻,天突然又黑了,照明弹全部都落了下来。

    “再打4!”可是,照明弹还是国防军罕有物资,这个碉堡一共一个排地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