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张家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其中,曹操更多的是碍于他自身宦官之后的身份,为士人所轻,才不得不不拘一格录用人才。而荀彧是真正的包容并蓄。

    也正是有了唯才是举,才让曹魏能迅速积累大批人才,有拥有了与受天下名士追捧的袁绍一争长短的本钱,并及时抓住了袁绍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而犯下的错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可以说,没有荀彧,就绝对不会有后来强大的曹魏。

    这时候郭嘉又嚷嚷起来了,说是新认识了一个知音,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荀彧见朋友们兴致勃勃,也不扫他们的兴,对梁旭点了点头,就自己先站了起来。

    众人走出书房的时候,荀彧很严肃地补充到:“不能去醉红楼。”

    戏忠脸上明显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但毕竟有小孩子在场,他也不好真的拉着大家去烟花之地。

    郭嘉毕竟还很年轻,只要有得吃就行,连忙说:“行行行!都依你!”

    荀彧又补充道:“不许喝酒!”

    郭嘉弯腰对梁旭说:“听见没有?不许你喝酒。”

    梁旭原本就不喜欢喝酒,不管是前世那种经过上千年进化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名酒,还是这一世浑浊不清的没什么味道的酒,他都不喜欢。所以他到现在都还没想过要把蒸馏技术弄出来。

    所以梁旭随口就答应了,还让众人在书院门前等他一下,就自己一个人转身跑掉了。

    没过多久,梁旭带着太史慈在书院门口和大家汇合了。

    梁旭郑重地把太史慈介绍给了戏忠和郭嘉,他心里希望太史慈能够跟他们两人学习兵家,可惜太史慈和戏忠他们各自看对方不顺眼,太史慈觉得戏忠他们太随性了,戏忠和郭嘉就认为太史慈拥有着荀彧守规矩的外在,却没有荀彧那富有四海的学识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所以,在后面的宴会上,太史慈就被戏忠和郭嘉给无视了。不过太史慈也早就习惯了别人的冷眼,所以一点没感觉拘束,倒是独自坐在角落里自斟自饮,乐得自在。

    戏忠和郭嘉在宴席上胡吹乱侃,酒到杯干,好不自在。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席间,荀彧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问梁旭:“旭儿,你家里给你定亲了没有?”

    梁旭不知道荀彧问这个问题想要干嘛,难道是想招自己当女婿?虽然不想给荀彧当女婿,但梁旭还是很诚实地摇了摇头。

    而旁边明明刚刚还在和郭嘉在互相吹嘘的戏忠突然转过头来说:“小家伙,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你看……”说着就想梁旭眨眨眼。

    梁旭当然明白戏忠后面的意思,他转头看向荀彧,一脸委屈地问到:“老师,你的家里也有一个和学生差不多大的女儿?”

    荀彧很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然后瞪了多事的戏忠一眼。

    梁旭心里还是想着他前世的妻子,他一致认为他妻子也和他一起来到了东汉,但这种事情很难一言两语和荀彧说明白,只能委婉地说:“老师,学生现在还小,娶妻的事情现在就提出来,是不是太早了?”

    戏忠在一旁揶揄到:“又没让你现在就娶进门,只是定亲。你不知道什么叫定亲吗?”

    梁旭转头对戏忠说:“戏先生,学生认为学生未来的夫人应该能跟学生产生心灵共鸣的,所以学生需要先跟她培养感情基础,再把她娶进门。”

    戏忠听完梁旭说的话,眼睛瞪得圆圆的,就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梁旭。过了好一阵,戏忠才说:“不是我说你,你这样能娶到妻子才怪。不先把人家姑娘娶进门,哪有姑娘会跟你培养感情?你以为是醉红楼里面的姑娘吗?”

    郭嘉在一旁插嘴:“就算是醉红楼的姑娘,也不会真和你这种傻孩子培养感情的。”

    荀彧见两位好友在一边胡闹,而自己的学生也没那意愿,也就不再提这个事情了。

    荀彧之所以想招梁旭做女婿,还是因为刚才梁旭为了他朋友的婢女鸣冤,才冒出来的想法。虽然自己的学生和自己在对那件事情上面的看法不一样,但荀彧认为能嫁给自己这个学生的女孩儿,肯定会很幸福的。因为现在的女性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也只有自己这个傻学生会为了地位微末的婢女去鸣不平。

    向梁旭问亲事的事情只是宴会中的一段小插曲,可快就被大家抛在脑后了。

    当晚宾客尽欢,戏忠和郭嘉更是喝得不省人事,趴在桌子上就睡过去。

    宴会以后,荀彧叫来了仆人,命令仆人分别把戏忠和郭嘉抬上事先准备好的牛车,安排仆人先把那两个醉鬼给送回家去,然后才辞别了梁旭,独自回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梁旭身边就多了两个混吃混喝的家伙。为了从这两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家伙身上捞回一点成本,梁旭拿不请客来要挟他们教导太史慈、梁晟、赵风、赵范兵家的知识。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戏忠和郭嘉为了能继续混饭吃,也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

第280章 颍川的欢乐时光

    上回说到戏忠、郭嘉答应了梁旭收太史慈、梁晟、赵风、赵范做学生,教他们兵家的知识。

    可这却害惨了太史慈他们。除了赵范因为接受能力比较强,避免了戏忠、郭嘉无情地骂他蠢以外,太史慈、梁晟、赵风都被梁旭强加给他们的新老师给骂成了人头猪脑,让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是猪脑袋了。

    太史慈、梁晟、赵风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也曾经向他们的老师发起了挑战。可毕竟大家手底下都没兵,想要搞个模拟战都不行,没法决出个胜负,光凭口说并不能证明些什么。最后是梁旭给他们捣鼓出了一套带迷雾遮蔽效果的沙盘游戏,让他们一决高下。

    那个沙盘游戏的对阵双方需要被屏风隔开,各自面对只能看到己军布置的沙盘。而裁判会把对阵双方的布置统合到另一个不让参赛者看到沙盘之上,而围观的观众都能在这个沙盘看到“战场”的整体情况。

    当参战方的“斥候”或者“部队”遇到对方的“军队”时,敌军被发现的布置才会被摆到对阵者各自的沙盘上。

    对于戏忠他们来说,这种沙盘玩法很新鲜,也很刺激。

    一经对阵,太史慈、梁晟、赵风他们都毫无悬念地被打得落花流水,干净利落就败下阵来。

    赵范原就自觉自己比不上他的老师们,现在看到太史慈他们输得那么干脆,更不愿意出丑了。

    可是戏忠和郭嘉已经爱上这个游戏,他们就逼着赵范陪他们玩,威胁赵范不玩就罚抄书,最后赵范也只能就犯了。

    戏忠和郭嘉平时比较少骂赵范还是有理由的,赵范和他们对阵的时候,比太史慈他们三个人坚守的时间要长太多了,虽然都是被压着打,但赵范一直守得很稳。

    最终戏忠宣布弃权,他觉得自己继续攻下去也没意思,赵范的部队已经被他全部赶回了大本营了,赵范的活动空间已经全被榨干了。再继续下去,赵范也只有等死的份儿。

    而郭嘉对阵赵范的那一盘,郭嘉用兵虚虚实实,甚至一路放开自己的大本营,引诱赵范去攻。可惜赵范死心眼,一直猫在大本营只守不攻。面对这只死硬派乌龟赵范,郭嘉也投降了,他觉得这样一点都不好玩。郭嘉还非常生气地骂赵范是猪脑袋,说要是换了在现实中带兵,加上天气、粮食储备等诸多因素,像他一样一味防守,只有死路一条。

    赵范被老师骂了,觉得很委屈,就弱弱地抗议到:“游戏的规则不是没有天气、粮食储备等因素嘛!”

    郭嘉被赵范的死脑筋气得七窍生烟,但赵范说的也没错,他是依足了游戏规则来玩的,但沙盘演练是纯粹的游戏吗?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和赵范玩这种沙盘游戏了,包括在教学的时候,赵范也会被戏忠和郭嘉给冷落。梁旭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戏忠、郭嘉就是那么随性和任性的人。

    后来荀彧也被戏忠和郭嘉撺掇着,过来和他俩过两招。双方互有输赢,但戏忠和郭嘉的胜率要略微高一些。戏忠、郭嘉因此而得意洋洋,戏忠还拿着他的战绩当着荀彧的面,再一次挖好朋友的墙角,想让梁旭拜他为师。

    只是梁旭已经打定了主意,自己未来的定位就是后方的管理者,所以没受戏忠的诱惑。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其实戏忠想要收梁旭为徒的心意也不单纯,他并不觉得梁旭适合学习他的本领,他看中的是梁旭那土豪的身份,只要梁旭成了他的学生,那么他的饭堂就可以从东平酒楼换到醉红楼了。

    现在的社会风气可是:老师说的话,当学生的,是不能不听的。虽然戏忠自己也不是会遵守社会规范的人,但他却希望自己的学生梁旭是是这样的人。

    可惜戏忠的邪恶计划并没能实现。虽然他的学生梁晟也是梁家的太子爷,但戏忠早看出来梁晟在梁家的地位不算太高,而且成年人的梁晟也没有小孩子梁旭那么好欺骗。所以戏忠才想着打梁旭的主意。

    幸好《太平要术》没有教梁旭读心术,不然让梁旭知道自己交了这么一个高智商的损友,估计他晚上会睡不着觉,需要时刻提防着戏忠暗算他。

    欢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梁旭他们很快就迎来186年的春节。

    荀攸趁着春节假期,洛阳离着颍川郡颖阴县老家也近,就回了家里一趟。梁旭有幸在荀府见到了他。可是大人们都在忙着联络感情,梁旭这个小屁孩就被大家忽略了。

    除了荀攸以外,梁旭还见到了很多荀家人,几乎人人身上都有官职,看得梁旭目瞪口呆:荀家的势力也太庞大了吧?

    荀家家大业大,来给他们家拜年的人就多,就连远在济北郡,给梁旭吃过闭门羹的程昱也来了,还有陈留郡的满宠,同是颍川郡的钟繇、杜袭、陈群。真的是群星璀璨,耀瞎了梁旭的钛合金狗眼了。

    只可惜大家都是奔着颍川荀家、颍川书院,还有荀家八龙的招牌来的,就连身为八龙中的荀绲的儿子的荀彧都成不了这里面的主角,梁旭这个不知道打哪儿来的荀彧的学生就更加没人会留意到他了。

    幸好梁旭自己心态好,原本就没奢望能拉拢这些大神给他打工,现在能见这些大神一面,他已经觉得三生有幸了。他只是觉得自己既然来了一趟东汉三国时期,连此时的英雄人物也没见到几位,那就白来了。

    不过他还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那就是此时没有相机,不然跟这些大神合个影,再让他们在照片上签个名,等他们成名以后,再拿出来拍卖,呃,不对,是留做纪念。

    梁旭可是很清楚这些人里面,谁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大神。现在他也只能感叹世事弄人,没有相机的世界,实在是太可惜了!

    荀家的春节联欢足足持续了半个月,梁旭觉得自己也该启程去洛阳见皇甫嵩了。


………………………………

第281章 从洛阳城墙到水泥的诞生

    上回说到梁旭终于打算去洛阳找皇甫嵩了。

    其实孔融在梁旭离开北海郡营陵县的时候,就已经给皇甫嵩发出了已经寻到梁旭的公函。皇甫嵩收到孔融的公函以后,还以为梁旭十天半个月就回到的,谁知道足足等了一个多月,却只等来了荀攸拿来的有关梁旭的来信。

    信是荀彧写的,信上说梁旭现在跟着他在学习,让都乡侯无需担心。

    因为皇甫嵩找梁旭的原因也只是想着带走身边培养他,按照梁旭才五六岁的年龄,也不可能此时就推荐他到朝廷上任官,所以既然梁旭现在在天下闻名的颍川书院读书,而且还是超有名的荀家八龙的子侄亲自教导,皇甫嵩当然是放心的。

    皇甫嵩还回信让梁旭安心在颍川书院学习。

    但毕竟是皇甫嵩挖掘了梁旭,也是皇甫嵩给了梁旭这个外出交游的机会,不然梁旭现在很可能还埋头在他的渔村搞科研,也不可能认识并拜师荀彧了。

    梁旭跟着荀彧学习的这段日子,真的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为此,梁旭也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当面给皇甫嵩说声谢谢。

    荀彧也很赞成梁旭的想法,还打算陪他去一趟洛阳。荀彧的计划是去洛阳见了皇甫嵩以后,再带梁旭去河内郡拜访司马家,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学生什么都好,但好像就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总会在见到一些能人的时候发愣,所以就打算带他出去转转。

    因为梁旭想着自己还会跟着荀彧回到颍川书院的,所以他只打算带着太史慈这个超级保镖出去转一圈就算了的,谁知道戏忠、郭嘉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他们要出远门的消息,硬是死皮赖脸地说要一起去,梁旭知道他们俩只是想着继续蹭饭吃才说要跟来的,而为了梁晟他们的学习不会中断,梁旭只能选择带着全家人一起上路了。

    戏忠、郭嘉这两个家伙,虽然也是士族,可是家里的状况不算好,虽然还不至于揭不开锅,但跟着梁旭吃香的喝辣的一段日子,以他们好酒好色的德行,已经不想继续回家里过他们的“清贫”日子了。而且也只有梁旭这唯一一个冤大头愿意管他们的饭,他们不赖着梁旭赖谁呢?

    其实梁旭心里也暗乐自己白捡了两个宝贝,这两个家伙又不是许褚和典韦那种饭量惊人的大汉,更别说梁旭背后就是黄巾军,实力雄厚,他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被这两个弱不禁风的书生给吃破产。

    相反的,梁旭还很担心这两个活宝会和历史上一样短命,但又不好意思过问别人的私生活,毕竟他自己今年夏天以后才六岁,以辈的身份说长辈就有些管太宽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梁旭这次离开颍川的时候,队伍的人数足足多了几倍,除了梁旭家的七人,还有同行的荀彧,以及他的随从们,加上戏忠、郭嘉两人,还有回洛阳上班的荀攸和钟繇,以及他们俩的随从队伍。整支队伍浩浩荡荡地,让梁旭突然感觉到自己家的队伍规模有够寒酸的。

    不过戏忠、郭嘉一点不自在的感觉都没有,还分别挤到了荀彧的牛车和梁旭的马车上。

    路上,梁旭曾经找过机会去和荀攸与钟繇套近乎,可是荀攸一直愁眉深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让梁旭自己知难而退,而钟繇虽然没有拒梁旭于千里之外,可梁旭跟年龄比较大(三十五岁)的钟繇却没什么共同语言,存在代沟,聊不到一块儿。

    其实梁旭跟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存在代沟,而且还是相隔了两千年,他之所以能跟荀彧畅所欲言,是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学术问题,但既然自己的老师就在身边,梁旭也不好当着自己老师的面找别人给自己答疑,所以他根本无法和其他的名士聊到一块儿去。

    戏忠和郭嘉是个例外,梁旭和他们俩的交情是吃吃喝喝吃出来的。

    经过虎牢关的时候,原本梁旭想要仔细参观一下的,可荀攸和钟繇都赶着回去上班,梁旭也只好放弃自己的计划了。

    路上紧赶慢赶,七天的时间,梁旭他们就到达洛阳了。

    这是梁旭第一次看到应该是大汉最雄伟的城池,规模确实够大,完全看不到边际,外城城墙有将近四层楼那么高,只是和梁旭在其它郡县见过的城墙一样,还是是夯土墙,他原以为首都洛阳会有点不一样的,可惜除了比较长比较高以外,使用的材料也还是一样的。

    梁旭对城墙的理解,还停留在他前世见过的明清城墙,他很怀疑眼前这种土墙能不能抵挡得住超大暴雨的袭击。

    这让梁旭脑海中又多了一个研究方向,那就是必须要把水泥弄出来,可是他不知道水泥的烧制工艺。

    梁旭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了洛阳城,钟繇带着他的仆人和众人分别,径直往他家的方向去了。

    梁旭家里人少,就算算上戏忠和郭嘉也就九个人,所以荀彧打算把他们安排在荀府的别院,而荀攸要回自己府上,所以两人就分别了。

    梁旭在跟着荀彧去荀府别院的路上,一直在想着水泥的问题,他想起了和汉朝同时期的古罗马,他想起了古罗马的斗兽场还有引水渠。

    斗兽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很大,而是它很高。拱门结构是一个因素,而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时候的罗马已经弄出来了水泥。

    引水渠同理。因为罗马有防水的水泥,让罗马的城市摆脱了水源的束缚,这才让罗马的领土覆盖了三大洲辽阔的土地。

    那么,罗马的水泥是怎么搞出来的呢?

    梁旭想起了他前世看过的一个纪实类节目,里面有提到过古罗马的水泥。

    节目以被火山毁掉的庞贝古城做引子,解释了庞贝人自寻死路,把城市建在活火山旁边的原因。那是因为火山带给了庞贝人大量的财富,庞贝人用火山灰混合生石灰弄出来了防水的水泥。≈40b;汉末张家记≈7a;≈54b;≈01d;≈65b0;≈7a0;≈八八;≈7b;≈65f6;≈95f4;≈514d;≈八d9;≈八bfb;


………………………………

第282章 张让的邀请

    上回说到梁旭想到了古罗马水泥的制作方法。

    火山灰的开采有很高风险,但那与技术水平无关。而生石灰的烧制也不太难,梁旭听说徐州那边就有人在做这个东西。也就是说东汉的科技水平,要弄出古罗马的水泥,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找到火山。

    虽然梁旭不清楚华夏的火山分布,但他知道华夏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想要找到火山不会太难。

    只是古罗马的水泥有一个超大的缺点,那就是干得非常慢,要是在水泥还没干的时候,碰上下雨天就完蛋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梁旭早把他高中学的化学知识还给了老师,不单忘掉了水泥的原料,还有玻璃的原料也记不全了,只记得里面有沙子,他印象中水泥和玻璃的原料好像差不多,那或许可以拿沙子混合生石灰烧烧看。但玻璃的原料好像是有三个,另一个是什么,梁旭是完全想不起来了。

    而现在终于有水泥可以用,梁旭已经觉得自己是受到神的眷顾,这才想起了简单的古罗马水泥。

    梁旭刚来到东汉的时候,他认为即使他还记得水泥和玻璃的配方,在东汉这么落后的时代,也没办法把水泥和玻璃烧制出来,因为烧水泥和玻璃的温度都很高。直到他在孔融的府上看到瓷器的身影。他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地错误。

    能烧出瓷器的高温,也能烧出水泥和玻璃,就算不为推进科技的发展,这两样东西弄出来以后,也是超赚钱的。所以梁旭决定一定要尽快通知赵芸组织人手去尝试。

    梁旭他们在荀府别院安顿下来以后,梁旭第一时间就是躲进书房给赵芸写信,要他尽快安排人员去寻找火山,还有安排人员去试烧水泥和玻璃,写明了他所需要的产物的特征,还标明了大致的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最后特意嘱咐赵芸要注意生产安全。说到底,工匠才是最重要的财富。这一点,大汉的统治者们都不知道,但梁旭对此却十分清楚。

    就在梁旭忙着给他的实验部门安排新工作的时候,荀彧已经安排了下人去都乡侯府递上拜帖,约定明天上门拜访。

    次日,荀彧带着梁旭依约拜访都乡侯皇甫嵩。皇甫嵩分别勉励了两人几句,就以公务繁忙为由,送荀彧和梁旭离开了。

    皇甫嵩是真的忙,虽然他被刘宏从西北战场主帅的位置上给撸了下来,但他依旧心系着西北战场。

    据他所知,西北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自从他被撤职以后,他策反边章和韩遂的工作就被迫中断了,虽然他后面重新派了自己府上的人过去和他们俩接头,可是边章的态度已经完全变了,觉得皇甫嵩给的保证一点用处都没有,连见都不愿意见一下皇甫嵩的使者。

    也因为边章的转变,韩遂也不敢私下跟皇甫嵩的使者接触了。

    除了策反工作失败以外,朝廷征讨北宫玉叛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汉军在张温的领导下,和北宫玉为首的叛军打了大半年的时间了,双方各有输赢,但汉军依旧没能收复失地,叛军依旧猖獗。

    皇甫嵩没有资格遥控指挥西北战场上的汉军作战,但他还是希望能找到办法拉拢还没明确表态的韩遂。

    离开都乡侯府后,梁旭对皇甫嵩冷落他的事情也没有去在意,他也被别人给冷落惯了。他见时间尚早,就提议去见一见未来的曹魏领袖——曹操。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荀彧不明白自己这个学生怎么足不出户就认识那么多人的名字,为免自己搞错对象,就向梁旭问到:“是前中常侍曹季兴的孙子吗?”

    梁旭不知道这个超级星是谁,但前中常侍还是听明白了。十常侍不就是中常侍嘛,那中常侍就是太监啰,也就是说老师说的那个超级星是太监,曹老大的爷爷正是太监,那超级星应该就是曹操的爷爷了。

    想到这里,梁旭点点头。

    荀彧对梁旭循循教诲到:“曹议郎不知道现在在不在家,我们还是先回去吧。记住,拜访别人以前,应该先给别人下拜帖,约好了时间,再登门拜访。这是礼貌。”

    梁旭点点头,回答说:“学生记住了。”

    荀彧温和地笑了笑,说:“我们回去吧。”

    可师徒两人刚抬脚,却被人叫住了。

    来人是一个白面无须的男子。男子向荀彧和梁旭行了一礼,恭敬地问到:“请问哪位是梁旭梁公子?”

    梁旭上前一步回答:“我就是。请问你是?”

    梁旭这么放心地直接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他就不怕来人是想着对他不利吗?他还真不怕,太史慈一直跟在身边,他对这个钻石级别的保镖有信心!

    那男子也不遮不掩地回答:“本官姓桂,奉了张侍中张大人的命令,前来请梁公子过府一聚。”

    刚刚还镇定自若的梁旭一听到对方是张让派来了的人,心里头就发毛了:张让找我做什么?难道识破了我的身份?不过他只派了了一个人过来,不像是要抓我的样子。还是知道我跟皇甫嵩走得近,想要警告我离皇甫嵩远一点?皇甫嵩就是在他们进了谗言以后,才被刘宏给撸了下来的。两边的关系肯定不好。还是说张让看上我的东平食品,想要豪取抢夺?

    虽然梁旭对太监没有性别歧视,但是由于太监这个群体历来受到文人的性别歧视,而写史的基本都是文人,所以文人们把对太监的偏见也带入了历史之中,导致两世为人的梁旭对太监们的看法也很负面,现在听说张让那个太监找自己,梁旭也只会想到一堆不好的事情,好事一件都没有。

    所以梁旭不太想去见张让,但他也知道只要他还待在洛阳,十常侍的能量就不是他能抗衡的,现在是不去也不行啊!

    梁旭不想连累荀彧,于是就对荀彧说到:“老师,要不你自己先回去吧。”


………………………………

第283章 本性难移

    上回说到梁旭为免自己连累了荀彧,想让荀彧离开,自己带太史慈去见张让。

    听到自己的学生这样说,荀彧也知道梁旭的想法了。而可文人出身的他,是天然地性别歧视太监的,所以他也不认为张让找自己的学生会有什么好事。

    不放心自己的学生单独赴会,荀彧摇摇头,坚定地说:“还是让为师陪你一起去吧。”

    桂姓官员不明白梁旭师徒为什么听说是张让找梁旭以后,就脸色大变,心想:也不知道张大人找这个娃娃做什么,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张大人要想对付他,还需要派人来请吗?摆着一副视死如归的脸给谁看呢?那个做人家老师的也是,一点见识都没有。这娃娃跟着这样的老师,怪不得土里土气的。真替张大人感到不值!

    梁旭不知道自己被桂姓官员给鄙视了,还大义凛然地对对方说到:“头前带路。”因为对太监的偏见,梁旭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讲了。

    桂姓官员见梁旭嚣张的样子,真恨不得现在就脱掉眼前这个死熊孩子的裤子,抽他的小屁股,直到抽烂为止。

    不过一想到张让吩咐的是“请”,桂姓官员心知那是张让看中了这个小屁孩,他知道自己不能学这个不知道哪个深山里走出来的土包子那么不知道轻重深浅。

    桂姓官员依旧很恭敬地对梁旭师徒说:“公子请跟我来。”说完就转身往张让府邸的方向走去。

    桂姓官员为了照顾小孩子的步速,时不时会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看看梁旭跟不跟得上。

    梁旭见桂姓官员不单没因为自己的不敬而给自己脸色看,而且“服务”态度还这么到位,让他对自己刚才的无礼有些愧疚,就弱弱地向桂姓官员赔礼道歉:“桂大人,刚才小子无礼,请勿见怪。”

    桂姓官员没想到这个乡下出来的小不点竟然会向自己认错,突然觉得这小不点也不是那么可憎了,他比朝中的大臣们要好太多了。

    桂姓官员在朝中可是经常受到别人白眼的,因为他是一名宦官。只是他净身入宫的时候已经成年,所以声带发育完整,声音和成年男子没什么两样,光看外表或是听声音是分辨不出他是一名宦官的,但他头顶上带着的冠帽就很明显地显示出他是一名宦官。

    汉时官员们的朝服官服不像明清,上面并没有代表各自官阶的图案,唯一能区分他们官阶的,是他们头上的冠帽。

    荀彧一眼就看出了桂姓官员是一名宦官,而梁旭对太监的印象还停留在后世的影视剧中那种怪腔怪调的形象,所以他还以为桂姓官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其实还有一个很容易辨认出桂姓官员是宦官的地方,那就是宦官因为下体残疾,通常会有小便失禁的烦恼,所以他们都会用熏香给自己熏衣服,以掩盖身上的异味。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不过因为荀彧也是很喜欢用熏香把自己弄得香香的,所以梁旭根本没意识到桂姓官员身上这么明显的特点。他还以为桂姓官员只是和自己老师一样讲究生活品位而已。

    不过即使梁旭知道对方是太监,只要没见对方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还是能用平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