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林家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忽然觉得鼻子有些酸楚,有想要流泪的感觉。
    然后他看见那个人甩手将缰绳扔在一边,大步走了过来,眉头皱的紧紧的,嘴唇抿的紧紧的,很是不悦的模样,停在他身前:“阿楠!”
    林楠刚拱手,还没来得及开口叫“三殿下”,就被李资一把拉住手腕,沉声道:“跟我过来!”
    他的手抓的很紧,走的很快,林楠也不知道是自己哪儿招他了,还是他自己哪根筋不对,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拉拉扯扯,且对他的态度竟是前所未有的恶劣,不由暗自咬牙——好容易才确定自己的心思,还想着要好生筹划日后呢,居然就这样对他,实在是、实在是……欺人太甚!
    是以被李资拖着走了一段路,尚在一众进士的视线中,林楠便挣开他的手停下,理了理衣襟,不卑不亢道:“三殿下有话就说吧,学生还等着进宫呢!”
    李资看了眼四周,虽在众目睽睽之下,距离却远,应该没人能听得到两人的谈话,于是拉着林楠微微侧身,背对众人,低声道:“你信里说的打老鼠,是什么意思?”
    林楠讶然道:“殿下在这里等我,就是为了问这个?”
    李资冷哼道:“不然你以为我丢下一切,日夜兼程的赶回京是为了什么?”
    他在河道上来回的跑,是以信收到的不是很及时,不过幸好还是赶上了,终于在林楠进宫之前截住了他。
    继续追问道:“你是不是要动盐商?”
    林楠唔了一声,不吭气。
    李资怒道:“你不要命了!盐商这一块儿,连林大人都没法子,不过是看的略紧了些,就差点赔了你一条命进去!你都差点死过一次了,还不知道教训吗?不许去!”
    林楠冷哼道:“你可以动河工,我为何就不能动盐商?”
    李资强忍怒气,斥道:“这能一样吗?我好歹是皇子,他们若敢动我,就是谋反,诛九族的,哪怕做的再干净,事后也要受牵累,可是你……若是你把他们逼急了,他们未必就会顾忌林大人!你不要以为林大人杀了一批盐商,他们就真的那么好对付,当初是因为有你的事儿在先,林大人要动的又不是所有盐商的利益,才没有激起大的反应,否则胜负难料……你别胡闹了好吗?”
    林楠冷着脸不说话——怎的你做的就是大事、好事,我做就是胡闹?
    李资见状,心中莫名心虚,语气缓了下来道:“听我一句吧!河道和盐政不同,便是我,也没想过就能将河道上整治好,不过是用皇子的身份压着他们,好歹修一段能过得去的河堤出来,怎的也能顶几年用。可是盐商不同,林大人不是杀过一批吗?下一批还不是立刻就冒了出来,盐税上也没见他们多缴一分,私盐也没见少卖一钱……真想要盐政上一清如水,连父皇都不敢想呢!”
    声音越说越没气势,到最后甚至带上了几分央求:“你就听我这一次,你和林大人好容易从那摊浑水里脱身,就别再蹚进去了好吗?先好生在翰林院呆着,等我腾出手来收拾他们的时候,一定带你一起……”
    林楠淡淡打断道:“你说要去动河工的时候,我有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李资急道:“这怎么一样?”
    林楠冷哼道:“有什么不一样?我信你可以收服河工,你为何就不信我有法子对方盐商?”
    李资噎了噎,又解释道:“我不是不信你,只是希望你能从长计议,你等我先理清了河工,再一起去……”
    林楠又不吭气了。
    李资了解他的性格,这种模样就是“懒得听你说,你管我的?”,正要继续努力,便见成三子小跑过来,道:“那边催林大爷过去呢,时辰到了!”
    李资不耐烦道:“让他们等着!”
    成三子为难道:“可是陛下还在等着您呢!再不去怕说不过去了……”
    林楠道:“殿下快走吧,别让陛下等急了,学生也该进去了,还要先去学规矩呢!”
    李资见林楠一副想要快点甩脱他的模样,气的只咬牙,道:“我虽然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但待会的宴会我会过去——不管你打什么主意,除了翰林院,你哪儿也别想去!”
    林楠怒瞪了李资一眼,冷哼道:“随便你!”
    拂袖而去。
    成三子看着李资盯着林楠的背影生闷气,不由道:“林大爷向来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您就不能软乎一点吗?”
    李资怒道:“若由着他的性子来,迟早把自己的命都玩儿丢了,我软乎给谁看?”
    从第一眼看见他在长街上杀马开始,就从未见过他爱惜过自己一星半点儿——他难道就不知道身边的人见了,会担心会心疼会心酸吗?
    成三子不吭气了,李资注视着林楠回到队伍,向周围的微笑着告罪,而后跟在内官的身后进宫。
    直到最后一个进士的背影都消失,李资才上马朝另一处宫门赶去。
    几乎在林楠进宫的同一时刻,林如海正冷眼看着面前几乎要缩成一团的林成,林成浑身直冒冷汗,缩着脖子吭吭哧哧的解释:“大、大爷说,一定要这个时候才能交给老爷您……小的,小的实在是不敢不听……”
    林如海冷着脸盯了他一阵,才低头将厚厚的信封拆开,越看脸越黑,恨的一拍桌子,咬牙骂道:“小兔崽子!一天不给老子惹事,就浑身不舒坦是不是!”
    一时间,产生了和那帮被林楠的诗词迷得五迷三道的读书人一样的想法:若是会试、殿试能再多来几次就好了……没见把那小兔崽子关起来读书的这几个月,他的日子过得有多清净多自在!

  ☆、第115章

说是琼林宴,却依旧设在杏林,依旧是杏花飞满头的季节,时隔一年又重返旧地,林楠颇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只是身边一同赴宴的人,由数十名权贵子弟,变成了三百新科进士。
    上次林楠赴宴时,因目的与人不同,便寻了最为偏僻的角落坐着,连与他向来交好的冯紫英和卫若兰两个都没在一处,这一次却全然不同,作为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林楠今儿是主角中的主角,得以在最醒目的地方独坐一席,同陛下的御座及各位大臣的侧位都最为接近。
    原本按大昌的惯例,琼林宴未必要皇帝亲自出席,派代表即可,更没有大臣做陪的规矩,但自李熙登基以来,为显示对士子的重视,无论是殿试还是琼林宴,一次也没落下过,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李熙是一国之君,当然不可能提前过来,只几位大臣来的早些,坐在席位上喝茶聊天。
    别看新科进士今日是风光无限,实则授官之后,即便是状元,也就是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罢了,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的编修,其余就更不用提了。是以这里的大多数人,今日之后,恐怕就再也没有入宫的机会了,而今儿有资格坐在这里的大臣,则个个都是足以让他们仰望的存在……等过了今日,他们连在门外递帖子求见的资格都没有。
    有了这个认识,便有不少进士跃跃欲试,更有胆大的,直接上前攀谈,不求能结交上,好歹也要留下个好印象。
    司鸿海和颜逸也眼巴巴的瞅着林楠,眼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林楠笑嘻嘻的提了一壶酒,领着两个挨座儿转了过去。有个做大官儿的爹就是不一样,尤其他那个爹还是管钱的,平日里又惫懒的油盐不进,让人想巴结也巴结不上——难得今儿他家公子自个儿凑了上来,刚端起的架子赶紧放下,不等林郎靠近,就自动站起来相迎,理由自然不能说因为你爹脸大,而是林郎名满天下如何如何……
    三个转着转着,便转到了熟人面前,看着面上对他尊敬无比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个,陈蔚然的心在滴血,按说每主持一次会试,都是主考官人脉大增的时候,即使是考完了,哪个见到不是毕恭毕敬的,可今年他主持的会试……简直一提一把辛酸泪啊!
    面上还是露出和善的笑容,先替身侧之人介绍了林楠三个,方对林楠等人道:“这位便是翰林院掌院高大人,过了今日,你们也将在翰林院任职,日后还要请高大人多多照看呢。”
    林楠三个上前见礼,翰林院掌院高悯微微一笑,点头道:“好说,好说。”
    陈蔚然笑道:“咱们的状元公和探花郎都是少年成名,难免性情爽直了些,高大人可要海涵才行啊!”
    高悯脸上露出笑容,道:“年少好啊,咱们翰林院,就是少了几分少年人的锐气,只是翰林院的事物稍稍繁杂了些,还是要能耐的下性子才行啊!”
    陈蔚然道:“只要有高大人在,性子再跳脱的也能调1教的妥妥当当……”
    话未说完,便听到一个淡淡的声音打断道:“不错,阿楠性子的确跳脱了些,还要劳高大人多费心了——想当初父皇命他去科举,他还不情不愿,父皇怕他临阵脱逃,命我亲自押他去江南参考,看着他考完才算完——在父皇面前阿楠都这幅模样,高大人若不把他管严点儿,不定会惫懒成什么样子。”
    原来坐的稳稳当当的高悯,听到声音便站起来,陈蔚然脸上别有深意的笑容也急忙敛了下去,起身行礼——皇子和皇子也是不同的,看眼下的情景,这位三爷就算不能上位,起码目前也是个办差的王爷,在皇上面前说句话,顶五皇子、磐皇孙之流说一百句,在他面前,是断断不敢无礼的。
    李资话里的意思也让两人心惊——这位林郎的脾气,连皇上都拿他没法子,要他参加一下科举,还得派个儿子全程看着……若李资的话是真,若不是林楠和他爹长得足有七八成相像,他们都该怀疑,这位林郎到底是不是陛下的私生子了!
    想起殿试时的情景,陈蔚然突然有些丧气——自己赌这个气干嘛啊?皇上都站在他们那边儿呢!想要报复他们,又想要给皇上留个好印象,这简直就是自己难为自己……
    只是想到几番被那两父子气的几乎吐血的事儿,又觉得心里憋屈的很。
    高悯却没那么多的纠结,笑容中带了十足的诚意,道:“能与林郎同在翰林院共事,该是下官的荣幸才是,这天下的读书人,谁不想和林郎多多亲近?倒是下官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林楠少不得又谦逊几句,便听到内侍提醒,陛下要过来了,忙纷纷回座。等了不多时,便见李熙带着二皇子李旭和几位大臣过来,他爹豁然便在其中,忙低了头降低存在感。只可惜他原就在最醒目的位置一人独坐,林如海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到他?几乎是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便自回座,再懒得看他。
    照例先是皇帝讲话,说了些冠冕堂皇的勉励之词,将在座的某些感情丰富的进士感动的泪流满面、感激涕零……而后由宣旨太监宣读了册封林楠三个为翰林院修撰及编修的圣旨。
    整个过程,李资一直僵着身子盯着林楠,直到他老老实实的接了圣旨,谢了恩,才松了口气,低头用喝酒掩饰自己的紧张神色——这小子看着倔,倒也不是不听人劝的,不枉他千里迢迢赶回来一趟。
    酒过三旬,该到新科进士们以琴棋书画等助兴的时候了,自然还是先按状元榜眼探花的顺序来一次,而后便随意了,若是动作慢的,便少了一次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了。
    于是林楠在众人瞩目中缓缓起身上前,向李熙行礼道:“学生……不对!臣,臣前些日子殿试的时候,曾得了陛下一个恩典,说殿试时不写诗词,日后就再也不必写应制诗……”
    李熙嗯了一声,身体前倾,道:“朕是说过这话,但是朕记得你殿试时,写的依旧是诗词……所以今儿的事,朕也帮不了你——不拘是诗词还是别的什么,吟一首来听听!”
    林楠皱眉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情之所至,佳句天赐……为写诗而写诗,收肠刮肚的去杜撰,如何能得好句?”
    一番话,说的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想去死一死了——你老人家的“大江东去”都不是好句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李熙在林家父子面前,耐心向来极好,也不生气,笑盈盈道:“你既不愿作诗,那你要以何物助兴?写字还是画画儿?朕听说你的画也是极好的,只是未曾一见。”
    林楠朗声道:“那日陛下说,只要臣写出超出旁人的文章,就可以不用再写应制诗,今儿臣想献一篇策论,来换这个恩典。”
    “策论?”李熙眼神微亮,道:“可是那篇《六国论》?”
    林楠摇头:“写文章要一气呵成,那篇《六国论》既然被打断了,后面臣也写不出来……”
    “好!”李熙冷哼一声,咬牙拍桌打断他的话,冷然道:“李磐那小子委实不像话!竟敢污了长辈的文章,朕明儿就令人打他三十板子,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了!”
    林楠目瞪口呆的盯着李熙——卑鄙!无耻!卑鄙无耻啊!堂堂一国之君,居然用这种手段!
    忍了又忍,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忍住,闷闷道:“明儿臣就把它写完……”
    林如海扶额摇头——他自打他的孙子,管你甚事?活该给人算计!
    不过那篇《六国论》,倒还值得一看,这事儿就由他去吧!
    一听林楠松口,四周皆是弹冠相庆的人:还是陛下有办法啊,一句话就让林郎老实了!虽然手段不是很光彩就是了……
    李熙也颇为满意,心情大好,问道:“那你今儿要拿什么文章来换朕的恩典?先说好了,若是不如六国论那般水准,朕是不会允的。”
    林楠为难道:“这个和《六国论》,委实不好比,陛下看过就知道了!”
    内侍上前,替林楠将东西呈了上去,李熙接过厚厚的文稿,脸色颇为奇特:“这就是你写的……策论?”
    他长这么大,可从没见过这么长的……策论?别说他了,足足几十页纸的策论,有谁见过?
    林楠肯定的点头。
    李熙狐疑的翻开策论,这策论也够出奇的,画多字少。带着好奇心看了几行字,李熙神色大变,又快快的看了下去,迅速翻过几页,豁然起身道:“工部、户部官员随朕去御书房议事,老三你也来!老二在此代朕主持琼林宴。”
    将手上的文稿塞入怀中,领着人匆匆向外走去,走到出口处,见身边还少了一人,又回过头来高声喝道:“林楠你还杵在那儿做什么?!还不给朕滚过来!”
    林楠哦了一声,快快的跑过去,正要躲着他爹藏到另一侧去,却见林如海像身后长了眼睛似的一眼瞪了过来,忙小步挪到他爹身边,刚靠近,便被林如海一巴掌拍在头顶上,忍着疼硬是半声没敢吭。
    李资看的清楚,张了张嘴到底没敢声援,李熙干咳一声,道:“林爱卿你稍微轻点,要打也不能打头啊……”
    林如海淡淡道:“是,臣回去就打他板子!”
    林楠骇然:“爹!”
    陛下你和我有仇是吧?目光灼灼的望向李熙,希望他能再接再厉,负责到底……李熙心虚的干咳一声,道:“哈,林爱卿你也多年没见过宫里的杏花了吧,等一会议完事,朕带你好好看看……”
    果然指望不上!早就知道这个人从来都是指望不上的!
    林楠看了一圈,周围除了爱莫能助的李资,尽是些低头窃笑和假装什么都没看到的……顿时深感他爹的强大,
    到了御书房,各人神色便都郑重起来,入座后,李熙向林楠点点头,道:“你先给众位大臣解释一下。”
    林楠应了,上前一步,道:“诸位大人应该知道,我大昌制盐之术,多是用煎煮,此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产盐效率却极其低下,刮土、淋卤、取卤所费几何且不提,仅仅是煮卤一项,五尺铁锅,熬煮三个时辰,出盐不到十斤,却耗木材数十斤……据说许多产盐地,为了煮盐,大肆砍伐树木,以致周围都成了荒山野岭……”
    在座的也有做过地方官的,略略知道些煮盐的工序,却也不及林楠说的这般清楚,更多的却是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的人,觉得颇为新奇,却想不通林楠为何突然会提起此事,这和他写的所谓策论又有何关系,为何会引得陛下都为之动容?
    林楠顿了顿,还是没提砍伐树木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隐患的道理,只是道:“先前我在一本古书上,读到提及晒盐之法,方才已呈给陛下——此法在光照充足的地区,效率百倍于煮盐之术,更无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百倍效率!
    这话听在在座的,包括李熙李资在内的耳朵里,不亚于是春雷咋响。
    谁都知道食盐对大昌、对百姓的重要性,效率百倍于前,这是何等惊人的事!
    当下有人不顾李熙在侧,起身惊问道:“此话当真?”
    林楠肯定的点头:“当真!”
    “你在哪本书上看见的?你怎知它就有百倍之效?”
    林楠道:“哪本书不记得了,但此法可不可行,有没有百倍之效,试过不就知道了?”
    必须不记得了啊,他不能说自个儿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吧,食盐工业的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
    可行自然是绝对的,毕竟是后世证实了的东西,至于有没有百倍之效——好吧,他承认他是胡诌的,反正这句话这么笼统,要看你怎么算了,如果盐田够大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在林楠的那个世界,晒盐之法在明朝的时候便被发明出来,却不知道为何,一直未能普及,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才渐渐流传开来,取代了原有的煮盐之术。
    煮盐之法,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物力巨大,而且忒不环保……林如海做的是巡盐御史,是以林楠在这方面接触的最多,是以对古代工业最不满的,就是这煮盐之术了!
    效率低什么的其实都在其次,林楠最看不过去,是区区一个食盐,就成了百姓脖子上的一根套索,就成了贪官污吏奸商们的聚宝盆!扬州的官员和盐商狼狈为奸,官盐私卖,从中获利无数,个个吃的脑满肥肠,在被他们吞吃了大半的同时,朝廷还能从中收到占了近五分之一国税的盐税来,可见百姓在吃盐上,等于又交了一次丁税,偏偏这丁税,绝大多数还不是给了朝廷,而是被盐商吞吃了去!
    在林楠想到盐税的同时,李熙显然也想到了此处,虽然如今有了水泥瓷砖什么的,国库有了不少盈余,可是眼下正大修河堤,花钱花的跟流水似得——这法子好是好,可是在盐税上……
    他有些算不过帐来,目光落在林如海身上:“林爱卿,你管着户部,你看这个……”
    林如海闻声上前,淡淡道:“臣略略算了算,若当真能普及此法,百姓只需以三成的价格吃盐,在盐税上便能与之前相当,甚至更胜以往。”
    林如海这个帐,算的大家都糊涂了——林楠的法子出来,虽然成本是少了,产盐是多了,可是食盐上原本就是暴利,成本几可忽略不计,买盐的人也没增加,怎的价格降了,盐税不降?
    林如海淡淡道:“若此法果真有百倍产量,且耗人力极少,臣建议陛下采用官制商销制——禁止百姓私下煮盐晒盐,但官府盐场的盐尽便可敞开了卖,再无官私之分,盐商再也无法从中获取数倍之利,到百姓手里,自然要便宜的多。”
    顿了顿又道:“盐政之弊,在于专商,官视商为利薮,商视官为护符,官商勾结,因循苟且……若用此法,废除专商,所获之利自然尽归国库。”
    李熙立刻便懂了——朝廷只需掌握盐场,不许人私自晒盐煮盐,谁要买盐都可以到盐场来,反正有卖不完的盐,你爱花钱屯就屯去——最重要的事,谁说产率是之前百倍,就得降价到百分之一?盐场掌握在朝廷手中,还不是想卖多少钱卖多少?
    林楠佩服的看向他爹,强人啊强人!他不过是将晒盐之术拿了出来,他爹立刻就想出了一整套推行的法子,连国有企业都弄出来了,真是了不得……
    他拿出东西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笃定的一定能治得了盐商,毕竟大昌之所以用民制官收商销的专商制,多是为了大笔大笔的税银,只是降低成本一项,对盐税上的帮助实则有限的很,毕竟食盐的利润全然不在成本上。
    李熙既想通了,如此有利百姓又有利于国库的事儿,自然是非做不可,看林楠越发顺眼,觉得这位小财神浑身都在闪金光似得,道:“既然如此,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至于选址建盐场的事儿,林楠……”
    林楠闻声,立刻向他爹身后一躲,建厂子这种劳心劳力的活儿,他可不愿意去……
    李熙一句话憋在半中央,终于明白林如海为何总想着揍他了,咬牙忍了,道:“你去一趟工部,挑选合适的官员,负责将他们教会了……老三你得闲的时候,也去看一看。”

  ☆、第116章

杏林中,好一阵冷场。
    一生只有一次的,可以说是最重要、最风光的一次宴会,被私底下称为龙门宴的琼林宴,才刚刚一开场,万岁爷走了,状元公走了,大臣走了一半,扔下一群人面面相觑……新科进士们虽然很好奇林郎这次又写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好文章,令得陛下都为之失态,以致扔下这么多人一走了之,但更多的还是失落和无措——说不定这是这辈子唯一一次面见陛下的机会呢,亏了先前还各种忐忑各种紧张……
    唉,林郎你和陛下那么熟了,有事儿什么时候说不行,非得挑这个时候?好吧,他其实只呈了一篇策论而已,说到底还是自己才学不如人啊……
    不过,陛下虽然走了,好歹还有皇子和大臣们在。过几日二甲三甲的进士就要再进行一次朝试,以朝试成绩与殿试成绩相结合来决定日后的去处,在这种时候,给这些手握大权之辈留下个好印象很重要啊!
    于是该吟诗吟诗,该作画作画,只可惜依旧是媚眼做给瞎子看——另一个主角,二皇子李旭,人虽在,心却早就随着那一拨人飞到御书房去了,一心想着明明老三在河道上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为什么父皇一有事还是叫他不叫自己……那种酸溜溜的心情和在座的士子们倒是有得一拼。
    不过想到李熙只叫走了户部和工部的官员,心里又略略好受了些,约莫这事儿和工部户部有关才叫了老三去的吧,没见吏部和刑部的尚书也都还在这儿呆着吗?
    忽然又想起最近被他冷落疏远的冯紫英和卫若兰两个,略略有些后悔,觉得不该将林如海的不识抬举迁怒到他们两个头上,盘算着是不是回头请他们吃顿酒,借机再见见林郎——按理说,怎么着也该是他和林郎的关系更近才对啊!当初林郎第一次进宫,他才是态度最好最殷勤的一个!而后在皇后的事儿上,不管是宫里,还是扬州,他也是从头到尾站在林家这一边儿的……老三不就是奉命给他们修了个破园子吗?动动嘴的事儿,怎的就比自个儿还亲近了呢?
    在李旭万分纠结的时候,李熙在御书房已经大致安排好了有关事宜,又下了禁口令:在盐场建成之前,若是那些盐商知道了消息闹将起来,不管是谁透露出去的,在座的都一并问罪。
    末了将李资林楠和几位朝臣一并赶去工部筹备修建盐场之事,连两位户部侍郎也被遣去帮忙选址及核算资金等等,只留下林如海一个,说是商议盐政改革之事……
    不知道为什么,林楠总觉得咱们万岁爷打发他们的模样很有几分迫不及待,真不知道哪儿又惹到他了。不过不管怎么着,能让他和他爹不一道回府,就已经值得林楠高兴了,至于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他如今大小也是个官儿,总不能还动不动就打板子吧?大不了,以后拿着朝廷的工资,天天在翰林院给他爹抄书……他还就不信了,以他堂堂状元之才,还讨好不了一个爹?
    来宫里赴宴的时候,大臣们多是坐轿,李资是骑着马的,仅林楠是坐的马车,是以出了宫,李资毫不客气的登上林楠的马车,几位大臣也觉得理所当然——这一大波人上路,坐轿的坐轿,乘车的乘车,总不能让堂堂皇子骑着马在一边护卫着吧?
    是以送李资上车后,几位大人招呼一声便各归各位,浩浩荡荡的上了路。
    林楠撩着帘子望向窗外,数着从车窗中掠过的房舍,余光扫到李资正挺直了腰身坐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放在膝盖上的两只手却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再左手握右手……觉得很是有趣,于是放下车帘,坐了回去。
    李资认真盯着林楠看了好一阵,发现他似乎真的没生气,顿时松了口气,笑道:“今儿才知道,原来阿楠这么怕林大人。”
    林楠叹道:“那是我爹啊,难道你不怕你爹?”
    李资道:“怕倒真说不上,父皇做事,自有其章法,不触及他的底线即可。”他向来规矩,除了上次因为吃醋找借口和老六打了一架外,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儿,是以被李熙罚的次数屈指可数。至于皇后,当李资绝了那一丝对她的亲情的妄想之后,由着她再怎么责罚打骂,也只能伤身不能入心,更谈不上一个怕字。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无欲则刚,若换了一心上位的皇子,面对李熙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着要讨他的欢心,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这般情景,却是比怕之一字更甚。
    如此想来,也许六皇子李昊,并不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一心皇位,至少他很少去费心讨好李熙——或者只是因为他与原太子同为嫡子,待遇却天差地别,心中有些不甘罢了。
    林楠正胡思乱想,却听李资顿了顿,有些迟疑的道:“说起怕来……我倒是更怕你爹……”
    这是李资第一次称呼林如海不是林大人,而是你爹,再加上一个怕字……
    可惜林楠没去深想李资这句近乎表白的话,而是深有同感的叹了口气,道:“我平日也是不怕的,只是今儿……”
    今儿刚坑了他爹一把,不怕不行啊……
    而且他爹又不像万岁爷那样有原则,他爹做事向来只凭喜怒,管你什么苦衷不苦衷,底线不底线的,惹了老子不高兴,老子就让你不高兴!
    这世上敢惹咱们林大人不高兴的人还真不多,是以所有让他不高兴的事儿里面,他家小兔崽子一个人就占了一大半儿……
    见林楠垂头丧气的模样,李资却心情大好……他也就在林楠晕船的时候,才见过他这般蔫搭搭的样子,见他难得在自己面前露出真性情,心中的颓唐忐忑一扫而空,连方才不知道怎么出口的话也顺畅了起来:“今儿是我不对,实不该小看于你。”
    林楠看了他一眼,摇头笑道:“错了,殿下不是小看了臣,而是高看了臣太对。”
    李资微楞。
    却见林楠伸了个懒腰,淡笑一声道:“肯为国舍身的,从来都只是三殿下您罢了……林某么,若有一天真的肯豁出性命去做什么,只能是为了臣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嗯……身边的人,绝不会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