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林家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大人,你的衣襟湿了。”
“哦,哦哦!”陈蔚然忙放下杯子,取出手帕擦拭,一面道:“方才听闻陛下说日后不再以诗词取仕,一时震惊,失礼失礼。”
姚大人理解的点头道:“何止是陈大人,下官何尝不是如此?破诗词改以策论取仕,实为可以载入史册一大壮举!陛下英明令下官等人高山仰止,而林郎的胸襟,也让人不得不服啊!”
陈蔚然只觉得心头在滴血,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是啊,是啊!”
姚大人道:“怎么?陈大人你冷吗?也是,春寒未过,大人您还是小心一点吧!一侧的偏殿有喝茶小憩的地方,备了炉火糕点等物,陈大人不如去收拾一下吧!”
又指点道:“看那些学子,十有*是要选策论吧?”
陈蔚然愕然:“这却是为何?”
姚大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陈大人没看出来吗?诗词的题目,陈大人不觉得太普通了吗?春夏秋冬四时景物,各赋诗或词一首,又不限韵,毫无难度可言。可是那三篇策论就不同了,分别涉及到军事、朝政和刑狱,可见出题之人是费了心思的,这题,可是陛下出的——陛下更看重哪一方面的能力,还用说吗?”
“更何况,有林郎在,无论写出怎样的诗,和林郎一比,必然是黯然失色,但是策论就不同了,到底殿试是第一次比策论,说不定陛下会一一过目,若是能入了陛下的眼,啧啧!前程无量啊!”
陈蔚然赞了一句:“姚大人高见。”
起身道:“此刻时辰还早,下官去收拾一下,不然在陛下面前衣冠不整可是不敬。”
告辞出去。
见陈蔚然离开,阅卷官席位上另一人也悄然起身,出了殿快步追上他,两人避入一个拐角,那人道:“大人,现在形势又有了变化,陛下对林郎亲厚不说,且诗词与策问并重,我们该如何行事?”
陈蔚然淡淡道:“林楠在诗词一道上根本无人能及,还能如何?”
那人急道:“如此,岂不是还是要点他的状元?”
陈蔚然冷哼道:“状元又如何?你以为今儿的状元是那么好当的?”
那人道:“还请陈大人明言。”
陈蔚然淡淡道:“你可知道二十年前有个叫莫云轩的书画大家?”
那人茫然点头,道:“自然知道,此人被称为画圣,一身画艺出神入化,在民间,多少人千金求画而不得,据说先皇对他的才华极是爱重,经常宣他进宫作画。但是他都死了好多年了,和此事有何关系?”
陈蔚然弯唇一笑,道:“先皇的确是爱其才,我还曾在陪先皇游园子时,遇上过他一次——当时我们陪先皇观赏园中风景,聊天下大事,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那人茫然道:“做什么?”
“先皇看见什么好的景物,便命他画下来,若一旁有座椅也就罢了,没有的时候,便直接趴在地上作画——”陈蔚然冷哼道:“就算是天下无双的才子又如何,于国无用时,不过就是一个玩意儿罢了!”
那人恍然大悟:“大人的意思是……”
陈蔚然冷冷道:“若是林楠选了写诗词,同旁人写的国家大事相比,诗写的再好,分量又有几何?加上他年纪又小,陛下会给他什么差事?到最后不过是个词臣,陪皇上取个乐子罢了。”
又道:“诗词只是小道——这可是他亲口说的!”
那人恍然,又道:“但他若选了策论呢?”
“若他选了策论……陛下已经说了,诗词榜首为状元,他选了策论,便是写的再好,也最多不过是一个榜眼之位——自他的‘大江东去’一出,人人都说状元之位非他莫属,结果却花落别家,你说旁人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是林郎才尽呢?更何况,诗词上他无人能及,在策论上么?哼!莫说榜眼,三甲之位也未必轮的到他!”
☆、第113章
怡和殿中,李熙早已离开,只剩下数百考生在奋笔疾书和负责监考的官员侍卫们在无声巡视。
一个人影从侧门悄悄进入,静静站在立柱旁的阴影处,痴痴看着坐在最前方低眉敛目,提笔挥毫的儒衫少年,看着他低垂的翼一般的睫毛,看着他执笔的玉一般的手指,看着他披在肩头的如瀑的黑发……渐渐地,眼眶开始潮湿。
明明不过是做了他一个月的侍讲罢了,明明不过是教他练了几天字罢了,从小到大,陪伴过他、教导过他的人不知凡几,可为什么就偏偏忘不了他?!
多少次午夜梦回,看见的都那秀逸少年一路分花拂柳,慢慢走近的身影,看到的都是最后一枝开的绚烂无比的杏花被轻轻拨开时,露出的那张让他瞬间温暖起来的脸。
这个人,怎么就这么狠心,将他扔在宫里就再也不问不理,任他自生自灭……
是了,这个人,原本就是这么狠心。
就像初遇时,他将他从无尽的冷寂空虚和自我厌弃中一把拉了出来,替他治好脚伤,治好心伤,却又不肯伸手扶他一把,毫不犹豫的扔下他一人,转身离开;就像一年前,他将他从绝望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帮他重新找回了勇气和尊严,帮他重新走进皇爷爷的视线,让他的生命重新充满希望,却又转身一走了之,再也不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从来都是这样的人,只会将你从泥沼中拖出来,却绝不会搀扶着你走路……
我明白你的意思,先生。
人必须要靠自己的腿站起来,走下去……这个道理,我已经懂了,先生。
他从阴影中走出来,慢慢走到少年身边,低下头,一手扶砚,一手执磨,不紧不慢的轻轻研磨。
然后意料中的看见少年抬起头,用惊诧的目光看向他,然后躬身行礼,恭声道:“弟子知道先生入宫,特来为先生侍候笔墨。”
一旁早就注意到身边动静的颜逸笔一抖,差点污了卷面——他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先生是在宫里做过几天皇孙侍讲的,可是却从来不知道,那个传说中出身尊贵无比的小皇孙居然对林楠恭敬如斯……他忽然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这么说来,自己岂不是不仅多了个便宜小先生,还多了一个身份高贵无比的便宜小师弟?额,或者……小师兄?
林楠的惊讶也不过一瞬,放下笔,细细看了李磐一阵,露出微笑:“长高了。”
只一句话,李磐忍了许久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只能将头压的低低的,目光所及,看见林楠写在纸上的满满的字迹;微微皱眉。
“墨太干。”李磐声音干涩的道,一面拿起添水的铜匙,舀了几滴水,倾倒时有一滴溅在了纸上,纸上的字瞬间晕了开来,李磐轻呼一声,歉然道:“弟子不小心污了先生的卷子,这便与先生再取一份来。”
从头看到尾的颜逸差点惊呼出声——原来林楠和小皇孙之间,竟然不是有恩,而是有仇吗?看着小皇孙的动作,分明就是故意的,他难道不知道污了卷面,成绩是要作废的吗?
却听林楠摇头道:“不必麻烦。”
起身招呼内官来收卷,一面笑道:“原就已经写好了,只是闲坐着无聊练练字罢了。既你来了,索性丨交了卷子,我们出去再聊。”
李磐猛地抬头,眼中露出震惊之色,嗫嚅几声,又垂下头,乖乖任由林楠牵了手,向殿外走去。
颜逸听的几乎要掉下泪来,他这里还在苦思冥想,三篇连半篇都没出来,那边就已经在无聊的练字了……人和人之间,咋就差别这么大咧!
看着林楠对他微微一笑,目光在废卷上扫了一眼后带着李磐从他身边经过,不由松了口气,没这妖孽在旁边,他终于可以好好写他的文章了。
林楠和李磐并肩从殿内出来,迎面便看见陈蔚然和一个面生的官员说笑而来,李磐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变得冷若冰霜。
那两人见了林楠二人也是一惊,说笑声戛然而止,上前见礼。李磐淡淡道:“两位大人好生逍遥!”
陈蔚然笑道:“下官方才不小心被茶水污了衣襟,去偏殿用炉火烤了烤。”
鉴于大昌特殊的体制,朝臣对皇子皇孙们,虽恭敬,却并不如何畏惧,当然,有机会登上皇位的皇子又将另当别论。
李磐冷哼一声,淡淡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两位大人去商议什么机密要事了呢!”
两人脸色微变,随即笑道:“殿下说笑了。”
一旁林楠待他们“寒暄”完毕,才上前见礼,陈蔚然欣然看着他,道:“林郎果然才思敏捷,这么快便交卷出来,看来写的定然是诗词了……本官在此提前祝贺林郎状元及第之喜。”
林楠微微一笑,道:“陈大人过誉了,学生没旁的本事,也就会写几句歪诗罢了。幸好陛下开恩,依旧还考诗词一项,否则学生今儿可要开天窗了!”
顿了顿,又道:“不过状元之位么,学生还是有此野望的……陈大人有所不知,学生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做个词臣,无需操心国家大事,只要写写诗作作画,陪陛下说说话儿,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有了……若是受了气,也只需到陛下面前告他一黑状即可,何等的逍遥快活?”
陈蔚然神色变了变,正要说话,只听李磐笑道:“先生想的倒美呢,你以为皇爷爷会舍得让你做个词臣么?莫忘了,当初皇爷爷为了逼先生您参加去岁的乡试,可是差点动了家法的!何况便是皇爷爷肯,林大人见先生这么不上进,也要抓你回去打板子呢!”
陈蔚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终于想起自己忘了什么:林楠并不是空有满腹诗书的才子,他还有一个做着户部尚书的爹……
若林楠空有才气没有后台,或许在他的设计之下,真的会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李白一般,便是才华横溢,亦能被当权者所欣赏,得唐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的殊恩,却也只能在皇帝宴请或郊游,侍从左右,赋诗纪实,满腔报国之心,始终无法实现。
但林楠论才气虽差了诗仙十万八千里,运气却好了无数倍,便是撇开李熙的关系不提,只凭林楠有个身居高位的爹,若再加上一个状元的光环,甭管他写的是诗词还是策论,无论他是想做清贵的词臣,还是握权的重臣,都有大好的路可走,绝不会因为一次殿试的选择,就被封死了前程。
是以陈蔚然想象中的,林楠对着两篇试题纠结的死去活来的情景完全没有发生,林楠拿到试卷,在一炷香的功夫里,就“写”完了四首诗,开始无聊的“练字打发时间”。
欣赏着陈蔚然好看的脸色,林楠淡淡一笑,道:“陈大人主持会试,说起来也与学生有半师之宜,学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蔚然冷着脸道:“我辈读书人,当耿直坦荡,有话就说,休要学那些世俗庸人半吞半吐,惹人厌恶。”
他说话难听,林楠却并不着恼,只微微一笑,道:“那就恕学生直言了……”
神色略淡,语气却悠然上挑道:“既然是赵括之流,纸上谈兵就行了,勿要再学人运筹帷幄了,实在是贻笑大方。”
说完微微一笑,抱拳一揖,半点儿也不失礼的带着李磐离开,留下气的几欲昏厥的陈蔚然。
他身边的同僚见他站立不稳的模样,忙搀扶住,连声劝慰道:“陈大人,陈大人,消消气,消消气!”
陈蔚然好半晌才缓过气来,颤着手指指着林楠的背影,牙齿咯咯作响道:“你、你、你……”
胸膛剧烈起伏,嘴唇抖得也说不出下文,“你”了半日之后,才发别的声音:“竖子!竖子!竖子……”
那人劝道:“陈大人又何必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生气?他便是真的中了状元又如何,不过就是个六品的编修罢了。陈大人主持礼部多年,翰林院里,多是陈大人的好友或学生,要挤兑一个区区的编修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
陈蔚然犹豫道:“这个……”
那人道:“我知道陈大人忌讳林尚书,只是——林家那一大一小,都跟狐狸精似得,陈大人的所作所为,连林郎都未能瞒的过去,更何况是林尚书?”
陈蔚然神色更是不安,那人眼中显出几分不屑,却快快的掩了下去,叹道:“陈大人您也知道,林尚书自进京以来,在朝中的声望越来越高,已然有许多朝臣以他马首是瞻……只可惜林大人与三殿下交好,与我们并非是一路人,否则真要好好结交一番……”
陈蔚然快快的向四周看了一圈,低声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容我细思。”
那人欣然道:“那下官就等着大人您的好消息。”
又道:“当今陛下英明,虽宠幸林尚书,却绝不会允许越权之事出现,礼部地位又向来超然,那林尚书虽然位高权重,却也管不到礼部来,陈大人实在无须惧他太甚。”
说完率先离开,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得意:这个人,自以为是又眼高手低,向来清高自诩,自己数次招揽都被他义正词严的拒绝,原来却是要来硬的才行。
若不是看他在礼部多年,又数次主持会试,人脉和声望均不错的份上,还真值不得他们费这么大的功夫,去四处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不过有了他,六部就等于掌控了一部,虽是最弱的一部,却也是最有潜力的一部,毕竟,每一个流入官场的人才,都要经过礼部选拔……
另一边,林楠同李磐进了侧殿厢房,林楠见李磐神情颇为纠结,不由失笑,起身给他倒了杯茶,道:“这是怎么了?”
李磐握着茶杯,有些不安道:“磐儿是不是又给先生惹祸了?”
林楠笑道:“这话怎么说?”
李磐忐忑道:“方才我过来寻你时,听见他们二人藏在角落说话,说先生您要是选了诗词,就只能做个词臣,选了策论,就会丢了状元,名声扫地……磐儿想,无论如何皇爷爷都不会让你当个词臣吧,还是先夺了状元为上,所以……”
“所以看见我在写策论,就故意污了我的试卷,好提醒我改写诗词?”
李磐低头低声道:“但看见先生早就答完诗词一项,我就知道这次又闯祸了,恐又坏了先生的事……”
林楠摇头:“不妨事。”
见林楠这般说话,李磐心中更是难受,眼中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在先生面前,磐儿似乎永远都在闯祸……”
永远只会做错事,永远只会拖累这个人,永远只会让这个人在后面帮他收拾烂摊子……
林楠失笑出声,道:“这样不是很好?”
见李磐瞬间瞪大了眼,茫然看过来,笑道:“傻小子,在我面前犯错有什么了不得的?我在父亲面前,也是不断犯错呢……”
脸上显出几分怀念之色来,温声道:“有那么一个人,有他在的时候,永远不用但心做错事,因为无论你做了什么,他总会在你后面给你收拾烂摊子……哪怕事后被打的屁股开花,也是记吃不记打,下次还是活蹦乱跳的四处去闯祸……不过就是仗着世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
伸手揉揉李磐的头,柔声叹道:“世界上能有这么一个人在,不是很好吗?”
“是……”李磐鼻子酸楚的厉害,眼泪再憋不住,一头扎进林楠怀里,死死抱着他,哽咽道:“是……这世上……能有先生在,真的很好……很好……很好……”
林楠伸手将李磐抱在怀里,感受着他的眼泪浸湿他的胸口,愣了好一阵,才学着当初晕船时李资哄他的样子,轻轻拍抚他的后背。
好一阵,李磐才从林楠怀里挣脱出来,不好意思的抹干净眼泪,道:“总有一天,磐儿也要成为先生心中的那个人,有磐儿在的时候,无论先生闯多大的祸,磐儿也会替先生兜着……”
林楠失笑道:“好,先生我就等着磐儿罩着我的那天。”
李磐茫然道:“先生,什么是罩?”
林楠将桌上油灯的灯罩取下来,又放回去,道:“就这样罩起来,风吹不着,雨打不着……这就是罩。”
李磐认真点头道:“先生,你等着,我日后一定会罩着你的!”
林楠忍俊不禁,再次揉了揉李磐的头,从一旁案上取了纸和笔,道:“你不是要侍候我笔墨吗?还不过来磨墨。”
李磐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老老实实上前。
林楠去洗了手,整了衣冠,正了神色,才在纸上落下笔墨,一笔一划,正直端方,未几停笔,将文稿递给李磐道:“当初初遇,说是为你写诗,但那篇‘杏花吹满头’委实敷衍,这一篇送你。”
李磐慎重接过,低头看去,白纸黑字,入眼入心:“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待一篇读完,恭恭敬敬收起,道:“多谢先生教诲。”
林楠摇头道:“非是我所做,我不过借花献佛罢了。”
声音微低,道:“我虽不知磐儿志向,然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道理总不会错。磐儿如今人小力微,无论怎么想的,不妨拿着它,做出一心向学的模样来,也能清净几分。”
李磐先是目瞪口呆的望着他,而后嗤嗤笑出声,道:“先前我听皇爷爷说,先生你写‘驿外断桥边’是用来骂人的,我还不信,现在亲眼看见先生写‘师说’来当好学的幌子,却不得不信了……先生你好歹也是大昌第一才子,就算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好歹也要表现的……嗯……脱俗一点,不行吗?”
林楠一片好心喂了驴肝肺,冷哼一声,咬牙道:“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你那公鸭嗓子,说的话真的很难听!”
虽然李磐正在变声的时候,声音是很难听,但是李磐当然不会听错重点,忍不住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声音渐低:“先生,有你在,真好。”
林楠又在他头上摸了一把,成功将他梳理整齐的头发又弄乱了一些,才微微一笑。
磐儿,若你当真知道我在想什么,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你家先生,从来都不是会单纯对一个人好的人。他和那些一心利用你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更懂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道理罢了。
******
虽林楠早早便交了卷,但要出宫,却要等所有人一起,李磐陪了他一阵,便被他撵了回去读书。
又在偏殿等了许久,才终于有人交卷出来,林楠才不再一个人闷坐无聊。再过不多时,交卷的时候便到了,一下子出来许多人,眼看快要全出来时,却忽然从殿门内传来喧闹之声。
众人转身回望,便见一群考生簇拥着颜逸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嚷着,颜逸奋力的解释着什么。
颜逸一出殿门,就道:“好了好了,这不是来了吗?”
手执一纸书稿,高声开始念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
他一面念着,一面走下台阶,瞬间身边就围了一大群人,一个阅卷官奋力拨开考生挤了进来,拦在颜逸面前,道:“殿试试卷及文稿,一律不得带出怡和殿,念你不知者不罪,将文稿拿来,恕你无罪!”
颜逸将文稿藏在身后,道:“大人错了,这非是文稿,乃是林郎练字留下的废纸罢了!”
阅卷官寒着脸道:“胡言乱语!在殿试考场中书写,又是关乎六国的策论,不是文稿是什么?快交出来!”
颜逸毫不畏惧道:“大人虽贵为考官,可也不能信口雌黄,林郎殿试分明选的是诗词,怎么会写策论?学生听林郎亲口所言,这不过是他无聊时练字的废纸罢了!学生有幸拜在林郎名下为记名弟子,此物又是学生所得,自然……”
话未说完,另有一阅卷管挤了进来,冷着脸道:“你说这是林郎练字的废纸,那我问你,这纸是从何而来?难道是林郎从私自携带?”
颜逸顿时失语:“这……”
若是说自己带来的,岂不是说林楠私藏携带,在殿试中作弊?
那考官得意道:“既然如此,殿内的笔墨纸砚,均是为殿试所设,书写的一笔一划皆是文稿!还不给我交出来!”
颜逸磨磨蹭蹭的从身后拿出两张纸,不情不愿的交了出去,见那考官拿了便要走,忙追上去道:“大人!大人!好歹让学生抄录一份!”
那考官冷哼一声道:“蠢材,你不是他的学生么,让他再写给你不就成了?这才不过半篇……”
颜逸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家先生他……唉,那首‘疏影横斜水清浅’,学生不知央了多少回,也没能得到下半首……”
围在一旁的学子闻言,不由大惊,纷纷道:“大人容我等抄录一份……”
考官冷着脸喝道:“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给我退下!”
好容易将考生驱散,十多个阅卷官一起围了上来,纷纷喝彩道:“到手了!到手了!”
“姚大人果然好手段,快快拿出来一观!”
亦有人懊恼道:“方才林郎交卷,就该过去看一眼才是,都去看他的诗词去了,混忘了他还写了旁的东西!”
方才表现的凶悍之极的姚大人得意洋洋道:“拿出来一观也不是不可,但是先要说好了,这东西,谁弄到算谁的,你们要看可以,但是若是要抢,可别怪姚某和他拼命……这可是姚某留作传家宝的东西,天下谁不知道林郎亲手写的诗词已是万金难求,何况是这东西……”
“废话忒多!刚刚只听那颜姓学子读了一半,正心痒难耐,快读快读!”
姚大人一扫得意之色,整了神色,清了清喉咙,才诵读道:“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姚大人身边围了一圈的人,安静听他诵读,而在圈外,有人气的眼前一阵阵发白……
于此同时,林楠被一众学子围在中间,神色无辜之极:“什么‘六国论’?小弟不知啊……”
一面向身侧闹的最厉害的颜逸递过去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果然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这个弟子收的不冤……
☆、第114章
殿试的成绩出的比会试更快一些,数日之后,金榜便挂在了长安门外的宫墙上,林郎以一曲让天下读书人再次痴迷陶醉的《春江花月夜》,当仁不让的夺得了状元之位。同样的,因那一篇到现在也依旧只有一半的“六国论”,使“林郎只会写诗词”的论调腹死胎中,反而“天底下就没有林郎不会”的说法被昌京人津津乐道。
其实在会试时的一首大江东去之后,大昌人便已然认定了状元之位非林郎莫属,只是尘埃尚未曾落定之时,总还是悬着的,此次金榜一出,街头到处都有人在夸耀:“我早就说了,状元之位只能是林郎的吧?”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这次科举,可说是大昌有史以来最没有悬念的一次了,林郎从来都不是什么黑马,从解元、会元、状元,一直都是人们口中的“非其莫属”,而他也没有一次让人失望过,成功创下了大昌开国以来第二个三元及第的神话。
一时间,大昌又重新掀起了一次苦读《三字经》的热潮,连原嫌弃它太过直白、非圣人言的老古董,也悄悄捡了起来细细研读——不读?开什么玩笑?《三字经》自出世以来,就只教出过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三元及第、名满天下的林郎!读了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我了呢,不读你赔我一个状元啊?
是以大力普及《三字经》的李熙,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天下读书人的一致颂扬,认为陛下将此书普及天下,实乃一大善举。
然而在此次科举中,真正名声大噪的,却不是林楠,不是“写”了《三字经》的林如海,更不是万岁爷李熙,而是太傅时博文。
大昌有史以来,只出过两次三元及第,一个是时博文的独子时元洲,一个是他的关门弟子林楠——时太傅的本事还需要怀疑吗?
是以时元洲有意开办书院之事才不过略略透了些口风,立刻便有无数人闻风而来,时府的门槛都差点被人踏平,连襁褓的婴儿都要抱来占个名额先……
不过这些却都是后话,此时此刻,引发这一切的,状元及第风光无限的林郎,正被丫头们围着细心打扮,准备进宫赴宴。
听着丫头们叽叽喳喳兴奋的说话,林楠心中颇为遗憾——在林如海的强力镇压下,他虽然状元及第,可依旧没能顺利升级为“老爷”,自然也就看不到他爹被人成为“林老太爷”时的难看嘴脸了,实在是可惜啊可惜!
打扮好了去辞林如海,林如海一会也要进宫,琼林宴上,新登科的进士们才是主角,堂堂的朝廷大员们,倒都沦为了陪客。
因一甲的进士立时就会授官,林如海少不得交代几句:“若你没写那半篇《六国论》,说不定有人会以你年纪小,又只懂诗词为名,将你一直拘在翰林院里——说实话,那地方清闲又清贵,呆着也不错,只不过没有外放自在。你自己先想好,若是想呆在那儿,我设法给你谋个好位置,若是不想,就随便在哪儿看看书练练字,混上半年,等我把你调出来。”
林楠爽快应了,笑嘻嘻的出门,坐上马车。
一路战战兢兢到了宫门前,林楠才松了口气——昨儿的打马游街,实在是太吓人了!被人装扮的像个小丑一样也就算了,街上那人山人海的疯狂架势,实在让人……难怪古代有看杀卫玠的事情发生,也亏得在他左右的司鸿海和颜逸居然还一脸陶醉相。
到了地方,才知道他是来的最晚的一个,下车被围着好一阵寒暄,好容易才走到队伍最前面,正和身后几人笑着闲话,忽然感觉身后有些异样,一回头,便看见那人牵着马,站在一株合欢树下,静静看着他,于是乎,周围嘈杂的声音在一瞬间褪的干干净净,只剩下心脏忽然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
那人神色看起来很疲惫,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人黑了很多,也瘦了很多,于是显得双眉更加浓郁,显得鼻梁更加高挺,显得双唇更加锋利,也显得那双眼,充满了魔力似得,能攥住人的心脏。
只是一眼、一瞬,便恍若千年。
几个月的离别,重逢后的一眼,让林楠再清楚不过的认识到,他的确是沦陷了……
他不再是前世那块永远也捂不热的石头,他很幸运的在这个世上,依旧遇上了一个肯将他放在胸口温暖的人。
不知道是从客栈里,那人伸出手指按住他将要抛弃的芭蕉图开始,还是从郊外那人伸手摘下他发上的一根枯草开始,那个人就一直在用最合适的姿势,最恰当的距离,在他心中刻下最深的印记,一次又一次。终于那个人的影子在他心中一点一点变得深刻而清晰,终于在这一眼,将他裹着的重重的壳,一击而碎。
他忽然觉得鼻子有些酸楚,有想要流泪的感觉。
然后他看见那个人甩手将缰绳扔在一边,大步走了过来,眉头皱的紧紧的,嘴唇抿的紧紧的,很是不悦的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