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五同人]苏幕遮-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听众人一声讶呼,便见那鬼魅孩儿停止飘晃,一瞬间幻为无数个幽魂,均是散着黑发,手抱琵琶,却又实实在在稳立于各处,每一个八岁小儿相距数尺,绕成环状,竟不知谁真谁假。
  琵琶之上,还剩一弦。
  虽是鬼魅,但被这么个小孩儿的形态迫耍着转,这小孩儿还转得游刃有余,游刃有余之中还转出了忍者之术,风九天一时不知作何感想。
  然而毕竟还是人鬼之战,胜率极小,再拖下去恐怕不妙。
  便听秦七娘忽地断喝道:“幻术之中,耳目何用!”
  扬声之高,纵是展白二人,也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
  耳目何用?
  自然是为心所用。
  闭眼,静心,只觉万籁俱寂,辨风,闻息,又觉气流聚于一处。
  何处?
  乾、坤、离、坎、兑、巽、震、艮。
  西北,艮!
  两道身影一晃,同时消失在原地。
  再次出现,已在幽魂环状之外,风声一起,势如破竹,也如幻影一般迫近艮处。
  众人只道大胜之即,形势却陡然生变。
  无数幻魂突然重新归一,正是西北艮位。
  这时才看清那小儿的眉目,却是眉清目秀,圆润可爱,歪着头眯着眼站在原地,人畜无害,无辜之极,全然不似能奏出方才那狠绝琴音之人。
  然而这不是真正的诡异之处,真正的诡异之处在于……
  他睡着了。
  站着打盹,抱紧断了三根弦的琵琶,睡着的孩子手无寸铁,失了防备之力。
  是人?是鬼?还是鬼附人身?
  展昭本自无意伤他,此刻长剑无法收势,眼见便要扬手刺去,更是心下一惊,竟硬生生将内力反震,逼得自己向后凌空翻转,落地时一阵气血翻涌,险些站立不稳。
  画影却不若巨阙难以收势,白玉堂侧里翻身,暗自收力下坠,一落地便见展昭竟自反震内力以致面色苍白,心惊之下抬手去扶,又按上他的脉门,方觉那人虽无大恙,气息却仍平稳不定,不禁蹙眉低声斥喝道:“蠢猫,叫你心软!”
  展昭任他扣紧自己的手腕,思量着如何过了此关,正待扯一扯嘴角,笑一笑了事,一抬眼,忽又眉头一紧,神色一凛:那小儿阖着眼,中指便挑上最后一根弦,待要向前拨去。
  他竟是一直睡着的!
  所有的人都变了脸色,只觉这长夜漫漫,何处是尽头。                    
作者有话要说:  




☆、三十一

  不想,这回的险境却结束得很快。
  上空忽然传来厉声一喝:“阿行!不得放肆!”
  不必众人上望,此人已现全身,那一身墨色长衫,当真是从天上直接飘下来的。
  这是个年轻男子,虽听他的声色,颇有长者风范,可正面一瞧,居然瞧出了些许阴柔与稚气。
  或许是他那双狐狸眼,波里流光地照亮了森森黑夜,也或许是他这咧嘴一笑,唇红齿白地光耀了凄凄曳火。
  他恭谨着一张映花招月的脸,自我介绍道:“仙家……咳,在下噎呜。”
  恭谨地作揖道:“此乃劣徒青灯行,年幼不知事,此番困扰诸位,是在下管教不力,实是歉然。”
  风九天拽着苏子时后退了一步,严肃地开口道:“珍爱生命,远离妖孽。”
  苏子时:“……”
  然后便见这妖孽,噢,不,便见这年轻男子转过身,按住那小孩儿的肩膀,极尽狠厉地前后摇晃,看得众人瞬时心惊胆颤。
  这狠命的摇晃过后,这唤为青灯行的小儿终于像常人醒过来时一般睁开了条眼逢,随即伸手揉眼,才完全清醒过来,睁着一双圆眼,茫然了片刻。
  眼里开始聚焦,聚焦至白玉堂的一身白衣上,瞳孔立刻缩成一个椭圆,尔后扬手往后一抛琵琶,只听铃铛顿响,一道墨绿荧光一闪而逝,定睛一看,那孩子整个身子都挂在白玉堂的身上,双手紧紧抓着他的衣服不放,只哭着大叫道:“太爷爷!阿行想你想得好苦,太爷爷何故不要阿行!何故弃下阿行不管!”
  太爷爷?
  平日只听得白玉堂自称白爷爷,也听得旁的人尊称他一声白五爷,如今被这么个小孩儿扑上来叫爷爷,叫的还是太爷爷,这倒是头一遭。
  那唤作噎呜的年轻男子手忙脚乱地要去将青灯行从白玉堂身上掰下来,不经意瞥见白玉堂冷得发黑的脸,手脚登时一僵。
  定下神来,不由暗忖:那转轮王说得不错,岂止相似,真是、真是……
  而青灯行泪眼朦胧地瞧了瞧白玉堂颇为难看的神色,一边果断地贴着他的衣服便蹭了上去,蹭得白玉堂那水纹浅蓝的衣襟上一片水渍,一边喃喃道:“师傅骗阿行。寻了这么些天,还不是叫阿行寻着了……”
  眼看着白玉堂就要拎起这看上去一派天真纯良的小孩儿那后衣领往后一丢,恰逢小孩儿泪着眼从白玉堂这一侧抬起头往右瞟了一瞟。
  只是这么一瞟,抑扬顿挫的哭声刹那在黑夜里响彻山岗,比之方才,那当真是泪如泉涌,倾盆之势。
  唯见得那噎呜痛苦万分地闭上眼,又听一阵铃铛响,只见飞逝荧光,最后再度定睛,那孩子整个身子挂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白玉堂一旁的那个人,自然是展昭。
  这小孩儿哭得差点岔过气去,好在他晓得再哭下去真的就岔气了,于是抽噎着断续道:“太爷爷……太爷爷不要阿行就算了,何故……何故二爷爷也扔下阿行……若是……若是一开始便看到二爷爷,阿行早就不理太爷爷了……”
  亲昵地蹭了蹭,抱怨地嘟嚷道:“千辛万苦寻来,太爷爷还给阿行脸色看,一点都不若二爷爷疼阿行……”
  言语间,竟有些撒娇的意味。
  展昭愣在当场,推也不是,抱也不是,再瞥了一眼白玉堂,那人只自顾愈发寒气缭绕,完全没有上前相帮的意思。
  噎呜闭着眼,终是听不下去了,前去两步硬拉带拽地将青灯行从展昭身上扒下来,一把将那小孩儿往身后塞去,青灯行初时还挣扎不停,忽听得自己师傅的声音愈发严厉:“阿行,你再闹!”只得渐渐不再挣扎,也渐渐止了抽泣,委屈着脸低着头盯着自己的鞋子。
  噎呜暗自松了口气:若再瞟上那么一瞟,这孩子怕是会直接扑上第三个人,那名字一唤喊,天机一泄露,命数定然改写,到时自己怕是要将在场之人的记忆尽数删去,真是麻烦得很。
  调整了一下心情,再肃穆了一下面容,道:“不肖劣徒,年纪过小,难免行为与记忆混乱,如今烦扰诸位,只是正值修行……咳,正值梦游之时。至于二位……”
  他诚恳地直视展白二人,郑重道:“实是二位与阿行的曾太爷爷与曾二爷爷太过相似,唉,所谓年长者皆知逝者如斯夫,而小孩儿却难懂,两位老人家不久前仙逝离去,这孩子却天天吵着要见他们,仙家……咳,在下只道他伤心个十年二十年的……咳,一年两年的也就忘了,岂料他竟寻着机会,独自下凡……咳,离家出走……”
  他这一番话,说得似是舌头打结般地磕磕绊绊,但风九天的关注重点显然不在他的舌头打不打结。
  重点是:白玉堂和展昭,同青灯行的太爷爷和二爷爷太过相似?
  风九天脑里嗡地一声,飘过两个字:太、二?!
  世事果然难料,果然难料……
  旁的众人自然不晓得世事如何难料,纷纷偏头往展白二人看去:那一袭白衣,负手而立,端的是修眉凤目,那一拢蓝衣,温润清朗,端的是眉眼如墨。
  此处还是在暗处这么略略一瞧,若是白日里,光影斜照,临风而立,定然是一派好景色。
  众人实在按捺不住,纷纷回过头紧盯噎呜,近两百道视线目光如炬。
  最按捺不住的还属孟家大虎和二虎,摩拳擦掌,直欲揍人:这丫一细皮嫩肉的小白脸有种!嫌老子们被耍得不够!!
  孟三虎与一旁的差役一人拽着一个,拼了命把他俩架回原地。
  这突如其来的气势与怒火倒是激出了噎呜一个淡定的笑容:“在下所言句句属实,诸君若不信,在下也没有法子。我师徒二人绝无为难诸君之念,此次……此次只是路过……咳、路过,在下这便带了这劣徒……”
  忽有一声音道:“仙家留步。”
  却是严承正抬起手一指乌云密布的暗空,道:“这恐怕不是路过而已罢?”
  噎呜轻轻噫了一声,转身向那孩子道:“怎么回事?”
  青灯行撇了撇嘴,仰头向天,手结印契,道了声:“寅-卯-巳-午-未-酉-戌-子。”
  地上的阴影裂开了一条缝隙,一道强烈的太阳光线自上空笔直地射下。
  压根没料到长夜已逝,须得迎接明日之光,这道太阳光线堪称凶猛,险些亮瞎了一干众人的眼。
  不过,没做好准备的不止一干众人。
  那些乌云颤了一下似的,立刻迅速汇集,遮住原本便不多的光线,暗夜当即重现。
  只见青灯行眨巴着眼睛,转过头,小声道:“阿行忘记时间了。”
  噎呜眯起狐狸眼:“调回去!”
  小孩儿摊手,很是坦然:“阿行忘记咒语了。”
  噎呜伸出右手,差点就要去掐青灯行的脖子,所幸还能记起这对徒儿的略施惩戒也是要毁自身道行的,硬是用左手将右手压了下去。
  咬牙切齿道:“这一出手,那司命必然觉察,你师傅到时生死未卜,你如何担当?”
  青灯行歪了脑袋想了一会儿,豁出去了一般:“为了师傅,阿行只能牺牲牺牲。到时师傅就骗司命爷爷说都是阿行的错……”
  噎呜刹觉额头青筋一突一突地跳,强忍住狂吼咆哮的冲动,硬是用右手把左手压了下去,这一压,却是掌底生风,随即左手扬袖往后一拂。
  未看清施了什么印,也未听清念了什么诀,方圆百里银光瞬时绽开。
  眼前似有无数凡世欢声笑语凄苦哀愁揉成烟团,其声之杂,其景之繁,其人之乱,看得人耳目眩晕,直欲呕吐。
  不知过了多久,耳闻一声巨响,众人才回过神,方觉清辉如故,倾洒千里,崖上熊熊焰火先后燃起,似是未曾灭过半刻。而乌云尽散,唯见无声冷月,又似是未曾移动半分。
  四下寂然悄无言。
  噎呜深深吸了一口气:“既然时已复初,此前种种,不过一梦,诸君尽数忘了罢。”
  忽又听一清脆声音道:“妖……咳……仙家……仙家且慢。”
  听得声音里先时还有些犹疑,至最后那“且慢”二字一出,已是决然之意。
  噎呜上下打量眼前身着湖绿衫的姑娘,眸里闪过一丝微讶。
  风九天露出一口洁白牙齿:“令徒颇有乐赋之能。”
  青灯行自噎呜身后探出脑袋,眼含惺惺相惜,语带老气横秋:“这位姑娘颇有识人之才。”
  风九天赞同地点头:“小爷确实很有识人之才……”
  及时刹住关于识人之才的长篇大论:“咳,你唱的那歌,我从前听过。”
  青灯行一眨眼,困惑道:“阿行睡着的时候唱了歌?”
  自顾自道:“阿行会的歌很少啊……”
  风九天郑重地再度点头:“这样,我倒要考考你。我说一句,你且听听对不对。这里面,可有一句:沉血池地狱深,荡渺渺浮华红尘……”
  青灯行笑嘻嘻道:“血池地狱乃十七层地狱,这词里沉的,可是十八层阿鼻地狱。”
  风九天见他如此,也笑道:“你可知,这首歌出自何人,又来自何时?”
  青灯行作沉思状,沉思毕,再眨眼:“莫要小瞧了阿行,应是南风聊斋,公元……”
  心下突地一跳,忽地住了口,看向风九天的眼里便多了几分警惕。
  噎呜一边暗忖这小子倒是有些长进,一边却是笑:“在下也约莫明白姑娘想说些什么。”
  风九天只默不作声地盯着他,直盯得他越笑越讪。
  那讪笑终于挂不住时,索性便不再勉强自己,敛笑道:“若在下告知姑娘,在下实在无能为力呢?”
  听得风九天咬着字道:“当真再不能回去?”
  噎呜憋出一口气,将字咬了回去:“当真。”
  风九天往展白二人那处瞥了一眼,又瞥了回来,道:“令徒口中的二爷爷和太爷爷,我若不曾想错,该是……”
  噎呜一正神色,一扬嗓子,高声盖过风九天的话语:“姑娘不必以此相挟,前尘俱往,此者非彼,说出来,其实也甚无妨!”
  言毕,举袍一甩,袍间鼓风,荡起狂浪气流,风声作响,一时间青灯崖上再度陷入半明半暗之境,境中尘土朝天飞扬,青松左右摇晃,篝火烈烈拽曳。
  待一切重归旧静,众人再看去时,哪里还有噎呜与青灯行的影子?
  月色清冷辉相映,唯有那掉落在地的旧绳索,系着断了三根弦的古褐琴,裂痕犹在琵琶身,颇显凄凄寂寂,寥寥落落。
  凄凄冷冷戚戚的,却不止是琵琶。
  方才狂风大作,尘沙卷地,风九天呆立在原地,一双杏眼里似蒙上了薄尘,直往那古褐琵琶看去,半晌,忽想,今夕何夕,今年何年,便怔怔地落下泪来。
  恍惚间,似有人探上自己的额头,又轻轻往下揩去。她伸手稍稍挡开那人的手,胡乱抹了一把脸。
  恍惚的却不止是风九天。
  严承正看向秦七娘,只觉得她此刻月下浅影覆住双眼,却能觉察她与风九天一般,直盯着那古褐琵琶,只是不知是怔然多一些,还是惑然多一些,总之,她看上去,或许还多了一些萧索。
  他想起前些日子,在清远军的荒野边界地带歇息,一行人渴了数日,还亏得展昭等人寻得水源,否则渴死了也说不准。
  归驿队时,也不知是展昭同白玉堂说了什么,就见得展昭向这边打了个手势,白玉堂往这边瞟了一眼,一扬手,便径直一扔水葫芦,那葫芦重得,这么双手一接都撞得有点眼冒金星,肯这样瞟他一眼,再砸得他眼冒金星,倒是令人暗地里松了口气。
  只是他将葫芦还回去时,红绳上却还系了一张纸条,他附上的字条,自然记得清楚。
  字条上头写的是:小心秦七娘。
  可是现下,看着她,他忽地想:回赐美人行刺一事,虽然知情者甚少,可她若想知道,也恰好赶上那日起程的时分,也不是不可能。
  再想:她食指上的茧,虽然明明白白是练剑练出来的,可一个风尘女子若武功高强,气度非凡,只能说明她并非一个普通人,她的过去如何,是敌是友,他又怎好随意论断。
  最后想:小心,还是要小心。
  只是,她这个模样,究竟是怔然多一些,惑然多一些,还是萧索多一些?
  且这一夜发生之事,着实离奇荒谬,古怪异常。
  崖上众人不若这几人想得复杂,只是两两相顾,寂静无声。
  展昭叹了口气,思及不过一二月余,柳逝儿离去,风九天附灵,苏子时还魂,汴京劫案未了,而无意间又卷入一段离奇过往:凭空消失的云禾夫人,讹传死亡的良禾夫人,而今身在西夏的离儿。
  他一抬眸,正对上白玉堂的视线。
  白玉堂那一双凤眼,本是深邃,而展昭若有心事,眼里自然清澈却不见底,这一两相对望,深渊沉潭,锋芒俱隐,倒瞧出了彼此神色复杂,思如乱麻。
  不错,那些所思所想,确是刻意忽略了一个场景:噎呜与青灯行,与他们,似曾相识。
  对视有顷,展昭抬手按上白玉堂的手背,白玉堂略一转掌,五指穿插,二人恰是十指相扣。
  均是极大的力道,紧握彼此的手,竟是隐隐作痛。
  心中却渐渐平静下来。
  再相视时,白玉堂微一挑眉,一勾唇角,眼含戏谑,瞧着那人不语。
  展昭轻轻摇了摇头,不由垂眸而笑。                    
作者有话要说:  




☆、三十二

  庆历三年,十月初十。
  古有《礼记·月令》,曾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季秋时节,蟹肥菊黄,赏菊品茶,花卉竞展,上至纨绔公子,下至布衣百姓,那些喜热闹的,或约于丰乐楼,饮一两盏眉寿酒,或登阁和乐楼,品一两杯琼浆酒,也有些喜清静的,与一二知己,或约于时楼,或期于长梦轩,或寻一近窗的偏僻处,或寻一近院的雅致处,真正是美景醇酒,临风赏花,快意人生。
  待到十月初,本该是暮秋寒风瑟瑟起,这天气却稍有回暖,在庭院里的坊间里巷的寻常人家,单捡件素衫长袍披在身上,清晨外出做活时也觉察不出多冷,因而这九月季秋虽然已过,却不妨接着喝酒赏菊品茶论八卦。
  汴京秋末的寿客花市,并上大理寺的香会,定于十月十五开市,届时,少不得挑起那些权贵商贾们替着自己的奇珍异草名桃艳李去炫异争奇的雅兴,而寻常百姓自家养的花儿草儿,自然算不得什么。只是那花会上的争奇斗艳虽与自己无关,选奇评艳的眼光却还是有的,论金英寿客的上乘品种,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在前些年的金英寿客之评里,真正有那么个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天下无双之态,还要数开封府公孙主簿的花盏。
  开封府。
  卯时末,天光破晓。
  天庆观殿堂的前廊,可见两个身着红色底云纹的公服的差役,都是凛凛有威的黝黑大汉,再仔细一瞧,前面的一个较为矮胖,看起来颇有些精神头,后面的一个较为高壮些,却有些精神不足。此人要比前面的差役看上去沉默寡言一些,不想却是他先开了口,道:“却不知展老弟他们到了哪里?”
  “大马跟老王都不晓得,俺怎么会晓得!”那矮胖的黑汉转过头去,声音同他的神气一样有精神头,只大声道:“张老哥,跟你说,要不是展大哥让俺发誓守好开封府,俺早就该扛了刀跟上去,哪管他三七二十三!”
  张龙打了个呵欠,打完觉得有点不对,掰了掰手指,纠正道:“虎子,公孙先生教俺算账目那会儿,三七是二十一来着。”
  赵虎摆摆手,嘿嘿地笑道:“那啥,没啥,公孙先生说俺性格老实,淳朴自然,不适合算账……”
  话没说完,前廊的拐弯处,一个头上系着红绳的布衣小童低着头横冲直撞过来,只听砰地一声,再听哎唷一声,便见赵虎纹丝不动地杵在原地,而那红绳小童捂着头蹲在地上,对着一地从怀中掉落出来的数方卷轴,哭丧着脸,连声嚷道:“这下可好,这下可好……”
  张龙蹲下身去帮他拾卷轴,随手翻了一翻,咦了一声:“俺看着像是先生置办花会用的宣纸。”
  红绳小童带了哭腔:“公孙大人、公孙大人让阿六去四宝坊里取了的,掌柜的……还交代阿六,莫要……弄脏了……”
  语毕,又要抽噎起来。
  赵虎挠挠脑袋,也道:“那如何是好?”
  张龙将拾起的卷轴塞给红绳小童,道:“你这小娃娃恁地不小心!行了,有甚么好哭的!你先下去,待俺与先生说上一说,重新办置便是了!”
  那小童忙擦了眼泪,兜着那些乱七八糟的卷轴,唯唯称是,退了下去。
  待红绳小童退下去,两个人过了前廊,便往开封府正门走去,这两人步伐不停,走得又快,开封府虽是规模宏大,也经不起这行速,不多时,这两个人已出了正门,在府门前的宽道上行了大半,再走下去,就该是西门大街了。
  张龙却忽地停了下来。
  张龙一停,赵虎也停下步伐,不解之余,待要问话,却听得张龙道:“虎子,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就像……像是有人在身后盯着我们……”
  赵虎转身一看,宽道上空无一人,侧耳听了听,也没有什么动静,便回道:“展大哥不在,张老哥你时时都提着那神,要俺看,这就是给累的。”
  这回是张龙挠挠脑袋,呵呵道:“虎子说的是,巡完街回去,该让先生瞧瞧是不是出毛病了。”
  “先生都说了嘛,”赵虎想了一想,又点了点头,道:“展大哥不在开封府,也要跟展大哥在一样,该干啥干啥去。”
  两个人一边比划说着,一边向前走去,在拐口处转了个弯,便往右方西门大街而行。
  开封府正门前,方才寂静无人的宽道上,蓦地有光亮一闪一烁。
  府墙中央的翘檐下,渐渐地现出一个光圈,先是小心地开了一口,再慢慢地扩散开来,接着从光圈里掉出一个散着头发的墨绿衫小孩儿,从半空里摔下来,便往地上一跌,这一跌,从表情上倒是看不出他有多痛,只是呆坐在地上,看着那光圈,有些发愣。
  很快,那光圈又闪了一闪,从里飘出一个墨色长衫的年轻男子,稳当地落在地上,随即挥手一转,将那光圈收了回来。
  这年轻男子相貌不错,肤色却过于白皙了些,这也不要紧,只是连带上那一双狐狸眼,直让人瞧出些许阴柔之气。
  诸位看官若还记得,这便是那名字起得颇有些伤感悲怆的妖孽,噢,不,仙家噎呜。
  诸位大概也还记得,这噎呜,从外观上看,尤其是从笑容上看,断不是个威严正经人物,而从举止上看,尤其是从言辞上看,倒是同严承正一般威严正经。
  只见这威严正经的噎呜扬手凭空一抓,抓过一折现形的扇子,摇晃着身子,往前迈了几步,眯着狐狸眼斜睨了一下开封府正门上的镶金匾额,又瞟了一下开封府正门前的两只栩栩如生的大石狮子,再瞥了一下大石狮子一旁的鸣冤鼓,啧啧了两声:“包希仁,包龙图,北斗第四星,怪不得、怪不得……”
  又啧啧了两声,接着道:“怪不得一股文雅味上还带着骚牛味,偏偏还有那么多星宿护着,架子忒大……”
  然后,晃开折扇,抬脚一踩,就不见了人影。
  那坐在地上的小孩儿默默地爬了起来,默默地结了个手印,默默地辩了辨方向——
  清风楼。
  桑葚阁。
  阁中左侧,珠帘垂地,前有八尺置地纸屏风,绘了枯笔水彩,勾出桑葚枝条,正是嫩芽初长成,满目青翠。
  年轻男子坐在屏风往里的雕花圆凳上,与那墨绿衫的小孩儿大眼瞪小眼。
  很显然,小孩儿的眼睛要大很多。
  不过,所谓瞪眼,当然不止讲究一个眼睛的大小,这角度,这内涵,这持久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还瞪不出个胜负时,一身天青色褶子衫的姑娘慢吞吞地掀开帘子,慢吞吞地绕过屏风,手上端着个翠玉壶慢吞吞地走进来。
  很显然,姑娘没有料到这屏风往里,还坐着个墨绿衫的小孩儿。
  姑娘环视了一眼室内,瞥了瞥紧闭的窗户,慢吞吞地想:不曾看错,方才,走进这桑葚阁里的,只有这墨色长衫的年轻男子。
  许是性子太慢,这阁里突然多出一个小孩儿,也未见得姑娘有多诧异,缓慢思毕,一手捧了那翠玉壶底,一手握着壶柄,为他们二人沏上茶。
  那年轻男子移开与小孩儿相瞪的视线,目光落在天青色褶子衫的姑娘身上,忽然道:“这位姑娘,可是唤做桑青?”
  慢吞吞的姑娘将翠玉壶放在案上,眨眨眼,道:“桑葚阁里的,自然是桑青。”
  年轻男子噢了一声,往前凑了一凑,神色一派兴致盎然:“听说,你们老板娘,十几日前提了一把杀猪刀北上寻夫去了?”
  姑娘按住翠玉壶的手一抖,抿抿嘴,道:“公子说笑了。”
  年轻男子咧嘴一笑:“噢,抱歉,是在下唐突。”
  端端正正坐了回去,眼里露出惋惜之意,真的便叹息道:“只是在下千里之外慕名而来,本想着若不能见到酒绝,见一见清风楼的老板娘总是可以的,诶,真是可惜。”
  这时分,桑葚阁外忽有人喊道:“桑青姐,那几坛陈年的桑落酒藏哪去了?我四处寻遍了都找不着,客人正急着要呀!”
  阁外的人是焦急得很,桑青却未显出焦急的神色,只慢吞吞地歉然笑了一笑,这才欠身道:“公子,稍等片刻,奴家失陪。”
  年轻男子点头,大方且大气地挥手道:“无妨,你去罢。”
  这么几步的距离,也得默数二十多秒,才听见门重新掩上的声响。
  年轻男子重新挂上一脸惋惜的表情:“小阿行啊,为师提醒过你的嘛,这一趟,果真是白来了。”
  等了一会儿,只等来小孩儿一个白眼,这才恍然大悟:“噢,对了,为师忘了自己施了个哑诀,封了你的哑穴。”
  说罢食中二指凝气成流,向里一曲,向外一弹,刹时只见那小孩儿猛地一前倾,啊地一声,怒瞪着大眼大喝道:“臭噎呜!你再演!早些时候阿行分明看见良姐姐了!”
  噎呜一口茶噗地喷出来,叱道:“怎么说话的!教了几百年都不长记性!”
  眯起一双狐狸眼,板起脸:“你倒是该交代交代,在修行时结印了谁的气息,竟引得你荡去青灯岗?”
  青灯行被他一叱,心虚地往后一缩,小声道:“阿行……阿行担心云姐姐……”
  再咬咬牙道:“师傅十年前闭关空踪谷,不问仙凡尘世,阿行等了很久,真的等了很久……后来、后来便去找了司命爷爷,才知云姐姐三年前就该归位了,可到现在阿行都没有见到她。阿行……阿行依着云姐姐的气息寻去,这四海八荒,唯有青灯岗那处,云姐姐的气息最重。可阿行也并未在那里看见云姐姐,就想、就想约莫是云姐姐的气息留在了别的什么人身上,不想却、却是……”
  提高了音量,大声喝了回去:“师傅!云姐姐的气息细如丝缕,似是灰飞烟灭,六界无存!”
  只听咔嚓一下,噎呜手中的茶盏顿成粉末,他阴着面色,紧着眉头,道:“你说什么?”
  青灯行扑通一声跪下来,眼泪也随之扑通掉落:“阿行求师傅找找云姐姐,救救云姐姐,阿行愿承一切之责,便是、便是破了时空之序,焚遭地狱鞭挞之苦,阿行也心甘情愿……”
  噎呜怔了半晌,蓦地叹了口气。
  “阿行,”他闭上眼睛,“师傅可曾有哪次真的生过你们的气?可曾有哪次不是护着你们?”
  青灯行抹了抹眼泪,吸了吸鼻子,抽噎道:“不……不曾。”
  噎呜不再说话,只是以手覆膝,静坐冥思,不过须臾,便倏然睁眼,道:“云丫头的仙力,原是被牙豚当康诓了去,那腌臜畜生!早年便不该一时心软放了它!”
  他沉下声音:“阿行,那计时的日晷可收好了?”
  青灯行抓紧腰间的挂袋,道:“收好了。”
  噎呜点了点头,眼里沉浮不定,低声道:“须得在一日之内往返。”
  半柱香后。
  桑葚阁中。
  桑葚屏风前,天青色褶子衫的姑娘很轻地咦了一声。
  楠木方桌上,唯见得一个翠玉壶与几个青釉茶盏环在一处,雕花圆凳下,有一完好无缺的兔毫茶盏,孤零零地立在地上。
  那茶盏的四周,是一滩深色水渍,隐隐可测原有一行以水为墨的潦草字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