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鸦片战争-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上一道闪电如同闪铄的银蛇一般峥嵘的扭动在空旷的天空,大地突然的为之大亮,大雨终于在闪电后落了下来,一片火海的锡尔赫特城也被大雨浇灭。
***************************
天一亮左宗棠又进入了锡尔赫特城,这次战斗地胜利,最大的功劳来自于那些投诚的孟加拉国士兵。 他们隐藏在城里的孟加拉人中间,很容易的在城内制造了混乱。 其次便要数那些缅甸军队了,这些缅甸军队在夜战和近身战中发挥的威力让左宗棠刮目相看。 当然当地地孟加拉望族也给了左宗棠很大的帮助。 这样左宗棠几乎没有耗费中国士兵的弹药,便击溃了英军守住了锡尔赫特城。
走进这座被战火蹂躏的城市,在左宗棠的严重城里满目疮痍。 战争仍然给这种城市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城门附近空旷的地上堆满了昨晚战斗中死亡的民众。 一些失去了房屋的孟加拉人蹲在积满雨水的屋檐下,让左宗棠吃惊地是,他们地神情中并没有沮丧。 甚至他们在热烈的谈论着击败英军地经过。
一名当地的孟加拉老人带着一群人向左宗棠走了过来,这个人是当地一个穆斯林,也就是昨晚帮助亚洲联军的孟加拉望族。
和来人一翻应酬后,大家走进了一座占地宽广的高大房屋。 房屋充满了穆斯林风格,高高低低的矗立着许多圆形、葫芦形的屋顶。 那些葫芦形的屋顶看起来并不是为了美观,在四面开口的葫芦形顶上站立着瞭望的壮汉。 就连这间屋子的大门口也守卫着背枪的穆斯林卫兵。
走进这间宽大的房屋。 地面上铺着来自波斯的地毯,墙上彩绘着穆斯林的经典。 苍穹形的屋顶上描绘着古兰经典故。
左宗棠和一干联军将领走进这里,马上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他们被请到铺着地毯的位置座号,一些戴着面纱的少女,移动着婀娜多姿的身材为他们送上来甜美的水果。 在一场大战之后仍然能端出这些食物,便足以证明他们的不凡之处。
这位穆斯林在一翻客套之后,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们渴望中国能帮助他们建立孟加拉国。
左宗棠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真正主宰印度次大陆命运的是中国和英国。 建不建立莫卧尔王朝其实在于中英两国间的斗争需要,目前来讲扶持莫卧尔王朝。 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可是今后呢?中国和英国必须一直斗争下去吗?左宗棠对此抱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中英两国并没有解不开的宿怨。 双方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朋友呢?那么今后万一同英国和解了呢?思来想去左宗棠觉得扶持一个国家在中英势力之间不论怎样都是一件好事。 假如中英开战,这个国家便是战场。 假如中英和好,这个国家便是双方之间的缓冲地。 想到这里,左宗棠对此不由来了兴致,他和这帮穆斯林详谈了起来。
左宗棠没有想到这位老人是孟加拉前王公西拉吉的后代,当初西拉吉和英国战斗失败后被英国人处死在加尔各答。 西拉吉对这次失败早有所料,他已经悄悄作好了准备。 他的家人在战争发生前已经秘密送到了锡尔赫特,并且在锡尔赫特留有巨额的财富。 西拉吉死后,他的子孙们利用这批财富又重新崛起。 西拉吉的家族和以前的敌人东印度公司做生意,他们贿赂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买断东印度公司的收税权,在达卡、加尔各答、孟买经营香料、象牙雕刻、宝石的生意。 这位老人便是西拉吉家族留守在这里的一位后裔叫拉斯洛。
拉斯洛在外界声名不显,在西拉吉家族却是坐镇锡尔赫特的家长。 这次中**队突袭锡尔赫特,本来拉斯洛已经随着族人走掉了,可是听到中国人要扶植当地孟加拉人的消息,拉斯洛又转身回到了锡尔赫特。
回到锡尔赫特后拉斯洛已经找了左宗棠几次了,对于拉斯洛想要建立孟加拉公国的想法,左宗棠也一直在考虑。 昨天晚上的战斗后,拉斯洛利用他的势力很好的表现了一翻,这次左宗棠有些心动了。 只是这件事情必须得到皇帝陛下的同意,左宗棠只能把拉斯洛的想法向上级传达。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七印度交锋6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七印度交锋6
在战胜查理后不久,从大本营过来的补给终于到了。
就在同一天的时间,左宗棠又得了一个好消息,消息是从杰马勒布尔传过来的。
当时左宗棠正在步兵第15镇的营地里巡视弹药的补给情况。
第15镇的营地驻扎在一条小河边,因为左宗棠的到来,营地里的士兵都集中到了营门附近。 数千名士兵按照各单位的编制盘坐在地上,放眼望去地上满是绿色的军制服。 这些士兵都已经领到了子弹和掷弹,他们正在听着左总长的训导。
左宗棠站立在队伍前,像往常一样诙谐的侃了起来。 他一身墨绿色的毛呢将官服,腿上穿着一双长统马靴,两边肩头垂着一圈金色丝穗。 这位长官在操练和作战的时候严肃的就像一台冰冷的机器,可到了轻松一些的场合却谈笑风生,让人春风扑面。 像往常一样左宗棠说着,说着便跑了题,讲到了王玄策三战定天竺。 将中国唐朝一带名将王玄策大胜天竺的故事讲的活灵活现,下面一众将官听的哈哈大笑。
“王玄策三十骑出使,八千骑破敌,打的印度就只认得一个字,什么字,“服”字。 现在你们跟着我左某人到了印度,都得给老子雄起。 咱中国人祖先是条好汉,后辈更不能当孬种,……。 ”左宗棠正讲到兴头,有卫兵来报,拉斯洛求见。
拉斯洛一张堆满皱纹的脸笑地如同当地的阳光一样灿烂。 见到左宗棠他快步迎了上来高声说道:“将军,大喜!大喜!”
对孟加拉的语言,左宗棠只知道一两个单词,恰好就是拉斯洛口中说的两个单词。 见拉斯洛兴奋的表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娶了新媳妇。 待左宗棠听翻译说过之后,他才知道喜从何来。
原来曾国藩的第三集团军在三天前攻占了杰马勒布尔。
送回消息地是一个孟加拉人,这人并不知道是具体是那一支中**队。 之所以左宗棠认为是第三集团军的队伍。 是这人讲述这支军队旗帜时,说到旗帜地颜色为蓝色黑龙图案。 图案下方有3的番号。
果然二天后,第三集团军的信使便来了。 这回信使不仅带来了第三集团军的详细消息,还带来了王大勇率领的北路亚洲联军攻陷拉杰沙希的消息。 说起来,王大勇也是求战心切,竟然在攻下西里古里后违背了陆军部的命令,只是让1万中**队守在大吉岭,自己率着北路联军直杀拉杰沙希。 这一路王大勇猛冲猛打。 队伍中地廓尔喀人也是骁勇善战,杀到拉杰沙希竟然无人能够抵挡。 只是王大勇手下两镇士兵的弹药早已经打完,跟王大勇一起提着大刀干上了。 好在附近的英军早已经被英军查理上校抽调来打左宗棠部,不然王大勇还不定能不能打下拉杰沙希。
达到这些最新的状况后,左宗棠当即向曾国藩送去了自己这边的详细消息,并邀请第三集团军共同进攻达卡。
消息送出,左宗棠开始在当地筹集粮食。 可当地战乱之中那里能够买到粮食。
这个问题还是拉斯洛给了极大的帮助,原来拉斯洛的家族在城外一座庄园里囤积有大量的粮草。 拉斯洛将其中大部分送到了军中作为粮资。 此外拉斯洛还送给军中牛车、马车和大象以牵引缴获地英军火炮。
得到了拉斯洛资助的粮草又从大本营获得了补给,左宗棠决定继续发起进攻。
第三集团军与北路亚洲联军几乎同时向达卡进发,三路军队沿途攻城拔寨,无人能挡。
1851年5月20日,三路军队在达卡城外50公里外一处叫栋吉的小镇汇合。
而此时驻守在达卡的英军已经达到了大大的加强,从前线撤回的英军也进入了达卡城。 他们沿着恒河北岸以达卡为中心建立了一道防御圈。
此时亚洲联军在栋吉集合了13万6千人地大军。 其中中**队有第三集团军5万人,西藏将军衙门1万人,左宗棠率领的1万5千人。 另外有缅甸军队3万人,廓尔喀军队1万人,不丹军队5千人,投诚的孟加拉军队6千人,印度军队1万人。
而英军在整个达卡地区汇聚了15万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并不全在城里,他们有10万人分散防守在达卡城的两翼。
曾国藩作为中**队里官衔最高的将军,他自然的成为了这支联军的指挥官。
联军汇合的当天。 曾国藩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作为一个军队来讲。 要做到十数万军队的统一行动,有许多地工作要做。 曾国藩在会议上将这些工作一一安排下去。
在进行着这些工作地同时,曾国藩将军队的物资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由于联军地数量庞大,整个军队的物资供应也十分紧张。 好在英军从科希马退却后,联军的后勤运输路线已经畅通无阻。 只要渡过了这开始的一段时间,粮食和军资便可以源源不断的送来。
在听完军需官的汇报后,曾国藩不由对联军的粮食供应有些担心。 剩余的粮食只能够维持半个月了,半个月后士兵们便只能食用自己随身携带的20天口粮。 这些口粮若是敞开食用,顶多也就10便断粮了。
面对粮食的紧张,曾国藩一面派遣一队骑兵前往后方押送补给。 一面派当地人到附近收购,同时曾国藩决定尽快发起进攻。
英军守卫在达卡城内的指挥官是临危受命的璞鼎查爵士,这位经历过中英鸦片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军官,面对着城外连绵不绝的亚洲联军军营呆楞楞的出神。 郭富将军的失败在英军的心目中留下了一片巨大的阴影,这位极富经验的指挥官至今下落不明,看起来已经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他一定是被野蛮的中国人残忍的杀害了。
现在这群中国人领着全亚洲的野蛮人又到了达卡城下,璞鼎查即为战争的局势担心,又泛起了一种为维多利亚女王陛下效忠的热情。
璞鼎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仔细的思考起来。 这些亚洲军队数量如此巨大,他们的弱点在那里呢?那些跟随在中国人后面的其他亚洲国家,真的也想和大英帝国开战吗?璞鼎查冷冷的笑了起来,凭他们也敢。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中国人身上,只要打败了领头的中**队,那些弱小落后的亚洲小国将不堪一击。 可中**队绝对不那么容易击败,他们的武器十分精良。 想到武器璞鼎查似乎明白过来,他拿起手中的一枚铜弹壳看了起来,这枚黄铜做成的弹壳是撤退的英军从战场上带回来的。 这枚光滑黄亮的弹壳在璞鼎查手中沉甸甸的,这还是空弹壳,若是实弹重量不是更沉。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八印度交锋7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八印度交锋7
璞鼎查手中的弹壳让他对中**队的武器装备有些畏惧起来,他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如何在不到30年间,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 这样的铜弹壳表明,中国士兵的枪支都已经是后装线膛枪,从弹壳底部璞鼎查很容易找到撞针撞击底火的位置。 璞鼎查估计中国士兵装填子弹比英军快上许多,他们只消拉起枪栓把子弹放进枪膛里便可以扣动板机了。 这样他们的射击速度大大提高,而且铜弹壳可以防潮,在下雨的时候这种武器几乎不受影响。 比较起英军目前最好的后装线膛枪,璞鼎查感觉到两者竟然有些差距,如果英国的工兵厂也把纸壳子弹换成铜壳子弹就好了,想到这里璞鼎查向身边的副官说道:“也许我们可以写一份报告,告诉军工厂那些蠢材把纸弹壳换成中国人使用的弹壳。 ”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我将按照将军阁下的意思写上一份报告。 ”
璞鼎查点了点头,他的目光重新放回战场。 城墙上一字排开的后装火炮新式火炮让璞鼎查找回了一丝信心,火炮是战争之神,他希望“神”能保佑他赢得这场战争。
仍然是那名副官在旁边说道:“将军阁下,要下雨了。 我们坚持一下,只要开始下雨了,中国人便只能停止前进的步伐。 到那时候,潮湿的天气和瘟疫会代替我们惩罚中国人。 ”
璞鼎查笑了笑,点头说道:“先生。 如你所愿。 ”
***********************
就在三路军队汇合于达卡城外的同时,亚洲联军地主力部队到达库米拉。
库米拉位于达卡东面1百公里处,这里是一个极小的镇子。 联军的主力到达这里时正好是中午时分,天气潮湿闷热,镇子的垣墙由于季风已经倒塌,那些英国佬也在联军到达前匆匆的逃跑了。 周围的孟加拉人对这支军队感到恐慌,他们都躲避在自己的屋子里。 从土墙地裂口处偷偷的观望着。
在孟加拉人担心地目光中,中国士兵们有条不紊的忙活起来。 他们一面在镇外搭起营地。 一面派遣人在镇子里搜索起来。
这支军队便是杨露蝉亲自率领的联军主力,他带着一众联军的军官们行走在有些崎岖的山坡上,这里是城外一处高地。 将军府的卫队们将高地附近搜索了一遍在确认了安全后,他们把附近守卫起来。 一些儿的工夫,军官们骑着马登上了这处高地。
队伍中年轻地军官李秀成恭敬地向杨露蝉报告道:“大将军,缅甸努山将军来使报告,已经收复了缅甸被英侵占的土地。 现在正在往库米拉赶来,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赶到。 ”
杨露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黄将军来信了吗?”
“回大将军,黄将军依照联军指挥部的命令现在已经攻克了库米拉以东的大部分城镇,接到大将军的信使后,黄将军派遣了一个步兵镇前往攻占吉大港,其余人等都在往库米拉赶来和大将军汇合。 ”
“和左宗棠联系上了吗?”
“留守在科希马的部队来信报告,左总长和曾将军联系上了,另外西藏王将军率部也进入恒河平原。 ”
听到王大勇的消息。 杨露蝉张嘴笑骂道:“这个硬头黄(一种特别坚硬地竹子),又在犯错误了,陆军部不时让他守好大吉岭吗?这小子回头只能到内地去养老了。 ”
李秀成知道王大勇是杨露蝉的老部下,在旁边说道:“王将军骁勇善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
杨露蝉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什么狗屁骁勇善战。 不过是黑旋风李逵过不惯太平日子。 ”
山坡上一干将领都跟着哈哈笑了起来,杨露蝉又说道:“听说左宗棠他们要搞一个孟加拉国的国王出来,我们这边是不是也要配合一下。 ”
说到这里杨露蝉指着一干军官说道:“你们给本将记住,一定要和当地人搞好关系。 这英国人也跟我们一样都是从外边来的,他们能站住脚,我们也要站住脚才行。 ”
“大将军这话英明,英国人将印度当成自家的菜地,平时看着,到了需要地时候便在这里任意采摘。 打仗的时候让印度人白白送死,平日里将印度的资源运走把英国的商品倾销到这里。 总之。 在英国人的眼中印度只是英国的仆从。 我们有责任提醒印度人,谁是他们真正的敌人。 一旦印度人明白过来。 英国人的统治将变得越发困难,这场战争也对我们更加有利。 ”
第六骑兵镇统制巴尔特有些不耐烦的道:“搞的这等啰唆干嘛,依我看,咱们杀过去把英国人撵出印度,再这里变成中国人地行省得了。 我们中国人打下来地地盘,凭什么送给这里的土人。 ”
李秀成笑了笑没有反驳巴尔特,杨露蝉却骂了一句:“打仗也要讲究策略,你小子不懂不要乱发话。 ”
杨露蝉把巴尔特呵斥住后又说道:“我看可以向达卡附近打探一下情况,英军撤退回去后应该会在这里布置重兵。 这事就交给你们第六骑兵镇去办吧。 ”
巴尔特应了一声,打马回身向第六镇地驻地驶去。
************************
达卡城外2公里处。
这座用木材和砖块砌成的堡垒是璞鼎查布置在城外的一处军事据点,这也是城外十余座堡垒中的一座。 英国士兵从堡垒的上方探出半个身子,整个堡垒上显出了一条红色的线,这些士兵小心的注视着不远处黑压压一片的联军队伍。 双方就这样对峙在达卡城外。
从5月21日的凌晨开始,恒河平原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中英达卡之战打响了。 那些在沿途被联军缴获的英军火炮,现在成为了联军摧毁英军工事的主要武器。 从中**队进攻的方向看,他们的首先目的是拔除城外的英军据点。 此刻这些据点受到了猛烈的炮击,与此同时英军还击的火炮也不断从堡垒里面发射出来。
除了火炮的对射以外,两边的步兵都还没有展开决战。 而火炮的攻击也局限在左侧的战场上。 相对于整个达卡战役而言,数公里长的战线上太多数的地方仍然是安静的。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九印度交锋8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五十九印度交锋8
最左面的亚洲联军已经突进到了距离英军堡垒800米处,这里有一大片茂密的树林,利用这些树林的掩护,联军的火炮向堡垒的垣墙攻击着。 与此同时被攻击的堡垒里也传声榴弹炮发射的尖啸声。
在二十门八磅炮连续的轰炸下,垣墙终于开始出现缺口,然后这个缺口不断的扩大直至一段垣墙坍塌下来形成一个豁口。
“所有人注意!”
“正前方800米处,自由攻击!”
偌大的叫喊声在战场上响起,左侧王大勇所属100步兵镇和廓尔喀、不丹的步兵已经开始向第一座堡垒发起进攻。
恒河平原地形辽阔宽广,从达卡的城墙上看出去,恒河大地一望无垠。 那座被中国步兵的人潮淹没了的堡垒看得清清楚楚,璞鼎查甚至都没有使用望远镜,他发现中**队的步枪不仅射击远而且精确度也不错。 中国士兵利用武器的优势躲避在廓尔喀和不丹士兵的身后半跪在地上发射着手中的武器,几乎是一枪一个,垣墙上堵着缺口的英军不断的倒下,他们在发射出一排遮挡视线的硝烟后几乎无所作为的成为中国人的枪靶,唯一能发挥作用的是堡垒里面的火炮,一炮下去若是准头没有出差错,拥挤在垣墙缺口下的联军士兵成片的倒下。 可除了准头的问题,躲避在后面的中国士兵还十分机警,一但火炮开始轰炸。 他们便高呼着“卧倒”,然后整个进攻地人群都矮了下去,大地上似乎铺着一层花花绿绿的毯子。 那些杂色的是廓尔喀和不丹军队的服装,那些绿色是中国士兵的军服。 在这时璞鼎查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中国人要用绿色作为军装,当中国人趴下时,璞鼎查几乎看不到人。 可炮声告一段落,那些如同消失了一般的中国士兵又站了起来。 地面上顿时涌动人头,他们躬身弯腰拿着各自的武器再次向堡垒发起进攻。
在璞鼎查地望远镜里一阵爆炸的火光闪现。 他地手不由微微有些不稳,镜头里的情况有些不妙,联军扔出的掷弹爆炸威力强劲,每一次爆炸的结果如同被炮轰一般,垣墙同士兵一起被炸的横飞四溅,堵在豁口处的英军士兵或死或伤,看起来中国人占领那里的时间已经快了。
约莫二个时辰后。 英军这座左面最外侧地堡垒在璞鼎查的眼皮下被攻破了,里面的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的战利品,人员、武器、弹药,当然还包括里面的五门火炮。
让璞鼎查有些吃惊的是在中国人的阻止下,原本动手杀死战俘的廓尔喀人和不丹人都停止了。 中国士兵不仅不杀死英军俘虏,还表现出优待俘虏地情景,他们把俘虏缴械后,派出了一些医疗兵给受伤的俘虏上药。 最后把俘虏带到后方,整个过程没有打骂过俘虏。 这个举动让璞鼎查十分不安,因为联军优待俘虏的举动不仅仅是他看见了,整个东侧城墙上的英军都看见了。 璞鼎查知道这是中国人向英军发出的投降安全的信号,这样地举动会影响英军拼死抵抗的决心。
战场的形势对英军十分不利,联军利用英军分散防守的情况。 堵住左面外侧堡垒增援的道路,然后从外往里一个个拔除城外的堡垒。 联军这种方法让英军很难得到支援,这样到了下午第二个堡垒又危在旦夕了。
“将军,让我们出城迎战这些野蛮人,让他们知道女王军队的厉害。 ”
“我们应该以军人应该有的勇气迎战亚洲的土人,这样才不失一个大英帝**官该有地尊严。 ”
求战地指挥官不断的向璞鼎查提出战地请求,他们甚至暗示着璞鼎查将军的懦弱。
这样的局面让璞鼎查有些头疼,是守还是战,两个抉择同样难下。 如果是守。 他不知道能不能拖到雨季,如果是站。 他不知道这支以印度人为主组成的英**队能否战胜城下的联军。 双方的人数相差不远,双方的武器先进度总体相当,可是双方的士气相差甚远,联军连战连捷,英军丢失了大片的土地,主力部队经过了一次撤退。 璞鼎查还是想到了英军占据优势的一个地方,那就是补给,中**队的弹药从本土运来,陆路上翻山越岭,途经千哩(英制=1。6公里),海路上中国舰队被英国海军压制,几乎不可能运送物资过来。 现在如此多的联军聚集在达卡城下,每日需要多少粮草补给,而且不久雨季便要到来。 想到这些璞鼎查终于作出了一个选择。
达卡的城门始终关闭着,在黄昏时分联军攻占了第二个堡垒,可达卡城内的英军还是未动。
左宗棠很佩服英军的统帅如此沉得住气,他打马往曾国藩的营地赶去。
联军已经收兵了,连绵不断的营地在达卡城外展开数里,营地里炊烟阵阵,空气飘荡着牛粪和青草的味道,偶尔有大象的叫唤声在营地里响起,血红的残阳洒落在营地里让白色的帐篷染上了一层金黄,这一切让前线紧张绷紧的神经稍微有些舒缓。
前方不远处便是曾国藩的营帐,这座硕大的营帐外面守卫着一队卫兵。 看到左宗棠的到来,其中一人进去通报了一声,不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帐篷内传出,随着从里面出来两人,那为首一人一身绿色的将军官服,胸口绣着一头镶金边的麒麟,肩章上一圈金丝穗簇拥着三颗金质的小星星,这人便是左宗棠前来拜会的曾公国藩。
刚一出得门,那曾国藩便高声说道:“左季高一来,本将军的陋室生辉,幸甚!幸甚!”
左宗棠拱手笑道:“不敢,不敢,下官能供将军大人驱使,与大人同为当今圣上成就千古伟业,乃标下之福。 ”
说到这里,左宗棠指着曾国藩旁边一位浓眉大眼的军官说道:“石总长也在此,正好请教一翻。 ”
石达开高大的身材躬身下来回道:“左大人乃军中奇才,不敢称请教,你我共同探讨,以求克敌制胜之法。 ”
三人一翻客套相互请进营帐中,营帐里已经点燃了一盏油灯,油灯用玻璃罩着,一名卫兵上前为三人扭亮了灯光退了出去。
宽大的营帐中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铺着一张地图。 地图上清除的勾画出了印度境内的地理山川、城镇道路,图上还有手工标注出的红色箭头,三道红箭汇集到达卡并排指向另一道蓝色的箭头。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印度交锋9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印度交锋9
达卡的夜晚安祥而宁静,月亮皎洁的挂在天空往大地洒下清辉,虫子在草虫里叫着,从达卡城的城墙看出去,远处联军的营帐在黑蒙蒙的夜里闪耀着点点灯光,灯光又和远处的星星连在一起,让人分不清那是灯光那是星光。
璞鼎查站在这里良久,他一生戎马生涯,为大英帝国的利益进行了诸多的征伐。 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会被敌人兵临城下,并且胜利的希望是如此渺茫。 在璞鼎查的目光中十数万联军扎下的营地是如此宽广,他们似乎塞满了辽阔的恒河平原。 直至远处起伏的山影,仍然可以看到军营里的灯光,隐隐约约的黯淡的灯火渐渐的融入到黑夜的尽头,在远处便是蔚蓝的星海了。 如此美好的情景却让璞鼎查提不起兴趣来,他的心里只是沉甸甸的,似乎是压着一块重石。
现在璞鼎查只期望能够拖到雨季,到时候连绵的霉雨,会让城外的中国人知难而退。 当然璞鼎查并非只是守在达卡,他还有其它的安排。
一名中校军官走到了璞鼎查的身后,他小声的向璞鼎查说道:“将军阁下,骑兵已经出发了。 ”
璞鼎查皱起的眉头舒展了一些,他抓着胸口的银十字说道:“愿上帝保佑骑兵团的小伙子们,但愿他们能摧毁黄种人的补给线。 ”
中校让脚跟靠在一起,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后说道:“阁下放下。 菲林上校一定能完成任务,他们将从东面库米拉取道因帕尔直插中国联军地后方,然后进入山林阻击来往的运输队。 ”
璞鼎查点了点头,他那有些忧伤的眼神扫视着远方的联军营地,半响转过头淡淡说道:“我们下去吧。 ”
达卡城已经置于军事管制之下,夜晚的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偶尔有巡逻的英军士兵踏着整齐地步伐惊吓走一两支出来觅食的老鼠。 似乎整个达卡城都已经入睡了。 可还有一些例外地地方,那便是街头巷尾的酒吧里。 推开那道歪斜的矮门。 热闹和喧哗扑面而来。
里面早已经坐满了人,大声的嚷嚷和热烈的鼓掌声不时传来,那是为***娘露出她蜜枣般肌肤时发出的叫好。这里的军人比平常时候来地更多,他们挤满了各个酒吧,成为了这里的最大主顾。 也许明天便要离开人世,到底是进入天堂还是地狱已经不是这些基督徒军人考虑的事情,至少要让今日更快乐一些。 市场规律同样在这里起作用。 自从英国大军进入达卡以后,城里的酒吧生意便兴旺了起来,酒吧的舞娘变得抢手起来,军官们常常为一个并不十分漂亮的舞娘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以卡丽娜的漂亮自然更加抢手,卡丽娜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她地身材和她的皮肤,用那些英军军官的话讲。 是诱惑他们的魔鬼身材。 这一夜卡丽娜又被一名英**官带走了,这名军官是一名头发卷曲的上尉。 他揍倒一名醉醺醺的中尉后赢得了拥有卡丽娜一夜地权利,上尉有些猴急,他早早的带着卡丽娜离开了酒吧。
他们的目的地是城市北面,这里原本是莫卧儿王朝喂养大象和马匹的地方,现在成为了一座兵营。
兵营的守卫见到上尉带回来一名妖冶的孟加拉女郎。 虽然不敢在上尉面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