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鸦片战争-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目的地是城市北面,这里原本是莫卧儿王朝喂养大象和马匹的地方,现在成为了一座兵营。
兵营的守卫见到上尉带回来一名妖冶的孟加拉女郎。 虽然不敢在上尉面前有所表现,可那目光恨不得将卡丽娜吞进肚子里。
走到里面可见看着原本属于莫卧儿王室的马棚仍然被利用着。 地下新鲜的马粪证明这里还养着众多的马匹,但是现在这些马棚都空荡荡地。 上尉应该是一名骑兵,他地住房便在马棚不远处。
卡丽娜将高挺的胸脯贴上上尉地手臂上,那柔软温润的感觉让上尉血脉贲张,他现在恨不得将卡丽娜就地正法。
卡丽娜半熟的英语说着:“死相,轻点。 这里有其他人吗?现在是打仗期间,你不怕被发现了吗?”
“呕!你的**真让人舒服,你不用担心,其他人都执行任务去了。 ”说到这里上尉停了下来。
在朦胧的夜色里。 两团黑影胶在一块。 不时付出啧啧的声响,有些跌跌绊绊的进了上尉那间小房屋里。
卡丽娜被紧紧的压在墙壁上。 她感到身下一团火热粗硬的东西塞了进去,有些发干的下面顿时一团**辣的,这令她的眉头皱了起来,嘴里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种疼痛的感觉让卡丽娜有些愤怒地用手使劲的抓着上尉结实的后背。
“该死的,你弄疼我了。 你怎么不立刻到战场去和中国人决斗,你这个讨厌鬼只会欺负女人。 ”
卡丽娜的骂声让上尉停了下来,只一秒钟上尉已经不能忍耐了,他立刻又动了起来,嘴里说道:“太好了,在天堂里的感觉也不过如此。 你不用担心那些中国人,我们的骑兵已经出发了,他们不久便会没有弹药和食物。 ”
上尉已经顾不上说话了,他的嘴里发出咿咿唔唔的声音,像是临死前的人在和魔鬼讨价还价,双眼半翻着。 卡丽娜有些鄙视的看着上尉,这个家伙肯定要完蛋了,不要弄脏了我的裙子。 这样想着卡丽娜张开了丰满的大腿,一股热流烫的卡丽娜一阵紧缩,很快滑腻的东西顺着她的腿根流了出来。
在上尉的房间里被折磨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卡丽娜离开了营地。 随着卡丽娜的离开,英国人排出了一支骑兵的消息也传到了达卡城内拉斯洛家族成员的耳朵里。 很快这则情报又送到了城外联军的营地中。
*************************
曾国藩很奇怪的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当地人,这个使劲咳嗽着,棕色的脸上有些难受的表情。 他的手在喉咙里掏着,一会儿便从嘴里拉出了一条白色的麻布,上面还写着一些梵文。
“快找一个懂梵文的人来。 ”
莫尔维。阿赫马德。沙已经在曾国藩的支持下重新潜入了印度境内活动,最后曾国藩只好找来了冯子材推荐的艾许维亚。辛格。
曾国藩没有料到这人不愿意将布条给艾许维亚。辛格看,嚷着要找拉斯洛。
直到左宗棠带着拉斯洛出现在帐篷里,这人才将带着血丝的布条递给了拉斯洛。
拉斯洛看完后,向翻译轻声耳语着,不久这名翻译官恭敬的向曾国藩说道:“将军大人,从达卡城内传来的消息,城里的英军派遣了人马前往后方阻击亚洲联军的军需补给。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一印度交锋10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一印度交锋10
宋庆受巴尔特的命令前往西面打探军情,他们一起从库米拉出来的有二十八名兄弟,大家分成了几个方向出发,宋庆和另外两人带着一名当地向导往达卡方向行来。
因为已经深入英国势力范围,四人一身商人打扮,专拣那小路行走。
从库米拉到达卡不过百来公里的距离,宋庆等人早上出发,太阳落山之前便到了道德坎迪。
道德坎迪是临着卡耳尼河的一个小镇,整个镇子便是一条不足两百米的街道,街道上的居民大都是渔人。 在镇子外有一个英军的堡垒,里面驻扎着大约一营英军,这些英军守卫着把手着渡过卡耳尼河的渡口。
宋庆躲避在附近一座山头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渡口的情况,英军在认真的检查每一个想要渡河的人。 他把镜头沿着河岸的石阶移动到镇上。 小镇上也有一支巡逻的英军,这些穿着红衣服的英国士兵在盘问着每个一个陌生的面孔。
对于英军如此严密的盘查,宋庆有些怀疑前方有事情发生,他决定继续过河去看一看。 为此宋庆让向导带着寻到了上游处,还真让他们在这里找了一户渔民。 送给了渔民一些财物,宋庆四人渡过了卡耳尼河。 当天夜里他们在野外渡过一宿,第二天凌晨又继续西行,到了中午时分赶到了达纳拉杨甘杰。
纳拉杨甘杰是一座港口城镇,这里离达卡不过20公里。 从镇外英军堡垒看。 这里驻扎的英军至少在一个团以上。 可实际上宋庆他们并没有在这里发现太多地英军。 守卫在这里的英军格外的谨慎,在纳拉杨甘杰的街道上他们几乎没有见到出来活动的英军。 宋庆正在奇怪,派出去打探情况的向导给他们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消息,原来达卡正在发生战争,毫无疑问这肯定是联军地北路军已经打到了达卡。
这个消息让宋庆格外的兴奋,四人吃了干粮稍微修整了一下,便绕道继续往达卡进发。 终于在天黑以前他们达到了达卡城外不远处。
站立在一处土包上宋庆将达卡战场尽收眼底,只见达卡城外旌旗招展。 营盘连连。 向前方看去,田野、山岭、军队历历在目,在达卡城地一方,站立在城墙和堡垒上的英军似乎是一道红色的城墙,而城外排列的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则是绿色的海洋,偶尔也有一些杂色的军服穿插在绿色地海洋里,那些缅甸等国的军队。 此时联军的军队正在缓缓的撤离战场。 一队队的士兵在号声中缓慢的移动着,一门门火炮在牛马的拖拉下离开了战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看起来战斗已经结束了,宋庆地目光在战场上搜寻起来。 残阳如血,如血的光芒笼罩在整个战场,达卡的土墙,联军的白帐,一切都都披上了一层橘红。 宋庆心中的豪气跌宕。 好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尸还。 他翻身上马,向身后的两名士兵大声说着:“跟上。 ”
在夕阳地血色中宋庆迎着达卡城外的金龙旗飞驰而去,风在他的耳边呼啸,大地在他的脚下延伸,前面便是一排木栅和碉楼围起来的联军大营。
**************************
在见到北路联军指挥官曾国藩后,宋庆没有停留。 当天他便和三位同伴换乘了马匹赶回库米拉。 这次回去宋庆有两个任务,一个告知大将军北路联军已经开始攻打达卡,将军请求大将军的支援;另一个是告知联军本部,英军开始了对联军补给的骚扰。 这两件事情都是越早送回越好。 宋庆四人,一人两骑,连夜不停的赶路。
一路上快马加鞭,只半个时辰他们已经到达纳拉杨甘杰。 依旧寻了一个渔户过河,四人不敢停留趁着月色又走。
半夜里到了一处山坡,只听见一声忽哨,四面涌出许多裹着头巾的当地人。 这些人拿着各式武器高声喊叫着。 宋庆听不懂土话。 见向导胆战心惊,他暗觉不妙。 匆忙见宋庆向身后的士兵说了声“走“。 不待说完宋庆纵马往前便走。 那马蹄刚刚奋起,突然便是马身一矮。 眼见宋庆要跌倒在草地,只见他着力一个前空翻,身子稳稳地落在地上。 那马却一声悲鸣侧倒在地上。
宋庆这一落地这才发现地上布了绊马索,向四周一打量,那些长相黝黑地土人已经围了上来。 为首的一人手中拿着一杆英军地制式步枪对着宋庆吼叫着,其他人有的拿着鸟枪,有的拿着长矛,也有拿着弓箭的。 看起来遇上了剪径的,宋庆自嘲的笑了一声,他没有去拔腰间的左轮手枪,站立在原地等候这些人围上来。
那些人一涌而上,将四人的武器都缴了,又用绳索栓好。 那名向导一直在同这些人说着,看他着急的样子,似乎这些土匪并不买账。 依旧将他们四人押往领近的一处山头。
一路上宋庆实在想不通的是这些土匪如何晚上出来抢人,他向向导问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抓我们?”
那名向导用蹩脚的汉话回答道:“老爷,这些人是土匪。 他们以为我们是商人,想勒索我们的钱财。 我告诉他们我们是中**人,他们只是不相信,要将我们带到他们驻地去。 ”
“他们的驻地在那里?”
宋庆的话刚刚问出口,便到了土匪们歇脚的地方。 到了这里宋庆才发现自己有够倒霉,这里距离道路不过三、二百米,夜晚的马蹄声大的很,这些卧地而歇的土匪老远便知道人来了,自己一行人连夜赶路不是自投罗网吗?
可为什么这些土匪没有在来时抢劫他们呢?宋庆很快找到了答案,这些土匪个个落魄如丧家之犬,他们有的裹着一条破毛毯就地而眠,有的用茅草铺在地上躺着便睡了。 人群中十之四、五都带了伤痕。 宋庆心中明了几分,看起来这群土匪被刚刚跟人交战失利逃到了这里。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二印度交锋11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二印度交锋11
让宋庆有些吃惊的是,土匪的首领居然是一位女人。 他们把宋庆四人推攘到了这个女人的身前,虽然在夜色里宋庆依旧分辨出了这个女人有着一张姣好的脸蛋。 她靠在土埂上,两条腿交叠着侧躺着,臀部形成一道丰腴的弧线禁不住让人想入非非。
这个女人虽然漂亮却是个歹毒心肠,她抡起鞭子便抽打了宋庆几下。 宋庆的手臂被捆绑着,他硬生生的承受了几鞭,被抽打的地方火辣辣的疼痛。 这令他有些恼怒的看着对方。 眼见女土匪还要抽打,向导向女土匪大声叫了起来,宋庆见到两人叽哩咕噜的说着。 半响那个女匪首怀疑的看着宋庆和其他两位中国士兵。
只见女匪首吩咐了几句,有一人过来解下了宋庆后背的背包。 这个背包是中国士兵的制式装备,它是用帆布做成。 大体上呈正方形,里面放着一条睡觉的毯子,一条绷带和二十天的基本干粮。 背包的下面还系着一个装水的皮囊。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翻了出来,背包的搭链上露出了“中国陆军”四个汉字。
女土匪虽然不识中国字,可这些装备和他们在马背上找到的中国制式马刀,以及藏在马鞍下的一套绿色军服,还有从宋庆身上搜出的左轮枪,都足以证明他和他的同伴是军人,而且是中**人。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辨认,因为英军的军服是红色地。 那么这套绿色的军服很容易让人辨认出它是中**队的制服。
这时亚洲联军已经在印度奋战了半年多,打下大片的孟加拉地区。 所以中**队进攻英军的消息已经在整个印度传开,女匪首多少也有所闻。 她似乎有些信了,让人给宋庆他们松了绑,可武器仍然没有还给他们,并且派人严密的注视着。
眼见情况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宋庆让向导又同女匪首说了起来。 在向导地帮助下他也和女匪首交流起来。
这翻交谈之后宋庆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群土匪地老窝被一群英国骑兵夺了。 那些英国骑兵不仅夺去了他们的老窝,而且想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女匪首拼死带着一干心腹逃了出去。可剩余在山寨的土匪都被英军屠戮殆尽。 这让女匪首匆忙了愤恨。
听到这里宋庆很能理解英军的做法,看起来他们想要掩饰自己的行踪,所以想将一路遇上的人都杀掉。 那么这群英军很可能便是情报里描述的想要到后方切断中**队补给地骑兵。
看起来自己碰对了人,宋庆更加专注的和女匪首聊了起来。 现在这些土匪什么都失去了,他们没有了食物,没有了营地,没有钱财。 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宋庆四人的出现自然有些倒霉,这让他们很容易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先干上一票,攒些钱财以图东山再起。
听到这些消息,宋庆让向导传话给女匪首:我们中**队可以帮她报仇。
宋庆的话让女匪首深深的注视着她,看起来宋庆的话激起了她心中原本有些绝望的报仇渴望。 宋庆又告诉她:现在便送他们两匹马,让他们安排人跟踪那群英军骑兵。
“先生你地话有些多余,我们的人已经在跟踪那群魔鬼。 ”听到向导结巴的说着女匪首的原话。 宋庆点了点头。 他向女匪首又说道:“如果首领希望早一点报仇,我们应该连夜赶路,去通知我们的指挥官,他们肯定会为你们的报仇。 ”
去中**队地营地,那便等于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这群中国人手中,女匪首犹豫起来。
招来几个土匪商议一阵后。 女匪首毅然带着土匪和宋庆往库米拉而去。
***************************
宋庆带回来的消息让杨露蝉十分高兴,他原本担心雨季来临后中**队的进展将被局限在这一带,现在看起来推进到达卡还是有望的。 对于那支英军骑兵队伍,杨露蝉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派遣出了两支骑兵镇由李秀成率领前去剿灭。
宋庆也跟随在李秀成的这支队伍中,他负责和土匪们的沟通联系。 一路上宋庆对女匪首颇有好感,这个女人相当的坚毅,这似乎可以从她脸上的那道疤痕看出。 这倒疤痕虽然破坏了女匪首地姣好,却让她平添了几分野性,加上她蜜枣般地肌肤和妙曼的身材反倒很容易激起男人地征服欲。
女匪首看起来是个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主。 在路上的一个夜晚。 她钻进了宋庆的被窝。
当时宋庆正睡的迷迷糊糊,突然一个温暖光滑的东西钻进了他的毛毯里。 他猛的睁开了眼睛。 黑夜里一张温湿的嘴唇贴了过来。 此情此景让他无法思考,他本能的迎合起来,隐约他知道身边的便是那个漂亮的女匪首。
自出征以来宋庆还没有碰过女人,这一下如同干柴遇到了烈火,少不得一场熊熊的燃烧……。
直到汗水打湿了全身,宋庆才疲惫的躺了下来。 身边那具火热的**,依旧偎依在他侧面,轻轻的捻着他的**。
女匪首用刚刚学来的汉语说道:“里,一定腰,帮偶们报仇。 ”
宋庆想了一想,才明白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助他们报仇。 其实这个女匪首不钻进他的被窝,他依然要跟随李长官去围剿英军骑兵。 可能是因为语言不通,这个女匪首没有安全感吧,她想用身体让报仇的事情更加确认一些。 这样想着,宋庆也没有客气。 他翻身去搂住了女匪首丰腴的身体,肌肤间毫无间隔的接触,那绸缎般滑腻的感觉让宋庆舒适的呻吟了出来。 想到这里是兵营里,宋庆立刻闭紧了嘴巴。 闷头将涨的难受的下面伸展进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地方……。
这一夜对宋庆来讲,是一个美好的夜晚,他努力增加着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之间的宝贵友情,为中印友谊书写下光辉的一页。 (^_^,笑话不要当真。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三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三
一个星期后,终于发现了跟踪的匪徒留下的痕迹,李秀成没有让麾下的骑兵们直接扑上去。 按照早先的计划,他让宋庆率领三千骑越前而去,又在退路上埋伏了二千骑,李秀成自己则率领五千骑随着土匪的记号跟踪而去。
李秀成率领着中国骑兵悄悄的布置着,此时的菲林上校却浑然不知,他领着骑兵团的三千名士兵行走在起伏的山丘上,一路上专拣小路行走,菲林上校手中的军用地图给了他很大帮助,不久前他还顺道铲除了一队土匪。
比较了一下参谋官手中的地图,菲林上校找到了自己进入的地方,这里应该是库米拉北面50里处一处山林。 这一带的地形好像上帝堆放馒头的仓库。 起起伏伏的山头都不高大,一个个像是巨大的馒头。 山包上长满了茂盛的植物,偶尔有大片的树林长满附近好几个山头。 在继续走便可以进入老山林了,那里将是连绵不断的雨林地带。
菲林上校在途中已经察觉这一带的城镇被中国人占领了,所以他尽量的绕过城镇,希望能避开联军的主力部队。
现在雨林已经在不远处了,菲林上校希望早一点到达那里。 他纵马上了一处高地向前方观察起来:今天的天气晴朗,观察的效果非常好。 菲林上校已经找到了雨林的边缘,他估算了一下路程,大约需要7、8个小时才能到达那里。
“因父。 因子,因圣神子民,阿门!”菲林上校划着十字默默的念道,他地心里在乞求不要遇上中**队。
我们不难理解菲林上校的想法,他的任务是往北阻击联军的补给。 如果这支孤军深入的骑兵团被周围的中**队发现了是多么糟糕的事情,那时候四周都将出现阻击菲林上校地亚洲军队。 他现在只渴望能安全的到达雨林,雨林会为英军提供很好地掩护。 那时距离菲林上校将要完成的任务便不远了。 菲林上校就能借着雨林的掩护扫荡亚洲军队的补给,将黄种人赶出这片土地。
他的嘴里喃喃念道:“这里只能属于大英帝国的。 任何人也不能从女王的桂冠上摘下这颗最耀眼地珍珠。 ”
道路越来越难行,逐渐茂密的树林布满了这一带。 菲林上校在麾下一名印度籍士兵的提醒下意识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带如此宁静,没有人类进入时惊鸟的扑簌声和走兽的悉窣声。 可惜菲林上校惊觉的有些晚了,前方探路的士兵急急的跑了回来,不是碰撞着沿途地树枝,他的嘴里大声嚷嚷道:“中国人。 是中国人的骑兵。 ”
“慌什么。 ”菲林上校大喝了一声,抽出了指挥刀。
“所有人听我号令,准备迎战。 ”
菲林上校的镇定安稳住了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各营的军官们忙碌起来,他们大声吆喝着口令,指挥着士兵们列阵迎敌。
这里已经处于雨林地边缘地带,周围的树木影响了骑兵们的高速运动。 所以双方的第一波接触并没有出现骑兵集团冲锋的场面。
直到中国骑兵的身影从树林后绕了出来,英军才发现了这些中国骑兵。 显然那身绿色的衣服让他们隐蔽的很好。 此刻他们的队形现行后,立刻让菲林上校赶到了一股压力,在他视线所及之内,中国骑兵横列成一道上千米的阵形不徐不急地压了过来,他们在马背上偏着头用乌黑黑地枪口瞄准着对面的英军。
菲林上校并没有示弱,他地指挥刀向上一举。 英军的阵势散开迎了上去。 英军的骑兵装备也包含了一杆步枪,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恩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前装式线膛击发枪。
双方在各自的指挥官督促下向对方接近,在这决定生死的时刻,两边的士兵都放慢了呼吸,如同抓着救命稻草一般箍紧手中的步枪。 战马却对这一切无所察觉,它们在骑手的控制下慢跑着迎了过去。 除了偶尔能听到指挥官的喝令声,战场上只有细碎的马蹄踏在泥土里的沉闷声响。 尘埃在微微的扬起,大地上一股黄尘如同轻雾一般翻滚在地面。
300米。
200米。
越来越近了,一些士兵的额头冒出了冷汗,这已经是可以射杀对方的距离了。 可双方的指挥官都没有下达射击的命令。
菲林上校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宋庆也在等待更合适的距离。双方的步枪都只有一发子弹,这第一轮的射击几乎左右着战局的结果。 倘若在此时射击。 那么大多数的枪手只不过在浪费弹药和机会。 但是射击的时机迟了,被敌人先一步射击,那便意味着后射击的一方将减少若干个射击敌人的机会。
菲林上校和宋庆的心都绷得紧紧的,他们几乎是同时喊出:“射击!”
此时双方的距离正好相距100米,“噼噼啪啪”的射击声顿时不绝于耳,硝烟顿时随着枪响声弥漫在战场。 伴随着这种声音的还有人栽倒在地上的闷响,以及伤者惊天动地的惨叫。
这一轮的射击中考验的是双方战士的勇气、意志、训练度、经验度、忠诚度、士气等等的因素,从结果来看,中国兵的综合素质明显高于以印度籍士兵为主的英军。 只见阵地上英军如同熟透的果实一般,不断的栽倒在地上。 惨叫声在英军的阵形里此起彼伏,如同鬼哭狼嚎,极大的影响了英军的士气。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这里面也有枪械的原因,中**队使用的鸣箭2型后装步枪。 其实后装步枪和英军的前装步枪事实上在射程和火力强度上差距不大,区别在于金属弹壳和纸弹壳以及球形子弹和圆形子弹,金属弹壳里的火药不受气候的影响,子弹故障率低,因此提高了命中率。 至于子弹形状上,双方都采用了长圆形子弹,倒没有多大区别。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四达卡之战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六十四达卡之战
第一轮的射击刚刚结束,只听见双方的冲锋号几乎同时响起。 一把把闪亮的马刀从骑兵的刀鞘里拔出,在阳光的闪耀下,白晃晃的刀光在这片稀疏的树林里闪现不停。
“为了女王荣誉,杀!”
“吾皇万岁,冲呀!”
骑兵的厮杀最终还要白刃相见,这个时候容不得你有片刻时间装填子弹,除了部分未能完成射击的骑兵在寻找着机会射出枪膛里的子弹外,所有的人都在亮着马刀飞驰而上。
只见刀光剑影,但闻马嘶人喊。 那一个个深闺梦里人,如今只是一条条血溅沙场魂。
刀光折射出刺眼的光芒,紧跟着一声决不拖泥带水的脆响,那是肢体相互分离的声音,伤者往往感觉不到疼痛,鲜血如同倾盆一般流到大地。 无主的马匹在战场茫然的跑动着,失去了骑手的控制它们突然不知道该怎样的行动。 在这杀机四伏的战场也只有它们能无视身边的战斗。 无主的战马长长的低垂着头,嚼咕着地下沾血的嫩草。
面对死亡和残酷,战争极大的考验着士兵的神经,这里只有智勇者才能生存。 残酷的冷兵器搏杀体现着战士的勇敢。
在中国自古有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的豪言。 可真正的战场上能做到这一点何其容易,蝼蚁尚且贪生,而何况人?军队之所以能令勇者不前。 惧者不退,靠得是体制的建立,可如此也仅仅是让战士听令而已。 真正让战士悍不畏死,需要在军队中开战长期地细致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 这就是刘寄在军队中建立了训导体系的原因,除此外刘寄还建立了军功表彰体系。 所谓军功表彰体系,便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中**队中战死的士兵将由国家发给优厚的抚恤金;家中无兄弟者将由国家抚养其父母;烈士子女由国家供养。 就冲这一条,中国士兵便敢拼命。 何况若是命大留了下来。 立功者将保送军校,出来提拔为军官。 成为军官更是这些义务兵梦寐以求地事情。 因为在实行徵兵制后,军官不仅待遇很高,而且社会地位也颇高。
这些工作的成果现在在这支骑兵地身上体现了出来,一名印度籍英军惊恐而清楚的感受到了中**人这种悍勇。 他已经猛的一刀捅穿了一名中国骑兵的腹部,随着他的刀子拉回,这人的肚肠已经掉了出来。 中国骑兵的下身已经被变成了一条红裤子。 让这名印度籍英军害怕地事情发生了,他看见中国骑兵如同没有察觉一般。 一手兜住肚肠塞了回去,另一手一刀斩来。
只见寒光一闪。 这名印度籍英军双手被齐齐斩断,他声嘶力竭的喊叫着,泉涌着鲜血的手臂胡乱的挥动着,他似乎是看到了一个魔鬼。 对方拖出绷带裹住自己的腹部,提刀又斩了过来。
“啊……!”一声夹杂着恐惧,哀求,求救的喊叫从这名印度籍英军的口中喊出。 这声音虽然尖锐而走调可在纷乱的战场上并不显眼,周围有枪声、呐喊声、爆炸声、兵器地撞击声、马蹄声、哀鸣声,这些声音构成了庞大的战场交响曲,这人的叫声只不过增添了一个哀怨的音符而已。 他的颈脖又被斩了一刀,歪斜着流血不止的脖子,这人往前策马狂奔了几步。 似乎想逃离这地狱似地战场,可惜他很快倒下了马,脚跟仍然插在马蹬上被拖着一路离开了战场,他颠簸不止的头上双眼睁得大大的,瞳孔张的很开,似乎不甘心就此离去,似乎在后悔不该为了一口饭吃而加入了大英帝国的军队,可不加入大英帝国的军队他又到那里去求生,他的田地已经被英国商人收购,除了命他还能用什么生存。
英军的阵脚已经开始不稳了。 菲林上校正要派遣出预备队。 这时后方又出现了一支军队。 他机警的向来人处望去,这一看菲林上校不由抽了一口冷气。 他的眼中又出现了一支庞大地绿色骑兵队伍。 菲林上校反应不慢,一看到不妙,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后方的预备队往北突去。
出现在英军后方地正是李秀成亲率的五千骑,眼见一支小股英军想逃,他派遣了千骑往北追去。 同时李秀成率领余下的士兵向战场的英军杀去。
听到身后如雷的蹄声响起,正在血战的英军这才发觉他们身后的指挥官已经逃走。 不知道谁呐喊了一声:“跑呀!”
战场上的英军顿时四散而逃,很快溃散的英军或者被杀或者被俘,走掉的只是很少的幸运者,在幸运者的名单里也包括菲林上校。
李秀成是在亲自听取了俘虏的口供后得知菲林上校名字的,可是整个战场上不管是尸体还是俘虏的身上都没有上校军官的服装。 菲林上校的逃脱让李秀成有些担心,这些逃散的小股英军更加难以追捕。 他们活动在军队的补给线上将对联军的补给线构成巨大的威胁。 看起来必须单独派遣人手在补给线上建立保护据点。
************************
达卡城内,原莫卧尔王朝行宫,现英军前线总指挥部。
璞鼎查揉了揉眼角,昨晚恶梦不断让他一直没有睡好,现在太阳穴还在突突的跳着。 可现在他必须打起精神来,看着手中这份报告,他确信亚洲联军又增兵了。 这份报告是城外的情报官送进城的,正好印证了璞鼎查的看法。
可璞鼎查反倒隐隐有些兴奋,只要自己能拖住这些中国人,在过些日子雨季到来,那时中国人的补给要送到前线来将会很困难,加上自己派遣出去的骑兵的骚扰,璞鼎查觉得胜利并非是遥遥不可及的。
************************
已经是1851年5月26日,天气已经有些不好,雨季随时会来临了,可达卡仍然耸立在那里。
自昨天扬露蝉率部到达以后,联军开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