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鸦片战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又受到皇上的信任。赛冲阿虽然资格最老,可年事已高,基本已经不管事了。但是一但朝中有事,他出来一呼应仍然是最管用的。其他曹振镛、黄钺、蒋攸铦、陶澍都没有实际的兵权只能算几个摇旗呐喊的人。
除此外内阁大学士曹振镛、陶澍、伯麟、英和四人中三人是大军机,剩下的伯麟提辖镶蓝旗领侍卫内大臣也是皇上身边的亲信,很难让这些人背板。除了这九人六部尚书穆克登额自己、汪廷珍、文孚、玉麟、英和、汤金钊到底有几人会反皇上,这就很难说了。
另外左都御史穆彰阿明显的站在了皇上一边,理藩院尚书禧恩也态度暧mei天天躲在自个家里那也不去。前些日子老是和皇上顶牛的左副都御史史致光,也并不如大臣们想想的那样站在皇上的对面,听说史致光家中的下人说了句对皇上不满的话,被他乱棍赶出了家门。
穆克登额想到这些不仅有些气馁,毕竟这些朝中大臣都是皇上任命的,如果反了皇上不仅落个背叛的名声,弄不好新皇帝上台后他们连现在的乌纱帽也会丢失。
想到这里穆克登额仔细把着禁旅八旗和绿营的都统算了起来,那些满蒙汉的都统们好像都没有反的迹象,那些看起来有反相的人都被皇上撤换了。让穆克登额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健锐营连整个建制一起撤消了。
这样想起来穆克登额内心里有些想打退堂鼓了,虽然最近皇上整来改去,让大家提心吊胆的过着日子,揩油的机会也少了很多。可毕竟宗室的势力似乎胜算不大。
穆克登额为了给自己打气,把庄亲王告诉他的喜讯叨念了起来,如果真如庄亲王所说,今天有掌握重兵的旗人加入那就好了。想到这里他心中丧失的勇气又恢复了过来,嘴里咒骂着当今皇上,让他抽福寿膏也只能偷偷摸摸的。这样想着他的脚步加快了些,想看看加入的到底是什么人,让亲王们又看到了希望。
在一条不到两米宽的胡同中,两边高耸着四合院的后墙,数米高的青墙斑斑剥落让胡同显得暗淡故旧。这条胡同只是面朝正街上的一排四和院的后门。后门的通常只是出入一些杂物和垃圾,虽然偶尔有些下人进出,这里仍然很僻静。
在轻易见不到人烟的胡同中央部门,有一间不显眼的四合院,这间淹没在周围青砖碧瓦中的院子,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存在。虽然它也在胡同里有一扇后门,但它平凡的后门处连一对镇宅的石兽也没有,只是在朱红的大门上贴了一副褪色的门神,那扇有了些年头的大门终日里紧闭着,隔绝了里面和外界的联系,不知道的人只道这里是间废弃的宅子。
这清冷的胡同中唯一有些人气的是一家杂货铺,这间铺子也开在胡同中央的位置,这间铺子靠着供养周围人家的日常用品勉强度着艰难的日子。
最近这间铺子的老板悄悄的易主了,现在的老板是董海川手下的马惟骐。通过恪亲王府上的马夫确定,马惟骐已经知道了四合院是恪亲王的一处秘密产业,恪亲王在这里包养了一个姘头。而最近这里成了恪亲王和其他王爷秘密会面的地方。
这些事情穆克登额并不知道,他走到后门处象以往一样,不动声色的打量了长长的胡同一翻,胡同两边青砖砌成的高墙将胡同变成了一条不易见天日的深巷,前后的进出口仿佛隔的老远的一团光亮。穆克登额确定了没有人跟踪自己后,他扫了眼对面袖手坐在柜台后的掌柜,这人呆滞的目光一脸的愁眉苦脸,看样子在愁苦自己的生意不好。穆克登额无心理会这些,在贴着门神的木门上,他拉起了一道铜扣手有节奏的敲击在门上,“笃笃”的三长两短的敲击声让里面传来了骂道:“收破烂的走别处去!”
穆克登额赶紧回道:“我是来修椅子,你这里的椅子不是横杠断了吗?”
木门咯吱一声打开了,穆克登额看见开门的是被贬为庶人的敬徵。敬徵一把将穆克登额拉了进来,赶紧将门掩上。
穆克登额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拉进了院子里,只听见敬徵小声的在他的耳边说道:“刚才布彦泰进门时,察觉对面铺子的人换了掌柜,让各家的人从今儿起不要来了。”
穆克登额担心的问道:“今儿不是说有握着枪杆的人要来吗?”
敬徵又道:“已经不来这里了,恪王爷也走了,大伙让我留在这里转告你,你回去跟庄王爷讲,就这两天京城有大动静。”
四十二章惊现刺客
董海川这段时间以来,忙的恨不得多出几双手来。听到马惟骐派人来禀报平安胡同的宅子突然没有了任何的动静,其他几个探子小队传回话,说最近几个不老实的王爷突然变的安分了。这些情报综合起来让董海川感觉到对方已经察觉了,
他把情况立刻奏报给了刘寄,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刘寄对这事猜测了很久。这些王爷没有任何越轨的行为,如果贸然抓了他们,只会激起在官员中更大的不满,弄不好有些持有中间立场的官员也会倒过去。现在对方突然的安静下来,看起来不像个好的兆头。刘寄思考再三决定先出手试探一下,最好能把隐藏的人都给纠出来。
*********************
庄亲王的府邸里突然来了很多侍卫和绿营兵,那些绿营兵只是在外围负责警戒,冲进王府的是程廷华带领的御前侍卫,这些侍卫粗暴的推开抵在门口的管家,只接冲进了东厢房。
庄亲王的喝骂声在侍卫们冲进东厢耳房时突然变的软弱起来,那里是庄亲王的一处秘密地下室,放着些庄亲王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东西。为什么这些侍卫知道的如此清楚,好像蛇被打住了七寸,庄亲王的气势立刻就焉了下去。
不久侍卫们在东厢耳房的火炕里找到了地下室的入口,侍卫们往里面鱼贯而入。
恼羞成怒的庄亲王从身边的护院手里抢过了一把腰刀冲了过去,不幸的是一名侍卫轻轻的将他绊倒在地摔了个嘴啃泥却无法阻止这些人半点的搜索。
当成箱的鸦片被搜出来后,庄亲王无可奈何的任凭这些侍卫把自己带走了。
第二天,皇上的圣旨在午门昭告天下,庄亲王吸食鸦片,前有违祖制宗法,后败坏国纪国法,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无颜见京中父老,生为皇室其罪倍罚,即日起废除庄亲王爵位,贬为平民,所属宗室财产一律没收。其余私产可留下,明日后绵课带领家人迁往广州居住,不得回京居留。
*******************
北京城中新近建好了一栋房屋,这原本不是件大事,可在周围鳞次栉比的四合院中,这座一楼一底的砖石小洋房格外的醒目。这栋典型的西式建筑被周围裁剪的整整齐齐的冻青树包围着,这些卫士一样整齐的冻青树后面是长满了绿草的草坪,中间点缀着一株株等待开放的郁金香。
这栋房屋就是英国人修建在北京的商务领事馆。
公元1824的4月20日是农历的谷雨,这一天也是英国商务领事馆正式开始运作的日子。
这些日子在刘寄查办了庄亲王绵课,免除了工部尚书穆克登额后,那些王爷们似乎又老实了下来。不管是董海川处,还是朝臣中传来的消息,看起来都很平静。这让刘寄脑海中绷紧的弦松了下来,也因此刘寄决定参加英吉利商务领事馆的开馆典礼。刘寄相信他的参加会让朝臣们更多的主动去了解洋人的事情。
今天天公作美,下了几日的雨在昨天就停了下来。领事馆外的道路虽然还有些泥泞,可挡不住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因为皇上要来,虎枪营的官兵们早早的到了这里,把周围观望的民众隔离了开来。
停在领事馆外的轿子左右相接占满了馆外的空地,另一边栓马桩前的马匹更是拥挤成一团数不胜数。簇拥在馆外等候的红顶子连成了一片鲜红的帽海,淹没了其中独特的几顶黑色高帽。
刘寄在来途中将英国人的告状信看了一遍,他们的商人在缴纳了提高的关税后,依旧没能摆脱海关的官员们索要的额外好处费。这事刘寄暂时也只能苦笑,五处通商口岸每处都如此,海关的人已经撤换了几次,可新来的人仍然要向英国商人索要好处费,不给就不办事。现在刘寄把中央一级的官员盯的很紧,可地方上的官员,刘寄实在有些无可奈何。大量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总不可能把所有当官的都撤换了。刘寄打算在年底银行转入正轨后把官员们的俸禄长上去,希望能借此缓和一下长期整治官员造成的一些不满。
还有一个困扰刘寄的问题就是今年以来,从各地来的情况显示鸦片的流入在增多。这些情报中刘寄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山东巡抚琦善缴获的数量最多,这琦善不是和洋商勾结吗?怎么反倒缴获的最多。
一路想着心事很快刘寄的十六人大轿很快就到了东江米巷,前面开路的侍卫高声吆喝着回避,龙舆在两旁人群的观望中到了英国商务领事馆的大门前。
大轿在仪仗队的拱卫下停在了红地毯前,刘寄披上了一件黑色披风从宽敞的轿子里钻了出来。他飞快的扫向了等候在这里的百官一眼,只是这无意间的一瞥,刘寄警惕的发现了人群中三位官员的不妥。
这三人在刘寄到来时不仅没有跪下迎接皇上,反而向怀中摸去。
刘寄意识到什么,他全身畜势待发,目不转睛的看着三人。
果然三个官员从怀中各掏出了两把火铳,一手握了一把向刘寄瞄准。
这个动作说是迟,那是快,大约只是一息的时间,刘寄刚下了轿子,领事馆外的空地上就听见“呯、呯”的枪声。
刘寄连忙矮身往前一扑,他身边几个侍卫发出惨叫倒在了地上。
刘寄一扑到地上,立刻听到有人叫了起来。“保护皇上,抓刺客。”很快有嘈杂的声音和惨叫声传来,接着传来大声的叫骂声:“狗皇帝,咱们这些作官的,当牛作马给你办事,你说撵就把人当狗一样撵走,你不得好死,狗皇帝。”
刘寄感到身边有人扶自己起来,他回头一看是镶红旗领侍卫内大臣晋昌。刘寄推开了晋昌的手自个站了起来,他这才感觉到肩头凉悠悠的。晋昌关切的说道:“圣上的肩头出血了。”
刘寄低头看了一眼,那里的血迹浸透了龙袍染红了外面的黑色披风。刘寄没有顾得上检查伤势,他大步走向还在怒骂着的几个扮着官员的刺客。
见到刘寄冷漠的走了过来,侍卫们将几个怒骂的刺客的嘴塞了起来。刘寄走到他们的面前,将起先骂的最凶的一人口里的破布扯了出来,冷冷的问道:“你原来是大清的官员吗?”
这人“呸”了一口,又骂道:“老子瞎了眼,给你这狗皇帝办事。”
刘寄见到他污言不断,把手一挥说道:“拉下去,立斩。”
刘寄又走向另一个人扯出了他的塞口布问道:“为什么要刺杀朕,如实回答朕免你死。”
刘寄的这句话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这人的嘴张开后不敢在乱骂了。他犹豫了片刻低头回答道:“在下是一名捐官,你……,皇上,把咱们解散了,我原有的钱都买了官,现在老婆改嫁了,父母饿死了,自己孤身一人,生不如死,所以,所以就……。”
刘寄又向身后的侍卫说道:“带下去,给他好吃好喝的,稍候放他回家。”
刘寄又向最后一人走去一把扯下他的塞口布说道:“如实回答,不但活命,而且有赏赐。”
第四十三章诸王之乱
这人抬头看向刘寄身边的晋昌,还没有开口。这位镶红旗领侍卫内大臣突然从怀中掏出短火枪向刘寄开火,这一变故惊的在场的人目瞪口呆。眼见刘寄就要丧命于此,只见一人飞快的将晋昌的手臂一抬,同时刘寄将身一矮,一声巨大的枪响,铁砂从刘寄的背上飞过。
那搁开晋昌手臂的人,一个错骨手法很快制服了晋昌将他的火铳缴了械。
刘寄脸色发青的直起身子,他这才发现救自己的人是侍卫统领程廷华。
刘寄立刻反应过来,这事有大阴谋。除掉自己最得利的大约就要数那些王爷们,特别是恪亲王绵恺了。自己一直顾忌除掉亲王们影响太大,没想到这些人先动手了。刘寄双目中射出一股摄人的光芒,向程廷华吩咐道:“立刻召集所有领侍卫内大臣,各旗各营满蒙汉都统到军机处议事。”
程廷华看了地上的晋昌一眼问道:“皇上,怎么处置。”
刘寄抬手在空中虚劈了一下说道:“就地解决。”
**********************
恪亲王府坐落在离国子监不远处的翰林胡同中,在王府的后花园中有一处密室,在阴暗的光线中这里坐满了一屋子的人。这么多人没有一人说话让屋子里的气氛十分沉闷。
门外传来了有规律的敲门声,吸引了人群的注意。随着一人上前打开了门,屋外走进来一人。
屋外的亮光随着门的打开,照射进来。屋里人群的身影显现出来,这些人当头一名年轻人穿着前后胸和肩头都加了龙的和硕亲王服,这人正是恪亲王绵恺。更惊人的是其他人中还有怀亲王绵忻、端亲王绵愉、郑亲王乌尔恭阿、肃亲王敬敏、豫亲王裕全、怡亲王载垣。
随着进来的人把门关上,屋里的光线又黯然下来。
这人压低着声音有些惊慌的说道:“刺杀皇上失败了。”
又一人说道:“什么旻宁没有死。”
屋里的人顿时乱了方寸,相互议论起来。
恪亲王大声说道:“我们怕什么,带人杀过去。”
这时从屋子的角落里站立起来一人说道:“皇太后有消息传来吗?”
听到太后议论的人群仿佛一下有了依靠,大家的目光被吸引到了说话的人身上,这人穿着一品大员的武官服,细一看原来是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文孚。
有人答道:“这天杀的旻宁,已经派人把寿康宫围了起来,皇太后的消息已经传不出来了。”
恪亲王不耐烦的叫道:“还说什么,我们有皇太后的旨谕,大家随我立刻杀进宫去,废了旻宁,另立新君。”
文孚走到前面来说道:“王爷,莫急还是按照我们事前的约定,等神机营和火器营的人开始进攻旻宁的新军,咱们再带领前锋营和护军营的人进攻皇宫。”
说到这里文孚转头向正红旗领侍卫内大臣阿霖问道:“军中反对的人都已经摆平了吗?”
昏暗的光线中阿霖的肯定的回答让文孚松了口气。
**********************
阴沉的天气笼罩着北京城的上空,黑压压的乌云低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京城的人们见多识广可也没见过今天的阵势。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历过当年嘉庆爷缉捕和鞘北本┏蔷琶欧馑蠼中∠锷喜悸吮。筛裉旄烦敲欧较虼吹穆÷∏古谏冉掀鹄矗臼切∥准笪琢恕K淙唤裉斓木┏侵蟹吹辜坏酵找溲锿那灞擅舾械娜嗣且丫じ械奖本┏墙幸怀⊙晷确纭I踔劣谢食歉淮吹娜舜裕灞技械侥抢锶チ恕
此时的紫禁城隆宗门外,刘寄正背着手看着手下的一群大军机和五位领侍卫内大臣激烈的讨论着。刘寄暗中将剩下的七个领侍卫内大臣数了一遍,这会只有镶黄旗的玉麟,正白旗的英和,正蓝旗的善庆,镶蓝旗的伯麟。看来其他二人是不会来了,正当刘寄心中思考着对策。只见一名御前侍卫飞也似的跑了来,还在途中已经高声的叫喊起来:“皇上,前锋营都统觉罗宝兴反了。”
刘寄心中一震,他握紧了短火铳坚硬的木把恨声说道:“咱们出去会会,前锋营的官兵,看他们是不是都不认识朕了。”
英和怒目上前向刘寄说道:“主上让奴才带人去将那厮捉来!”
刘寄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向着几位大军机和领侍卫大臣挥了一下手示意大家跟上,自己带头往太和殿的广场走去。
太和殿宏大的广场上少有的聚集着众多的清兵,他们是各旗的侍卫大臣召集来的旗兵。这些人在广场上松松垮垮散乱的排列着,窃窃私语的声音嗡嗡的传来,如同一群飞舞的苍蝇传出的响声。看见皇帝出来了,这些八旗兵好奇的想要挤到前方观看皇上,在人群里引起了一阵骚乱。
广场上的乱相让刘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向身边的侍卫都统程廷华问道:“新军进城了吗?”
“回皇上刚才侍卫来报,新军在城外已经和火器营、神机营打起来了。”
刘寄不耐烦的转头喝道:“怎么现在才报?”
程廷华赶紧低头回道:“刚得到的消息,正要报。另外臣听说八旗前锋营和八旗护军营反了,文孚和阿霖暗中派人杀了两营中反对的军官控制了两营,现在已经到了西直门。”
“九门提督没按照朕的吩咐关闭城门吗?”
“这,微臣就不知道了。”
“立刻派人去查,看看诚安搞的什么鬼。”
正在说话间**的方向外传来了剧烈的响声,枪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
刘寄向着正在集合队伍的英和说道:“向众人宣布,今日护驾有功的人,加倍奖赏。”
第四十四章攻打皇城
宏伟的**今日里成为了厮杀的战场,想要关上城门的侍卫和想要冲进皇城的士兵杀做一团。搏斗的两拨人,拿着刀枪弓箭毫无阵势的乱站成一团。人数落了下风的侍卫们仗着地形的狭窄和精练的功夫勘勘抵挡着数量众多的八旗兵。
这时八旗兵的阵势中一名手持双刀的将领狂喝一声,领着一队精锐的八旗兵杀向侍卫群中,这群人格外勇猛,在侍卫群中左冲右出,不大的功夫便透阵而出,杀到了近百名侍卫的后方。
这些人迅速的又绕后攻击,这样一来大门眼看就要落到叛军手中。
正在这时从禁宫方向传来一声大叫:“觉罗宝兴休要张狂,看爷爷来会你。”
觉罗宝兴回头一看,一大群人形形色色从宫中涌出,当头一人正是侍卫统领程廷华,稍候处那人不是皇上是谁。
这觉罗宝兴为人剽悍,是侍卫中一员勇将,平日里早见不惯皇上宠幸这个汉人。此事反正是反了,正好想杀了他,再将忘了祖宗的狗皇帝一并杀了解恨。
想到这里觉罗宝兴猛的一声大叫:“兄弟们跟我上,杀了这些人。”
八旗兵最初是有只认旗主不认皇上的规矩,可是到了雍正时,规定诸王不能管理旗务,八旗中皇上委派的佐领不断增加,又在旗中立关帝庙,号召旗人忠于皇上。所以觉罗宝兴这一吼叫,虽然身边的都是他的亲兵,可是这些人在关键时刻看到皇上来了,不由都犹豫起来。
觉罗宝兴已经管不得这么多了,他带头冲了上去,身后跟随了几名铁心了随着他的人。
眼见觉罗宝兴气势汹汹的冲了上来,程廷华正要迎了上去,只听一声巨响,刘寄的手中一股青烟冒起。觉罗宝兴身躯一顿,胸口鲜血泉涌,双眼大睁着看着刘寄不甘心的倒了下去。
程廷华立刻带人向迎上来的几名亲兵冲去,三两下将人砍倒在地。
此时城门处侍卫已经守不住了,不停的向后退来。刘寄和大群官员士兵的出现,让守卫的侍卫们士气又振作起来。各旗的旗兵在各自旗主的指挥下呐一声喊,叫着“保护皇上”冲杀了过去。
刘寄的出现让进攻皇城的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官兵士气衰退下去,有些兵丁在战场上犹豫不决,有些直接退了下去。
文孚眼见自己两营官兵加上亲王们的家丁五千多人居然被皇城中区区近千人逼退了,他立刻召来正黄旗满洲都统布彦泰领一队人在后督阵,吩咐布彦泰退后者立斩。
文孚下达命令后又找到恪亲王绵恺,向他耳语几句。
由于布彦泰的督阵,叛军退却的势头止住了。可这些人出工不出力,到了战场前拖拖沓沓拿着武器乱晃。
刘寄见自己的出现将叛军的气势压了下去,心中暗自高兴。只要在加把劲把城门口的叛军逼退,等关上了城门,无法捉住自己的叛军肯定必死无疑。毕竟自己是正统的皇帝,儒家的思想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等京城勤王的军队一到,这些人就等着死字了。
忽然,城门外一队人大声叫了起来:“有皇太后懿旨,当今大清皇帝旻宁履违祖制,残害宗室,迫害忠良,无天子之德,可废之,另立恪亲王绵恺为大清皇帝。”
这一叫叛军的攻击变的稍微积极了些,已经顶不住的叛军又往前攻击起来。
陶澍听见叫声怒骂起来,要冲上前去厮杀,被刘寄把他拉住,他脑海里想到这些人根本就胡言乱语,皇太后早已经被软禁了起来。如何可能有懿旨出去。
旁边的英和说道:“主上,奴才以为,咱们也派人到城墙上去喊话,杀杀这些叛军的士气。”
刘寄点了点头,让他找人到城墙上去喊话。
伯麟在一旁说道:“皇上虎枪营和骁骑营的人为什么还没到,要派人冲出去再联络一下吗?”
玉麟接过话说道:“在伯麟大人来之前,皇上已经派董侍卫一干人去了,那边守外城门的绿营已经下令不许人出入,就不知这些叛军如何进来的。”
几个说着话,英和已经和一干人上了城墙,不多时便听见城墙上喊叫起来:“皇上有旨,只拿首犯,其余从者一律免死,有在战场上改过从新者,重赏白银百两,加官一级。”
英和带人这一喊叫,战场上局势立刻改变过来,不少人临阵倒戈,调转武器攻击叛军。
可是两军服饰相差不大,这一混战起来,根本分不清敌我。在前线厮杀的多有冤死,有的人刚刚倒戈,刚一转身被前后夹击而死。
刘寄在后面看的真切,亲自上了城墙向英和吩咐了几句。
不多时城墙上喊叫又多加了一句,拥护皇上者袒露左臂。
这一喊叫下面袒露左臂的人越来越多,叛军的形势急转。
眼见形势转向刘寄一边,叛军中走出一队人来。这队人黑衣黑裤黑巾缠头,手里拿着一把黝黑的火枪。仔细一看这些人约有两百人,到了金水桥对岸分数排站立开来,然后将手中的火枪抬了起来,当前一排人都单腿半跪在地上,抬枪瞄准城门;第二排原地站立着举枪瞄准,再后面的两排则做着战斗准备。
刘寄见这些人走出,知道不好,连忙退到了城楼上安全的地方。果然一阵爆炒豆的声音响起,这些火枪兵不分敌我的朝城门射击。城门口的士兵成片的倒下,剩下的人有勇敢的朝着火枪兵冲去,懦弱的则慌忙朝后退去。
程廷华见此情景抓着一名死人挡在身前,大声吆喝着:“赶快关闭城门。”城门外又响起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清脆的声音过后,那些冲向火枪兵的侍卫,和退后的叛军如同割倒的麦子一般,无奈的倒在金水桥上。临时的士兵仰头向着阴沉的天空,乌云黑的如同蘸满浓墨的汁水一般。
随着城门前的人被清空了,厚重的城门在吱呀声中,以最快的速度关闭起来。
第四十五章新军初显
美丽的香山脚下枪声不段,炮声隆隆,弥漫的硝烟和路旁炸燃的火光充斥着整个战场。杨露蝉对龚自珍敏锐的洞察力不禁又一次发出了感叹,这些天在他的坚持下部队执行了一等战备,士兵们带着武器和弹药睡觉,如果不是如此,火器营和神机营突然发起的袭击还不知道结果如何。看着身旁举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战局的龚自珍,扬露蝉担心的问道:“璱人兄以为,我们该怎么办。”
一阵雷鸣般的炮响打断了两人的谈话,新军营地前的缓坡上硝烟升腾,飞溅的泥沙遮挡了观察者的视线,随着烟雾和泥沙的消散。战场上进攻的两营叛乱军已经如同赶鸭子一样跑的满山遍野,他们彻底的崩溃在了新军的打击下。那些妄图阻挡辫子兵的军官无奈的嘶喊着,被恐惧夺走了一切的逃兵毫不犹豫的将刀劈进了军官的头上。
抬枪、鸟枪、西洋火枪和旗号扔的满地都是,忠实的陪伴着倒在地上的兵勇们。
林阿适站在杨露蝉和龚自珍身后已经完全克服了对战争的恐惧,他兴奋的用着不太标准的京腔指着野战炮说道:“这些就是和我们一路上京的火炮吗?”
杨露蝉对刘寄再三嘱托要照顾好的留洋学生说道:“是璱人兄一再强调这东西说不准就用上了,这些日子炮兵日夜的苦练总算没白费。”
龚自珍微微皱着眉头说道:“不知道皇城那边的情况怎样?”
杨露蝉有些着急的向不远处的传令兵说道:“小三子,立刻传令下去,让各单位以最快速度补充弹药,随后跟我进城保护皇上。”
龚自珍担忧的说道:“只是我等没有命令擅自调动军队,追究下来是要问罪的。”
杨露蝉沉声说道:“若是问罪,我杨福魁担当。”
龚自珍看了眼杨露蝉,见他粗大的眉骨下露出坚定的目光望着皇城的方向。亦说道:“我与将军同领新军,若是有罪自应同当。”
就在此时,董海川的身影从硝烟后冒了出来。杨露蝉和龚自珍相视而笑,两人都一般心思的想到,这一下总算可以了解到皇上那边的消息了。
**************************
睿亲王瑞恩自打拒绝了恪亲王的邀请后,便忧心忡忡的茶饭不思。这些亲王们虽说自称有皇太后的懿旨,可皇太后终究还被皇帝控制在皇城中。且当今天下并不呈乱象,这些王爷们如何能够推翻当今皇上另立新君,即使侥幸杀了皇上,那又有谁来当皇上?不是要搅的天下大乱吗?
再说当今皇上虽说手段雷霆,行事激进,可从近来的情况观察,不管是开放关外,开放海禁,整顿漕运,改革盐法,包括最近轰轰烈烈的整饬吏治,都是得民心的手段。听说公审山西赵二姑案的哪天,京城中鞭炮声不断。后来撤消所有捐官的事情,更是深得士人之心。以此观之,睿亲王认为叛乱必败,最多就是杀死当今皇上引发另一场动乱,
估计那些想当皇帝的亲王们终归什么也保不住,能不能留下性命都是未定之数。
可话又说回来,当今皇上对宗室的人实在有些可恶,大量的起用汉臣,连近侍的统领、内务府的总管都用了汉臣。这些汉臣把原本宗室中的人大量撤换,流放,搞的宗室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没了发财的机会。
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直在睿亲王的脑海中作着斗争,让难以决断。
今天的枪炮声让睿亲王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态,如若不然到时不管那一边胜了,都有他好看的。睿亲王熟悉历史,知道历来的骑墙派总是受苦受难的对象。
当打探到刺杀刘寄的行动失败后,睿亲王便做出了决定。
此刻他令人备轿往城外走去,之所以要出城去,一是皇城内正打的热闹,二是勤王的部队肯定要从城外进入,到时候自己加入到勤王的队伍中间,自然就表明了立场。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