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鸦片战争-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他令人备轿往城外走去,之所以要出城去,一是皇城内正打的热闹,二是勤王的部队肯定要从城外进入,到时候自己加入到勤王的队伍中间,自然就表明了立场。
    **************************
    诚安站在阜城门的城楼上,此刻城外香山方向的枪炮声已经沉寂了下来。反倒皇城中的喊杀声隐约可闻,可以判断那里正是打的热闹的时候。
    对于先前手下的人因为畏惧前锋营和护旗营的人,而将这两营的官兵放进了皇城中,想起来他多少有些不安。所以后来的骁骑营和虎枪营的人他死活不敢放进去了。现在诚安抱定主意,没有皇上的圣旨任何人不能进皇城。就连皇上身边的红人董海川,诚安也是照着这个标准执行的,只是怪别人功夫太好,被他遛了出去。
    说实话诚安也不敢真的拿董海川怎样?
    诚安在想如果皇上躲过了这次劫难,这次京城中要掉头的人里有没有他。想到这个问题,诚安很想抽调部分绿营兵护驾,可没有得到圣旨,诚安以为还是守好城门为好。
    当诚安看见新军的人浩浩荡荡的开过来时,他起先吓了一跳,好雄壮的军势,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如此威武的军队了。
    可站在高大的城墙上的诚安又很快安心下来,对方没有多少攻城器械,既没有看到云梯也没有看到冲车,更不要说发石车和高大的井阑了。他派个嗓门大的守备向城下高声叫喊起来:“来人是杨统制的新军吗?要到何处去?”
    下面的人高声回答起来:“是进城护圣驾的,诚安将军赶快开门。”
    “可有皇上圣旨和虎符?”
    “情况紧急不曾带在身上。”
    “那可不行,没有圣旨和虎符一律不准进城。”
    杨露蝉恼怒的叫道:“诚安将军再不开门,休怪新军的大炮不认得的将军。”
    龚自珍却担心真打起来了,耽误了正事。这火枪大炮都要弹药,真打起来了,不要叛军没见到就把弹药消耗完了。见此情景龚自珍连忙劝阻道:“诚安将军此时值圣上危难之季,正是将军立功的好机会,不如将军将城门打开,等我们进了城,将军不费一兵一卒也可立下头功。”
    那诚安可不如此想,现在他接到的命令是封锁九门,任何人不得出入。如果放了新军进去,到时皇上怪罪下来,他诚安有几个脑袋担当的起。
    城中正打的热闹,新军却被拦在城外僵持起来。正在董海川等人焦急的时分,城门上来一人。这人一上来就吆喝诚安道:“诚安将军莫非要维护叛军,不知道你有几个脑袋担当的起,要知道当今皇上深的天下民心,正所谓万民景仰,人心所向。诚安将军将救驾的军队拦在城外,却放了叛军进去,不知道到时诚安将军如何解释。”
    这来的人正是睿亲王瑞恩,他一到城门处,便看见诚安把新军拦在城门处,心想这不正是表明立场的机会。谁不知道新军是皇上的一手建立起来的军队,这支队伍不是勤王的,谁是?
    诚安见睿亲王开了口还要辩解,那睿亲王压低声音附在他耳边说道:“诚安将军你糊涂呀,新军是皇上一手建立起来,他们肯定是来勤王的,你立刻放他们进去尚且能抵消你放叛军入城的罪过,如若不然,你是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那一边人都要跟你算帐。”
    诚安听的心里一惊,心想睿王爷说的不错,如果皇上出了意外,自己也捞不到好处,不如现在放新军进去。
    眼见城门缓缓的打开,城外的杨露蝉等人心中松了口大气。
第四十六章三省吾身
    刘寄在城楼上看着蜂拥而至的各路救援军,疲惫的坐在了曹进喜搬来的椅子上。刚才实在是太凶险了,援军只要再迟来一步,城门便被攻破了。
    实在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叛军的土炮居然在刚才轰开了城门。如果不是程廷华率领侍卫拼死守住城门,自己大概不会再坐在这里了。
    不久青石阶梯上传来嘈杂的脚步声,上来的是各路人马的将领他们除了杨露蝉、董海川,还有虎枪营的统领魁伦,骁骑营的统领巴彦巴图,善扑营统领沙回回,绿营汉军提督诚安。让刘寄有些意外的是身穿五爪龙袍的睿亲王瑞恩,他激动的冲到了刘寄的面前老泪纵横,哭泣着说道:“圣上受苦了,奴才来的迟了。”
    刘寄平日里和睿亲王来往的也不多,没想到他的表演能力这么强。刚经过了这场动乱,刘寄已经感到了自己有些失误的地方,现在应该对这些王爷加以笼络。刘寄抓住睿亲王的手说道:“还是睿王爷对朕忠心,这次动乱多亏了王爷这样的忠臣,朕不会亏待了你们。”
    两人正演的投入,旁边有曹振镛提醒道:“皇上,刚才只抓住了怀亲王绵忻、端亲王绵愉、肃亲王敬敏、克勤郡王承硕等人,主事者恪亲王等人已经逃走,是否在全城进行搜捕。”
    刘寄这才松开睿亲王瑞恩的手向诚安问道:“各城门可都严守起来。”
    诚安赶紧跪下回道:“都已经守好,先前放了叛军进城,微臣实在不知,现在已经将擅自打开城门的管带押送到此请皇上发落。”
    刘寄哈哈笑了起来,将诚安扶了起来说道:“你调查一下,如果是无心之失,就可以不计较了。现在首要把城门看好,不要走漏了一个奸贼。你现在立刻去巡查各门,切记不能再走漏一人。”
    等诚安离开,刘寄吩咐各营开始在城内进行搜捕,又专门叮嘱了带队的将领不能扰民,有趁乱犯事的要立刻拿下查办。
    ************************
    离叛乱已经过去三天了,午后通常要小息一下的刘寄,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这个春季是个反常的季节,还在公历的四月,可天气就像夏天一样烦闷,让刘寄的心里一点也不能平静下来。从床上坐了起来,宽大的床突然让他觉得讨厌,连下床都要多费一翻工夫。平日里原本觉得乖巧的小太监也让刘寄不耐烦起来,他推开了太监自己穿好了衣服。
    外间是用楠木窗隔围成的书房,坐在了摞着一堆奏折的案头前,原本打算批阅一下奏折的可刘寄,刚提起笔便望着案头的奏折发起呆来,心里没来由的又烦躁起来。信步走出御书房,外面花园里一阵凉风吹来。刘寄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空气中带着白玉兰芬芳的清凉,让胸中的郁结突然顺畅了不少。想起三天前的叛乱,刘寄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由于提前封锁了城门,叛乱的王爷很快都被捉住了。可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捉拿住这些王爷而愉快起来,这几天刘寄一直在总结着自己。自己来到这里后迅速的扩大了中国和外界的联系,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治理。这些举动很显然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由于事情推行的太快了,终于造成了三天前的动乱。叛军的行为可以说代表了守旧势力的一次反扑。刘寄在反问自己,可以保证不出现第二次类似的情况吗?
    带着脑海中的疑问刘寄从花园中摘下了一朵已经谢了的花朵,枯萎的花瓣上还残存着昨日的颜色。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老话,满招损,谦受益。盛开的鲜花等待它的是凋谢的命运,也难怪林则徐会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或许自己该采取一些缓和的做法,毕竟先要有稳定的皇权才能谈的上改革当前的弊病。刘寄的脑海里开始萦绕着如何保住已有成果的前提下,缓和现在紧张的局势。
    穿过了花园,一路往前走着。沿途皇宫中的景致和两旁躲避的远远的宫娥太监提醒着刘寄这是一个庞大的**王朝。刘寄漫无目的向前走着,他不知道自己该走向何处。
    很久没有这样闲散的走过了,身后只有远远跟着的侍卫和曹公公。脑海里不存在任何的事情,不去想雷履泰正在紧张操办的银行,不去想毛鸿岁正在扩建的江宁织造,不去想秉鉴正在筹办的贸易公司,不去想回疆反叛的张格尔,不去想四处泛滥的鸦片,不去想两台运到了中国的蒸汽机,还有更多的事情,刘寄都不愿去想它。
    眼中尽是古老皇城威严的身影,前后远近的屋檐以不同的角度斜刺向苍穹,它的脊梁上坐满了龙生九子的雕像。满眼的红墙和金色的琉璃瓦在淳净的蓝天下搭配出震撼的色彩,巍然不动的建筑让人生出渺小的感觉,那古老雄厚的巍峨宫殿似乎一直就在这蓝天下,而且永远也不会改变一般。
    也不知道在皇城中转了多久,身后的人一直不敢来叫刘寄,或许他们知道今天皇上的心情不好,不敢上来触这个霉头。刘寄也落得让自己放松一下。
    刘寄放松下来的神思在历史中游走起来,他想起了古老中国曾经发生过的商鞅变法,虽然商鞅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秦帝国,个人却落得五马分尸的悲惨际遇。九百年后的隋炀帝开创科举,开凿运河,为唐的盛世奠定了一个厚实的基础,却二世而亡。隋炀帝与九百年前统一文字,修建官道的秦始皇又何其相似。
    不知不觉中刘寄也不明白怎么走到了寿康宫处,门口两位守侯的小太监看到刘寄过来,赶紧躬着腰让到了门边上。
    背着手刘寄走到了大门处,门外几颗高大浓密的柏树上,树枝一阵的摇晃,他知道暗处还隐藏着看守的侍卫,他们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禁止皇太后随意出行的旨意,为这次的动乱立下了大功。
    看到寿康宫高大的门檐,刘寄犹豫了良久,终于还是走了进去。
第四十七章扩大新军
    头顶上方形的天井亮的有些刺眼,隔着重重的帷幕刘寄无法看清楚皇太后相貌。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虽然在极力的掩饰,刘寄托仍然感觉到她的关切:“哀家的两个孩子怎样了?”
    满清的八个铁帽子王现在已经完蛋了五个,庄亲王首先被抄家流放,接着郑亲王乌尔恭阿、肃亲王敬敏、豫亲王裕全、怡亲王载垣这些人不仅被抄了家,现在已经关在了大牢之中。唯独皇太后的两个儿子,刘寄只是把他们软禁了起来。
    刘寄想了想回答道:“他们都托太后的洪福,现在都好。”
    “皇上还记得在哀家下的拥立皇上的懿诏吗,当时大行皇帝的圣旨一时未能找到。”
    刘寄清楚她是在提醒自己,若不是当初的皇太后的拥护,这个皇位,未必就能轮到道光。其实刘寄之所以没有杀掉绵恺和绵忻就是这个原因。他不能让天下悠悠之口说当今皇上忘恩负义。中国人崇尚有德行的人,何况一个皇帝。当然这也造就了皇帝天生的虚伪性,刘寄到底做了近一年的皇帝了,他也开始明白了做皇帝的一些规则。
    刘寄将左右的人喝退了下去,他跪在了皇太后的寝宫前沉痛的说道:“皇太后于朕如同亲生母亲一般,而朕也以生母侍之。早晚问安不敢有半点疏忽,母后每有病痛朕在神明前暗自祷告,只求母后早日康复。母后不满儿臣,想来是朕近来所为,逾越祖宗规矩,在宗室和朝堂间引起议论。可有些事情,朕是不得已而为之。”
    刘寄的话说完后太后寝宫里沉静下来,微风穿过窗格摇动着珠链拼成的帘幔,隐约露出太后憔悴的面容,良久太后的声音在里面响起:“皇上把寿康宫外面的太监撤了吧,哀家想出去见见绵恺他们兄弟俩。”
    刘寄回道:“那些太监只是朕担心母后的安全,这些天乱军都杀到了皇城中。如果母后实在觉得他们碍眼,朕出去就把他们撤了。不过母后近来身子不好,朕以为把皇三弟和皇四弟叫到宫中来问安,好过母后外出。”
    “也好!皇上出去吧,哀家累了,想歇息一下。”
    “母后吉祥,朕告退。”
    从房屋中退了出来,刘寄长长的出了口气。他不认为自己革新的方向错了,只是认识到一句老话“欲速则不达”。现在自己必须向强大的宗室势力暂时休战,这一次的较量已经沉重的打击了宗室势力,八位铁帽子王只剩下三位,其他的王爷也所剩无几。幸运的是官宦士人集团没有和宗室的势力联合起来反对自己。这说明了这个时代的士人集团,主流还是支持自己目前的革新政策。毕竟自己还没有触动他们的重要利益,反而自己从这个集团中提拔了象陶澎、汤金刊这样的优秀人物。而且淘汰了大量的捐官,起用了众多的士子,更是获得了这个集团的欢迎。要知道捐官的问题一直以来为朝中大臣所诟病。为了充实皇上内帑,捐官制度严重的败坏了官场风气,让有识之士莫不痛心。
    借着这次阶段性的胜利,刘寄将参加叛乱的火器营、神机营、前锋营、护旗营统统的解散,新成了新军五镇,以前的新军为一镇,新编了二至五镇。为了降低不良的影响,被解散的兵丁在发给了遣散费的同时,将他们加入了毛鸿岁扩大的皇家作坊中,让这些遣散兵丁成为学徒,解决他们生存的问题。
    这些事情需要的庞大建军费用和遣散安置费用,正好有抄家获得的巨额资金支持,让刘寄操作起来十分顺利。
    *******************************
    诸王叛乱的事情被朝臣们以时间称呼为甲申动乱,这次事情过后人们明显的感觉到皇上变了。虽然大家还是坐在凳子上早朝,皇上却少有提及一些离经叛道的问题了。每每听到御史弹劾贪官就要动怒的皇上,怒容从他的脸上消失了。
    朝廷上变的风平浪静,宫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着这次甲申动乱中有领侍卫内大臣叛变,刘寄取消了所有领侍卫内大臣的实际权利,只是空留一个一品大员的虚衔。真正护卫皇宫的是,程廷华率领的两千名从原侍卫、营兵和新军中选拔出来的近卫军。近卫军除了在政治和军事技能上进行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外,还换装了火枪和部分火炮。原有的禁旅八旗只剩下了骁骑营和虎枪营,这两个因为护驾有功保留了番号的八旗建制,也很快进行了改组重建工作。
    虎枪营的统领魁伦被调任兵部侍郎。骁骑营的统领巴彦巴图被刘寄特别准许自行重组骁骑营,但是必须要巴彦巴图到新军中学习三月。诚安统领的绿营汉军,也进行了严格的整训。先是清理了军中的空饷,淘汰了多余的冗员,接着组织了所有军官轮番的培训学习,学习的地点自然是新军一镇香山脚下的营地。半年下来,诚安率领的绿营军进步的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
    到了年底这些新建改组的军队便初见成效,在北京城的得胜门外进行了阅兵式的表演。表演的当天,北京城是万人空巷,将偌大的临时演武场围的水泄不通。
    当五个镇的新军和虎枪营共计三万人的步兵组成的数十列方阵出现时,围观的百姓雀跃欢呼,他们被如此雄壮的军势振奋了。押后的是骁骑营的五千骑兵,五千铁骑手中拿的不在是长枪,而是短火枪。在骑兵的腰间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心爱的马刀。
    老将杨遇春坐在主席台上,看着用刘寄的方法训练出来的士兵却没有多说。刘寄猜想老将军心里恐怕在想,军队只有拉上战场才知道他们的价值。
    不管怎么样,这次的阅兵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英国商务领事馆的一名武官也朝着阅兵的部队竖起大拇指口称:“good”。
    阅兵式过后不久一直计划建立的“北京讲武堂”也在颐和园附近落成了。讲武堂的成立让刘寄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刘寄出任了讲武堂的总教官,那些通过刘寄严格培训的优秀新军官被任命为教员。以后通过讲武堂就可以训练出更多懂得现代军制的军官了。
    刘寄的这次巨大军事变革只是停留在禁旅八旗和京防部队中,地方上的驻防八旗和绿营依旧保持原样。通过了一些教训后,刘寄的前进的步子变的谨小慎微了,当然在军事上除外,没有枪杆没有一支过硬的部队,一切都免谈。
第四十八章银行开张
    1824年10月30日,这一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晴朗的天空是今天的最好写照,也是对九九重阳节最好的眷顾。同时让中国金融史上一次伟大时刻显得更加隆重。
    朝阳门大街上的孚王府原本是怡亲王的宅子,载垣因叛乱被流放后这里成为了中华银行属下的产业。现在这里改建成了中华银行的总行所在地,经过翻修后的孚王府面目一新。
    所有临街的外墙被全部拆除了,改建成了一长遛连通的铺面。走进铺面里门窗雕刻精致,屋里宽敞明亮。最醒目的是靠里连成一线的齐胸高柜台,将屋子分成了里外。柜台外每隔三米便摆放着一把锃亮的红木椅子,十把椅子和三十米长的柜台整整齐齐颇为可观。
    孚王府的大门向内凹成了喇叭状,门前一对人高的青石狮子,雄壮威武,为朱红色的建筑平添了几分威严。怡亲王府的牌子早就把撤走了,现在吊着一块巨大的牌匾,牌匾用红色的彩绸遮掩了起来。宽阔的大门两旁挂着一对门联,“诚能生万富,信可发千祥。”
    今天这里盛况空前,大门两旁停泊的轿子和马匹延伸有里许。舞龙舞狮的队伍在周围的街坊来回巡舞,更吸引人的是靠东门处临时搭建的戏台子,那里请来了京城的名角连唱三天的大戏。满街的游人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如此多人却鸦雀无声,只是传来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
    “它带来的深刻变化还需要时间来慢慢体现,但是明天,只需要明天,我们就可以知道银行的好处。”这是刘寄在中华银行落成典礼前的讲话,他的演讲与拥挤的戏台子处相比,能吸引人的地方不多。
    不管怎么样如此的宣扬还是引来了许多对银行好奇的人,十多名站在门外的伙计经过了三月的培训流利的解答着人们的提问。原本刘寄想过建议雷履泰用年轻女子作为伙计,可刚一冒出这个念头,刘寄就自己否决了自己。他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注意不要在一些小事上触动这个时代敏感的神经,另外他觉得既然把银行交给了雷履泰管理,就不要在这些小事上干涉对方,放手让对方去做才好。
    雷履泰穿着湖蓝色的长绸,帽子上一方碧绿的松绿石,半百的人却显得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能一口气在中国境内各省同开五十坐分店,非国家的财力不可为。作为这坐庞大“票号”的总理事和东家之一,雷履泰又如何能不精神不高兴。他忙着穿梭在客人间招呼应酬着,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够他忙活的。
    相比较刘寄就很悠闲了,他在总行的内院里和一帮臣子们轻松的谈论着。今天刘寄只是穿着一身便服,黄色马褂外罩皮袍,头戴圆顶小帽,正中镶一枚鸡血红宝石。周围的是王鼎、曹振镛、陶澎、英和、穆彰阿等人。大家正在热烈的谈论着各自手中的“龙圆”。
    这是一枚圆形的银币。银币正面的中间位置写着一圆,上下左右分别写着中华通宝四字,正下方有甲申年三字。银币的背面是一条精致的腾龙图案和一组阿拉伯数字的编号。
    进京觐见的山东巡抚琦善刚好赶上了这次的盛会。
    琦善由于收缴鸦片有功,最近刚被通令嘉奖,此刻正兴致勃勃的观看着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银币。
    让刘寄感到疑惑的是,琦善现在的所作所为与历史似乎有很大的差距。他不仅卖力的缉拿鸦片,而且严格按照刘寄的想法在山东开放海禁,积极配合雷履泰在山东开设中华银行的支行,协助毛鸿岁扩建内务府在山东的一处铜作坊,暗中还检举了京城中一名走私鸦片的王爷。
    不管怎样,刘寄现在对琦善的态度大为改观了。
    穆彰阿看着手中的银币奇怪的问道:“皇上,你说这银币做的这么精巧,又要造这么多,得需要多少工匠才行。”
    穆彰阿的话让林阿适笑了起来他侃侃说道:“御史大人有所不知,洋人的这种机器叫“蒸汽机”,这种东西比十头牛的力气还大,只消将银块放在钢模下一压,这银币就出来了,比工匠慢慢做的快多了,而且样式一致不易仿制。”
    林阿适的话让在场的官员不高兴起来,礼部尚书汪廷珍冷冷的说道:“夷人的奇技淫巧,年轻人还是少学为妙,圣人有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足下年少却不务正业,当今天子圣明,已绝捐官之路,天下官员莫不出自科考,劝足下十年寒窗后再出来说话。”
    这翻话让林阿适楞在那里脸色发青,他如何辩的过这些饱学儒术的官员。
    刘寄心里虽然不满这翻话,却哈哈笑了起来。他接过汪廷珍的话说道:“玉粲也不能这么说,不是有句老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林阿适亲自到过美利坚,对洋人的了解自然比诸位明了。”
    理藩院尚书禧恩和洋人打过几次交道,在旁边说道:“洋人不过贪图我天朝上国的瓷器、茶叶、丝绸,都是些贪婪之辈,给些蝇头小利便可随便打发。皇上不知道洋人伎俩,将五口之地开放与洋人通商,实在是让那些洋人占尽了便宜。”
    刘寄听出了禧恩言外之意,就是说自己不该开放五口通商。
    不等刘寄说话,户部尚书英和摆着手说道:“大人此言差也,去年关税83万两有余,而今年五口通商的关税到现在不满一年,合起来已经百万两有余。而且沿海省份的流民都有所减少。”
    刑部尚书亦汤金钊点头说道:“正是,今年以来闽浙一带匪患只出了一起,往年不下十起。”
    “只是鸦片的流入有所增加,沿海各省,尤以广州缴获最多。微臣以为,既然开放了海禁,那水师也该整顿了。广州水师提督王得禄将军麾下的战舰,十之有四不能出海,非为人过,只因年长失修。洋人的大船一来,一个浪头都可以把水师的战舰掀几个跟斗。”说话的是湖广总督李鸿宾。
    穆彰阿听到李鸿宾的话带着怒意问道:“李总督,那些红夷在广州如此张狂,你也该好好管教一下,让他们懂得礼仪廉耻。如果有卖鸦片的更要绳之以法,不能让红夷害了咱大清子民。”如果不是刘寄亲耳听到,他真不敢想象,后世所说的奸臣如琦善、弥章阿之流,竟然一个个都是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派头,那里是崇洋媚外的模样。
    正说话间雷履泰过来说道:“吉时已到,请皇上揭彩。”
    刘寄高兴的站了起来领着众臣向大门口走去,穿过原怡亲王府偌大的花园到前院,外间门庭若市,有雷履泰请来的山西商人,也有广州行商伍秉鉴请来的广州客商,还有赫赫有名的新安商人,也就是因为票盐法而受到影响的徽商。
第四十九章林则徐
    银行的开张是一次震动京城的大事,连皇上都如此重视银行,这无疑是当时最好的宣传手段。在中国做生意自古以来就有官商结合的传统。清朝时更是如此,当时的商人一有了钱,便首先捐个红顶子。这样便在有了金钱后又有了社会地位,官商合为一体生意便可越做越大。在刘寄废除了捐官制度后,商人们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刘寄这次的举动让商人们重新看到皇上对商人的重视,让银行一开张便显示出不一般的影响力。
    在雷履泰的经营下,原来“日升昌”的业务全部被中华银行接手,又新增加了代理全国官员俸禄和士兵军饷发放的业务。通过这些业务的进行,每一笔业务都在无形中又作了新的宣传,中华银行的名声很快便家喻户晓,吸引来大批的官员和商人进入存取和信贷的业务,各地的富人也小心的介入这新的资本管理市场,他们存入少量的银子,试探性的切身体会着银行的好坏。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中华银行的快速发展完全出乎雷履泰的估计。各省金库中的存款量呈几何的增长,很快第二批的分行扩展了出去,连咯什、乌苏雅里台、拉萨这些最边远的城市也都开始着手建设分行。
    这样的局面完全超出大家的估计,原本大家对银行开张后效果怎么样都没有底,这一下所有人都发现中国太需要一个有信誉保障的资本管理市场了。
    在货币发放的管理上,新的龙圆因为携带相对方便又制作精良,银圆的质量和分量都合乎它的价值,因此成为了大宗交易中银锭的替代品。随后又新发行了一分、二分和五分的银币及一钱、二钱、五钱的铜币,这些小额的货币也渐渐在一些流通领域,取代了原本的铜制小钱和碎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占领了日常交易的领域。这些工作为以后纸币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也确定了现行的货币体系,现在的一龙圆是最大的钱币基本单位,它等于十分,而一分则等于十钱。
    *************************
    今年的年底刘寄要求内阁、军机处、六部、理藩院、都察院等中央一级的单位和各地的总督衙门、巡抚衙门、提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等省一级单位,都必须出一个预算,将明年的开支列在预算中,明年的支出将严格按照预算来,若有遗漏自行负责。
    这件事情让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伤透了脑筋,让基层的县州府道官员暗中偷笑不已。英和主管户部更是为此寝食难安,一得空闲便苦思冥想,家中的幕僚为此纷纷出谋划策,可好的主意就没有几个。
    英和暗想这历来的财政开支那里需要预算,难不成明年需要开支银两能因为没有预算而不开支吗?
    可事情真正落到实处了,英和才发现预算明年的开支,还真有明堂在里面。这一算他才知道,许多钱不好写进预算里。你比方讲,某日上级官员来户部检查工作。作为下级官员难道不招待一翻,可这招待的钱谁出,总不能让下级官员掏腰包,往常都是找个名目向朝廷要钱。这会要造预算了,这些款项怎么进入预算。还有整治河务的工程,通常都是户部拨给银子,不够再上份奏折等皇上批了户部再给银子。可预算造了,如果再要银子,就要问你预算怎么造的,钱怎么花的?这里面的明堂肯定不止这样,英和一想起来就觉得当今皇上有意思。不知道明年按照预算给银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局面,不管怎么样反正把预算造大一些没有错。
    英和还在为这事绞尽脑汁,又接到皇上的口谕让他去接林则徐来京。
    这不英和很快去了福建侯官把林则徐接到了北京。想到这里英和向旁边丁忧回朝的林则徐说道:“元抚此去不过两年,可当今皇上做的事情真可谓乾坤变幻,风云莫测。”
    林则徐在朝中与英和早有结交,两人在政见上一致,都渴望皇上整饬吏治严禁鸦片,重振朝纲。两年前林则徐因父亲去世丁忧在家,不觉已过两年。这次回来林则徐心中很是纳闷,皇上日理万机如何还惦记着自己这个卸任前的江南道监察御史。并派出朝中一品大员英和前来接自己亲会皇上。
    想到这些林则徐也渴望立刻见到皇上,他笑了起来说道:“当初下官离开朝廷时,并无察觉皇上的不同。去年开始在乡野中听到许多有关皇上的传闻,便觉得皇上开始腾云驾雾了,这次回来发现皇上已经一飞冲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