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策-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剃须刀刀头目前最好的还是荷兰制造的,国内给飞利浦代工的企业都无法做出最高端的刀头。
  海蓝这一次受益走马河的鼓励政策,准备投资一亿元加紧技术研发,改变生产工艺,争取能够在几年内做成国内顶尖的塑料加工企业。
  其中海蓝准备把剃须刀刀头作为核心研发项目,准备用三年时间把深蓝打造国内一流的剃须刀刀头生产厂家,剃须刀行业永远不会只有飞利浦,共和国的企业也能够建立自己的品牌,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莫正听了沈海蓝的话,很高兴,他表扬了走马河党委政府,称走马河党委政府抓改革找到了正确的路子和方向,应该继续努力发扬。
  同时他还强调,走马河要建立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可以在某行业的多个产业链开花结果。
  只有把产业链都做起来,企业才能继续的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有更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最后,结束考察以后,莫正又到走马河区委接见了走马河区委班子领导。
  在接见中莫正表示,走马河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龙头,走马河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现在成长为全国县域经济第一,这个过程有政策的原因,有先行的优势。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走马河一直以来都坚持改革和创新。
  现在走马河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又重新的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走马河未来究竟是不是还能保持第一,这一切还是要看走马河在今后是不是走对路,是不是还能够坚持这种改革和创新。
  从这次视察来看,莫正认为走马河班子有战斗力,凝聚力很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很强,这很好。
  这让人能够感觉得到走马河未来的希望所在。
  莫正给予走马河较高的评价有人欢喜有人不高兴。
  姜少坤脸上就觉得很无光。
  这一次莫正视察莞城,按照姜少坤的设想他是希望通过莫正的视察,能够提振整个莞城社会各界的士气。
  能够进一步统一莞城领导层的思想,支持他发展,支持他改革。
  可是现在陈京却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要知道走马河的发展和莞城的发展是两回事。
  陈京提出莞城的发展搞试点,以走马河为试点。这个提法根本就是陈京个人的提法,姜少坤就不承认这个提法,而且这个提法也没有在常委会上讨论过。
  凭什么莞城十几个区县,发展资源就一定要往走马河那边倾斜?
  陈京仗着自己的能力通天,已经给走马河上了很多项目,喊了不少钱了。
  如果莞城再牺牲大家顾小家,把资源倾斜到走马河区支持走马河发展,走马河的前途一马平川毋庸置疑。
  最近姜少坤研究的就是如何抑制走马河一心要当老大的思想,作为市长,他不认为搞试点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是这一次莫正视察走马河整整一天,而且对走马河现在的作为大加赞赏,这不是间接的给陈京撑了腰吗?
  可以预见,因为书记的这次视察,走马河一定会搞起来,这绝对毋庸置疑,这就是领导重视对一个地区发展巨大的影响。
  姜少坤能看到这一点,陈京肯定也能看到这一点。
  莫正的到访可以说是意外之喜,莫正走后陈京立刻要求区政府召开听证会,进一步完善城建方案。
  而且陈京还要求聘请了由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城市规划专家等构成的专家组对走马河的城建方案实施专业的评估和建议。一旦所有的流程走完,方案立刻实施。
  现在的走马河一切工作可以说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莞城深化改革,转变经济方式被热潮,走马河的两驾马车的发展模式被热潮,沉寂已久的莞城社会情绪也渐渐的开始释放,老百姓对经济的信心,对政府的信心明显的增强,整个社会从上而下,在悄然的发生着蜕变。
  而那些以追逐利益为唯一目的的投资者们,大家也纷纷的将目光投向了走马河。
  走马河这一次城建改造拟定拆迁以后空闲出的土地上千公顷,而这些土地现在规划还没彻底完成,各路房地产商已经在暗中做准备了。
  这一次关注走马河土地的可不止是莞城本地的地产商,这次包括粤州、临港甚至中央国企都开始在蠢蠢欲动,都希望能够在走马河拿到开发土地,有个别地产商甚至把这一次走马河改造的机会视为他们进军莞城的黄金机会。
  一时走马河的招商局热闹的起来,走马河区国土资源局,甚至走马河区政府都成了各方人马探听内幕消息的所在。
  地产商动起来了,建筑商,路桥公司更是没闲着。
  走马河号称投资三百亿改造城市,如此巨额的资金除了拆迁以外,大部分都将投入到路桥建设,街道建设上面。
  如此大的市场蛋糕,不仅吸引了民营建筑商,甚至包括岭南省第一建筑集团都动了心。
  最近建筑商的业务人员也频频的出现在城建局,招标办,但是很让他们意外,此时的区城建局和招标办都三缄其口,大家都守口如瓶……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有些迷茫的时候。
  走马河区委和区政府联合颁发了《关于走马河城建工作工程招标流程和规定》,《规定》详细介绍了走马河城建需要招标的项目分类,各企业参与竞标的基本流程,以及竞标的时间,竞标的纪律等等事项。
  根据《规定》的提示,每个工程项目自十月一日以后,开始正式接受企业竞标。
  竞标企业需按照规定要求携带相关材料参与竞标报名,通过审核获得资格以后,政府会安排专门的招标组指到企业起草标书。
  而各企业标书完成以后,区政府和招标办会实施公开竞标。
  除此之外,《规定》还措辞严厉的要求,任何竞标企业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竞争,尤其是严防送礼跑关系之风,任何企业一旦发现有贿赂现象,立刻取消其竞标资格。
  对其中情节严重的还要提请司法机关介入,予以法律制裁。
  在《规定》出台第二天,国土资源局便出台《关于走马河区多块土地竞拍的通知和规定》。
  这个规定和上一个招标规定同出一辙,也严肃强调拍卖公平、公正、公开,严打暗箱操作!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意外机会?
  粤州,南国的秋雨淅淅沥沥,白蒙蒙的雾气将整座城市笼罩,微风轻抚,已然有了一丝秋的凉意。
  戒备森严的省委常委大院,一辆莞城牌照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院子里的大铁门关上,汽车也迅速的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常委院八号楼,楼下站着一个西装笔挺的青年,他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看上去有些矜持,也有些傲气。
  车从雨雾中飞驰过来,停在他的面前,青年迅速凑上去,车后门打开,青年道:“郑叔,我就知道你是这个点儿来,你看我就专门出来等你了!”
  从车后座下车的是莞城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郑辽灯。
  他从车里钻出来,微笑道:“小欣,你太客气了!你还专门出来迎接我,我哪里承受得起?”
  此时司机从车上下来,绕道后备箱拎出两个大盒子。
  郑辽灯又道:“小欣,你家老头子在吧?”
  青年正是万爱民的独子万欣,他笑笑道:“老头子在,早就跟我念叨说您要来,不然我怎么有这么灵通的消息?”
  他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郑叔,先进去,这雨下得烦人,屋子里待着舒服一点。”
  八号楼,书房。
  万爱民戴着老花镜认真的看着最近几期的《南方日报》。
  他眉头拧得很紧,脸上的神色有些阴晴不定,而就在这个时候,万欣带着郑辽灯推门进来。
  “爸爸,郑叔来了!”
  万爱民没有抬头,眼睛从老花镜上面的罅隙里透射出来瞟了郑辽灯一眼,道:“来了?”
  言简意赅的两个字,将他此时的内心表达得恰到好处。
  郑辽灯一惊,道:“省长,今天下雨,路上难行,来得迟了一些!”
  万爱民一语不发,将报纸轻轻的放在茶几上,报纸第一版的硕大彩图异常的显眼:《莞城的腾飞》。
  郑辽灯瞟了一眼报纸,脸色微微的变了变,万欣察言观色看出老头子似乎不高兴,他便道:“爸,郑叔,你们聊。我去厨房看看,郑叔,稍后我们可得喝几杯啊!”
  郑辽灯不敢说话,只是用眼神对万欣做了一个暗示,便正襟危坐,等待着万爱民的训话。
  门重新关上,房间里仅剩两人。
  万爱民道:“辽灯,你们莞城最近形势越来越火爆了,你成了大忙人了,是不是?”
  郑辽灯道:“省长,最近的确事情比较多,我来粤州的时间少,也没来拜访您……”
  万爱民轻轻的哼了哼,道:“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莞城形势一片大好啊,看来你是沉下去干事情了,这也好,能沉下去做事,这就是进步!”
  郑辽灯尴尬的一笑,道:“这都是省长您教诲我的。”
  万爱民摆摆手道:“好了,不要挑那些好听得话说了,我没有生你的气。只是我觉得莞城是不是太高调了一点?看目前这个架势,他们似乎要凌驾粤州和临港之上了?
  取得一点成绩就如此大吹大擂,如果再有点成绩,那尾巴还不翘上天?”
  郑辽灯尴尬无言,莞城的局面不是他能掌控的,现在莞城三巨头,他根本就排不上号。
  即使是在政府内部,现在姜少坤威望很高,他想贯彻的意志是主流,郑辽灯话语权都不多。
  在最早,郑辽灯对省委的人事任命还很不忿,尤其是对陈京抢了本属于他的副书记位子,他感到心中有坎儿过不去。
  刚开始他想着和陈京扳腕子,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当初的那个想法显得如此的搞笑。
  陈京在副书记的位置上稳如泰山的坐着,而且市委书记岳云松要给他三分面子,姜少坤对他极其忌惮。
  在莞城的威望,陈京现在直逼姜少坤,可以说两人完全不相上下,他郑辽灯怎么跟人家比?两人都是市委常委,但现在完全就不在一个级别上。
  郑辽灯有过失落,有过不甘。
  但是这一切的负面情绪,最后都化为了他沉下去工作的动力。
  郑辽灯清楚,他和人家比不了,如果再浮于表面,莞城政坛可能就再也没有他的立锥之地了。
  郑辽灯略微调整了一下,引开了话题,开始给万爱民介绍莞城目前的发展情况,而他重点介绍的就是走马河的情况。
  走马河是莞城的核心,而走马河的经济改革和城市改造也率先启动了。
  目前形容走马河的形势可以说是如火如荼,而莞城本地人也把走马河当成了莞城经济复苏新的希望。
  就连一直对陈京不忿的姜少坤,这几次政府常务会议上,他态度似乎都在松动。毕竟今年年底全省有考核,莞城现在拿得出手的就是走马河这一个亮点,时间紧迫,如何把这个亮点包装好,这是姜少坤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郑辽灯深谙姜少坤的意图,所以最近他对走马河研究很细,而今天他也排上了用场。
  万爱民静静的听着,没有说话,他似乎听得很仔细,又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过了很久,他冷不丁的道:“我说今天小欣怎么对你这么客气呢!原来是有事情想求你啊。最近这几天他天天跟他妈嚷嚷走马河,走马河看来成长很快啊,成了一块风水宝地了!”
  郑辽灯道:“是啊,陈京担任走马河区委书记,他关系多,威望高,自然是拼命的给走马河争取资源,别人怎么竞争得过他?”
  万爱民轻轻的哼了哼,脸色有些难看。
  郑辽灯瞬间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
  陈京和万爱民不和很多人都知道,郑辽灯自然也知道,看来陈京下放这么久了,在万爱民心中,这个坎儿还是没过去。
  房间里有些尴尬,万爱民不说话,郑辽灯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过了很久,万爱民将老花镜摘掉,眯眼瞅着郑辽灯道:
  “辽灯,你最近沉下去工作是对的。莞城局面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时候是机遇难得的时候。今年年底,很可能省委会在人事上有新的举措,我希望你好好的把握。
  人一生机会就那么几次,如果机会屡屡都错过,那也许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郑辽灯愣了愣,神色一凝。
  万爱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莞城的班子又要调整吗?
  郑辽灯脑子里面转过无数念头,他迅速想到,目前莞城班子调整的可能性还真很大。
  岳云松资历够了,可能会赶上最后一班提拔的班车,而岳云松走了,莞城剩下的人怎么安排?
  陈京现在威望这么高,影响这么大,他上去的可能性极大。
  一想到这里,郑辽灯的心思就活分了起来,他一直都瞄着副书记的位子。陈京如果往上走,这个位置不就空出来了吗?
  就在郑辽灯考虑这些旮旮旯旯的时候,万欣推门进来道:“爸爸,郑叔,吃饭了!”
  万爱民站起身来,道:“好喽,吃饭去了!辽灯啊,今天喝点酒啊!”
  郑辽灯恍然惊醒,道:“好,好!陪您喝一点!”
  一顿饭郑辽灯精神一直无法集中,他脑子里面总忍不住去想刚才万爱民给他的这个信息。
  他知道万爱民说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是知道了一些内幕情况才说。
  正如万爱民所说,机会难得,遇到了机会轻易错过,那绝对会追悔莫及……酒桌上万欣的兴致很高,不断的给郑辽灯敬酒,两人推杯换盏几杯下肚,郑辽灯脑子里面开是昏昏沉沉。
  他将心思重新拉回到酒桌上,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刚才万爱民说万欣如此热情是有事求他,这事是关于走马河的。
  这事怎么能办好?
  郑辽灯心里七上八下,现在他能依靠的就是万爱民,如果这一次万欣的那点事办不好,他在莞城那么多年,这么一点能力都没有,领导会怎么看他?
  但是走马河的事情,他又哪里能插得上手?
  如果走马河是张平华的时代,郑辽灯还有几分薄面,能够说得上话。
  但是现在走马河是陈京的时代,陈京把走马河经营得风雨不透,就连岳云松和姜少坤估计都渗透不进去。
  而且陈京做事的风格也极其硬朗,最近在走马河大搞规章制度,到处宣传公平、公正、公开。
  在这种情况下,郑辽灯想帮万欣在里面搞关系,走后门,搞点暗箱操作,这难度……脑子里一想到这些事情,郑辽灯心里更是烦躁不安了。
  一顿饭吃完,万欣亲自送他出门。
  在门口万欣握着他的手,道:“郑叔,以后我在莞城可得多仰仗你了,我在那边人生地不熟,唯有您这个长辈啊!”
  郑辽灯含糊应对,就在这时候,司机小白拿着手机过来,道:“市长,您的电话!”
  郑辽灯将电话放在耳边,道:“谁啊?”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郑市长,刚刚收到市委消息,让您立刻回莞城开会……”
  “啥?现在回去?什么事情?”郑辽灯大声道。
  “不清楚,好像是陈书记有事情突然要请假,市委岳书记要求临时碰头……”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噩耗!
  陈京临时请假事出有因。
  他接到京城岳母的电话,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时间,立刻让三哥开车送他去机场。
  粤州到京城乘飞机需要两个小时,但是陈京却觉得这是极其漫长的两个小时。
  岳母的电话很简单,就几个字:“老头子逝世了!”
  短短六个字,在陈京耳中听起来不啻于是一声惊雷。
  老头子是谁他当然知道,共和国鼎鼎大名的方将军,是共和国目前硕果仅存的开国将军之一。
  方将军的逝世,不止是方家的大事,对共和国来说,也是一件震动全局的新闻。
  陈京和方老见面的次数不多。
  但是有限的几次见面让他印象极其深刻。
  老人的朴实无华,老人对年轻后辈的殷殷期待,以及老人面对人生,面对生死的那种从容不迫,都让陈京很受鼓舞。
  陈京很尊重方老,这种尊重和权势无关,而是发自内心。
  虽然陈京早就知道,方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他当听到方老离去的消息的那一刹那,他的心还是一下就沉到了谷底,然后眼泪不由自主的就飘然洒下。
  今天没有人接机,陈京回京很匆匆,也没有带任何人和行李。
  他像普通乘客一样走机场通道出来,然后拦了一辆的士直奔八宝山。
  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明天才举行,今天是方家子孙守灵的日子。
  陈京很远就看到了方婉琦。
  方婉琦穿着一套黑色的套装,右臂上系着黑纱,脸色苍白,在秋风中显得是那么的弱不禁风。
  陈京快步走上前,方婉琦“哇!”的一声哭出声来,整个人都扑到了陈京的怀里。
  陈京没有说话,只是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发,然后慢慢的拍打她的后背。
  而此时,岳母徐莲从灵堂出来,陈京叫了一声:“妈!”
  徐莲点点头,道:“你们都进去吧,今天叔伯们都在,爷爷临走的时候说了,他走了是一件喜事。按照西北的风俗,还要摆酒席庆祝的,人一生生老病死,每一件都是大事,都是自然规律,所以不要太伤心。”
  陈京点点头,叹道:“老人家真是豁达啊!”
  方婉琦挽着陈京的手,两人一同进灵堂。
  按照西北的传统,陈京在老人灵前上了一炷香,叩了三个头。
  明天遗体告别仪式人会很多,中央领导都会来,整个灵堂布置也都会变,上香也就只有今天才可以。
  陈京的到来,明显引起了现场一阵躁动。
  今天现场人不少,方家第二代、第三代所有人几乎全到齐,还有古家等和方家交往非常密切的一些后辈,陈京眼睛在人群中扫过,便看到了古林风。
  陈京和方家的人基本都认识。
  但是这几年陈京在岭南工作,很少回京城,有好些人都几年不见了。
  几年前陈京还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是现在陈京在岭南干得风生水起。
  在西北系后辈中,和陈京同龄的人除了古林风和唐贽以外,无人可以和他比肩。
  关键是陈京现在正处在上升势头,如果不出意外,他的提拔就在近几年。
  相比陈京的风头正劲,古林风和唐贽这几年都遇到了一些麻烦。
  古林风在苏北难以突围,西北系已经考虑让他回京任职了。
  而唐贽在几年前就遭遇了问题,现在还在京城表现,从目前他的资历来看,要下放下去时机似乎还不成熟。
  从这个形势来看,陈京赶上两人的脚步是没有悬念的。
  陈京在方婉琦的陪同下先和三位长辈打招呼,三叔方路平也刚刚才过来,作为国家在任的重要领导,他一天需要忙的事情很多。
  看得出来,他这今天很疲惫,眼睛周围黑眼眶非常的明显。
  陈京跟他打招呼,他点点头,道:“匆匆回来,路途辛苦,如果下半夜想休息就让你妈妈安排!”
  陈京点头道:“是!不过我还是想多陪陪爷爷!”
  方路平没有再说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神色中尽是黯然。
  而三人中情绪最低落的是方路坚。
  在三兄弟中,他是工作最不忙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他和老头子相处最多。
  老头子喜欢花花草草,他也喜欢弄这些,父子俩常常聚在一起侍弄花草,感情自然也最深。
  陈京凑到他边上,道:“爸爸,爷爷很豁达,您思想也要放开一些。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您要节哀啊!”
  方路坚木然点点头,忽然他道:“陈京,明天记得把孩子带来,爷爷一直都很喜欢孩子的,也让孩子和他告个别吧!”
  陈京轻轻点头,然后转身开始和方家其他同辈人打招呼。
  和同辈的招呼就没有先前的那么沉重了。
  毕竟隔了一代,而且方家开枝散叶的人很多,第三代和爷爷的感情也淡了很多。
  最后陈京和古林风相逢,两人同时伸出手来,古林风道:“见你一面不容易啊,几年不见,你的变化可是越来越大了!”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你也一样,我可能是越变越老气了,你是越来越成熟了!”
  古林风愣了愣,笑道:“你伶牙俐齿!”他指了指陈京旁边的方婉琦道:“好好安慰一下婉琦,我放眼看过去,方家三代的众多孙子辈,也就婉琦是真伤心,哎,老爷子就一个真孙女?”
  陈京皱皱眉头,凑近道:“你这嘴!小心成公敌!”
  古林风摊摊手,道:“我什么都没说啊!”
  就在两人说话间,门口冲进来一个黑影。
  黑影三步两步冲到灵堂前,扶着水晶棺就嚎头大哭。
  所有人的眼神都吸引了过去,大家这才看清是方连杰回来了。
  方连杰偌大一个男人,哭得像小孩子一样,惹得一众人过去劝慰。
  方连杰一哭,方婉琦也哭了起来,陈京搂着她找个位子坐下,轻言的安慰…………方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分外的隆重。
  中央|军|委委员,副总|参谋长年晓同志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
  告别仪式当天清晨,前来告别送行的人就将整个告别大厅围得水泄不通。
  大部分人都无法进入告别大厅,只有地方副部以上领导和军队少将以上干部才被允许进来。
  但即使如此,整个大厅都显得相当的拥挤。
  过来的人一波接一波,每个人冲遗体鞠躬,然后绕遗体转圈,最后慰问家属。
  陈京作为家属站在第二排,昨晚一晚没休息,他精神不见丝毫萎靡,他站得很直,静静的看着这人来人往。
  早上九点是军|委领导告别仪式,四总部的正副领导全部参加,还有大军区首长、二炮首长,武警首长,陈京只看见黑压压的全是军装。
  最低级别的都是少将,然后是中将上将。
  陈京怀疑共和国所有的将军中,今天至少来了三分之一。
  不得不说,这样的场面很震撼,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方老为军队中威望之高,影响之大。
  让陈京惊奇的是很多将军都泪流满面,而他们和家属握手的时候,陈京离他们很近,很多人眼眶都红红的。
  方连杰站在前排,很多领导过来都拍他的肩膀,有领导还鼓励他一定不要忘记将军的意志和精神,这对方连杰是莫大的鼓励,也在间接上认同了他这个方家的第三代。
  陈京以前只知道方家在军方影响很强,一直都没有很直观的感觉。
  直到今天他才真正见识到,方家在军方的影响究竟大到了什么程度。
  整个告别仪式持续差不多一个小时。
  然后整个大厅迅速被清理,陈京明显感觉到,内外的警戒加强了。
  有很多穿黑西装的男子开始出现,他们个个身形挺拔,将告别大堂所有的通道全部占据住。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中央|政治|局的领导要来了。
  这样的场景和新闻联播播出的很不一样。
  因为新闻联播只播出中央|政治|局常委鞠躬的几个镜头,而实际上到场的是黑压压的数百人。
  七大常|委在最前面,然后后面也是七人一组,一组组在老人遗像前面鞠躬,然后瞻仰遗体,后面的人一波波的跟上。
  陈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中央|最高|领导层。
  他心中并没有很激动,只是感觉自己似乎和党最核心的存在距离似乎一下拉近了很多。
  多少年前,他还只是楚江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副科干部,在那个年代,中央是什么存在他根本就无法想象。
  别说是中央,就是省、市的那些头头脑脑,他脑子里都只能凭想象,那完全就是高山仰止,不可企及。
  但是现在,中央|最高|领导层具体就在他面前,他有些恍惚,觉得很不真实。
  但是他转念一想,自己现在也不是主政一方的党的高级干部了吗?
  这些所有经历的点点滴滴的事情,像放电影一般在他脑子里闪过。
  这些事情让他成熟,让他成长,也一步步的将他推到现在的位置。
  如果再过若干年,自己又会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他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这一次,这个问题冷不丁的就冒了出来……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利益纠葛!
  八宝山公墓。
  洁白的墓碑上面镌刻着老将军的名字和他这一辈子南征北战的不朽功勋。
  陈京轻轻的将同样洁白的百合花放在墓前,默然无语。
  他身边方婉琦眼泛泪光,方连杰神色沉重。
  陈京转身摆摆手道:“都坐坐吧,来一次不容易,尤其是连杰你现在去了西北就更不容易了,我们就坐在这里聊聊天!”
  陈京席地坐在已经枯萎的草皮上面,方连杰和方婉琦两人也同时落座。
  不知不觉,陈京已经在京城住了五天了,五天的时间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他没办法再住下去了。
  这五天他基本没怎么出去应酬,连岳云松的电话他都没打,就在家里陪着方婉琦和女儿。
  方婉琦无疑是个女强人,她性格直爽,胆大妄为,巾帼不让须眉。
  但是老将军的逝世对她打击太大了,她女人的柔弱在这几天全都显现了出来。
  相比方婉琦的放不开,方连杰倒要好很多。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了五天,这对大忙人的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方连杰的工作又调动了,成为了西北军区某驻训部队的司令员。
  这个称呼有点大,其实他这个基地司令也就是大校军衔。
  对他的提拔,军委算是破格了,但是这一切也算是他自己努力挣来的。
  最近新军事化改革炒得沸沸扬扬,各大军区开始注重实兵演练,而在这个背景下,各大军区都在新建实兵演练训练基地,打造锋利的蓝军部队。
  军|委的要求很明确,那就是打造堪比外军的强力蓝军部队,以此来磨砺参训部队。
  只有强大的敌人存在,才能够打造出一流的作战部队出来。
  方连杰就是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顺利的成立了西北军区作训基地的司令员。
  在过去的几年,方连杰名气很大。
  他率领的某主力团在实战训练中屡屡立功,在三大军区比武中获得冠军,而方连杰个人也荣立了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凭借他自己的努力,加上在军|委的镀金,这一次全军挑选优秀的蓝军司令,他又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终于脱颖而出,一飞冲天。
  他这样的年龄,能够走到如此的高位,在共和国军方仅此一例。
  也正因为如此,他现在成了西北一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