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策-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样的年龄,能够走到如此的高位,在共和国军方仅此一例。
也正因为如此,他现在成了西北一系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是他影响力仅限于军方,他的风头肯定要盖过古林风和唐贽。
方连杰的成长陈京看得很清楚,尤其是最近几年,方连杰日趋成熟,早已不是以前那不不懂事的官二代了。
正如陈京取笑他一样,他现在不是将军,却有了将军的气魄和风度,也有了将军的威严。
“陈京,昨天我去三叔那儿了!”方连杰冷不丁的道,“他跟我谈了你的情况!”
陈京愣了愣,扭头道:“他怎么说?”
方连杰微微的笑了笑,道:“他说想让你回京工作,可能是考虑到你离家近吧,当然也可能考虑你未来发展!”
陈京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他当然不想这个时候回京,他现在在岭南干得好好的,回京又是一个新环境,他需要多久的时间来适应?
再说了,陈京回京不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京城的水深似海,即使是方家在这里都不算什么,更何况陈京这样一个无名小卒?
但是这个话陈京不能说,毕竟考虑到家庭原因,陈京父母都在京城,老婆孩子也在京城,如果在京城工作,他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
陈京沉默,方连杰便笑道:“陈京,是不是我姐在旁边,你不敢跟我说交心话?”
陈京皱皱眉头,方连杰笑容更盛,道:“你也怕老婆啊,我有些不信哦!”
“你少来!”陈京打断他的话,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连杰,你给我一个建议呗!”
方连杰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收拢,道:“我给你建议啊,说句实在话,我觉得你不合适在京城工作。在下面你更能发挥优势。现在岭南说起你陈大书记,那是大名鼎鼎呢!
回京你干啥?在部委窝着当老爷?”
陈京轻轻的哼了一声,道:“你看我是个当老爷的命吗?行了,行了,先不谈这些没影的事儿了。我们先谈点正经是吧,你结婚的问题……”
“你饶了我!饶了我……”方连杰忙站起身来要逃。
方连杰的个人问题现在是个老大难,他在三年前闪婚,可是因为长期下部队,他找的老婆娇生惯养受不了,没一年就离婚了。
经历那次婚姻失败,方连杰至今单身,方路坚两老可是急坏了。
这一次陈京在京城待的时间长,丈母娘徐莲专门给他打电话布置任务,非得要陈京帮着把方连杰的思想扭转过来,要想办法结婚。
方连杰站起身来,方婉琦脸色一变,道:“你给我坐下!你坐不坐下?”
方婉琦发火,方连杰还是有些胆怯,乖乖的又坐了下来。
陈京道:“本来吧,连杰,你结不结婚关我们什么事儿?但是你要考虑到现在你的身份,你一直这样单身,领导会怎么看你?他们说不定会认为你有毛病吧?”
“你才有毛病呢!”方连杰瞪了他一眼,“我事情多,忙,没时间去哄女孩子,你们都知道啊!”
“是吗?”陈京嘿嘿一笑,道:“我说你这话有些违心吧?我怎么听说你现在和军报的某女记者关系匪浅,打得火热啊?”
“你……你……胡说!”方连杰有些紧张。
陈京哈哈大笑,站起身来道:“到此为止吧,我就点到为止!后面的那些破事,你老老实实的跟你姐姐招供,我就不管你的那些风花雪月了……”
陈京慢慢退开,方连杰大声道:“你们今天是有预谋的,我上了你们的当!”
“你上了谁的当?你别以为现在有了一点成绩,就可以尾巴翘上天。我跟你讲方连杰,今天咱们不把事儿弄清楚,你别想脱身!”方婉琦大声道。
陈京慢慢的在公墓区散步,在不远处是姐弟两人的争执,他的心忽然觉得从未有过的宁静。
这里的环境很好,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这里安息。
陈京忽然想到人生一世,纵然再怎么荣华富贵,也终究免不了最后同样的命运。
这个话题似乎很沉重。
但是仔细想想,人的一生既然都是这个归宿,为什么不敞开心胸,轰轰烈烈的活一次?非得要无所作为,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
陈京的思想神游天外。
而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他接听电话,区委秘书长陈辛谋的声音:“书记,您现在说话是否方便?”
“什么事,你说!”
“是这样书记,在土地拆迁上面出了一点问题……”陈辛谋迟疑的道。
“怎么回事?出了什么问题?”陈京惊道,他一听到拆迁出问题,神经就遽然绷紧。
拆迁是共和国各级政府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容易出事,最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的难题。
一方面,政府搞建设,搞开发需要土地。
另一方面,老百姓不愿意离开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有些特别恋家的老百姓,甚至会通过极端的方式抗议拆迁。
关于这个问题的是是非非,可能需要很多年以后才会有定论。
但是陈京现在作为地方一把手,他必须要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实际上,他搞街道建设,搞城市建设,最担心的问题也就是拆迁。正因为担心,他才组织搞那么多听证会,才搞那么多的科学论证,目的就是最好不要出乱子。
陈辛谋斟酌用词,道:“是这样书记,梨花村那边十几个拆迁户拒绝拆迁,他们跟政府提条件,说只要让他们优先买地皮,他们便同意拆迁!”
“这不可能!扯淡!”陈京怒声喝道。
“他们这是干什么?是要挟吗?土地必须拍卖,价高者得之,怎么可能优先给地?这不是搞暗箱操作吗?”
“这……这……”
陈京暴跳如雷,道:“你告诉拥军同志和詹益同志,让他们严格把关,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要压住阵脚!”
陈京“啪!”一声将电话挂断,他迅速意识到,这件事很棘手。
因为这一次牵涉到的拆迁地区颇多,如果一个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他的地方很容易叫效仿。
而且在拆迁方面,很多人肯定会利用政府怕出事的心理,在上面大做文章。
陈京就不相信在听证会上都通过的事情,短短这么几天就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人在捣鬼。
利益!利益!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利益在作祟,岭南本来利益纠葛就复杂,莞城更是如此,在这样一个利益复杂的地方,出什么事情都不令人奇怪。
陈京清楚,陈辛谋在这个时候把电话打过来,如果不是局面出现大变化,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毕竟陈京在临走的时候叮嘱了他,他回京是奔丧。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陈京使劲的摔头,他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要来了。
手上掌握几百亿资金的用途,这么大的蛋糕分配,怎么可能没有乱子?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怎么办?
陈京返回莞城,并没有直接去走马河。
但是很快,走马河那边就有了消息。
走马河区委副书记詹益第一时间赶到市委向他汇报工作。
城建领龓导小组他是常务副组长,负责具体事务。而最近领龓导小组刚成立,他干第一件事就遇到了麻烦!
这让他很惶恐,尽管客观上来说,常情的责任不在他,但是现在政府拆迁工作遇到难题,又没有妥善解决办法,他心中岂能不急?
陈京看上去似乎并不太着急,他好整以暇的给詹益冲了一杯茶,道:
“老詹,你不用太急。现在拆迁遇到问题的确有点棘手,但是目前咱们城建工作也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最近中央国·务院最近对地方投资加强监管,我们城建项目想要顺利通过审批目前还存在一些阻力!
既然这样,暂时没法拆迁的地方先缓一缓,我们先简后繁!”
詹益道:“书记,我犹豫的就是这一点。我担心一个地方闹情绪会波及到其他地方,如果每个地方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更被动!”
陈京冷冷一笑,道:“反正我们现在不可能拿出那么多资金,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地方着手!”
陈京顿了顿,道:“老詹,你是走马河的老人,你应该清楚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恐怕牵扯到的问题不简单。有人在为了利益挑战政府的权威,这里面恐怕牵扯的不止是那些黑心商人,恐怕还有我们的部分干部。”
詹益默然不语。
陈京在走马河对基层干部调动频繁,很多土皇帝式的人物被迫离开老巢,他们心中对陈京有意见和看法是肯定的。
另外,陈京搞基层选举监督,村一级的干部很惶恐,有些是一些有势力的地头蛇。
他们很担心受到这一次选举的冲击,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消极怠工不去做群众工作。有个别干部还在其中作梗,故意煽动群众对政府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给上面制造难题。
这个问题詹益也参与了,而且他是陈京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他当然能够感受到下面的负面情绪。
那些基层官员地头蛇,不像是高层官场。
他们胸无大志,就只想在他们现在的那一亩三分地里面混得有油水。这样的人最难对付,而且他们蛊惑老百姓的能力又强,有时候上面的政策要落实,少了他们还真不行。
陈京整肃社会风气整到了他们身上,他们能不出幺蛾子?
这一些詹益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
“老詹,这些事情你暂时放一放,按我说的办,先把简单的问题解决,后面我们专啃骨头!”陈京斩钉截铁的道。
陈京心中清楚,事情到了这个样子,直来直去想解决问题是不可能了。
而且陈京不可能退缩,虽然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是既然已经要决定整肃走马河,现在政策就软下来,以后区委还有什么权威可言?
更何况陈京怀疑事情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利益。
因为几个本地土老板买大批商业用地搞开发,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他们敢买地,肯定背后有人支持,他们可能只是地贩子,真正对土地虎视晓眈的是那些房地产商人。
点上一支烟慢慢的抽,陈京脑子里面的思路也渐渐清晰。
他就是从基层干上来的,对基层的那些龌龊他最是了解,处理这方面的事情他也非常的丰富,而通过刚才和詹益的交流,他脑子里面也有了脉络了。
詹益从陈京办公室出来,内心却很狐疑。
他是个老狐狸,逢人只说三分话,汇报工作也是一样。
这一次抗拆迁风波内幕有很多他都清楚,是下面的几个村支部书记在从中捣蛋,他们的号召力强,尤其是梨花村现在有传言,说他们那里是政府重点开发的地方。
将来那里会成为整个莞城的市中心,在那里建了商用楼之后,一平方米都是好几万的价格。
而政府给予的补偿都是按照农村土地补偿的,老百姓如果接受这个补偿,他们亏大了。
有人从中造谣,自然谣言就满天飞,而政府在拆迁工作上面表现又太急躁,自然也就更加深了他的顾虑。
当然,对这一次事件的背后,詹益也知道一些。
外面说是有房地产企业为了低价拿地,和当地的地头蛇勾结上演的这么一出逼宫的好戏,这并不是无的放矢。
詹益也大致了解这几家企业的背景,都是深不可测。
可能这些人不仅是在莞城有势力,在省城都有很大的努力。
詹益泥鳅一样奸猾的人,怎么会去得罪这些人?他也只能考虑把这事上报了。
他本以为陈京会很恼火,会大发雷霆。
但是陈京表现很平淡,看上去胸有成竹,他脑子里就想,陈京究竟是有什么妙手?
陈京办公室,卫华轻轻的推门进来。
他对办公室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就连摆放在陈京办公桌前面的那盆富贵树都是原来的那一棵。
唯一不同的是以前这棵树看上去还有些单薄,但是现在却枝叶茂盛,绿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这似乎就是现在陈京在莞城的真实写照。
陈京刚来莞城,卫华还不怎么看得起他,认为他一个副书记作用有限。
但是陈京用时间证明他在莞城很成功,威望节节攀升,已然成为了莞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而卫华则因为和陈京关系的疏远,好久没有机会来这间办公室了。
“坐,老卫!”陈京压压手,亲自给卫华冲了一杯茶。
卫华毕恭毕敬的接在手中,陈京又道:“自从我没分管政法工作以后,咱们接触的机会就少了,最近听说你们搞普法教育,在检察院法院搞廉政建设搞得不错,这很好啊,至少证明你开始找到政法委书记的感觉了!”
卫华尴尬的笑了笑。
他这个政法委书记的确很尴尬,公检法三条线,公安局局长现在是副厅级,检察院检察长也是副厅级,法院院长依旧是副厅级。
三个人资历都深,级别也高,公安局丁得均卫华根本就掌握不了。
而另外两个单位,卫华也谈不上掌控,下面都跟他虚与委蛇,他也不敢太放肆,说起来他现在算是最没有权利的常委了。
陈京没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他顿了顿,道:
“是这样,最近我们走马河先后成为了市里很多单位的试点。最近我有个不成熟的看法,想让咱们检察院、法院也多关注一下走马河,加强我们走马河公检法的建设,让走马河社会各界真正的体会到法治社会的优越性,为咱们全市依法行政,普法宣传做铺垫。
这个课题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卫华心中一惊,瞬间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
现在检察院和法院他跟本说不上话,人家都是老资历,卫华也没办法去干预两个单位的工作。
如果这一次搞试点,以走马河为试点加强区域公检法建设,卫华就完全可以堂而皇之的去协调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打破现在尴尬的局面。
而且……
卫华猛然想到,陈京现在是走马河的区委书记,如果陈京在这个问题上选边,卫华靠拢陈京,狐假虎威,岂不是又找到了一颗大树?
他几乎没有犹豫,便道:“陈书记,您这个想法太好了,我觉得很可行,现在我们一直在倡导法制,但是法制改革却一直没有突破。如果能够通过试点的方式,加强区域法制建设,投入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一点解决问题,我觉得这对我们整个公检法的建设是个极大的进步。”
陈京笑了笑,道:“你能有这个想法很好,这样吧,你先去把这个想法传达下去。我这两天抽点时间到咱们检察院、法院走一走,然后我们政法委一起开个会,做具体部署。
我都想好了,第一个部署就是市检察院成立一个专门的干部检察组深入到走马河调查咱们各级干部的违规违纪的现象。
现在我们收到的地方举报很多,我们要适应用公检法的手段来做调查和侦查,因为举报不止限于党内,体制内,还有一些体制外的举报,这都需要公检法在其中发挥作用。
尤其是检察院的工作,我们检察院不要只觉得自己是个公诉人,我们核心的业务方面,不能够放松,要真正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我觉得这有利于促进咱们检察工作的进步!”
“书记您说得太对了!公检法的进步,就是社会整体的进步!这个工作我一直想抓,但是一直都没顾上,您刚才这一提,给了我信心!”
卫华喜出望外,今天陈京召见他他就意外,现在陈京竟然给他布置工作,而且从陈京的态度来看,陈京会支持他继续他工作,这太重要了。
他压抑低调了这么久,苦苦的等的不就是一个机会吗?现在机会近在眼前,他怎么会不激动?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矛盾激发!
陈京处理走马河的问题,他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先改变工作方式,从简单的着手,把可以做工作的地方先谈妥,把补偿搞清楚,先拆迁一部分人。
第二,陈京利用检察院整肃走马河公检法,命令公检法立刻着手清查这些年出现在走马河基层的各种涉及到关系网的案子,陈京很清楚,凡属于一个地方的地头蛇,就没有几个干净的。
这是基层官场的特点,这些家伙水平不高,但是能力很强,极其善于经营关系网。
有时候他们犯了错误,捅了篓子,自然能够找到人愿意给他们充当保护伞,而上面的公检法单位又天高皇帝远,管不了他们。老百姓的声音虽然有,但是他们的声音难以传递上来,这也导致了在基层官场存在很多搞一言堂,搞独立王国的现象。
陈京从检察院着手整顿,提出让政法委以走马河作为试点加强法制建设,就是要对这些势力开炮。
陈京利用铁证处理一批,抓一批问题人员,杀鸡儆猴,彻底的把基层的痼疾解决掉。
为了搞定这个问题,陈京在此之前已经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了,对基层的势力集团进行层层剥皮,通过乡镇干部跨区域调动,村一级机构规范选举等方式,慢慢的让下面某些人按耐不住,现在动手可以说是时机成熟了。
最后,陈京利用自己对媒体的掌控,安排人密切关注目前莞城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的情况。
实际上也就是关注社会上针对走马河建设的一些小道消息,他要以这些消息为突破口,找到是哪一些人在这次拆迁的背后搞鬼,是哪些人在和基层官员狼狈为奸,企图通过抗拆迁的方式来逼宫。
陈京三面出击,每一面都不手软,而整个走马河的工作也保持外松内紧,他倒想看看,走马河究竟还要下多大的功夫才能把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那股子歪风邪气给扭转过来。
陈京就不相信,自己现在把宣传、人事、政法的权利都握在手中,还解决不了基层积弊多年的问题。
对陈京来说,这一次拆迁突发出问题是一次机会,这是他彻底解决走马河问题难得的机会!
……莞城市委。
市委常委讨论经济改革具体实施计划,会议由刚刚从京城回来的岳云松主持。
在会议开始之前,岳云松和陈京在常委会议室门口迎头就碰了一个正着,岳云松满脸推笑,伸出手来道:“陈副书记,你可不够意思啊。听说你前几天回京了,怎么没跟我联系啊?”
陈京忙道:“书记,我一直都想跟您联系,可是这次回去……”陈京摇摇头,神情有些黯然,接着道:”这次我一个长辈过世了,守夜疲惫不堪,后来走马河拆迁又遇到了一点问题,我又急匆匆的回来了,所以……”
“哈哈!”岳云松畅快一笑,道:“我开玩笑!我知道你急匆匆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人这一生生老病死,你要看开一些,节哀顺变!”
陈京点点头没有说话,岳云松却似乎并没有结束说话的意思。
这次他进京没几天,京城就由共和国原来方老将军病逝的消息,当时整个京城震动。
岳云松那天托人联系京城某部委高官,对方明确答复因为要去出席老将军告别仪式,没办法和他见面。
后来岳云松回来,王其华跟他汇报工作说陈京进京奔丧,他马上就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陈京在京城背景深厚这不是秘密,但是岳云松没料到陈京竟然有这样的背景,一时自然对他是刮目相看。
岳云松心中很清楚,虽然现在陈京是他副手,但是凭陈京的年轻,莞城这个小地方是容不下他的。
而陈京在莞城的工作,又很好的扮演了他应该扮演的角色。
在岳云松和姜少坤之间,陈京很好的扮演了润滑剂的角色,有些岳云松不方便出面说的话,不方便出面做的事儿,陈京会出面处理得很好。
陈京也不像姜少坤那样目中无人,总体来说,陈京对他还是相当尊重的。
年轻人前途无可限量,岳云松现在和陈京相处融洽一些,将来自己不在位子上了,自己的那股子势力日子可能也好过一些。
“拆迁遇到问题,问题很严重吗?”岳云松皱眉道。
陈京笑笑,道:“书记,这些都是小事,应该很快就会处理好!”
“那就好!那就好!走马河很重要,有你盯着我放心!”
陈京感受到了岳云松的热情,但他也没有抵触心理,作为副书记,他和书记的关系本来就应该融洽。
只是陈京在和岳云松聊天的时候,政府三雄驾到了,姜少坤一马当先。
岳云松肯定看见了,却故意装作没看见,他指了指会议室的门,道:“咱们进去吧!”
会议正式开始,岳云松先介绍了他这一次去京城的情况,他侃侃而谈,兴致非常高。
这次进京,中央一共召集了全国十个重要市的市委书记进京,其中有五个副部级市,还有五个地级市。
中央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要继续让这些优秀的市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发挥新的积极带头作用,继续领跑全国经济。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央承诺给予这十个市一系列的政策倾斜,其中重点是人才支援,另外就是项目审批优先,税收优惠,财政放权等等。
中央为了表示重视这个工作,国务|院副总理苗强亲自接见十个市一把手,和他们畅谈发展。
岳云松和苗强自然很熟,在会后他又专门拜访了苗总,两人相谈甚欢,苗总给了他很多额外的承诺。
无疑,岳云松这次进京是非常成功的,他自己也觉得很有面子,所以会议一开始,他的谈话非常有激情。
不过他在炫耀,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听,姜少坤一直都皱着眉头,显得心不在焉。
陈京在一旁也暗暗好笑,心想这个会议开得有些偏题。
好不容易,岳云松兴许是意识到跑题了止住了话头,姜少坤在这个时候说话了。
他道:“各位,我个人认为咱们的发展规划早就做好了。而且通过上一次省委莫书记的视察来看,他对我们的计划是支持的。再加上这一次书记去京城又传来喜讯,咱们现在重点应该研究计划的落实问题,你们认为怎样?”
姜少坤一说话,便给今天的会议定了调子。
今天不谈计划,只谈落实,计划还是政府的那个计划。
岳云松皱皱眉头,简一国迅速响应姜少坤的话表示同意,陈京埋头不表态。
岳云松瞟了陈京一眼,道:“那好,具体落实很好,老姜你对此的想法是怎样?”
姜少坤早有准备,道:“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范围内面把这股改革的风吹起来。然后,我们由点及面的突破。我们先从企业着手,把优惠政策逐渐的落实到企业身上,促使企业找到方向和目标,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对这一块,政府工作已经做得很充分了,今天我带了几个草拟的政策草案,大家都看看,我们再议议!”
姜少坤示意将手上的材料分发下去。
陈京拿着一份材料眯眼仔细研究。
姜少坤的所谓政策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惠政策,企业改制设备优惠政策,还有企业加强管理政府组织免费专家培训等等。
一共姜少坤罗列了十八条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
除此之外,还有十三条是关于四个行业的政府扶持和补贴,包括新能源补贴,企业环境改造整治补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补贴等等。
不得不说姜少坤这个计划做得很好,考虑周到。
但是问题是姜少坤把计划的实施放在了政府来做,政策重头戏资金却交给了常委会。
陈京轻轻了咳了咳,喝了一口茶。
他是看出来了,姜少坤现在是手上要抓权,却又逼迫岳云松在财政上给予他支持。
要知道莞城岳云松主抓的就是两样权利,一是人事,另外就是财政。通俗一点说岳云松抓的牢的就是人和钱。
姜少坤今天所谓的落实计划,就是要岳云松放财权。
这不等于是要岳云松的命吗?
陈京忽然意识到,今天的常委会恐怕会出问题,岳云松和姜少坤之间的矛盾绝对要激化。
一念之此,陈京就觉得头疼。
现在对陈京来说,他真是顾了东边顾不了西边。他去京城几天,然后回来部署走马河的问题,没想到稍微一忽略市委的事情,立刻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
他对此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双方似乎是摆开了架势要对干,他该怎么办?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陈京判断的一样,岳云松看着这几页草案眉头越皱越深,他刚刚还得意忘形的吹嘘他这次去京城的大收获。
现在姜少坤就跳出来要他的老命,这简直就是太放肆,何曾把他这个书记放在眼里?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雷霆之怒!
一般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的关系,有人说得比较形象,那就是书记管人,市长管钱。
当然,这个说法不是指上世纪。
在上世纪党委权利非常大,常委班子中有一大帮副书记,他们各有分工,同时又多头管理,政府影响力相当的低。
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一把手在常委的权利里面排名到了四五位,这都是当年常见的现象。
但是跨世纪以后,中央进行了一系列加强政府职能的改革,其中包括削减副书记数量,规定班子中只能有一个专职副书记。
另外,增加政府入常的人数,以前政府进入常委班子的一般只有市长和常务副市长,现在很多地方都是三人入常,从而保证政府真正在发展经济方面占据主导的地位。
不过这一切,在现在的莞城却有些差别。
岳云松管人很紧,对钱也看得紧。
现在莞城的财政一系的官员都是岳云松的正统嫡系。
当年岳云松就是在财政局长的位子上胜任副市长,然后再一步步走到现在位置的。
所以,他看紧钱袋子无须明目张胆,反正这帮子人只听他的,而这也是岳云松对付姜少坤的法宝。
可是今天,姜少坤公然在常委会上挑起了事端,在财税问题上向他摊牌,两人的矛盾能不激化?
陈京自始至终都很少说话,他在琢磨姜少坤的意图。
显然姜少坤现在打着发展的幌子,名目张胆的要回属于他自己的权利,这一招不可谓不狠。
现在关注莞城发展的领导多了,不仅省委关注,连中央都关注。莞城的党政关系在新阶段如何定位,姜少坤把条条框框已经画出来了。
如果岳云松一意孤行,还是要在财税问题上卡姜少坤的脖子,姜少坤就可以趁机发难,利用他已经掌控的政府权利和岳云松处处顶牛,虽然这种顶牛结果是两败俱伤,但是岳云松能接受吗?
姜少坤是真傲气,也是真凶狠,陈京今天总算见识到了。
和陈京一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