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策-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云松抬头看向窗外,难掩自豪的道:“莫书记跟我说得很明确,我们莞城经济的复兴关系大局。省委和省政府尽最大的力量支持结合我们自身的努力,争取通过一年时间,把整个局面扭转过来!”
  他站起身来,颇有激情的道:“莫书记对我们有信心,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咱们都有信心,我们又怎么能没信心?说句实在话,这次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他将水壶里的水添满重新坐下,又道:
  “今天我把二位找过来是跟你们说一件事,莫书记要来莞城调研,明天就过来。接待工作我已经布置下去了,你们现在关键是把一些细节要落实好!”
  他看向姜少坤道:“少坤同志,政府的班子你要知会到,书记一定会到政府走走看看,关于具体的安排、布置和日程问题,你要把关!”
  姜少坤点头道:“书记能过来,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我一定亲自把工作部署好!”
  岳云松点点头,看向陈京道:“陈副书记,我们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都是这一次书记调研的重点。时间比较紧张,关于党群宣传的事情,千万不要有疏漏,这一块你要亲自去抓!”
  陈京点点头,他心想难怪岳云松气色这么好,原来他去一趟粤州,争取到了莫正过莞城来视察调研,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喜讯。
  省委莫书记上任以后,他的调研并不多,而且全省又十几个市,一年上头莫正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到。
  莫正的执政风格比较柔和,他识人用人比较厉害,不是那种天天新闻里面出现的勤下基层的那类领导。
  莫正也喜欢下基层,但是他的下基层都是深入企业、学校搞调研的比较多。
  尤其是岭南经济转型的当口,岭南的大型企业的发展之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努力创新是现在岭南经济发展的主题。
  莞城恰恰大型企业不多,制造业又缺乏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就全省的局面来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不算是整个岭南经济的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对岭南未来的发展规划,还是想立足岭南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而在这一方面粤州和临港是主阵地,这两个地方才是莫正重点关注的所在,莞城这几年都有些被忽视了。
  而这一次莫正忽然提出要来莞城看看,又怎能让岳云松不激动?
  ……莫书记到访,这是莞城的大事。
  从岳云松办公室出来,陈京就立刻打电话开始做部署。
  按照岳云松的意思,莫正到访这是一次莫大的宣传契机,一定要把这次莫书记到访的宣传工作做好。
  要让莞城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一次省委书记到访莞城,是对莞城经济的空前重视,莞城经济也许以此为契机,就开始要走上崛起之路。
  现在莞城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社会各界士气低落。
  所以现在第一要解决的就是士气问题!
  任何能够提振士气的工作,都必须要做足做到位。
  陈京把宣传部长林以南叫过来认真给他布置任务,林以南最近把宣传部搞得很不错,宣传部的战斗力正处在上升期。
  而这一次又有莫正到访的机会,无疑这又是他们大展拳脚的时机。
  林以南听完陈京的指示,当即拍胸脯道:“陈书记,您就放心吧。这一次我们一定做得让您满意,现在我们撒出去的宣讲团都还没解散呢!我们前段时间主要是宣讲党风廉政建设。
  从目前来看,效果不错,我们全市干部风气有了极大的提振。
  现在正是我们要从经济方面着手的时候了,归根到底,经济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现在有这个契机,我们宣传部又岂能落后?”
  陈京微笑点头,道:“你有这个认识最好,你立刻去着手安排吧!”
  将一切工作部署妥当,陈京慢慢的在房间踱步。
  他仔细的在分析这一次莫正视察莞城,究竟是不是有更加深层次的意图。
  这是不是意味着,莫正对岭南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陈京在粤州工作过,他很了解省委几个主要领导之间对岭南经济发展上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莫正到岭南以后,他虽然没有否定前任的工作成绩,但是对苗书记过度在意和苏北的竞争,他还是颇有看法的。
  他认为正是苗书记的好强,忽视了岭南经济的问题,有很多问题没有及时的纠正,长期积累下来,才导致了今天岭南经济之弊。
  莫正是改革派,他最早提出岭南经济要经历阵痛,要花大力气来扭转现在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而岭南经济最不合理的结构,就是重复建设过多,制造业鱼龙混杂,劳动密集型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而他认为的这些问题,莞城又是重灾区。
  按照他的理念来看,莞城是最要经历阵痛的地方。
  综合这一点来看,是不是意味着莫书记这次过来是来动刀子来的?
  陈京给自己点了一支烟,拿起桌上的电话拨给乔正清。
  他直接播手机,乔正清亲自接听,电话接通,陈京道:“乔叔,您在忙?”
  乔正清嘿嘿一笑,道:“我天天都忙,无时无刻不忙,我忙你是不是就不给我电话了?”
  “乔叔,不是这个意思,我少给您打电话,就是考虑到您忙,我再什么芝麻绿豆的事儿都跟你说,那不更给您添麻烦吗?”陈京忙解释道。
  乔正清冷冷一笑,道:“你小子少给我找借口,按照你这个说法,你今天是有重要事情要找我?”
  陈京笑笑,道:“乔叔,也不是什么重要事情,我就是想了解一下,咱们省委和省政府对莞城经济改革转型的基本思路和想法,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这一块工作。感到压力很大,想更多的了解一下上一级领导的想法……”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章 书记的圈阅!
  岳云松对这一次莫书记视察非常的重视。
  在视察当天一大早,他就率领另外三套班子的一把手出城到高速口迎接。
  而陈京则留守在欧朗酒店率领其他的党政领导静静的等候。
  欧朗酒店一楼的休息室。
  陈京认真的翻看一沓沓的文件。
  最近走马河在大干,市委这边又大搞党风廉政建设,加之莫书记到访陈京又要着手安排,他的空闲时间几乎全被占用,现在看文件,批阅文件他完全是在挤时间工作。
  他正在看的一份文件,是莞城市委提交给省委主要领导批阅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思路。
  这一份文件省委三个主要领导贺军、周子兵,莫正都看过。
  看过之后,把这个材料又返下来了,今天王其华从岳永松那里把材料拿过来给陈京看,这是岳云松要求的传阅。
  陈京了解,这个所谓阶段性经济发展思路,是姜少坤在政府那边审核通过,然后提交常委会通过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思路是莞城党委和政府班子的具体智慧。
  陈京仔细看这份材料的批示。
  周子兵的批示四个字:“符合实际!”,贺军的批示也是四个字:“转书记阅!”,唯独没有看到莫书记的批示。
  陈京就觉得有些奇怪,这份材料莫书记肯定看过,为什么没有批示?
  他脑子里这个疑问升腾,便从头再看文件。
  忽然,他在文件第二页看到了一个红色的圈圈。
  红色圈圈里面圈的六个字:“加强城建工作”,他心中一惊,这类文件,谁在上面画圈圈?
  按照后面批示来看,第一个看文件的是周子兵,后来还有两位领导要看文件,他会在文件上画圈圈?
  由此推之,贺军也是不可能的,那这个圈圈只有可能是莫书记随手画的。
  这个圈圈什么意思?
  他隐隐听人说过,莫书记看文件喜欢搞“圈阅”,所谓圈阅就是在关键地方画个圈圈,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既不说不行,也不说行。
  究竟好不好,行不行,那就要下面办事的人去体会了。
  领导的意图不好揣摩,至少陈京现在无法揣摩到莫正的意思。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莫正对莞城城建工作他是知道的。
  有这个圈,至少说明此事他知道。
  而据岳云松所说,他这次去省城和莫正谈了很久,两人肯定谈及了莞城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个圈圈里面的内容两人谈到了没有?
  岳云松专程叫姜少坤和陈京两人过去,没有透露这次谈话的只言片语,这又是什么原因?
  陈京站起身来,掏出手机拨给陈辛谋,道:“辛谋,你去拥军同志那里看看,看他们关于城建的方案做出来没有,你把方案拿一份立刻送到欧朗酒店!”
  陈辛谋道:“书记,我正要跟您汇报,刚才拥军区长知会我,说城建详细方案出来了,问您的日程安排呢!那我现在马上去拿,立刻送过来!”
  “动作要快!我跟你讲,省委莫书记马上要过来,他很有可能会问这方面的问题!”陈京严肃的道。
  “是!”陈辛谋说完,迅速挂断电话。
  陈京推门出去,王其华恰好进来,两人差点撞上。
  王其华道:“陈书记,书记的车队马上就要到了……”
  陈京淡淡点头,道:“大家都按秩序站好,不要急!”
  他瞟了王其华一眼,咬了咬自己的嘴唇,慢慢的踱步出门。
  看来走马河投资三百亿搞城建,市委内部好像也不是没有不同意见啊,市委有看法,这事到省委,省委领导怎么看?
  陈京久居官场,深深的知道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妒忌,莞城这么多区县,走马河凭什么一马当先?别人看到不眼红?
  岳云松看来也是有所保留的,姜少坤就不用说了,一想到这些,陈京就有些头疼。
  莫正的车队浩浩汤汤驶入酒店贵宾停车场。
  莫正没有坐轿车,而是坐在考斯特中巴上。
  等其他车所有人都下来之后,考斯特中巴的门才开,莫正第一个从中巴车里面走出来,紧随他身后赫然是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廖端芳。
  岳云松和姜少坤没有和他同车,两人已经赶到大巴车车门口等着了。
  陈京没有立刻让大家一拥而上,而是静静的站在酒店门口等着。
  岳云松和姜少坤满含笑着领着莫正一行直奔酒店大门而来。
  莫正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陈京也面带微笑。
  岳云松走近,指着陈京道:“书记,这是咱们莞城班子最年轻的陈京副书记,年轻有为啊!”
  陈京笑着上前一步道:“书记,您好!欢迎您视察咱们莞城!”
  莫正笑着点头,伸出手来和陈京握手道:“小陈啊,没想到你到莞城时间不长,干的事儿可不少,我在省城都时常听到你的名字呢!”
  陈京笑道:“书记,我还要努力,目前莞城的工作还不能够让领导们放心,我个人也深感责任重大!”
  莫正哈哈一笑,松开陈京的手道:“走,咱们进去吧!我就不一个个的握手了,你们精神风貌不错,都不错!”
  一众人簇拥着莫正进门。
  进到大门,陈京便招呼党政班子所有人进入会议室等待,姜少坤也跟着进到会议室,莫正的随行人员除省委秘书长蒋恒云以外,也都到了会议室。
  而岳云松和廖端芳则陪着书记先休息半小时。
  这次莫正的随行人员有不少熟面孔,而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商务厅一把手周维,另外还有发改委副主任宗正国等几人都认识。
  陈京凑到周维身边,笑道:“周厅长,您一路舟车劳顿,需不需要先安排休息一会儿?”
  周维笑笑道:“不用了,陈书记你现在可了不起啊,岭南名人了,我在粤州可常常听说莞城陈书记的大名呢!”
  陈京道:“老领导,你就不用给我脸上贴金了,我这人有多少本事您不知道?”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笑起来。
  周维是莫正随行人员中除了蒋恒云以外级别最高的干部。
  他的资历比岳云松和姜少坤都要高,但他并没有陪莫书记上去休息,看来他也是想把机会让给莞城的同志。
  当然,陪同在书记身边压力大,压抑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会议室安排得很整齐,整个会议室被圈成两圈。
  里面一圈主位旁边是一个醒目的副位子,那是留给蒋秘书长的。
  周维就坐在蒋秘书长旁边。
  而另一侧的座位排序则是岳云松第一,廖端芳第二,姜少坤第三,后面就是政协主席,老同志代表。
  内圈都是厅以上干部的座位。
  陈京坐在外圈的第一个位置,所有的市委常委和政府副市长都在外圈。
  从会议室的布局来看,王其华看来也是煞费苦心,虽然是圆桌会议,但是他却很巧妙的把等级体现得很明显。
  什么级别该坐在什么位置,在班子里面谁的排名高低,通过这一坐就都体现出来了。
  官场的文化等级和秩序,在这一刻体现得如此明确。
  静静的等了半个多小时,期间陈京和姜少坤还有几个常委私下里都和省里来的领导交流谈话,会议没开始,但是气氛却融洽。
  当莫正出现在大门口的时候,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大家齐齐站起身来鼓掌。
  莫正才在蒋恒云等人的陪同下入座。
  他入座,就意味着会议开始,大家重新坐下后,再也没有人敢交头接耳,个个都正襟危坐。
  而此时媒体记者入场开始拍摄,整个流程像是事先排练好一般,有条不紊。
  会议由岳云松主持,他十分热烈的宣布会议第一项议程莫书记讲话,然后他带头鼓掌。
  霎时会议室掌声雷动……由于有媒体在场,莫正讲话很客气。
  他讲自己来到莞城很高兴,这一路走来,看到了莞城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莞城社会和经济的长足发展。
  今天的莞城比之一年前有明显的变化,第一个是这座城市比一年前更大,更新,更重要的是领导这座城市的党政班子的精神面貌比一年以前更好,这是他最高兴,也最感欣慰的。
  五分钟之后,记者全部退场。
  莫正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会场的气氛却不似先前那么融洽轻松了,会议室变得落针可闻。
  莫正沉吟了片刻,道:“我今天谈第一个问题,接待问题。我们省委省政府早就明文出了通知,领导干部下去视察,不要搞跨界接待,不要封路,不要列队迎接。
  可是今天我进莞城,就发现这些规定好像屡屡失去了意义。”
  他用手指正北方向,道:“我刚才下高速这样一路过来,所有的道路全部戒严了,一辆社会车辆都没有。我们浩浩汤汤的车队,前面的警车一直拉警笛。人行道两旁站满了老百姓,大家都在驻足观望。
  大家认为他们在看什么?”
  他轻轻的咳了一咳,道:“不知道大家心里是什么感受,我心中就觉得自己像一只马戏团的猴子,因为我们闹这么大动静,就是想让人家多看嘛,有个词叫围观,我看用这个词贴切!”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莫书记发飙
  莫正执政的风格以柔和着称。
  很多关于莫正的传言,都是称莫书记为人和善,处理问题柔和,鲜少与人红脸,他执政的风格都是以理服人,如春风化雨。
  但是今天很显然,莫正似乎并不柔和。
  他言语很犀利,直指莞城接待铺张,违反省委的规定。
  如果是一个性格耿直、作风硬朗的领导提出如此尖锐的批评,大家都会习以为常的。
  关键是莫正不是这个风格,一个以风格柔和着称的领导忽然改变风格,单此一点,就说明问题严重,下面人岂能不紧张?
  会场因为莫正的严厉批评,一下就变得沉闷尴尬了。
  岳云松脸色非常难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莫正并没有一直纠缠这个问题,谈了几句他就要求市委和市政府给他通报莞城各方面的情况。
  岳云松调整了一下,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最近莞城市委组织全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还有市公安局最近组织的加强全市治安工作的基本情况。
  岳云松汇报称,莞城要发展,要进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会环境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
  要把社会环境搞好,人文搞好,要让全市人民生活安定,安全,这是莞城市委一直都很重视的工作。
  而把这个工作做好,也是莞城接下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最有力的保障。
  岳云松汇报完毕,姜少坤便接着汇报莞城近阶段发展改革的基本思路。
  就在这时,莫正摆摆手道:
  “关于莞城近阶段的发展问题,你们岳书记已经到省委做了详细汇报了。基本情况我了解,今天我希望班子里面你们能够都谈谈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顾虑,有句话说得好,叫未算胜,先虑败,我最近听了太多信心十足的话了。
  我想听一听丧气话,想多听听你们的顾虑!”
  他眼睛扫过在场所有人,淡淡的道:“谁先发言?”
  没有人吭声。
  莫正用手指了指岳云松后面的郑辽灯,道:“你是常委副市长,以前是专门抓经济的,你说说?”
  郑辽灯有些紧张,他定了定神道:“目前来说,我们最顾虑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转型升级,我们的深化改革可能会引发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倒闭,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
  其实这个顾虑一直存在,我们经过了多方论证,制定出的新计划明确了政府要加大力度来推动改革,并且要给企业政策、资金对多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莫正点点头,道:“就这么多?”
  郑辽灯点点头,莫正道:“谁第二个?”
  岳云松神情颇为急躁,他看得出来,今天莫书记过来是带着问题来的。
  在粤州的时候,岳云松可能出现了误判,对局面过于乐观了,认为省委和政府领导都会支持目前莞城的计划。
  而从今天这一次常委接见会来看,明显不是这样,莫正可能是要在某方面问题上给莞城敲警钟。
  他心中急,眼见没人发言,郑辽灯被点了名,发言也是隔靴搔痒,根本就是临时抱佛脚,没什么水准。
  他清了清嗓子道:“各位,今天书记调研提问,让大家畅所欲言,我希望你们都能够敞开心扉,多说几句。现在我们莞城在发展决策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有想法不说,有问题不提,等到什么时候去?”
  陈京将手上的钢笔插上,道:“我来说几点吧!”
  陈京一开口,会场迅速安静。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陈京在莞城威望高,他今天一直没发言,今天忽然开口说话,自然大家都很关注。
  而莫正和其随行人员也很关注他,毕竟陈京在粤州工作过,当年陈京在经合办担任主任期间,做事就以敢想敢干,大刀阔斧出名。
  今天莫正向莞城党政班子出考题,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他会谈什么内容?
  陈京沉吟了一下,继续道:“我首先说一点,最近我们向省委汇报的近阶段的发展方案基本算是我们党政班子的具体智慧,为了这个方案,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关于这个方案,我个人认为是可行性很高的。
  但是站在我的角度,顾虑的东西也比较多。
  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把这句话修改一下就是谋事在人,做事也在人。我们把事情谋划搞出来了,做的时候会不会按照我们的想法走,会不会出临时意外的情况,会不会走偏方向,这都是顾虑。”
  陈京伸出手指虚点了几下,道:“我说说我最担心的地方吧。目前我最担心的是城建的问题。这一次城建我们的计划投资很宏大,政府投资就高达五百亿。另外加上引入社会资本,最后的总资金的规模要达到几千亿。
  几千亿来投入搞城市建设,这是不是又在以投资来拉动经济之嫌?
  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投资城建有没有必要,我们现在莞城的城市面貌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个问题,我们投资城建,会会不会引发社会矛盾,会不会因为拆迁的问题导致社会不稳,会不会因为耕地减少影响我们城市的菜篮子等一些民生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城建工作究竟是我们经济发展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们以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怎样的才能和咱们城建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我们以后莞城的核心竞争力中,城建这一块融入到这里面去,这也是关键!”
  陈京说到这里,便止住了话头。
  他提的问题很尖锐,每个人都在思考他说的话,会场依旧很安静。
  莫正眉头皱得很深,半晌,他道:“小陈,你继续往下说,这个顾虑是有道理的!”
  陈京心中一缓,他心想幸亏在此之前他看到了莫正的那个圈阅,否则今天的会议可能整个莞城班子都会出洋相。
  莫正对莞城最大的顾虑就是大投资搞城建发展。
  因为这几年投资拉动经济一直被诟病,而且搞投资拉动GDP很容易模仿,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的搞投资,倒处大兴土木搞建城,修路,这样的发展方式太单一,太不可持续,已经引发了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岭南。前些年投资太大,出现了很多乱投资,瞎投资的项目,浪费了很多的国家钱财,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得到。
  现在无论是中央还是省委,对投资都比较谨慎,对项目审批也收紧得厉害。
  在这个时候莞城要花巨资到城建上面,莫正能没顾虑?
  陈京不慌不忙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关于城建的问题,这么大的决策我们市委班子、政府班子联合起来都决策不了。最近我们走马河正在制定城建方案,我们操作这个方案走的是两个思路。
  一个是找专家把脉,让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高一些,更全面一些。另外一个就是找群众。
  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讨论,大家都为走马河的城建工作献计献策,我们通过听证会,政协座谈会,老干部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等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综合各种意见以后,再做科学决策。”
  他顿了顿,道:“莞城的情况和其他任何市的情况都不同,莞城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整个人口和经济规模都排在全国地级市的最前列。但是我们的城市却不存在。
  我们莞城散,没有一个中心,我们莞城脏,因为没有城市化的管理。我们莞城乱,因为铺得太开,各区各自为政,没有中心。
  我听很多人都说过,第一次到莞城,不知道莞城市府在哪里。
  驾车在莞城走一段路,有一个像城市的地方,绕一圈才发现根本不是,然后再走一段路又有那么一个地方,最后转完了,也不到究竟哪里才是真正的莞城。这不得不说,是咱们莞城的硬伤啊!”
  莫正脸色微微一变,皱眉不语。
  良久,他道:“小陈,你是不是兼任走马河区书记?这样吧,我们稍后去现场看看,到你的治下走一走,让我也看看你们的具体思路!”
  陈京道:“欢迎书记去走马河,我立刻去通知让做安排!”
  “别!”莫正压手道:“你就给我坐着,安排什么安排?我去那个地方都要先安排吗?”
  陈京道:“书记,我们莞城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是要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引进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我们自己的核心工艺技术。换句话说,我们要打造升级版的‘共和国制造’。按照这个计划,我们必须要努力改变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
  要改变这种一盘散沙,脏乱差的局面,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现在班子必须要跑好这第一棒,为我们后面的继任者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莫正点点头,道:“你刚才说的那个决策方式很不错,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然后再决策,这值得提倡,听证会的方式也值得提倡!”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欣欣向荣!
  莫正视察莞城两天,到走马河视察就整整耗费了一天时间。
  陈京执政走马河的确给走马河带来的变化很明显。
  如果说其他的区县给人的感觉是脏乱差,那走马河的卫生条件,环境条件比其他地方不可同日而语。
  陈京接任走马河书记第一件事就是坚决整顿环境卫生,狠抓环境保护,花大力气治理走马河境内的几条小河。经过了近半年的大治理,走马河相比以前变化很大。
  不仅是莫正一行感受到了变化,就是莞城党政班子,平常走马河在他们眼皮底下他们没在意。
  而这一次真正深入实地的考察,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陈京在走马河还是挺有作为的。
  尤其是走马河以前最乱的沿河棚户区已经全部拆除了。
  棚户区拆迁以后,按照新的道路规划,土地重新平整,而且在主要干道两旁的绿化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整个区看上去整洁了,也干净了,人居环境变化非常大。
  莫正对走马河的变化很赞赏。
  他对同行的蒋铭仁和岳云松道:“看到走马河的变化让我相信,莞城也可以搞得很漂亮,制造之都也可以适宜人居。你们搞的这个城建计划有可能是走对了方向!”
  而莫正对陈京的指示则是:“投资过大不可掉以轻心,要多请专家把脉,要多开听证会,多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要保障整个城市改造工作有序、和谐进行,绝对不能够拍脑袋办事。也绝对不能够做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莫正除了考察走马河的城市建设以外,陈京还给他介绍了走马河跨区域合作,支持高端优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陈京在汇报中表示,制造业是走马河的根本。
  走马河的经济改革不能够盲目的抛除这个根本,走马河要保证地区竞争优势,还得从制造业着手。
  走马河力求打造的是高端、高质量的制造业,要鼓励制造业企业在多做优质产品的同时,学会建立自己的品牌。
  莞城的制造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有电子产业、服装产业、家具产业还有工艺品、灯饰等等行业。
  陈京还表示,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制造业永远不会被淘汰,在发达国家,依然有高端制造业的存在。
  陈京带领莫正参观了走马河注塑龙头企业莞城海蓝,在生产车间,海蓝董事长沈海蓝拿着一款剃须刀配件给莫正介绍:“剃须刀配件看上去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是男人都知道,电动剃须刀全球只有飞利浦做得最好。
  而飞利浦的核心技术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制作工艺上面。
  剃须刀刀头目前最好的还是荷兰制造的,国内给飞利浦代工的企业都无法做出最高端的刀头。
  海蓝这一次受益走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