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是点价格便宜的,还是点贵的,经过林泽严厉再三叮嘱,每个镇上大排档的员工都拿出最好的态度和热情对待。
开摊第一天,十个大排档摊子皆是生意兴隆。
比较远镇上的员工没办法当天返回,便派了一个人先送消息和银子跟林泽交代生意情况,剩下的则准备继续把剩下的河鲜卖完,晚上随便找了客栈要个大通铺床位应付,想着赚钱半点不觉得累和委屈。
这种情况林泽有预料,事先就点了头的。
因为才开始不清楚其他镇上具体情况,所以不能鲁莽直接让大家收拾行李安排在外面驻扎,等大排档生意稳住后,林泽才打算安排人在这些镇上长期住着。
至于比较幸运抽签抽到就在南阳镇的员工最爽,天渐黑客人离开后,就直接把剩下的河鲜等东西放到泽珛私塾,轻轻松松回村休息。
工钱林泽是一周一结算,反正都是一个村,房子田地都在,村民不怕林泽赖账,林泽也不怕村民带着银子跑路,毕竟十几两银子还不至于让大家冒着犯罪的险背井离乡。
不过出现那种乱报金额自己昧银子的肯定会有,但只要不太过分,小小误差林泽还是可以接受。
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一点油水都不给捞员工干活肯定就没那么卖力,具体的数目他心中有个账,时间久了就知道哪些人可以长期留,哪些可以踹掉换人。
…
跟林泽猜想的差不多,钱财动人心。
第一天活干下来,众人看着满满一箱子铜钱收获真是眼睛都快闪瞎了,收钱的时候没注意,干完活之后算账数钱才被吓到。
满满的箱子铜钱估摸起码有十几两,一天的功夫竟然卖了这么多,就算不是净赚的银子,可除去成本后也是非常可观的。
面对这种一天就能赚好几两甚至更多的买卖,生出贪念是肯定的。
“俺的乖乖,这才是第一天呢,这摊子就能这么赚,要是过几天名声传出去了那得来多少客人?今天好些吃完还买了带走的!早知道卖河鲜能这么赚钱,咱们就自己干了……”
原本还觉得林泽一天50文的工钱很多,可如今对比摊子收入,众人难免生出几分落差。
反正都是他们在干活,凭啥林泽拿大头,她们就拿一点点?
“凭什么?你们当买卖那么好做的?真那么好做是个人都发财了……”
看着眼红归眼红,可还是有脑子清醒的。
姚婶儿就是其中之一,她年纪最长,见识也最多,看着自己同组的人心神动摇,没好气,
“光卖河鲜就能赚钱人家河边村子的村民还能等到现在?没有独特的调味料咱们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吃?没有人脉咱们能在镇上最繁华的街道占到摊位?打点不好你想在镇上摆这么大个棚子没人找你麻烦?”
“你们以为林泽这摊子没投入点血本?这棚子、桌子、椅子等等不要本钱?哪天生意不好东西卖完不坏掉赔的银子你们能赔得起?光看赚银子,不看花银子赔银子的时候,你们还想单干,脑子坏掉了吧……”
“有精力东想西想,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现在手上的事情做好,一天五十文,每个月按照摊位赚的银子多少增加奖金,一个月下来有多少自己算算,这是稳定没风险的银子。”
河鲜大排档真正赚钱的重点不是河鲜,而是在于河鲜的调味料方子。
教会大家做的菜林泽都是想过的,菜品制作过程可以复制,但是没有相应的调味料是绝对做不出来味道的,所以不怕员工动歪心思跳槽自己单干抢生意,反正重点在磨成粉的调味品上面。
就算村民自己能琢磨出点什么,没有本钱和人脉,以及足够的社会经验,想做买卖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暂且不说生意赔本的问题,就是打点混混地头蛇和找个好摊位这两点,就是大多数人不一定能办到的。
“想挣大钱得看自己有没有本事,没有手艺就别眼红人家的瓷器值钱……”
被这么教训,村民看着银子眼红生出的贪念立马烟消云散了。
可不是嘛,做买卖可是有风险的,就她们村里的家底,弄不好全搭进去倾家荡产,没本事还是老老实实的干活,反正不管大排档赚钱还是赔钱,只要生意继续,她们的工钱就照样拿着走。
何况林泽现在的地位本事,得罪之前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担后果。
“呵呵,我们就是感叹下,瞧姚婶儿你说得那么认真做什么,林泽那么照顾村里,我们怎能做那些没良心的事情呢……”
众人尴尬笑笑,掐灭自己小心思赶紧笑呵呵和稀泥,以防被人打小报告,丢了活可就真得狠狠打嘴了。
第120章
河鲜是好东西;做好了绝对是美味,可要做不好就是讨人嫌的腥味,精打细算的百姓是不会在不值得的东西上乱花银子。
味道方面林泽是非常有信心的,他拿出来的东西说不上绝世珍馐;可放在青山县这种小地方绝对还是够看的。
堪比酒楼味道;价格却实惠很多,再加上小二招待的服务;河鲜大排档迅速被百姓接受是很正常的事情。
短短一周;大排档的营业额和客流就稳定了下来,并且随着知道的人越多;业绩逐步上涨。
林泽和章珛夫夫俩算账的时候喜不自胜;干活的员工们也高兴不已;因为一周结束就是结算工资的好时候。
按照基础工资大家一周工资是350文;不过实际到手的可不止,加上干活地方的远近、每组银子业绩的提成,最后大家拿到手最少的也有400文,最高的有600文!
要想马儿跑得快;当然要给马儿喂饱草,只要认真做事的人;林泽在发放工钱方面绝对不会小气。
他以前在现代虽说也是个经理职位不错,但说到底还是给老板打工的,深知工资不到位,员工干活绝对要懈怠,小气的老板是留不住人的。
生意是细水长流的事儿;该舍得的地方就要舍得,怕花银子就不要搞投资。
一串一串的铜钱发出去,员工们高兴激动得脸色发红,帮林泽发银子的林大昆也是看得眼睛发红。
尽管是打算让林大昆帮忙做事,但鉴于大房一家的性格,林泽暂时还没有动用,继续调。教中,时不时给点鞭子,时不时给点刺激。
对爱财又小气的人来说最大的刺激是什么?那就是摸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却放不到自己口袋。
这手段效果绝对是明显的,林泽念一个员工名字跟工资,林大昆就按照吩咐递上一串铜钱,然后心里就跟针扎似的疼一下。
眼睁睁的看着大排档员工们高高兴兴揣着大把工钱走人,林大昆心头滴血,没忍住出声儿了,
“臭小子,你真是太不会做生意了!咱们老林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败家子!6天五六百文的工钱,一个月就是一两多的银子,都快赶上掌柜了,这些人不就是跑个路,卖个力气,还都是小哥儿妇人!”
没错,林泽一周算的是7天,但大家实际只干了6天的活,竟然还有一天休息白拿工钱。
如此工钱远远超出镇上的正常工钱水平,没有文化不识字的普通人,光靠卖力气一个月想赚一两银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干活管事不多扣你几个就是好的,哪里还有什么奖金。
但在林泽看来却不一样,无论识字与否,他只看最后创造的业绩结果。
如果员工只给你创造100%的工作价值,给100%的工钱没问题,但如果人家创造150%,你还给100%,那就是逼着优秀的人跳槽。
“我的钱我乐意,我是东家我高兴,有本事你当东家啊。”
甩给林大昆一个嘚瑟的笑容,林泽拍屁股走人。
气得林大昆原地跳脚。
嚣张,妈的实在太嚣张了,比他当初风光的时候还嘚瑟。
可这臭小子这么大方,那咋对他这么小气呢,被关在这破私塾大半个月了,天天闻着□□就是不给他吃一口!
“当家的跳什么跳啊,有功夫跳赶紧过来干活。数钱呢,这么多铜板得数到啥时候啊,林泽这小子也真是,直接拿到钱庄去兑成银子不就得了,非得让咱们再数一遍……”
旁边,大房其他人正在彪壮教练的皮鞭下,兢兢战战满心怨念的数铜板。
他们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但问题是这银子却不是他们的。
这个悲伤的故事,啥时候才能结束啊,呜呜!
……
…
不管林家大房被林泽恶劣的脾气收拾得如何悲伤。
这边,拿到工钱的大排档员工们是欢喜的一块儿跑到菜市街去割肉,高高兴兴回家庆祝。
一群妇人气势昂扬的跑到肉摊子面前,差点没把猪肉老板给吓死,还以为自己卖的肉出了什么问题,这么多娘子夫郎一块儿跑来找麻烦,双腿当时就软了。
结果搞了半天人家是来割肉的,还每人都割1斤!
喝,这可是大生意,平日就连镇上的百姓都很难得割一斤整的,乡下人更是一两二两的抠搜。
猪肉老板的心脏真是坐了回跌宕起伏的过山车,从青到红,最后涨红着脖子高高兴兴赶紧杀猪去,跟对自己祖宗似的热情。
把一群河坝村的娘子夫郎们给乐的,其中不会说话的闷汉子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每个组负责招呼工作的几个年少郎更是挺起胸口一副嘚瑟笑,对着老板指点江山,让人免费送几块猪骨头,长这么大他们可是头一次赚到钱,还是这么多,回去倍儿有面子。
“老板,把你块儿猪板油卖给我添上,我娘念叨这油老久了……”
说话的袁黑子就是负责招呼客人工作的少年郎之一,还是里面年纪最小的,才十五岁。
今天领工资他是员工里面最高兴的那一组,因为他们组这周的业绩,对,林叔说的业绩银子最多。
所以他们这组人的奖金就最多,然后因为干活时大部分客人都是他招揽的,因此同组的人就主动多分了他十几个文,他这才拿到了足足六百多文钱。
袁黑子从来没想过自己有天能赚到这么多钱。
他虽是个汉子,但是身体瘦得很,干不了农活,他自己又嫌下田太累不想动,久而久之就成了村里游手好闲的懒人,跟着村里年长的混混瞎跑,不出意外等他长大估计就是村里混混的下任接班人。
林泽招工的时候他压根就没什么想法,像他这种人嫌狗厌又干不了活的谁招工招他啊,他是他娘逼着去的,本来就是去走个过场应付他娘,结果没想到竟然选中,惊得村里人下巴跌了一地。
可他当时没高兴,林泽开的工钱多,可他怕累啊,就他这瘦胳膊瘦腿的,连他童养的小夫郎都比不过,他去干活不得累死啊!
别当他傻,不知道工钱给得多活肯定干得多。
但万万没想到林泽给他安排的活儿一点都不累,就是招呼人,胡言乱语把客人哄进棚子坐下就成,其他啥事儿不用他操心不用累。
靠嘴皮子赚钱,这可是他们这种游手好闲小子们的拿手好戏,聊天吹牛皮他们最在行。
足足六百多文的工钱,几斤肉就花个零头,想到家里那个比自己还壮的童养夫郎,长得虽然不够好看,但怎么说都是他未来要成亲的小哥儿,从小到大把他照顾伺候得周周到到还蛮乖的。
于是,袁黑子又去糕点铺子买了一包红豆糕,布庄买了布,才回村去,这回看他爹娘还骂他没出息不。
一群出去了六天的人带着大包小包回村,在村里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民们纷纷凑过去看热闹,听闻大家干了6天活就拿了好几百文的工钱,真是吸气又羡慕。
早知道林泽对给他帮忙的人大方,真没想到能大方到这种程度,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良心老板啊,这读过书的秀才郎家里,就是跟其他员外不同,东家当得实实在在。
村里的羡慕围观袁黑子没跟着凑,笑笑就赶紧从旁边溜走了。
尽管他也很想炫耀炫耀,但没办法,他买的东西太多了,得赶紧提回去,没那个力气功夫拖着一大堆东西跟村民吹牛皮。
再说他以前玩得那些‘哥们’还在村里呢,那些人可都是狗皮膏药,知道他赚了钱还不来找他借?那些人是借钱吗?拿出去就打水漂。
他以前是游手好闲不想干活喜欢玩,可脑子又不蠢,他跟着那些人瞎混还不是想赚轻松钱盖大房子过好日子嘛。
但袁黑子不想碰上人,他那些狐朋狗友却早就事先在他回家的路上等着他了。
“狗,狗头叔,好巧啊……”
看到对面以张狗头几个老混混领头堵路,后面小混混虎视眈眈,袁黑子笑容僵硬,心里不停的MMP爆粗口,暗道到了血霉竟然把张狗头这群老混混吸引来了。
同龄的小混混他还能应付,但像张狗头这种镇上都混得有名字的老混混,他就只能犯怂了。
“黑子,咱们废话不多说,听说你这几天混得不错啊,狗头叔这两天手头紧,你借点给叔周转周转,改天叔有了再还你,都是跟着叔混过的,咱们这群人就讲究个义气对不对……”
张狗头嘴边叼着根狗尾巴草,几十岁的人了还跟小年轻似的吊儿郎当,口气倒是说的大哥大,但干的事情都是鼠辈。
什么周转借,分明就是明抢,这些人借钱压根从来就没想过还,张狗头更不用抱有期望,这家伙连自个儿亲娘儿子都不管的,指望他借了还,还不如指望太阳打西边。
“叔,我哪儿来的钱啊,就我这懒样啥重活都干不成,林秀才能给我多少工钱?人家都拿几百文,我就拿了个保底,都买东西花光了,不信叔你看,光是这匹布就花了一大半呢。”
袁黑子心里戳小人,面上露笑打哈哈。
反正自己挣的辛苦钱,怎么抛洒浪费都不能借给这些有去无回的人,太不甘心了。
**************************
虽然做混混的人游手好闲看着没出息,但这群人其实脑子特别滑。
袁黑子年纪不大,但从小跟村里这些不着调的人打交道,偷懒耍滑学得多,脑子转弯也没少。
而相比其他大多数没人管教的,他家里爹娘从没放弃过把儿子掰回正途的想法,所以比起其他不成材的败家子,袁黑子多多少少有些底限和梦想。
自己好不容易赚的银子都还没回家跟他爹娘炫耀下,就被张狗头拿走怎么想都不甘心。
“狗头叔,我真没钱……”
反正不管面前的一群人怎么说,袁黑子就是咬死了没钱,大不了最后挨顿打就是了。
同时他也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就怕这些以前的‘哥们’手头紧找他支援,镇上买完东西他就让把荷包给他家沾亲的一个婶子帮忙带回村,晚上再去拿。
“……”
袁黑子身上就十几个铜板装样子,摸索了半天没得到收获的张狗头脸色不好看。
其实要不是真憋急了没办法,张狗头也看不上村里这几十几百文的铜钱。
这些年张阿婆祖孙在村里过得苦,可他在外面是很逍遥的,跟着镇上的地头蛇混,到处收保护费油水钱,日子过得潇潇洒洒。
要不然他哪能在青楼勾搭上漂亮姑娘,让人家心甘情愿的白给他生出个儿子来。
但这人哪有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坎。
在外面混了好些年,张狗头最近也腻了,看着其他同龄人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形单影只冷被窝,老娘埋怨、儿子不亲,除了几个酒肉朋友天天吹牛喝酒,他好像就啥都没有了。
某天,冷不丁的在路上看见几个老乞丐,那脸咋那么熟悉?
喲,那不是他小时候最佩服的老大哥嘛!当初还是对方带他出来混的呢,那风光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咋现在变成乞丐了呢。
当时张狗头的心情就复杂了,回去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反思。
年轻时候只觉得自己过得舒服潇洒不觉得有什么,但自己混了这么多年没混出个名堂,从小混混到老混混,人到中年好像什么没落下,家里关系也弄得个陌生人似的。
要是他再这么下去,不存点银子,就他那恨不得他这个爹赶紧死掉的儿子,以后能给他养老送终吗?
那肯定不能啊,换他他自己都不愿意,那便宜儿子他打小就没管过。
对自己的德行,张狗头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所以左思右想,他就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趁着现在还年轻力壮,赶紧存点银子,以后省得像他崇拜的那个老大哥一样,流落街头当乞丐,日子太凄惨了。
除此之外,他其实也有点想收手的心思,毕竟他年纪越来越大,再过几年混混界就得更新换代,他这种老东西肯定要被取代。
于是,抱着这种心态,张狗头就找了几个他觉得靠谱的兄弟,准备一起干点什么捞一笔。
但他们没技术没本事,压根就不知道做什么,最后合计,众人决定拿生命当赌注,出去跑一趟商算了。
跑商虽然辛苦危险弄不好半路丢掉命,可赚钱也是人尽皆知的,去一趟回来发不上大财也能买上田地下半辈子不会饿肚子,运气好翻身住大房子吃香喝辣的也不是没有。
在利益的诱惑下,几个脑子发热的混混就跑去借了一笔高。利。贷做本钱,雷厉风行的开始干事业。
几个不靠谱的家伙凑在一起,那结果当然肯定不靠谱。
一伙人带着货物兴匆匆出去,然后就赔得干干净净回来,不仅银子没赚到,还背上了一笔巨债,一个个现在都在抓脑袋的想怎么还债。
张狗头也是一样,他借了整整五十两。
人家最后还能卖房子田地还,而他家徒四壁就得卖人,不仅儿子要卖掉,他自己也得跟着卖,才能把事情解决清楚。
这下他是真给吓到了,虽然不怎么管儿子,可那好歹是他的种,要给他张家传宗接代的,咋能卖给别人呢,还有他自己潇洒了这么多年,这把年纪卖身为奴他也活不出来啊。
没办法,张狗头就只能把注意打到身边这下混混兄弟跟班身上,每个人能捞多少是多少。
可不幸的是,能跟他混在一起的都是半斤八两……全部捞完了也才几两,顶个屁用。
“妈的,就知道你小子没出息,滚滚滚!”
人家身上摸不出钱,张狗头也只能将人揍一顿放了,毛躁的离开找下一个。
…
而袁黑子等这些混混彻底离开走远,才捂着鼻青脸肿的脑袋松口气,哭着回家跟爹娘告状。
再怎么说他也就才十五岁的年纪,在家里独生子又被宠,被人揍成这模样哪能不委屈。
以前不告知那是因为要跟着混,现在他都找到活能挣大钱,以后不跟这些人混了,他干嘛还忍着!
被揍了一顿的袁黑子回到家,连这几天在外面干活的辛苦都没抱怨,就先给家里把张狗头借钱不成打自己的事情给父母添油加醋交代了。
袁家父母看得出来自己儿子肯定说夸张了,不过那肿得跟猪头的脑袋却事实,张狗头那不要脸的老家伙确实把他们儿子打了。
“滚犊子的,张狗头那不要脸的东西,回头老子找人堵他揍回来!”
袁爹虽然不混,但脾气也是一股子江湖气,所以他儿子能往混混路上走,多少还是有点基因影响。
袁阿娘翻了个白眼,这口气找肯定是要找回来的,但张狗头那种光脚不穿鞋的人是能直接对付嘛,回头准报复。
“想揍找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蒙他头,不然张狗头肯定要赖上咱们家,他都找咱们儿子要钱了,估计又不知道在外面干什么事情,明天我去镇上找张阿婆说去……”
不管张阿婆能不能管得了不争气的儿子,说了总归有点用,孝字头大,张狗头再混也得对他娘低两分头。
袁爹点头,果然还是女人心细,“还是孩子他娘你有主意。”
“那可不,这个家不靠我和平哥儿,就你们爷俩早散了。甭说这些了,黑子,这回你到底拿了多少工钱?买这么多东西还有得剩吗?你花钱能不能节约点,不然过两年成亲了平哥儿怎么生孩子,你啊,多想着点家里行不行……”
比起儿子挨揍,袁阿娘更加关心儿子挣了多少钱回来,反正她这个儿子也不争气,多挨点好。
家里穷,一年到头除了田地其他都没什么进项,再过两年家里两个孩子身体长起来,就该成亲圆房生孙子了,现在不赶紧存银子,以后孙子落地了吃啥喝啥。
这些话她都念了无数遍了,袁黑子以前听得烦,但现在却是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再看看旁边模样普通,但脸红起来也有几分颜色的未婚夫郎,眼巴巴望着自己依靠的眼神,年少的他头一次感受到了当家里顶梁柱赚钱养家的责任感。
“娘,我哪有不念家里,那以前不是赚不到钱嘛,我力气小干不了多少田里活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你看我今天赚钱就给你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娘你们放心,林东家给工钱可大方了,我这次6天拿了600文。”
“600文?真的!”
工钱一交代,袁家家里众人就瞪起了眼,有些不可思议。
六百文算下来一天就是一百文,之前不是说50文一天的吗?怎么发工钱的时候涨了这么多?他们儿子真没撒谎?别是出去不知道干了啥拿工钱当幌子吧。
家里怀疑的眼神明晃晃,袁黑子自个儿也猜到家里肯定不会相信,因为拿工钱的时候他自己都是懵的。
不过他是真的挣了这么多嘛,发钱的时候林泽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张‘工资条’。
说上面记录着大家工钱的具体明细,每一个铜板为什么发,为什么扣钱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家觉得哪里不对有问题都是可以提出来的。
虽然当时大家嘴上说不用这么麻烦,但不可否认,林泽此举让人很感动。
他们这些村里人出去干活被无缘无故扣钱是很正常的事情,心里埋怨却从来不敢说,还得笑脸拍马屁,就怕丢了活干。
现在工钱弄得明明白白,克扣奖励都是透明的,工资条不认字他也能找别人看,做不得假,大家都心服口服。
而林泽这边也是在为以后用掌柜时,以防掌柜克扣下面人的工钱导致怨言出问题做铺垫准备。
“娘你们放心,这都是发的工钱。东家说了,我们工钱只有最低,没有最高,能拿多少看自己努力和能力,能拿这么多都是我嘴皮子好,哄的客人多,我们那组人赚的业绩,恩,就是银子最多,所以奖励也就多了,不信你们看这个工钱条,上面都写着这钱是怎么来的呢……”
袁黑子把工资条拿出来,生平第一次觉得挺胸抬头,堂堂正正。
“诶,看来我们家黑子这回真出息了。”
家里人都不识字,但看着黑子白字的纸张,心里就觉得安心,笑容欣慰。
当晚。
河坝村其他大排档员工家里也都是相同的画面,一家人看着赚回来的工钱,脸都笑烂了。
“哎哟,我的好儿媳/儿郎就是能干,儿子,当初娘怎么说的,娶妻娶贤吧,还不赶紧给你媳妇端饭去,家里靠你们这些没用的爷们儿喝西北风去……”
“知道知道。”
不知不觉间,原本在家里受尽冷眼挑剔的娘子夫郎们,一夜之间地位悄然提高。
第121章
大排档的生意做起来;赚钱的同时也代表家里要算的账本多了。
现在章珛怀着孩子不能太过劳累,可靠的掌柜也还没有培养出来,所有的账目细节都要自己过目,林泽又开始了堪比之前一个人扛私塾工作的忙碌。
不过现在忙点以后就好过;等生意顺了;人手选定足够,将来就能轻松;现在为了给他未来宝贝儿子赚奶粉钱;再累都是值得的。
准爸爸林泽最近干劲儿十足,连带影响着私塾的学生和前院甜品店的员工也情绪积极;努力赚钱今年好过个好年。
张阿婆也是;她想趁着自己还能动;多给孙子存点老婆本;每天都精神振奋把私塾饭菜和卫生打理得妥妥当当。
连林泽担心她年纪大太劳累,还想请个杂工回来的心思都被她给拦住了。
张阿婆倒不是担心多个人跟自己抢饭碗工钱减少,林泽当初请她干活本来就是存了帮衬的意思,不会在这点工钱上小气;她只是觉得自己还干得动,就不要浪费钱了;对林泽,她有种看自家后辈的心态。
而且私塾的活其实也不止她们祖孙两个人干,那三个特招生每天也会抽时间帮忙干活勤工俭学。
不然这几个村里的特招生光靠家里供他们上学也很吃力,林泽不能太大方直接把学生所有费用都免了,但考虑到村里的生活水平;便在私塾发布了很多适合学生可以赚钱的‘小工作’,间接的给予帮助。
这些‘小工作’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并不只限制特招生。
升米恩斗米仇,没有经过努力吃苦得到的东西是不会珍惜和感激的,而且这般也能激起那些商户孩子的好胜心,有竞争才有进步,要完成教学目标,林泽也不得不手段重点,因为他这不是义务教育。
所以虽然私塾只有张家祖孙干活,但两人并不算太劳累。
张阿婆不能理解林泽更深沉的打算,只觉得让孩子们帮忙是林泽可怜她们祖孙,心里感激不已,干起活来就更认真了,并时常教导孙子要记住东家的恩情。
现在的日子是她们祖孙多年来最舒坦和安稳的,要是谁想破坏她和孙子现在的生活,她就跟谁急。
所以当袁家娘子跑到镇上,来告诉她张狗头可能又在外面惹了祸事时,张阿婆气得直接把手上的抹布扔了出去。
“作孽哦,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讨债的东西,他哪里是有可能闯祸,这肯定是惹事了,不然那个没良心的讨债鬼哪能回村住!”
自己生的东西自己还能不了解么。
张狗头哪次不是有事情了才回村见到人,没事的时候镇上吃香喝辣潇洒自在过年都不回家,久而久之张阿婆也就寒心了,再也不盼着儿子回家了。
也更加明白,她这个儿子没见到人那就是最好的消息,真见到人,就是她们祖孙受罪的时候到了。
如今张狗头连半大小跟班几十文的工钱都想抢,可见是逼到了哪种程度,不然以张狗头的眼光平日哪里会在乎几十文铜钱的。
“不行,我得回去看看,不然这杀千刀的讨债鬼肯定要把老娘的草房子和那三亩旱地都得卖了……”
田地房子卖了以后自己和孙子就没根了。
越想越心慌,张阿婆把中午饭做完,跟林泽打了个招呼,就赶紧拿着荷包出了门。
首先先去码头花钱请了两个身材魁梧力气的汉子,才雇车急急忙忙赶回村。
关键时刻她也不心疼银子了,找两个壮汉跟着是必须的,不然她这把骨头到时候真出了什么事情可是拦不住人的,衙门能帮她教训儿子,也得她有那个力气和命走到衙门告状才行吧。
看多了林泽没回去办事找谁麻烦的时候都喜欢带几个壮汉出门,她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