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珛有点受宠若惊,不过也还能应付,多交际些这些娘子夫郎也是好事,态度不冷也不太热的跟大家打太极,顺便学点育儿经验也是蛮高兴的。
至于珺哥儿更是从小在段府那种高门大户长大,再单纯见过的世面也足够游刃有余的跟这些人打交道。
实在烦了便拉着章珛到后院私塾去,一边聊天一边听着教舍里的读书声胎教。
胎教这个词当然是林泽科普给他们的。
尽管林泽也是个新手爸爸,可到底他是现代人嘛,在知识信息爆炸的现代再不知道也听过许多,多让孕夫听听读书声这些,对胎儿发育好。
现在每天晚上林泽都会腾出一会儿时间给章珛弹弹琴听,熏陶熏陶肚子里的宝宝,琴艺原身会点粗浅,当个乐子没问题。
幻想着以后自己聪明智商爆表、气质斐然绝世佳公子般的儿子,林泽终于体会到初次当爸爸的那种激动和期待心情。
至于为什么那么确定一定是儿子呢,那是因为小哥只能生儿子或小哥儿,两者对林泽来说没区别,都是他的乖儿子。
而章珛听高兴了也没闲着,拉着林泽在床上趴好,积极的给他相公捏捏肩膀按按背。
夫夫俩感情因为孩子的关系更近一步,都大半年了热情依旧,整天甜蜜如斯。
看得郑小洛羡慕至极。
摸摸自己没动静的肚子,每天甜品店关门下班后,就跑到菜市提上跟肉摊老板定好的骨头肉回家改善伙食补身体,珛哥儿就是补好身体才有宝宝的,他也要多吃点!给他向峰哥哥生个小猴子!
于是何家兄弟姐妹就忽然发现,他们管家的抠门嫂夫郎,最近好像特别大方…
而何向峰则发现他媳妇最近晚上特别热情,变着花样的勾。引的他,颇有想把他榨干的形势…
。
所有人最近心情都特别好。
除了江老,这位花甲之龄的老儒生,最近非常的痛并快乐,陷入了与当初方山源一样的三观被打碎重组的矛盾心态。
他本着见识新颖宏伟教育理念而来的雄心,却被林泽手底下的猴子们给煎熬得都快纠成了麻花。
*************************
来到南阳镇不过短短几天,江老一辈子的认知就受到了极度的挑战。
不可否认,泽珛私塾的教学效果绝对是无敌的,上次私塾招生考试学生的底子程度他是亲眼看到的,可短短时间内,私塾的孩子们就能够把基本的《三百千》认完,甚至其他四书五经的生涩字都有涉及。
这个结果固然有林泽高压教育,书本有拼音标准的辅助才行,但如此进步速度仍旧让人不可思议。
在旁听了几天的私塾课程,江老觉得虽然林泽的上课方式有些过于独立特行,可很多技巧却是非常有用。
比如说林泽教学生认字从来不会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而是每节课一个故事,故事跟大家认知的传统故事也不同,天马行空、生动有趣。
孩子们感兴趣学得自然就快,并且因为故事的串联,学生们同时对每个字每个词的理解也学会了,省了很多功夫时间。
这种让上课变得有趣的方法其实其他私塾夫子也不是没有试过,可效果却仍旧远远比不上林泽。
因为泽珛私塾有堂专门的记忆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教学生快速记忆知识的窍门课。
解决了记不住东西的问题,学生学起东西来效果就是一日千里,在江老这个成年人都觉得压力繁重的课程,对已经习惯强度和掌握记忆方法的泽珛私塾同学来说完全不是困难。
就连目前儒生们视为最困难的‘算术’,在泽珛私塾的学生眼中竟然是最简单的课程。
江老深深记得到泽珛私塾旁听课程的第一天,他本打着出个难题给大家下马威,展现下自己身为老先生的威严和知识面,出了道算术中有名‘鸡兔同笼’的题来考大家。
结果……结果就是他吃个下马威,被泽珛私塾的孩子给虐得体无完肤。
“江爷爷,其实你不用看在林先生的面子上给咱们放水,算术您尽管考,数学课是我们最拿手的。”
看着一群孩子天真和认真的眼神,江老满脑子都是‘放水’这个词,他真的放水了?
内心极度郁闷。
妈的,鸡兔同笼这种题他私塾都是起码读书年龄2年以上学生才学的!泽珛私塾的孩子都是魔鬼吧!
参观泽珛私塾第一天,江老是背着手郁闷离开的。
而他一走,一群刚刚冒着‘天真’眼神的猴子们顿时露出真面目,拍桌捧腹大笑,
‘你们看见江老先生刚才瞪大的眼睛没?他来旁听人家私塾课程都不做准备,翻一下人家的课本瞧瞧吗?鸡兔同笼是我们课本上的例题,答案和解答方式上面都有,我们当然会啦哈哈哈……”
尽管还没学到那么深奥的知识上,但大家已经习惯提前预习自学,以免上课跟不上林泽的教课进度挨罚。
但江老并不知道泽珛私塾的课本与大众不同,刚好考的又是林泽编写书本上的例题,这波憋吃得真是太亏了。
“林先生…课本…独一无二,老先生……不知道,明天…注意。”
难得郭子安面瘫脸上都跟着露出点笑容,然后顿字顿词的叮嘱大家后面不要丢私塾的脸。
他原来并不是本身想木楞,只是先天条件限制,这段时间林泽私底下想了很多办法帮助他锻炼缓解这种肢体语言不正常的毛病,郭子安已经能够一次性多说几个字来说话了。
并且因为郭子安内里脑子好使,林泽直接任命对方当班长,比起其他学生,郭子安想得会更多。
拼音、数学、速记方法等等都是泽珛私塾独一无二的东西,林泽能够大大方方允许江老观看,肯定是有用意的,对林先生的心思,整天斗智斗勇的学生们已经有几分了解。
“班长放心,我们一定不会丢人的!”
班长大人发言,众人立马严肃敬礼表态,被管得服服帖帖。
私塾的孩子平日都是跟林泽斗智斗勇习惯了,满肚子坏水,歪主意比邪门歪道还多,思想古板老套的江老先生哪里是这些毛孩子的对手。
一边无比佩服私塾的教学,一边又被私塾无耻的思想教育气得吐血。
看着一脸天真干着把人气到跳脚的孩子们,江老觉得自己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煎熬不堪,每天踏进泽珛私塾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今天这些孩子又会口吐怎样惊言?
…
这些林泽看在眼中,乐在心中。
私塾孩子们有了新的斗智斗勇,以及实践多日所学的对象,他就轻松多了,多了不少时间陪章珛和肚里还没长起来的宝宝。
还有河鲜大排档和寻找盖房子工匠的事情也有精力安排。
不过生意方面大多数还是章珛在管,目前家里的生意不算多,只要不往外面跑,章珛都能处理,林泽帮忙做的就是在关键地方把把关。
他爹林三贵这边倒不用操心,林爹回去两天不到就把媒婆找好了,担着聘礼红光满面像头婚似的跑去段文赛在镇上的宅院那里给姜蓉娘重新提了亲。
这事情让周围和村子的人是又笑话又羡慕。
几十岁再婚的人不是没有,可像林三贵这般弄得跟头婚小子似的却就没了,别说条件如何,半百的人再成亲都怕被别人说老不羞。
不过知道这对老夫妻的内情后,大家的笑话就变成了羡慕和欣慰,波折多年在一起,这缘分不容易啊。
亲提得快,成也成得快。
毕竟不比真正头婚的年轻人,又考虑到给珺哥儿入族谱的事情不能耽搁,林三贵和段文赛都默契的把成亲日子定得近。
初五提的亲,初十就成亲,中间不过五天的准备时间。
吉日当天,河坝村非常热闹,村里人都给面子的跑来林家贺喜。
镇上的人也出乎意料的来了不少送礼的小厮,林三贵成亲那些老爷不方便亲自来,可如此结交林泽的机会又不愿放过,便不约而同派了人前来送东西,表个态度。
这种人际网来没办法避免,林泽只能让林三贵照单收下,记录下名字和东西,以后好还礼。
姜蓉娘跟林三贵重新成亲的当天,珺哥儿跟着母亲入族谱的事情就办了,李老福乐乐呵呵的把珺哥儿名字到进河坝村林家下面,皆大欢喜。
至此,段文赛也松了口气,第三天就准备启程带珺哥儿回县城安心养胎。
珺哥儿很是舍不得,南阳镇有新认识的嫂夫郎、洛哥儿等朋友比县城好玩多了,可不回去又不行,段文赛县令职位在身,必须得在县城坐镇,段文赛也舍不得把他留在这边分隔两地。
无奈,珺哥儿只能遗憾的收拾行李,准备等孩子生下来,到时候出门就方便多了,反正南阳镇距离县城来回也就半天的时间。
出来多日的江老也准备同路回去,毕竟他也开着个私塾不能离开太久。
不过在临走前一天,江老主动找到林泽,提了当初交流宴时,林泽说过的‘交换生’点子。
多日观察,他不得不承认林泽的私塾尽管思想教育很气人,可教学成果和方法的确值得学习,就算不能学到林泽这里的独门知识,能够借用林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是巨大的收获。
如果进行交换后,他们私塾的学生能够接受泽珛的上课教学方式,并且使用这些方法加深学习效果,他日青山县的才子出现率必定比其他县城高出很多。
其实江老更想直接喊大家跟泽珛私塾合并成书院,这样就能够共享林泽的拼音数学速记等等独门知识。
可一想到林泽安排的那思想教育课,一想到泽珛私塾不到几个月时间就已经被教歪的学生,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咱们还是不要太贪心,不然青山县教育事业肯定毁于一旦!
而如果交换的话,说不准等泽珛私塾的孩子们到其他私塾体验过后,他们还能重新教育下思想把人掰回来。
老家伙倒是打的好主意啊,学完他的好办法还想挖他墙角。
想得美……
林泽当然不能痛快答应,交换生他喜欢,但他是有条件的,
“不行不行,江老按照你这么交换我可吃大亏了,先不说你们学习我的方法我本来就比较吃亏,我私塾可是要住校的,你到时候拉一堆人来,光是伙食费我就得亏一大笔,我私塾食堂吃什么这段时间您可是看见的。”
泽珛私塾食堂饭菜确实值得一点,江老老脸红,不好意思,
“那其他私塾的学生来我让他们教点伙食费,交换一个月时间,伙食加住宿3两。”
“不行,这还是我亏啊。我私塾学生都是有教学承诺的,耽搁一个月落下课程到时候考不上童生,我是要退学费的,而且不客气的说,我学生学习进度那么快,去了你们私塾能学到什么,你们教学进度才教到哪里……”
这嫌弃的话并不过分,同样年纪的孩子,林泽这边教的东西却是多很多,且快很多。
在学认字的同时泽珛私塾的学生算术、诗词都在同时进行,哪怕算术诗词都是基础的,比起其他私塾还停留在单一的认字教学上,也是高出很多。
“那你小子提的这个交换生,到底想怎么交换?”
“很简单。首先第一,你们的学生到我这里学一个月,住宿伙食加杂费每人给5两,这个银子不能让孩子承担,那些孩子家境负担不起,这是咱们私塾的交流活动,理应由私塾承担,你们同行跟来的先生一个人我要收10两。”
“大家都是为了学生好,我就不计较你们偷学我私塾的教学方案,学回去的东西最终也是受益各大私塾……”
“这个可以。”,江老点头,觉得合适。
“第二,你们的人必须跟我签个契约,我私塾的教学方法有时候比较严苛独特,必要的时候会施行体罚,如果孩子受不了可以走,但事后不能找我麻烦。”
江老再次点头,赞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严苛是必须的。”
“好,最后我的学生因为教学进度,只能去你们私塾5天,届时他们的吃住条件你们不能安排的比我私塾平日的差,如果他们犯了什么错,你们记下来告诉我,我来罚,你们不许动。”
“你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听到这里江老瞪起了眼睛。
不公平啊,他们的学生交给林泽随便处理,林泽的学生他们却不能动,这是不平等条约嘛。
“要是你们不愿意,要罚也可以,我乐得轻松。但前提是,到时候我这些孩子做出什么惊人的事情,你们别找我告状。”
林泽无所谓笑笑。
闻言,江老凝咽,表情微妙。
回想多日所见所闻,半晌,才诺诺道,
“……那我回去跟其他私塾的人商量下吧。”
第119章
看着江老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林泽心情倍儿好。
江老是青山县的儒生大佬,威望高得吓人,再加上师门背景,基本在这个小地方对方说要做的事情;其他人就算心中不愿意也不会拒绝。
而交换生这个事情;更是怎么看都是他吃亏,有江老牵线领头;众人放着好处不吃。
不过在林泽看来他并不吃亏;胜利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兵不血刃、不战而败。
他这叫文化入侵,21天养成习惯;敢把学生往他这里放上一个月;他保证下回泽珛私塾招人的时候;青山县其他私塾只能干瞪眼;不想私塾倒闭,就只能乖乖听他指挥!
段文赛等人离开,紧接着河边村的河鲜也打捞好匆匆忙忙送了过来。
光是鱼虾蟹足足就有万斤左右,其他螺蛳贝肉黄鳝等等约莫五千斤;领头送货的人是王毛子,销路是他联系的;村里也不管他才十几岁,反正交接工作交给他主持了。
“你们这是怕我跑还是怎么的?一下子给我送这么多。”
林泽看着码头船上密密麻麻的货物没忍住嘴角直抽抽。
虽然最近天气开始转凉,东西不会坏得那么快,可河鲜这东西不同,一旦死了没有急冻保存是很容易腐败臭的。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想好保存的办法,非常简单的硝石制冰,找个地窖做简陋的‘冰箱’使用,可头一次就送这么多数量他这边具体大排档开摊情况还没稳定呢。
章珛也非常为难,“我记得按照契约首次送货我定的是八千斤鱼虾蟹,两千斤螺蛳贝肉这些……”
“林先生林夫郎,是这样的,今年河里的产物比往年多了很多,我们怕不捞点都堆在河里闹腾,后面就都死了,所以才多捞了些,这多余的我们就当半卖半送,你们给半价就行。”
王毛子也不好意思。
不过谁让今年河里产得实在太多了,再不赶紧捞些出来,河里挤在一起后面很容易全部光荣牺牲,这些都是淡水河鲜,不敢往远了靠海那边游。
林泽闻言沉吟一会儿,才脸色严肃点头,
“既然如此,这次就算了,但以后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必须先按照契约来,不然我跟你们签契约做什么?我这边销售数量也是有预估的,超出了预估剩下我就得赔钱。”
“这次作罢,如若再有下次我会找你们按照契约索赔,你回去告诉那些村民,如果担心鱼捞不完死掉的话可以先风吹腊起来,我到时候也会收购,你们那边村子过年不是都擅长做腊鱼干虾么。”
“林先生,你还要买腊鱼干虾啊?这农家人都会做,能,能卖得出去吗?”
王毛子听他们竟然要风吹腊鱼跟干虾,有些吃惊。
他们河边村子因为鱼虾太多,每年过年其他村子人都做腊肉香肠什么的,河边村就只能做腊鱼干虾,如此方便保存。
以前大家也不是没想过卖鱼虾的干货,但是大多跑商根本不愿意带这种利润低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一般农家人自己都会做,根本舍不得花钱在外面。
所以林泽要收购,王毛子确实吃惊得很,想不出林泽有什么方法变废为宝。
“我自有我的办法,你们做好原产提供就是了,银子不会少你们……”
河鲜死得快,着急处理,林泽可没时间多啰嗦。
给王毛子结了账,当天下午就回村把之前招好的人手喊到一起,交代安排,务必尽快把手上的河鲜卖成银子。
村民们早等着林泽发话上工赚钱,各个激动兴奋,认认真真把林泽交代的话记牢,然后按照分组抽签,决定他们上工的地方。
6人一组,分了10组,数万斤的河鲜跟螺蛳黄鳝分下来,一组大概能拿到一千多斤的货。
如果是平日,村民肯定得发愁这么多的河鲜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就卖完,今天卖不完死掉明天可就臭了。
但现在大家不愁了,暂且不说林泽配好的调料做出来的河鲜味道堪比酒楼,就是单单是林泽神通广大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的冰,就足够大家信心满满,不愁卖完不东西坏掉了。
一千多斤的河鲜货听着多,可只要大家认真卖,一个城镇完全很快就能消耗掉。
河鲜货送过来的当天晚上,林泽就把大排档营业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抽签抽到近的就回家休息,抽到比较远的镇担心去晚,连夜就赶车出发了,为了挣钱所有人都很努力。
每个镇上的摊位林泽也都是提前打点好的,所以大家只需要为招揽顾客发愁就可以了。
第二天中午。
青山县数十个小镇,不约而同在最热闹的街头出现一个用油布搭起来的大棚子。
那大棚子十分特别,油布是喜庆的正红色,非常醒目,里面整齐的桌椅板凳,炉子开火马上飘出的鱼汤味儿,顿时就吸引了路过所有人的视线和嗅觉。
“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天气凉,各位进来歇脚喝完鱼汤暖暖身,咱们‘好味道’河鲜今天头一天开张,鱼汤免费喝,其他吃食打八折,消费20文以上还送一盘麻辣螺蛳,味儿十足。”
“对对对,今天买就送,多吃多省钱,不吃进来喝完免费鱼汤给咱们凑个人气,咱们也乐呵。”
随着人群的围观,大排档干活的村民马上就招呼喊了起来。
有些话是林泽教她们的,有些话是她们自己经验琢磨的,反正第一天开张不管赚多少,总之先把客人招呼进来坐下再说,有人气才有生意。
每组合作的村民中除了干体力活的汉子嘴巴功夫弱了点儿,其他都是平日来镇上卖过小东西脸皮厚的妇人夫郎,多少有点做买卖的经验,最不怕的就是抛头露面喊生意。
更何况每组人中,林泽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机灵的少年郎当小二招揽顾客。
“呀,鱼汤免费?真的假的,不吃其他东西也能喝?”
人都有个占便宜的心理,一听说免费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底层人赚钱不容易,对这种新开没尝试过的吃食摊子是抱着迟疑态度的,万一不好吃浪费钱可就心疼死了。
谁都知道鱼虾蟹这些不好煮,特别是鱼,弄不好腥味重得很,花钱在外面吃鱼实在不划算,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想吃鱼河里哪里捞不着……
本来大家只是看大排档的棚子搭得喜庆热闹,就围着看个稀罕,可一听说有免费的东西吃,大多数就抱着又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念头动了脚,纷纷涌入棚子坐下。
别说,虽然这就是个路边摊,但有棚子遮风挡雨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两个字,舒服。
对这些喜欢占便宜的人,大排档员工依旧笑呵呵的招呼,挨个把热腾腾的免费鱼汤端上去。
林泽可是说了,他们虽然目前是路边摊,但是什么连锁买卖,规矩从开始就得立起来,首先要微笑服务,甭管客人吃多吃少,进棚子坐下了就要笑着招呼,顾客就是老天爷!
不要害怕这些人占便宜,不要担心摊子亏本,只要按照培训时教的方法做,生意亏了也不用他们赔,赚得多还给大家加钱。
当然,若是不按照规矩来,那罚工钱也不会手软。
有奖有罚,只要听话生意亏了也不算自己的,大家做起事情来就放开了手脚不着急,按照林泽的要求对每个进棚子坐下的人都当成老天爷似的对待供着。
大排档良好的服务首先就赢得了众人的第一感官。那种被人当成上帝供着的风光感觉是个人都会上瘾。
虽然是本着占便宜的心态,可人家这么好的态度你真坐在凳子上吃白食大多数人心里也过不去。
一口鲜香奶白的鱼汤入口,没有半点腥味,用油煎过的鱼熬出来的汤顿时就让人惊了眼睛。
“呀,这鱼还是用油煎过的?”
油在这个时代可不便宜,穷点的炒菜都舍不得多放,谁用油煎鱼来熬汤喝,那多奢侈。
没想到这免费鱼汤还是真材实料的油水货!
众人惊讶于摊子老板的大方和舍得,这么舍得放油放盐,东西得多贵。
大排档员工都是林泽训练过的,会遇到什么情况也都事先演练,见状,当下笑呵呵继续招呼,
“是啊,咱们‘好味道’讲究的就是个真材实料,这鱼汤按照正价要卖3文钱一碗的,不过今天新开张,咱们东家说了,感谢大家光临免费喝,但东西有限一人一碗,两锅汤送完为止。”
“不止鱼汤,新开张菜品都打八折,就是说你点了10文钱的菜,只需要给8文就可以了,就限今明两天,各位喝着鱼汤不错可以看看菜单,喜欢什么点什么,咱们就不一一说了,菜单上都有图有价格,各位随意……”
不同于各家酒楼饭馆小二报菜名菜价招呼,大排档林泽选择了半自助的方式。
一来是避免有些客人听到部分价格高的菜品直接给吓走,又或者吃不起而尴尬,自己看菜单轻松自在。
不认识字没关系,菜单是画的图,价格就不担心大家看不懂了,这些百姓就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银子多少是绝对认识的,关于钱的知识,那是生活必备技能的。
这二来呢,也是考虑到每个大排档安排的员工就那么多,客人多了没法一个个招呼。
所以,自己看菜单自己点菜是最方便和贴心的。
看似简单的棚子路边摊,却让人有种身在酒楼的错觉,只能吃得起路边摊的底层百姓们被这种氛围弄得飘飘然。
再翻开画得栩栩如生的菜单,盯着上面让人流口水的图画,在红色棚子这种刺激味觉胃口的颜色环境影响中,进了棚子的人就不知不觉昏头了。
“小二,给我来个烤鱼,这个香……”
“我要个螃蟹拼盘,这个稀罕,一只螃蟹竟然做出这么多花样……”
“我要一个河鲜大杂烩的,这个图看着舒服,我不能吃辣这个刚好……”
“点20文的菜就送一盘麻辣螺蛳对不?这螺蛳肉有什么好吃的,我尝尝,给我上这个酸菜鱼,正好20文,嘿嘿……”
菜单有图有价格,大中午被刺激了味蕾的顾客就忍不住,按照自己的消费水平决定尝尝鲜。
先不说这棚子做的菜味道怎么样,反正光看图就够味儿让人流口水。
随便点尝尝看,好吃以后可就找到地方了解馋了,不好吃的话下次不来就是了。
反正这种路边摊享受酒楼待遇的感觉,真他娘的稀罕爽快!
*************************
针对大排档售卖的菜品,林泽都是经过细心计算过成本的。
别看什么这样用油超多、那样用料舍得,实际上真正用油盐多的菜品价格都是比较贵的,这部分就是招牌菜,撑场面的。
其余价格比较便宜的自然相对油盐酱醋消耗少。
毕竟古代跟现代不一样,调料成本很高,真像现代那样弄的话,这买卖赚的钱连买油盐的配料都不够。
吃得起贵菜的他有得赚,只点便宜的菜他也不亏,总之这些算盘林泽是不会让自己亏的。
而客人们吃得也高兴。
比如廖三几个常年在镇上做工的汉子就是,兄弟伙的一起凑钱点了满桌的菜。
酸菜鱼、椒香黄鳝、河鲜大杂烩、螃蟹拼盘和烤鱼,外加摊子免费送的一盘麻辣螺蛳肉和鱼汤,配上自己带出来的窝窝头,吃得是满嘴香。
虽然他们没钱吃过酒楼,但是毫不客气的说,这叫什么‘好味道’的河鲜摊味道确实跟它的招牌一样,真的是好味道!
就算最普通的清蒸螃蟹都能弄出花样,中间蟹黄蒸蛋,旁边蟹腿肉,最后又拼成一个完整的螃蟹,看着就赏心悦目。
最重要的是价格还实惠,整桌菜除了酸菜鱼和椒香黄鳝贵点,其他都便宜,总共一百多文,他们兄弟伙一起凑钱吃平摊也划算。
“这好味道还真是好味道,这些菜色好多我在镇上都没见过,以前我在酒楼打杂时候吃过那里剩菜,味道没这个摊子好,哦不,它们这个好像该叫大排档对吧,哈哈哈,名字也稀罕……”
“好吃好吃,这里有棚子遮挡暖和,这个冬咱们就在这家吃好了,它家的东西有便宜有贵的,味道还都好,还不看碟下菜的伺候乐呵呵的吃饭高兴。”
因为没有昂贵的店面租金,空地摊位租金非常便宜,大排档的菜品定价相对再高也比酒楼饭馆便宜。
好吃又实惠,这就是对普通百姓最大的吸引招牌。
林泽出品,必数精品。大排档第一天开张,就以绝对的味道和服务优势吸引了大批客人,并且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古代没有广告打,但口口相传就是最好的广告。
首先吃过离开的客人回去后就跟认识的人分享他们的新发现,说镇上xx街那边开了个新吃食摊子,不仅整得干净,东西味道好,还实惠划算。
“……那棚子店家的东西说便宜其实点几个好菜还是得花不少,但绝对值!我跟你们说,那菜色不客气的说不比酒楼差,好多菜色咱们镇上酒楼都没有,兄弟几个凑钱点一桌平摊就是,刚开张还打什么折,反正就是便宜。”
“对,哪儿的小二服务还好,你不点菜进去蹭免费鱼汤喝都还笑嘻嘻的招待你,这要是换成酒楼早把你轰出来了,吃不起贵的它家还有便宜的菜色,味道也很好,就是油水肯定没贵的多,那也正常,人家不能做亏本买卖不是。”
“真的假的?一个路边摊子的菜色味道都能比得上酒楼了?”
“骗你做什么,不信你去尝尝就知道了,反正我觉得那儿吃东西银子花得值。”
“那摊儿叫什么啊?”
“‘好味道’,大红色的棚子一眼就能看到……”
这话一个传一个,在古代这就是最好的宣传。
不过一个中午的时间,青山县数十个镇的镇民就纷纷都知道自己镇上开个新鲜吃食摊子,价格实惠,味道独特堪比酒楼,是吃不起酒楼普通百姓解馋的好去处。
因为每组人带出去的河鲜都非常多,一个中午肯定是卖不完的,所以下午傍晚都没停火,只要有客人来,就积极招待。
不管是点价格便宜的,还是点贵的,经过林泽严厉再三叮嘱,每个镇上大排档的员工都拿出最好的态度和热情对待。
开摊第一天,十个大排档摊子皆是生意兴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