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草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婆还站在门口,一通臭骂,只骂到天完全黑了下来。这才回了屋子。

她男人已经点亮了油灯。抱着两手,蹲在一跟根矮凳上,瞅着她,嘟哝道:“晚饭咋办?”

他们家,公公眼神不好,看东西模糊一片,基本上没有办法干家务。神婆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干活,所以平素做饭,都是儿媳从地里回来后做,现在,儿媳被骂跑了,这做饭就成了问题。眼看天黑了,油灯昏暗,也看不清,那只癞蛤蟆也不知道爬到哪里去了。神婆叹了一口气,只好先开始做饭,把肚子填饱再说。

自从娶了儿媳,家务基本就落在了儿媳身上,只是近几个月,儿媳身体不太好,图肚子无缘无故鼓了起来,神婆一直觉得奇怪,今天借题发挥,把儿媳痛骂了一顿。结果就是,儿媳骂跑了,只能自己做饭。

神婆已经好久没有自己做饭了,又惹了一肚子气,一边做饭炒菜一边嘟哝着。饭菜做好了,把正在隔壁邻居家玩耍的小孙子叫回家吃饭。

神婆本来是想让小孙子再去抓一只大的癞蛤蟆回来,可是现在天黑了,生怕小孙子看不摔着。所以,只能将就了。

吃完饭,顾不得洗碗!先从先前抓回来的竹篓里挑了一只最大的癞蛤蟆,比逃走的那一只也只是稍小一点而已。

这一次,她稍微有一些经验了,先用菜刀背将癞蛤蟆脑袋敲昏,然后再开膛破肚,把内脏都掏出来,再把药材塞进去,然后开始烘烤。

按照叶知秋教授的办法,烘烤好了之后,便用磨子碾磨成粉。把汤药熬了,吃了一次,这才心安,上床睡了。

就这样吃了两天,就感觉肚子里咕嘟咕嘟的,好像水开了一般。

这两天,儿媳一直没有回来,神婆自然是不会去赔笑脸求她回来的。再说,她现在也很忙,刚刚又接了一个活,是一家人娶妻,但是那新娘子老是做恶梦,男家怀疑是阴人作祟,于是,就请神婆来跳神,跟冥冥中的阴人沟通,看看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对,好整改。

她去的那村子有些远,走路要大半天,晚上得住在那里。以前出门,家里有儿媳照应,她可以放心地出去跳神,现在,儿媳被骂恢回去了,没人照顾眼神不好的丈夫和小孙子。她到底心里不踏实,先给丈夫烙了几张大饼够他吃两天的,然后把小孙子送到黄半仙家门口,让他进外公家去找妈妈,料想儿媳不可能不管小孙子,这才放心走了。

来到村子,找到那家人,已经是傍晚了。

吃过晚饭,便开始跳神。

农村里没有什么娱乐的,看跳神也就成了一项娱乐活动。特别是孩子。于是,新房里就挤满了大人小孩。嘻嘻哈哈的说笑着,等她开始跳的时候,这才安静下来。

她两脚乱抖,两手在大腿上乱拍,全身如同着魔一般乱颤,没想到,她这么全身一抖,肚子里这两天吃了药之后,本来就跟开水一样姑噜姑噜叫了,这一活动,更是叫的厉害,接着就有气体往下冲!

现在在跳神呢,这时候可不能放屁!

神婆努力想控制住,可是,一个还好办,问题是她现在是一串一串的,哪里还控制,到底霹雳啪啦喷薄而出。

别说那臭气,就是那声音,已经让人惊愕,场中围观的人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即哄堂大笑起来。特别是那些孩子,更是笑得厉害。

主人家却是脸色铁青,心想不是已经神仙附体了吗?怎么还能放屁?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同凡响的神仙放屁?又或者,这神婆压根就没有什么神仙附体,在这装神弄鬼骗钱?

眯着的眼睛看见主人家脸色不对,神婆就知道事情不好,赶紧提高了声音,加大了动作强度,希望能把这压下去。可是,肚子里的屁好像并不打算给她面子停歇下来,依旧一串一串往外冒,霹雳啪啦的,当真是惊天动地。

屋里哄堂大笑已经把她的跳神附体的说辞给全部掩盖了。其实,主人家也没有打算再继续下去。只能草草收场。

神婆醒来,还得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东张西望的,问那些笑得前仰后合的人在笑什么,听人家说她跳神的时候,不停地放屁,便装着奇怪的样子说自己怎么一点都不知道,难道请来的神灵先前吃东西不对,闹了肚子?又或者是请来了一个屁仙?反正不是自己放的。

可是,她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她自己推翻了,因为随后,她就感到肚子也是开水一般的闹腾起来。实在忍不住,借口上茅房,来个脱裤子放屁,放了个痛快。

虽然这放屁砸了她的场子,但是,屁放了之后,这肚子里的感觉还真是好受多了。

第206章 骂出来的癫狂

不过,有个麻烦,这个屁好像是层出不穷似的,在茅房里已经感觉放空了,可是回来,没有两盏茶的工夫,肚子又开始折腾起来。又要放屁。只好又借口上茅房。这一来二去,没有一个时辰,她已经上了十多次茅房了。看着主人家惊诧的目光,她实在不好意思再去,只好借口说困了,想睡觉。

主人家屋子比较小,所以安排她跟小姑子一起睡。

第二天,主人家看见小姑子哈欠连天的,问怎么了,说昨夜没有睡好,问为什么没有睡好,说昨夜神婆放了一夜的屁,不仅臭气熏天,而且那霹雳啪啦的声音也让无法入睡。

神婆自己也一夜没有睡好。听到小姑子告状,当真羞得无地自容。忙说家中还有事情,不能久留。主人家这才给她费用,按是按照习惯给的跳神前杀的雄鸡,却没有给她。她也不好意思要,知道主人有怀疑了。还得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放屁。当让还是归咎于神鬼附体的结果,那拉坏了肚子的神仙,把屁留在了自己的身上。

显然,主人家并不怎么相信这个说法,表情淡漠,甚至都没有送她出门,这跟以往的热情甚至敬畏产生的反差也太大了。让神婆显然不是很适应。

所以,在回家的路上,她一路都是长吁短叹,再配合上一路的屁声,让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回到村子,她甚至都没有回家,直接就来到了黄阁家,想好好问问国舅,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这两天,黄家嫂子的病明显好转,已经能清楚地认人,能孱弱地交谈,能喝一点米粥了。

病人起死回生,这丧事自然也就不用办了。不过,这一场事情下来,村里好些人都来帮忙了,这份情可是不能不还的,所以若菊跟哥哥一商量,决定办酒席,一来感谢叶知秋治好了嫂子的病,二来感谢村里众位乡亲帮忙。

所以神婆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黄家在半酒席。

黄阁端着酒壶挨个给敬酒,已经有些喝大了,看见她进来,满脸是笑,迎上来道:“婆婆你可来了,早上去请你,说是你去给人跳神去了。正好赶上,来来,这边请坐!”

神婆也算是村里有体面的人,所以安排的位子是在主座,跟叶知秋、庄里正还有乡绅们一桌。正好,神婆正想问叶知秋,只是,叶知秋身边坐的是黄阁和庄里正,她现在搭不上话。只能坐下,等一回再说了。

她的目光在院子里吃酒席的人身上搜寻,很快就找到了小孙子,他正跟他母亲做一桌。在啃着一个鸡腿。旁边,是儿媳的母亲齐氏,看见神婆正在看她们,便哼了一声,把脸扭了过去。

眼看见小孙子有他母亲和外婆照顾,她这才稍稍放心。

在她正要开始吃饭的时候,她那不争气的肚子又开是折腾,感觉着又要放屁,她赶紧借口去探望屋里的黄家嫂子,躲到没人的地方,一通狠放,肚子放空了,这才去看了黄家嫂子,让后回到酒宴上。

就在她去的这么一会工夫,酒宴上乱了。

原来,一个村里的闲汉,平素好吃懒做的,遇到这种酒宴,便胡吃海塞,这一次也是这样,只是,这一次,他吃得太多了,肚子撑着了,而且撑得很难受,以至于眼睛都翻白,口吐白沫,瘫软在了地上。

旁边的人都吓坏了,以为他有母猪疯,都躲得远远。

叶知秋急忙上来,简单检查之后,知道是吃得太多伤食了,拿了一根筷子,伸进嘴里,刺激他的喉咙。片刻,这闲汉跪在地上,哇哇狂吐了起来。

叶知秋又让人去村里吴郎中家买了几味药,配好了马上熬好给这闲汉吃。闲汉这才缓过气来。

神婆看得很是惊讶,连声说知秋国舅当真是医术高明。又问了叶知秋这方子叫什么,叶知秋说是神曲汤。是用神曲、山楂之类的配成的药,专门治疗伤食的。

那闲汉还想吃,去不让吃了,只给了他碗稀粥。刚才吃的鱼肉全都吐了,闲汉可惜得坐在那哭。

神婆肚子又开始闹腾了,她趁着打扫那闲汉留下的污秽的空档,苦着脸低声把自己的苦恼给叶知秋说了,末了问道:“国舅爷,你这方子,一定要不停地放屁吗?”

叶知秋笑问道:“那你觉得是放屁好呢,还是不放屁好呢?”

“当然是放屁好,这放了一通之后,肚子就舒服多了,只是,老是这么放屁,我还怎么给人跳神啊,我还吃什么啊我!”

“这个不会很长时间的。大概再要个几天时候,等你肚子里的污秽都清理干净了,就不会再放屁了。”

一听说只需要不到十天,神婆这才放心下来,大不了十天就不接生意了,专心在家里放屁好了。

吃完饭,神婆想了想,到底走到了儿媳他们那一桌,拉起小孙子的手,瞧了一眼儿媳,道:“你不回家吗?”

儿媳没有说话,望着自己的母亲。

他母亲齐氏犹豫片刻,对神婆道:“既然亲家来了,咱们就把事情说说。你那天说我女儿偷人,我女儿可不是这样的人,这件事,你得说清楚了。可不能血口喷人。”

神婆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指着齐氏骂道:“我还没来问你,你倒先来说我了?你女儿做得好事!我儿子在外面做木匠,已经半年没有回来,她的肚子怎么就大起来了?这是我血口喷人吗?你不好好管教一下你这个不要脸的女儿,不要伤风败俗,要顾及一点脸面,她不要脸,我可还要脸!呸!”

一口唾沫直喷到齐氏脸上,把她气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想说两句反驳,偏偏一句话都说部出来。

神婆拉着小孙子,狠狠地对儿媳也啐了一口:“你这不要脸的破鞋!不想回家就不要回了,就跟你了野汉子一块过去吧!回头我就让儿子回来,让他立马休了你!”

儿媳也趴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神婆得胜还朝一般,拉着小孙子扬长而去。

若菊跟神婆的儿媳宁氏自小是伙伴,看见她哭,急忙过来安慰,但是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才能说到点子上。酒宴上还有好些人没有离开,都过来瞧热闹。那宁氏更是伤心,又是窘迫,站起身,拉起母亲,低头快步走出了院子。

两人回到家中,母亲齐氏仿佛这才找到了感觉,站在院子来破口大骂,指天骂地的,宁氏几次劝她,她都不理,依旧骂个不停。

黄半仙是齐氏的丈夫。刚才看见亲家母骂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这种女人的争吵,他一个大老爷们自然是不好参与的,所以一言不发坐在那里。看着妻子女儿走了,也无动于衷,因为他坐在主桌,国舅叶知秋他们都还在呢。

终于,等到主桌也散了,他这才急冲冲回到家里。

一进门,就听到屋里妻子在叫骂。接着是霹雳啪啦东西砸碎的声音,急忙进去,看见屋里已经是乱七八糟,几根凳子被砸烂了,碎裂在地上,妻子还在拿着东西往地上砸。急忙问怎么了?女儿哭着说,母亲回来就开始怒骂,然后开始砸东西,怎么劝也劝不住。

黄半仙着急了,拉着妻子问跟人家吵架,回来砸自己家的东西作什么?可是齐氏根本不听,依旧怒骂,乱砸东西。

黄半仙无法,也只能由她。只是瞧着,她要砸东西,就赶紧拦住。就这样,一直折腾到晚上。这才安静了一些。不过,却不睡觉,只是坐在床头,嘴里叽里咕噜小声骂着。

黄半仙本来就有了酒了,发困,躺下不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亮,他醒来,发现妻子依旧衣服穿得好好的,坐在床头,嘴里还在叽里咕噜低声骂着。很是奇怪,问她怎么不睡觉,也搭理,还在那骂。想着昨日妻子当众受辱,可能就此愤愤不平。也不多加理睬。起床之后,梳洗完了,出去走村串寨的找生意。

在农村当阴阳先生,除非名气很大,否则,就得自己服务上门,到各个村子逛,看看谁家有需要作法事的。只有这样,才能跟城里有名的道观的道人竞争。他们的好处,就在于服务到家,方便,而且价格便宜。

所以,黄半仙背着自己的行头,敲着小铜锣,便出门了。

等他傍晚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女儿蹲在院子里哭,屋里出来妻子的叫骂。黄半仙不由皱眉,嘟哝道:“都一天了,怎么还不消停!”

女儿看见他回来,站起身,哭着说道:“爹,娘把屋里东西都砸烂了,她是不是发疯了?要不,请国舅爷给看看吧?”

黄半仙忙道:“胡说什么!不准乱说!”他身为阴阳先生,对病魔的理解都是鬼怪作祟,人生病了,那是鬼怪缠住了,只需要驱魔就行了,哪里用得着请什么大夫,那不是砸自己的牌子嘛。≮我们备用网址:。。≯

黄半仙放下背上的行头,走过去,看见门上挂着一把筒锁,怒道:“是你把你娘锁在屋子里的?”

“是啊!”女儿哭道:“如果不锁,娘就站在院子里骂街,骂得左邻右舍的都来看,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只好把门反锁,这样她还能好一些。”

第207章 圆梦

“胡闹!”黄半仙道:“赶紧把房门开开!”

女儿急忙上来,把房门打开,迎面一根矮凳子飞了过来,正砸在旁边门框上,咚的一声,把他吓了一跳。一眼往去,不由惊得是目瞪口呆,只见屋里一片狼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稀里哗啦。妻子两眼发直,嘴里不停乱骂人。还在砸东西。黄半仙赶紧上去,妻子抱住,拖到里屋,按在床上,吼道:“你能不能消停一点!”

妻子呼呼喘着粗气,也不理睬他,兀自嘴里乱骂。

那边女儿哭着收拾一堆烂摊子,然后生火做饭。

黄半仙看着妻子好一会,见她安稳一些了,这才起身出去上茅房,可是他刚蹲下,就听到院子里妻子的破口大骂声,她也不是针对哪一个人在骂,甚至没有提到亲家母,只是一味乱骂。

黄半仙吓了一跳,赶紧出来,把妻子拉回去,好生问她究竟怎么了?妻子只是不答,嘴里只管乱骂。

女儿又哭着说母亲肯定是中邪了,让黄半仙做法驱鬼。黄半仙自然知道,自己那点本事,也就是混一口饭吃而已。便说妻子这不是中邪,而是气急了,等两天就好。

又等了两天,也没见到妻子有什么好转,夜里不睡,白天乱骂,瞅着空子就乱砸东西。黄半仙无奈,只好悄悄去请吴郎中。虽然神仙的弟子知秋国舅在这里,他想了半天,决定还是不请叶知秋,家丑不可外扬,本村人知道也就罢了,传到京城,那可丢人丢到家了。

吴郎中跟着黄半仙来了,便看黄半仙的妻子齐氏趴在院子里一口大瓮处,把一颗脑袋伸进大瓮,正在狂饮冷水。她女儿哭着在旁边拉她。

黄半仙唬得赶紧冲上去,把妻子强拉了出了。只见她披头散发,肚子都喝鼓了起来。甩开丈夫,在院子里又开始一通乱骂。

吴郎中让黄半仙把她按住,自己好给她诊脉望舌,可是齐氏却使劲挣扎,手臂绷紧,咬着牙齿不肯开口。

折腾了半天,也没办法诊脉望舌。吴郎中只能靠望诊。观察她两只脚有些发肿,神志不清,发狂乱骂,心中就拟了一个平肝熄风、祛痰开闭的方子。

吴郎中拟了方子,让他父女守着病人,自己回去抓药送来,走到半路,又觉得心中没底,到底是只凭望诊开方的,也不知道行不行,听说黄家嫂子病已经大好,知秋国舅准备返回京城了,这位知秋国舅虽然年少,医术却十分高明,黄家嫂子那么重的病,自己是束手无策,都已经让准备后世了,人家一来,三两下就治好了。现在黄半仙妻子这个病,最好还是在国舅离开之前请教一下。

所以,吴郎中半道又去了黄阁家。

叶知秋和若菊他们一家正坐在若菊嫂子床边说话。吴郎中讪讪地把他请到一边。低声把这个病案说了。他知道黄半仙的用意,所以也没有说没有病人是谁。只说是自己遇到的一个病案,拿不准,特意来请教的。

叶知秋听完,又详细问了病人表现。沉吟片刻,道:“这个病应该治阳明,病人发狂怒骂,这是狂证,已经数日不大便,又喜欢喝冷水,说明狂病热重,可以用下法,调胃承气汤。”

吴郎中连连点头,又道:“病人脚有些发肿。”

“阳明壅滞,也可以脚肿的。这样,你先用下法看看。方子就用调胃承气汤加一些养阴清热药。”然后说了方子。

吴郎中用心记住,连声称谢。

回到家里,吴郎中按照叶知秋指点的方子,开了药,拿到黄半仙家里。齐氏兀自狂躁不安,嘴里乱骂。吴郎中把药给了她闺女,让赶紧煎药,自己也在旁边劝解,当然没有什么作用。

汤药熬好,黄半仙父女两抱住齐氏手脚,吴郎中亲自用鹤嘴壶给齐氏灌了下去。然后守候。

等了大约一个来时辰,齐氏嚷嚷要大便,女儿搀扶去了茅房,解便不多,都是硬屎。回来之后,便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下子,黄半仙才稍稍舒了一口气。对吴郎中是连声称谢,说他的医术,简直不亚于知秋国舅。吴郎中讪讪笑了,心想这方子本来就是知秋国舅教的,你这个半仙这次还真的说对了。

吴郎中告辞出来,径直来到黄阁家,又拜见了叶知秋,说了病人服药的情况之后,叶知秋让他继续原方照用。吴郎中谢过回去了。

叶知秋已经来了好几天了,若菊的嫂子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准备留下方子作下一步调养,慢慢就能痊愈,然后就准备返回京城,若菊跟他上商量,说自己去安慰儿时伙伴,神婆的儿媳宁氏的时候,看见她小腹鼓胀,那天酒宴上又听了神婆骂她不守妇道,丈夫在外勾搭汉子怀孕,若菊不相信宁氏是这种人,所以向请叶知秋帮忙跟自己一起再其看看宁氏,看看她是否是有病。

叶知秋答应了,跟着若菊来到了黄半仙家。

宁氏没有回婆家,还是住在娘家的。母亲齐氏吃了药之后,已经安睡。所以宁氏可以由时间收拾屋子了。

叶知秋他们来的时候,宁氏已经把屋子收拾好了,正准备做饭。看见若菊和知秋国舅来了,当真又惊又喜,赶紧给屋里的父亲黄半仙说了,出来见面。忙不迭望屋子里让。

若菊把宁氏拉倒一边,悄悄问了肚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宁氏赌咒发誓说自己是清白的,也不知道自己肚子究竟怎么了。

于是,若菊就说了让叶知秋帮忙看病,若菊自然答应了。

叶知秋详细诊察之后,断为血鼓胀。

宁氏的父亲黄半仙一听女人这不是怀孕,终长舒了一口气。赶紧进屋把妻子摇晃醒了,说了这件事,妻子怔怔半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原来,黄半仙的妻子在女儿跑回家之后,一直心中如同揣了一块势头似的,也不敢问女儿这肚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蒙在肚子里。那天亲家母当中辱骂,她不是不知道怎么还嘴,而是哑口无言,因为女儿这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自己也不知道。无从反驳,闷在心里竟然别法制出了病来,以至发癫。

现在,经过叶知秋诊断,确定女儿这不是怀孕,她心中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叶知秋开了一个方子,交给黄半仙,叫他照方抓药,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到京城来找自己。

叶知秋和若菊返回了京城。路上,若菊一个劲感谢叶知秋。让叶知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是他也知道,若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没有想到,叶知秋会在半年跟她不冷不热的情况下,这么用心帮她,一直守在嫂子身边,直到转危为安。可以说,就算是自己的妻子的亲人,用心也不过如此。

当晚,叶知秋和若菊又同床共枕了,这些天,在黄家村,他们都是分开睡的。

在睡觉之前,若菊犹豫了很久,还是悄悄给叶知秋说,让碧巧进屋侍寝,叶知秋说不是担心王妃知道了不高兴嘛。若菊说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关系也基本稳定了,问题不大,只要她们屋里的几个不说,外人也就不会知道。

叶知秋自然是乐意的,于是若菊悄悄把外面三个姑娘叫到屋里,说了想法,让她们务必保密。

邀月和雪香知道碧巧本来就是叶知秋屋里的人,将来叶知秋羽毛丰满,一定会把碧巧收到屋里的,这是迟早的事情,眼看着叶知秋随着医术的突飞猛进,在王府甚至官家眼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事情,谁干捣乱。得到自然是满口答应保守秘密。

碧巧是惊喜交加,可谓喜从天降。跟叶知秋鸳梦重之余,对若菊是感激涕零。又觉得愧疚。便在叶知秋而便不停地说若菊的好话,夸赞她。又说这是王妃给他安排的人,怎么都不能拒绝的,这也是一种孝顺。说得叶知秋耳朵都起老茧了,便问她究竟什么主意?

碧巧便羞答答说出二女轮流侍寝的主意。

叶知秋知道碧巧说的没错,王妃对自己当真跟亲儿子一样,这是她的第一个安排,如果拒绝了,真的会伤害王妃的心。而且,这一次跟若菊去给她嫂子治病,跟她有了一段时间的单独接触,了解到这个姑娘还是很善良很可爱的。以前对她的不满也渐渐地淡漠了。又经不起碧巧的枕旁风不停地吹。到底还是答应了。

当碧巧红着脸把这的消息告诉若菊的时候,若菊又羞又喜,对碧巧更是满心感激。能把自己的男人与别的女人分享,这需要多大的胸襟。但是,是她主动这样做了,才换得碧巧投桃报李。这就是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于是,当晚,若菊如同出嫁一般,精心打扮了一番,和叶知秋共赴巫山。终于圆了她的梦。

这天起,若菊和碧巧二女轮流侍寝,三人相处,其乐融融。

这天傍晚,叶知秋从医馆回来,若菊替他换了衣袍,低声道:“少爷,还记得我们在黄家村,你帮我给她治病的那个儿时伙伴宁氏吗?”

叶知秋揽着她的小蛮腰,在她红唇上轻轻一吻,道:“当然记得,就是她老爹是半仙,婆婆是神婆那个血臌胀的那个嘛。怎么了?又想她了?等我忙过这段时间,就陪你去瞧她,顺便探望一下你的哥嫂。”

若菊感激地搂着他的脖子,好生回了他一个吻。道:“不用,她今天来了,就在家里。”

“哦?她进城来看你来了?”

“是,也不是,”若菊面有忧色,“她的病,更加严重了,想找你再看看。”

第208章 小别胜新婚

叶知秋一听,忙道:“她人呢?赶紧叫来,我看看。”

若菊急忙出去,到客房把宁氏请来。

叶知秋一见,果然是更加厉害,肚子鼓起多大的,神色憔悴。一看见叶知秋,便哭了起来。

叶知秋忙让她不要着急,把病情好好说说,很多病不是一下子就能治好的。

宁氏这才抽噎着止住了哭声。道:“国舅爷你给我开的薄荷丸药,我吃了之后,更加胀闭,饭也吃不下,大便也艰难,我婆婆还说我这是怀了野种,所以越来越大。”

说到伤心处,忍不住又哭了起了。

叶知秋眉头一皱,道:“薄荷丸药?我给你开的方子里没有薄荷啊!你在哪里抓的药?”

“就是村子吴郎中家。”

“他给你的药里,有薄荷?”

若菊对自己的病的用药还是很在意的,抓药的时候,一一问了清楚的,道:“是,因为他的药不太全,你的方子里的那个荷叶两张,他那里没有,说现在还没到产荷叶的时候,这种药平素也很少用,所以一般的药铺都没有的。就给过换成了薄荷,说反正都是荷。”

叶知秋跺脚苦笑道:“简直是乱弹琴!荷叶跟薄荷那就是两个完全不沾边的药!能相互替代吗?”

宁氏这才明白,不是知秋国舅的方子出了问题,而是抓药的时候随意更改药物,导致方子无效,反而更加严重。不禁红了脸,既然发现了问题所在,同时也就看到了希望。诺诺道:“那,那我从京城这重新抓药回去吃吧?”

叶知秋道:“你现在服错药了,病情已经进一步加重,原方已经不能再用。我重新给你诊察,再开一个方子。”

说罢,叶知秋又给她诊脉望舌,问了病症,沉吟半晌,道:“我现在给你开的这个方子,其中有一味药是水蛭,要一百三十条,一定要活的,我教你炮制的方法,很简单,用石灰焙酥碾成末就可以了。别的药在药铺都能买到。吃了药,很快就会拉下黑便,过几天就能好。”

说罢,写了方子给了宁氏。

宁氏拿着方子,一个劲感谢叶知秋,然后告辞离开了王府。她的父亲黄半仙在外面等她,听她说了原委,低声把那吴郎中一通乱骂。

两人就近找了一家药铺抓药。那药铺掌柜的听说他们要活的水蛭入药,不禁笑了,道:“药铺里的药,都是炮制好了的,哪里有活的,再说了,也没有听过一定要活的水蛭才能入药的,便是皇宫里的太医,开的方子来抓药,也没有特别强调必须用活的,你这是谁开的方子啊?当真笑话!”

一听人家这么说了,黄半仙也觉得很有道理,便让伙计按照剂量抓了炮制好的水蛭。

因为天已经晚了,只能住在京城,明日再走。既然药已经抓好,便把药拿到客栈厨房熬好了,当即服了一次。到临睡之前,又服了一次。第二天一早,动身之前,再服了一次。

三次药服用之后,父女两回到黄家村,宁氏的病情竟然还是没有一点好转。

黄半仙唉声叹气,说如果连国舅都看不好这病,那还有谁能看的好?

黄半仙的妻子齐氏疯癫病已经好了,也整日里替女儿担心。商量着不行的话,再进城去找知秋国舅,再好好看一下。

宁氏想了半天,又把叶知秋说的话告诉了母亲。

母亲齐氏一听,一个劲埋怨丈夫,说人家国舅都说了要用活的水蛭入药,怎么不按照国舅所说的办?上次就是不按照国舅的方子办,改动了里面一味药,把荷叶改成了薄荷。结果不仅没有治好,反而更加严重了。还不记事。

黄半仙被妻子数落了一通,也无言以对,心想说不定还真是这个原因。当下便道:“那好,那我去抓水蛭!”

农村田间地头,水蛭很多,很容易找到。用不了半天,就抓到了一百三十条。

宁氏说了叶知秋教授的炮制方法。母亲齐氏亲自进行炮制,然后入药。说来也怪,把水蛭换成活的当即炮制入药之后,立即就产生了效果。当晚,宁氏就觉得肚子咕噜咕噜乱响。当即就要上了茅房。

宁氏的母亲知道,这是好的征兆,宁氏已经告诉她,先前叶知秋已经说了,这个病把黑便拉下去,病就好了。要想洗脱女儿的冤屈,得当面证明给亲家母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