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子打底儿,大家熬的也不是很艰难!

又通过义师的教育、驿站明刊的宣传,都知道国家正在努力的改善他们的境况,于是,流民的规模始终控制在可容忍范围之内。

但是,彪悍的民风,造就彪悍的变民,更何况,是英雄,始终会脱颖而出。是人杰,始终会鹤立鸡群。

李自成,这个旷古都难得的草莽英雄,还是走进了历史之中。当小朱看到洪承畴的战地稽考之中,突然冒出李自成的名字时,脖子前面的喉咙处,不禁凉了一下。

呵呵,脖子后面发凉,是因为害怕鬼头大刀从后面削下来。喉咙发凉,是因为害怕最终那自缢的事件重演。

“快宣旨,无论如何,都要斩杀李自成!”

小朱几乎是声嘶力竭的下着指示。以至于方正化少见的给小朱跪了下来。

“万岁爷,那李自成现在不过是一员俾将而已,何苦来万岁爷要为这样的流寇动怒?”

“朕……”小朱无奈的看着方正化,心头发冷,嘴角歪歪扭扭出一个似哭非哭,似笑非笑,难看无比的表情。

“你知道什么?朕这些年来,对驿站可谓是尽心尽力,毕自严多次语及裁撤驿站,都是朕给否了,还允许他们用明刊卖钱贴补,到现在,他李自成依然要反,朕的苦心不是白费了吗?”

“皇…皇上,李自成虽为驿卒,但属年节受命,并不在驿站编制之内的。臣,臣,臣祈请圣上息怒!”

方正化被小朱吓坏了。以至于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来。见皇上有些发愣,连忙给到了一杯冰镇酸梅汤,希望小朱能冷静下来。但在放下的时候,他手不自禁的抖了一抖,酸梅汤溅洒了一些出来,直落在书案上的奏折之中。吓得绯儿连忙上前帮他擦拭。方正化则退后几步,跪在地上。

小朱一见绯儿的脸色都有些发白,缓缓了心情,先摆摆手,给绯儿定定神,然后再出言安慰他们两个。

“绯儿,你把这些奏折收拾收拾吧,朕今天不看了。还有正化啊,此事你也甭害怕了,朕就是急怒攻心罢了,罢了,罢了,发明旨,洪承畴抚民有度,特命其为陕西布政使吧。”

先下旨申斥,再下旨提拔,摆明了小朱明抚暗剿的决心,希望洪承畴不要令小朱失望就是了。

洪承畴的战报考绩之中,把现在山陕一带的各路流寇都说了个一清二楚。

山陕一带,流寇大帜,多者万人,少亦半之。秦晋之地。计有:李老柴、独行狼、郝临庵、刘道江、一条龙、魁大虎、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可天飞、郝临庵、紫金梁、混世王、姬关锁、八大王、曹操、闯塌天、兴加哈利、闯王等。

其中罗汝才自命曹操,张献忠伪号八大王,高迎祥僭称闯王、李自成为闯将军。秦晋之地,横行山河之间,臣纵贼乱国,合当死罪,惟愿戴伽自赎,以不负圣上隆恩。

看完这些,小朱不禁哀叹,罗汝才、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这些人到底还是都跳出来了。不过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当初的大明,虽说依然是破绽百出的局面,但有效的弥补也在有序进行。小朱相信洪承畴的本事,小朱也相信自己,绝对能打赢这场将持续十多年的缠斗。破茧嘛!自然是一点一点的破,不着急,不着急。小朱毫无效果的自我安慰着自己。

这些天,言官也少见的不再大乱,更有御史张宸极上书给小朱。

“贼自秦中来。秦将曹文诏威名宿著,士民为之谣曰‘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且尝立功晋中,而秦贼且灭且出。宜敕令入晋协剿。”

好吧,既然言官系统,少见的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这面子小朱也不能不给。

于是立刻下旨,命陕西、山西诸将并受曹文诏节制。命曹文诏为山陕节制总兵官,受命洪承畴麾下。这一文一武,如果配合默契,山陕的匪患还是可以看见平灭的希望滴。

曹文诏,大同人。勇毅有智略。从军辽左,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至游击。

崇祯二年冬,从袁崇焕入卫京师。三年二月,在马世龙的节制下,与参将王承胤、张叔嘉、都司左良玉等埋伏在玉田、枯树、洪桥一带,鏖战有功,升迁为参将。

自大堑山转战到遵化,领马世龙的将令,连克大安城及鲇鱼诸关。收复遵化四城的战役中,也是多有战功。他的官衔也就升到了都督佥事。

三年七月,因为陕西贼炽,洪承畴急用良将,才擢拔到延绥东路副总兵的。这几年来,他的每一战,都被孙承宗看在眼里。虽说也有因为作战失利被贬黜的情况,但能够连续提拔到山陕节制总兵官,可以说是完全凭借着浴血厮杀才换来的。能有这样的良将,的确是国家的大幸。

第六章:娱乐税

把蒙古和山陕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这还没消停几天呢,小朱又接到了言官们的弹劾老钱有伤风化的奏章。

呵呵,老钱这次倒霉的起因有两个,一间妓院一本书。

老钱跟希亚娜的风流韵事,朝中多有风传。尤其是这种事情的来龙去脉,是由曹化淳先生来主讲,那一定能把你唬的一愣一愣滴。

原本小朱还担心范西礼回来后会找老钱决斗,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范西礼竟然于欧洲成亲了,他的老婆带着侯爵的爵位,是勃艮第公爵的远亲,也算法王路易的一门远亲。

希亚娜对于这个结局,倒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一门心思的伙着钱谦益在秦淮河畔,开了一家南京教乐坊,就是半官方的妓院。

妓院的名字是“校迟坊”,取自杜牧七绝《叹花》的开篇头一句:自是寻春去校迟。

妓院的名字竟然是唐诗佳句,汗!

坊里面的姑娘,全是金发碧眼的西洋女子。再汗!

首辅大臣找个西洋的小秘,二人还一起开妓院?狂汗!

言官这些年学乖了不少,尤其是过年时候加发过节费一事,让这些家伙没怎么好意思太频繁的上表吵架。

老钱便也借着这机会,顺利把妓院给开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是皇商出面,估计也就没事儿了,但偏偏是大明官吏,偏偏又是大明的内阁首辅。言官们能放过这事儿才怪!

只是因为前段时间实在是事儿太多,又是蒙古又是陕西的,顾大局的觉悟,他们言官还是有的,这口气就先咽下吧!

然而,言官们忍了几忍,忍了再忍,刚刚觉得气息平稳了,眼瞧着这事儿就过去的时候。偏偏钱谦益的一名学生不开眼,找死似的,竟然假借老师的名义,写了一本《异域风情录》出来。

这本书的内容很翔实,里面不仅正式出现了‘欧洲’这个字眼,还提及了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疆界范围、勋贵的族谱。总之内容很是五花八门。

但偏偏在书中的‘女子篇’一文中,却非常非常下流地,点评了世界各地的女子,并且公开说,意大利的女子是最漂亮的,也最符合国人审美观点。因此,如果想娶小妾的话,最好娶意大利女子。如果看此书的人想切身体会体会的话,欢迎各位领导来‘校迟坊’参观指导,呵呵!小朱靠!

你说这本书是黄色读物吧!还谈不上,因为里面没情节啊!你要说这本书是‘校迟坊’的宣传品吧,也谈不上,毕竟现在各地都有那么一两名番邦的女子在从事类似职业。

但说这本书有伤风化,情趣猥亵,内容很三级,那绝对够得上了,虽说人家大部分的篇章是在介绍欧洲各国,但就凭‘女子篇’一文,就足以定罪了。

这下子言官们终于是忍不住喽,加上老钱为了跟袁崇焕别苗头,闹什么军制改革、武学改革的动静过大,着实得罪了不少人,于是新一轮的折腾开始了。

拿着这些弹劾的奏章,小朱的思绪忽然有些溜号。

崇祯五年开始了,回头想想过来的四年多,仿佛只在一瞬。

日子在恍惚之中与你擦肩而过,你的所言、所语、所爱、所恨,都凝练成一个个游离在脑际中的剪影,仿佛死后也存在似的。然而,这个世界果真有未来么?如果真有未来,小朱便要告诉大家,大明,原本应该成为一个不亚于汉唐雄风的伟大时代,无论文学、思想、哲学、科技、胸襟都将领先历史。

但是,大明,就像一个调皮的神童,超越时光的限制,摸索到了神秘伟大的瑰宝之后。便和其他天才一样,顺手丢弃了,进而被一个只知道蛮力的巨怪所杀,空留下一个个的谜题,戏谑世人之后,自己睡去了。

溜号到此,就必须打住了,因为小朱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如果小朱借着老钱这事儿,把娱乐税给收起来,会不会又是一笔不菲的岁入呢?

‘娱乐’税现在是有的,只不过是那种老派的做法,按人头收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传统,标花魁制度。

因为按照现行税制,妓院养的姑娘越多,缴的税便越多。而如果建立了‘标花魁’制度,那么一个妓院的税收金额,就可以只按几个花魁的人数来定,妓院经营者们,就可以省下一大笔的税赋了。

在‘标花魁’制度下:服侍花魁的丫鬟们,其实承担了主营‘业务’,反倒是花魁们,已经很少轻易卖身了。

这个模式,据说是沈万三想出来的灵感,呵呵!沈万三投机钻空子的本事,果真是独步天下!

面对这个现状,小朱能想到‘查定征收娱乐税’的法子倒也更为聪明。哈哈!

然而,言官们被小朱这样玩世不恭的态度彻底激怒,他们启动了留习上百年的应急预案。

先是雪片一样的弹劾奏章,接着是各级官员以个人的名义,给小朱写疏表。所谓疏表,其实就是公开信。先交到内阁,内阁无权拦截直接再送给小朱。里面内容多数是指名道姓的骂人,不仅老钱成为了郭开这样蒙蔽主上的小人。连小朱也被大家定性为隋炀帝这样的荒淫昏君。呵呵!

接下来言官谏政的攻势达到最高峰,午门跪阶。

一群人相互约着:

“今日不去,无颜而死。”

“死谏乃为国士,苟且则伍佞悻。”

午门外,他们连早朝都给罢了,一大群人呼啦啦跪倒一片。甚至有人身穿孝服出面,高举血书:

“当国之盛,不乏忠烈义殉。而国之殇,定有贰臣出焉。今臣为国服丧,非标榜特异。系不愿眼见国灭,生时不能尽孝尔。”(1)

面对这样的请愿示威,静坐游行,小朱唯一的应对,就是尽快拿出解决的办法。老这么折腾,小朱就甭办公了,国家也甭运转了。

于是在某天深夜,小朱叫周遇吉悄悄的把老钱、老温还有周延儒接进乾清宫议事。

周延儒现在隐然成为朝中新的一方势力了,因为他的学生金声现在是年轻一辈中最受器重的,另外一个学生高中状元。同乡亲朋中多有在朝为官者。所以,他的身后已经聚集了一部分力量。把他们三个找来,其实就是大家一起想个办法,如何能对付以成基命为首的那些言官们。

“皇上,钱大人肆意妄为理当受过,然今日言官之事,确另有隐情,臣不才,愿助钱相一臂之力。”

温体仁口才好,脑筋更好,他知道小朱这样的做法就是摆明要保下钱谦益,所以,老温率先表态。

“臣,臣持宠而骄,有负圣恩,万死难辞,多谢皇上,多谢温相。”

老钱少有的出现语言混乱的情况,可见他现在的压力也是不小。

“周先生呢?你怎么看?”

“回皇上,钱相、温相,臣倒是在想,若钱相出阁,何人能当首辅?”

“什么?”小朱等三个人同声惊怒。

“哦,不,不,不,别误会,别误会。臣想的是孙相年老,温相势孤,在下力单,显见接替之人已经明了。”

“嗯!”小朱向后靠在了御座上,转眼看了看身边,除了小朱他们四人,只有绯儿和方正化在伺候。

“今日之事,你二人应知轻重,不可外言。”

“小的(奴婢)不敢。”

方正化和绯儿的秉性端正,老钱他们还是放心的。所以,他几个人也没什么太大反应。

“周先生,既然你说的这人是这次主脑,那么,你可有良方?”

“回皇上,臣有一计,可一石二鸟。”

“说,快说。”

“回皇上,为今之朝臣外抚者多矣,招外抚之臣入阁,实乃惯例尔!然独山陕总督杨鹤大人,方能与此人一争长短。杨鹤其名端正清直,历任三朝元老,且杨家父子同沐圣恩,同朝多年。因此杨鹤入阁乃顺理成章之态。杨鹤为阁揆亦非耸人听闻之念。因此,若皇上发内旨召杨鹤父子入宫觐见,那人眼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竟然是为他人做嫁衣,百官叩阶,可销于无形。”

“这个…”

小朱用眼神征询老钱和老温二人的意见。毕竟这个事情已经超出了之前的预判,小朱忽然发现,他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之下,竟然还是有党争出现,而且老钱所代表的东林一系,竟然处于攻击火力之中而没有什么还手余地。可怕啊!

“周相,您刚才所言一石二鸟,不知第二为何?”

“回钱相,这第二,便是皇上剿匪一议。陕西流寇招而复判,四年已经六次。如此反复刁贼,不杀已近动国本之险要。如招杨老回京入阁,则山陕兵事,尽归于洪承畴之手,以洪承畴的手段,如没有杨鹤制约,流寇可年内大定。此为第二也。”

“嗯,这个嘛,温先生?”

“回皇上,臣,臣附议。”温体仁犹豫的神情,显见得他还是有些谨慎的,但目前这朝政危机,周延儒的法子是唯一一个不见血光的应对,因此,他很是勉强的同意了。

但是小朱却还要表现一下姿态,杨鹤入阁,钱谦益怎么办?

“杨鹤入阁,倒也可以,只是钱先生首辅之职,朕可是要与诸位先生厮守一朝的啊!”

“皇上,臣等不才,不敢供职整朝!”三个人连忙跪倒在地,小朱今日这么说,对于他们来讲,的确是天大的恩情。

“起来吧,诸位先生所长各有千秋,所知触类旁通,朕不想负三位先生啊!”

“臣等亦不负圣上之恩,不负国士之责。”

“那好吧,方正化,赶紧拟内旨,公开发出去,招杨鹤、杨嗣昌父子入宫觐见。至于百官叩阶嘛!”说道这里小朱必须停下。

“让他们多跪个三、五天亦是无妨。”

老钱三人都不笨,连忙接过话头,这样的话哪能由皇上亲口说出?

哈哈哈,大家同是一笑。

※※※

对于朝中各种势力的交错,小朱并没太在意,两只猴子在一个笼子里还要分出谁大谁小呢,更何况以乱著称的大明朝臣了。

对于联合钱、周、温三人共同对付成基命,却又放过成基命的举措。小朱也没放心上。

因为任何时候,你都甭想着一言堂,那也不叫独裁,那叫自欺欺人。因为你再独裁,你能独裁一百年吗?等你死后,不出三天,原本对你言听计从的手下,会立刻跳起来诋毁你。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延儒出手是小朱全体内阁中最狠辣的一个。当年一句话,就差点杀了袁崇焕,现在又不动声色,即直接向小朱挑明成基命犯上的嫌疑,以达到为君不畏罪人的名声。还利用杨鹤摆平事端,把自己摘的是一干二净。

更借着这事儿,让老钱对他感恩戴德,杨鹤对他惺惺相惜,老温对他戒备小心,老成对他礼让三分。令小朱,这个皇帝,对他更加倚重。可见,这法子根本不是一石二鸟,而是一石五鸟、六鸟,娘的,不愧是状元出身。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小朱起码看清了大明党争的一些规律和脉络,党争的最后焦点,始终还在小朱这里,只要小朱不受左右,谁也死不了。让他们这些各种势力相互较着劲也好,起码比底下人铁板一块的要好。皇帝巩固权威也不是靠杀人来维护,像李世民那样恩威并重的,才是明君嘛!

……

百官叩阶一事,果然如周延儒的预料,当听到小朱宣山陕总督杨鹤回京,连同他的好儿子杨嗣昌一同入宫觐见!再加上钱谦益、周延儒、温体仁三方势力的联手行动。

很快的,这场罢相风波,就没头没脑的结束了。那个写血书的工科给事中,以及另外几位穿着丧服跑午门外玩行为艺术的臣僚们,也没亏待,统统赏了他们每人一个士责搁笔,就把他们高高兴兴的给打发了。

当然,必做的姿态还是要具备的。在等待杨鹤入京的日子里,小朱让老钱自己上表言罪,然后扣了他两年的俸禄,反正他也不缺这点儿钱,无非是做样子给外人看。

接着,老钱的那名学生,就是写《异域风情录》的那位大仙,由他出面,担下了冒座师之名开妓院的惩罚,证据就是,他既然能冒老师之名写黄色作品,自然就能冒老师之名开妓院。判剥其功名,崇祯一朝,永不录用。反正老钱的学生多。

校迟坊还要继续开滴,不然小朱怎么推行他的娱乐税?至于老钱的那个学生,当个妓院老板也挺好的,如果给小朱机会,小朱宁愿当妓院老板,也不当这劳什子的皇上。

最后的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校迟坊’这个名字不能叫了,你开妓院没关系,但不能侮辱大诗人的名篇佳句,这家妓院必须改名。该叫什么呢?有促狭的人出面了:

“回皇上,就叫丽春院吧!”

噗!小朱一口茶就喷了出来,丽春院?掐算时间,不会就是韦小宝出生的那家丽春院吧?

还没等小朱以此名太俗为由头开口反对,底下的大臣们起哄似的叫起好来,小朱看着老钱青一阵,白一阵的表情,心中明白了,大家伙儿这是在成心恶心他呢!没得法子,老钱怎么也是甩不掉丽春院幕后大老板的头衔喽!呵呵!好玩!

然后,成基命老实了许多,对于小朱要开征‘乐嬉税’一事,他也没说什么。

倒是老钱,现在不惜自污,也要为小朱办好差事了。

“皇上,查定征收,确实良方,然每月100两之税赋,着实低了一些,据臣的那名罪生所知,每月千两,亦不为过。”

呵呵,老钱这么上路,小朱也不能不给他一点余地。

“钱先生所言诚然,但更张改制,切忌冒进。朕看这样吧,每月大坊定额400两白银,小坊定额100两吧,首次开征,不可过于强求。”

“臣等遵旨!”

“先别忙着遵旨,朕问你们,不按人头儿计征税赋,长此以往,那些教坊恐生强买民女之嫌,这可如何是好?”

“回皇上,可限定他们于夏6月前于各地府衙上报定员,定员之后,三年不可变更,每年各府衙三司,亦要重新核查,一旦查出拐带良家妇女的事情,立刻抄没。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也只能如此了。你们照今日之议拟个方略出来吧。”

“臣等遵旨!”

想想也有趣,这个‘乐嬉税’一出,我大明的诸多妓馆,恐怕要红火一阵子了。每个稍有规模的城市,都有一两家妓院,小坊定30人以下,大坊定30人以上,满打满算,全国还不闹出个几万名性工作者出来?

每人每月交3两多白银,一个月最起码也是4万左右,一年就是5、6十万两白银,虽说钱不算多,但用来支付一些用度,也还算够了,苍蝇也是肉嘛!更何况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当然,赌场小朱是严厉禁止的,赌博这东西于国于民,没有一丁点儿的好处,公开赌场,还不如公开奴隶市场呢,于是,随着乐嬉税的发行,严禁赌博的禁令也再次发行。虽说明知道禁赌令跟废纸没什么区别,但还是要发,因为这就叫政治。

公开征收情色业税赋,也算是一大创举了,只是这个创举显得很有些令人羞愧。

注:招杨鹤入阁,是要表达出一个信息。老钱倒了,继任首辅的人选有三个:温体仁、杨鹤、成基命。从与皇帝的亲近程度上看,温体仁最有希望。从声望与资历上看,杨鹤最有希望。从朝野舆论上看,成基命却未必占优,因为老钱下台后,必然动用自己的力量来对抗成基命。这样算来,与其为他人做嫁衣,不如留住老钱,反正老钱名望官声都遭到了损伤,留下老钱对成基命更加有利。



注:本人原创古文中,这句文采最佳!嘻嘻!

第七章:镇池与作秀

罢相风波平息之后,一众朝臣紧忙活地把‘乐嬉税’和‘禁赌令’两条新法案下发下去,以弥补罢相罢朝所造成的工作延误。

连同这两条新法案一并下发的,还有肋尼提出来的‘城市垃圾管理办法’。

严禁赌博的禁令和废纸没什么区别,但明知是废纸也要发。因为这是体制的体现,也是国家法度的体现。

有时候完全可以这样想像:上好的宣纸,写上比垃圾还垃圾的文字,然后底下人拿到这样的东东之后,立刻剪裁成大小一致的小片,准备如厕之用。呵呵,宣纸确实比现用的草纸要好的多。现在大明通行的如厕用草纸一共三种:黄草纸、绿草纸和白草纸。

其中,小朱最喜欢用的,是绿草纸,因为采用初秋的青麻和绿藤做原料,韧性很好、吸水性能也超强,比后世的维达卷纸都好用。

黄草纸是芦苇、竹草做的,很结实,也很硬,磨砺起皮肤来,很是厉害。当然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最昂贵、最柔软、最高级的,当属白草纸。用的是蚕茧、天然棉花、白花蛇草等物做浆,成品后,经常使用,还可以强身健体,呵呵!但小朱用着太心疼,有这些功夫还能多做一些杂丝出来骗鬼子钱呢?

题外话,题外话,还是回到国事上来吧。

老杨鹤要入阁了,这已经是公开的事实,因为钱谦益遭到打击之后,老钱、温体仁、周延儒都不足以对成基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皇上这边必须再增加一位阁臣来达到平衡态势,所以,老杨鹤无论如何也要入阁。

就是这样一来,国家的内阁人数首次出现了偶数。不过在皇权至尊的时代,无论偶数还是奇数,都无所谓。倒是这六个人分成了四党五派:钱党、温党、成党、周党,孙承宗和杨鹤均不喜党争,属于逍遥派。

杨鹤入阁,陕西一带便统归洪承畴打理了,但是为了制约洪承畴,同时也为了平衡京中的官场,杨嗣昌被外放了。

杨嗣昌的职务是总督河南、湖广(两湖)军务,洪承畴是总督山陕军务,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杨鹤很清楚皇上和内阁这些人把他上调入阁的深意,为了不让皇帝多造杀孽,他提出让儿子来管理河南、湖广和顺带把陕西、山西东南一带的交界山区统管起来。

杨鹤这么废周折是中国官场的流俗所致,地方上的离任长官,最大的忌讳就是仍对老部下指手画脚。这叫不知进退。所以,老杨鹤为了达到自己招抚策略继续施行的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临近省份,安排上自己信得过的人。

一旦洪承畴杀伐过重,农民军势必要流窜出省,而出陕最佳路线,就恰好是河南与湖广。一旦到达自己儿子的管辖境内,相比洪承畴而言,儿子可能会网开一面。

“举贤不避亲,老臣犬子,堪当大任!”

老杨鹤说这话的的时候,大义凛然,白须无风自动,朝服轻轻飘荡,再配上庄严肃穆的文华殿正殿,这份景致,着实是精彩一幕。

“杨老先生果真国士也,朕心甚慰,但不知钱先生可有异议?”

“回皇上,即便杨相不提,臣亦有意让杨嗣昌巡抚湖广,惟略有大材小用之憾,现在杨相所提增嗣昌督师河南之议,实在是老成持重之举,臣敢不附议?”

“呵呵,好,既然如此,便请温先生拟旨吧!”

“回皇上,任命旨意,臣已草拟书就,还请皇上过目!”

呵呵,看着眼前这出双簧,小朱假模假式的就‘欣然’同意了。老杨鹤虽说不会因为这事儿,就转变对他们一干‘昏君奸臣’的看法,但自己儿子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老杨鹤这胸脯挺的,那是相当的高啊!

看老杨鹤这幅模样,小朱心里面憋着坏的大笑:老杨是不清楚小杨秉性滴,父子之间的政见其实并不一致。实际上杨嗣昌比洪承畴还恨这些流寇,他认为,国之动乱,就缘于黔首不安天命,不知感恩。如今皇恩浩荡,只要杀了敢做之人,四方可定。呵呵,如果张献忠等人落到杨嗣昌手中,其下场不会比在陕西好多少。

本来的杨嗣昌就不是其父政治立场的坚定支持者,随着这几年的变化,大杨的政见更早就被改造成新型政治家了。这点滴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同样影响着国家和百姓。

※※※

让我们把目光暂时在辽东这片土地上停留一小会儿。

自从城堡建筑理念,发生革命性转变后,袁崇焕以锦州为根,在锦州和山海关之间,加紧对宁远、塔山、杏山、松山等城进行了改建工程,大凌河城站稳之后,还相继修建了小凌河城、石塔、凌海、北塔等新的藏兵堡。

后金三征察哈尔不果之后,因为义州和右屯两城距离锦州太近,皇太极索性全部放弃,以买一送一的形式送给了祖大寿。

当大明军队开始在义州和右屯修建城堡后,整个辽西地区,耸立着一共11座藏兵堡。通行的叫法是“济雪十一堡”或者‘济雪连星堡’。

这些城堡的建筑外观,充分借鉴了欧洲中世纪城堡样式,其中15世纪修建于苏格兰福斯河畔的斯特灵城堡、1279年始建1443年完工的那不勒斯新堡,是济雪连星堡的主要建筑参照样式。

斯特灵城堡和那不勒斯新堡具有相同的显著特点:城堡大门分上下两层,大门两侧是防御性的巨大圆形塔楼,整个城墙的色系为暗灰色,暮色苍茫之中,更显威严。

不同之处在于斯特灵城堡更适合水岸建设,那不勒斯新堡更适合山地建设。辽西一带,有山有水,城堡的设计自然要贴近自然,否则也不稳定不是?

这些城堡的防御性能得到最大发挥,塔楼上是西方的炮台、旗杆、塔台、城墙则是东方样式,可以站人,也可以跑马。女墙低于垛墙,而西方的城墙,相对来说,很罕见女墙的设计。

这些东西交融的城堡,易守难攻,水线环绕,互为犄角,每座城堡分别驻扎1营或者2营兵马,总兵堡主,都是像杜明这样的辽东悍将。

有了这些资源,再在水师的帮衬下,济雪连星堡如果能坚持三、五个年头,整个济雪连星堡将成为大明在辽西的重火力点。重火力点的作用,就无需多介绍了。

这是辽西,那么辽南那边的刘兴祚、毛有德等人呢?

因为他们盘踞了金、复二州,旅顺港再无后金骑兵的滋衅。现如今昼夜人声鼎沸,镇海水师响应兵部和皇帝的号召,连过年都没闲着,正式进行了整编,变成了镇海水师和镇海商船队。镇海商船队名义上是大明的,但实际上是他毛家的,只是要按规矩缴纳各种税收罢了。

当然,如果不是有个卢象升,还有卢象升的天雄军,估计毛文龙早闹出什么妖儿蛾子了。

这天,刘兴祚正在复州城的形意楼里面喝花酒,四五个打扮妖娆的女子团团围着他。

老刘现在可是牛喽,金、复二州,在光启炮和镇海水师的帮衬下,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后金曾经打过几次,都无功而返。尤其在三征察哈尔期间,刘兴祚奉命去斩首300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