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客气?李公公心里也紧张,生怕在林府出点什么事情,回去了陛下怪罪。
  不过看着林家的大姑娘沉稳,二姑娘虽然红了眼圈,不过紧紧拉着姐姐的手,也不多说什么,至于林大人的小公子,年纪还小,看着虽然有点害怕,也没哭出声来。
  虽然现在这差事仅仅比抄家好上那么一点点,但是想想皇帝那句暧昧的“客客气气”,李公公觉得这林家现在倒霉不过一时之事,便对婉玉微笑一下道:“姑娘坐着就行,也不用担心,齐大人在前院看着官兵,他们不会进来的。”
  婉玉还真不是特别担心,夺爵贬职能说的这么客气,就知道皇帝不是来真的了,她拿过一个装着银票的荷包递给李公公,道:“公公拿去喝茶。”说完她微微一笑,道:“张公公今日可好,有些日子没见到他了。”
  李公公吓了一跳,这才发现面前这位姑娘眼熟,可不?去年每月都进宫的,他眼珠子转了一转,道:“姑娘惦记了,师傅腰腿利落,还能给陛下效力很多年。”
  说完婉玉有点高深的笑了一笑,不说话了。
  李公公自然不会这么没脑子回去把婉玉的话原样回报给皇帝,不然他师傅一样落不下好,他只是说林大人家里三个孩子看着怪可怜的,紧紧拉着手,声音还有点颤抖。
  但是不管怎样,从林如海贬官开始,由太子带兵入宫引起的一系列事件正式拉开了帷幕。太子被废,囚于毓庆宫,皇后虽没得了什么训斥,但是轻易也不出坤宁宫了。三皇子母妃刘妃赐死,四皇子母妃李贵妃赐死,家人贬为庶民。
  至于前朝,三名御史在殿里的大石柱上磕得头破血流,凡是跟太子还有三、四两位皇子有所牵扯的官员皇帝一个没放过,罢官,杀头,还有诛五族的,族人三代之内不得科举的。
  总之从初冬开始,过了一个愁云惨淡的新年,一直到了第二年三月份,四皇子病死在府中,皇帝这才收手。但是这个时候,朝廷上被牵连的官员已经有三分之一了,剩下的莫不人人自危,下了朝连招呼都不敢打了。
  林家的后院,在婉玉杖责了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下人之后,倒还算安稳,只不过贾府的来信让她们稍有平静的心又起了点波澜。

  第045章

  贬官是林如海意料中事,更何况跟内阁另一位直接撸到底的同僚相比,他已经幸运的不找边际了,还有太子在工部挂着职的岳父,太子妃的两个亲弟弟,虽然皇帝对太子妃挺满意的,不过这些人的差事算是到头了。
  话虽如此,但是真的从内阁大学士去了翰林院当编修,虽然一再安慰自己最多也就一两年的事儿,但是心理落差不是三五个月能调整过来的。编修是个什么职位,这其实是个实习的职位,是通过正常途径,殿试通过后的新科状元和庶吉士们担任的职位,当然年纪上没什么落差,也有考到四十岁才中的,不过这有点相当于重新来过一遍了,而且不得见圣颜。
  林如海又从架子上翻下一本典籍来,一页页开始抄了,横竖是他自己选的,不管内心多么忐忑,林如海对外还是跟以前一样,没让人看出分毫不满来,就是脸上的笑容少了许多。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也挺好的,这职位清闲,皇帝又单单给他规定了修书的差事,不用跟那些真真的新人们竞争,能省出不少时间回家教女儿儿子。
  日子这么过下去也挺好,林如海跟往常的同僚们不来往了,偶有几个关系比较近的,都是打个照面之后递上一个稍微隐晦一些的眼神,知道彼此还好就成。
  甚至家里几个孩子,林如海也隐晦的提了提尽量少出门,要说她们三现在还在孝期,能去的地方除了寺庙庵堂就只剩下荣国府了,于是从林如海贬官夺爵开始,除了两回观音庵,三个人都是安安生生待在家里。
  “我也不爱出门。”黛玉看了看姐姐,又看了看父亲,“有姐姐陪着就行了,外祖母家的几个姐姐还有妹妹……”黛玉直觉背地里说人不太好,不过……迎春姐姐总是一脸愁苦,探春妹妹倒是整日精精神神的,就是让人有点不太舒服,至于惜春妹妹,她比林平还要小,彻底没什么好说的。
  林平也是一样,虽然一句话没说,但是脸上嫌弃的表情是露出来了。
  林如海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顶,道:“就在自己家里好好待着,哪儿也不去了。”
  不过就在四皇子死后没两天,贾府来了封信,是给婉玉的,信是贾母口述,贾政代笔。先是讲了对几个孩子的担忧,对贾敏的怀念,后来又隐隐提了两句林如海这次的贬官事件,最后画风一转,说你们几个孩子还在孝期,未免别人闲话,还是少出门的好。
  婉玉甩着这封信气的苦笑不已,难道谁还想硬生生扒上贾家不成?本来就是为了不惹麻烦,一年都没怎么去过了,现在可好,被人嫌弃了。谁会扒上贾府,就凭那个世袭的爵位,还有二舅一个五品的小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婉玉写了回信,说烦劳外祖母惦记,她们三个除了去上香请法事,或去菩萨面前思念亡母,也都是不出门的,连外祖母家里也是近一年都没去过了,不知外祖母从哪里听来的流言蜚语,这是生生的败坏几人的名声。
  要说这信是回的有三分怨气了,不过当婉玉拿着两封信去给林如海看过之后,他倒是也没说什么,但是紧紧抿在一起的双唇倒是透露了点心声。“就这么还回去。”林如海发话了,他自认为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事情做的也都算妥帖,但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更何况又是死去夫人的娘家。
  要说林家嫡支不显,几代单传,他以往倒是真的把贾家当成门亲戚来对待了,谁知现在生生被打脸了。林如海自从被贬以来,心里也憋了不少戾气,既然你要拉开距离,咱也奉陪到底,横竖我林家跟你们既不是一个宗族,也不是一个祖宗,我升官发财或者贬官夺爵跟你们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征得父亲的同意,婉玉又拿去给弟弟妹妹看了。这两位还是小孩子,能感觉到恶意,但是没有大人们的涵养那么好。先是伤心,再然后就是生气了,林平板着脸,跟林如海一模一样的神情,道:“我去读书了。”
  倒是黛玉,说实话,林如海贬官之后林府的生活真的没什么改变,父亲的俸禄是少了不少,可是家里的庄子还在啊,也没听姐姐说话有什么人来抢自家的庄子,今年又是科举年,从年前开始就陆陆续续有江南一带的学子上门拜见父亲,走的时候据说还痛哭流涕。她又想了想上回来家里的公公,道:“姐姐没跟外祖母家里说李公公上回来摘匾的事儿?说了兴许就不这样了。”
  婉玉摇了摇头,道:“说那个干嘛,她们也不一定会信。”
  黛玉脸上的笑容有点像好人抓到坏人做坏事的表情,“姐姐是故意的。”
  婉玉瞪她一眼,“李公公身上也担着干系呢,能乱说吗?这说出去就是揣摩圣意,要砍头的!”
  “姐姐不用吓我。”黛玉笑了一笑,“我们全家老小都是靠姐姐照顾的,姐姐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这还真不是故意的,不过有今天这个结果,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婉玉仔细分析一遍,贾府能做走出这一步还真心不冤枉,就是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后悔了。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从古至今都是前者的功劳更大。
  别说将来后悔了,贾母从信送出去就有点不太自在,不过接到婉玉这封能看出怨恨的回信,心中的愧疚倒也减轻了几分。
  “我就说。”王夫人跟一边也看了信,“您看婉玉这信写的,老太太是为了她们好,怎么转个手就好像是害她们一样。”
  贾母心有不忍,想想自己早逝的女儿,道:“她们三个没了母亲,本就悲痛欲绝,我是外祖母,现在硬生生把她们三个推开,她们心里指不定怎么伤心呢。”贾母揉了揉眼睛,“我的敏儿啊。”
  王夫人眼神暗了一暗,劝道:“老太太可不能这么想。”她又拿了信放在贾母眼前,“她们这信里可看不出一星半点伤心来。”
  贾母扫了她一眼,看不出什么意图来,王夫人又道:“老太太现在可得拿得住才是,元春在宫里……眼看着越来越好了,现在可是半点错都不能出。”
  贾母点了点头,又叫起元春来,说她在宫里一个人过的苦。
  “元春去了七皇子那里,老太太,你想想……”王夫人左右一看,下面讲的事情说出来就是杀头的罪,她的声音也因此低了几分。“这个不行了,”王夫人伸出个大拇指来,指的是排行老大的太子。贾母跟着点了点头。
  王夫人伸出两根手指又道,“这一位生母身份太低。”这说的是二皇子,要说生母是宫女的,当了皇帝的也不是没有,不过二皇子自小就没在高位嫔妃宫里养过,因此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四两位皇子都去了,因此王夫人直接跳到了六皇子,“这一位身体不行,大婚四年了,连个孩子都没生下来。”
  “就剩下这两位了。”王夫人先比了个五,后来又比了个七。
  贾母似乎被王夫人说动了,收了悲痛的表情,点头道:“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贾母沉思片刻,道:“罢了,先这么办吧,等我府上好一些,等元春能说上话了,自然也能替他们求情了。她们年纪还小,我自然是要替她们着想的。”贾母又皱了皱眉头,“只是林姑爷他……”似乎对他没劝着婉玉有点不满。
  “老太太仁慈。”王夫人笑道,随即又在心里暗骂了一句,这婆婆老归老,可是一点都不糊涂,推开外孙女是形势所迫,还能找个今后得了宠再去帮她们的借口,真心得多学着点。
  王夫人回去的路上见了已经做了一年有余的琏二奶奶,这琏二奶奶自然不是王熙凤了,这位娘家姓余,每次看见她王夫人就没个好脸色。
  为什么?她进来之后,王夫人就不能管家了,虽然现在还在一点点移交的过程中,虽然王夫人长了她一辈,但是长房长媳这个名号可不是空头衔,它里面包括的东西多了,排第一条的就是顺位第一的管家权,她婆婆邢氏都因为是继妻,得在她后面排着。
  “婶婶。”余氏面不改色打了招呼,王夫人有点心塞,要是王熙凤嫁进来,那……不过这人是林如海牵线搭桥进来的,也不知道受了牵连没有,想到这儿,王夫人突然跟余氏笑了笑,有点居高临下还带点怜悯道:“你如今已经嫁进贾家了,还是早先开枝散叶才好。”
  这一句没边没沿的余氏是完全没听懂,不过拐角处走过来的正经婆婆邢夫人不干了,她眉毛一挑,冷嘲热讽道:“才进门一年着什么急,更何况还前头那么些事情,选好的吉日也没用上,进门就七个月的孝,也不知是托了谁的福。”说完她看了看王夫人变得铁青的脸色,跟余氏道:“我知道你孝顺就成,不是有话回老太太吗,你先去,我跟你婶婶妯娌两个好好说会话。”
  不知道是不是邢夫人短短几次见到贾敏学了些心得,又或者是儿媳妇进门有了底气,她现在对上王夫人十次也能胜上四五次了,反正次次都往她心窝子上戳,邢夫人一点都不怕,她都这把年纪了,横竖也生不出来了,还不如出了这口气,能痛快些呢。
  不过王夫人这次倒没理她,一句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邢夫人看着王夫人的背影冷冷一笑,“还当我不知道呢,先前余氏进门还去她面前戳我的不是,我虽比不上你家里显赫,那也是正经婆婆,哪儿有撇开我去巴结你的道理,真当人家女四书白读了!”
  “走!”邢夫人一回头,叫上自己的丫鬟,“今儿开心,去园子里逛逛。”
  贾府的事情婉玉是彻底抛开脑后了,贾敏死之前虽然说了一大通什么跟大哥比跟二哥关系好的的话,不过自从林如海贬官,贾琏的小玩意也不怎么送了,贾敏死之后他还送些银质的素净首饰呢,还说女孩子家守孝归守孝,可不能真的就素面朝天了。
  不过这样也好,婉玉安慰自己,就这一回把人就都认清了。贾府真真人人都是一双势利眼,一点没错。
  过了没两日,婉玉想想观音庵里供奉的油灯差不多该点完了,算算日子就快到十五了,便打算赶在那天早上去一次,做完法事刚好也能再请一盏。
  初一十五是正日子,观音庵里有法事,因此去的人也不少,这个婉玉到不担心,她一向都是直接去后院的,人流多少跟她没太大关系。
  不过这一次,她遇见个熟人。
  确切的说,是太子带去江南的宠妾,现在已经是侧妃的吴氏,带着她的一儿一女,还有已经没了妈,归在她名下照顾的太子庶子中的一位,来观音庵上香了。观音庵说是不接待男客,但是像皇家绝对是游离于一切规矩之外的,主持说了两句孩子年纪还小,不碍事,便将人请进来了。
  两方见面都是一愣,婉玉先反应过来,给吴氏请了安。
  废太子被圈禁了不假,不过陪着他住到毓庆宫的只有太子妃一个,剩下的侧妃,侍妾,还有子女,不管是不是太子妃生的,全部被皇帝择了个府选了个吉日,一股脑全扔出去了。不过那些人皇帝倒还给养着,该上学的上学,该出嫁的出嫁,像是分毫没收到影响似的。
  吴氏说话柔声细气,早年她能吸引住太子靠的是颜色,现在年纪大了依旧能吸引住太子,靠的就是这么多年修炼出来的气质了,她朝婉玉柔柔一笑,道:“没想在这里还能见到姑娘。姑娘一家受了我们瑞永的……”吴氏擦了擦眼泪,“委屈姑娘了。”
  这调调或许男人喜欢,不过婉玉是一点不感冒,她也不敢抬头,怕对面的吴氏看见她眼里的不自在,“您多虑了。”就这一句,不敢多说,这种牵扯到皇位的事情,你想让我说什么?不委屈还是没关系?
  不过这倒是把婉玉扯到另一个思路上了,万一将来当皇帝的不是太子,她爹又如同原著死了,那她们一家岂不要落在贾府手上,死无全尸!
  不!当皇帝的必须是太子,她爹也一定不能死!

  第046章

  婉玉是刚进来,吴氏是上完香准备离开了,有心想多说两句话却生怕被有心人看见,因此只是略略一点头,便要擦肩而过了。
  “居士来了。”这时候莲音大师跟婉玉打了招呼,不过她下面一句话不知是有心还是故意,“庵里的法事您次次都来,菩萨见了也会高兴的。”
  吴氏听见这句话眼睛一亮,法事是每月初一十五,要是次次都来就不怕没的机会见面了。于是她脸上颜色好了许多,冲莲音大师微微颌首,“大师,您下次法事,信女想供两本经书在菩萨前面。”
  这话说的是莲音大师,脸却是冲着婉玉的,得了婉玉微微一笑,吴氏拉着三个孩子走了。
  废太子的旨意,上面并没有写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谋反,甚至连带兵入宫这四个字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德行有亏,这就是皇帝给太子定的罪。
  这个原因,林如海后来也跟婉玉模模糊糊的讲过一次,一来太子是皇帝亲自教的,他谋反了,也有种皇帝教的不好的意思在里面。二来,就是林如海私心揣测了,毕竟这个跟他利益相关,他总觉得自己的猜测有失偏颇:没说明原因,是因为皇帝没打算真的废太子!或者说皇帝后悔了。
  单单从整个事情的处理上就能看出一二来。
  先是第一夜太子带兵入宫,后来便被皇帝拿下了,当时太子是穿着铠甲跪在大殿里的。铠甲这个东西,还是大晚上穿着的,以及那一队带着刀剑入宫的士兵,太子打算干什么,不用想也知道了。
  不过在皇帝大发雷霆,众臣被罚跪两天之后放回家,再去宫里,那身铠甲就不见了。这可不是皇帝好心,要知道三皇子跟四皇子身上的铠甲可没被换掉,四皇子手臂上还有一处刀伤,只拿布草草包了两圈了事,而且那布看着还像是从谁衣服下摆扯下来的。
  再后来就是那道语焉不详的折子了,当时情况紧急,也来不及多想,一直以为皇帝是痛心疾首,现在想想,反悔的可能性也不小啊。
  甚至太子党的成员被清算,可以说是皇帝深恶痛绝,但是也能说成皇帝是为了太子好,所以才把他身边这些教唆他学坏的官员全部处理掉,有点牵强,但也不是解释不通。
  太子被废了,可是依旧住在只有太子能住的毓庆宫里,好吧,这住是圈禁,但是也是不是也能从侧面说明了皇帝心软了呢?
  要真往这个方面想,三、四两位皇子的死还能解释成皇帝想杀人灭口,把那天晚上的知情人全部处理掉。
  婉玉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还有吴氏,她能叫废太子的真名,是不是暗示她跟太子亲近,以及废太子交给她了什么差事呢?
  到了家,婉玉就去林如海书房请安了,不过见到太子侧室她没跟林如海说,只是打个照面而已,要真说了事情再回来再说也不迟。
  不过林如海脸色有点不太好。这是怎么了?婉玉旁敲侧击问了两句,但是林如海脸色越来越黑,倒是叫她有些害怕了,急急忙忙说一句“去看妹妹”,便离开了。
  “今天家里可来了什么人?我怎么觉得父亲脸色不大好。”婉玉一进门就问道。
  黛玉正在练字,听见婉玉进来,运笔自然没了感觉,她将毛笔往砚台上一架,道:“没听说有客人来。对了,好像听说宁府今天办喜事,没请父亲。”
  “父亲能为这个不高兴?”用脚趾头想也不可能啊,婉玉往黛玉床上一趟,“他脸都黑了,怪吓人的。”
  “听说新娘子姓秦。”黛玉想了一想,又补充道。
  婉玉立刻来了精神,一下从床上翻起,她知道的姓秦的可就那么一家,道:“我去问问。”
  这一问还真问出个熟人来,秦可卿。婉玉顿时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不是说秦可卿不是废太子的私生女吗,这亲事不是黄了吗?怎么又开始自己作死了。
  宁府娶这么一个表面上一点都不门当户对的媳妇进门,到底是图什么呢?难道秦可卿真跟皇家有点什么关系?可她肯定不是废太子的女儿啊,废太子没那个机会作案的。
  还有谁?婉玉扒拉一遍,按照秦可卿的年纪,她要是皇子的私生女,最多最多排到五皇子,再往下就不可能了,再加上三、四两位已经挂了,娶他俩名下的亲生女儿都没什么利益可图了,婉玉可不相信宁府那种地方娶媳妇真的只考虑人品样貌。
  这么说不是老二的就是老五的?又或者……考虑到原本秦可卿出殡的时候年轻的北静郡王也来了,说不定也可能是他家里的。
  不会,宁府的野心估计也小不到哪儿去,肯定是跟下届皇帝挂钩了。
  这一顿晚饭吃的索然无味,原本能调节气氛的两个人脑子都被沾满了,一个婉玉,在秦可卿和废太子之间绕来绕去,林如海,则是想起他死去的夫人,几个孩子的妈,贾敏。
  为什么?因为他派出去的探子没什么消息传回来,暂且把查不出来消息这一条放到一边不提,先说说那两个人为什么要对贾敏动手。
  贾敏死或者不死能对什么事情有影响呢?或者她得罪过什么人,能让这人从十五年前就开始动手呢。
  十五年前,贾敏才十八岁,刚刚嫁入林家没两年,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孩子能有什么仇人?唯一关系不好的就是娘家的嫂子了,但是王夫人能丧心病狂的因为几句口角要了别人的命?而且为什么忍了十五年才下手。
  所以他们下手的目标应该不是贾敏,林府里除了贾敏外,还有林如海和三个孩子,谁会跟孩子过不去?这样一看,目标是林如海自己的可能性最大。但是林如海也想不通,那段时间他做什么了?刚刚升了内阁大学士。
  因为发现的晚,林府里已经查不到什么证据了,但是看看上夜婆子的差事,基本能下手的地方只有烧水和熬药两项,于是很有可能是下药下的水里了,然后被贾敏给喝了。
  这些也都是分析,没有证实。
  还有一点,从十五年前开始就能布局的人可真心不多,特别再加上能让林如海半点消息都查不到,这一圈下来人就更少了。
  跟林如海有牵扯,从十五年前就有权势,还能屹立十五年不倒的人,除了皇帝一家还真没有别人了。
  十五年前,林如海二十四岁,太子跟他一边大,除了随皇帝出巡就再没出过宫,二皇子二十二岁,出宫建府两年,三皇子十九岁,还在宫里住着。
  皇帝还有四位兄弟,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南安郡王有兵权,北静郡王去年已经过世,将王位袭给了自己儿子。东平河西宁两位都算是闲散宗室,除了每年的除夕宫宴里出现,平常是一点交集也没有。
  林如海突然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往下想了,他觉得就这么被冷藏在翰林院其实也挺好的。
  林如海的猜测没跟任何人说,于是婉玉依旧没心没肺算着日子去见废太子的侧室。
  这一次似乎有了点默契,两人去的都挺早。在大殿里上了香之后,两人默默的走向后山了。观音庵的后山其实是个风景区,还是个属于vip的风景区,今天这块地方就彻底的归她俩了。
  吴氏走在前面,左手拉着她的女儿,身后跟着两个儿子,婉玉则是落后半步,走在了最后面。
  “我记得前面拐弯有个凉亭,我们去那里坐坐可好?”走了片刻,在欣赏过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品种的花草树木后,婉玉提议。
  吴氏点了点头,边走边跟几个孩子说:“我也不拘了你们,不过也不能跑远了,就在凉亭周围转转,别离开我的视线就成。”
  这里面隐含的意思就是:我跟这位有话说,你们找个我能看见又听不见的地方待着就成。婉玉听懂了,想着虽然这么些日子没见过人,不过功力也没退步。
  凉亭是常有人用的,垫子等物一应俱全,两人分别坐下后。吴氏看了看外面的孩子,有点悲伤道:“瑞永和王妃两个住在宫里,可怜这些孩子了。上回静绮生病,我去宫里求了皇后娘娘好几次,也没让王妃出来看看。后来静绮病虽好了,但是生生瘦了一大圈,听嬷嬷说她夜里哭了好几次。”
  婉玉想了一想,道:“我想着父子天性总是抹不掉的,静绮郡主年纪也到了,娘娘不用太过担心。”
  说到这儿,吴氏侧了身子小声道:“听闻姑娘多次见过观音显灵,不知道姑娘能不能替静绮郡主求一求菩萨。郡主明年大婚,父母总得在场的。”
  婉玉念了声佛号,道:“菩萨慈悲,只要心念坚定,菩萨都会听见的。”
  吴氏点了点头,“如今我们在外面住着,虽然还能进宫,但是轻易也见不得王爷和王妃了,无非就是隔着门板,道一声平安罢了。”
  婉玉陪着叹了口气,道:“我原先进宫的时候,倒是皇后娘娘多多照顾,若是娘娘下次再进宫,也替我向娘娘问个好。”
  吴氏笑着答应了,道:“娘娘也跟我提起过你几次,不然上回如何一见面就认出来了。不过你身上现在有孝,倒是进不得宫了。”
  婉玉笑了笑,倒是不说什么了。
  第一轮试探,双方倒是都挺满意。婉玉知道了废太子虽然见不得人,不过消息是能传进去的。
  至于吴氏,过了三天又来了一次观音庵,将自己供奉的经书请了回去,直接就进宫送给皇后了。
  “母后,她说她有办法,不过要见了您的面才行。”

  第047章

  婉玉想见皇后,说到底就两条路,一是皇后出宫,二是婉玉进宫,哪一条都不容易。
  皇后年近六十,除了当太子妃的时候陪着先帝和太子出巡过一回,再下来就是先帝驾崩,太后殁了时候送灵柩出宫,不过充其量也就是送出宫门而已,离宫门的距离比门口的两个大狮子还要进。皇后的活动范围就在这一亩三分田里,她出不去。
  至于婉玉,她身上还有孝期,虽然父在母亡的孝期从一年改成三年还不到匆匆百年,要是狠下心来宣她进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离去年那场宫变才半年多的时间,皇后自己还在考察期,做事无不小心谨慎,如何能在这个时候去惹皇帝生疑心呢?
  皇后想见她一面,一是得益于和莲音大师这两年的合作,婉玉在京中,特别是达官贵人的圈子里有个相当于观世音“代言人”的称号,观音庵后山的地里种出来的东西也被人称作福种广而传播,甚至她穿过的旧衣服每年也被人求去不少,不过就是这两年渐渐长大了,便不再往外送了。
  二来她背后还有个林如海,跟太子走的近的官员也就剩下这么硕果仅存的几个了。
  皇后想得到的,无非就是两样:作为观音代言人的一句话,你儿子没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及作为皇帝手下官员的一句话,我有办法让你儿子出来。
  于是又过了半个月,婉玉跟吴氏在观音庵见面了。
  “娘娘有了个主意,只是……”吴氏明白如今到了这个地步,什么都耽误不起了,不过犹豫片刻,“她是出不来的,你现如今这个身份也是进不了宫的。”
  身份这两个字是重读,婉玉道:“您是能自由进出宫的?”
  吴氏笑着点头,知道婉玉听懂她们的意思了,“说句明白话,王妃一家人参与不少,家里人也多,因此她只能跟着一起进去。”吴氏冷笑一声,“只有我这种,”吴氏想了想措辞,“家里人就算全部跳河也溅不起水花的,才能一月进去两次。”
  这个婉玉自己做不了主,乔装打扮扮成小丫鬟进宫,她对身份倒是没什么芥蒂,但是……“我前年进宫的次数不少,神武门的侍卫、太监、嬷嬷,我认得的都有好几个,难保他们不会认出我来。”
  “娘娘的意思,姑娘已有两年时间没进过宫了,他们每日见的人多,记性有限,再加上嬷嬷宫女娘娘是能安排的,至于侍卫太监,娘娘虽安排不得,但是能看见他们的排班。”吴氏语气里带了几分蛊惑,“这个风险,是值得冒的!”
  婉玉沉思片刻,“我今天不能答应你,待下次再说。”
  “好姑娘,这一来一回就是半月过去了!”吴氏声音提高了半分。
  婉玉摇了摇头,“干系甚多,我得想个万全的计策。”
  吴氏无奈之下并无其他办法,只得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婉玉回到家,直接去了林如海书房。
  林如海正在练字,见到婉玉急冲冲的进来,脸上像是有甚么事。“今天去观音庵又遇见谁了?”
  “废太子侧妃,吴氏。父亲,我要进宫!”
  “胡闹!”林如海将手中毛笔重重拍在桌上,溅开的墨汁将他方才写好的大字毁了个彻底。“这事是你能参与的!”林如海厉声训斥两句,发觉女儿眼圈有点红,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