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皇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废太子侧妃,吴氏。父亲,我要进宫!”
“胡闹!”林如海将手中毛笔重重拍在桌上,溅开的墨汁将他方才写好的大字毁了个彻底。“这事是你能参与的!”林如海厉声训斥两句,发觉女儿眼圈有点红,声音渐渐缓和下来。“你们这些人……”林如海一声叹息,“太沉不住气了。”
林如海沉默片刻,想起自己早先教给女儿的那些东西,就算有些拿来教儿子也是过了的。婉玉今天能养成这个性子,多半都是因为他,于是林如海的声音越发的温柔,“她们怎知陛下没有后悔之意,废太子性命无忧,不过多关几年罢了。这般生事,不过让陛下白白生了警惕之心,而且废太子原先亲近的一派被已经被陛下清理干净了,想必用不了多少时间他就能出宫。”
婉玉如何不知道废太子过不了多久就能出来,她还知道废太子最后被封了个义忠亲王,但是仅仅有个义忠亲王的头衔是不够的,废太子必须当上皇帝。“父亲,这事儿我有办法,我打扮成吴氏的丫鬟偷偷进一次宫,见了皇后娘娘再做打算。”
林如海眼睛一瞪,刚想发火,就见婉玉脖子一缩,他压了压怒气,道:“你下次见吴氏,让她们耐心些,无非多等几年罢了。废太子当了三十几年太子,难道这短短几年等不起。”
还就真等不起,等过几年,难道要等到七皇子登基吗?再等就只能等到下辈子了,婉玉硬生生掉了眼泪下来,“等,如何等?到现在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婉玉侧过头擦了擦眼泪,道:“上个月成衣坊的人来做衣裳,父亲的衣裳尺码又缩了。前儿个李庄头送上半年的收成,生生少了三成多,父亲别跟我说这是江南的天灾,这分明就是人祸。”
“还有咱们家里从江南送过来的新米,从京杭大运河上走,税银涨了五倍。更别提荣国府那封信了!还要怎么等,等到新皇登基?父亲难道就甘愿从此修一辈子书?”婉玉是一点不客气,能说的不能说的全倒出来了。
林如海无话可说,长叹一口气道:“我如何能够甘愿……罢了,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林如海倒是不觉得废太子身边如今只剩下几个女人出谋划策有什么不妥,历史上死在女人手里的皇帝不少,当了皇帝的女人也不是没有。
婉玉见林如海态度缓和下来,吸了吸鼻子,小声道:“我前些年进了那么多次宫,陛下跟废太子的关系好的不得了,说起话来竟是完全没有旁人插嘴的余地。我想着陛下对废太子的父子之情,多年的教导,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抹去的,如果……如果陛下肯见废太子一面,如果废太子能扭过这个弯来,情真意切的道歉和解释,陛下想必是能原谅他的。”
林如海眉毛一挑,心中疑问不少,“带兵入宫,就算没用谋反这两个字,陛下也不会轻易心软的。”
婉玉点了点头,“所以要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废太子已经关了半年多了,想必也知道自己错了,只要他能拉下脸来。当日他在朝堂上一句话没说,宫里的消息说是陛下这半年都没见过废太子,如果他能情真意切的解释,陛下一定会心软的。”婉玉的声音越来越小,凑到林如海耳边道:“我想着……”
林如海忽而点头,忽而皱眉,忽而凝神看一眼婉玉,等到婉玉说完她的主意,林如海道:“漏洞颇多,陛下怕是……”
婉玉摇了摇头,“只要是当爹的,总会下意识为自己的孩子开脱的,父亲想想我小时候,再想想弟弟小时候就知道了。”
“这……”林如海眉头紧锁,摇摆不定,但是这半年以来的冷遇让他的心越发的坚定下来,他本来也是打着避其锋芒,等风声过了再说,现在不过是早点出手罢了。“经筵一直是废太子主持的,前日经筵,我见陛下面露怀念神色,看着原先废太子的位置,脸上似笑似悲……”
“罢了,待为父找个机会先行试探一番,你们稍安勿躁。”林如海拿定主意,吩咐婉玉道。
婉玉立刻破涕为笑,“父亲放心,我们半个月才能见一次面,而且我也没答应她要帮忙。时间充裕着呢。”
林如海顿觉无力,嫌弃道:“快去把你的脸洗洗,让为父好好计划一番。”
前面说了林如海现在是个翰林院里修书的编修,还是个有点遭人排挤的编修。当然不是人人给他白眼,排挤他的人最多只有三分之一,不过剩下三分之二多是冷眼旁观型,看见了也当没看见。虽然还有几个跟他有些交情的,不过在太子被废,还有那么多人掉脑袋的情况下,也只能用交换眼神这种方式交流了。
林如海修书已经修了半年多了,一套一共十七册的永宁大典他已经修订完毕,并且完完整整抄过一遍了。于是这天下午,他去找了翰林院的最高长官,翰林学士。
这个官位是从二品,上面一共两人,分别管着不同的事务。林如海想了想,去找了其中一位姓顾的翰林学士。这位顾大人将近五十的年纪,学问来说在翰林院是倒数的,能力欠佳,不过有野心,够手段,在这个多数人一心为了学问,还有少数人是刚进官场的地方,爬的也算快了。
林如海行了一揖,道:“顾大人,永乐大典已经修订完毕。”
“嗯。”顾大人抬头看了林如海一眼,捧起桌上的茶杯,装模作样吹了吹,又抿了两口,似乎觉得在前内阁大学士面前做这种动作很是体面。“本官知道了。”
“大人。”林如海脸上略有为难,道:“下官想求大人一件事,不知大人……”
顾大人冷哼一声,“求本官的人多了去了。不过看在你是本官下属的份上,倒是能听一听。”
“多谢大人。”林如海上前一步道:“这永宁大典是当初陛下下旨修订的,现在已经完成,不知下官能否跟大人一起面见陛下。”
咣当一声,茶杯被顾大人重重放在桌子上,还溅了两滴茶水出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们身为陛下的臣子,只要尽心做好陛下的吩咐便是,剩下的事情不用多想。”
林如海连道两声是,“那顾大人可否为下官美言两句。”
顾大人将人吊了许久,这才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你放心,本官会如实禀告陛下的。”
林如海道了好几声谢,这才退下。
顾大人等人走的没影了,去拿了一本翻了翻,全部用小楷抄写,工工整整,干干净净的。顾大人眼睛转了又转,叫上自己的亲信抱了书,去拜见陛下了。
这种事情,是能得陛下在御书房里接见一回的,办好了是大大的功绩,能上史书的那种。
当然顾大人没打算吞掉林如海的功劳,不过绝对不会提起他便是了。
林如海听见顾大人抱了书去御书房求见,这才放心,回到他的小桌子前面办公去了。
原本是打算将永宁大典和说文解字一起修完再进上的,只有一套效果可能稍微差了点。
小楷难道就看不出笔迹吗?他当了八年的巡盐御史,来来回回的密奏全部用的小楷,陛下一眼就能看出来。
林如海摸摸桌上已经凉透了的茶壶,再看看他用的这张已经磨了角的桌子,安安静静的等皇帝前来了。
第048章
事实上,顾大人在去御书房的路上也仔细考虑过林如海,以及这本永宁大典。永宁大殿是本字典,修订好了是大大的功劳。至于林如海,他算是为数不多跟太子走的近,事后还能全身而退的人。林如海降了职不假,可是跟那些连脑袋也换了个地方的同僚们相比,他真是毫发无损。
顾大人等在御书房外,看了看手下怀里那一套十七册的永宁大典,这人也算是个人才了,才半年的时间就将书修订了一遍。可惜了……顾大人摇了摇头,不过也不能全怪他,谁能知道太子对着已经是三个指头夹田螺的皇位突然犯浑了呢。唉……还是像他这种在拉拢名单上比较靠后的人稍微安全一点。
“顾大人,陛下宣您进殿。”一名御书房伺候的小太监半弯着腰,将他领进了御书房。
请完了安,顾大人再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已经堆满了,“陛下,永宁大典已经修订完毕,请陛下过目。”顾大人眼中似乎已经出现一条康庄大道了,只要等到陛下问话,他在若无其事的引导几句。
皇帝微微一侧头,立刻有小太监上前去接了书放在皇帝案上。皇帝伸出去的手略有迟疑,不过还是拿起一本翻开看了看。
然后……皇帝愣住了。
虽然用“记忆如潮水一般涌来”这个形容稍微恶俗了一点,不过已经被皇帝推在记忆拐角处的不堪回首又以一个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力道浮上水面了。
太子,已经废了,他原本大力培养的内阁大学士,留给太子的肱骨之臣,现在成了个修书匠,已经半年多没见过圣驾了。
皇帝拿着书的手保持着翻开第一页的时间,稍微有点长。
下面全身心都投入到皇帝身上的顾大人觉得有点不对了,虽然在皇帝面前是不能挺直腰板抬起头的,这就是大内越是受宠的太监就越是驼背驼的厉害的原因,但是,在剥夺了视觉之后,顾大人的听觉变得十分敏感。
当然他也不耳聋,于是皇帝翻开一页好久好久都没翻第二页他听出来了。书能有多大,就算用最小号的毛笔写小楷也写不了多少字,陛下这是发呆了……还是书上有什么错?顾大人突然暗自痛恨起自己的冲动了,应该检查一遍再送上来的。
正当顾大人头上的第一圈细汗还没消掉,第二圈又起来的时候,皇帝发话了,声音听起来有些幽远,“朕知道了,你下去把。”
这不对啊,不该是这个反映啊,上回说文解字修订好了的时候,皇帝赏了每人一柄玉如意的,还获得了参加宫宴的资格。顾大人有心想说点什么邀功的话,不过皇帝异常的沉默让他的警惕心格外的高,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是,臣等告退。”顾大人身后跟着心腹爱将出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现在就剩下皇帝一个人了,太监什么的,在皇帝眼里跟柱子没什么区别,因此他幽幽叹了口气,摸了摸书皮,又看了看那副依旧波澜不惊的字体,沉默片刻,道:“去翰林院。”
四根柱子活了。
“不对。”走在路上的顾大人突然反应过来,他想起今天林如海的话似乎格外的多,还有那句求见圣颜,顾大人按了按胸口砰砰直跳的心,幸亏今天什么都没说。
“赶紧回去!”顾大人加快了脚步,他想起林如海那间最里面还是朝西的小屋子,还有那张专门找出来的小桌子。他当初就应该阻止的!
不过很快他就僵住了,皇帝出巡独有的“避让”二字已经在他耳边响起了,任何人听见这两个字,都得紧紧贴着墙站着,等皇帝的御驾过去才好上路。总不能让皇帝跟着你屁股后头走吧,而且皇帝走了之后,他还得过一会才能继续走动。
来不及了,等到皇帝圣驾过去,顾大人觉得微风出来,他里面贴身穿的衣服上都有汗了。
林如海不过等了半个时辰,皇帝就来了。
出于内心某些不能言表的情绪,皇帝没叫人通传,连太监都放在门口了,打算悄无声息的一个人进来,大概内心里还有点类似于“我就偷偷看一眼,要是他没发现我再悄悄的离开”这类的情绪,不过鉴于皇帝年纪大了,下脚的力道掌握的不太好,于是所谓的悄无声息大概只是他自己这么认为。
于是皇帝看到的是个侧影,瘦了好多的林如海,穿着已经不怎么合身的官袍,在空无一人的小屋子里,有点驼着背在书架前面翻着书。
皇帝莫名就觉得心酸了,脚底像是被黏在地上了,林如海三个字就有点叫不出口了。
林如海翻了两页书,看了片刻,拿着书就想回到自己案头,这一转身,就看见门口站着的皇帝了,林如海先是一愣,立刻就跪在地上了,“陛下圣安。”
“起来,起来吧。”既然被发现了,皇帝大踏步往前走了两步坐下了,这屋子有点小,只有一张椅子,皇帝往上一坐,道:“走近些回话。”
林如海两步挪到皇帝身边,皇帝咳嗽两声,“半年不见……”你也瘦了。
林如海半低着头,“劳陛下记挂,臣愧不敢当。”声音倒是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皇帝环视一周,觉得把他的前内阁大臣发到这种地方似乎有点过分,不过当他掩饰般的去倒茶的时候,这种过分又一次加深了。
茶是凉的。
当然现在还是大夏天,喝茶自然是要喝凉的。不过倒出来放凉和原本就是一壶凉茶差别就大了。前者可以说是正常的,后者,除了被怠慢了不做他想。
皇帝重重将茶壶往桌上一摔。
林如海像是被惊倒一样突然抬起来头,“陛下息怒,是臣自己放凉的。陛下看看里面的茶叶子,是泡开了的。”
皇帝有点尴尬,掀开壶盖一看,确实是,这么说是拿开水泡的,不过……“他们就给你上这个!”茶壶又被摔了一次,虽然是拿开水泡的,不过小一半都是茶叶末子。
这回林如海不说话了。
“走!跟朕去御书房!”皇帝怒气冲冲带着林如海走了,在翰林院的门口还遇见了忐忑不安的顾大人,虽然他在皇帝面前什么都没说,不过鉴于他带去御书房的人并不是林如海,于是顾大人得了皇帝冷冷一眼,外加一个“哼”字。
林如海目不斜视,跟着皇帝走了。
虽然林如海说他不委屈,但是看他形容枯瘦的身子,还有搭在身上空荡荡的官服,以及格外憔悴的面容,还有那壶不怎么体面的茶叶末子,皇帝自己脑补了一出恩怨情仇,看着林如海就觉得分外心疼了。
才多久,想想当初意气风发从江南迎回来的功臣就成了这个样子。
于是当天下午,林如海就捧着一堆皇帝的赏赐回家了。
皇帝原本的打算也是想凉一凉林如海,让他知道自己到底错到哪儿了,以及加强对这种行为以后不能再犯的决心,至于林如海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接近太子的,自动被皇帝忽略了。
不过看着林如海一副被狠狠排挤过的样子,皇帝有点怒了,虽然才半年就官复原职有点跟闹着玩似的,不过赏赐还是可以的,于是赏给林如海的,赏给他几个儿女的,皇帝甚至想起来当初的折子上说了林如海的大女儿也陪着一起上了河堤。
好像是叫林婉玉的,还在朕面前背过书,皇帝会心一笑,大笔一挥赏了个乡君的封号。
这一下午的变化,真心惊险刺激。负责写圣旨的官员都恨不得咬着笔杆,上前抓着皇帝的脖子摇晃了。
赏赐没什么,反正都是您老人家的私库,但是乡君的封号不能给啊~虽然乡君是所有能受封的未嫁女性中最低的一级了,每年俸银四十两,还有禄米四十斛,议亲的时候光禄寺还要准备聘礼和酒席等等。不过能有这个封号的女性,他爹至少得是个国公啊,而且也不是每个国公的女儿都能得封号的。
“陛下,这有点不太合规矩。”写圣旨的官员耷拉着眼睛,眉毛都快成倒八字了。
皇帝原本乐呵呵的脸一下掉了,“你要是让你女儿也在大堤上来一圈,我也封她个乡君。”
官员被噎住了,眉毛都快皱到一块了,硬生生把那句“臣没闺女”咽下去了。
一下午的风云变幻,让许多人都看到了希望。比如太子的侧妃吴氏,还有太子的亲生母亲皇后。但是同时,五皇子的母亲吴妃和七皇子的母亲陈妃,都不约而同的不小心打翻茶杯。
封了乡君是要进宫谢恩的,于是三天过后,婉玉坐着宫里的马车,堂堂正正从神武门进去紫禁城,去到坤宁宫里拜见皇后了。
第049章
皇后因为废太子的事情打击不小,基本在五月前都还属于卧床不起的阶段。当然不是病的,就算听到太子带兵入宫的消息惊了一惊,最多也就养个三五天就好了。不过从太子妃做到皇后,宫里这么几十年的历练,皇后心知肚明,要是不称病推了宫务,连门也不出的话,多半就是被禁足的下场了。
禁足可就真的颜面全失了,所以皇后主动退了一步。这半年的时间里,虽然宫务被皇帝剩下的几个妃子瓜分了,但是皇后的威严还在,比方接见外命妇,前面半年都以皇后身体不好为由暂时推后了,林婉玉还是第一个。
“两年不见,长成大姑娘了。”皇后笑盈盈看着面前的婉玉,也不等人行礼,直接使眼色让嬷嬷扶她起来了。
早先吴氏回话的时候皇后心里还有点不快,一来一回至少半个月,而且为了避人耳目,也不是每个初一十五都能碰上的。不过随着婉玉被封了乡君,皇后心里这点不快立即烟消云散了,随之升起的是希望。
这林家父女两个当真有办法,或许她的皇儿过不了多久就能出来了,平平安安的出来,至于太子之位,皇后敢想但是不敢奢望,不过想想婉玉上回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兴许能封个亲王呢?想到这儿,皇后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真诚起来,“我给你准备了一副头面,等你及笄的时候带。”
婉玉谢了恩,微微抬头扫了一圈。
皇后看着有点憔悴,身上的衣服也是半新不旧,身边依旧跟着面无表情的翠竹嬷嬷,殿里方才有个上茶的宫女,现在已经走了,还有两个守在大殿门口,背对着她们。
先前环视一周的目的是为了让无关人等回避,看殿门口是防止有不相干的人进来,婉玉这是在用行动询问殿里安不安全。皇后微笑道:“我身边的是翠竹,你得叫她一声姑姑。先前你进宫见过的,她跟着我也有快三十年了。”
“门口那两个。”皇后抬手一指,还有点伤感,“难为她们了,经过去年那事儿,她们还肯留在我宫里。”
就是说这两人可信,翠竹姑姑是心腹,婉玉微笑点了点头,不过没等她开口,皇后脸上就变了变,虽然还是笑,不过是从春风变成了冬风,是个冷笑。“你那表姐元春,心真心高。”
拖后腿的猪队友,婉玉心里愤愤,不过脸上还是挂着自打进宫就高深莫测的笑容,道:“皇后娘娘莫要被琐事绕了心神,她们姓贾的一向如此,我还曾收到过贾府老太太的来信,说是在母亲孝期就别出门了。”
这事儿皇后也听过,不过她听到的不是一来一回的信,她听到的是自从林如海贬官,林家和贾家就没了来往。于是皇后又如沐春风了,“谁家没两门糟心的亲戚。”
这些必要的前戏试探完,下面就是正题了。
“这大殿冷冷清清的,”皇后娘娘笑道:“你也算是熟人了,我们去西厢说话,也好坐的近近的,好好说说。”
婉玉随着皇后到了西厢,这是皇后日常坐卧的地方,屋子不大,重要的是她俩坐在榻上,中间只隔了一张小桌子,说话方便的很。
“皇后娘娘,太子是潜龙之相。”
正当皇后端起茶杯,有意无意抹茶叶的时候,婉玉直接就切题了。
皇后手抖了一下,她还真心不习惯这么直接的,哪次不是翻来倒去的试探,十句里八句都是废话,剩下两句还有一句是假的。皇后抿着嘴,装作思考的样子,尽力克制自己千万别失态。
婉玉看着两滴茶水被抖了出来,十分满意,忽悠这种东西,上来就得放大招,先把人搅晕了再说。果不其然,皇后心乱了,呼吸急促了,甚至脸上还不由自主抽了两抽。
“观世音说了,太子是金龙。”
皇后手上的茶杯已经抖的能听出声音了,她急忙将东西放下,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婉玉微笑点了点头,不急不慢。“现在不过是小小的挫折,皇后娘娘莫要担心。不过……”话锋一转,脸上略有担忧之色,“不过光有面相可不够,现在这个局势,我们得做点什么。”
跟着婉玉的步调,皇后被忽悠进去了,不过毕竟这么多年执掌后宫,她失态也是一时。“若是真像你说的这样,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我儿将来也能……”当皇帝这三个字皇后只敢在心里说说。
婉玉又笑了,“皇后娘娘。”这四个字说的百转千回,“您想想,太子要是早些出来,不也少受点罪吗?他要是早点出来,将来的局面也更好控制一些,比方五皇子,还有七皇子。要是他被关到那两位气候已成,又或者新帝登基……”
皇后一抖,心想这婉玉胆子真大。
“难道皇后娘娘就不怕太子殿下在毓庆宫里受了委屈?”
“不至于。”皇后摇了摇头,“虽然我现在不管宫务了,但是……她俩绝没有这个胆子,还有陛下呢。”
婉玉嗤笑一声,“娘娘,这我比您清楚,我父亲的官位不过降了小小几级,我们家里这半年受的委屈就比以往一辈子都多了。陛下?陛下看不见他又哪儿能管得着呢?”
婉玉见皇后娘娘还是心中犹豫,加了猛料道:“既然娘娘如此这般的……又何必想要见臣女呢?横竖我父亲……怕是不日就要官复原职了,倒时候……都是一样的。”
“不是的!”皇后算是彻底跳坑了。
是她想见婉玉不错,是她主动去找的婉玉不假,但是当初所想不过是能将儿子捞出来,王位,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她都不敢奢望,但是谁料婉玉所图比她还要大,目标直指太子之位!
“皇后娘娘难道甘心吗?您手上的权利被几位妃子分了个干净,她们在御花园里畅游,您却在只能坐在坤宁宫空荡荡的大殿里。这半年您宫里的宫人换了多少?娘娘,您当皇后这么些年,难道真的甘心这些人坐在您头上?”婉玉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轻飘,但是确如魔音灌耳,直取人心。
不甘心,本宫如何甘心!皇后这半年来无时无刻不想着翻身,她还记得每次吴妃、陈妃还有虞嫔过来请凤印时候的微微翘起的嘴角和蔑视的眼神,就像是在说:凤印在你手里又能怎么样?横竖连坤宁宫都出不去,儿子都被关起来了,除了夹着尾巴做人,你还能怎么样?
“本宫不甘心。”一字一顿,皇后说的分外坚定,“本宫要让她们两个看着,本宫的皇儿是最好的,本宫永远都是皇后,将来会是太后,没有圣母皇太后,没有母后皇太后,本宫就是唯一的太后!”
“好!”婉玉笑道,她凑近皇后耳边低语,“既如此,我们首先……”
皇后一边听,嘴角浮起个微不可见的笑容,片刻脸上又有忧愁,“这……真的能行吗?”
“娘娘,你要相信我,陛下已经后悔了,娘娘是知道的。我们现在要用的就是这一点点后悔,让太子出来,让太子依旧是太子,让宫务回到您手上,让她们两个得到教训。”
从坤宁宫里出来,不仅仅是婉玉出了一身汗,皇后一样,她看了看依旧颤抖的双手,扬声道:“翠竹,翠竹,叫康德和康阳过来!”皇后握了握双手,力气还没回来。可是心中的勇气,已经满的要涨出来了。
营救太子的行动,正式开始了。
十日后,上书房西厢,这里是十岁左右的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
第一排是皇帝目前十一岁的八皇子瑞乐,虞嫔的儿子。皇帝的儿子就这么一个,也隐隐成了上书房的老大。
第二排开始,按照父亲们的排位做着太子的两个庶子,康德和康阳。
第三排是二皇子的儿子,一直排到五皇子的儿子。
六皇子体弱,到现在他府上还是颗粒无收,至于七皇子,两个孩子才刚学会走路,自然是不在这里的。
门外看时辰的小太监看着日冕上的时间到了,在小铜锣上轻轻一敲,道:“时辰到了。”
屋里坐着的老师看看下面已经坐立不安的孩子们,微微点头,道:“今日就到这儿。”说完他站起身来,给诸位皇子皇孙行礼,转身离开了。
要是往常,大家就各自离去了,不过今天明显不是寻常日子。
康德站起身来,跟正在往前走的八皇子瑞乐不小心撞了一下。要是按照平常,理论上是应该身为皇子的八皇子先走的,这是规矩,也是地位的体现,特别是太子获罪以来,他的儿子们已经成了上书房里地位最最地下的人了。
瑞乐狠狠瞪了他一眼,谁知康德居然瞪过来了,连他身边的康阳也提起胸膛往身边一站,“不就是不小心撞了一下,你瞪我哥干什么!”
后面一干皇孙们都愣住了,对视一眼,眼神里压抑的都是兴奋,这是要出事啊!
虽然都是十岁出头的孩子,不过宫里的孩子,就算被父母宠着,十岁也是已经学会算计人心的时候了。
瑞乐是谁?他生母是虞嫔,虽然是个嫔,不过是皇帝最喜欢的嫔,还管着宫务,他自己是皇帝最小的儿子,他才四岁的妹妹是皇帝最后一个孩子,参考皇帝的年纪,怕是将来也不会再有孩子了。
瑞乐怕过谁?或许还没被废掉的太子算一个,不过……瑞乐一把推了上去,“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才是狗!”康阳大叫,抓起桌上的笔墨书本一股脑全扔到瑞乐身上了。
瑞乐一愣,随即大叫一声,一拳打了上去,不过却被目前上书房里年纪最大的康德拦了下来,反而踉跄后退了几步。
“反了你们了,居然敢跟本皇子动手!”瑞乐怒道,也抓起桌上的东西扔了过去。
瑞乐后面就是讲台了,目前空无一人,不过康德康阳两兄弟后面站的满满都是人,这一下,上书房彻底乱了,慌乱之中也不知是谁打了谁的脸,谁咬了谁的胳膊。
大战已经开始!
第050章
上书房里七八个孩子瞬间打成一团,门口守着的小太监先是一愣,立刻上来拉人了,开玩笑,那些都是皇子皇孙,出了点闪失,别说差事了,命都能丢掉!
不过小太监拉归拉,但还是不敢太用劲儿,总之这几位都精贵得很,几个小太监急的眼泪都掉下来了,“主子们,别打了,让万岁爷看见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这时,只听见康德大叫一声,“快跑,康阳,你快跑!”
这一声惊叫将不少人都吓住了,手上动作停了那么几秒钟。只见人群里趁机窜出个不大的孩子来,正是废太子的庶子康阳,他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扯的乱了体统,头发也散了不少,脸上几个手印,手上还擦破了皮。他从人堆里出来,恶狠狠的回头瞪了方才打他们兄弟二人的人,眼圈红红的,似乎马上就有泪下来。
“父亲!父亲!”只见康阳大喊着废太子,泪奔而去了。
上书房在什么地方,乾清门东侧。至于乾清门,基本上是皇帝用来处理政务的地方,跟上书房对称的西侧,就是南书房。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皇子们发奋读书的时候,同样是皇帝早朝的时候。于是康阳那声闻着伤心,听着流泪的父亲,文武百官包括大殿之上的皇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