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瑶-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虽有夸张,却也未尝不是说出了考试的严酷。就算宝玉不像书中说的那么柔弱了,毕竟还是个大家公子,县,府,院三试,他能熬得过么?
贾瑶担心的问题,也正是贾母,王夫人担心的。有贾瑚,贾珠在前,如今这些孙子可都是贾母的命根子,她可丁点舍不得他们受苦,王夫人经历了丧子之痛,虽然也盼着儿子上进,到底不向早些年那么好强。做了这个决定的是贾政。不是说他不疼宝玉,其实他看起来虽是对儿子横眉竖眼的,实则对几个儿女心里最是疼爱,他一辈子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便把希望都寄托在几个儿子身上。他对宝玉寄予厚望,比起把他裹在温暖安全的棉花胎里,他更会锻炼他,磨砺他。贾政也怕宝玉会受不住考场的恶劣环境,可是他最终做了决定。让他下场去考。
贾母,王夫人其实也不是反对,只是他们舍不得亲手把孩子推向更广阔的世界,她们虽埋怨贾政狠心,到底也愿意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途。于是最终也没有阻止。
比起这么多人的心疼关爱担忧,宝玉本人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可能自己才是对自己的实力最清楚的人吧。宝玉虽在稚龄,确有几分大家风度,让贾政和徐峥令暗自满意非常。
宝玉明年开春就要下场,现在他已经没有休沐,每日里都去徐峥令那里进学,学习八股、试贴诗、经论、律赋,练习些往年的旧题。与贾瑶和黛玉在一起的时间难免少了。而贾瑶也只能偶尔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把洗髓丹化开给宝玉吃一点,好歹增强些他的体魄。
第二十一章 宝玉中秀才(二)
第二十一章 宝玉中秀才(二)
中秋过后,王夫人就开始忙起来。如今宝玉贾瑶黛玉贾环他们几个都小,正是长个子的时候,故而,春夏秋的时候还好些,每到入了冬,王夫人就得张罗着给孩子准备冬天的小袄,夹袄,大毛衣服和斗篷。小孩子家家的,虽用不着羽缎,羽纱的,可是也得盯着针线上,把衣服做得舒服仔细了。明年开春宝玉就要下考场了,如今这虽然天寒地冻的,宝玉还日日去先生府里上课。虽说宝玉这孩子今年一年也没生个小病,但是王夫人还是不放心,盯着给他补身体呢。
自贾母同意了宝玉明年春年考县试,不知是不是贾瑶的错觉,贾母虽然还是极疼宝玉,却没有过去那么常常放在眼前,时不时的揉搓了。只不过是请安时看一回,平常有好东西想着些,倒开始叮嘱宝玉要上进。贾瑶瞧着,有些对贾琏的样子了。贾瑶暗自想,她家老祖宗可绝对不是简单的享享福,溺爱子孙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历经三帝,经历过荣府的由微至盛,应该是手段极厉,眼光极辣,只不过人老了,又先后失去了两个孙子一个女儿,一个嫡孙女又送去了宫里,便格外的溺爱子孙,不大管事罢了。加上宝玉有几分像老荣国公,她便格外溺爱他,舍不得要求他什么。
冬日里因天冷,贾瑶和黛玉便不大到处跑了。这世界如今已经没有了探春这号人物,便未举行什么诗社,她们两个又都不是极会做人的人,如今也没有宝玉在她们与众多姐妹间连着,故而贾瑶黛玉同迎春宝钗等人不过是过节时玩闹一回,平时在贾母处请安遇到了,也问候两句。贾瑶和黛玉都有些文人性子,只不过黛玉痴性多些,贾瑶黠性多些,但是两人都是把知己好友放在心里极重要的位置上的,且都认同宁缺毋滥。宁可离群索居,也不愿意道不同却委屈自己。贾瑶前生去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人,可是却无一真正知心之交,就算她真心爱过的男朋友,也不过是在生活上细微体贴,未曾真正明白她的心思。而贾瑶想着,冰雪聪明如黛玉,怎会看不到书中的宝玉的软弱,王夫人的不喜,可依然能够义无反顾,除却爱情,也难免没有偌大府中只有宝玉一个知心人的缘故。士为知己者死,贾瑶黛玉虽非古时名士,那一股子风流傲骨却定点不少。
两人日日或你在我处,或我在你处,便是多陪在贾母或是王夫人身边的。贾母不必说了,看着两个心尖子堆做一堆,一个赛一个的漂亮,那是熏笼烧的再热也不嫌烦闷得。而王夫人因着女儿的缘故,也算看着黛玉长大,对黛玉如今也有了身为舅妈的慈爱。再多的厌恶在贾敏死的时候都该放下了,更何况老太太早透漏出把黛玉许配给宝玉的心思,宝玉的授业恩师又是承了林姑爷的面子,故而王夫人心里头瞧着黛玉还是满意的。若是儿子跟黛玉好,让王夫人对黛玉印象深刻,那必不是什么好印象。可是女儿就不一样了,对待女儿的闺中密友,当妈的,多是有几分慈爱的。
现在贾环大了些,开始启蒙也有了一段时间了。因他身体自小就单弱,入冬来很是生了两场病。贾瑶未曾给他吃过洗髓丹,仙家之物,又岂是能如此滥用,这些年过去,她自己吃了一颗,化在水里慢慢给黛玉宝玉各吃了一颗,如今那玉瓶中只剩下两颗。她是自私,想要把丹药留给将来以备不时之须。况且,若真的都分出去,也该先给了贾母,贾政并王夫人。不是她不疼自己的亲弟弟,而是贾环照比爹娘来说,终究差了一层。不过贾瑶到底是看着贾环长大的,也不会真的舍得看着他难受。贾环生病时,王夫人肯定是时时过问的,贾瑶就常常跟着王夫人一起去看,每次看贾环时,她手中暗暗运起桃夭决,用灵气为贾环疏通一二。虽然一时的功效不大,长此以往,也总会改善贾环的身体。
贾瑶是自小就没生过几场病,黛玉刚来时常病着,如今这两年倒是好了不少,不怎么生病了。而宝玉自从开始启蒙,就绝少生过病,连贾母王夫人,心里也觉得他壮实。因此王夫人现在养的唯一贾环,身子单弱,王夫人花在他身上的心思就越发多了起来。贾母贾政瞧着,心里俱都很是满意,贾环也愈发的亲近王夫人,对生身之母没有小时候刚知道的时候渴望了。只赵姨娘疑心王夫人虐待他儿子,话里话外的很是说了几句,传到贾政耳朵里,越发不待见她了。当然,她只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实在不提也罢。
贾环的病将将好全了的时候,年节就来到了。因为府里没甚么大事,宝玉也即将要下场考试,故而年节也没有大办,依然和往年差不多的规格,热闹几天也就完了。剩下的不过走走亲戚,礼节来往。这年贾母到没有像往年似的,走哪都带着宝玉,只贾瑶黛玉两个跟着她去各府里看看老姐妹。贾瑶黛玉走了这一遭,到哪都是遭夸的,没办法,她们两个实在漂亮,性格儿也俏皮可爱,又知礼节,在长辈面前嘴也甜,让叫人就乖乖叫,混没有半点羞羞怯怯的小家子气。一帮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不就爱这样的小辈儿,一个个红包可是给足了的。等年节过了,贾瑶黛玉两个足足多出了一首饰盒子的好东西。有些她俩现在还带不了的,贾母说是她俩年纪太小,东西贵重怕给压住了。先让她们俩个好好收着的。王夫人给她两一人做了一条七彩凌缎儳丝裙,一模一样,平常是穿不得的,因是有些像唐朝妃子的打扮,太艳丽隆重了些,只是年里倒不妨事,横竖当顽了。两个人穿上裙子,又叫丫鬟给挽了一样的垂仙髻,再带上前儿贾母才叫她们两个不许带的南安太妃给的镂空金水晶的钗环,打扮的一模一样出来了,到处跟人去显摆。彼时正是年下,一大家子娘们都聚在贾母处,看着两个打扮了一番的小姑娘,一时都怔了,好半天还是贾母先回过神来,把她俩一左一右揽到怀里,笑着道,
“哎呦,我也给骗住了。以为咱们家怎么来了两个仙女儿。漂亮极了。细看才发现是你们两个猴儿,知道爱美了,打扮起来了。还别说,不是我自卖自夸,我这两个丫头,真是天底下最最标致的人儿,神仙来了也不过。”
贾瑶和黛玉一起拱到贾母怀里,“老祖宗~~~·”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七嘴八舌的夸了起来。一向伶俐,讨贾母喜欢的凤姐笑道,“可不是,到底是老祖宗经过见过的多,我见了这两个人,太漂亮了,怔的我半天回不过神来,以为自己在梦里来了仙境呢!”
王夫人抿着嘴乐道,“这两个小丫头长得伶俐些,儿媳平常就爱打扮她们。我记得去年我给她俩选衣服样子两个人还惦记玩不耐烦呢,今年就自己知道打扮了。这小头发扎的到俏皮。还有那套水晶簪珠,老太太昨才让她们好好收起来吧,今儿又给翻出来戴上了。可见啊,是长大了知道爱美了呢!”
众人听了都乐,贾瑶和黛玉两个只是缠着贾母不依,“老祖宗~~~”
贾母笑着道,“好宝贝,骨头都叫你们两个揉酥了~~”
过了新年,贾宝玉就开始在府中进行最后的备考了。如今徐峥令该教他的都已经教的差不多,剩下的无非是让他自己熟悉。宝玉很争气,去年一年学习都很辛苦,如今总算不去上学,在府中备考了,也没有松懈。贾瑶黛玉心里俱都担忧他,盼着他能考好,却都不跟他提此事。贾瑶时常给他想着些吃食,而黛玉不过给他做两个荷包,旁人看着简单,贾瑶却明白,那一针一线里全是心思,又是担忧,又是祝福。
终于到了宝玉要进考场的那一天。贾府里的人都起了个大早,在贾瑶的劝说下,这两天并没有给宝玉大补,只不过平常吃什么,这两日还吃什么。出发前自不必说贾母王夫人的殷殷叮咛,便是贾政也叮嘱了几句,说是尽力就好,不可用心太过,反而发挥不好,又说他年纪尚小,此次不过是下场一试,不用太强求自己。宝玉一一答应了,便上了马车。贾琏亲自送他去,一应吃食都备在马车上。
第二十二章 宝玉中秀才(三)
第二十二章 宝玉中秀才(三)
宝玉自下了场,贾母王夫人她们便日夜盼着。又惦念宝玉可曾按时用吃食,又担心那考场里冷不冷,热不热,又害怕题难不难,考官严不严厉。日夜忧心着,饭吃不好,觉也睡不好。贾瑶黛玉一面宽慰着她俩,一面也是挂念。两个人俱都对宝玉有耐心,只是到底不知考场里是个什么情形。对着长辈当然不能把这种担忧表示出来,只是只有两个人时,就常常是这个忧心,那个劝慰,这个挂念,那个开导的。
府里的人是觉得度日如年,实际上三天时间是很快的。到了出场那天,一大早贾母就打发了人去考场门口等着,自己连早饭也没有胃口,只坐在屋子里等,谁劝慰都没有用。贾瑶两个便陪着贾母坐在炕上。不多时,贾政并王夫人来了,也是一副没休息好的样子。得知贾母并两个小姑娘都没用早饭,变劝慰几人。贾母念着自己的两个孙女,知道自己不吃两个姑娘也不会吃,到底勉强用了几口。一家人坐在屋子里,刚开始还闲话几句有的没的,不多时,就没人开口了。贾瑶黛玉两个也是翘首以盼,虽明知道还不到散场的时间,还是不由自主的盯着门口看。等过了晌时,便有人来报,说考试就快要结束了。贾母等人打起精神,彼此又说笑了几句。王夫人正要劝贾母再用一回点心,前院的小厮就过来说,宝二爷已经接到了。看着精神还好,气色也不错,上了轿子还用了些茶水点心,如今就要到府里了。贾母听了这话哪还坐得住,站起来就往门外走。贾政王夫人等俱都跟着,还没走到前院,便看着接的人回来了,把宝玉围在中间。
众人忙把宝玉迎回屋里。宝玉先给贾母,贾政并王夫人请了安问了好,众人细看他面色,果然如那小厮所言。精神头瞧这还好,只是略困倦些。
贾母一把把宝玉搂住,“好孩子,可叫我担心死了。怎么样,这几日,受没受苦?过的是怎样?”宝玉笑道,“里头不过简陋些,休息的不如家里好。不过累了点,倒也无甚大碍。”贾政眼里分明是极满意的,嘴上却道,“你如今确实大了,到底不像过去那样娇气。”贾母拿眼横他,“我孙儿自来是个好的。那里头谁能受得了,不说我孙儿还小呢,便是个大人也够受罪的,”一面又跟宝玉说,“好宝贝,用点吃食不用?”宝玉笑说,“回老祖宗,孙儿到是不饿,只是实在困倦。想着好好睡一觉才好。”贾母王夫人忙打发他去睡了。一面又请了个府中常用大夫来,叫他给宝玉好歹看看。宝玉几乎一沾枕头就睡了过去,待那大夫来了,仔细看诊一番。也说无大碍,只是有些累着了,好好调理一番饮食休息便可。贾母王夫人这才把心放下了。
待宝玉醒了,先去贾母王夫人处请了安,又去贾政那里垂听了一回教导。贾政没有过问宝玉考试的事,只说叫他胜不骄败不馁,末了又叫他去徐峥令那里一趟。一来将情况告知一二,二来也好好答谢老师的教导。宝玉自去了不提。
成绩还没出来,徐峥令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便也先不急接着往下教宝玉,只等着考试结果出来了再作打算,故而很是放了他两天假。只叫他不要荒废了功课,待再来时要检查他的作文和大字。宝玉自然好好应了。
他这一年来同贾瑶黛玉玩的时候都很少,不过,毕竟三人也大了些,不像小的时候那么能闹。如今宝玉也不像书中那样,只在脂粉堆里混。于是贾瑶黛玉很多小女儿家的事如今是不同宝玉一起的,比如淘个胭脂啦,绣个花样啦。现如今宝玉有了假,三人又能一起玩了。这会子又是春天,天气和暖了起来,三人就开始往外跑。黛玉是文静的,贾瑶却是活泼好动的。那天三人正一起在荷花池边消食,贾瑶忽而说道,“咱们这么单走有什么意思?”宝玉笑看她,“那你待如何?”贾瑶眼珠子一转,“咱们划个船,滑到那荷叶子边上,采上几朵怎么样?”黛玉拿指尖点她的脑袋,“偏你格外淘气呢!采他作甚么?仔细掉水里面是正经!”贾瑶说,“成日家在白纸上写写画画无聊得很,不如咱们就在那荷叶上画,也不采下来了,看谁画的好看呢!”黛玉笑说,“倒是好玩,只是咱们这么大动静,肯定叫他们知道了。大人定不许的。”贾瑶拉着黛玉,“咱们去求老祖宗!”三人去了贾母那里,把这话跟贾母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贾母搂了贾瑶笑道,“真是个不安生的,就你鬼主意最多。”“老祖宗,行不行嘛?”贾瑶摇着贾母的胳膊央求道。贾母摇摇头,“好宝贝,那水冷着呢,冻着了可不是玩的。等下天暖和了准叫你去,啊!”贾瑶几个只得作罢,又在贾母那念了会子书,便回了。
不几日县试的结果出来了,府里早早的就守着看成绩,不多时便有家丁回来报喜讯,原来宝玉不但在榜单上,还是第一名。虽然中秀才还远着,家里人还是欢庆了一场。
徐峥令那里又开始给宝玉上课,准备让他紧接着参加府试。
有了上一回,众人心里就有谱多了,安稳的布置好送了宝玉去考场,三日后接回来。宝玉还是一回了来拜见了长辈就回去倒头睡觉,虽有了上次经历,贾母王夫人还是叫人请了大夫看了一回。依然说是没什么事,不过多休息罢了。过了几日,府试的成绩出了,宝玉还是排在第一名。家里人又是跟着一顿高兴。贾瑶暗自思量着,莫不是要得个案首?竟如此争气了?一面得意,一面觉得是自己的功劳。不光他这么想,贾母贾政王夫人心里也暗暗存了这个想头。只是不敢说出来,怕逼孩子逼得紧了,反倒影响了他院试。
到了院试的时候,等在外面的贾琏已是接考生已经接出经验来了,先不问考得怎么样,且招呼贾宝玉进车里坐着。宝玉倒还有精神,用热毛巾擦了把脸,笑道,“可算是完事了,累的二哥哥三番两次来接我呢!”贾琏笑说“哪里就完了呢,往后还有考举人,考进士,那才叫光耀门楣呢。不过,你要肯好好学,二哥接你多少次也愿意呢!”宝玉用茶漱了口,方才道,“到底是二哥疼我。”
等回了府里,宝玉还是先去了贾母的院子,果见老祖宗,父亲母亲并瑶儿黛玉都在呢,宝玉先是一笑,给长辈一一作揖,又说道,“可算是考完了,孙儿不孝,到累得老祖宗,老爷太太为我担忧受累。”贾母眼角眉梢都是满意,“考完了就好。我和你娘老子啊,看着你上进,便也不觉得累的。”
贾瑶笑说,“哥你这会考完了,可能松快些了?”余光瞥见贾政一瞪眼睛。
宝玉哪能不知她作怪,好笑的瞅了她一眼,“还要听先生的安排,毕竟往后要学的还多呢!”贾政听了,眉目也舒展了,暗自点了点头。王夫人和贾母也都是满意,贾母直夸宝玉是个好孩子,独黛玉抿嘴笑了,和贾瑶对视了一眼。
院试成绩出来了,宝玉果又是第一名。案首啊!贾府众人虽然心里曾想过,可是真的发生了,还是惊喜不已。毕竟自家孩子才十岁,能中秀才已属不易,居然还是第一名的成绩。真正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贾政都要乐疯了,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站都站不住,满脑子只想着他的儿子,惟一的嫡子以十岁稚龄成了案首,他自己在科举一路上不得意,这么多年都快有了执念,如今儿子替他完成的这么好,他无疑是比自己做到了还要高兴。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人是你永远不会嫉妒的,那就是你的孩子,你只会盼着他好,比你自己还好。王夫人看着贾政这个样子,又是高兴又是心酸,一面也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感到骄傲。这次贾政破天荒的对宝玉说了句,“不错。”虽然绷着脸,眼里也泄露出了几分真切的笑意。相比贾政,贾母和王夫人倒显得淡定些,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若是不看贾母这两日看着粗使丫头傻大姐都说句可怜见的,见到一株瘦骨伶仃的月季都说开的漂亮,而王夫人见着谁都一脸笑的话,那她俩是挺淡定的。
贾瑶和黛玉给宝玉办了一个庆祝小宴,只他们三个爱吃的摆了一桌子,三个人偷偷了喝点酒。黛玉送给宝玉一个荷包,作为宝玉中了案首的贺礼,而贾瑶送的是一幅画,他们三个人都在上头,古代笔法中融入了些现代素描的元素,黛玉宝玉看了俱都喜欢得不得了,直呼画的像极。
府里为着宝玉中了秀才很是宴请了两回宾客。来往的亲戚好友俱都夸赞,只把贾母王夫人听得合不拢嘴。贾瑶黛玉常常陪着,托宝玉的福,两人的小荷包,又一次鼓起来了。
第二十三章 刘姥姥进贾府(一)
第二十三章刘姥姥进贾府(一)
贾瑶变了手势,两手捏着兰花举过头顶,灵气自仙鸾台的上空混沌一处涌来,自她的指尖灌入,顺着七经八脉流进丹田。这么多年没动静,最近贾瑶终于隐隐感觉到,桃夭决又要突破了。这些日的晚上,身体沉睡之后她都遁入空间加紧修炼,只是冥冥中感知到时机还不成熟。今晚,她依旧坐在仙鸾台修炼,却隐隐感觉到自己就要突破。果然,进入状态没多久,她就感觉境界隐隐的松动,这是突破的迹象。凝神,默念着桃夭决的口诀,灵气如灌顶般进入她的身体,贾瑶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然通畅,不但不感痛楚,反而极为清凉舒适。
模模糊糊间,似乎听见一声凤鸣,贾瑶已入了境,只觉得一时混混沌沌的,还未及细想,便没有了意识,却不知道她在晋升时,周遭环绕着大量的灵气,离她最近的黛玉也跟着受了益。被灵气浇灌了一番,洗去了许多污秽之气,身体更加好了不说,原就不凡的相貌也更水灵起来。
第二日醒来,贾瑶惊异的发现黛玉还在熟睡中。这可是从来没有的。每日里她醒来的时候,黛玉不是已经醒了,也快要醒来,看来昨晚睡得不错,这样想着,她穿戴好衣服,正要到外间去洗漱。黛玉也幽幽转醒,“你今儿起得倒早。”贾瑶娇声笑道,“我同往常一样,倒是你,睡得倒熟。”黛玉拥着被子坐起来,“可不是,这几日睡得都踏实,尤其是昨晚,睡得很是香甜呢。倒也不枉你这几日非拉着我同睡。”贾瑶横她一眼,“可不是,教你得好处来了,倒嫌我粘人。”黛玉稍清醒些,不由把贾瑶细看一番,“哟,一夜的功夫,瑶儿你怎么愈发漂亮了?”贾瑶料想到突破第四层功法可能会给她带来些不同,只是摸摸脸道,“天生丽质难自弃呗!别说我,今儿你的气色也好了不少,想是占了我的光儿,跟着得了道呢。”黛玉啐她,“夸你一句你还得了呢!”
两人梳洗完了,一起去给贾母请安。贾母看着水灵灵的小姐俩,心里头只觉得慰贴,揽着她俩用了早饭后,又打发她们去王夫人处上课。
俩人结伴去了,今儿那女师傅教导的是诗词。然贾瑶黛玉在诗书上的造诣俱都不弱的,不耐烦听那女师傅讲,坐了一会就出去寻王夫人。王夫人是个惯着孩子的,知道是她俩淘气了也没说什么,只让人给那女师傅送去茶水点心说些辛苦了等安慰话。时下王夫人正听着来喜家的说上个月那厨房里的账本子。两人就团坐在那里翻出了谜语本子猜谜玩,旁边案上摆着芙蓉糕,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正是安逸。转过了晌午,王夫人因有事要请贾母示下,便携了她俩个一同去了贾母的院子。
贾母刚睡醒午觉,正有兴致。王夫人回了事,贾母不过听了,还叫王夫人作主意。娘几个正闲话着家常,忽而一个丫头在外头撩帘子,要进不进的。王夫人看着了,先问将起来,“门外头那是谁,在这里探头探脑的做些什么?进来回话”外的丫头这才撩了帘子进了里屋,回道,“是太太房里的周大娘,因要给太太回话,找到这里来。”王夫人听罢,看了贾母一眼,笑道,“找我找到这里来了,我便回去吧,许是有事。”贾母淡淡道,“有事便在这里回罢了,难道不能叫我听得?”王夫人一笑,“老太太说哪去了,只怕扰了您的安宁。”又转向那小丫头,“既如此,便叫周瑞家的进来回话。”
那周瑞家的进来了,先规规矩矩的给贾母,王夫人都行了礼。恭恭敬敬的道,“扰了老太太,太太,两位姑娘的兴致了。原也无甚大事。不过是上回那个刘姥姥又来了。带些田里的瓜果蔬菜,说是谢谢上回的周济,来答谢一二。二奶奶想着她是好心,那些个瓜果虽然不值什么,到底是个野味,许能开开胃口也未可知。便想分给各处尝尝。特叫我来讨我来讨太太的示下。”王夫人抿抿嘴,“难为她一个老人家,还想着送些野味来。二奶奶可好好招待着?”一面又对贾母说,“说的是乡下一户人家。当日他们家同我们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我父亲还常常看承他家,只是后来来往的少了,他们又不大很亲近。彼此便疏远了。去年秋天,许是快入冬了家里没什么嚼用,也是没办法了找到我这里,是那家的老丈母娘,也有了岁数了,带着外孙子。我时下也忙着,不过到底也是往日的亲戚,便打发凤姐接待了。左右周济了些,到底过了冬天是正经。”贾母听罢才笑了,“这倒是好事,这些日子里渐热了,我也不大愿动弹,正想有个积古的老人家一起说说话。即都是亲戚,来一趟也是人家有心,也甭叫就走了。在府里住个一两日,玩耍玩耍倒是正经。”
周瑞家的听了,笑着应承道,“这是老太太的慈心,他必是愿意的。等我去二奶奶那告诉他,省的就走了。”说罢转身出门去了。贾瑶听了,便知这一定就是那刘姥姥了。她看原著时,读到刘姥姥那一段也是捧腹不已的,这刘姥姥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是再有见识不过的,只从她讨得贾府上上下下大小主子的高兴便可得知。而这样一位老人家,不但有见识,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从后来救巧姐的事便让人感慨凤姐这桩小恩实在值得。如今这是刘姥姥二进贾府,贾瑶便有了些别的想头,想借刘姥姥推行一二。
却说刘姥姥坐在炕上,就要跟凤姐道别,平儿因问:“想是见过奶奶了?〃刘姥姥道:“见过了,叫我们等着呢。”说着又往窗外看天气,说道:“天好早晚了,我们也去罢,别出不去城才是饥荒呢。”正赶上周瑞家的从贾母院里出来,见着刘姥姥就走了,忙笑道:“可是你老的福来了,竟投了这两个人的缘了。”平儿等问怎么样,周瑞家的笑道:“二太太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太太,‘刘姥姥来了,还带这些个新鲜瓜果。'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太太便回明白了。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罢了,奶奶也该去老太太那里请安,等我回了奶奶,咱们一起好过去。”一面问那小丫头,得知凤姐料完了事,已先去了。便只好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了,等着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的?〃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议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儿住儿去了,二爷偏生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作了情。你今儿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平儿道:“明儿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着他那剩的利钱。明儿若不交了来,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答应去了。那刘姥姥听了利钱二字,眼睛之一转,心道怎么做这个营生,只是到底不该他多嘴,于是当着人面只作不知。
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王夫人和姐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刘姥姥进去,只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