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的穿越之旅-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另一边的林黛玉却是喜笑颜开,她跟小伙伴们分享着各自制作的美味点心。碳炉边上有几个厨娘在帮着处理烤串,也不敢多吃,小小尝了味道罢了。
在清冽的泉水的衬托下,十二道蜜香的气味被完全烘托出来,淡淡的清幽茶香伴随着如蜜一般甜香,下喉以后,还会有淡淡的回甘,滋味妙不可言。
姜莛岚拿着茶杯,却有些发愣,林黛玉与许之嵩即将离开江南去京城,她怕是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了吧。氤氲的水蒸气带着茶香翻涌,掩盖了她微微湿润的眼睛,看着边上跟陈萧湘讲述各种茶叶鉴赏之道的林黛玉,她几乎要抑制不住心中的羡慕。
第47章
初冬来临之际,许之嵩已经先一步到达京城。他此番前来,除了要跟已经出发到京城的二哥汇合之外,还要帮着林家找到合适的安置地点。简单来说,就是先头部队,帮着安家落户,调理好等着林如海带林黛玉来住。
下人们还好说,毕竟,两家都有世仆,随便拉都是一大把人才,京城的牙行也靠谱,随手一挑,别说十个八个,就是百个千个能用的,也不在话下。
重头戏是,房子要先布置好。
到底都是积年的老宅子,可不是说简单打扫干净,而是要重新修整。于是,许之嵩带着江南的施工队,一个月时间内,赶到了京城,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在寒冬腊月里,开始了他艰难的施工之旅。
好在他虽然不是学物理的,可简单的知识还是懂,而且,这支施工队用着也十分称心,加上他有钱啊,所以进展非常喜人。
“你说你顺便帮着我把房子给修了能怎么样?!”许之嵩的二哥许之茂都快被自家蠢弟弟气死了,要不是涵养功力深,他都要学泼妇叉腰骂街了。
许之茂先许之嵩一步到底京城,住进了大伯家,并且在这儿等着许之嵩到来。虽然在之前的书信往来中,他也了解了不少弟弟的情况,可到底没有亲眼所见来的震撼。就在两人开始着手整修房子的时候,他才发现弟弟财大气粗!
因着祖母到京之后,肯定是会在大伯家住着,那么两兄弟就约好了,许之嵩负责林家的房子,许之茂负责许家的房子。对于弟弟这种行为,他就不想吐槽了,毕竟,自家蠢弟弟能得个好媳妇不容易。
可是没想到的是,这家伙真的就什么都不管了。
眼看着弟弟手下的施工队一日一个项目,进展十分顺利,而自己这边,还得因为这用什么木料掰扯个半天,他着急啊。
当许之茂做好了心理建设,接受了弟弟比自己厉害很多,拉下脸面准备来跟弟弟讨教,或者说,搬救兵的时候,弟弟居然直接拒绝他了……许之茂简直要炸掉!
“表叔马上要来了,我的人不够。”许之嵩也没有直接拒绝,想了想,说道:“二哥,这样吧,我给你调两个工头,然后到牙行买一批人,应该没问题。”其实只要愿意投钱,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许之茂无奈,弟弟的建议其实是最合适的,但是他觉得荷包有点消受不了。哪怕这些钱是弟弟出,他也心疼啊。可父亲马上就要上京叙职了,他总不能让家里人住进现在这样破败的房子吧?!
许道郢跟哥哥们已经分家了,在京城有一个小小的宅子,三进,位置不错,景观也很好。这些年是哥哥嫂嫂帮着看顾,哪怕一直有人定时打扫,可没人住的地方,还是有些破败。尤其是屋里头的气味不大好,很多地方他都觉得需要重新装修一下。
毕竟,这次可能要在这儿住很久。
“好吧,你说怎样就怎样吧。”许之茂破罐子破摔,不想顾忌太多了。
见哥哥识相没再纠缠,许之嵩也很满意,他可忙得很呢,没时间在这儿磨叽。除了装修宅子,许之嵩的事儿还很多,用茶园换回来的庄子还需要他好好布置呢。
在许之嵩的想法里,他自然是希望能够好好给林黛玉准备一个跟苏州郊外那个庄子一模一样的宅子。可这是有难度的,毕竟全部更改的话,工程量非常大。于是,许之嵩只能退而求其次,转换重点,就着原本的建筑格式,本着自己的审美,增加了不少东西。
重点就是在宅子里辟出一块地方,引来了温泉水,建了个泡澡的池子。
许之嵩很实在,没有用华美的材料,而是选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铺设了一条可以刺激脚底穴位的小路。入门的地方放上棉布编制而成的地毯有点粗糙,但是防滑,而且暖意很够。温泉编上放置了几个小架子,方便放置一些小物件。
他的实验室忍让是重点,为了防止污染,或者说,为了不影响林黛玉,他特意选了个离主体建筑比较远的地方。除了规划好的田地之外,还有一处用来建设生产线。整个庄子的规划定下来之后,在林家忙完了装修事宜的人,便被拉到了这儿,又开始了他们的忙碌。
许之嵩帮着将林家的宅子和许家的宅子布置好,求了大伯母,给了个老嬷嬷,帮着□□家里的下人们。
除开许之嵩带回来的,用得比较趁手的人之外,各家还在牙行买了二十个丫鬟,二十个小厮,年纪都在十岁到十三岁之间,正好能补充家里仆人的缺失,好好□□一番,正好能接班。
将这件事交给嬷嬷之后,许之嵩便开始忙活自己的事儿了。他在京城买了两个铺子,加上原本的两个店铺,一共四个,足够支撑他的所有需求。许之嵩见过了原本两个铺子的掌柜,将从江南运过来的新产品交给他们,并且定下来了下一批货的日期。
而新的两个铺子,他想做书店。
因着两个店铺是连在一起的,原本就是做这一行,他如果想做的话,直接就是可以开业。为了方便,也是想起来林黛玉空间里头的加工机,所以许之嵩才下了决心,定了下来。
书店除了原本的书籍保留着,书架子没有更改之外,很多东西都变了。换上了自己习惯用的管事儿,然后将里头的人员大换血之后,更新了经营模式,这家挂名为墨香阁的书店,正式营业了。
里头除了卖书之外,也还有部分珍藏品的展示,以及售卖。
而产品由原来的只卖笔墨纸砚以及书本,延伸到相关的所有东西,甚至还请了个老手艺人,能帮人裱字画。业务丰富了不少。除此之外,许之嵩更是吩咐下去,腾出了一个位置,给书生抄书,按照市价给钱,或者说,抄两本就能换一本。而入门的书籍,降低价格,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得到书。
这样一来,这家名字十分普通的书店,就存活了下来。
当然了,许之嵩也不指望这家店能挣多少钱,不过是为了博个好名声罢了。他忙活着打听好先生,毕竟,他来了京城,学习不能放下。原先在江南的书院待着,已过童生试的他甚是自由,习惯了之后,许之嵩就不想再到书院去了。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设法请一个好先生到家里坐馆。想到自家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好几个适龄儿童,正好一块儿解决了。于是,这个先生的教学质量就十分重要了。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有钱,还有途径,很快,许之嵩就在大伯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好先生都是有傲气的,许之嵩深知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一些秉性,只得拿着父亲的名帖,三顾茅庐,希望能请到这位先生来家里坐馆。或者实在不行,就他辛苦一点,每日到先生家里,接受教育,也行!
这位先生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太上皇在位时期的榜眼,授官翰林,熬一熬说不定都是阁老了。可惜他性格耿直,得罪了人,很快就被人挤走了。好在他还有几位同窗好友,深知他的秉性,为他介绍了不少学生,凭借着他高超的应试技巧,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优秀的履历,硬是靠着教导学生发家致富。
如今他年纪大了,倒也很少收学生了,除了自己的身子骨不行之外,也是因为求学的人里头,也没有多少可以教的好苗子。
所以当许之嵩带着许道郢的帖子上门时,他不过也是随随便便应付一下,甚至都没有让人准备宴客厅,直接在书房里练字,一边让下人将许之嵩迎进门。
这位先生姓杜,也是姑苏人士,许之嵩看到他的那一瞬间,就生出了拜师的强烈欲望。绝对不是开玩笑,这样的老人家肯定是有内秀的,他可以肯定,跟着杜先生,乡试和会试绝对没问题。
这样的直觉从来都是许之嵩的法宝,可能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之一吧。
既然有意愿拜师,许之嵩的姿态放很低,深深作揖之外,还学着先生的坐姿,跪在塌上,等着他问话。
京城如今已不时兴这样的坐姿了,可杜先生还是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他认真地打量着许之嵩,之后,张口就来:“说说四书五经都读到哪儿了,喜欢哪一句?除了直译外,有没有更深的释义?”
感兴趣所以才会发问,杜先生见多识广,倒是从许之嵩身上看到了那一丝丝的灵气,突然就对许之嵩产生了兴趣。
而许之嵩对这样的问话自然是不陌生,不亚于后世的所谓你的理想是什么。讲述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他最爱的事情,于是,许之嵩挺直了腰杆,“学生年前已过童生试,正在备战乡试。四书五经已经通读,最喜欢的莫过于《易经》中,‘君子学以聚之……’”
杜先生抚须,对侃侃而谈的许之嵩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眼光亮了亮。
第48章
成功搞定杜先生之后,他就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等皇上封笔之后,扬州这边,林如海也带着林黛玉出发赶到了京城。几乎是一将江南的工作安排好他就出发了,因为回京之后,还得好好运作一番,虽然已经有了确切的消息,可一日未下圣旨定下来,林如海就不大安心。
好在林黛玉如今身子骨康健不少,而且有了大量的前期准备,舒舒服服到了京城,倒是林如海,还小小病了两场,吓得林黛玉够呛。
等进了家门,看到处处舒心的宅子,林如海难得大大夸赞了许之嵩,得知他已经拜了先生以后,还给他拿了不少东西。“你已过童生试,乡试在即,要好好努力,不能侥幸。”林如海知道许之嵩的灵气十足,可是有时候爱偷懒,喜欢投机取巧。而杜先生显然是最好的老师,能让他好好掰掰这个左性。
作为一个读书人,不刻苦好学就算了,还天天琢磨着应试技巧,这不是投机取巧是什么?!要不是因为许之嵩已经成了他未来女婿,林如海早就一脚蹬开了,省的碍眼。
“是。”许之嵩乖乖行礼,闲聊了几句后,到后院去看看黛玉。
两人许久未见,书信不断,可见到了,还是很多话聊的。许之嵩给林黛玉说说自己在京城的事情,修建房子,拜访先生,张罗工厂,管理店铺,一件件,忙得不行。远在江南的林黛玉也跟他分享自己的心得,庄子里头负责整理的人以及将之前的所有试验田的经验汇总成书本,装订成册就能出书。
“明日爹爹要带我去拜访外祖母……”哪怕林黛玉知道将会有这么一日,可到来的时候,心还是泛起了波澜。
对于过去的这一段,她不想记起,可是又放不下,十分纠结。
许之嵩有些遗憾,他和林黛玉还未曾订婚,自然不能跟着一块儿去,想想就有些心塞。他拉着林黛玉的手,放在掌心摩挲了一会儿,帮她暖暖,嘴里自然地说道:“听说贾家有好几个姑娘,如果能聊得来,多来往也没什么。”
这话一出,林黛玉就明白他的想法了。作为一个读书人,林黛玉很清楚,许之嵩肯定看过红楼梦,对这里头的故事应该很了解。只是自己从未对他说过,她是穿过一次的人罢了。已经死而复生,自然不会这么傻。
许之嵩也是有些担忧罢了,他知道林黛玉与贾宝玉是所谓的神仙定下来的情缘,不确定自己的主角光环能不能罩住林黛玉,可不得好好嘱咐一下。
两人都对贾宝玉以及贾家人的性格有所了解,自然不会寄期望于贾宝玉守礼,在他们的眼中,只怕男女七岁不同席就是句废话。
“我可不是开玩笑的,毕竟,你江南的好友们,也都不在身边。”许之嵩已经暗暗在盘算,该给林黛玉找找靠谱的闺蜜了。好在他如今跟着杜先生读书,偶尔也会见到几位已经出师的师兄们,偶有交谈,受益颇多。而在这些师兄的介绍下,许之嵩对京城的势力划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一度想要办一家茶楼安置某些稀缺的特殊人才。
“没事儿,我知道分寸的。”在林黛玉看来,贾家的几个姐姐妹妹,其实都不大适合结交。两家人就是亲戚关系,多走动也没什么,可是交心的闺蜜嘛,还是算了。她更喜欢姜莛岚,好闺蜜不需要多,知心足矣。
当然,这些就不必跟许之嵩详谈了。
都是彼此心中有数的人,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开始说起空间的安排来。毕竟,许之嵩的生意是确实需要用到,利用空间的加工机生产书已经其他书店需要贩卖的东西,是许之嵩觉得比较靠谱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能够缓解压力的方法。
因为书店的经营模式正处于初始阶段,要想保持自给自足,恐怕还需要多些时日。林黛玉也没意见,反正她只是负责提供场地,其他东西都是许之嵩自己一手安排。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两人都不需要担心太多,只需要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路线走就可以了。明年许之嵩十二岁,正好回山东参加乡试,等过了,再过三年,也就是许之嵩十五岁时,便能参加会试了,隔年就是殿试,他打算一路向前,完成所有的关卡之后跟林黛玉成亲。
到时候他有功名在身,而林黛玉也已经及笄,几乎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当然,一切的前提就是,顺顺利利,每关都过。要说之前许之嵩还有点怀疑,可拜在了杜先生门下后,他变得信心百倍。说实话,不过是短短没几日的时间里,几句点拨,就让他受益匪浅。
“好了,你好好准备着,除了给老太太送点东西,其他人也要孝敬些。”许之嵩建议到,如今林黛玉已经十岁了,过了年就十一了,估计贾府的辉煌时刻也即将到来了呢。“你是晚辈,毕竟那儿是外祖家,礼数不能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做到周全的。”
这些规矩他之前也不大懂,两位教养嬷嬷教导林黛玉时,他偶然得以听到一节课,正好是关于送礼的,这不,算是现学现卖了。
林黛玉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这个说法,“我明白,古嬷嬷已经让人去备礼了,我也给外祖母绣了抹额。”以贾家人的性子,送什么都不会稀罕的,她不如送点能表达自己心意的,这绣品就很不错。
寓意好,再加上是她亲手做的,可不就是表了孝心。
听说薛家的姑娘先她一步到了京城,似乎是住进了贾府中,明日的拜访,应该能见到人。不过,这一辈子可不一样的,她爹健在,她身边又有了许之嵩,几乎是一手的好牌,林黛玉对未来挺有信心的。
既然林黛玉心里有数,许之嵩也不管了,他还得赶去杜家上课呢。
等许之嵩走了之后,林如海安顿好家里的琐事之后,才慢悠悠地派人叫来了林黛玉,说起明日拜访贾府的事儿。
“也不是我故意为之,只是你外祖母三番两次派人来问,我只得让人回了她,明日去拜访。”林如海有些不大爽快,叹了口气,“原本是打算先去拜访许家的,这下到叫贾府截了先。好在我已经给表哥去信,堂舅母是个明理之人,应当不会怪罪。”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女儿。
这可是林黛玉的未来亲家,本来就应该更亲近些。更何况,林如海与许道郢是约好了打算下午一同去拜访友人,探问关于他官职安排的。这下全乱套了。
林黛玉倒是觉得没什么:“哪一家先并不代表什么,先去贾府,也可以说是跟许家比较亲近嘛。再说了,表哥也不介意啊,他刚刚也没说什么。”她觉得自家爹爹有些反应过度了,刚刚许之嵩来的时候也没发现有什么,这会儿着什么急。
说着,就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林如海,上下打量着。
林如海摸了摸鼻子,有些无奈,女儿真的是太精了。他也没多说什么,揉了揉她的脑门,出门去了。临走前还交给林黛玉几个任务,按照他拟定的拜访名单,挑选合适的见面礼,准备等拜访的时候一一送上。
这边林家有些热闹,那边贾府也都在讲这件事。
王熙凤管着家里的事儿,自然不用说,应该要关心的。而大老爷贾赦一向不喜欢端方之人,偏偏林如海是个中翘楚,不大得他欢心,也没多少期待。反倒是贾政,对这个妹夫挺推崇的,听说他要来,还特意嘱咐王氏要备好东西。
老太太那儿自然是更加热闹,她将屋里头的人使唤的团团转,就是为了给外孙女收拾出一处合心的地方。不怪她重视,而是她真的很想林黛玉。
当然,不是时时想着,只是偶尔想起女儿来,可不得联想到林黛玉。一想到外孙女小小年纪没了娘,心里就忍不住发疼。鸳鸯见老太太又开始抹眼泪,只得走过去,拿着东西给她选,“老太太,您说要给姑娘备份礼,这不,我挑出来合适的,您看看。”
只见木质托盘的红布之上,一个温润白皙,带着抹不去的糯意的白玉镯子,一匣子颗粒大小相似,圆滚硕大的淡粉色珍珠,以及一个赤金红玉手钏。鸳鸯跟在老太太身边,对这些好东西,也是见识过的,倒没有什么惊奇的,屋里头的小丫鬟们个个都恨不得伸长了脑袋看个清楚,生怕错过这开眼界的机会。
贾老太太看着鸳鸯选出来的东西,轻轻伸出已经布满皱纹的手,微微抚摸,倒是生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第49章
“老太太,您选一个吧。”鸳鸯见贾老太太看着东西不动,提醒道。她跟在贾老太太身边多年,深知她的脾性,这会儿老太太心情看着不错,她就稍微放肆了一些。
要说这些主人们贴身伺候的奴才,说实话,跟混得不好的小主子也差不多了。像鸳鸯,小小年纪,私房不少不说,走出去,谁不因为她是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就高看两眼。好在她虽然被捧得厉害,可到底知道分寸,平日里也不会掐尖卖乖,反而是处处熨贴,反倒是赢了些许好名声。
贾老太太对这位表姑娘的看重鸳鸯是清楚的,一来这姑太太是老太太的老来女,宠爱非常。二来嘛,这表姑娘的爹林大人也是个有出息的。
原本姑太太去世时,就已经三番两次派人去请,说是想接了表姑娘到家里来住着。可惜,这姑爷不大愿意,可不,硬是留了在家里守孝。听说给请了好几个厉害的师傅还有宫里头出来的嬷嬷,大家倒也不敢轻看。
王熙凤选好的东西,晚间就到老太太的院子里来了。进门的时候,正好看到老太太搂着贾宝玉正在用膳。穿着大红衣裳的贾宝玉,胸前还带着硕大的项圈,头上扎着红绳子,虎头虎脑的,倒是挺招人喜欢的。
“老祖宗,我来的倒是巧,正好赶上了。”她说着就往鸳鸯的身边去,接过她手里头的筷子,就要给老太太布菜。作为孙媳妇,往日里这种事情也是常做,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其实,王熙凤这么晚来,老太太想也知道是为了什么,没多话,让人看着贾宝玉吃饭,自己在王熙凤的服侍下漱口擦嘴,整理好以后,才往边上的矮塌走去。鸳鸯扶着老太太做好,在她的腰上垫了个软枕,又在脚边的矮几上坐下,将老太太腿部的位置留给了王熙凤,让她给老太太捶捶腿。
“说吧,这大晚上的什么事儿?”老太太见王熙凤只是给自己捶腿,并不像往日里一般快言快语,便知她是有烦心的事儿了,挥挥手让下人们走开之后才发问。
鸳鸯倒是没走,她只静悄悄地坐着给老太太捏脚。
王熙凤听到老太太的问话,心里一酸,只得全盘托出。
原来,这贾府的收益日减,可支出却愈发多了,丁吃卯粮,可不是支撑不下去了。原本靠着她省吃俭用,挪东墙补西墙,倒也算是过得去,可这马上要过年了,多得是需要置办的东西,而就在这时候,偏偏宫里头有人来传讯,大姑娘希望能送一笔钱进去。
这下可好还,原就有些拮据,王熙凤东省西省才存下一笔,结果得往宫里头送就算了,还不够!为此,她是愁得不行了。
这往年林家例行的孝敬老太太的银子至今未至,王熙凤跟王夫人说了也不顶用,只得硬着头皮来找老太太。
张了张嘴,到底没好意思说出口,可一直不说也不是个办法,于是,磕磕绊绊地,将情况作了说明。老太太哪里不明白呢,挑了挑眉,给鸳鸯使了眼色,让她将自己的体己拿出来。安抚地拍了拍王熙凤的手,接过鸳鸯递过来的玳瑁眼镜带上后,开始点钱。
她犹豫了一小会儿,还是拿出一万两的银票递给王熙凤,“知道为难你了,好孩子,别怕,有事儿就来找老祖宗。”其实贾老太太的私库旁的不说,银子还是挺丰厚的,只不过这些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她不出声,作为晚辈的,自然没有开口的道理。
这会儿王熙凤倒是明白了,为何王夫人不声不响,原来是预想着让自己出面向老太太开口。尽管心里头对自己那个面慈心黑的姑妈有了更深的认识,可这会儿,王熙凤还是得一脸感激以及濡慕地看着老太太,跟她小心翼翼对话,不能说破。
这婆媳之间的龃龉,她却成了夹心饼,两头不讨好,王熙凤心里暗暗给王夫人记了一笔。
等王熙凤走后,贾老太太看着自己的放着银子的匣子,原本满满的一大匣子,如今剩下一半都不到,叹了口气,让鸳鸯收起来。
作为一个有见识的老太太,即使已经多年未曾出去交际,可也清楚这新帝上任后,对他们这些世勋有意见,有意打压下,贾家已经大不如前。哪怕因为元春在宫里头的面子撑着,也不会长久,毕竟她如今位卑,而且也没个孩子傍身。
可这府里,总是会交到儿子们手里,大儿终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她原本因为贾珠的关系,对二房刮目相看,可谁曾想,一场风寒,竟将这最有出息的孩子给带走了。眼下贾家是微微生出败迹,可她却还得硬撑着。
要不是因此,她绝对不会这么重视明日林家上门这件事。
好在贾老太太已经有了打算,心里暗暗盘算,另一边,又唤鸳鸯去准备些东西,已备明日让自己的外孙女好好开心地留下来。顺利的话,让两个孩子好好培养感情,将来嘛,再说。
贾府按下不提,另一边的林黛玉正在自己的院子里整理东西,跟许之嵩见了面,送了东西给他之后,她又忙着收拾从江南带来的东西。对于京城的天气,她十分适应,倒是让林如海有些惊奇。
到底是呆过十几年的地方,哪怕从未出去外面见识过这繁华世界,可她对这水土还是有些熟悉。
空间里头存放的不少东西,都借着许之嵩送来的空箱子放了出来,之后又收拾了以后给许之嵩送过去。家里的人只会觉得这姑娘和表少爷感情很好,却没有怀疑太多,林如海尽管有些发现,可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他只能帮着掩盖,甚至还帮着收收尾。
一无所知的林黛玉和许之嵩,自以为做得很隐秘,沾沾自喜。
“这些东西拿到爹爹那儿去。”林黛玉看着眼前这一大匣子的东西,都是许之嵩让人送来的,但她如今用不上,“你交给林管家,他会安排的。”
采晴点了点头,应是后,带着两个粗使婆子抬着就往外院走。她都习惯了,自家姑娘常常会收拾东西给老爷送过去,这个任务总是交给了采晴,她都习惯了。
古嬷嬷没有跟着来,林妈妈就忙多了,总抓内务不止,还要兼顾林黛玉这儿。好在家里主子就俩,到底好安排。而且,大部分林家的下人都是世仆,经过层层筛查,骨子里都是好的,有他们带着新来的这些丫鬟小厮们,整个林家如今是井井有条的。
林黛玉看着已经收拾完的院子,心情很好。这里的植物都是按照她的喜好种植的,除了两颗年纪有些大的桂花树之外,空出来的一小块田圃里,种的可不是花,而是她新研究出来的高产粮食。
眼下是寒冬腊月,可这些小苗依旧挺拔,靠的就是林黛玉空间产出的玻璃。这个小暖房是许之嵩坚持下做出来的,非常小,却精致。
连林如海看到了都惊叹不已,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连连给林黛玉安排了好几个孔武有力的嬷嬷守着院子,生怕除了什么事儿。
“姑娘,进屋吧。”采晓从小厨房端来了燕窝羹,放在屋里头便出来叫林黛玉,这个补品还是要趁热喝,尤其是冬日里。再加上,这寒冬腊月的,在屋外站久了对姑娘的身子也不好。
林黛玉已经感慨完了,反正这个小小的玻璃房已经交给了一个小厮,有人管着,她也放心。看完过足瘾之后,她便转身往屋里去了。
年节将至,京城处于一片红色的海洋,哪怕再穷的人家,总该会置办一些过年喜庆的东西,讨个好意头,以祈求来年有好日子。而富足的人家,更是喜气洋洋地准备着。
许之嵩带着年礼,准备拜访自己新鲜出炉的先生。除了他自己准备的一些新鲜玩意儿之外,林如海支持了一些有意义的摆件以及两本孤本。倒是林黛玉,硬是给整了一车新鲜的绿菜,在这个温汤监所有产出都归国有的情况下,这可算得上是很贵重的节礼了。
到达杜宅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原本宁静安详的宅院里,挤满了人。许之嵩看着里头三三两两聚首交谈的人,微微有些忐忑。
这应该是他第一次会见京城的学子圈,也不知道京城的人排不排外。哪怕已经是腰缠万贯,哪怕穿越而来,可许之嵩到底还是个孩子,上辈子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罢了。
杜先生坐在上首,正跟一个中年男子聊天,偶然扫过来的一眼,正好看到自己非常看好的新弟子正在门外站着,招呼小厮将他叫过来。一边还跟老朋友炫耀:“等会儿让你见识一下,我新收的这个弟子可是很不错呢!”
第50章
不是杜先生夸口,而是许之嵩真的有几分过人之处。好歹他上辈子也算是个世家子,耳濡目染下,多少有些基础。加上出国之后,眼界不是常人能比,如今回过头来读这四书五经,常常有些自己独特的见解。
杜先生的引荐也让这些眼高于顶的学子们,开始关注他,有几个尚算是心性好的,在先生们问完话后便凑过来,三言两语开始聊了起来。
听着他们引经据典,许之嵩有些心累地应付着,这会儿他倒是想念林黛玉了,若是她在这儿,肯定能游刃有余地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