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的穿越之旅-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他们引经据典,许之嵩有些心累地应付着,这会儿他倒是想念林黛玉了,若是她在这儿,肯定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只可惜,林黛玉是个闺阁女子,这个时代兵不容许这样的女孩儿出风头。有些可惜之余,许之嵩也暗暗上心,思索着该怎么给林黛玉露露脸,好歹让大家知道自己的未婚妻是个有才之人。
被许之嵩惦念着的林黛玉,正在马车里往贾府的方向去呢。
林如海临时有事儿,倒是不能陪着同行,于是,便由教养嬷嬷陪着,林妈妈带着往贾府去。林黛玉倒是挺放松的,再来一次,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加上自己无欲无求,自然不会太过惦念什么。
唯一还能让林黛玉挂心的便是贾老太太了,她心想着老太太,思考着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其他人。
林如海跟许道郢商议过,等过完年,两人的去向定下来,就给两个孩子定亲。霍氏已经开始带着许之嵩的母亲刘氏准备孙儿的婚事了,定亲也要好好办一场,该有的仪式一样都不能少呢。
林黛玉对这件事还算是上心,也挂念着,怎么也得给许家的人准备合适的回礼,比如亲手做点针线活表表孝心。这可是个极其耗时间的活儿,盘算下来,她也该开始准备了呢。
心里记挂着事情,等她回过神,已经换了轿子抬着进了贾府。在内院二门下了轿子,赖大家的就赶忙迎了过来,满脸讨好地给林黛玉请安。“表姑娘可算是来了,老太太盼星星盼月亮,日日念叨着呢。”
边上贾瑞家的也出声应和,只盼着能在表姑娘面前露露脸。
说起来,原本这贾府的人可不是这个态度,只是林如海还未到京城,这京城就有传言,说他会入内阁。等林如海到了京城,圣眷优渥,竟是第二日便召见入宫。贾府的人如今可不是得刮目相看,连带的接见格调都高了不少。
林黛玉见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做出这般模样,却是有些感慨的。可她到底也没计较太多,让林妈妈去应对,自己顺着采晴采晓两人的扶持下了轿子,跟着她们往里走。一路上,听着林妈妈隐晦的打探消息。
这贾府的情况她自然是清楚,而且她也知道,很快大姐姐便要封妃了。只怕到时候,这贾府的人便没有如今的好性子了呢。尤其是眼前的两位,可都是主子面前的得意人,在贾府可可谓是比正经主子还有几分脸面呢。
腹议不已,但是林黛玉面上却一点不显。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连廊上,穿过庭院,看着这熟悉的景色,没有了第一次到贾府的忐忑,也没有初见北方庭院风采的惊艳,有的只是一颗已经十分平和的心。
层层通报,熟悉的语调,不同于江南喃喃细语,让她尤其感触良多。
等进了屋子,见了外祖母,这记忆中慈眉善目的脸,一瞬间,林黛玉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其实外祖母对她可谓是不错的,一个孤女,时常耍小脾气,偶尔牙尖嘴利,她都百般维护,处处上心,生怕委屈了她。只是,跟大家伙儿心尖上的贾宝玉相比,有些不足罢了。
她从来没有怪过外祖母,也没有怪过贾府的任何人。重来一生,林黛玉清楚地认识到,其实一切都是因为她自己。
在民国上学堂的时候,她听过最多的一句,就是自强不息。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被公平对待,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正眼看你,或者说,才有了傲立于世间的资格。
在这里,女子总是吃亏些,可林黛玉相信,她好好努力,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的玉儿啊……”贾老太太好一番感慨之后,颤巍巍地将林黛玉搂进怀里,“真真是叫外祖母心疼死了。”她想起自己早逝的女儿,一个没忍住,眼泪又往下掉。
林黛玉跟着也哭了一场。
好不容易在王熙凤的劝导下,梳洗完了以后,跟几个姐姐妹妹见礼,互相认识一番,坐在边上聊着。大人们有自己的话题,这些小姑娘也有自己的话题。
哪怕林黛玉对三个春是极为熟悉,这会儿却不得不假装是初次相识。正是因为她对大家的性格有所了解,说起话来多有照顾,倒是显得她八面玲珑,叫边上观察的人都吃惊不已。其实从前贾府陪嫁过去的人不少,偶尔传回来的闲话很多,对这个表姑娘,大家也只以为是个病恹恹的美少女,没想到,竟然如此落落大方。
看着林黛玉倒不像是有弱症的样子,王夫人随口就问了一句。
“原是身子弱,吃了多少药也不管用。后来便去求了大师,说是只要好好养着,去了哪些汤药,便能好。”好吧,其实林黛玉是用空间的加工机,生产出来的各种营养素,一直吃着,加上跟着许之嵩一块儿运动,身子骨好了不少呢,“如今只是以食补为主,倒是许久未曾再吃药了。”
“这民间总是有不少高手,过人之处不少,也是林姑娘福气好,不然怕是难找得到这样的大师呢!”王熙凤随口说了一句,便扯开话题,“如今见了林姑娘,竟觉得从前都是白见了这么多人,没一个能比得上这浑身的灵气!”她夸赞道,真心实意拉着林黛玉左看右看。
其实不怪王熙凤感慨,这家里好几门亲戚,就说老太太娘家的史姑娘,不知道是否因为父母双亡的缘故,性子有些大大咧咧,很没有眼色,有时候处着着实辛苦。薛家的姑娘,商户出身,哪怕也是正经的亲戚,她是有些看不上的,只有这林家的姑娘,通身的气派,竟是让人看了都有些自惭形秽。
也没有多少珍贵的首饰,华丽的衣裳,可看着就是不俗。
“你这张嘴,真是厉害。”老太太笑着说道:“既然这么喜欢,我做主了,将玉儿留下来住几日。只是也不知道你姑父舍不舍得,这玉儿可是他的宝贝女儿。”
这老太太半是打趣,半是试探的说道。边上站着的林妈妈也不好装聋作哑,见姑娘没吭声,她又不好挺身而出了,等了一会儿,还是林黛玉自己说话了:“外祖母哪怕不留,玉儿原也是应该住下来尽尽孝心,只是这刚刚到京城,家里还未安顿好,父亲又忙,只怕玉儿分身乏术。外祖母见谅,等玉儿回家安排好了,立刻就来。”
林黛玉也不是撒谎,她的事儿可真的是不少。毕竟,林家也不是只有贾府一门亲戚,这许家就是该上门拜访的。更有甚者,还有几个沾亲带故的,都得一一上门。
如今林如海没有继弦,她作为女儿,可不得帮着去见见内眷,联络联络。
贾老太太第一次被一个晚辈驳了话,面子上有些下不来,可又不好给林黛玉脸色看,只得僵僵地应道:“也应该,毕竟你母亲不在了。”说着,又要看来自己早逝的女儿一番。
一大家子的人赶忙又开始一顿好劝。
好不容易等到用膳的时候,林黛玉在老太太的安排下,坐在了她的身边,而身后王夫人站着正打算给伺候自家婆婆用餐。气氛挺奇怪的,反正林黛玉是有些适应不了。从前也是如此,自家人吃饭也要讲究这个排场,非得将媳妇们折腾一遍,才算完。
可这些媳妇们还以此为荣,倒是让思想已经大有不同的林黛玉心里好一阵感慨。
封建思想害死人啊!她十分庆幸,自己跟许之嵩曾经在过那样一个时代,哪怕很多礼俗的东西仍然保留,可是对女子的地位认可是极其地高。尤其是许之嵩,完全是尊重她的,这样的良人,让林黛玉突然就有些心喜。
满桌子的大鱼大肉也没能让林黛玉心情变差,她随手挑拣了几样尚能入口的菜肴,感受着北地的特色。其实是有点怀念的,上上辈子她就是一直用着这样的饭菜,久久未食,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心里盘算着等回去了,要去招一个北地的厨子,让许之嵩也尝尝这些特色菜才是。食不言寝不语,一大家子吃完饭后,林黛玉很自然地开始使用这些器具漱口洗手,动作自然优美,倒是让贾府的人又有些惊讶。
到底是宫里头的教养嬷嬷□□过的,规矩什么的绝对没得挑捡。
午后,贾老太太自然是要歇觉的,林黛玉在王熙凤的带领下,先后拜访了邢夫人和王夫人,听了她们一阵唠叨之后,才被引着去了三春的住所。
小小一个绣楼,住着三姐妹,倒是让林黛玉有些感慨。这府里头的人啊,从来都是看菜下碟,外祖母也是如此。她最喜欢的就是依着自己的性子,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全然不会换位思考,也不懂得什么叫做体谅。
这样的为你好,其实是很让人头疼的。毕竟,你不需要,可她却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有时候,身不由己不能拒绝,却不能心甘情愿,又或者说,满心喜悦的接受。
三姐妹对林黛玉这个表姐妹还是很欢迎的,尤其是她送出的十分贴心的礼物之后,更是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几个女孩子凑在一块儿,说说衣裳首饰,说说诗词歌赋,倒也十分融洽。
还未到晚饭时间,林黛玉就再三请辞,林如海去了宫里,她也十分紧张想要知道消息呢。而且,许之嵩今日出去应酬,肯定会到林家来用膳的,顺便商量商量上许家的事儿,她可不得赶着回去。
好不容易说服了老太太放人,林黛玉坐在马车里,离开贾府的时候,心里头还有些涩然。
贾宝玉今日跟着父亲去应酬,在人家的宴席上出了风头,可刚刚在马车里却被父亲批了个够呛,正垂头丧气呢。远远地就看到一顶轿子在自己面前消失了,随口为了几句,才知道林家姑娘来过又走了。
等他到了老太太的屋子里,被她搂着心啊肝啊地感慨了一番,才状似无意地打探:“老祖宗,听说家里今日来客人了?”他可是很期待来多一个妹妹的,能有香香软软的妹妹相伴,想想都觉得挺美的。
贾老太太笑着说道:“你林妹妹初来乍到,等过几日安顿好了,自然是要来家里住的,你且等着,有你们亲香的时候。”这表哥表妹什么的吧,最容易处出不一样的情分了,一想到未来这两人都能在自己跟前待着,老太太的心就像是夏日里喝了凉茶般舒爽。
贾宝玉点了点头,一脸期待。边上的三春也挺期待的,她们都很喜欢这林姑娘。
而王夫人在边上坐着,想到自家正往京城赶来的妹妹,面上平淡无波,可心里却十分得意,看着吧,自家妹妹的女儿那是个极其周全的可人儿,她定要好好筹谋,不叫林家这病恹子跟宝玉有过多的牵扯,不能让老太太如了愿。
而林黛玉回了自己家里,就开始着手安排去许家拜访的事儿。其实按说应该是许之嵩上门来的,毕竟,林家是女方,这样上门去有种巴巴地上赶着的意思。可是许家毕竟也是姻亲,而且许家老太太霍氏尚在,又是林如海的唐舅母,许道郢还是他表哥,可不得敬着些,林家上门去合情合理。
好在这件事尚未说开,江南的人都清楚,两家人也心中有数,只是到了京城之后还未对外说起。只等着定亲的事宜定下来,就能往外头发帖子说清楚了。
原先在扬州的时候,她已经找许之嵩要了许家长辈们的尺寸,自己给他们都做了些东西,有的是荷包,有的是衣裳,总之,都随着各人的喜好绣上不同的花样。好在有几个针线房的绣娘帮衬着,倒也还算过得去。
而除了这些,林黛玉还在林妈妈的指点下,准备了许多礼物。
例行的牲畜以及蔬果之外,还带上不少自家研制的糕点,配上配套的碗碟,倒是多了几分雅趣。许家跟林家都是书香门第,要的就是这份清雅,倒比送钱合适多了。
除了这些,林黛玉还得给许之嵩做些东西,好歹是她的一番心意。
就在林黛玉忙活着的时候,林如海也在宫里头等待皇上的接见。已经封笔,所以没有了朝政的干扰,皇上也难得多歇了几日,这林如海一进京,他就接到了消息,这不,直接就将人引了进来。
能在江南呆这么久还安然无恙,平安度过的人,绝对有几分本事。作为一个刚刚上任没多长时间的皇上,他对林如海这种前朝重臣,还是有几分忌惮的。好在他孤家寡人,只有一个女儿,而亲近的姻亲里也没有特别招眼的,皇上对他还是挺看重的。
这次让林如海上京,自己安插了他的心腹到江南去接管盐务。感念与林如海的退让以及识相,他打算将人留在京城里,而且给他安排了个非常体面的工作—给他的儿子们上课。
皇子不多,但能当他们老师的,绝对是德高望重又或者学富五车的人。林如海诚惶诚恐,生怕自己担当不起这个重任,面上一味告辞,可心里却笃定,皇上是不会改变主意的。毕竟,将他放在这个位置,要比放他出去当个封疆大臣好很多。
高位不假,可没有实权也是真。
不过到了林如海这个年纪以及这个层次,反倒是这样的职位更加适合。清贵嘛,都是如此!哪有名声和实惠全部兼得的,做人得知足常乐。
林如海在巡盐御史这个职位上呆了六年多,早就捞够了油水,实惠不再是重点,他要的的正是这清贵的名头。
哪怕心里头再愿意也好,面上还是要假意推辞一番,才能彰显皇上的施恩是多么让人高兴,也是显出他的风骨,博个好名声。
几次三番拉锯,皇上再三挽留,林如海再三推辞,总算是将这场戏演完。他感激不尽的谢恩,皇上也心情舒畅的施恩,大家都十分满意这个结果。
这种官场的作秀,司空见惯,可也让皇上和林如海都意识到对方都是非常懂的套路的人,也就下意识地有了几分亲近。这会儿皇上倒真的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学到林如海的本事,那么,即使是当个闲王,也会过得很潇洒。
林如海从宫里头回到家里时,许之嵩已经在林家待着了,他带来消息,许家人明日到家,收拾好了,等后日,全家人都会在家待着,等着林家上门。
这样的重视让林如海很满意,这代表着他们对林黛玉是重视的,心里也舒服了很多。这会儿他已经看开了,反正表哥儿子挺多,听说如今姨娘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要是个男孩儿,那他就有四个儿子了。
自家女儿嫁了嵩哥儿,两家人来往多,总归她是能时常回家的,自己就跟多了个儿子一样,也没什么值得伤心的。总好过去了旁的人家,一年到头可能都回不来。
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饭,自然是心情很美好。
许之嵩跟林如海说着今日的见闻,跟林黛玉讲讲新教的几个朋友,又说说自己的生意的进展。林黛玉也讲讲在贾府的见闻,说说她准备请个厨子的打算。林如海倒是没讲多少关于宫里头的事儿,只是提了一嘴自己的新职位,倒是让林黛玉与许之嵩都高兴不已。
因为许道郢已经定下来,会在礼部任职,也就是说,许家人是会留在京城的。林家也在京城的话,那么订了亲的两人就能常来往了呢!
这许道郢也是多亏了皇上继位,从前是不许父子同朝为官,而许老爷子退下来了,可许家有三兄弟呢,总不能都在京城待着,所以许道郢就成了外放的那一个。好在如今不同了,不同属一个部门,也没有什么交接的地方,所以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同意了,许道郢这才成功留在了京城。
确切的日子定下来,林黛玉倒是少了几分忐忑,既然已定,她好好准备着就是了。
倒是林如海,多年未曾跟自家表哥见面,当初为了丁点大的事情闹掰了,这么多年也硬哽着一口气不联系,到底心中有愧疚。
他心里有些羞恼,甚至是心虚。当初自己在有心人的有意引导下,对许家说不上是非常亲近,娶了贾敏,也不能说是后悔,可对上表哥,就是莫名的有些心虚。林如海只盼着,这么多年来,两人都能有所长进,不再像以往一般,冲动而且不计后果。
看着小儿女凑头在一块儿,叽叽喳喳说着他们自己的话,林如海也心生感慨,一眨眼的时间,自己的女儿就要定亲了。很快她就要成亲有自己的家了,想想都觉得心酸酸的……
第51章
年节将至,到处张灯结彩,初至京城的许家一大家子,蜗居在三进的小宅子里,原本从山东的大宅院中搬到这儿,应该是有些许不适应才对,却因为未来七少奶奶一家子上门拜访而有所改变。
下人们都兢兢业业,在刘氏的使唤下,忙前忙后。好在宅院是翻修过,内里的摆设也都是经过了重新调整,基本上除了扫洒,并没有太多需要忙活的地方。
厨房是重点,许家大少奶奶小刘氏正盯着,里头的三个大厨子都拿出看家的本事,各个帮厨的小工也紧张有序地准备着原料,等待大厨加工。看着半成品依次完成,她也算是松了口气。
从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经验,二少爷家的上门时,她也是这样张罗的。只不过这林家比之二少奶奶家还是有些区别,先不说这官位的差距,直说这亲疏也大有不同。
隔房的姑奶奶嫁到了林家,家公许道郢与那林家老爷林如海又是一起长大的表兄弟,小刘氏是一点儿都不敢怠慢。更何况,老祖宗霍氏也在家等着,就盼着七少爷与未来七少奶奶能和和美美,在两家人的看顾下,相濡以沫,共度一生。
在小刘氏看来,这两个孩子是真的很有缘分,且不说这亲戚家知根知底,就说这年岁相当,又在江南相处了这些时日,日后定是能跟她与夫君一般,相敬如宾的。
许道郢一共七个孩子,除去大少爷,二少爷,剩下的都是姑娘。到了七少爷这儿,算是老蚌怀珠了,自然是千宠万宠集一身。人们都说小儿子大孙子,可霍氏的眼中,这小儿子许道郢是挺偏心的,可小孙子许之嵩,却是她老人家的心尖尖。
先前孙子来信儿说要给林如海养老送终,日后还要给个孩子到林家,她是千万个不愿意。可孙子自己乐意,而且他小小年纪,已经将未来的事情想好,利弊分析都十分清楚,霍氏哪怕是再不愿意,也要咬咬牙同意了。
好在,她对林家印象还挺好,主要是贾敏去世之后,教养林黛玉的都是她请过去的人,品行她也透过很多方面了解清楚,作为么孙的媳妇儿,林黛玉这样的性子倒是没什么差错。最重要的是,她跟许之嵩是情投意合。
霍氏一把年纪,经历过的事情无数,自然明白,有感情基础的夫妻才更有可能白头偕老。
跟林如海通了信之后,又见自家孙子是真的铁了心,霍氏也看开了。这次到了京城,也该着手准备两个孩子的事儿了。许之嵩要科考,先定亲,三媒六聘一套流程走下来,差不多也要三四年时间,到时候等许之嵩金榜题名,再洞房花烛,双方面子上都好看!
许之嵩跟在哥哥们身后,站在门口,中门大开,迎接林如海的到来。
许之茂和许之彦交换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看着弟弟十分紧张的样子,有些幸灾乐祸。毕竟,他们已经成亲多年,孩子也都有了,从前他们见家长的时候被笑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好不容易有了能看戏的机会,怎么会错过。
林家的轿撵到了以后,三兄弟赶紧迎上去,许之嵩落后一步,将林黛玉带往内院。虽说男女有别,可一家子都是亲戚,林如海先是带着林黛玉到里头去给霍氏请安,再跟许道郢去了书房。
林黛玉被安置在柳姑娘身边,林如海已经跟着走了,许家三兄弟只能跟着一起往外走,许之嵩落后了一步,静悄悄凑到林黛玉身边:“我先跟爹爹他们去书房,你在这儿跟我祖母母亲说说话。”
他还是有些忧心的,自家祖母和母亲都是利落人,可林黛玉的性子不知道能不能跟她们合得来。他恨不得亲自上阵,替她讨好家里的长辈们,让她以后的日子顺顺利利,能舒心畅快,如同在自己家一般。
霍氏看着自己的孙子拉着林黛玉不放,两人一直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而林黛玉一直一副受教了的神情,倒是让她觉得有些安慰。到底不是剃头担子一头热,郎有情妾有意的话,就好说了。
等许之嵩依依不舍地出去了,林黛玉一回头,就看到满屋子的人都盯着她,笑脸盈盈,眼神中多少有些兴味。她顿时羞红了脸,垂下脑门,不大敢看着大家十分分明的打趣。
“好了,都别盯着这孩子看,你们这些不讲究的,可别把人吓坏了。”小刘氏见林黛玉已经羞成这个样子,她赶忙出声,“表妹,别管她们,来,到这儿来坐,跟大家说说话。”她将林黛玉拉到霍氏身边坐下。
这下可好,进入了话题中心,你一言我一语,林黛玉脆声应答,一时间倒是融洽非常。
看着大儿媳对林黛玉颇为照顾,刘氏心里也挺安慰的,小七从小被抱到母亲的院中,与她虽也亲厚,到底比不上母亲。她总是担心,因为这件事害得儿子心中对自己有隔阂,导致他们兄弟不睦。
好在如今看来,倒是挺融洽的。
做长辈的,不就是希望看到儿孙满堂绕膝间嘛,霍氏搂着小刘氏的女儿,看着林黛玉,心中宽慰。
林黛玉先是应付了这一屋子的长辈,从霍氏到刘氏,再到小刘氏以及许之茂的妻子牛氏。直问到她昏头转向,才又被转交到家里几个姑娘手上。跟贾府的几位小姐不同,许家的这几个姑娘,两个已经出嫁,并不在这儿,剩下的五姑娘和六姑娘,年岁比她大许多,都不是刘氏亲生,但教养很不错。小小年纪,已经初见仕女风范。
据闻,许家时有族学的,除了男子读书的地方,女孩儿也有特定的学堂。
或许正是因此,林黛玉觉得,跟五姑娘许盈和六姑娘许甯都颇有共同语言。小到一句诗,大到一本书,都能谈到精髓部分,三个小姑娘凑在一块儿,有说不完的话。
许家刚刚安置下来,其实还有很多事情的,所以刘氏坐了一会儿,见林黛玉有几个小姑娘招待着,自己便带着儿媳妇去忙了,将这一屋子的孩子留在霍氏这儿。老封君嘛,霍氏倒不闲着的,她也拿着书,带着精致的玻璃老花镜,开始读她的手抄话本儿。
这些可都是孙儿从江南给她搜罗来的,霍氏看得津津有味。
而书房里,林如海和许道郢倒是颇有感慨,多年再见,两人都老了。许道郢看着林如海鬓边的白发,心里酸酸的,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多年不见,表弟清减了不少。”
林如海倒是不介意,看着仍旧意气风发的表哥,以及刚刚见到的这一大家子,他笑着说道:“那及得表哥舒心如意,看着倒是胖了不少,当年您可是名冠江南的美男子,如今倒是叫几个儿子抢了风头。”他看着许之彦以及许之茂,羡慕嫉妒的表情,就是哥仨也都看出来了。
知道这是自家表叔,所以许之彦和许之茂也没有见外,给林如海行礼。许之嵩看着他们互酸,心里暗暗撇嘴,这两人真是一点成算都没有,今天的重点是他好吧!
不过,许之嵩也不会傻到自己往话题中心跳,拉着三个哥哥往外边走,将空间留给这两人叙旧。
这久别重逢,又曾经是生死相见的好兄弟,可不得多些私人的空间好好联络一下。他们这三个就不要在这儿当电灯胆儿了。
“嵩啊,你不厚道啊!”许之彦好不容易带着弟弟来到了自己的院落,看着这布置摆设,说道:“我听你二哥说,这宅子是你修完了林家的之后才动工的?”他看着许之嵩,意思很明确,兴师问罪来着:“你看这马虎赶工的后果。”他指着一处,硬是鸡蛋里挑骨头。
许之茂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许之嵩不乐意了,“这明明是二哥的主意,他自己同意两家人分开进行的,我看着林家的宅院,他看着我们自家的,这弄得不好,不是该找他?!”
说完,看着许之茂的眼神充满了控诉,这家伙真是够了,甩锅甩得也太厉害了,真是越来越过分!
“大哥误会了,我只是说着赶工期比较粗糙而已啦。”他赶忙打哈哈,企图蒙混过去:“今天的重点不是这个,是嵩哥要定亲了。大哥,你不是给他准备了礼物吗?”许之茂赶忙扯了扯许之彦,“你快拿出来给他看看!”
许之嵩听到这话,倒是勾起了兴趣,瞪着大眼,一脸期待地看着大哥许之彦,“大哥,您真好!”居然有礼物,他最喜欢收礼物了!
“没了,我生气了,礼物作废!”许之彦说完之后转身往自己的书房去,留下两个弟弟愣在原地,一脸懵逼。
第52章
年过完了以后,林如海的任职书也下来了,等开年走马上任,也就忙了起来。林黛玉开始适应着京城的生活,与上上辈子大有不同的是,她如今是太傅家唯一的女儿,虽是丧妇长女,可这么多年来,宫里头嬷嬷的教导也让人高看了一眼。
自从林如海上任之后,递到林家来的帖子多不胜数。其中,不少就是邀请林黛玉上门的。
许家与林家约好,等林黛玉二月生辰过了,就上门提亲,于是,这样的场合,都是刘氏带着她同去的。
两家人的交际圈子其实存在非常多重合的部分,甚至,许家还多一项优势,那就是人丁兴旺。
许老太爷与霍氏尚在,分产不分家,如今对外,许家还是称为一家人。刘氏的两位嫂子留下来的人脉关系需要她慢慢捡回来,她除了小刘氏以外,也乐意带着林黛玉一块儿。而贾府,贾老太太在得知林如海的打算之后,虽然有些气愤女婿不跟她提前商量,可到底必须承认,这许家是良配。
除去许家的清名不提,这祖上也是列侯,而且许家人不是一味苦读,非常擅长经营,颇懂生钱之道。
她虽然久未与京城上流贵族交流,可从几个老伙伴的口中,也是打听过的。必须承认,跟贾宝玉比起来,这许家的七少爷,真的是非常出色。如今马上要参加乡试了,听说还拜了个厉害的先生,看着应该是能过。
等考过了乡试,小小年纪可就是举人了。哪怕不过,等再过三年考,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宝玉跟他同岁,可还常常赖在自己身边撒娇,书更是读不进去多少,倒是爱些风花雪月的玩意儿。
贾老太太原本觉得,自家是勋贵,祖荫在,好歹也算是有门路,何愁没个出路。可如今一对比,可是看出来了其中的大不同。
不过要让孙儿去吃苦受累,寒暑不懈去读书,她也舍不得。老太太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寻思着是不是能找个门路,把她的宝贝孙儿塞到国子监去,好歹混个出身,不至于差了旁人这许多。
这一寻思,她就让心腹去林家,想请了林黛玉来小住几日,趁机跟她说说自己的打算,也让林如海出出力。
林黛玉可没心思理会这些人,她正跟着刘氏认人呢。
上上辈子在贾家住着,从来没有外出应酬过,好歹上辈子被许嵩的母亲刘氏带着见了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