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的穿越之旅-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咳~”林如海见他们交头接耳的,还越来越过分,忍不住提醒。
这可不是关在房间里头,多少下人们都看着呢,人多眼杂,少不得得传出什么闲言碎语来,徒惹烦恼。他有些不满意,自己的女儿还这样小就算了,许之嵩刚刚那个表现,可不像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还不知道被未来岳父记了一笔的许之嵩,缩了缩脑袋,乖乖跟在林如海身后,进了马车。
心情不爽快,于是,也不顾是在车上,林如海就开始例行询问,从浅显的知识点,慢慢深入。好歹是探花郎出身,而且在江南浸淫这么多年,林如海的学问绝对称得上是出色。刚开始许之嵩还能游刃有余地应付,慢慢的,回答的速度就降了下来。
等林如海问及四书五经之外的一些知识点时,简直就是哑口无言,根本不知道该答什么。虽然就他这个进度,已经超过寻常七岁孩子很多很多了,可林如海还是有些不满意。
“当年别说我,就是你爹,也可谓是领头羊的人物,在江南这一带,提起许家,那都是要竖起大拇指的。”要知道,许家祖籍可不是江南的,能让文人墨客辈出的江南人记住,那真的是特别有些。林如海忍不住感慨,“当初我和你爹,还有另外两位同窗,也算是我们书院的四大才子了,如今你嘛,匠气太多,灵气不足,而且还不愿意努力,只怕日后在这方面,不会有多大成就……”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许之嵩的性子,他还是能摸清楚几分的。刚刚在那个小小的实验室看到他时,可不是眼前这个神情,林如海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呢。
不过,这孩子还知道要科举出仕,不会沉迷于那些旁门左道,也算是拎得清,这比什么都强。
“表叔,读书嘛,不过是修身养性,能够应付考试即可。”他从来都不是那种文化人,悲春伤秋的那些文字,在他看来都是无病呻吟,根本无法产生共鸣。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务实派,许之嵩更喜欢的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经验,或者是有依据的定理证明。
在他看来,一本好书,还比不上他实验室里头一根试管来得实在。
当然了,入乡随俗,他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立足之本,不会刻意去挑战权威。而且,林黛玉经过这次穿越之后,性子也变了许多,虽然一样爱好文学,喜欢用一些高级词汇来刺激他,但许之嵩觉得,他们俩现在就是互补状态,非常不错。
林如海见许之嵩不在意,而且女儿在边上也是一脸赞同,心里忍不住泛酸。当初自己想跟女儿有共同话题聊,还得翻翻她正在看的书呢,可这许之嵩,光明正大贬低着林黛玉往日最爱的东西,却不见她发怒,难道真的是女生外向?!
第45章
日子过得挺快的,就在林如海与许道郢书信往来,交流儿女婚事的时候,许之嵩也仗着过了明路,光明正大带着林黛玉往庄子上跑。
两次的穿越对林黛玉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上海的时候,她跟许嵩之间,已经算是彼此了解,更有甚者,已经交心到可以直接进入夫妻生活的状态了。而如今,两人同为这个时空的异类,都有奇遇,更加惺惺相惜,共同话题也很多。
有时候,跟许嵩聊聊自己的一些心事,反倒觉得挺放松的。
正好,许之嵩请求了先生之后,争取了不住宿的特权,每日都能回一趟庄子。而林黛玉也时常到庄子里头,两人凑在一块儿,慢慢培养共同爱好。
在庄子住久了,看多了农作物,难免有所感触,林黛玉也自己种了几棵树。如今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会为了落花怜惜而吟诗作赋的人了,反倒是因为看到了佃户的艰难耕作而有所感触,反正她空间里头有不少书籍,而且这个庄子本就是许之嵩买来做实验用的,于是,林黛玉让庄头给划了一块试验田,还要了两个半大小伙子作为手下,开始了自己的试验生涯。
许之嵩乐见其成,忙活自己的试验同时,偶尔也会关注一下林黛玉的进度。偶尔,他也会将林黛玉当成助手,使唤着,反倒让她也生出了几分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跟许之嵩在一块儿的时间长了,现在林黛玉只要接触了新鲜的东西,或者她之前不曾了解过的,总能生出几分兴趣来,还带着几分钻研精神呢。
这一天天过着,春去秋来,又是一年收获季节。林黛玉改良过的肥料,以及更新版的耕种方式,让整个庄子的收获提升了不少。这些在试验田里头已经成熟的经验累积,普及到整个庄子以后,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大家对林黛玉歌功颂德的同时,也让她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方法的推广。
自然不能让许之嵩出面,毕竟,他们如今也还只是半大孩子,完全不能取信于人。而在许之嵩的操作下,这些分别送到了许道郢和林如海的手中,至于他们两个会如何操作,那就不是他们该关心的事儿了。
在林如海的坚持下,许道郢已经着手开始准备两人的定亲事宜,而他,也在今年的童生试中初现锋芒,崭露头角。年仅十岁的许之嵩,以第一名的成绩,力压众多竞争者,成为书院的骄傲。
许道郢已经在山东呆了六年,如今,也该是到了动一动的时候。而林如海的任期将至,势必也会到京城去。今年年节,成了双方长辈会面的最佳机会,而林黛玉与许之嵩的定亲事宜,也会成为重头戏。
而这一切,在霍氏的坚持下,顺利地按照她的期待进行着。
上京城也就意味着,即将要面对贾府的人们。虽然林黛玉已经放下,可时过境迁,想起往事,一桩桩仍然历历在目。以往的种种,她还是颇有感慨。
九岁的林黛玉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今正抽条的小身子初现女子的柔美,哪怕还是小平板的身材,却掩不住出色的气质。加上这几年来,许之嵩和林如海的实力娇宠,她成功长成了一个小可爱,性格温婉中带些狡黠,钟灵毓秀,简直就是画中走出来的仕女,惹人怜惜。而屠先生的现身教学,也让林黛玉的性格多了几分疏朗,少了那些郁郁忧愁。
哪怕她母亲早逝,家中并无主持中馈的女性长辈,可江南一带却无人敢轻视这个巡盐御史府的千金。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请得到当代大儒为师,宫中一司主事为教养嬷嬷,甚至,还有屠先生的大名远扬在外。
更重要的是,在许之嵩的帮助下,林黛玉交了好几个闺中密友,都是如今江南一带金字塔顶端的人。这些贵女的口中偶尔传出来的一两句好话,足够让她的名声往好的方向发展。许之嵩以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保护着他的女孩。
中秋刚过,秋雨未落,秋高气爽,这天一大早起来,许之嵩就开始忙碌着今日出行之事。这可是很早之前就已经约好的秋游,天气这么好,怎么能辜负呢!
厨房里,林黛玉在林妈妈的帮助下,努力学着将桂花糕捏成花瓣的形状,并用模子刻了好几个裹了豆饭的艾草稞子,还有刚刚出锅的粉红色桃花酥,一同装进黛色食盒中。青绿粉黛,看着就已经是一种享受。
“姑娘,再带一罐桃香雪芽吧,表少爷喜欢喝。”采晴帮着用裁好的绢布将食盒包起来,四角露出来的绣花,衬着黛色食盒上的刻纹,好看极了。
采晓一个没忍住,翻了个小白眼,这采晴的脑袋是有坑吧,姑爷稀罕什么,姑娘自己难道不知道,还需要她多嘴?!是在显摆自己的能耐吧!
她一个错身挤开了采晴,“姑娘,今日还有好几位姑娘同去,不如将那十二道蜜香都带过去,再带那套霞光飞的茶具。到时候在山上取清泉水,烹煮过后,正好能请他们共赏。”
这十二道蜜香可都是姑娘亲手采摘的茶叶,在屠先生的帮助下或炒制或酵制而成的茶叶。除了老爷和表少爷那儿送了一些,剩下的也仅有两盒罢了。而霞光飞这套茶具,是姑娘与表少爷共同绘制的图样,交由家中的窑场烧制,仅有这一套十件,甚是难得呢。
这一次的秋游,大家都会带一些亲自动手制作的东西去分享,采晓不是第一次帮林黛玉准备,说起来头头是道。
林妈妈没好气地点了两个丫头的脑门,“行了,这事儿姑娘自会安排的!”她哪里不知道这些小丫头的官司,却不大理会,看着东西备好了,就带着两人往外走,拂琴和拂棋已经将出行的其他东西准备好了,正等着呢。
许之嵩换好了衣裳,吩咐清羽清阳收拾好东西,带着两人往外走,正好跟从房间出来的林黛玉汇合。“快些走吧,估计他们该出发了。”虽然他们在庄子里头出发,会比其他人近一些,不过,能不迟到,还是不迟到的好。
此番秋游的地点在姑苏城外一座无名小山上,正好潘如安家的别院坐落在这儿,还带着一个不小的猎场。他爹是江南驻军一把手,跟许之嵩交好的关系,顺带着自家两个妹妹,感受一下文化人的熏陶。
许之嵩并不是一个有门户之见的人,可沈家的门庭摆在那儿,加上姻亲林家的关系,书院与他有共同语言的,也不外乎是书香世家,亦或是勋贵子弟出身。此番出行,是许之嵩发起,相邀的也都是他的至交,而林黛玉,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子。苏州知府家大公子沈若钧以及他的两个妹妹,沈茹蕴,沈茹菡;圣上妹妹七公主与永安侯蒋霄的儿子,蒋岳晓。当然,还有林黛玉邀请的两位闺中好友,姜家莛岚,陈家萧湘。
男孩子有男孩子的活动,女孩子自然有女孩子的活动。林黛玉下马车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姜莛岚带着表妹陈萧湘,笑嘻嘻地迎了过去。要说这么多人里头,跟她最投契的就数姜莛岚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女孩子,而且没有外力作用,能长成她如此爽朗的个性,也算是件让人觉得神奇的事情。
“阿岚,快来!”林黛玉直接抛下许之嵩,提着裙角往姜莛岚的方向跑去。后头缀着的采晴和采晓赶忙快步跟上,林妈妈慢了一步,看着自家姑娘的样子,有些好笑地摇摇头,却没有出声阻止。
难得林黛玉如此高兴,她也颇感欣慰呢。
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林妈妈觉得自家姑娘的变化极大,当然,令她安心的是,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许之嵩看着林黛玉与姜莛岚凑在一起,小两岁的陈萧湘跟在后头,而那边迎来的正是潘如安的两个妹妹。于是,也不管女孩子家的私话,径直带着清羽清阳,往另一处走去。亭子的空间自然是让给这些女孩子,她们在这一片上扑蝶也好,赏花也罢,他可不耐烦在这儿待着。
环绕着小山的溪流正好从这儿穿过,经过人工种植的柳树成荫,秋日里也不见枯萎,仍旧郁郁葱葱,伴着清流小溪,赏心悦目。而临时搭建的炭炉里头,炭火熊熊燃烧着,备好的食材都等着大家动手呢!
第46章
“嵩哥儿,过不了多久你便要进京了,想想都觉得可怕,日后怕是再也吃不到你亲手烹制的美食。想想以后的日子,没有了美食,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潘如安长篇大论,守在炉前,看着许之嵩两手翻飞,串好的烤串在他的手下,变得焦黄,香味扑鼻,简直就是!好吧,说着说着,潘如安就消声了,他怕自己的口水掉下来。
许之嵩这门手艺还是当初为了带林黛玉去野餐学会的呢。
“行了,我还不知道你,前些时候我都听说了,过了年,估计你爹的位置应该也会动一动,怕是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京城汇合,这会儿你嚎什么。”许之嵩对潘如安表现出来的所谓惋惜以及离别之情嗤之以鼻,横扫了他一眼,都这么熟了,他还能不知道这家伙,估计就是想乘机使唤自己多烤些给他吃罢了。
潘如安讨好的笑了笑,狗腿的说到:“嵩哥儿,还是你了解我!虽然我们分开了,可我真的是很想你的!”说实话,跟许之嵩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同桌,他对许之嵩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吃软不吃硬。
也没理会潘如安的话,许之嵩径直忙活着,要是跟他扯,估计能扯半天。自从童生试结束后,许之嵩跟潘如安就分开了,难得在一块儿玩儿,他可不想扫兴。
作为书院已经晋级秀才的学生,他如今跟着山长,准备冲刺乡试,如果能一举成功,就能成为举人了呢!
好在山长对许之嵩挺上心,加上他自己争气,目前进展顺利。
当然,山长会如此上心,不过也是想要培养一个三元及第罢了。作为童生试的第一名,如果许之嵩能在乡试得第一,接着会试第一,那他很有可能就会在殿试中出类拔萃,成为状元。
虽然三年就有一位状元新鲜出炉,可是,天下书院何其多,能多一位状元,书院的名声得上一层楼。
哪怕读书人不大通俗务,为了名头,山长也会努力一把。不过,许之嵩作为许家人,又与林如海关系密切,再加上他祖母霍家以及母亲刘家的关系,怕是出了名,书院得益也有限,这怕也是为何他频频请假也无人管束的原因。
“你们倒是来得快,居然不等我就开始动手了!”蒋岳晓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身后跟着沈若钧,两人刚刚把沈家姐妹俩送到女孩子堆中,之后才赶过来,就看到许之嵩与潘如安正在大快朵颐,闻着味儿,他们都馋死了。
谴责的话没来得及出口,那边许之嵩就递过来两串烤的金黄脆香的羊肉。肥瘦相间,上头还散布着点点的香料以及芝麻,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于是,接过羊肉串的两人,狼吞虎咽吃完之后,就开始动手。自从跟许之嵩认识之后,这样的活动也不是第一次举办,几个人都挺有经验的。这种需要自己动手来体验乐趣的行为,让这几位大家公子都觉得新鲜无比。
炭火这会儿才算是完全燃烧,火力旺盛,于是,烤制的东西也就更好吃的。食材的选择自然是最好的,除了刚刚的羊肉串之后,还有各种新鲜腌制的各种动物的不同部类,鸡鸭鹅鱼猪羊牛,样样都有。甚至,还有几样养殖在庄子的水塘中的河鲜。
许之嵩实验室出品的锡纸放在炉上,小河虾放入其中,加入油盐酱蒜,最后撒点红辣椒,味美鲜甜,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小河虾的壳是脆的,放入在口中,轻轻咀嚼,虾肉就会伴随鲜美的汁水洋溢出来,让人停不了口。
好不容易填了点肚子,慢条斯理地烤制着,几个人倒是闲话不断。
主要是因为许之嵩不久后的返京之旅,大家聚集在一起,除了分享八卦,也会分享一些实时的信息。几个人分处不同的阶层,接触的人,拥有的势力也有所不同,这样的聚会有助于信息交流。而这些,都是最珍贵的资源。
“嵩哥儿,你不是应该要在乡试之后回去?”蒋岳晓有些疑惑,素日里多有接触,他知道许之嵩与林家的关系,可没想到他竟然会跟着林如海一同上京,“何必急于一时,等林家伯父去京城安顿了,有了消息,你再走不迟。”不会是一刻也离不开林姑娘吧?!
他看向许之嵩的眼神充满了调笑,未尽之言已经十分明显。在座的都是人精子,哪里不懂他的意思。
许之嵩一个没忍住,唾了他一嘴,“别乱说话,我爹今年也得回京叙职,我不过是跟着一块去跟他们汇合罢了。”他哪里放心让林黛玉跟着林如海归京啊,京城里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贾府呢。
想到当初林如海有意让林黛玉跟许之嵩定亲的时候,贾家老太太还特意遣人来考察,他就有些无语。其实说到底,贾敏去世以后,贾府与林家的唯一联系就放在了林黛玉身上。
贾府眼面上看着是越过愈好,内里如何,只有自家人知道。林黛玉在后世看过不少关于红楼梦分析的书籍,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她对进京倒是没什么抗拒的。当然,如果能带着许之嵩一块儿去,那就更好了!
两人交流过各自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希望一起去京城,最好能制作一些美好的回忆,冲刷掉曾经的那些刻在林黛玉脑海深处的记忆。
“行了,男子汉哪来这么多婆婆妈妈,反正大家总会有机会相聚的。”潘如安见许之嵩有些窘迫,出声解难。当然,他说得也是实话,毕竟,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会在京城相聚的。
除了蒋岳晓之外,剩下的三人可都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
而作为已经依靠着父母成功晋级成为朝廷官吏一员的蒋岳晓,上京的机会也很多。毕竟,他的舅舅可是皇上,每逢皇上诞辰,他都得替母亲送礼上京呢。
“也是,刚刚来之前,妹妹还与我说舍不得林姑娘呢。”沈若钧跟自家的两个妹妹感情可好的,对于她们与林黛玉交好这件事,显然是挺乐意的。毕竟,内宅女子,像林黛玉这个年纪的孩子,难得有这样的灵性。
沈家书香满门,自然更喜欢有文学素养,能够出口成章的林黛玉。
而潘如安的两个妹妹倒不是如此,潘家是武门,因为潘如安的哥哥已经跟着父亲习武并且进入军营,潘如安便送到了书院读书。他娘也是将门之后,对两个女儿从不多加管束,放养的结果就是,两人像极了野孩子,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也没多少闺阁女子的姿态。
好在共同话题还是有的,再加上家中兄长都是好友,耳濡目染下,对彼此也有好感。文武综合之下,倒也没什么大矛盾。
“那是,我也挺不舍得林姑娘的。”潘如安跟着感慨了一句,惹来了许之嵩的怒视。被瞪了好几眼的潘如安,搔了搔头发,微带窘迫地说道:“好吧,我承认,我是舍不得林姑娘的手艺。”
不是开玩笑,跟许之嵩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经常都能借着他的关系,吃到林黛玉精心准备的各种菜肴。这让家里煮饭十分随意的潘如安感受到了美食的诱惑,他对林黛玉的好感那可不是盖的。
当然了,朋友之妻不可戏,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许之嵩跟他混熟了,知道他这口无遮拦的毛病,也没跟他计较,反倒是说起了别的事儿:“听说,皇上有意对朝中勋贵下手,想趁机拢回国库欠银。”这个消息是他爹给林如海发的,正好被他截获了。
前朝遗留的问题很多,如今皇上已经坐稳了皇位,当然要开始着手整治。作为出了名的廉政推行者,皇上的那抄家皇帝的名头可不是叫着玩儿的。不过许之嵩也猜测着,这一回应该不会如此明目张胆,总得有个什么遮羞布挡挡。
结合他对红楼梦的了解,估计这会儿封妃也快了。等省亲别墅建起来,这家底也差不多摸清了,四大家族的末日在即啊。
显然,蒋岳晓对这个消息是一脸懵逼,他作为皇上的外甥,却不是特别受宠的那种,江南这一带,有他爹的关系在,倒还可以,可京城,好吧,他的手并没有那么长。
“这事儿我也略有耳闻,我家过完今年就该出孝了,到时候我爹应该会到京城去。”沈若钧家中还是底蕴十足的,作为朝廷的顶梁柱,他祖父去世的时候,皇上可是赐下了尊号的。在江南守孝多时,他爹和大伯早就蠢蠢欲动了。
前些时候就开始活动,就目前的情况,应该会很顺利。
他家的情况,几位好友也都清楚。虽然是他是早就出孝了,可他爹还守着呢。好在家中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也不着急婚嫁,沈家干脆让几个孙辈也守够三年。
不过,这要求可就没那么苛刻,吃食上并没有限制,平日里出去玩儿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大型的节假日,从不上别人家门就是了。
跟蒋岳晓一样,潘如安也是毫不知情,他跟着许之嵩读书,勉强过了童生试,已经十七岁的他,虽然是个秀才了,可在家的话语权还是没多大。他不确定他爹和哥哥知不知道,反正,他是不知道的。
叹了口气,潘如安感叹道:“眨眼我都十七了,我娘说了,等乡试过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为我定下一门亲事。”他根本就不想长大,也不想娶妻,想到日后会有一个女子跟他娘一样对他管东管西,潘如安头都大了。
许之嵩看着他这个样子,有些无语。自己都不知道盼了多久,就是想快点长大,能够风光地迎娶林黛玉。可眼前这人,年纪都到了,却还是不想娶妻……
蒋岳晓看着两人的官司,偷偷发笑。这样的场面也不是第一次看见,每次看都觉得特别有喜感。尤其是,潘如安这个十七岁的胖子,跟许之嵩这个十岁的瘦子倾诉自己的烦恼,而对方一脸恨不得以身替之的纠结表情,每每都让蒋岳晓与沈若钧觉得好笑。
“行了,你俩别来这一出了,我都看腻了。”沈若钧没好气地说道:“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谈谈生意的事儿,如果嵩哥儿到了京城,那江南这一摊生意,是不是还是照旧?”这才是今日聚会的重头戏好吧。
作为一个穿越者,尤其是手里头握着空间以及各种实验方子的穿越者,许之嵩无疑是成功的。他利用林黛玉的空间,整理出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而江南原本就是个极其富饶的地方,新式的制盐技术,让林如海将这一摊子如同乱麻一般的盐务渐渐捋清楚,这才有了这一次升迁。而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以及许家和林家的支持,跟几个小伙伴合作,成立了一家简陋的化工厂。
哪怕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可产品供不应求。
钱滚钱,这是最简单的事情,有了钱的许之嵩,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除了盐务之外,他还插手茶业,瓷器,甚至是海运。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累计了无数的资本。眼下,若不是他低调行事,而且有意识地低调行事,只怕是整个江南的首富易人了这件事都传开了呢。
而这些挣钱的行当,肯定不是他离开还能一成不变地按照他的意愿继续经营的。毕竟,人离得远的,问题肯定是不少。
尤其是许之嵩的化工厂。
在来之前,许之嵩已经想好了,将自己的实验室整个搬到京城去,重心也随之转移。目前江南的这些保持不变,慢慢的将生产的地点也换到京城去。好在大家都是能够互相体谅的人,再加上核心技术在许之嵩手上,他们对此也没什么异议。
“既然如此,就尽快让管家到京城去看好地方买下来吧。”沈若钧很快就同意了,他今天来不过是想知道许之嵩的安排罢了,只希望能保证他们的生意不变,继续有这笔丰厚的收入。
当初合伙的时候说好了,用许之嵩的技术,蒋家和沈家的名头,潘家的人手,共建这一盘生意。相继推出的洗手、洗脸、洗澡、洗头系列产品,甚至还有洗衣液、清洁剂等等,很快占据了市场。
如今产品已经开始远销海外,京城当然也有一个点。
“我已经给京城的掌柜去信,应该很快会有消息了。”许之嵩说道。他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人,要不是问过觉得可行,他是绝度不会提出来的。
大家都松了口气,毕竟,少了许之嵩这个技术支持,他们根本无法保证产品是否能够顺利生产出来。
“嵩哥儿,要不你把你手头上的茶园卖给我一个呗!”潘如安舔着脸说道,他垂涎许之嵩手上的茶园很久了,心心念念就是买下一个。虽然江南同等的茶园很多,可却没有一个能够像许之嵩手上的那样,产出优质而且味道很有特色的茶叶。
果茶这个概念,当然也不算是许之嵩的创新,可却是在他手上做到了极致。
“不过是有幸,买到了两个能干的匠人罢了。”许之嵩有些得意的说到,有时候运气来了,还真是挡都挡不住。天要给他送钱,他难道还能往外推不成。这两个茶匠的到来,给许之嵩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呢。
羡慕嫉妒恨的三人盯着许之嵩,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
“唉,羡慕啊。”蒋岳晓用手托着下巴,感叹道。他边上的沈若钧四十五度望天,忧郁的接道:“嫉妒啊~”而跟着的潘如安,恨恨的说道:“恨啊!”
三人这一套动作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配合度简直了。没眼看的许之嵩,摇了摇头,说道:“看在你们这么可怜的份上,好吧,我同意了。”
都不用说同意什么三人就如同哈巴狗见到肉一样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不断打听他愿意卖哪几个。
许之嵩之前买下来的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位置,栽种的茶树很多都是移植的。如今才刚刚有收成,要卖出去,他还是很不舍得的。不过,即将上京的他,怕是也照顾不来这么多,毕竟,许家的人手有限,哪怕加上林家的人,也够呛。
“不是卖,是换!”许之嵩看着三人,认真地说道:“我想要京城的产业,等值交换。”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也节省功夫。
许家离京很多年了,林家也是如此。虽然两家人在京城都有宅子,可是产业却是变卖的差不多了。此番上京,还不知道要呆多久,多些产业压身,才能有底气跟京城的人交往啊!
许之嵩的至理名言:有钱腰杆直,说话都大声了。
而这三家人是最合适的交换人选。
在许之嵩说出了他想要拿来换的东西之后,蒋岳晓蠢蠢欲动,可这毕竟不是小事儿,他虽然是家里的独子,可能做主的也不多。三人对视一眼,蒋岳晓定了定心,发话了:“这件事我记下了,等跟家里人商议过了,我们再谈。”
说话的同时已经在盘算着那一块儿是最好的,要用什么来换了。
以他们对许之嵩的了解,估计他是想要京郊的庄子。京城可是天子脚下,物价高得很,许之嵩拿出来的这几样东西,估计就能换上两个庄子,或者零零散散一些其他东西罢了。
“我也不是想要什么稀罕的,我家的东西就不奢望了,林家在京城还有两个铺子,估计是会交给玉儿,我就算是沾光了。”许之嵩跟他们说清楚,“听说京城有温泉庄子,我就想换一个,不用很大。”
这话一出,三个人就明白了。京城能有温泉庄子的,除了蒋岳晓,其他两个根本上没希望了。
“行了,我们都明白的。”沈若钧倒是觉得没什么,挥挥手,就算是知道了。他家正在往京城努力呢,这个茶园对他而言,能拿到是最好,不能拿到,也就罢了。而潘如安有些沮丧,但是他也清楚,这件事没办法,叹了口气,感叹一下自己的贫穷程度,就算是揭过了。
许之嵩却有些不好意思,他看着有些沮丧的两人以及喜出望外的蒋岳晓,脱口而出:“要不我把制茶的技术交给你们好了!”这话一出,三人都不经愣住了,而许之嵩,话才刚刚出口,就后悔了……
而另一边的林黛玉却是喜笑颜开,她跟小伙伴们分享着各自制作的美味点心。碳炉边上有几个厨娘在帮着处理烤串,也不敢多吃,小小尝了味道罢了。
在清冽的泉水的衬托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