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宠妃-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娘心生不敬,已经灌了药了。”
    吴翰亦在来之前就猜到了三分,只是眼下还得装作惊讶的样子,道:“这……没想到母亲这一病,出了这么多事情。”
    庆阳伯点头,很是不安,“都是儿子的错,又惊动了宫里娘娘和殿下,儿子着实不孝。”
    吴翰亦道:“说起来我们兄弟两个当年娶的亲,都是小户人家女儿,见识有限,我们这一代也没法子了,只能督促着下一代上进了。”
    老太太觉得她今天都要把这一辈子的气全部叹完了,她道:“明日把宏儒的媳妇领来我看看,施氏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就算她死了,你也得等上一年再娶继妻,先让她来救救急。”
    庆阳伯有点犹豫:“她进门也有八年了,只是……会不会太过老实了?”
    “老实不怕,听话就行。”
    吴翰亦也道:“儿子回去也敲打敲打鲁氏,切不可让她也生出这种心思。”
    庆阳伯想的却多,“万万不可,若是现在敲打她,她难免往施氏身上想,若是走漏了风声就不好了。”
    “还是大哥思虑周全。”
    老太太看着很是高兴,笑道:“你们两个这么好,将来我就是死了也安心了。”
    “母亲。”兄弟两个齐齐跪在了地上。
    说了没两句,冯嬷嬷进来了,手里还是一个包裹。
    “药已经灌了,保证她再说不出话了。这是在李奇家里搜出来的。”老太太不过扫了一眼便心生厌倦,“主仆两个一样的目光短浅!这府里吃的用的那个不是上等的,一有机会就抠银子!”
    庆阳伯生怕母亲再生气,急忙道:“先把李奇跟他媳妇料理了,至于他们的几个孩子,说是巡查庄子的时候不小心惊了马车,结果全部滚下山了如何?”
    老太太点了点头,“正直春耕,这理由也算妥帖。”
    好容易处理完了这事儿,庆阳伯又问:“那娘娘派的差事?我记得又夏好像是初一来的,已经半个多月过去,娘娘那边?”
    老太太脸色一沉,缓慢摇了摇头道:“又夏说那件事情殿下已经另外差人去做了,不用我们再出手了。”
    母子两个一时间有些沮丧,吴翰亦急忙道:“殿下这些日子很是出众,得了陛下不少夸奖。”
    吴翰亦想起来脸上不禁露出一个微笑,“虽然他们说殿下与太子近日不断的冲突,不过陛下倒是站在殿下这边多一些。而且……”吴翰亦故意卖了个关子,见吸引了母亲的注意力才又说:“我这两次去礼部交待差事,去吏部上报名单,又或者去户部领钱粮,他们对我是越发的恭敬了。”
    老太太笑着埋怨,“你好歹也是个四品官,别这么没出息。”
    庆阳伯也道:“殿下得了脸面,我们才能更加的顺利啊。”
    几人笑了两声,不禁又想起已经管了药的施氏,气氛略有低沉。老太太道:“你们该去铺子的去铺子,该去衙门的去衙门,我躺一会,好好梳理梳理。”
    又夏回到宫里,給吴妃还有瑞定汇报了此行的结果。
    吴妃手里捏着那个盒子,热泪盈眶,“我在宫里吃得好住得好,又有儿子,赏赐虽排不到头一份,不过也都在前列,哪儿还用母亲给银子呢。”
    瑞定道:“母妃现在该放心了,我也回去了,等外祖母寿宴,还得再送个什么表表心意。”
    吴妃道:“走吧走吧。”
    瑞定刚出去承乾宫不过片刻,吴妃便听见宫女回报,“元春晕在宫门口了!”
    “还不拖进来!”吴妃急道,“去请太医,她可不能现在就死了!”
    又夏急忙将人拦住,道:“娘娘,她是晕在宫门口的!她没事去宫门口干什么?”
    吴妃眼睛一转,立即明白了又夏的意思,“宫门口,她这是打探着我儿的行踪,想奔出去截他,可惜身子骨太弱。”
    “又夏,你去看看,言语里记得露出几分我嫌弃她身子急忙不好,不能伺候瑞定的意思,顺便看她的老山参吃完没有,要是吃完了再赏给她一根。”
    又夏一边出门一边笑:“这才过去半个多月,哪儿能就吃完一根呢,娘娘莫要太着急啦。”
    眼看着就到了二月,瑞定在朝堂上时不时的推举两个皇帝心腹,太子虽有意为难他,可惜皇帝这次不站在他这边了。
    毕竟这些心腹是花了大力气培养出来的。
    闲暇之余皇帝不免也想一想:原来儿子里面跟他最像是瑞定,于是不免又偏向他几分。
    朝堂上是乌烟瘴气,太子关顾着对付瑞定了,反倒被瑞启和瑞明两个插空安插了几个人进来,事后懊恼不已。
    瑞启瑞明两个年前还想着要拉瑞定下水,只是现在瑞定下水了,他们俩反而离得远远的了,除了每日见面打招呼问好,再没别的话了。
    “早先想着他是个闷葫芦。”瑞启愤愤道,“那知道把我们都骗了。”
    瑞明点头,“没想他藏的这么深,太子都落不着好。又是一个强敌!”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转头回去看金銮殿上的龙椅,这么远的距离其实也就能看见一点金黄。
    “这东西究竟花落谁家……”两人看了看不远处的太子跟瑞定两个,一个面色阴沉,一个谈笑风生,“我们怎么也得拼一把。”
    二月初二。
    逢年过节,为了给皇后体面,皇帝一般是歇在坤宁宫的,这天也不例外。
    “陛下来了。”
    皇后准备了一桌子的菜,见到皇帝进门急忙起身,笑盈盈迎了上去。
    皇帝心下略松,坐在皇后身边,皇后给他倒了杯酒,两人吃起晚饭来。
    等到酒过三巡,皇后看了皇帝一眼,觉得他脸上很是轻松,道:“陛下。”
    皇帝咽了口中菜肴,“嗯?”
    “臣妾想着瑞定年纪也差不多了,又有高僧吉言,不如就在今年办了吧?正好在出宫前大婚,宫里也好热闹热闹,也让臣妾再尽尽心。”
    这话若是没有“高僧吉言”几个字,还是挺中听的,皇帝放下筷子,道:“你看了几家了?”
    皇后笑道:“臣妾觉得镇国公还有齐国公家里的姑娘不错,另外还有江南甄家,他们前些日子派了人上京,说是求臣妾帮着择一良婿。”
    
    第034章
    
    皇帝没吱声。
    皇后又道:“要说这三家的姑娘,都是嫡女,年纪从十五到十七,配瑞定也绰绰有余了。”
    皇帝喝了香茶漱口,问:“人你都见过了?”
    皇后摇了摇头,“还没见呢,都是世家贵女,又求到我这儿来,想来若是姑娘不好,他们也拿不出手。”
    皇帝嗯了一声,不说话了。
    “您觉得呢?”两人坐到椅子上,皇后又问了一句,“瑞定年纪也大了,这么些年都是一个人过的,他母妃也不知道操心,况且前两天,高僧道长都说——”
    皇帝咳嗽一声,“做不得数。”
    皇后被噎了一下,平静片刻后道:“臣妾也觉得,要么再差人去宫外问问?大护国寺和大相国寺的主持都是得道高僧,观音庵和如意堂的菩萨许愿特别灵。”
    皇后装出一副很是为瑞定着急的样子,“要么您差人去问问?”
    哐当一声,皇帝手上的杯子几乎是被摔在了桌子上。
    “你真以为真不知道这里面是怎么回事?什么得道高僧,什么许愿菩萨。”皇帝看着皇后,“你早就跟人通过气儿了。”
    皇后嘴硬,“陛下,您不信臣妾,难道还不信高僧、法师和道长吗?京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寺庙,怕是不下四五十座了,您差人去问问。”
    “臣妾能做手脚?臣妾还能做全京城的手脚不成?”皇后说的自己也委屈了起来,恨不得掉两滴眼泪下来了。
    “你们花了多少银子,派了多少人出去。”皇帝冷冷问道。
    皇后眼睛一转,辩解道:“臣妾每年都要派人去庙里进香点长明灯,祈祷合家安康,风调雨顺,这陛下您也是知道的。不过是百十来两的香油灯,外加布施几套免疫罢了。”
    皇帝哼了一声。
    皇后眼神一暗,道:“吴妃也是这样,今年她宫里的大宫女和管事太监从十五开始天天出门,把京城上下的庙宇庵堂道场都跑遍了。只是这临时抱佛脚,也不知道抱不抱得着。”
    “她才是真的点长明灯布施!”皇帝道:“你别以为朕年纪大了,朕心里门儿清!吴妃十五才开始派人出去,况且她前后一共花了不过三五千两银子,你呢?你们花了怕是快有小二十万两了吧?”
    皇后咬牙,“臣妾是皇后,自然是要比宫妃高许多品级的,布施多花些银子是应该的。”
    “你也知道你是皇后!”皇帝拔高了声音,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步,每次走到皇后跟前就恨铁不成钢般落下一句话。
    “老五跟你有仇?贾元春跟你有仇?杨嬷嬷跟你也有仇!”
    皇帝很久没发过脾气了,皇后被吓的有些害怕,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你干嘛一定要把贾元春送去老五府上!”皇帝又溜达了一圈回来,“好好的一个小姑娘!进来的时候才不过十六岁,人家又不是送进宫里当宫女的,你直接封一个女史不就完了!”
    皇帝站在皇后面前,吼道:“生生让你拖到现在!搅的一家子都不安生!”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皇帝的连番怒吼,或许皇后想起来自己身份,她也不甘示弱道:“这还不是为了给你出气!”
    “当初贾元春进宫,你也窝火,我要不是为了你,我何苦做下这么多事情!”
    “你还有理了?”皇帝反问,“你是皇后!母仪天下的皇后!为了一己私欲,为国母一点不大度!”
    两人吵架声音越来越大,守在门口的翠竹和进忠对视一眼,又都眼观鼻鼻观心各自站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我够大度了!”皇后道:“还不是为了你,你记着荣国公的好,记着父皇的嘱托,又要给荣国太夫人一个教训,事情才成了这般田地。怎么现在全推到我头上了。当初我说要她当宫女的时候你怎么不反对?要不是我说该进女史了,你还装聋作哑呢!”
    皇帝冷哼一声,“早知道就听了陈妃的话,让贾元春去她宫里了。反正她儿子还小,也不怕人说闲话,待上几个月赐婚便是!也不会让贾元春落到狗都嫌弃的地步,你看看,人家不过一个妃子,就能出这种主意。”
    “你还是主母呢?”皇帝蔑视道:“你看哪一家的主母给庶子赏妾室能折腾出来这么多事情!”
    “哪一家?”皇后直起脊梁,“你们家的庶子个顶个的事儿多!给主母脸色看,都是你们家的!”
    见到皇后已经开始胡搅蛮缠起来,皇帝冷下脸,“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说完他转身就想走。
    “我是皇后!”皇后气不过在后面大喊。
    眼见皇后这么气愤,皇帝气反而消了不少。“老五的婚事你也别管了,横竖前面几个你都没怎么操过心,老五又有亲妈在。”
    皇帝走到门口道:“你也消停点儿,吴妃都被你吓病了,天天的做恶梦。”
    皇帝一脚将门踢开,看了一眼站的格外笔直的进忠,“去虞嫔宫里!”
    这一场架吵的,不过两天整个内廷十二宫便都知道了,虽然吵架的具体内容不知道,但是后妃的联想能力一直很丰富,况且单就“帝后激烈吵架”这一条,就够人遐想了。
    皇后只觉得每天早上来给她请安的妃子们看见她都是不怀好意的笑容,发了好几顿脾气。
    至于三个被点名的陈妃、吴妃还有虞嫔。
    因为虞嫔是皇帝最后一个提到的,皇后最为痛恨,不过她现在肚里还有一个,又有皇帝护着,经常不来请安,皇帝又不许旁人去永寿宫打扰她,因此皇后有点无计可施的无力感。
    吴妃跟陈妃两个半斤八两,一个行事作风压在了她头上,一个挖了个坑给她跳进去了,很难说皇后到底更恨哪一个。
    “母后,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天下了早朝,太子一脸乌云,到了坤宁宫。
    跟皇帝吵架这件事情,皇后并不打算瞒着太子,而是打算过两天再慢慢告诉他。
    皇后那夜想了一个晚上,觉得她跟太子吃亏就吃亏在太冲动上了,她跟皇帝相伴几十年,按说最了解皇帝的就是她了,怎么现在反倒被别人利用起来占了上风呢。
    又有翠竹劝她,说一动不如一静,事事出手不如关键时刻出手。
    “你这是怎么了?还是有人给你气受了?”皇后想打个岔就过去,她儿子从会说话起就是太子,脾气执拗,有些事情告诉他就着。
    不过宫里的耳报神太多了,况且太子再怎么说也算是这宫里的二号人物,多数时刻皇后太后都得排到他后面,不管是幸灾乐祸,还是专门往他跟前凑的人都太多了。
    “母后你还想瞒我?”太子眼睛一瞪,就要往外冲。
    “回来!”皇后急忙将人拉住,道:“我不是不告诉你,我得想明白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儿。”
    太子在皇后身边坐下,“与其让我听那帮子奴才说,不如母后告诉我,我们也好提前做个对策。”
    太子跟皇后这边说着,承乾宫里吴妃跟瑞定,还有受了皇后不少白眼的陈妃和瑞诚,也在说着皇后。
    “你不知道,皇后这两天看我的眼神,还有陈妃和虞嫔,恨不得把我们吃了,可惜她胃口不好,吃不掉三个。”吴妃开心极了。
    瑞定顺着母妃的意思,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也去给皇后请安的,可惜儿子带的人更多,皇后怕是吃不下了。”
    吴妃乐了许久,道:“不过你这两天小心点,太子还不出手,叫人怪担心的。”
    瑞定笑道:“太子的手段,想来无非就是当着朝臣骂人,或者当众罚跪,要么严重一点就是一边罚跪一边用鞭子抽背。”
    “你还笑!”吴妃着急了。
    瑞定道:“现在天气还冷,上回母妃不是怕我在乾清宫里受了风,特意吩咐听兰给我做两条膝盖加厚的裤子,我这两天穿的都是这个,就是怕太子发难。”
    “里面还加了皮毛的马甲。我都这么大了,遇见太子寻事自然不会硬顶上去。”瑞定很是自信,“不过若是太子找事,我自然是要帮他一把的。”
    瑞定脸上的笑容堪称恶意,“刚好也让父皇看看他亲选的太子有多么的豁达大度,心胸宽阔;也让满朝文武百官好好思量一番,若是将来跟着这么一个皇帝,他们究竟能不能全须全尾的活到衣锦还乡的那一天。”
    至于陈妃和瑞诚,他们两个倒不是很担心,横竖瑞诚排行老七,还在小书房上课,跟太子的交际是少之又少,怎么也扯不到一块去。
    “太子若是训斥你,你别跟他顶嘴,要么往先生后面躲,要么往你六哥五哥身后躲。”陈妃不厌其烦一遍遍说道:“你六哥身子弱,太子必定不敢动手,你五哥……若是有他在,想必太子爷训斥不到你头上。”
    瑞诚郑重其事嗯了一声,道:“我一定忍着。母妃,等他们斗到父皇对他们都失了耐心,那时候才是我出头之日。”
    过了没两天,瑞定刚吃完午饭,去御书房当差的时候,便听见旁边的小书房里一阵喧哗。
    这个时辰皇帝午睡还没起床,小书房里读书的,只有六皇子瑞安和七皇子瑞诚,但是敢这么大声音训斥皇子的……除了太子不做他想。
    瑞定眼睛一眯,看着殿前的日晷,离皇帝去御书房议事还有不到一刻钟,内阁大学士,还有六部尚书也就是这个时辰到。
    只想到这一条,瑞定抬脚便进了小书房。
    太子正在训斥老七瑞诚,瑞安则在瑞诚前面挡着。
    “这里是读圣贤书的地方,你居然胆敢在这里睡觉!”太子恶狠狠的看着瑞诚,“孤当年天不亮就起床,整日的读书也没有像你这般。”
    瑞诚比瑞安还要高上一点,瑞安并不能完全挡住他。
    瑞定进门,太子余光扫到他,嘴角一翘,话说的越发难听了。
    瑞定看见的是太子的侧面,他上翘的嘴角自然是清清楚楚瞧见了,心知太子多半是冲着他来的。
    “……太子殿下,七弟知道错了,不如先上课可好。”说话的是瑞安。
    太子道:“就是你起的头!”太子的怒火又烧到了瑞安身上,“仗着自己身子不好,都十三岁了,进度跟才十岁的瑞诚一样。不行,孤得告诉父皇去,再跟你一起念书,瑞诚就要被你耽误了。”
    瑞安的脸立刻涨的通红。
    这时,瑞诚看见了瑞定,一溜跑到瑞定身后。
    太子见状一喜,“跑什么跑,去!站在外面把先生早上教的书读上十遍再进来。”
    瑞安忍不住又开口了,“这才入春,气温还低,风又大。”
    “你也跟他一起去!”
    瑞定等到太子说完,这才开口,“太子殿下平常对几个弟弟的学业一直都不上心,这一上心了就又是打又是罚的。”
    见到瑞定出声,太子眼睛都亮了起来。
    “孤这是替父皇教训幼弟,怎么?你也想插一手,可惜你没这个资格。”太子走到瑞定跟前,表面上是来抓两个躲在瑞定身后的弟弟,实际上,就是为了给瑞定说最后一句话。
    你没这个资格!
    瑞定将计就计装作被气急的样子,道:“怎么?太子又要打骂幼弟了?把两个弟弟在寒风里冻一场?还是冻完了再把人关到小黑屋去,就跟我当年一样?”
    这件事情当年闹的很大,也算是太子心中永远的痛之一,所以一听见瑞定说这个,太子立即炸窝了。
    “你给孤跪在门口去!你们三个一起去!”
    瑞定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太子殿下何苦为难幼弟,我替他们一起跪了。”说着他转身就跪在御书房门口了。
    瑞安咬咬牙,二话不说也跟了过去,瑞诚左右看看,磨磨蹭蹭的也一去了。
    来来往往不少朝臣看见这一幕都慌忙低了头,快步绕了远路,生怕被波及到。
    在御书房门口站着的太监见状急忙去回进忠了,太子见进忠进去,微微一笑,也跪在了瑞定身边,更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开始哭了。
    瑞定一惊,太子这是受了谁的指点,居然长进了?
    进忠进去不过片刻,就见他又匆匆忙忙进来,道:“陛下让几位皇子进去。”
    刚进御书房,太子便向前一冲跪在那里,抱着皇帝的大腿嚎啕大哭起来,连平日里句句要带的“孤”也不用了。
    “……不过是看见瑞诚睡觉,略略训斥了两句,瑞定便跳出来阻止儿臣,更是跟儿臣置气,带着两个弟弟跪在了风里,儿臣无奈,又怕父皇责备,这才跟他们跪在了一处。”
    皇帝脑袋上青筋直冒,进忠急忙上前将太子扶起,太子虽被拉了开来,不过还是呜呜的哭个不停。
    瑞定虽觉得他表演的太过了,又是第一次这么……嗯,出类拔萃,父皇不一定信,不过还是提起了十二分警惕。
    皇帝又问:“瑞定,你说呢?”
    瑞定低着头道:“儿臣觉得指导幼弟自然有先生,而且若是要罚,不如罚他们抄书写字便是,况且太子一两年才看一次弟弟们的进度,怕是不太了解其中的内情。”
    皇帝又看了一眼瑞安和瑞诚。
    瑞安红着眼圈,目光却是坚定,瑞诚看着像是有些怕人的样子,跟他一对视便低下头去。
    皇帝不由得又头疼起来,自打除夕,这一个月就没消停过。他也懒得管这里面的是非曲直了,道:“你们都回去,朕下午跟大学士有要事要议。明天再说。”
    不过到了明天就不了了之了,当天夜里瑞安读书读到半夜,立即发起高烧来,着急的赵妃又晕过去一次,礼部连大殓用的衣裳都准备好了,后宫是人仰马翻。
    等到瑞安病好,皇帝突然发了一道旨意,说是吴妃连日来梦魇不停,让瑞定去普陀山给吴妃请一尊菩萨回来。
    这道旨意一出,太子第一个乐了,兴致冲冲跑到坤宁宫里,道:“母后,你看见没有,父皇还是向着我们多一些的。”
    皇后笑道:“前些日子是我们太急躁了,你父皇那个性子,你本就是他悉心教导几十年的太子,他能打你骂你,但是若是你在旁人面前受了委屈,他第一个不答应。”
    荣国府里,元春进了吴妃娘娘宫里的消息他们自然是不知道的,甚至元春成为所有时间的焦点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操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老祖宗,马上二月十二了,是不是该给林妹妹做生日了?”王熙凤寻了个没人的机会,跟贾母道。
    贾母点头,笑呵呵道:“周岁十四了,虽不是及笄这种大日子,不过也算是在咱们家里过的第一个正经生日,得好好办几桌酒,把姐妹几个都请来乐一乐。还有你新来的姑妈,还有薛家的姑娘,还有湘云,都请来热闹热闹。”
    王熙凤笑道:“老祖宗说的是。我寻思着……要不要给庆阳伯府也送一份请柬呢?虽然他们家里没有跟林妹妹年纪相当的姑娘,不过毕竟是新开始走动的。”
    贾母歇了脸上笑容,严肃道:“十五送去的礼物他们到现在还没回?”
    王熙凤摇了摇头,道:“许是她们太忙了呢?毕竟是宫里娘娘的外家,上门的人太多,一时间排不过来也是有的。”
    “唉……”贾母顺势叹了口气,“他们吴家早年……也就这十几年的功夫,家里的下人,管事的婆子都是新招的,逢年过节手忙脚乱是应该的。”
    “那……”王熙凤拉了个长音,“送过去?”
    贾母道:“必定要送,我们是国公府,切不可丢了礼数。”
    王熙凤领命前去了,从贾母屋里出来顺道一拐又去了林黛玉院子里。
    林黛玉正在拿着本诗集在看,王熙凤道:“姑娘大喜。”
    “紫鹃,倒茶去。”
    王熙凤将人拉住,道:“我不过给姑娘道个喜,就不浪费你的好茶了。老太太说要给姑娘做生日,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呢,家里的姑娘都来,一处好好热闹热闹。”
    林黛玉不喜热闹,但是贾母既然已经发话了,自然没她推辞的道理,她道:“我去谢谢老祖宗。”
    “可别这会儿去。”王熙凤笑道:“老祖宗肯定要跟你亲自说,回头她要怪我多嘴了。我可是悄悄来告诉妹妹的。”
    林黛玉垂下眼帘,小声道:“多谢嫂子了。”
    王熙凤又笑了笑,跟来的时候一样,风风火火又走了。
    林黛玉手上拿着诗集,但是已经看不进去了。
    “怪没意思的。”
    
    第035章
    
    瑞定接到这道奇怪的旨意也有点蒙。
    按说当日在小书房里发生的事儿,他敢这么做,就是算准了里里外外都是皇帝的心腹,不说偏向谁,至少会如实的将事情发展的全部过程告诉皇帝。
    况且他也没做错什么。
    这些年在朝堂上太子吃过亏也占过便宜,不过像这种明显是表现出来暴虐的举动,皇帝一般都是惩罚他了。
    难道里面算计的意味太浓了?皇帝觉得他们兄弟两个不干实事。
    旨意刚收到,进忠便请他去御书房了。
    瑞定心里有些忐忑,但是面上依旧沉静如水,况且他看见整个宫廷忠心值最高的进忠公公,依旧对他彬彬有礼,脸上还有微笑。
    其实也没那么担心了。
    “殿下稍等,奴才进去回报。”
    瑞定也不说话,立在廊下,站的笔直。
    “如何?”皇帝问道。
    “老奴看五殿下跟平日里倒是没什么区别,似乎是没受影响。”进忠恭恭敬敬回答道,力求让自己言语里还有用词一点偏向都听不出来。“只是老奴眼拙,就能看出来这么多了。”
    皇帝点了点头,脸上先是一喜,又是一悲,稍显无奈道:“你让他进来。”
    进忠又走到门外,道:“陛下请您进去。”
    “多谢进忠公公通报。”说完,瑞定便跟在进忠身后进去了御书房。
    皇帝依旧坐在书桌后面,专门垫高了书桌和龙椅,能高高俯览众生。
    瑞定请安,却觉得他家父皇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有点奇怪。
    皇帝笑了笑,道:“前日里我去看你母妃,她最近瘦了不少,又说夜里不得安眠,况且宫里已经许久没有请新近的菩萨了。宫里几个人你是最妥帖的,想来这事儿还得你去办。”
    瑞定道:“父皇说的极是。母妃能的父皇如此挂心,儿臣也替母妃高兴。”
    皇帝又道:“多请几尊,还有你虞嫔娘娘的送子观音,赵妃娘娘前些日子说想要个千手千足观音。”
    “为人子女理当如此。”瑞定正经道,他看一眼皇帝脸色还好,便开了句玩笑,道:“这次普陀山上的开光的菩萨,怕是要被我们全部请回来了,可苦了等了一年的信众了。”
    这笑话虽不怎么好笑,不过皇帝还是很给面子微微翘了翘嘴角,“朕已经让钦天监算了日子,五日之后便是个利出行的好日子。普陀山风景优美,你也可以游玩几日,不着急回来。”
    瑞定略有心惊。
    皇帝笑了两声,又道:“还有江南,古诗有云‘烟花三月下扬州’,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辛苦了这些年,朕也没让你好好歇歇,正好一并都去了。”
    “谢父皇。”虽然没明白这里面什么事儿,但是瑞定依旧谢了恩。
    皇帝笑道:“朝政繁忙,你去江南游玩的事情暂时别让他们知道了,省得你兄弟几个回头来闹朕,说要给你一起去。”开了玩笑又说正事儿,“朕已经派人去跟普陀寺的主持打了招呼,他们要做个九九八十一天的法事,算来你去江南游玩一圈再去普陀山时间正好。”
    瑞定明白这里面有猫腻了。
    扬州,苏州还有杭州。
    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官邸在扬州,前些日子他推举接任西北司都指挥使的孔昊文也在扬州。
    苏州多是告老还乡的朝廷重臣修养所在地,至于杭州,瑞定没想起来有什么高官要职,不过……说不定是打掩护的呢?
    “多谢父皇。”瑞定脸上露出几分属于青年人的朝气来,还有点不好意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一直想着能有个机会去大江南北走上一走。”
    皇帝笑了两声,道:“这两日你也不着急上朝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好好跟你母妃说说话,安安她的心。”
    瑞定点头,“那儿臣便告退了?”
    皇帝嗯了一声,等到瑞定已经走到书房门口,若无其事又来了一句,“随行人员朕已经帮你安排好了,你带些伺候的宫女太监就好。”
    瑞定心里狂跳,知道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他做了栈道,至于陈仓,想必过两天便能看见了。
    瑞定出来御书房,走了没两步,便看见太子笑的不怀好意冲他走了过来。
    两人行礼,分别站定之后,太子笑道:“听闻五弟要去普陀山请菩萨了?”
    瑞定点头,“父皇明旨已发。”
    “五弟真是有出息,六部都待过,而且做得都不错,想必父皇也是想到这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